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浩然 陈雅君 钱立军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5,共9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由于生物基阻燃剂具有无卤、环保、低烟及可再生等特点,近年来成为阻燃聚合物研究的重要方向,利用生物基阻燃剂替代传统的阻燃... 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由于生物基阻燃剂具有无卤、环保、低烟及可再生等特点,近年来成为阻燃聚合物研究的重要方向,利用生物基阻燃剂替代传统的阻燃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不同种类的生物质化合物作为高分子材料阻燃添加剂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壳聚糖、海藻酸盐、木质素、植酸、环糊精和纤维素等生物质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复配阻燃体系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种类的生物质化合物在聚合物中的阻燃特点及相应的阻燃机制,为制备绿色环保且性价比较高的生物基阻燃剂及其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阻燃剂 高分子材料 绿色环保 无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埃洛石调控的含氟阻燃PEO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徐宇 陈佳 +2 位作者 鲁珍 陈芳 刘学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0,共6页
具有增强的离子传输性能的阻燃聚合物电解质有望助力高性能固态电池的开发。采用含氟聚醚二甲醇(PFPEDA),酸改性埃洛石纳米管(AM-HNT)以及聚环氧乙烷(PEO)制备的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PPA-SPE4)具有高达34.4%的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 具有增强的离子传输性能的阻燃聚合物电解质有望助力高性能固态电池的开发。采用含氟聚醚二甲醇(PFPEDA),酸改性埃洛石纳米管(AM-HNT)以及聚环氧乙烷(PEO)制备的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PPA-SPE4)具有高达34.4%的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实验达到UL94 V-0级别,显示出优异的F-Al-Si多元素协同阻燃效果。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良好,PPA-SPE4电解质在60℃下的离子电导率可达3.09×10^(-4)S/cm。基于AM-HNT的特殊表面电位,PPA-SPE4电解质将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的解离度从54.1%提高到91.2%(相对于参比电解质C-SPE),且具有0.46的锂离子迁移数。此外,所组装的磷酸铁锂/PPA-SPE4/锂电池在50℃下循环16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4.2%,平均容量衰减仅为0.036%,具有良好的长循环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含氟聚醚 埃洛石 阻燃 聚合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涂层/阻燃剂改性GFRP层合板阻燃和受火后力学性能
3
作者 尹冠英 刘帅文 方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8-296,317,共10页
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的阻燃性能和受火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聚磷酸铵(APP)、DMMP/APP复配体系的阻燃剂及不同厚度的膨胀型防火涂层,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基GFRP层合板进行防火处理。通过垂直燃... 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的阻燃性能和受火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聚磷酸铵(APP)、DMMP/APP复配体系的阻燃剂及不同厚度的膨胀型防火涂层,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基GFRP层合板进行防火处理。通过垂直燃烧测试(UL-94)、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受火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研究各类GFRP层合板的阻燃性能及受火后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纯GFRP层合板无法通过垂直燃烧测试,添加10%质量分数DMMP、10%质量分数DMMP/10%质量分数APP复配的阻燃剂改性GFRP层合板在垂直燃烧测试中均可通过V-0级,LOI均能达到30%以上。在受火200 s下,涂覆0.9 mm防火涂层的GFRP层合板相较纯GFRP层合板,拉伸强度提高了11.65%,弯曲强度提高了41.58%。在相同受火时间下,相较通过单一防火方式处理的层合板,涂覆0.9 mm防火涂层的DMMP/APP复配阻燃剂改性GFRP层合板展现出更好的受火后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阻燃剂 膨胀型防火涂层 阻燃性能 受火后力学性能 DMMP 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微孔聚合物材料的可控合成及研究进展
4
作者 耿龙 钱鑫 +2 位作者 任喜彦 屠晶 李振国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1,共5页
重点介绍了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的可控合成现状,回顾了CMPs在化学传感器、重金属离子吸附、催化、太阳能界面蒸发和阻燃材料方面的应用,并指出CMPs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侧重于研究绿色、廉价的合成路径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制造规模,同时... 重点介绍了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的可控合成现状,回顾了CMPs在化学传感器、重金属离子吸附、催化、太阳能界面蒸发和阻燃材料方面的应用,并指出CMPs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侧重于研究绿色、廉价的合成路径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制造规模,同时考虑高性能膜材料或块状材料的开发以进一步丰富CMPs的使用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微孔聚合物 化学传感 催化 太阳能界面蒸发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酰胺结构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李迎昕 陈雅君 钱立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9-276,共8页
本文综述了含磷酰胺结构阻燃剂在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热塑性树脂(聚乳酸、聚酰胺和聚丙烯)、聚氨酯弹性体、棉织物、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近五年的应用研究进展。对比了添加磷酰胺阻燃剂前后材料的阻燃性能,阐述了磷酰胺阻燃剂在不同... 本文综述了含磷酰胺结构阻燃剂在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热塑性树脂(聚乳酸、聚酰胺和聚丙烯)、聚氨酯弹性体、棉织物、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近五年的应用研究进展。对比了添加磷酰胺阻燃剂前后材料的阻燃性能,阐述了磷酰胺阻燃剂在不同材料中的阻燃机理。提出了一些目前磷酰胺阻燃剂的使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磷酰胺阻燃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酰胺 阻燃剂 高分子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阻燃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荣峰 杨博然 +2 位作者 陈婷婷 喻源 蒋军成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59,64,共5页
主要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组成结构的角度出发,阐述了MOFs阻燃剂的优势,综述了MOFs在聚合物阻燃领域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各种MOFs基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并对MOFs在聚合物阻燃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阻燃 金属有机框架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改性聚合物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腾 盛鑫鑫 +1 位作者 李同兵 黄锦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从相变材料的概述和分类出发,引出定形相变材料,介绍了常见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阐述聚合物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方法、制备工艺以及应用等,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聚合物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基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鑫 牛浩鑫 胡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3,共10页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碳达峰战略的提出,利用可再生生物基资源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受到广泛关注。腰果酚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多个高活性反应基团,有望用于商业化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本文综述了用于改性聚氯乙烯、不饱和聚...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碳达峰战略的提出,利用可再生生物基资源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受到广泛关注。腰果酚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多个高活性反应基团,有望用于商业化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本文综述了用于改性聚氯乙烯、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的腰果酚基阻燃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同时对比分析了其性能。总结归纳了阻燃腰果酚基环氧树脂、阻燃腰果酚基苯并噁嗪、阻燃腰果酚基紫外光固化涂层、阻燃腰果酚基聚氨酯泡沫和阻燃腰果酚基酚醛泡沫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多功能阻燃腰果酚基高分子材料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腰果酚 阻燃添加剂 本征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纤维合成革用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宁宁 陈智杰 +3 位作者 欧阳裕福 孟金贵 孙阳艺 戚栋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120,共8页
针对超细纤维合成革用聚氨酯涂层易燃、强度低、韧性不足等问题,自制了一种含磷双元醇反应型阻燃剂(DHIMP),并将其作为扩链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2-二羟甲基丁酸共聚得到分散性、稳定性良好的阻燃水性聚氨酯(P... 针对超细纤维合成革用聚氨酯涂层易燃、强度低、韧性不足等问题,自制了一种含磷双元醇反应型阻燃剂(DHIMP),并将其作为扩链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2-二羟甲基丁酸共聚得到分散性、稳定性良好的阻燃水性聚氨酯(P-WPU)。将P-WPU制成涂层浆料并通过双面刮涂—交换凝固—烘干等制备工艺,最终在超细纤维合成革表面构建柔软强韧的聚氨酯涂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DHIMP的分子结构,对比表征了DHIMP对P-WPU乳液的粒径、力学性能以及超细纤维合成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HIMP不仅提高了P-WPU涂层的阻燃性,同时也提高了其弹性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当DHIMP质量分数为11.7%时,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断裂强度为29.04 MPa,断裂伸长率达795.40%;当DHIMP质量分数为16.1%时,阻燃超细纤维合成革的阻燃性能最佳,极限氧指数达28.6%,熔滴数量为0~1,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合成革 反应型阻燃剂 水性聚氨酯 阻燃涂层 涂层强化 功能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塑料》首届高分子材料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上的新观点、新成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介绍了《中国塑料》首届高分子材料创新与应用论坛上3位院士及32位行业专家、教授的主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塑料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阻燃材料,发泡材料,弹性体,成型加工技术及装备,国际标准... 介绍了《中国塑料》首届高分子材料创新与应用论坛上3位院士及32位行业专家、教授的主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塑料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阻燃材料,发泡材料,弹性体,成型加工技术及装备,国际标准化,微塑料分析测试,碳足迹管理,高值专利挖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功能高分子 成型加工 特种工程塑料 阻燃 发泡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物化改性及在热塑性聚合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世浩 刘勇 +1 位作者 耿鑫玺 胡永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6,共7页
海泡石是一种天然纤维状含水的镁硅酸盐黏土矿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含有丰富的镁、硅等非卤阻燃元素,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阻燃剂或者阻燃协效剂。但通常需要进行活化改性使其功能化才能更好分散于基体中,以增强... 海泡石是一种天然纤维状含水的镁硅酸盐黏土矿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含有丰富的镁、硅等非卤阻燃元素,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阻燃剂或者阻燃协效剂。但通常需要进行活化改性使其功能化才能更好分散于基体中,以增强热塑性聚合物性能。介绍了天然海泡石的多种物化改性方法。综述了海泡石在热塑性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海泡石对热塑性聚合物阻燃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海泡石填充热塑性聚合物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海泡石增强热塑性聚合物性能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物化改性 阻燃 热塑性聚合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微胶囊改性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与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凌徐杰 陈殷红 +1 位作者 陆亦洲 方园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3,69,共8页
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GFRP)的阻燃性能,采用由微流控技术制备的FR-PN@ETPTA阻燃微胶囊改性环氧树脂基GFRP。采用垂直燃烧试验、锥形量热试验和落锤试验,研究阻燃微胶囊FR-PN@ETPTA对GFRP阻燃性能、燃烧性能和抗冲击性... 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GFRP)的阻燃性能,采用由微流控技术制备的FR-PN@ETPTA阻燃微胶囊改性环氧树脂基GFRP。采用垂直燃烧试验、锥形量热试验和落锤试验,研究阻燃微胶囊FR-PN@ETPTA对GFRP阻燃性能、燃烧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阻燃微胶囊FR-PN@ETPTA能明显提高GFRP的阻燃性能,相比FR-PN阻燃剂,添加阻燃微胶囊FR-PN@ETPTA的GFRP表现出更好的燃烧行为,当添加量为10wt%时,阻燃效果最佳;阻燃微胶囊FR-PN@ETPTA的加入能有效降低阻燃剂对GFRP抗冲击性能的负面影响,添加了10wt%阻燃微胶囊FR-PN@ETPTA的GFRP抗冲击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阻燃微胶囊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阻燃应用研究进展阻燃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家盈 辛菲 +1 位作者 胡佳悦 冯恺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103,共7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可用于提升高分子材料防火阻燃性能的碳氮化合物。本文综述了基于g-C_(3)N_(4)的多种阻燃高分子体系(包括含金属元素的阻燃体系以及不含金属元素的阻燃体系),并对这些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以及g-C_(3)N_...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可用于提升高分子材料防火阻燃性能的碳氮化合物。本文综述了基于g-C_(3)N_(4)的多种阻燃高分子体系(包括含金属元素的阻燃体系以及不含金属元素的阻燃体系),并对这些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以及g-C_(3)N_(4)在该阻燃体系中发挥的阻燃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火灾 阻燃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结雨 张顺 +2 位作者 李宁 曾芳磊 丁建宁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2540,共12页
本工作采用原位聚合工艺制备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将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HFE)引入电解质体系中,在提高电解质的阻燃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多硫化物的溶解程度来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对比未添加HFE(HFE-0... 本工作采用原位聚合工艺制备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将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HFE)引入电解质体系中,在提高电解质的阻燃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多硫化物的溶解程度来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对比未添加HFE(HFE-0)和添加不同含量HFE的电解质的阻燃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发现,DOL、DME和HFE体积比为1∶0.5∶0.5时(HFE-0.5)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最优的阻燃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了使用HFE-0和HFE-0.5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其相应的锂负极在循环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使用HFE-0.5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在0.1 C的倍率下循环100圈后仍可保持706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达到84.59%,循环性能明显优于未添加HFE的电解质。此外,使用HFE-0.5电解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0.2 C的倍率下循环11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仍可达到117.2 mAh/g,说明所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也可适用于磷酸铁锂电池体系。本文设计的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有助于推动锂硫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阻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 1 2 2-四氟乙基-2 2 3 3-四氟丙基醚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剂阻燃机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白志鹏 许兰娟 +1 位作者 蔡颖辉 杨仲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2-36,共5页
无卤阻燃剂由于高效环保和不释放有害气体等优势,在高分子材料阻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通过形成炭层、吸热分解、稀释氧气和形成保护层等机制发挥着阻燃作用。综述了磷系、氮系、硅系、硼系阻燃剂及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阻燃剂... 无卤阻燃剂由于高效环保和不释放有害气体等优势,在高分子材料阻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通过形成炭层、吸热分解、稀释氧气和形成保护层等机制发挥着阻燃作用。综述了磷系、氮系、硅系、硼系阻燃剂及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它们的阻燃机理,讨论了目前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无卤阻燃剂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无卤阻燃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无卤阻燃剂 阻燃机理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阻燃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永翔 杨晓龙 +3 位作者 陆忠海 马航 万邦隆 李云东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0,共11页
聚磷酸铵(APP)凭借其无毒、无卤、抑烟、阻燃效果好、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聚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聚合物阻燃领域。然而,APP存在吸湿性强、添加量高、分散性差、与聚合物相容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针对上述问题,... 聚磷酸铵(APP)凭借其无毒、无卤、抑烟、阻燃效果好、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聚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聚合物阻燃领域。然而,APP存在吸湿性强、添加量高、分散性差、与聚合物相容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对聚磷酸铵的阻燃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总结了相关的解决方法。首先简单介绍了APP的物化性质及阻燃机理;然后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APP阻燃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单独阻燃、复配阻燃、微胶囊化包覆、化学改性和纳米复配等不同阻燃方式的阻燃效果,并归纳总结了不同阻燃方式的优缺点;最后讨论了APP在聚合物阻燃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阻燃机理 阻燃方式 阻燃应用 无卤阻燃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及阻燃整理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嘉琳 乐超凡 +3 位作者 吴经方 华雨涔 刘启诺 方鹏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3,58,共7页
阻燃材料在燃烧时可自熄或不燃,有效地延缓、阻止或终止火焰的蔓延,实现阻燃。高分子材料性能优良、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存在阻燃性不足,燃烧时放热速率快,放热量及发烟量大,火焰传播速度快,燃烧释放有毒和助燃气体等缺点... 阻燃材料在燃烧时可自熄或不燃,有效地延缓、阻止或终止火焰的蔓延,实现阻燃。高分子材料性能优良、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存在阻燃性不足,燃烧时放热速率快,放热量及发烟量大,火焰传播速度快,燃烧释放有毒和助燃气体等缺点,提高高分子材料阻燃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总结了阻燃机理及阻燃整理方法,重点阐述无机、卤系、氮系、磷系、磷氮协同、硅系阻燃剂性能及其作用机制,以提高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拓宽材料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阻燃剂 阻燃机理 阻燃整理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与物理途径调控的低热释放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余荣华 刘杰 唐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3-681,696,共10页
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但其大部分由碳氢元素组成且易燃,具有潜在的火灾危险性。降低高分子材料燃烧热释放是提高其火安全性的关键。高分子材料在高温下产生的可挥发热解产物扩散到气相并和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根本原因。因... 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但其大部分由碳氢元素组成且易燃,具有潜在的火灾危险性。降低高分子材料燃烧热释放是提高其火安全性的关键。高分子材料在高温下产生的可挥发热解产物扩散到气相并和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根本原因。因此,控制可挥发热解产物的生成量与扩散速度以及在气相中的燃烧反应是降低高分子材料燃烧热释放的基本方法。介绍了作者团队基于化学与物理途径降低高分子材料燃烧热释放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3种途径:①调控聚合物碳化反应,将降解产物尽可能固定在凝聚相区域,减少可燃挥发组分的释放;②采用不同策略对炭层结构进行优化,增强阻隔作用,抑制可燃组分的传质和传热;③抑制气相燃烧反应,降低燃烧效率。通过探索聚合物结构、残炭炭层结构与热释放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热分解机理和高质量炭层形成机制,为低热释放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聚合物材料 碳化反应 炭层结构 燃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高分子材料热释放的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紫霓 赵海波 刘博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2-696,共15页
与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为三大类材料之一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由于其有机化学结构,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具有易燃性,易被引燃导致火灾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评价高分子材料... 与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为三大类材料之一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由于其有机化学结构,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具有易燃性,易被引燃导致火灾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评价高分子材料阻燃性更多地是着眼于是否难点燃、易自熄等,而材料一旦被点燃,材料的热释放特性则是直接决定燃烧会否发展为火灾的重要因素。降低高分子材料燃烧时的热释放,可以延缓材料达到轰燃的时间,避免火灾,或在火灾发生前为人员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重点介绍了降低高分子材料热释放的阻燃方法,其中包括“三源一体”膨胀炭化阻燃、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阻隔层阻燃、磷系阻燃、高温自交联/重排炭化阻燃等方法,进一步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阻燃 热释放 阻燃方法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电子废品回收件高聚物中的5种十二氯代阻燃剂 被引量:1
20
作者 霍炜江 余建龙 +2 位作者 邵秋荣 陈宜浩 彭志铿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电子废品回收件高聚物中灭蚁灵、得克隆602、得克隆603、顺式得克隆以及反式得克隆5种十二氯代阻燃剂的方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提取液,超声辅助提取方式可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丙...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电子废品回收件高聚物中灭蚁灵、得克隆602、得克隆603、顺式得克隆以及反式得克隆5种十二氯代阻燃剂的方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提取液,超声辅助提取方式可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丙烯(PP)、硅橡胶材质阳性样品溶解,目标物提取率为86.6%~95.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阳性样品采用微波辅助方式提取,目标物提取率为79.7%~87.0%。提取液经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可降低杂质对质谱的干扰。结果表明,5种目标物在0.15~50 mg·L^(-1)浓度范围内与响应值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6以上,对4种阳性样品分别重复测定7次,5种目标物的变异系数均在3.1%~7.4%范围内。在空白样品中添加3个浓度水平的标准物质,添加回收率在81.7%~112.2%范围内。该方法灵敏和高效,适用于电子废品高聚物回收件中5种十二氯代阻燃剂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品回收件 高聚物 十二氯代阻燃剂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