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组分聚氨酯-聚脲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孔磊 吴昆鹏 +2 位作者 刘鑫 谭志勇 张会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55,160,共5页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不同比例的聚醚二醇(N-220)和聚醚三醇(N-330)与固化剂4,4′-亚甲基双(2-氯苯胺)(MOCA)制备双组分聚氨酯-聚脲(PUU)复合涂料。研究了合成预聚体的适宜反应条件、异氰酸酯指数(R值)、软段中两种聚醚多元...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不同比例的聚醚二醇(N-220)和聚醚三醇(N-330)与固化剂4,4′-亚甲基双(2-氯苯胺)(MOCA)制备双组分聚氨酯-聚脲(PUU)复合涂料。研究了合成预聚体的适宜反应条件、异氰酸酯指数(R值)、软段中两种聚醚多元醇的比例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二正丁胺法、红外光谱(FT-IR)、拉伸强度、接触角、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对涂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8℃左右体系反应时间最短,得到的涂料体系稳定。预聚体中R值增加,涂膜的断裂强度增大,断裂应变减小,R=4时,涂膜有良好力学性能。当n(聚醚二醇)∶n(聚醚三醇)=1∶1时,聚氨酯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n(聚醚二醇)∶n(聚醚三醇)=3∶1时接触角最大;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双组分 4 4′-亚甲基双(2-氯苯胺)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法的苯乙烯-丙烯腈单链模拟
2
作者 徐燕红 陈钰 +2 位作者 袁向前 刘纪昌 赵基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8-6076,共9页
聚合物链组成和分布对聚合物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参考某企业的单体配方,首先建立了二元共聚链增长模型,并采用Monte Carlo法对苯乙烯-丙烯腈共聚单链的链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比了单体比对转化率及丙烯腈结合率... 聚合物链组成和分布对聚合物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参考某企业的单体配方,首先建立了二元共聚链增长模型,并采用Monte Carlo法对苯乙烯-丙烯腈共聚单链的链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比了单体比对转化率及丙烯腈结合率的影响,考察了分批加料对链结构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化率高于91%时,丙烯腈结合率的变化率大于0.5%,造成共聚物分布不均;在考察的单体比范围内,原料中丙烯腈含量越低(大于25%),展现出来的共聚产物越均匀,可调节的转化率范围就越宽;当原料中丙烯腈为27%~35%,转化率在85.0%以上时,丙烯腈瞬时结合率的变化率仅在±0.5%的范围内波动,且丙烯腈平均结合率的变化小于1%;分批进料能有效提高共聚物的链结构均匀性,当单体比为67/33的转化率由91%提升至98%时,丙烯腈瞬时结合率的变化率小于±0.5%,且丙烯腈平均结合率的变化小于1%。上述研究结果为其他类似体系研究及工业生产稳定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多元醇 Monte Carlo法 单体比 二元共聚 单链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空气-聚醚多元醇的搅拌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程群群 陈迁乔 +1 位作者 戚莉 钟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76-2381,共6页
在直径为0.28 m椭圆底搅拌釜内,以空气-聚醚多元醇为实验物系,对20~120℃范围内不同温度下两种三层组合桨的搅拌功率及气含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获得了不同组合桨的相对功率消耗及气含率关联式。结果表明:随着通气流量和搅拌转速的... 在直径为0.28 m椭圆底搅拌釜内,以空气-聚醚多元醇为实验物系,对20~120℃范围内不同温度下两种三层组合桨的搅拌功率及气含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获得了不同组合桨的相对功率消耗及气含率关联式。结果表明:随着通气流量和搅拌转速的增大,两种组合桨的气含率均升高,相对功率消耗均减少;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组合桨的气含率和相对功率消耗均减小。但组合桨Ⅰ(底HEDT+中WHu+上WHu)的综合性能要优于组合桨Ⅱ(底6XYK+中6XDT+上HEDT),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气含率和通气搅拌功率,更适合用于聚合体系气-液两相混合操作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聚醚多元醇 组合桨 搅拌功率 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PET制备聚酰胺-酯二元醇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慧 于思琦 王志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以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主要原料,通过胺醇解-酯化工艺制得用于制备聚氨酯材料的新型PET基聚酰胺-酯二元醇,探讨了原料的加入量对生成的聚酰胺-酯二元醇酸值、羟值以及黏度的影响,优化的乙醇胺、回收的PET、醋酸锌和苯酐... 以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主要原料,通过胺醇解-酯化工艺制得用于制备聚氨酯材料的新型PET基聚酰胺-酯二元醇,探讨了原料的加入量对生成的聚酰胺-酯二元醇酸值、羟值以及黏度的影响,优化的乙醇胺、回收的PET、醋酸锌和苯酐的用量分别为12.5、27.5、0.30 g和17.5 g,以优化的原料制备的聚酰胺-酯二元醇酸值为3.76 mg(KOH)/g,羟值为386.8 mg(KOH)/g,黏度为2 044 m Pa·s。红外光谱表征了聚酰胺-酯二元醇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PET 聚酰胺-酯多元醇 聚氨酯 胺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水/PPG体系的搅拌功率与气含率实验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程群群 陈迁乔 +1 位作者 戚莉 钟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4-709,共6页
在直径为0.28 m三层组合桨椭圆底圆柱形搅拌釜内,研究了搅拌转速、通气流量及温度对不同体系(空气-水、空气-聚醚多元醇)通气功率特性及气含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通气流量和搅拌转速的增大,两种体系的气含率均升... 在直径为0.28 m三层组合桨椭圆底圆柱形搅拌釜内,研究了搅拌转速、通气流量及温度对不同体系(空气-水、空气-聚醚多元醇)通气功率特性及气含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通气流量和搅拌转速的增大,两种体系的气含率均升高,相对功率消耗(Pg/P0)均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体系的气含率均减小,空气-水体系中相对功率消耗增加,但空气-聚醚多元醇体系中相对功率消耗却减小。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气含率和相对功率消耗经验关联式,为高温条件下不同气-液体系搅拌釜的设计和放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气液两相 相对功率消耗 气含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探究
6
作者 郑伟平 朱忠朋 +3 位作者 陶志平 赵杰 伏朝林 贾丹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59,共6页
通过选用合适的进料方式,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催化环氧单体和醇或酚发生聚合反应,可制备不饱和度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反应的收率和产品的品质,因此控制合适的催化剂... 通过选用合适的进料方式,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催化环氧单体和醇或酚发生聚合反应,可制备不饱和度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反应的收率和产品的品质,因此控制合适的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是聚醚制备的关键。不同的酚和醇作为起始剂时,随着链长的增加,其反应活性逐渐降低,需较多的催化剂和较长的反应时间以实现高的反应收率。和环氧丙烷相比,环氧丁烷因位阻的增加,其反应活性有所降低,需较多的催化剂方可制备设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醚产物。当环氧丙烷和环氧丁烷同时作为反应的环氧单体时,可通过调节二者的进料比例,共聚制备结构多变的聚醚产物。采用本方法制备的聚醚产物溴值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指数基本在1.10以下,且产物经后处理后,可使水质量分数保持在0.2%以下,钾离子质量分数在1μg/g以下,产品品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氢氧化钾 环氧丙烷 环氧丁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及其在亲水泡沫中的应用
7
作者 郭勇生 张永 +2 位作者 伊浩 刘广臣 张文博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4,共6页
以聚乙二醇和己二酸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得分子链中含有酯键的聚醚酯多元醇(PGA),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色谱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考察了PGA相对分子质量对亲水性聚... 以聚乙二醇和己二酸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得分子链中含有酯键的聚醚酯多元醇(PGA),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色谱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考察了PGA相对分子质量对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PGA中兼具酯键和醚键,且当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00时,所制备的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手感舒适,力学性能优异、溶胀倍率低、吸水性能好,可用于医用敷料、柔性传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酯多元醇 酯键 醚键 亲水性聚氨酯泡沫 医用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高铁无砟轨道高聚物注浆抬升材料研制及应用
8
作者 倪国章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6,共8页
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受列车长期动载作用和恶劣服役环境影响,部分地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线路平顺性及列车安全运行。鉴于运营高铁工程运维“不中断”行车和“天窗点”短时间作业特点,提出了无砟轨道“毫米级”高精度... 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受列车长期动载作用和恶劣服役环境影响,部分地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线路平顺性及列车安全运行。鉴于运营高铁工程运维“不中断”行车和“天窗点”短时间作业特点,提出了无砟轨道“毫米级”高精度注浆抬升材料的性能指标,通过选取合适的注浆抬升材料合成原料,分析了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发泡剂、催化剂、泡沫稳定剂、浆液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制了适用于运营高铁无砟轨道注浆修复的双组分聚氨酯类高聚物注浆抬升材料及配比,历经中试检测和模拟试验验证了材料的适用性,并成功应用于某城际铁路无砟轨道抬升修复工程。研究表明:H3006、ZS3035(复合聚醚多元醇)、去离子水(发泡剂)、A33、DBTDL(复合催化剂)、AK-8805(泡沫稳定剂)配比为30∶70∶0.6∶1.2∶1.6∶3.0时是高聚物注浆抬升材料A组分浆液的最佳配比,B组分浆液为等质量的PAPI(异氰酸酯);中试检测的注浆抬升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目标值,模拟试验的注浆抬升控制精度在1 mm以内,满足无砟轨道注浆抬升施工要求;注浆修复后线路线形平顺,逐级提速恢复常速并已正常运行多年,实践证明研制的高聚物注浆抬升材料可用于运营高铁无砟轨道不均匀沉降的注浆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不均匀沉降 复合聚醚多元醇 异氰酸酯 高聚物注浆抬升材料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PPO-PTHF-PPO-PEO嵌段共聚醚的合成与应用
9
作者 邓新华 李俊领 +1 位作者 宋赫 季锦卫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7,共4页
为了改善聚氨酯薄膜的易结晶性与力学性能,从原料聚醚着手,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000)为起始剂,以一定比例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机理进行四氢呋喃嵌段聚醚(PTMGPO/EO)的合成.分别使用红外、核磁共振及凝胶... 为了改善聚氨酯薄膜的易结晶性与力学性能,从原料聚醚着手,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000)为起始剂,以一定比例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机理进行四氢呋喃嵌段聚醚(PTMGPO/EO)的合成.分别使用红外、核磁共振及凝胶渗透色谱对所合成聚醚多元醇进行分析、表征,并以合成的PTMG-PO/EO聚醚为原料制作聚氨酯薄膜,与常规PEO聚醚所制成的聚氨酯薄膜进行力学性能与透湿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PUPTMG-PO/EO薄膜透湿量为10 288 g/(m2·(24 h)),PUPTMG-PO/EO薄膜断裂强度为35 MPa,断裂伸长率为550%,使用所合成的PTMG-PO/EO聚醚制成的聚氨酯薄膜具有高的力学性能与良好的透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烷(PEO) 聚苯醚(PPO) 聚四氮吱喃(PTHF) 共聚醚 聚醚多元醇 起始剂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聚醚-聚硅三元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洪涛 于庆杰 +1 位作者 刘杰 尹勇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134,共3页
采用酯交换-缩合聚合工艺,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乙二醇(EG)以及通过硅氢加成工艺制备的聚醚-聚硅嵌段共聚物为单体,合成聚酯-聚醚-聚硅三元嵌段共聚物亲水材料。采用IR、1 H-NMR、TGA、SEM,接触角测试研究了聚酯-聚醚-聚硅三元嵌段... 采用酯交换-缩合聚合工艺,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乙二醇(EG)以及通过硅氢加成工艺制备的聚醚-聚硅嵌段共聚物为单体,合成聚酯-聚醚-聚硅三元嵌段共聚物亲水材料。采用IR、1 H-NMR、TGA、SEM,接触角测试研究了聚酯-聚醚-聚硅三元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结构与润湿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聚酯-聚醚-聚硅三元嵌段共聚物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而且随着聚酯含量的增加,亲水基团增多,亲水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聚醚 聚硅氧烷 嵌段共聚物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组合聚醚中氟氯烃和氢氟氯烃类发泡剂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憬然 陈烨 +3 位作者 谭丽 刘进斌 刘方 袁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0-964,共5页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测定组合聚醚中二氟一氯甲烷(HCFC-22)、一氟三氯甲烷(CFC-11)和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等3种发泡剂的含量。取样品经甲醇溶解后置于顶空瓶中,加入2000mg·L^-1一溴一氯甲烷内标溶液0.1mL,于6...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测定组合聚醚中二氟一氯甲烷(HCFC-22)、一氟三氯甲烷(CFC-11)和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等3种发泡剂的含量。取样品经甲醇溶解后置于顶空瓶中,加入2000mg·L^-1一溴一氯甲烷内标溶液0.1mL,于60℃下顶空振荡萃取10min。选用GS-GasPro色谱柱(60m×0.32mm)分离,采用全扫描模式进行测定。HCFC-22、CFC-11、HCFC-141b的线性范围均为5~100μg,检出限(3.143s)均为0.2μg·g^-1。方法用于组合聚醚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2.0%~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法 组合聚醚 氟氯烃类 氢氟氯烃类 发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硬泡在中国化学建材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2
作者 王在花 杨英 孙钰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共7页
以2023年数据为基础,对国内聚氨酯硬泡原料市场供需、主要生产企业、代表产品性能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聚氨酯硬泡原料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和催化体系研发进展;详细分析了聚氨酯硬泡在化学建材领域的应用,对其未来发展趋... 以2023年数据为基础,对国内聚氨酯硬泡原料市场供需、主要生产企业、代表产品性能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聚氨酯硬泡原料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和催化体系研发进展;详细分析了聚氨酯硬泡在化学建材领域的应用,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并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硬泡 聚醚多元醇 MDI 化学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小分子调节剂合成DMC聚醚 被引量:13
13
作者 颜再荣 吴立传 +2 位作者 杨淑英 余爱芳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59,63,共4页
研究用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环氧丙烷(PO)均聚反应的机制及加料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调节剂后加入法,不仅可减少产物中高分子量组分的含量,而且可直接使用来源更广的小分子有机物取代低聚醚作调节剂,得到低不饱和度的DMC聚醚,解决... 研究用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环氧丙烷(PO)均聚反应的机制及加料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调节剂后加入法,不仅可减少产物中高分子量组分的含量,而且可直接使用来源更广的小分子有机物取代低聚醚作调节剂,得到低不饱和度的DMC聚醚,解决了DMC催化PO过程中存在的"用聚醚合成聚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调节剂 DMC 聚醚 双金属催化剂 合成方法 环氧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透明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军瑞 戴子林 +1 位作者 涂伟萍 李桂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91-94,104,共5页
透明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调控等优异性能,是近年来透明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透明聚氨酯的理论研究,综述了透明聚氨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透明聚氨酯最新的发展方向,并展... 透明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调控等优异性能,是近年来透明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透明聚氨酯的理论研究,综述了透明聚氨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透明聚氨酯最新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聚氨酯 微相分离 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基结构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贾润萍 魏路 +2 位作者 何新耀 徐耀民 黄茂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6期156-160,共5页
利用三聚氰胺和甲醛的羟甲基化反应得到液态多羟甲基三聚氰胺,并借助共起始剂引发其与环氧氯丙烷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得到三聚氰胺基结构阻燃聚醚多元醇(MNFRP)。FT-IR和1H NMR结果均证实MNFRP分子链段中含有三聚氰胺的特征三嗪环结构。... 利用三聚氰胺和甲醛的羟甲基化反应得到液态多羟甲基三聚氰胺,并借助共起始剂引发其与环氧氯丙烷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得到三聚氰胺基结构阻燃聚醚多元醇(MNFRP)。FT-IR和1H NMR结果均证实MNFRP分子链段中含有三聚氰胺的特征三嗪环结构。进而将其作为基础树脂,制备出三聚氰胺基本征阻燃PU硬泡材料。SEM观察结果表明该泡沫具有致密的多边形泡孔结构。不使用阻燃剂其氧指数高达24.2%,较普通聚醚4110基PU硬泡(18.1%)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结构阻燃 聚醚多元醇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合成的因素 被引量:19
16
作者 谢富春 余东升 +1 位作者 张玉清 朱长春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7期34-37,共4页
以聚乙二醇(PEG)和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测定—NCO的含量,确定了预聚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对影响预聚体合成的因素:异氰酸酯的种类、n(—NCO)∶n(—OH)、二异氰酸酯的自聚、水分的含量以及预聚体的贮存稳定性等... 以聚乙二醇(PEG)和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测定—NCO的含量,确定了预聚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对影响预聚体合成的因素:异氰酸酯的种类、n(—NCO)∶n(—OH)、二异氰酸酯的自聚、水分的含量以及预聚体的贮存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 聚氨酯预聚体 合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塑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青 陈广学 +2 位作者 陈双莲 王焕美 袁雅倩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9-62,83,共5页
以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低粘度无溶剂型聚氨酯覆膜胶粘剂。研究了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的配比对胶粘剂合成时间、粘度、抗水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催化剂的添加对胶粘剂综合性能... 以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低粘度无溶剂型聚氨酯覆膜胶粘剂。研究了聚酯、聚醚混合多元醇的配比对胶粘剂合成时间、粘度、抗水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催化剂的添加对胶粘剂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混合聚酯、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胶粘剂粘度低、易涂覆且耐水性得以改善,但比例必须适宜,以2种多元醇所含羟基物质的量比为0.3:0.7为佳;催化剂的加入虽能显著提高固化速度,但降低了胶粘剂的剥离强度,不利于胶粘剂综合性能的改善,故应酌情适量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 催化剂 铝塑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木质素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合成及其力学性能表征 被引量:22
18
作者 于菲 刘志明 +1 位作者 方桂珍 赵延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4-65,共2页
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碱木质素为原料,代替10~25的聚醚多元醇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合成了碱木质素基硬质聚氨酯泡沫。通过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及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分别分析了碱木质素质量分... 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碱木质素为原料,代替10~25的聚醚多元醇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合成了碱木质素基硬质聚氨酯泡沫。通过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及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分别分析了碱木质素质量分数对泡沫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的添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当木质素代替15多元醇时,其力学性能最佳,此时力学强度可以达到工业硬质聚醚型聚氨酯泡沫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硬质聚氨酯泡沫 聚醚多元醇 P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多元醇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诗飞 王永三 +1 位作者 朱麟勇 李欣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聚醚多元醇对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聚醚多元醇在环氧固化过程中分相析出,呈现出较好的增韧效果;在环氧-酸酐体系中,大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增韧效果不如小分子量的;而由... 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聚醚多元醇对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聚醚多元醇在环氧固化过程中分相析出,呈现出较好的增韧效果;在环氧-酸酐体系中,大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增韧效果不如小分子量的;而由环氧乙烷封端的聚醚多元醇,由于含有与环氧树脂相容的聚环氧乙烷(PEO)链段,分散相与环氧母体间能够形成良好的界面作用,也体现出良好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醚多元醇 增韧 相分离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注浆堵水加固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绍斌 徐晓辰 +1 位作者 周晓谦 郑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95-298,302,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聚醚多元醇配比、异氰酸酯指数和催化剂用量等对聚氨酯注浆材料冲击、压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混合聚醚多元醇的配比为5∶2∶4,异氰酸酯指数为1.15,催化剂的用量为0.1%时制得的聚氨酯注浆材料性能最好...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聚醚多元醇配比、异氰酸酯指数和催化剂用量等对聚氨酯注浆材料冲击、压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混合聚醚多元醇的配比为5∶2∶4,异氰酸酯指数为1.15,催化剂的用量为0.1%时制得的聚氨酯注浆材料性能最好,其冲击强度为4.4 kJ/m2,压缩强度为4.6 MPa,拉伸强度为2.810 MPa。此时硬质聚氨酯泡体为闭孔结构,其冲击断口形貌呈脆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