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中γ射线辐照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丝热解合成SiC纤维 被引量:14
1
作者 黎阳 许云书 +2 位作者 徐光亮 熊亮萍 夏修龙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6-170,共5页
将聚碳硅烷(PCS)陶瓷先驱丝在开放空气中用γ射线辐照,然后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热解制备出SiC纤维。研究了吸收剂量对先驱丝的结构、热分解特性以及热解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辐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与PCS中的部分Si—H发生氧化... 将聚碳硅烷(PCS)陶瓷先驱丝在开放空气中用γ射线辐照,然后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热解制备出SiC纤维。研究了吸收剂量对先驱丝的结构、热分解特性以及热解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辐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与PCS中的部分Si—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Si—OH,同时辐照产物中还形成了Si—C—Si,Si—O—Si等桥联结构。吸收剂量为0.5 MGy时,PCS先驱丝在热解过程中没有并丝;吸收剂量为3.0 MGy时,PCS先驱丝的凝胶含量和陶瓷产率分别达到75%和85.17%。这说明开放的空气气氛能够有效降低PCS先驱丝的不熔化处理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辐照 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丝 不熔化处理 sic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硅烷纤维的不熔化与SiC纤维制备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程祥珍 肖加余 +1 位作者 谢征芳 宋永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2,37,共5页
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反应制备了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经熔融纺丝制备了PCS纤维,研究了在190℃下不同不熔化时间对PCS纤维氧化增重、Si-H键反应程度、凝胶含量、氧含量及最终SiC纤维氧含量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反应制备了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经熔融纺丝制备了PCS纤维,研究了在190℃下不同不熔化时间对PCS纤维氧化增重、Si-H键反应程度、凝胶含量、氧含量及最终SiC纤维氧含量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熔化过程中,PCS结构中的Si-H键与氧反应,在PCS分子间形成Si-O-Si交联结构。随着不熔化时间的延长,PCS纤维发生氧化增重、Si-H键反应程度提高、凝胶含量增加,SiC纤维中氧含量也逐渐增加。在不熔化保温3h,制备的SiC纤维强度可达2.52GPa。随着不熔化时间的进一步延长,SiC纤维氧含量增加,其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高压 不熔化 sic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SiC纤维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磊 李佳艳 +1 位作者 谭毅 孙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83,93,共4页
以聚碳硅烷(PC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料制得前躯体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CS/PVP前驱体纤维,经高温分解得到SiC纤维。X射线衍射证实纤维中生成了立方结构β-SiC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前驱体纤维及煅烧后SiC纤维的形... 以聚碳硅烷(PC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料制得前躯体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CS/PVP前驱体纤维,经高温分解得到SiC纤维。X射线衍射证实纤维中生成了立方结构β-SiC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前驱体纤维及煅烧后SiC纤维的形貌进行了观察,所制备的SiC纤维直径很小,但均匀性不是很高,且表面依附一层非晶形SiO2薄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不熔化处理 静电纺丝法 sic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SiC纤维及其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东飞 于升学 +3 位作者 谢丹阳 阎兴斌 谢征芳 薛群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9-1563,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聚碳硅烷(PCS)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得PCS/PVP复合纤维,通过空气交联,氩气(Ar)气氛下高温(1000~1400℃)处理以及空气中500℃除碳,最终得到碳化硅(SiC)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聚碳硅烷(PCS)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得PCS/PVP复合纤维,通过空气交联,氩气(Ar)气氛下高温(1000~1400℃)处理以及空气中500℃除碳,最终得到碳化硅(SiC)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所得纤维进行形貌、微观结构和成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对SiC纤维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静电纺丝法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SiC纤维,热处理温度为1000℃和1200℃时得到无定形的SiC纤维,热处理温度为1400℃时可以得到结晶较好的β-SiC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纤维 聚碳硅烷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γ射线辐射氧化法制备SiC纤维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叶泽文 王谋华 吴国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2,65,共4页
空气气氛下采用γ射线辐射氧化联合热交联对聚碳硅烷(PCS)纤维进行了不熔化处理,并热解制备出SiC纤维。研究了辐射氧化、热交联及热解过程中PCS纤维的质量及形貌变化,对SiC纤维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吸收剂量为0.3MGy时可以制备出Si... 空气气氛下采用γ射线辐射氧化联合热交联对聚碳硅烷(PCS)纤维进行了不熔化处理,并热解制备出SiC纤维。研究了辐射氧化、热交联及热解过程中PCS纤维的质量及形貌变化,对SiC纤维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吸收剂量为0.3MGy时可以制备出SiC纤维,吸收剂量为0.5MGy时获得的SiC纤维断裂强度达2.0GPa。利用该法制备的SiC纤维表面光滑,缺陷较少,结晶度较低,电阻率在103Ω·cm级。研究中PCS纤维的吸收剂量范围接近常规辐射加工剂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纤维 碳化硅纤维 辐射氧化-热交联 氧含量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硅烷纤维不熔化处理的研究(Ⅰ)反应过程的增重及其动力学计算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晓霞 冯春祥 宋永才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4-48,共5页
利用TG-DTA和动力学计算方法对聚碳硅烷纤维在空气中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熔化工艺条件对纤维增重及其不熔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CS纤维的氧化反应不是简单的一级反应,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反应急剧放热,并引起进一步... 利用TG-DTA和动力学计算方法对聚碳硅烷纤维在空气中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熔化工艺条件对纤维增重及其不熔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CS纤维的氧化反应不是简单的一级反应,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反应急剧放热,并引起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导致反应机理发生改变。升高温度或延长时间均有利于纤维的不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不熔化处理 反应动力学 碳化硅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聚碳硅烷纤维的恒温烧结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浩 李效东 +2 位作者 冯春祥 彭平 陈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6-209,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预氧化聚碳硅烷纤维的恒温烧结过程进行了基础方面的研究。采用XPS、TG -DTG -DTA、IR对预氧化聚碳硅烷原纤维进行标定 ;采用日本精密天平连续跟踪纤维质量变化情况 ,探讨了烧结过程中温度对纤维失重及收缩的影响 ;采用IR、... 本文主要针对预氧化聚碳硅烷纤维的恒温烧结过程进行了基础方面的研究。采用XPS、TG -DTG -DTA、IR对预氧化聚碳硅烷原纤维进行标定 ;采用日本精密天平连续跟踪纤维质量变化情况 ,探讨了烧结过程中温度对纤维失重及收缩的影响 ;采用IR、SEM和数码相机分析了纤维恒温烧结过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形貌的变化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聚碳硅烷纤维 恒温烧结 形貌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硅烷纤维化学气相交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毛仙鹤 宋永才 李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2,共6页
以环己烯作为反应气氛,对聚碳硅烷(PCS)纤维进行了化学气相交联不熔化处理。与空气不熔化进行对比,研究了不熔化过程中PCS纤维的反应程度及凝胶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初步探讨了PCS纤维环己烯化学气相交联反应的... 以环己烯作为反应气氛,对聚碳硅烷(PCS)纤维进行了化学气相交联不熔化处理。与空气不熔化进行对比,研究了不熔化过程中PCS纤维的反应程度及凝胶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初步探讨了PCS纤维环己烯化学气相交联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环己烯气氛中,PCS分子结构中Si-H键的反应程度随不熔化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加,相应地,PCS纤维的凝胶含量迅速提高直至不熔。环己烯受热后产生自由基,引发PCS分子中的Si-H和Si-CH3键断裂形成自由基,促进PCS分子间形成Si-CH2-Si结构而实现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环己烯 化学气相交联 碳化硅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硅烷纤维的不熔化处理研究(Ⅱ)─-放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霞 宋永才 冯春祥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28,共4页
采用熔融纺丝法纺出连续PCS纤维束,研究了升温制度、纤维装填量以及过热现象等因素对PCS纤维不熔化结果的影响,探讨了不熔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低温段慢速升温,中温段延长保温时间,高温段进一步强化的升温制度是比较合理的。纤... 采用熔融纺丝法纺出连续PCS纤维束,研究了升温制度、纤维装填量以及过热现象等因素对PCS纤维不熔化结果的影响,探讨了不熔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低温段慢速升温,中温段延长保温时间,高温段进一步强化的升温制度是比较合理的。纤维装填质量及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因散热不利而引起急剧高温,导致纤维的熔并。急剧放热引起纤维结构的变化较大,而且内部纤维与表层纤维的反应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 不熔化处理 聚碳硅烷纤维 P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