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接枝和界面聚合法修饰的PVDF/PSA耐酸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付维贵 翟高伟 +5 位作者 刘建超 刘耀威 付志远 杜润红 陈熙 陈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解决传统分离膜耐酸性较差的问题,基于紫外接枝和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耐酸性复合聚偏氟乙烯(PVDF)纳滤膜。首先以自制PVDF超滤膜为基膜,通过紫外接枝聚合将丙烯酸(AA)单体接枝于膜表面,先后与水相单体聚乙烯亚胺(PEI)和油相单体1,3-... 为解决传统分离膜耐酸性较差的问题,基于紫外接枝和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耐酸性复合聚偏氟乙烯(PVDF)纳滤膜。首先以自制PVDF超滤膜为基膜,通过紫外接枝聚合将丙烯酸(AA)单体接枝于膜表面,先后与水相单体聚乙烯亚胺(PEI)和油相单体1,3-苯二磺酰氯(BDC)发生酰胺化反应和界面聚合反应,得到具有良好耐酸性的聚偏氟乙烯/聚磺酰胺(PVDF/PSA)复合纳滤膜;采用IR、XPS观察复合膜表面化学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膜表面形貌,分析不同接枝时间、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在酸性环境下进行分离测试,考察其耐酸性能。结果表明:PVDF/PSA复合纳滤膜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EI和BD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0.2%,接枝时间15 min,反应时间30 s,所制备的复合膜纯水渗透率为20 L/(m^(2)·h·bar)(1 bar=0.1 MPa,下同),对典型二价无机盐MgSO4和Na_(2)SO_(4)的截留率分别为83.4%和85.6%,对染料活性红2的截留率接近100%;在HCl水溶液(pH=1)中浸泡35 d后,复合纳滤膜表面的接触角基本不变,酸性环境下(pH=1),对二价盐MgSO4和Na_(2)SO_(4)的截留率能保持在70%以上,对活性红2的截留率接近100%,染料分离性能未受到酸处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接枝 界面聚合 聚偏氟乙烯 聚磺酰胺 耐酸性 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放大器为PSA的动态孤子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受光纤色散参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跃辉 林洪榕 +2 位作者 许宗泽 钱胜 杨爱霞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61,共6页
通过计算机系统仿真研究光纤色散参量对以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的动态孤子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SA增益的相敏特性使孤子脉冲主瓣幅度因光纤色散而下降,脉宽展宽,出现旁瓣。光纤色散值越大,经长距离传输后,孤... 通过计算机系统仿真研究光纤色散参量对以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的动态孤子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SA增益的相敏特性使孤子脉冲主瓣幅度因光纤色散而下降,脉宽展宽,出现旁瓣。光纤色散值越大,经长距离传输后,孤子脉冲主瓣的下降幅度和脉宽展宽程度越显著;且旁瓣脉宽越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敏光放大器 动态孤子 光纤色散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端炔硅烷偶联剂处理石英纤维对透波用QF/PSA复合材料界面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葛宇 扈艳红 杜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078-20084,共7页
运用一种结构中含有端炔的硅烷偶联剂(AG-2),提高透波用石英纤维(QF)/含硅芳炔树脂(PSA)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运用TGA、XPS、SEM、AFM、表面能分析等表征了偶联剂与纤维、树脂的相互作用。凝胶时间和TGA分析表明AG-2加入对PSA的高温性能... 运用一种结构中含有端炔的硅烷偶联剂(AG-2),提高透波用石英纤维(QF)/含硅芳炔树脂(PSA)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运用TGA、XPS、SEM、AFM、表面能分析等表征了偶联剂与纤维、树脂的相互作用。凝胶时间和TGA分析表明AG-2加入对PSA的高温性能影响不大;TGA、XPS、表面能匹配分析等推断AG-2的作用机理为偶联剂分别与纤维表面、树脂基体发生化学偶联,同时增大了QF的表面能,改善了与PSA的表面张力匹配;偶联剂处理后QF/PSA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层间剪切强度(ILSS)和弯曲强度分别较未处理前提高了34.77%和3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 含硅芳炔 端炔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砜纶的热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叶健青 张玉华 +2 位作者 任加荣 汪晓峰 朱苏康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6,共4页
芳砜纶(PSA)是一种耐高温材料。对于耐高温材料,了解它们的热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在TGA和DSC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对芳砜纶在持续升温条件下的热降解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芳砜纶 热稳定性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砜纶纤维/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立起 王旭 +7 位作者 谢旺 俞鸣明 方琳 李红 杨敏 肖依 任慕苏 孙晋良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芳砜纶纤维(polysulfonamide fiber,PSAF)/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复合材料,然后采用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A)、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X射...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芳砜纶纤维(polysulfonamide fiber,PSAF)/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复合材料,然后采用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A)、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转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热场发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thermal fiel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TFSEM)等方法研究了PSAF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结构和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SAF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适量的PSAF较好地分散在PTFE基体中,PSAF与PTFE基体的界面结合较好,且同时存在物理与化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砜纶纤维(polysulfonamide fiber psaF)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树脂基芳砜纶纤维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肖丽群 余若冰 +1 位作者 赵圩 焦扬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1-24,共4页
本文对苯并噁嗪、苯并噁嗪/芳砜纶纤维、苯并噁嗪/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该树脂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测试了苯并噁嗪/芳砜纶纤维、苯并噁嗪/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并对芳砜纶纤... 本文对苯并噁嗪、苯并噁嗪/芳砜纶纤维、苯并噁嗪/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该树脂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测试了苯并噁嗪/芳砜纶纤维、苯并噁嗪/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并对芳砜纶纤维表面进行了电镜扫描。结果表明,树脂的耐热指数为199℃,其耐热性能和稳定性好,芳砜纶纤维与树脂之间形成了一个互溶体系,导致了芳砜纶纤维/苯并噁嗪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玻璃纤维/苯并噁嗪复合材料的低,与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芳砜纶纤维 互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胀处理提高芳砜纶可染性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普慧 周翔 王明勇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4,共5页
采用溶胀剂对芳砜纶织物进行预处理,可使芳砜纶可染性明显提高。研究了溶胀剂预处理芳砜纶织物在不同染色温度下的染色深度,以及溶胀剂处理后苯甲酸甲酯载体法染色。由广角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知,经溶胀剂预处理后,芳砜纶纤维的结晶度略... 采用溶胀剂对芳砜纶织物进行预处理,可使芳砜纶可染性明显提高。研究了溶胀剂预处理芳砜纶织物在不同染色温度下的染色深度,以及溶胀剂处理后苯甲酸甲酯载体法染色。由广角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知,经溶胀剂预处理后,芳砜纶纤维的结晶度略有增大;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溶胀剂对芳砜纶纤维表面无明显蚀刻,纤维透染性较好;经测定,溶胀剂预处理芳砜纶织物用阳离子染料加载体苯甲酸甲酯染色,其耐洗、耐摩擦色牢度较高,耐光色牢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可染性 载体 结晶度 染色牢度 芳砜纶 溶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石英纤维/含硅芳炔复合材料界面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秀华 扈艳红 +1 位作者 杜磊 黄发荣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4-50,共7页
含硅芳炔树脂是一类有机无机杂化树脂,它的分子极性小,表面能低,与石英纤维复合时的粘结性能差,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一种结构中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石英纤维/含硅芳炔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偶联剂改性... 含硅芳炔树脂是一类有机无机杂化树脂,它的分子极性小,表面能低,与石英纤维复合时的粘结性能差,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一种结构中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石英纤维/含硅芳炔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偶联剂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未处理的相比可提升41.5%。XPS、表面能分析、AFM、SEM等分析表征推断,偶联剂的改性机理为偶联剂与石英纤维表面活性基团作用,在纤维表面生成极性官能团,增大石英纤维的表面能,改善了与含硅芳炔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使得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酸酯 硅烷偶联剂 石英纤维 含硅芳炔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砜纶纤维在酸性条件下的失效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元新艳 沈恒根 +1 位作者 王振华 侯伟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5,292,共5页
为揭示芳砜纶(PSA)纤维在高温、高湿、高酸性腐蚀条件下的失效特性,对PSA纤维在85℃、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腐蚀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其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 为揭示芳砜纶(PSA)纤维在高温、高湿、高酸性腐蚀条件下的失效特性,对PSA纤维在85℃、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腐蚀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其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SA纤维在强酸加热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随着酸性腐蚀强度的增加,纤维失效加剧,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逐步下降;纤维的表面形态及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表面出现明显的侵蚀痕迹、甚至开裂,酰胺键水解形成羧基.这说明,芳砜纶在工业炉窑高温、高湿、高酸性腐蚀条件下应用时必须要做好防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砜纶(psa) 失效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砜纶纤维可染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雪敏 古绍泽 张海燕 《针织工业》 2016年第9期43-45,共3页
以对苯基苯酚(PPP)为促染剂,使用分散红玉S-5BL对芳砜纶纤维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促染剂PPP用量、无水乙醇用量、扩散剂NNO和染色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高温高压染色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促染剂染色最佳工艺为促染剂PPP用量7 ... 以对苯基苯酚(PPP)为促染剂,使用分散红玉S-5BL对芳砜纶纤维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促染剂PPP用量、无水乙醇用量、扩散剂NNO和染色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高温高压染色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促染剂染色最佳工艺为促染剂PPP用量7 g/L、扩散剂NNO用量1 g/L、无水乙醇用量10m L/L、浴比1∶50、染色时间140 min、染色温度95℃,此时纤维的K/S值高于高温高压染色法染色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染剂PPP 芳砜纶纤维 染色 分散染料 K/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针织的阻燃纤维材料的专利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丽艳 《针织工业》 2015年第3期70-73,共4页
在中文专利数据库中,对2014年10月20日之前公开的全部中文专利文献范围内的阻燃纤维材料在针织中的应用方面的专利申请,采用国际专利分类号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然后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着重分析2010年—2014年的申请情况,指... 在中文专利数据库中,对2014年10月20日之前公开的全部中文专利文献范围内的阻燃纤维材料在针织中的应用方面的专利申请,采用国际专利分类号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然后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着重分析2010年—2014年的申请情况,指出应用于针织的阻燃纤维材料的品种和类型主要涉及芳纶阻燃纤维、芳砜纶阻燃纤维、阻燃整理技术、原丝改性阻燃纤维等几个大类,以及海藻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玉米纤维等少量应用。同时从专利角度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为阻燃纤维的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纤维 针织 专利申请 芳纶 芳砜纶 阻燃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对芳砜纶相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永倩 程隆棣 殷庆永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为提高芳砜纶(polysulfonamide,PSA)纤维表面摩擦因数,改善其可纺性,用等离子体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测试不同时间、真空度处理前后纤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常压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的断裂伸长性能无显著变化;纤维静摩擦因数提高了22... 为提高芳砜纶(polysulfonamide,PSA)纤维表面摩擦因数,改善其可纺性,用等离子体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测试不同时间、真空度处理前后纤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常压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的断裂伸长性能无显著变化;纤维静摩擦因数提高了22.5%~61.6%;动摩擦因数在各试验条件下无明显变化;宜采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芳砜纶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砜纶纤维 等离子体处理 摩擦因数 纤维断裂伸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含氯聚砜酰胺初生纤维微孔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李瑶君 周涵新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75-79,共5页
本文借助于扫描电镜观察了芳香含氯聚砜酰胺纤维的微孔结构,并测定了纤维的吸湿率及强伸度。实验证明,芳香含氯聚砜酰胺初生纤维的微孔结构和性能,完全依赖于凝固浴组成和温度,喷丝头拉伸率及塑化拉伸倍数等成形条件,因而为纺制品质优... 本文借助于扫描电镜观察了芳香含氯聚砜酰胺纤维的微孔结构,并测定了纤维的吸湿率及强伸度。实验证明,芳香含氯聚砜酰胺初生纤维的微孔结构和性能,完全依赖于凝固浴组成和温度,喷丝头拉伸率及塑化拉伸倍数等成形条件,因而为纺制品质优良的芳香含氯聚砜酰胺纤维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酰胺纤维 强度 微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硅烷偶联剂对石英纤维/含硅芳炔复合材料界面增强增韧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海荟 扈艳红 +2 位作者 杜磊 顾渊博 张芳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共9页
采用一种自主设计制备的含有端炔、醚键和酰亚胺环的硅烷偶联剂(AAS),对石英纤维/含硅芳炔复合材料进行增强、增韧改性。采用DSC、FT-IR以及TGA分析表征了AAS参与PSA的交联固化,与PSA形成良好的化学作用;XPS测试表明AAS与QF产生化学键合... 采用一种自主设计制备的含有端炔、醚键和酰亚胺环的硅烷偶联剂(AAS),对石英纤维/含硅芳炔复合材料进行增强、增韧改性。采用DSC、FT-IR以及TGA分析表征了AAS参与PSA的交联固化,与PSA形成良好的化学作用;XPS测试表明AAS与QF产生化学键合;SEM分析表明,AAS的使用改善了QF与PSA的粘结性能,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常温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和弯曲强度相比于未改性的分别提高了50.6%和43.0%,在250℃时,ILSS、弯曲强度的保留率分别为66.0%和84.2%。经过AAS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耐冲击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常温下QF/PSA的冲击强度较未改性时提升了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 含硅芳炔 端炔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界面 增强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滤料用纤维负载脱硝催化剂的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政 刁永发 孟婧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2,共6页
针对燃煤烟气脱硝除尘一体化的热点问题,选取了两种在袋式除尘器中常用的耐高温过滤纤维(芳砜纶纤维(PSA)和P84纤维),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负载脱硝催化剂CeO2的滤料纤维样本.采用扫描电镜(SEM)试验、单根纤维强度测试,热重分析(TGA)... 针对燃煤烟气脱硝除尘一体化的热点问题,选取了两种在袋式除尘器中常用的耐高温过滤纤维(芳砜纶纤维(PSA)和P84纤维),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负载脱硝催化剂CeO2的滤料纤维样本.采用扫描电镜(SEM)试验、单根纤维强度测试,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试验对试样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负载CeO2后的PSA纤维的强度、伸长率下降幅度及相耐高温性能等均优于P84纤维.对不同负载率(0%,5%,8%,10%,12%,14%,16%)的CeO2/PSA进行了脱除NO试验,得出当CeO2负载率为14%和温度为200℃时,NO的脱除率最高达到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纤维 P84纤维 联合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芳砜纶非织造过滤材料的耐高温及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殷庆永 黄晶 +1 位作者 张光旭 郁崇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34,共8页
对聚苯硫醚/芳砜纶(PPS/PSA)不同共混比的非织造过滤材料的耐高温及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共混比条件下,针刺道数对非织造过滤织物的孔隙率、透气率和强力均有规律性影响;高温处理后织物的孔隙率、透气率总体变化不大... 对聚苯硫醚/芳砜纶(PPS/PSA)不同共混比的非织造过滤材料的耐高温及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共混比条件下,针刺道数对非织造过滤织物的孔隙率、透气率和强力均有规律性影响;高温处理后织物的孔隙率、透气率总体变化不大且规律不明显;酸碱处理对孔隙率和透气性的影响不大,强力随酸碱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产生的氧气作用下,孔隙和透气率变化不大,但强力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规律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纤维 芳砜纶纤维 过滤材料 耐高温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剂制备聚芳砜酰胺/纤维素阻燃纤维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筒 姚勇波 +5 位作者 陈忠丽 靳宏 吴开建 王乐军 刘怡宁 张玉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共7页
为制备兼具阻燃和吸湿性能的纤维,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为共溶剂,分别将纤维素(cellulose)和聚芳砜酰胺(PSA)溶解后进行共混制备纺丝液,通过干喷湿法纺丝制备PSA/cellulose共混纤维,并对纺丝液及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 为制备兼具阻燃和吸湿性能的纤维,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为共溶剂,分别将纤维素(cellulose)和聚芳砜酰胺(PSA)溶解后进行共混制备纺丝液,通过干喷湿法纺丝制备PSA/cellulose共混纤维,并对纺丝液及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NMMO对PSA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纺丝液均质、稳定,制备的共混纤维呈现出PSA富集于纤维表层的类皮-芯结构;PSA/cellulose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吸湿性能和力学性能,当纤维素质量分数达到30%时,共混纤维仍可达到阻燃纤维标准,其断裂强度为2.08 cN/dtex,无需后道牵伸处理就能达到较高的强度,此时PSA/cellulose纤维的回潮率提高为8%,具有良好的可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砜酰胺 纤维素 N-甲基吗啉-N-氧化物 阻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砜纶增强的新型摩擦材料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舒萍萍 钱祥麔 吴东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研究了芳砜纶纤维增强新型摩擦材料。采用分步干式开松法解决了芳砜纶的分散问题,应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芳砜纶摩擦材料的配方。研究表明该摩擦材料性能优于半金属摩擦材料和石棉摩擦材料。从微观上研究了芳砜纶摩擦材料的分散对芳砜纶摩... 研究了芳砜纶纤维增强新型摩擦材料。采用分步干式开松法解决了芳砜纶的分散问题,应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芳砜纶摩擦材料的配方。研究表明该摩擦材料性能优于半金属摩擦材料和石棉摩擦材料。从微观上研究了芳砜纶摩擦材料的分散对芳砜纶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指出该摩椽材料的磨损机制:首先发生跑合,然后在中低温时产生磨粒磨损和轻度粘着磨损,高温时出现热磨损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刹车片 聚砜酰胺纤维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含硅芳炔树脂制备C/C-SiC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9
作者 鲁加荣 黄发荣 +1 位作者 袁荞龙 杜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0,共6页
以含硅芳炔树脂为先驱体,采用先驱体浸渍法(PIP)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首先通过炭化T300/含硅芳炔树脂(CFRP)制备了多孔C/C-SiC预制体,并探究了炭化工艺对所得多孔C/C-SiC预制体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多孔C/C-SiC预制体弯曲强度为98 MPa;... 以含硅芳炔树脂为先驱体,采用先驱体浸渍法(PIP)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首先通过炭化T300/含硅芳炔树脂(CFRP)制备了多孔C/C-SiC预制体,并探究了炭化工艺对所得多孔C/C-SiC预制体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多孔C/C-SiC预制体弯曲强度为98 MPa;然后以含硅芳炔树脂溶液为浸渍剂,浸渍多孔C/C-SiC预制体,经过4次浸渍、固化、炭化后,得到致密的C/C-SiC复合材料,其弯曲强度提升到203 MPa,同时用XRD、SEM、TEM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所得C/C-SiC复合材料主要成分为β-SiC及无定型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IC复合材料 先驱体浸渍法 含硅芳炔树脂 含硅芳炔树脂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芳砜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20
作者 张小艳 张琳萍 +2 位作者 马辉 蒋莹莹 毛志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25,共5页
采用二次生长的方法,在芳砜纶(PSA)织物表面制得氢氧化镁(Mg(OH)2,MH)片状晶体;通过控制pH值并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使氢氧化铝(Al(OH)3,ATH)凝胶包覆已生长了片状氢氧化镁晶体的芳砜纶织物(MH/PSA),从而成功制得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芳砜... 采用二次生长的方法,在芳砜纶(PSA)织物表面制得氢氧化镁(Mg(OH)2,MH)片状晶体;通过控制pH值并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使氢氧化铝(Al(OH)3,ATH)凝胶包覆已生长了片状氢氧化镁晶体的芳砜纶织物(MH/PSA),从而成功制得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芳砜纶(ATH/MH/PSA)复合阻燃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分析MH/PSA及ATH/MH/PSA样品中Mg和Al含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并对MH/PSA和ATH/MH/PSA的隔热性能及防紫外红外辐射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次生长和原位生长的方法,将两种无机阻燃剂处理到织物表面是可行的,MH/PSA和ATH/MH/PSA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和防紫外红外辐射性能都较原PSA织物有明显的提高,其中ATH/MH/PSA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芳砜纶(psa)织物 复合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