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黄皮果实PAL、POD和PPO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福平 李秋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71,共3页
为探明贮藏过程中温度对黄皮果实采后保鲜的效果,研究了2~4℃、6~8℃和10~12℃等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皮果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在2~12℃时,贮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2~4℃贮藏的黄皮果实... 为探明贮藏过程中温度对黄皮果实采后保鲜的效果,研究了2~4℃、6~8℃和10~12℃等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皮果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在2~12℃时,贮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2~4℃贮藏的黄皮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高于6~8℃和10~12℃贮藏的果实,而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化物酶(PPO)活性低于6~8℃和10~12℃贮藏的果实。2~4℃贮藏能增强黄皮果实的防伤害能力,明显抑制黄皮的酶促反应,有利于贮藏期限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贮藏温度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 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六种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吴元华 文才艺 +3 位作者 李浩戈 陈华民 赵秀香 韦石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3-37,共5页
本文定期测定了感病品种NC89接种PVYN后叶片内6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14天内SOD活性均较对照增高,其中第8天达高峰值,但接种后第16天SOD活性低于对照约28%;AAO活性在接种后2~6天明显高... 本文定期测定了感病品种NC89接种PVYN后叶片内6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14天内SOD活性均较对照增高,其中第8天达高峰值,但接种后第16天SOD活性低于对照约28%;AAO活性在接种后2~6天明显高于对照,6~12天,AAO活性变化不定,但12天后,AAO活性又升高;POD活性在接种后2~4天比对照降低,4天后显著升高,至接种后第14天达高峰值,接种后16天又有下降趋势;CAT活性仅在接种后第2天比对照略有升高,随后均低于对照,其中第6天和第10天CAT活性降低幅度较大;PAL活性在接种后2~6天均比对照高,随后开始下降,第8~10天PAL活性低于对照,10天后又升高,第12天又达高峰值;PPO活性在接种后2~16天明显高于对照。本文还详细讨论了上述6种酶与烟草脉坏死病病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马铃薯Y病毒 超氧化物岐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感染黄萎病菌前后酶活性的动态反应和同工酶变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孔庆科 丁爱云 +1 位作者 刘招舰 殷复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研究了不同茄子品种接种黄萎病菌前后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酶活性的动态反应及同工酶变化 ,结果表明在测定的大多数时间内 ,POD、PPO、PAL酶活性越大 ,抗性越强 ,供试的 3... 研究了不同茄子品种接种黄萎病菌前后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酶活性的动态反应及同工酶变化 ,结果表明在测定的大多数时间内 ,POD、PPO、PAL酶活性越大 ,抗性越强 ,供试的 3个茄子品种酶都出现一个高峰 ,而且抗病品种酶活性上升的较快。无论感病植株还是抗病植株 ,接种黄萎病菌后POD、PPO同工酶都出现新带 ,SOD同工酶没有出现新带 ,但酶量有所增加。这可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菌 同工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制造过程中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类的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孔维宝 樊伟 +4 位作者 陆健 赵海锋 董建军 单连菊 林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5,共5页
研究了3种典型国产啤酒大麦在麦芽制造过程中(包括浸麦、发芽和干燥)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类(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变化,分析了制麦过程中... 研究了3种典型国产啤酒大麦在麦芽制造过程中(包括浸麦、发芽和干燥)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类(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变化,分析了制麦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酶活力和制麦工艺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大麦发芽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在合成酚类物质方面的作用及过氧化物酶对根芽生长和制麦损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制造 酚类物质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制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对烟草细胞内5种防御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阚光锋 张广民 +1 位作者 房保海 刘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定期测定了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接种烟草野火病菌后叶片内 5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烟草接种病菌后 ,SOD活性先上升 ,后在 8d下降 ,低于对照 ;POD活性接种后在 1d略低于对照 ,后上升较快 ,10d达到高峰 ,此后一直高于对照 ;PP... 定期测定了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接种烟草野火病菌后叶片内 5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烟草接种病菌后 ,SOD活性先上升 ,后在 8d下降 ,低于对照 ;POD活性接种后在 1d略低于对照 ,后上升较快 ,10d达到高峰 ,此后一直高于对照 ;PPO活性在接种后 1d低于对照 15 .8% ,但此后上升 ,16d达到高峰 ,18d下降低于对照 ;CAT活性变化与POD相似 ,接种 1d低于对照 ,但此后一直高于对照 ,并于 6d达到高峰 ,10d虽有所下降 ,但接着升高 ;PAL活性与CAT、POD变化相似 ,接种后 1d活性低于对照 2 8.3% ,其后上升 ,10d达到高峰 ,是对照的 2 .11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草野火病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烟草细胞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GM-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及抗病机制初探 被引量:7
6
作者 汪晶晶 暴增海 +3 位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王军强 周向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研究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GM-1菌株对水稻的促生防病作用及其对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为GM-1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未拌GM-1菌剂的水稻种子播种在未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中(CK)、未拌GM-1菌剂的水稻种子播种在... 【目的】研究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GM-1菌株对水稻的促生防病作用及其对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为GM-1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未拌GM-1菌剂的水稻种子播种在未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中(CK)、未拌GM-1菌剂的水稻种子播种在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中(处理1)及GM-1菌剂与水稻种子拌种后播种在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中(处理2)3种处理,水稻出苗后定期调查不同处理水稻纹枯病的病情指数,计算防病效果,出苗后46 d测定水稻株高、根长、须根数和鲜重,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时期水稻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结果】GM-1菌剂拌种处理后,水稻的株高、须根数、根长和鲜重均显著提高(P<0.05),对水稻纹枯病的防病效果明显,不同时期的防效均在70.00%以上;GM-1菌剂处理后的水稻叶片中PAL和PPO活性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明显提高;不同抗性相关物质出现的高峰期不同,PAL、PPO活性及总酚含量在第11 d达到最大值,类黄酮含量在第7 d达到最大值。【结论】海洋细菌GM-1菌株对水稻幼苗有明显的促生防病作用,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海洋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光甘肽对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吴锦程 陈伟健 +2 位作者 谭莉 林德贵 卢海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52-657,共6页
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indl.cv.Jiefangzhong)为试材,研究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6℃冷藏枇杷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4... 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indl.cv.Jiefangzhong)为试材,研究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6℃冷藏枇杷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果实木质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GSH处理通过抑制冷藏枇杷果实中PAL,POD和PAO活性上升,从而抑制果实木质素的形成,并延缓可溶性糖的下降;但GSH处理对果实PPO,CAD和4-CL酶活力影响较小,它们可能在枇杷果实木质化中不起主要作用。GSH具有减缓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的作用,其中以1.0 g/L和1.5 g/L的GSH所处理的枇杷果实木质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木质化 谷胱甘肽(GSH)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 多胺氧化酶(P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玉惠 叶建仁 魏初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7,共5页
1.5年生马尾松植株接种松材线虫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活性高峰通常出现在症状表现前夕,并在植株发病后下降。叶内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晚于茎,与叶部病害发展一致。茎中酚... 1.5年生马尾松植株接种松材线虫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活性高峰通常出现在症状表现前夕,并在植株发病后下降。叶内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晚于茎,与叶部病害发展一致。茎中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线虫侵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发病时达到高峰。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PAL、POD、PPO3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松材线虫的侵染明显影响寄主植物的苯丙烷类代谢,由此可知,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与松材线虫诱导感病寄主苯丙烷类代谢的异常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酚类物质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醇化过程中酶的作用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孙敬国 闫铁军 +4 位作者 司辉 何结望 谢豪 叶建美 涂书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7-1211,共5页
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香味、提高烟叶可用性的重要环节,是卷烟工业中的补加工方法。酶参与烤烟醇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对烤烟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酶在烤烟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的变化密切相关。随醇化时间的延... 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香味、提高烟叶可用性的重要环节,是卷烟工业中的补加工方法。酶参与烤烟醇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对烤烟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酶在烤烟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的变化密切相关。随醇化时间的延长,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而淀粉酶随醇化时间的延长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酶在烟草醇化上的研究和应用尚处在探索阶段,充分利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将为酶在烟叶醇化增香、缩短醇化时间等方面开辟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醇化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D)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感染菌核病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景蕃 刘喜明 +1 位作者 刘建奎 王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03-1408,共6页
选用4个对菌核病具有不同抗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003-R-6、Y3-R-4、109-S-9和003-S-7为试验材料,于四叶一心期接种核盘菌,分别测定接种前后不同时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 选用4个对菌核病具有不同抗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003-R-6、Y3-R-4、109-S-9和003-S-7为试验材料,于四叶一心期接种核盘菌,分别测定接种前后不同时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并结合病情指数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未接种时叶片中SOD活性低于感病品种,而CAT、PAL、PPO活性则高于感病品种。接种核盘菌后各品种4种防御酶活性较对照均显著升高,抗病品种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病性与接种核盘菌后酶活性变化幅度关系密切,SOD、CAT、PAL和PPO 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均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 3、0.964 1、0.999 4、0.999 0,其中PAL和PPO活性变化与抗病性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核盘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抗病相关酶活性的诱导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鹏 彭海霞 张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61,共6页
旨在分析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抗病相关酶的诱导,探讨水分胁迫诱导抗病性的机制。以水分胁迫可诱导其抗病性的小麦品种-小偃6号为材料,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采用真空渗透离心法分离胞间隙液以及胞内蛋白,并对不同胁迫时间... 旨在分析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抗病相关酶的诱导,探讨水分胁迫诱导抗病性的机制。以水分胁迫可诱导其抗病性的小麦品种-小偃6号为材料,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采用真空渗透离心法分离胞间隙液以及胞内蛋白,并对不同胁迫时间胞间隙和胞内抗病相关蛋白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及胞间隙液POD、PPO、PAL(胞间隙除外)、几丁质酶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的趋势,复水2 d后下降,但各项测定指标均未恢复至对照水平。由此可知,水分胁迫可诱导小偃6号叶片中各种抗病防卫相关酶活性的增强,表明小麦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与抗病信号转导途经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细胞间隙 pal POD ppo 几丁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鳞茎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昕 金文韬 +1 位作者 凌庆枝 何军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040-7042,共3页
[目的]探讨浙贝母鳞茎中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将浙贝母鳞茎分别在4和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75 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同时比较了发... [目的]探讨浙贝母鳞茎中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将浙贝母鳞茎分别在4和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75 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与PPO活性的差异。[结果]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及芽内酚类物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10℃处理30~45 d和4℃处理45~60 d是酚类物质减少、解除休眠的关键时期;浙贝母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与其PPO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顶芽中酚类物质含量与PA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与PAL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酚类物质与浙贝母鳞茎休眠有一定相关性,酚类物质含量下降是低温处理解除浙贝母鳞茎休眠的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休眠 酚类物质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青枯病马铃薯中几种酶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江燕 安建梅 郜刚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揭示感染青枯菌马铃薯抗病机制,推动和指导抗感染青枯菌马铃薯品种的选育。〔方法〕给同一品种的马铃薯接种青枯菌后测定其几种酶的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结果〕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比对照高,其中第3天变化幅度较大... 〔目的〕揭示感染青枯菌马铃薯抗病机制,推动和指导抗感染青枯菌马铃薯品种的选育。〔方法〕给同一品种的马铃薯接种青枯菌后测定其几种酶的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结果〕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比对照高,其中第3天变化幅度较大,约比对照升高4.67倍。接种后PAL的活性变化分别在3天、7天出现2次高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接种后第5天达高峰,约高于对照3.62倍。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接种后第5天达高峰,第7天达最小值。马铃薯感染青枯病后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3种酶活性变化出现的峰值强弱可作为早期鉴定感染青枯菌马铃薯的一种有价值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青枯病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毒菌株尤Ⅱ对小麦条锈病的诱导抗性 Ⅱ.诱导抗性的病生理变化观察
14
作者 郭桢 胡小平 +1 位作者 杨之为 李振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27-30,共4页
弱小种尤诱导接种后,PAL活性始终大于同期其他处理;先诱导接种尤再挑战接种条中29号处理的POD活性于72h和120h时产生两个高峰;用条中29号小种挑战接种后PPO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单独接种尤的处理相同,均高于单独接种条中29号小种和对照处理... 弱小种尤诱导接种后,PAL活性始终大于同期其他处理;先诱导接种尤再挑战接种条中29号处理的POD活性于72h和120h时产生两个高峰;用条中29号小种挑战接种后PPO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单独接种尤的处理相同,均高于单独接种条中29号小种和对照处理;挑战接种条中29处理的SOD活性远比同期其他处理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感染蓝矮病植原体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玉梅 张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5-169,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植原体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性的关系,从生理生化学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蓝矮病的机制,为蓝矮病的防治和生产上选育优质小麦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植原体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性的关系,从生理生化学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蓝矮病的机制,为蓝矮病的防治和生产上选育优质小麦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抗、感小麦品种(烟D27、小偃6号)接种小麦蓝矮病植原体,观察其症状变化,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期测定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观察发现,感病品种的潜育期为12 d左右,抗病品种为18 d左右。防御酶活性的测定表明,随着植原体的侵染,抗病品种的3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活性提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因酶而异,但早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防御酶活性升高较慢且较抗病品种滞后,有时甚至出现酶活性下降现象。【结论】小麦蓝矮病潜育期长短因品种抗性而异,3种防御酶活性变化规律不仅与品种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植株发病程度密切相关,这些防御酶活性出现的峰值高低与早晚,可作为小麦抗蓝矮病早期鉴定的一种有价值的重要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苯丙氨酸解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对大花蕙兰褐变总酚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葛坤 方岩 +2 位作者 王智慧 杨旭 薛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156-1159,1166,共5页
以北京园林科研所大花蕙兰组培瓶苗为材料,采用热激法对大花蕙兰叶片外植体进行处理,研究了热激处理对引起大花蕙兰褐变的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 以北京园林科研所大花蕙兰组培瓶苗为材料,采用热激法对大花蕙兰叶片外植体进行处理,研究了热激处理对引起大花蕙兰褐变的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热激处理对大花蕙兰组培褐变有效抑制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热激处理明显降低了大花蕙兰叶片外植体组培褐变程度,使总酚含量、PAL和PPO活性降低,POD活性没有明显降低。热激处理因降低了PAL及PPO活性,而抑制了底物酚类物质的合成;降低了酚类物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速率,从而抑制了醌类物质的生成,最终抑制了外植体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蕙兰 褐变 热激处理 总酚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过氧化物酶(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