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交联密度对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强
黄光速
江璐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由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 (SIN )制备得到一系列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PMPS/PEMA)阻尼材料 ,当SIN中m(PMPS)∶m(PEMA)固定为 5 0∶5 0时 ,整个SIN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将随PEMA中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PPD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DMA、DSC与AFM...
由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 (SIN )制备得到一系列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PMPS/PEMA)阻尼材料 ,当SIN中m(PMPS)∶m(PEMA)固定为 5 0∶5 0时 ,整个SIN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将随PEMA中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PPD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DMA、DSC与AFM的研究结果表明 ,SIN内耗峰的形状、大小以及tanδ≥ 0 3的温度区间均随着PEMA中交联剂含量不同而变化 ,同时线性损耗模量 (E″) 温度 (T)曲线的形状、曲线下的面积 (LA)和线性损耗因子 (tanδ) 温度 (T)曲线下的面积 (TA)也随着PEMA中交联剂含量变化而变化。在交联剂用量为 5 %时 ,所制得的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TA和LA有最大值 ,转变峰形成一高阻尼平台区 ,tanδ≥ 0 3的温度区间可达 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交联密度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联密度对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强
黄光速
江璐霞
机构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56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 9873 0 14 )
文摘
由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 (SIN )制备得到一系列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PMPS/PEMA)阻尼材料 ,当SIN中m(PMPS)∶m(PEMA)固定为 5 0∶5 0时 ,整个SIN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将随PEMA中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PPD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DMA、DSC与AFM的研究结果表明 ,SIN内耗峰的形状、大小以及tanδ≥ 0 3的温度区间均随着PEMA中交联剂含量不同而变化 ,同时线性损耗模量 (E″) 温度 (T)曲线的形状、曲线下的面积 (LA)和线性损耗因子 (tanδ) 温度 (T)曲线下的面积 (TA)也随着PEMA中交联剂含量变化而变化。在交联剂用量为 5 %时 ,所制得的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TA和LA有最大值 ,转变峰形成一高阻尼平台区 ,tanδ≥ 0 3的温度区间可达 170℃。
关键词
聚硅氧烷
聚丙烯酸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交联密度
阻尼性能
Keywords
polysiloxane
,
polyacrylate
,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
crosslinking density
,
damping property
分类号
O631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交联密度对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
李强
黄光速
江璐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