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味牛肝菌PPO酶学特性及其抑制机理
1
作者 资璐熙 向仕聪 +3 位作者 徐柠檬 李为兰 秦粉 郭磊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299,共10页
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对PPO进行分离纯化后研究其酶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动力学模型和Lineweaver-Burk作图法对PPO热失活动力学和抑制剂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PPO酶促反应产物在407 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与邻苯二酚亲和... 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对PPO进行分离纯化后研究其酶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动力学模型和Lineweaver-Burk作图法对PPO热失活动力学和抑制剂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PPO酶促反应产物在407 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与邻苯二酚亲和力最强,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K_(m)=9.41 mmol/L,V_(max)=196.08 U/min,PPO最适底物为50 mmol/L邻苯二酚,最适pH为6.8,最适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5℃、7 min。PPO在90℃下酶失活最快,其动力学参数为k=2.5045 min^(-1)、D=0.9420 min、T_(1/2)=0.2768 min;70℃~90℃下美味牛肝菌PPO失活活化能E_(a)=130.283 kJ/mol。偏重亚硫酸钠的抑制类型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抗坏血酸和L-半胱氨酸的抑制类型属于竞争性抑制。热处理和添加抑制剂能有效抑制PPO酶活力,研究结果为美味牛肝菌采后储藏及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分子对接 热失活 抑制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辣椒POD和PPO活性与辣椒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富宏丹 何莉莉 +2 位作者 陈俊琴 赵瑞 王丽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9-481,共3页
对3个不同辣椒品种胎座和果肉中的辣椒素与其降解相关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不同发育时期辣椒素含量及积累特点不同,其中牛角椒胎座中辣椒素含量最高,沈椒4号次之,农大40最少;沈椒4号果肉中辣椒素含量略高于牛... 对3个不同辣椒品种胎座和果肉中的辣椒素与其降解相关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不同发育时期辣椒素含量及积累特点不同,其中牛角椒胎座中辣椒素含量最高,沈椒4号次之,农大40最少;沈椒4号果肉中辣椒素含量略高于牛角椒中含量,农大40果肉中最少,仅在花后36d检测到极少量的辣椒素,并且胎座中辣椒素的含量均高于果肉中。在整个辣椒果实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和辣椒素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因此,这两种酶有可能参与了辣椒素的氧化降解,且在该过程中有互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素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麦品种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布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亮 穆培源 +6 位作者 徐红军 庄丽 桑伟 韩新年 聂迎彬 夏先春 何中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6-771,共6页
为了给新疆选育低PPO活性的小麦品种以及进行面制品色泽的改良提供依据,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16和PPO29,检测了252份新疆小麦品种(系)(包括农家品种、国内外引进品种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育成品种)中2A和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 为了给新疆选育低PPO活性的小麦品种以及进行面制品色泽的改良提供依据,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16和PPO29,检测了252份新疆小麦品种(系)(包括农家品种、国内外引进品种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育成品种)中2A和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1a(高PPO活性)、Ppo-A1b(低PPO活性)、Ppo-D1a(低PPO活性)和Ppo-D1b(高PPO活性)的分布。结果表明,含有Ppo-A1a、Ppo-A1b、Ppo-D1b和Ppo-D1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9.0%、31.0%、13.1%和86.9%,以Ppo-A1a和Ppo-D1a基因型为主;两个PPO基因的等位基因组合Ppo-A1a/Ppo-D1b(高PPO活性)、Ppo-A1a/Ppo-D1a(中等偏高PPO活性)、Ppo-A1b/Ppo-D1b(中等偏高PPO活性)和Ppo-A1b/Ppo-D1a(低PPO活性)的分布频率依次为9.9%、59.1%、3.2%和27.8%。总体来看,新疆小麦品种PPO活性中等偏高的材料最多。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的PPO活性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具有Ppo-A1b/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分布频率依次为21.3%、33.3%和27.1%。共检测出了70个具有Ppo-A1b/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品种(系),并且新疆育成的冬小麦品种(系)携有Ppo-A1b/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数量比春小麦要多,可在培育低PPO活性品种时作为杂交亲本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ppo活性 等位基因 功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南瓜POD及PPO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区炳庆 任吉君 何丽烂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77-80,共4页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美洲南瓜 (Cucurbita pepo L.)和中国南瓜 (C.moschata Duch.)共 10个不同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 (POD)及多酚氧化酶 (PPO)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和分类...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美洲南瓜 (Cucurbita pepo L.)和中国南瓜 (C.moschata Duch.)共 10个不同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 (POD)及多酚氧化酶 (PPO)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和分类。结果表明 ,10个不同品种的南瓜根 POD共分离出 10条酶带 ,其中 e1、e4、e5、e6和 e9为 2个栽培种所共有 ;e4、e5、e6分离清晰 ,可作为 2个栽培种的特征酶带 ;PPO同工酶分离出 6条酶带 ,其中 e′1和e′4分离清晰 ,为 2个栽培种所共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瑞波 田纪春 吕建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8,22,共4页
选用 16个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 (系 ) ,分别在山东 8个地区进行小麦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在随机效应中 ,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品种与试点互作效应最为显著。在对面团白度性状进行选择时 ,既要选择多酚氧... 选用 16个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 (系 ) ,分别在山东 8个地区进行小麦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在随机效应中 ,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品种与试点互作效应最为显著。在对面团白度性状进行选择时 ,既要选择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低的品种 ,又要注意选择在PPO积累低的地区种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质 多酚氧化酶 基因型 环境效应 酶促褐变 酶活性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家柱 赵军涛 +5 位作者 刘冬成 阳文龙 罗光彬 张立异 张相岐 张爱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8-453,共6页
降低小麦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缓面粉制品的褐化,是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低PPO育种,本研究对检测PPO活性的原苯酚染色法进行了优化,更好地发挥了其鉴别力强、结果稳定、对种子活力伤害小等优点,便于育种者使用。苯... 降低小麦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缓面粉制品的褐化,是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低PPO育种,本研究对检测PPO活性的原苯酚染色法进行了优化,更好地发挥了其鉴别力强、结果稳定、对种子活力伤害小等优点,便于育种者使用。苯酚染色和分子标记结果对比发现,染色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亲本(或高代)材料中PPO的基因型,特别在低PPO材料中吻合更好。对大量亲本和世代材料的籽粒染色发现,PPO不仅存在于种皮中,其活性还是由种皮基因型决定的,后代PPO性状表现出母性遗传和加性效应的特点,控制高PPO特性的两个主效基因之间具有明显的代偿作用。PPO性状遗传相对简单,纯合较快,F2以后籽粒的染色程度以单株为单位发生分离。尽管染色是针对种皮基因型的,但PPO基因的这些遗传特点和小麦的自交特性,使染色结果同样可以预测后代单株的分离前途。这一优化的籽粒染色法在低PPO育种中的有效性是可以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ppo) 籽粒苯酚染色 ppo遗传 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芦蒿PPO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郁志芳 陆兆新 +1 位作者 宋雯雯 李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6-41,共6页
芦蒿去除不可食部分、冰水清洗、切分后用研钵碾成匀浆状于低温(4℃)离心机中离心(10000r/min,30min),获得的粗酶液用于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测定和酶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鲜切芦蒿PPO适宜的pH值为6.5,温度为40℃。鲜切芦蒿PPO对60℃... 芦蒿去除不可食部分、冰水清洗、切分后用研钵碾成匀浆状于低温(4℃)离心机中离心(10000r/min,30min),获得的粗酶液用于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测定和酶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鲜切芦蒿PPO适宜的pH值为6.5,温度为40℃。鲜切芦蒿PPO对60℃以下的温度不敏感,而在80℃以上温度下很易失活。鲜切芦蒿PPO对酚底物的亲和力依次为:绿原酸、愈创木酚>焦性没食子酸苯酚>酪氨酸>儿茶酚>间苯二酚>苯酚,且与儿茶酚结合时出现最大活力。抑制鲜切芦蒿PPO活力以焦亚硫酸钠效果最好,当其浓度达到0.33mmol/L(即0.06%)时能使PPO完全失活;亚硫酸氢钠和L-Cys的抑制效果也十分强;而EDTA-2Na浓度达3.0mmol/L对鲜切芦蒿PPO的抑制也仅为29.55%,作用很微弱;植酸、AA、醋酸锌、CA和4-HR的抑制作用介于L-Cys和EDTA-2N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 芦蒿 ppo(多酚氧化酶)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病烂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Ⅱ)——PAL,PPO和多酚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丽丽 唐学玺 +2 位作者 王蒙 张培玉 刘传国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海带自然病烂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引入了高等植物抗病研究中常用的3个指标:苯丙氨酸转氨酶(phenylalaninaammonia ly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多酚。在实验生态条件下,对三者在海带病烂过程中的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海带自然病烂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引入了高等植物抗病研究中常用的3个指标:苯丙氨酸转氨酶(phenylalaninaammonia ly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多酚。在实验生态条件下,对三者在海带病烂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带幼苗由健康到病烂的过程中,海带PAL活性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PP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多酚含量为下降趋势。经相关性分析,PAL与多酚相关性不显著,而PPO与多酚显著负相关(r=-0.619,p=0.014)。结合前期工作认为,SOD和PPO的联合表现可作为指示海带病烂发生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PAL ppo 多酚 生理生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定点敲除烟草多酚氧化酶基因NtPPO1 被引量:5
9
作者 姚恒 杨大海 +1 位作者 白戈 谢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7-102,共6页
植物多酚氧化酶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为研究烟草中多酚氧化酶基因功能,从GenBank中挑选一个烟草多酚氧化酶基因(基因登录号为XM_016608009.1),命名为NtPPO1。NtPPO1编码序列经PCR扩增、克隆测序验证后,采用CRISPR/Cas9技术定点敲除N... 植物多酚氧化酶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为研究烟草中多酚氧化酶基因功能,从GenBank中挑选一个烟草多酚氧化酶基因(基因登录号为XM_016608009.1),命名为NtPPO1。NtPPO1编码序列经PCR扩增、克隆测序验证后,采用CRISPR/Cas9技术定点敲除NtPPO1,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基因敲除效果。研究表明烟草NtPPO1全长1 746 bp,存在2种可变剪切方式。经测序与分析发现,T2突变体中的NtPPO1序列在靶位点处发生了1个、2个碱基的缺失突变与1个碱基的插入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T2突变体中NtPPO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烟株外观显示NtPPO1突变体与野生型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CRISPR/Cas9 Ntppo1 基因组编辑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黄皮果实PAL、POD和PPO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福平 李秋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71,共3页
为探明贮藏过程中温度对黄皮果实采后保鲜的效果,研究了2~4℃、6~8℃和10~12℃等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皮果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在2~12℃时,贮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2~4℃贮藏的黄皮果实... 为探明贮藏过程中温度对黄皮果实采后保鲜的效果,研究了2~4℃、6~8℃和10~12℃等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皮果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在2~12℃时,贮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2~4℃贮藏的黄皮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高于6~8℃和10~12℃贮藏的果实,而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化物酶(PPO)活性低于6~8℃和10~12℃贮藏的果实。2~4℃贮藏能增强黄皮果实的防伤害能力,明显抑制黄皮的酶促反应,有利于贮藏期限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贮藏温度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 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棍山药PPO的最适底物、热稳定性及褐变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莹 赵喜亭 +6 位作者 赵月丽 鲁梦娇 成淑君 赵雪蕾 李明军 刘亚丽 Xi-ting Yue-li Meng-jiao Shu-jun Xue-lei Ming-jun Ya-li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5-98,共4页
研究了铁棍山药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底物、热稳定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铁棍山药PPO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在较低温度(20~40℃)下其PPO能保持较稳定的活性,较高温度(40~80℃)下其活性快速下降,80℃下... 研究了铁棍山药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底物、热稳定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铁棍山药PPO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在较低温度(20~40℃)下其PPO能保持较稳定的活性,较高温度(40~80℃)下其活性快速下降,80℃下保温10 min,PPO活性几乎为零;抑制剂对PPO活性的抑制效果依次为: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植酸>柠檬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 ppo活性 底物 热稳定性 褐变 控制研究 Studies Control POLYPHENOL oxidase 半胱氨酸盐酸盐 抑制剂 多酚氧化酶 抑制效果 试验范围 邻苯二酚 抗坏血酸 较低温度 柠檬酸 高温度 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山杏无性系POD及PPO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青华 刘明国 +2 位作者 赵桂玲 董胜君 刘立新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18,共3页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个山杏无性系1年生枝皮的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比较和分类。结果表明:POD同工酶共分离出13条酶带,其中P1、P2和P8为16个无性系...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个山杏无性系1年生枝皮的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比较和分类。结果表明:POD同工酶共分离出13条酶带,其中P1、P2和P8为16个无性系所共有,且分离清晰,可作为山杏无性系的特征酶带;PPO同工酶分离出9条酶带,其中P1′、P2′和P6′分离清晰,为16个无性系所共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溧阳白芹PPO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延清 张艳芬 +3 位作者 姜丽 袁晓阳 侯田莹 郁志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7,160,共4页
以溧阳白芹为试材,冰水清洗、切分后用研钵碾成匀浆状,于低温4℃下10000r/min离心15min,获得的粗酶液用于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测定和酶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溧阳白芹PPO的最适pH是6.0,最适温度是25℃,溧阳白芹PPO对60℃以下的温度不... 以溧阳白芹为试材,冰水清洗、切分后用研钵碾成匀浆状,于低温4℃下10000r/min离心15min,获得的粗酶液用于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测定和酶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溧阳白芹PPO的最适pH是6.0,最适温度是25℃,溧阳白芹PPO对60℃以下的温度不敏感,而在80℃以上温度下很易失活。溧阳白芹PPO对酚底物的亲和力依次为:绿原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儿茶酚>焦性没食子酸>愈创木酚>表儿茶酚,且与绿原酸结合时出现最大活力。应用抑制剂的实验表明,半胱氨酸对白芹PPO的抑制效果最好,抗坏血酸和亚硫酸氢钠的抑制效果也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白芹 多酚氧化酶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喷钙对梨果实生长及果实PPO和P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华云 牟其云 +2 位作者 孙风兰 李全宏 王善广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65-267,共3页
茌梨生长期叶片喷施0.5%CaCl2溶液,能够促进果实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梨果实中PPO和POD活性以生长初期最高,果实膨大期最低,然后逐渐上升。CaCl2能够抑制果实中PPO和POD活性,而且以前期抑制作用为大。... 茌梨生长期叶片喷施0.5%CaCl2溶液,能够促进果实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梨果实中PPO和POD活性以生长初期最高,果实膨大期最低,然后逐渐上升。CaCl2能够抑制果实中PPO和POD活性,而且以前期抑制作用为大。在生长前期果实中PPO和POD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2.5%和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茌梨 果实生长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蚊香草外植体多酚含量及PPO活性与褐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庞发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83-1185,共3页
对驱蚊香草不同外植体的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褐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多酚含量、PPO活性与其褐变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不同pH培养基、不同温度处理在驱蚊香草褐变控制中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驱蚊香草... 对驱蚊香草不同外植体的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褐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多酚含量、PPO活性与其褐变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不同pH培养基、不同温度处理在驱蚊香草褐变控制中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驱蚊香草不同外植体的多酚含量及PPO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多酚含量、PPO活性与褐变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不同pH培养基、不同温度处理对褐变抑制的最佳条件为pH值6.0,温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蚊香草 多酚 多酚氧化酶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度低PPO活性小麦种质筛选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斌 赵莉 +3 位作者 万映秀 赵竹 王瑞 张平治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9期79-81,共3页
本试验对14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面粉白度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面粉白度值高于国家一级粉标准的有73份,占样本总数的51.4%;样本PPO活性低于100 AU.min-1.g-1有41份,占供试样本的28.9%;筛选出9份面粉白度值高于80%,且同... 本试验对14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面粉白度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面粉白度值高于国家一级粉标准的有73份,占样本总数的51.4%;样本PPO活性低于100 AU.min-1.g-1有41份,占供试样本的28.9%;筛选出9份面粉白度值高于80%,且同时具有较低PPO活性(<100 AU.min-1.g-1)的小麦种质,可作为小麦白度性状改良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高白度 ppo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叶兼用多倍体新桑品种嘉陵30号多酚氧化酶(PPO)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茜龄 刘树擎 +2 位作者 李镇刚 金筱耘 余茂德 《蚕学通讯》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以人工四倍体新桑品种嘉陵30号为供试材料,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用紫外分光光度吸收法,测定不同pH、反应温度、底物浓度等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嘉陵30号的多酚氧化酶对光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PPO酶活力为0.032n... 本文以人工四倍体新桑品种嘉陵30号为供试材料,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用紫外分光光度吸收法,测定不同pH、反应温度、底物浓度等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嘉陵30号的多酚氧化酶对光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PPO酶活力为0.032nm/min,最适底物浓度为均0.4mol/L,最适pH为4.0,最适温度为25℃。多酚氧化酶浓度在0.2-0.4体积范围内,催化反应的速度逐渐加快,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总体影响为:抗坏血酸>Na2SO3>EDTA>柠檬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嘉陵30号 多酚氧化酶(ppo)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的分析
18
作者 黄婷 柴元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251-10251,10259,共2页
[目的]探讨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小麦面团色泽性状的改良和优势区域种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宿州和涡阳地区种植面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差别较大的13个小麦主栽品种(系),研究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 [目的]探讨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小麦面团色泽性状的改良和优势区域种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宿州和涡阳地区种植面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差别较大的13个小麦主栽品种(系),研究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面粉PPO活性的影响。[结果]宿州地区安农0236的面粉PPO活性最高,而涡阳地区皖协2691的面粉PPO活性最低。在同一地区,基因型及其互作对小麦面粉PPO活性都有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的PPO活性均大于互作的PPO活性。小麦面粉PPO活性的品种与试点互作效应十分明显,不同试点、不同品种(系)的PPO活性差异显著。[结论]研究品质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小麦品质遗传改良和优质小麦的区域化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 基因型 环境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没食子酸和PPO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候增超 原江锋 +3 位作者 赖钰婷 王大红 龚明贵 张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75,83,M0006,M0007,共11页
为了明确没食子酸和多酚氧化酶(PPO)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微波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酶活性分析、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清除自由基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和PPO体系最佳浓度比为50,pH为6.8,温度为50℃。没食子酸与PPO相... 为了明确没食子酸和多酚氧化酶(PPO)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微波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酶活性分析、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清除自由基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和PPO体系最佳浓度比为50,pH为6.8,温度为50℃。没食子酸与PPO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结合位点数约为2,属于静态淬灭、自发进行反应,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经微波辐射后,没食子酸与PPO体系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使PPO构象、酶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多酚氧化酶 没食子酸 相互作用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竹不同栽培类型PPO基因片段克隆及其SNP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国辉 王弋 +3 位作者 娄永峰 林新春 郭小勤 方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1-516,共6页
根据已报道的禾本科Poaceae植物PPO基因的保守序列(CuA和CuB区)设计1对引物,分别从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9个不同栽培变型中克隆到PPO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9个序列彼此间核苷酸水平上一致性达到92.35%,氨基酸水平上的一致性达到8... 根据已报道的禾本科Poaceae植物PPO基因的保守序列(CuA和CuB区)设计1对引物,分别从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9个不同栽培变型中克隆到PPO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9个序列彼此间核苷酸水平上一致性达到92.35%,氨基酸水平上的一致性达到81.83%。在某些栽培类型,一年紫和沟槽紫,该基因存在提前终止的现象。所获得的9条序列间存在明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数位点引起非同义突变。根据所测得的序列对紫竹不同栽培类型的亲缘关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紫竹 ppo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