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承瓦块用改性PEEK复合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1
作者 李想 邹太勇 +2 位作者 孔永刚 委雪梅 庄成康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5,共6页
针对潜油电动机止推轴承的失效状况,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温性,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聚醚醚酮(PEEK)/铜-钢三层止推轴承瓦块。分别采用碳纤维(CF)和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PEEK,形成PEEK基复合材料,由于PEEK基复合材料的无黏度特性难以与光滑... 针对潜油电动机止推轴承的失效状况,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温性,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聚醚醚酮(PEEK)/铜-钢三层止推轴承瓦块。分别采用碳纤维(CF)和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PEEK,形成PEEK基复合材料,由于PEEK基复合材料的无黏度特性难以与光滑的基体牢固结合,因此在基体表面预烧结多孔铜粉层,提高了PEEK复合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再将PEEK复合粉末预制在铜粉层表面,采用压制烧结方法,烧结后PEEK复合层通过铜粉层与基体牢固结合。在模拟轴承实际工作环境下,对两种改性PEEK复合层瓦块的承载能力和耐温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比较了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29.1℃的工作环境温度下,CF/PEEK复合层能够至少承受17.80 MPa的单位载荷,CF不仅显著提高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承载能力和耐温性能,在摩擦过程中还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从而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PTFE对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改善有限,在13.67 MPa的单位载荷下润滑油膜被破坏,PTFE/PEEK复合层磨损严重并失效。PTFE/PEEK复合层的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CF/PEEK复合层磨损表面无明显的黏着现象。CF/PEEK复合层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耐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块 碳纤维 改性聚醚醚酮 复合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I/PEEK复合材料的熔融沉积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
2
作者 阮俊飞 裴先强 +1 位作者 车清论 张建军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聚合物材料的耐温性能对其摩擦磨损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改善聚醚醚酮(PEEK)的耐温性能,采用聚醚酰亚胺(PEI)对其进行改性。利用熔融沉积成型制备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PEI/PEEK)复合材料,考察PEI的引入对PEEK热学性能的影响,以及PEI... 聚合物材料的耐温性能对其摩擦磨损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改善聚醚醚酮(PEEK)的耐温性能,采用聚醚酰亚胺(PEI)对其进行改性。利用熔融沉积成型制备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PEI/PEEK)复合材料,考察PEI的引入对PEEK热学性能的影响,以及PEI含量对PEI/PEEK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EEK与PEI完全互溶,随着复合材料中PEI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断升高,且力学性能也不同程度地提高;当PEI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为指标,获得优化的复合材料熔融沉积工艺,即喷嘴温度390℃,底板温度170℃。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发现,当PEI质量分数不超过30%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较为稳定,而PEI质量分数超过30%后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醚醚酮 聚醚酰亚胺 熔融沉积成型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WCNT复合上浆剂改善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磁屏蔽性能
3
作者 何艺 杨雪勤 +7 位作者 任宏亮 阳泽濠 袁婷 范翊 蒋民强 刘勇 张辉 俞建勇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正由单一力学结构材料向兼具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一体化材料发展。然而,碳纤维(CF)和聚醚醚酮(PEEK)界面结合差、电磁屏蔽填料在树脂基体中易团聚的问题限制了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正由单一力学结构材料向兼具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一体化材料发展。然而,碳纤维(CF)和聚醚醚酮(PEEK)界面结合差、电磁屏蔽填料在树脂基体中易团聚的问题限制了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通过制备含醚酮结构的聚酰亚胺(PI)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复合上浆剂,对CF表面改性,成功获得了力学与电磁屏蔽性能并优的CF/PEEK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当复合上浆剂中MWCNT的质量分数为0.075%时,CF/PEEK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79 MPa、994 MPa和62 GPa,较未改性前分别提高38.6%、33.6%和17.0%。这得益于PI与PEEK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以及引入MWCNT提升CF表面粗糙度所带来的界面铆接效应。此外,改性后CF的电导率为180 S/cm,CF/PEEK复合材料在X波段的平均电磁屏蔽效能(EMI)达到42.6 dB,较未改性前分别提升59.3%和65.8%。这主要归因于CF和MWCNT构建的导电网络能够强反射电磁波并实现欧姆损耗。采用PI/MWCNT上浆剂处理CF表面,为开发高性能的CF/PEEK复合材料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聚醚醚酮 界面改性 电磁屏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GF/PEEK增材制造试样冲击性能
4
作者 战丽 李莞 +1 位作者 李久振 魏伟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5,共7页
以提升熔融沉积成型(FDM)增材制造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GF/PEEK)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为目的,设计了系统的响应面试验,试验过程包括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PB)析因试验、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试验,研究了道间距、保... 以提升熔融沉积成型(FDM)增材制造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GF/PEEK)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为目的,设计了系统的响应面试验,试验过程包括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PB)析因试验、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试验,研究了道间距、保温舱温度、打印温度、打印层厚等工艺参数对CGF/PEEK复合材料FDM成型试样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界定各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以确保后续试验的高效性和准确性;通过PB析因试验,筛选出对CGF/PEEK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工艺参数,明确各工艺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BBD响应面试验设计,构建了多因素与响应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探究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试样冲击性能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打印层厚>打印温度>道间距>保温舱温度;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组合可以提高CGF/PEEK试样的冲击性能,并预测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即道间距为0.55 mm、保温舱温度为90℃、打印温度为438℃、打印层厚0.57 mm时,模型所预测的最大冲击强度为265 k J/m^(2)。为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下,CGF/PEEK试样最大冲击强度达到266 k J/m^(2),与模型预测值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 聚醚醚酮 熔融沉积成型 复合材料 工艺优化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参数对6061铝合金/CF-PEEK异质接头的力学性能及Al—O—C键形成规律的影响
5
作者 李一楠 龙鹏宇 +2 位作者 王进 郭皓 孟庆正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6,共11页
针对铝合金(6061)/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异质接头化学键结合弱和性能差的问题,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热压焊接方法链接6061与CF-PEEK,通过调控界面的机械嵌合以及化学键合效果从而提高异质接头的连接性能。6061表面制备微... 针对铝合金(6061)/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异质接头化学键结合弱和性能差的问题,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热压焊接方法链接6061与CF-PEEK,通过调控界面的机械嵌合以及化学键合效果从而提高异质接头的连接性能。6061表面制备微纳氧化层,增加铝合金表面机械嵌合能力,阳极氧化参数为30℃、50 V、20 min时获得的微纳氧化层最适合与CF-PEEK连接。通过超声波辅助热压焊接可实现二者连接,且随着Al—O—C键生成量的增加6061/CF-PEEK接头性能得到提升。接头形貌、力学性能和X射线光谱分析(XPS)结果显示,440℃、0.3 MPa、15 s时接头成型较好,CF-PEEK下塌量平均为0.035 mm,剪切强度最大达到33.00 MPa,界面失效模式为内聚失效,此时Al—O—C键含量最高。针对异质材料接头化学键弱和性能差的问题,本文创新性的采用超声波辅助热压焊连接,在6061表面制备微纳氧化层改善性能,增强化学键合的程度,最终实现异质接头结合强度的提升。经实验与参数优化,获可行工艺方案及最佳参数组合,为其在多领域应用奠定了可行性的理论基础,有望突破传统局限,对推动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在产业升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 超声辅助热压焊 阳极氧化 Al—O—C键 接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PBI/SPEEK高温质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琪 陆婕妤 +1 位作者 钟璟 郭向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聚(2,5-苯并咪唑)/磺化聚醚醚酮(ABPBI/SPEEK)高温质子交换复合膜。考察了SPEEK的掺入对ABPBI/SPEEK质子交换复合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PBI膜和ABPBI/SPEEK复合膜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能良好;随着SPEEK的掺...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聚(2,5-苯并咪唑)/磺化聚醚醚酮(ABPBI/SPEEK)高温质子交换复合膜。考察了SPEEK的掺入对ABPBI/SPEEK质子交换复合膜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PBI膜和ABPBI/SPEEK复合膜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能良好;随着SPEEK的掺入,ABPBI/SPEEK复合膜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和机械性能,ABPBI/SPEEK(20%)复合膜在芬顿试剂中96 h后的质量损失为0.84%,其拉伸强度为120.51 MPa,相较于Nafion 117膜明显提高;ABPBI/SPEEK(20%)复合膜的酸掺杂率为186.68%,该膜在160℃、0%RH时的质子电导率为3.4 mS/cm,约为ABPBI膜的1.7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 5-苯并咪唑) 磺化聚醚醚酮 质子交换膜 高温 质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的PEEK/CGF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久振 战丽 +2 位作者 李莞 袁勇超 李云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提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CGF)复合材料熔融沉积成型(FDM)制品的力学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 Design试验与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了保温舱温度、常用打印路径(5种)、层厚、道间距等工艺参数对PEEK/CGF... 为提升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CGF)复合材料熔融沉积成型(FDM)制品的力学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 Design试验与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了保温舱温度、常用打印路径(5种)、层厚、道间距等工艺参数对PEEK/CGF复合材料样件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打印路径>道间距>保温舱温度>层厚;各工艺参数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适当的工艺参数组合可以使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中相较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受工艺参数间的相互作用更为明显;当保温舱温度为82℃、层厚为1.0 mm、打印路径为0°/0°/0°/0°、道间距为0.7 mm时,拉伸强度可得最大值为383.75 MPa,当保温舱温度为73℃、层厚为0.75 mm、打印路径为0°/0°/0°/0°、道间距为1.0 mm时,弯曲强度可得最大值510.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 聚醚醚酮 熔融沉积成型 增材制造 工艺优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成型工艺对PEEK/CGF复合材料翘曲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久振 战丽 +2 位作者 李莞 李云鹏 袁勇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降低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样件的翘曲变形,优化增材制造基础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 Design试验与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了打印过程中的热效应,即保温舱温度、层厚、成型平台温度、打印... 为降低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样件的翘曲变形,优化增材制造基础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 Design试验与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了打印过程中的热效应,即保温舱温度、层厚、成型平台温度、打印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样件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得出如下结论:研究发现打印工艺对翘曲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层厚)>C(成型平台温度)>A(保温舱温度)。研究发现打印工艺参数之间是会对翘曲变形产生交互作用的,并且影响程度也较为显著(PB析因试验中大于t值),即B>C>A>AB>BC>D(打印速度)>BD。研究发现喷头温度440℃,成型平台温度100℃,保温舱温度90℃,层厚0.3 mm,道间距为0.5 mm,打印速度2 mm/s时,翘曲度可达到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醚醚酮 增材制造 工艺优化 翘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CCF/PEEK预浸料单束铺放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包蒙哲 任永新 +2 位作者 刘晓军 邹爱玲 姜稀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0,共8页
热塑性预浸料铺放过程中单丝束尺寸对整体构件铺放质量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CF/PEEK)复合丝材铺放成型质量,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其在铺放过程中的单束宽度和厚度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拟合模型。首先设计正... 热塑性预浸料铺放过程中单丝束尺寸对整体构件铺放质量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CF/PEEK)复合丝材铺放成型质量,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其在铺放过程中的单束宽度和厚度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拟合模型。首先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铺放速度、铺放压力、加热温度等铺放工艺参数对CCF/PEEK预浸料宽度和厚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并由上述研究所得的影响宽度和厚度的最显著工艺参数,分别开展单因素实验研究。正交研究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丝束宽度的影响显著程度依次为加热温度>铺放速度>铺放压力,对丝束厚度的影响显著程度依次为铺放压力>加热温度>铺放速度。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丝束不发生失效的工艺参数范围内,丝束宽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铺放速度的提高而减小,随铺放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丝束厚度随铺放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工艺参数综合影响丝束宽度进行拟合,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铺丝 正交实验 连续碳纤维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控溅射的PEEK表面HA涂层构建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估
10
作者 马天源 陆斌 +6 位作者 刘富伟 辛河 陈怡成 贾雪连 朱思敏 张浚睿 宁小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2,共6页
目的:基于磁控溅射技术在PEEK表面构建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系统评估该方法的生物安全性。方法:磺化PEEK以增加结合面积,并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其上构建HA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检测构建效果;通过细胞黏附实验、细胞骨架荧光染... 目的:基于磁控溅射技术在PEEK表面构建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系统评估该方法的生物安全性。方法:磺化PEEK以增加结合面积,并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其上构建HA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检测构建效果;通过细胞黏附实验、细胞骨架荧光染色以及扫描电镜来评估细胞层面安全性;通过SD大鼠全身毒性评估材料在体安全性;通过金黄地鼠黏膜刺激实验评估材料口腔应用安全性。结果:利用上述技术可在PEEK表面成功构建具有梯度形貌的HA涂层;该涂层可促进细胞黏附、伸展与增殖;且无全身毒性,对动物体重与体内重要脏器HE染色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该涂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单纯磺化带来的口腔黏膜刺激。结论:基于磁控溅射技术可稳定制备HA涂层,并满足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peek) 羟基磷灰石(HA)涂层 磁控溅射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醚醚酮研究进展
11
作者 卢新宁 高艳妮 +1 位作者 华德润 李剑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6,共6页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绝缘材料,改性后可带有一定的导电性。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碳基导电材料、金属材料、共轭聚合物和磺化等改性PEEK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改性后的导电PEEK材料仍保持原有PEEK的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和轻量化等优异特性...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绝缘材料,改性后可带有一定的导电性。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碳基导电材料、金属材料、共轭聚合物和磺化等改性PEEK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改性后的导电PEEK材料仍保持原有PEEK的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和轻量化等优异特性。分析了几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导电PEEK在静电防护、电磁屏蔽和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导电PEEK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导电PEEK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导电性 改性 静电防护 电磁屏蔽 传感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抗摩擦静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逄显娟 岳世伟 +6 位作者 黄素玲 谢金梦 王帅 宋晨飞 岳赟 刘建 李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纤含量的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采用热导率分析仪和热重测试仪对材料的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形貌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摩擦静电计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纤含量的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采用热导率分析仪和热重测试仪对材料的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形貌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摩擦静电计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摩擦静电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F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摩擦因数、磨损率和摩擦静电电压先降低后升高,当CF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0%时,摩擦因数、磨损率和摩擦静电电压达到最低,分别为0.247、5.6×10^(-6)mm/(N·m)和3.3 V,证明此种方法制备的20%CF/PEEK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静电性能。CF/PEEK复合材料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并且伴随着轻微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抗摩擦静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共混体系中PEEK的多熔融行为 被引量:6
13
作者 麦堪成 梅震 +1 位作者 许家瑞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4,共3页
用DSC研究了熔融时间(tmelt)和退火结晶时间(ta)以及聚苯硫醚(PPS)对聚醚醚酮(PEEK)多熔融行为的影响。PPS加入使PEEK熔融多峰移向高温,易于形成熔融3峰。随ta延长及PPS含量增加,低温峰移向高... 用DSC研究了熔融时间(tmelt)和退火结晶时间(ta)以及聚苯硫醚(PPS)对聚醚醚酮(PEEK)多熔融行为的影响。PPS加入使PEEK熔融多峰移向高温,易于形成熔融3峰。随ta延长及PPS含量增加,低温峰移向高温,高温峰移向低温,而在中间峰温区形成单一高而尖的熔融峰。在接近PEEK熔点温度退火时,发现共混物中PEEK的熔点比纯PEEK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行为 聚苯硫醚 聚醚醚酮 聚合物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EK/P4VP酸碱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5
14
作者 荣倩 顾爽 +3 位作者 贺高红 吴雪梅 胡正文 焉晓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6-129,共4页
利用4-乙烯吡啶(4-VP)碱性单体与磺化聚醚醚酮(SPEEK)共混,通过热聚合方法制备了SPEEK/P4VP酸碱复合质子交换膜,并考察了引发剂种类、用量和P4VP添加量对复合膜制备和性能的影响。质量分数为0.2%的偶氮二异丁腈较适宜作为引发剂制备复合... 利用4-乙烯吡啶(4-VP)碱性单体与磺化聚醚醚酮(SPEEK)共混,通过热聚合方法制备了SPEEK/P4VP酸碱复合质子交换膜,并考察了引发剂种类、用量和P4VP添加量对复合膜制备和性能的影响。质量分数为0.2%的偶氮二异丁腈较适宜作为引发剂制备复合膜;P4VP的添加使得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和离子交换容量IEC(IEC=mmol SO3H/g drymembrane)略有下降,但复合膜的吸水率降低,抑制溶胀能力增强,且温度越高,抑制能力越为明显,此外复合膜的阻醇性能和拉伸屈服应力也有所提高,当4-VP的含量在5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率与SPEEK和Nafion膜相比分别下降了70%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醚醚酮 4-乙烯基吡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酸碱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共混PPS/PEEK中PPS组分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7
15
作者 梅震 方鲲 +2 位作者 麦堪成 许家瑞 曾汉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结晶/结晶共混体系PPS/PEEK,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PEEK含量和不同PEEK粒径对PPS/PEEK共混物中PPS组分结晶行为的影响。随PEEK含量的增加,PPS的结晶温度提高,结晶峰宽增加。这是由于在降温过程中PEEK先结晶,...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结晶/结晶共混体系PPS/PEEK,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PEEK含量和不同PEEK粒径对PPS/PEEK共混物中PPS组分结晶行为的影响。随PEEK含量的增加,PPS的结晶温度提高,结晶峰宽增加。这是由于在降温过程中PEEK先结晶,可充当PPS熔体结晶的异相晶核,使PPS结晶温度提高,且随着PEEK含量增加,异相晶核密度增大,但PEEK晶区的存在阻碍了PPS的结晶生长过程。PEEK粒径减小时,两相结晶行为相互影响增大,PPS的结晶温度提高幅度更大,且PEEK在PPS熔体中结晶,也提高了结晶温度,使结晶峰由单峰变为双峰。热重分析结果证明,随PEEK的粒径减小,两相的相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聚醚醚酮 熔融共混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K/HA生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卓 华文语 +3 位作者 王应 姜振华 梁翔禹 梁庆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合成聚醚醚酮(PEEK)的基础上,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的PEEK/HA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PEEK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通过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出复合... 在合成聚醚醚酮(PEEK)的基础上,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的PEEK/HA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PEEK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通过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出复合材料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在PEEK/HA复合材料中可起成核剂作用,能降低PEEK结晶活化能,在加入20%纳米羟基磷灰石时,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结晶活化能(ΔE)最低,结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纳米羟基磷灰石 差示扫描量热法 结晶动力学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K摩擦信号分形维数与表面形貌相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超 焦瑜 +1 位作者 张静 赵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715-1719,共5页
为研究聚醚醚酮树脂/球墨铸铁摩擦副磨合初期摩擦信号分形维数与聚醚醚酮初始表面形貌分形维数的相关性,在UMT-3MT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聚醚醚酮树脂/球墨铸铁摩擦副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运用结构函数测度法对初始表面形貌、摩擦力信号、... 为研究聚醚醚酮树脂/球墨铸铁摩擦副磨合初期摩擦信号分形维数与聚醚醚酮初始表面形貌分形维数的相关性,在UMT-3MT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聚醚醚酮树脂/球墨铸铁摩擦副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运用结构函数测度法对初始表面形貌、摩擦力信号、摩擦因数信号进行了分形表征,计算得到了不同载荷下的分形维数。研究结果表明,聚醚醚酮初始表面和摩擦信号均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在相同速度、相同初始表面下,摩擦信号的分形维数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速度、不同载荷下,磨合初期摩擦信号的分形维数均与初始表面分形维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树脂/球墨铸铁 表面形貌 摩擦力 摩擦因数 分形维数 结构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S/PEEK共混物多次DSC扫描中PPS结晶行为 被引量:4
18
作者 麦堪成 梅震 曾汉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9-43,共5页
聚苯硫醚(PPS)及其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物DSC多次升降温扫描表明,同一PPS样品在多次扫描过程中从不同温度下降温结晶,结晶温度(θc)明显不同,归结于PPS自成核作用的存在和其分子结构的变化.共混物中PPS组分的熔点(θmp)虽然有所降低,... 聚苯硫醚(PPS)及其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物DSC多次升降温扫描表明,同一PPS样品在多次扫描过程中从不同温度下降温结晶,结晶温度(θc)明显不同,归结于PPS自成核作用的存在和其分子结构的变化.共混物中PPS组分的熔点(θmp)虽然有所降低,但由于PEEK对PPS结晶有促进作用,PPS组分θc明显地比纯PPS的高,结晶热与生成结晶的熔融热(结晶度)增加,归结于PPS与PEEK界面相互作用引起高温下异相成核,可结晶部分增加,结晶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PPS peek 共混物 结晶行为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聚醚醚酮膜的构筑及其在电催化CO_(2)还原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雪铃 高凌 +4 位作者 杨宏燕 李劲超 陈良 陈锓 张亚萍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4,共12页
以自主合成的聚醚醚酮(PEEK)为骨架,通过取代反应获得含苄基溴甲基的聚醚醚酮(PEEK-Br)聚合物。将PEEK-Br与不同种类季铵化试剂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季铵化聚醚醚酮(QAPEEK)膜。详细研究了QAPEEK膜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理化性能及电催化C... 以自主合成的聚醚醚酮(PEEK)为骨架,通过取代反应获得含苄基溴甲基的聚醚醚酮(PEEK-Br)聚合物。将PEEK-Br与不同种类季铵化试剂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季铵化聚醚醚酮(QAPEEK)膜。详细研究了QAPEEK膜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理化性能及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结果显示:以1-甲基哌啶为季铵化试剂制备的QAPEEK-pip膜具有最佳的OH-传导率(15.62 mS/cm)和选择性(56.2%)。使用QAPEEK-pip膜的H型电解池在-1.7 V下的CO法拉第效率和CO分电流密度分别可达98.09%和-11.56 mA/cm^(2)。使用QAPEEK-pip膜的MEA反应器在-60 mA/cm^(2)下的CO法拉第效率为92.5%。更重要的是,QAPEEK-pip膜可在H型电解池和MEA反应器中连续运行24 h保持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聚醚醚酮 电催化CO_(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结晶共混体系PPS/PEEK中PPS的多熔融行为 被引量:4
20
作者 麦堪成 许家瑞 +1 位作者 梅震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8-72,共5页
用DSC研究了熔融时间(tmelt)和高温退火结晶时间(ta)对聚苯硫醚(PPS)和结晶性聚醚醚酮(PEEK)对PPS的多熔融行为的影响。275℃退火结晶≤3h样品呈现熔融双峰,Tm1<退火结晶温度(Ta)<Tm2;... 用DSC研究了熔融时间(tmelt)和高温退火结晶时间(ta)对聚苯硫醚(PPS)和结晶性聚醚醚酮(PEEK)对PPS的多熔融行为的影响。275℃退火结晶≤3h样品呈现熔融双峰,Tm1<退火结晶温度(Ta)<Tm2;然而,ta=12h时,熔融双峰的峰温均高于Ta和无退火结晶PPS的熔点(Tm)。PEEK加入对PPS玻璃态和熔体结晶均起到阻碍作用,共混物在PPS的Tm2以上形成1个高温吸热峰(Tm3),其峰温在310℃以上,且随ta延长而移向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共混物 聚苯硫醚 聚醚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