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CGFR/PP-LGFR热压-注塑一体成型制品力学性能分析
1
作者 吴希然 贾志欣 +3 位作者 刘立君 李继强 赵川涛 陈博杰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制备热压-注塑一体成型制品,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影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显著性因素,分析工艺参数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拉伸和弯曲失效模式,并对失效断面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建立了成型工艺... 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制备热压-注塑一体成型制品,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影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显著性因素,分析工艺参数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拉伸和弯曲失效模式,并对失效断面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建立了成型工艺参数、微观结构及制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制品拉伸强度的显著性因素为预热温度、保压压力、模具温度,影响制品弯曲强度的显著性因素是预热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制品有机片材与注塑材料的结合强度和有机片材纤维-树脂结合程度是影响制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纤维 热压-注塑一体成型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玻璃纤维及增容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宁宁 薛长鸣 吴宁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65,共5页
为了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使用熔融挤出法制备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SGF/PP)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璃纤维牌号、含量及PP-g-MAH添加量对SGF/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耐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 为了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使用熔融挤出法制备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SGF/PP)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璃纤维牌号、含量及PP-g-MAH添加量对SGF/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耐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耐水解玻璃纤维,SGF/PP复合材料在95℃水浴中老化30d后的拉伸强度保留率为85.3%;SGF/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玻璃纤维含量增加而升高,但当玻璃纤维质量分数超过40%后,冲击性能有所下降;PP-g-MAH的加入改善了玻璃纤维与聚丙烯树脂的界面结合,当PP-g-MAH质量分数为1%时,SGF/PP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无缺口冲击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与未加增容剂的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18.4%,20.6%,96.7%和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力学性能 增容剂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氧老化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海生 周淑芬 +5 位作者 兰修才 李谦 曹艳肖 冉国文 李涛 袁弋惠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以自制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热氧老化对PP-g-MAH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PP-g-MAH大幅度提高了30%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热氧老... 以自制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热氧老化对PP-g-MAH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PP-g-MAH大幅度提高了30%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热氧老化时间的延长,PP-g-MAH的MFR不断增加,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提升作用不断降低;通过凝胶色谱仪(GPC)、红外光谱(IR)和马来酸酐(MAH)接枝率测定结果的分析,热氧老化过程没有对PP分子链接枝的马来酸酐产生明显的影响,而是引起了聚丙烯分子链的断裂,造成PP-g-MAH分子量下降,导致自身力学性能下降,使得PP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下降,使得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作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氧老化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分子结构 力学性能 相容性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长度玻纤增强聚丙烯热氧老化性能
4
作者 林明华 黄鑫 +1 位作者 郭建兵 王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53,共6页
为研究不同长度纤维复配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长玻璃纤维(LGF)增强PP复合材料(PP/LGF),在120℃的热氧环境下持续老化40 d后,利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老化样品进行观察表征,对... 为研究不同长度纤维复配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长玻璃纤维(LGF)增强PP复合材料(PP/LGF),在120℃的热氧环境下持续老化40 d后,利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老化样品进行观察表征,对比不同长度复配的LGF在热氧老化下对PP复合材料力学、结晶及流变等性能的作用,探讨LGF长度复配对PP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40 d的老化后,P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平均下降仅为2.39%,弯曲强度上升了0.79%,而冲击强度保持率达到87.0%以上。老化前后,纤维复配PP样品均有较高的结晶度且老化后进一步提高到49.12%。老化后纤维复配的PP样品出现了明显的剪切应力下降。另外,通过SEM观察到,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界面微观形貌变化不明显,但GF质均长度较低的样品与PP基体结合较好。研究表明,热氧老化使得GF增强PP复合材料整体呈变硬变脆的趋势下,纤维长度复配对这一趋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提高了材料冲击强度的稳定性;不同长度纤维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PP复合材料在老化过程中的结晶度并降低剪切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复配 聚丙烯 热氧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改性方法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现景 岳云龙 +1 位作者 于晓杰 祝一民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在对玻璃纤维的偶联剂处理,基体接枝改性的基础上,考察不同界面改性方法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对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界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玻纤与未经接枝改性的聚丙烯不能形成有效的界面粘... 在对玻璃纤维的偶联剂处理,基体接枝改性的基础上,考察不同界面改性方法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对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界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玻纤与未经接枝改性的聚丙烯不能形成有效的界面粘结,力学性能较差,而与接枝改性的聚丙烯界面粘结较好,力学性能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偶联剂处理的玻纤能与改性聚丙烯形成良好的界面粘结,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偶联剂种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丙烯 偶联剂 界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珊 李杨 +3 位作者 吴建军 刘智峰 罗筑 于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88,23,共4页
对竹纤维(BF)进行前处理,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竹纤维和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初步探讨经前处理的竹纤维、玻璃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 对竹纤维(BF)进行前处理,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竹纤维和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初步探讨经前处理的竹纤维、玻璃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弯曲模量随着玻璃纤维的含量增加而提高,同时PP的结晶速率及结晶度也有所提高。SEM照片表明玻璃纤维的加入改善了竹纤维在PP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玻璃纤维 环氧树脂 聚丙烯 混杂增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诗润 梁珊 +2 位作者 罗筑 吴晓宇 于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共4页
采用熔体浸渍技术制备了长玻璃纤维母料(LGF/PP-g-MAH/PP)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LGF/PP)。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同等配比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SGF/PP)复合材料。研究了LGF含量、环氧树脂(EP)和固化剂(2E4MZ)对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 采用熔体浸渍技术制备了长玻璃纤维母料(LGF/PP-g-MAH/PP)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LGF/PP)。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同等配比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SGF/PP)复合材料。研究了LGF含量、环氧树脂(EP)和固化剂(2E4MZ)对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LGF质量分数为35%~40%时,LGF/PP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且明显优于同样组成的SGF/PP复合材料。EP和含固化剂(2E4MZ)的EP对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有一定的作用。SEM照片分析表明:EP的加入能改善玻纤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粘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纤维 母料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界面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改善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群芳 周晓东 +1 位作者 戴干策 程树军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1,共5页
以废弃木粉为增强材料,制备了木粉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改善废弃木粉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途径。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对木粉进行表面处理、对基体树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体系的界面粘接强度,能大幅度改... 以废弃木粉为增强材料,制备了木粉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改善废弃木粉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途径。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对木粉进行表面处理、对基体树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体系的界面粘接强度,能大幅度改善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采用短切玻璃纤维及玻璃纤维毡与废弃木粉组合,可以获得力学性能很高、能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增强 聚丙烯 力学性能 改善方法 玻璃纤维 热塑性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民杰 张勇 张隐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形机理和断裂韧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短玻纤取向后的复合材料注射样的力学性能是各向异性的 ,复合材料在取向方向上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玻纤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结合力的强弱对材...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形机理和断裂韧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短玻纤取向后的复合材料注射样的力学性能是各向异性的 ,复合材料在取向方向上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玻纤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结合力的强弱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界面结合力保证了应力有效地从基体向玻纤传递 ,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由于短玻纤的分布既不均匀又不规则 ,在受到负荷时的变形过程很复杂 ,包括玻纤 -基体的界面脱黏、脱黏后的摩擦、基体的塑性变形、玻纤的塑性变形、玻纤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玻纤 聚丙烯 增强 力学性能 变形机理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增强PP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领 王雄刚 +2 位作者 孟凡地 邓凤阳 黄安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8,56,共6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含量及玻璃纤维(GF)含量对GF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P-g-MAH后,复合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和收缩率下降,结晶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含量及玻璃纤维(GF)含量对GF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P-g-MAH后,复合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和收缩率下降,结晶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但断裂伸长率下降。相比不添加PP-g-MAH的复合材料,当PP-g-MAH质量分数达到6%时,复合材料在流道方向上的线性膨胀系数从29.88μm/(m·℃)降低至24.93μm/(m·℃),在流道方向上的收缩率从0.20%下降至0.18%,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基本达到最大值,分别提高130.18%,96.52%和49.20%;随着GF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和收缩率均显著下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而断裂伸长率和结晶度下降。相比不添加GF的复合材料,当GF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在流道方向上的线性膨胀系数从101.30μm/(m·℃)降低至18.08μm/(m·℃),在流道方向上的收缩率从1.43%下降至0.08%,结晶度从45.05%下降至23.96%,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68.87%,306.40%和12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线性膨胀系数 收缩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木粉组合增强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汉涛 易长海 +1 位作者 刘晓洪 刘洪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5-19,共5页
制备玻纤与木粉组合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并研究材料的湿热性能、力学性能、表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湿率增大,密度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减小,但对冲击强度影响不大,且木粉可以有效改善材... 制备玻纤与木粉组合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并研究材料的湿热性能、力学性能、表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湿率增大,密度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减小,但对冲击强度影响不大,且木粉可以有效改善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提高表面张力;而随玻纤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吸湿率减小,密度增加;适当的玻璃纤维含量能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但玻纤含量超过一定值时,PP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反而会降低;用KH-550偶联剂处理、木粉质量分数<10%、玻纤质量分数<15%的玻纤木粉组合增强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玻璃纤维 聚丙烯 力学性能 湿热性能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珊 罗筑 +3 位作者 于杰 李杨 李庆丰 涂兴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PP/PP-g-MAH/EP/GF)复合材料,并研究了PP-g-MAH含量、EP含量及固化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含量为10份,含有固化剂EP的含量为3份时,复合材...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PP/PP-g-MAH/EP/GF)复合材料,并研究了PP-g-MAH含量、EP含量及固化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含量为10份,含有固化剂EP的含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与不加EP的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41%、47%、86%。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EP的加入明显改善了GF和PP基体的黏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纤维 环氧树脂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力学性能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对微发泡PP/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于林 柯昌月 +2 位作者 武毅 谢利莎 何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将经过改性的玻璃纤维(GF)以不同的含量加入到聚丙烯(PP)中,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PP/GF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GF对微发泡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具有明显的填充增强作用,当GF质量分数为20%时,微发泡PP复合材料... 将经过改性的玻璃纤维(GF)以不同的含量加入到聚丙烯(PP)中,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PP/GF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GF对微发泡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具有明显的填充增强作用,当GF质量分数为20%时,微发泡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50.24 MPa,比未发泡纯PP的提高了59.5%;微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为7.37kJ/m2,发泡后材料的冲击强度与纯PP的相比提高了93.9%;发泡后材料密度相对于未发泡的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纤维 增强 力学性能 微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树脂对长玻璃纤维增强PP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庄辉 任璞 +1 位作者 刘学习 戴干策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9,共3页
采用在线混合设备制备了长玻璃纤维(LGF)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LGF-PP),研究了基体性质及界面相容剂对LGF-PP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体树脂熔体流动速率的增加,使最终LGF-PP中的玻璃纤维长度从5.63 mm增至8.56 mm,提高了力学性能。与均聚P... 采用在线混合设备制备了长玻璃纤维(LGF)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LGF-PP),研究了基体性质及界面相容剂对LGF-PP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体树脂熔体流动速率的增加,使最终LGF-PP中的玻璃纤维长度从5.63 mm增至8.56 mm,提高了力学性能。与均聚PP比较,以共聚PP为基体树脂的LGF-PP冲击强度高出约10%,但其他性能略差。界面相容剂有利于增强玻璃纤维与PP的界面结合,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明显增加,但是冲击强度降低了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玻璃纤维 聚丙烯 界面相容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热模压成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唐荣华 杨旭静 郑娟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67,共6页
为了提高LGFRP模压制品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性能的稳定性,把热模压成型过程细分为预热工序、模压工序和成型操作三个部分,分别对应片材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坯料转移时间以及模压排气次数七个热模压成型... 为了提高LGFRP模压制品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性能的稳定性,把热模压成型过程细分为预热工序、模压工序和成型操作三个部分,分别对应片材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坯料转移时间以及模压排气次数七个热模压成型工艺参数,运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和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LGFRP复合材料热模压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出了较佳的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度大小受工艺条件的影响,并且细化成型工艺可提高LGFRP热模压制品的力学性能与热模压工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 热模压成型 工艺参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蒋爱云 张保丰 +2 位作者 贾智慧 周雪松 匡培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89,共5页
通过熔融浸渍包覆工艺,制备玻纤含量为40%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GFRPP)粒料,选择注塑温度、注射压力以及注射速率作为试验的3个因子,将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LGFRPP的注塑成型工艺... 通过熔融浸渍包覆工艺,制备玻纤含量为40%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GFRPP)粒料,选择注塑温度、注射压力以及注射速率作为试验的3个因子,将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LGFRPP的注塑成型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了各注塑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注塑成型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对拉伸性能影响最显著的是注射速率,对弯曲性能影响最显著的是注塑温度,对冲击强度影响最显著的是注射压力;采用综合平衡原则,结合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得到含量为40%的LGFRPP复合材料的最佳注塑成型条件为注塑温度250℃,注射压力40 MPa,注射速度6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32. 02 MPa,弯曲强度为200. 38 MPa,冲击强度为59. 34 k 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注塑成型工艺 优化 正交实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江华 薛成洲 李海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38,共4页
制备了一种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纤维预处理方法、木纤维及玻璃纤维的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木纤维进行预处理且聚丙烯基体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木纤维时,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 制备了一种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纤维预处理方法、木纤维及玻璃纤维的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木纤维进行预处理且聚丙烯基体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木纤维时,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45 MPa,冲击强度为7.2 kJ/m2;在聚丙烯/木纤维(木纤维质量分数为25%)复合材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0%的玻璃纤维时,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77 MPa,冲击强度为10.8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木塑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石及玻纤复合填充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静安 王立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5年第4期39-42,共4页
研制成了硅灰石、玻纤复合填充改性聚丙烯树脂,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考查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硅灰石、玻纤等无机填料在聚丙烯结晶过程中起成核剂作用,聚丙烯仍为α晶型,填充聚丙烯具有强度大、模量高、耐热性能好等优良的... 研制成了硅灰石、玻纤复合填充改性聚丙烯树脂,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考查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硅灰石、玻纤等无机填料在聚丙烯结晶过程中起成核剂作用,聚丙烯仍为α晶型,填充聚丙烯具有强度大、模量高、耐热性能好等优良的使用性能,是很有前景的改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硅灰石 玻璃纤维 填充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纤维和碳纳米管对复合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静 李国忠 李小龙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3,共6页
以玻化微珠、水泥、粉煤灰、PP纤维和碳纳米管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保温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Nicol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对PP纤维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试样断口形貌和纤维表面活性基团进行分析,研究了PP纤维改性前后对复合... 以玻化微珠、水泥、粉煤灰、PP纤维和碳纳米管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保温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Nicol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对PP纤维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试样断口形貌和纤维表面活性基团进行分析,研究了PP纤维改性前后对复合保温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保温材料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碳纳米管对复合保温材料强度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PP纤维表面引入的活性基团-OH和-COOH使试样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较掺加未改性PP纤维试样分别提高了20.69%和11.76%;掺加碳纳米管后,复合保温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显著改善,电磁辐射频率在5~15GHz的电磁屏蔽效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材料 PP纤维 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电磁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阻燃PET工程塑料的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艳芳 王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将溴化聚苯乙烯(BPS)和三氧化二锑(AO)作为协效阻燃剂,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复合材料,考察了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阻燃剂BPS/Sb203添加量为10%就能达到垂直燃烧的V-0等级,氧指数达到25.4%... 将溴化聚苯乙烯(BPS)和三氧化二锑(AO)作为协效阻燃剂,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复合材料,考察了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阻燃剂BPS/Sb203添加量为10%就能达到垂直燃烧的V-0等级,氧指数达到25.4%,但会引起力学性能的大幅下降。为了改善力学性能,选取复合阻燃剂含量为10%的样品,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的GF进行增强,同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并通过DSC、SEM考察了试样的结晶行为及断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GF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溴化聚苯乙烯 三氧化二锑 玻璃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