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AT/PLA/PPC/CaCO_(3)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帅 武丹丹 +1 位作者 张永恒 姜涛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采用挤出复合和吹膜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PBAT/PLA/PPC和PBAT/PLA/PPC/CaCO_(3)复合薄膜。用SEM、XRD、DSC、TG对薄膜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质量比PPC和CaCO_(3)对相应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C的... 采用挤出复合和吹膜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PBAT/PLA/PPC和PBAT/PLA/PPC/CaCO_(3)复合薄膜。用SEM、XRD、DSC、TG对薄膜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质量比PPC和CaCO_(3)对相应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C的加入有利于PBAT、PLA相容性的提高,且PPC的适量加入,使相应复合薄膜的WVP降低。当PPC质量比例为15%时,PBAT/PLA/PPC薄膜的WVP为2.905×10^(-13)g·cm/(cm^(2)·s·Pa),与未添加PPC的薄膜相比,降低了13%。该薄膜的拉伸强度为32.31/23.26 MPa(TD/MD),断裂伸长率为452.60%/175.12%(TD/MD),撕裂负荷为74.9/93.55 kN/m(TD/MD)。CaCO_(3)的加入可以明显增强PBAT基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但是,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降低。CaCO_(3)质量比例为20%的PBAT基薄膜WVP为2.256×10^(-13)g·cm/(cm^(2)·s·Pa),与未添加CaCO_(3)的PBAT基薄膜相比,降低了27%。该薄膜的拉伸强度TD/MD为30.03/34.60 MPa,断裂伸长率TD/MD分别为197.96%/342.90%,撕裂负荷TD/MD为75.3/82.8 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聚乳酸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 碳酸钙 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场与超临界流体挤出的PBAT/EG及性能
2
作者 朱金萍 刘海 +6 位作者 梁永岳 黄泓睿 徐涛 肖书平 王琼瑶 徐百平 谈灵操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6,共8页
碳基填料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虽因卓越的导热导电性能备受关注,但其实际应用仍受分散性难题限制。为了解决此难题,采用基于混沌场的差速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结合超临界流体挤出发泡设备原位剥离膨胀石墨(EG)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碳基填料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虽因卓越的导热导电性能备受关注,但其实际应用仍受分散性难题限制。为了解决此难题,采用基于混沌场的差速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结合超临界流体挤出发泡设备原位剥离膨胀石墨(EG)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EG复合材料,通过微观形貌、导热性能、介电性能等测试分析,研究了注气压力对EG的剥离、分散分布及PBAT/EG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气压力的升高能提升EG的原位剥离和分散分布效果,从而提升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当注气压力达到12 MPa时,热导率达到0.70 W/(m·K),与4 MPa时相比,提高了27.27%,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345.01 F/m和2.68,与4 MPa时相比,分别提高了484.56%和1240%,同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7.19%和90.47%。本研究为制备具有较好EG剥离分散效果的功能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创新的成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 超临界流体 注气压力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膨胀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树脂对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3
作者 屈超 刘俊红 +1 位作者 贾彬 黄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68-3276,共9页
研究了四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水性丙烯酸树脂进一步研究其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万能拉伸测试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接触角测试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 研究了四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水性丙烯酸树脂进一步研究其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万能拉伸测试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接触角测试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能、亲水性能、热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红外光谱仪、偏光显微镜对PBAT/淀粉复合材的分子结构与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化温度较低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对淀粉的改性效果更佳;当水性丙烯酸树脂7168(B7168)用量为25.2g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最佳值,较空白样提高10.8%和38.5%;随B7168的增加,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先减小后趋于平缓,亲水性能增加,对PBAT的结晶和熔融温度影响不明显,对球晶形貌影响不大,但使球晶平均直径略有减小,3000~3600 cm^(-1)的红外响应峰强度有增加的趋势,波峰略向低波数方向移动;热失重显示B7168的加入,使体系热分解起始温度提前,700℃残余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淀粉 水性丙烯酸树脂 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PBAT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雨纯 袁璐璐 +4 位作者 常广谦 刘苇 侯庆喜 岳凤霞 王汉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4,共15页
木质素作为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多种高附加值的功能特性,将其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是其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木质素的异质性限制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开发和利用,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生产高附加值的木质素基可生物降... 木质素作为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多种高附加值的功能特性,将其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是其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木质素的异质性限制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开发和利用,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生产高附加值的木质素基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性能木质素/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策略,如添加增容剂、木质素的溶剂分级、纳米化和化学改性等,进一步总结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屏蔽、水蒸气/氧气阻隔和抗菌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并对木质素/PBAT复合材料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 可生物降解 复合材料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催化剂合成可降解共聚酯PBAT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新乐 卫宏远 +3 位作者 王瀚霖 肖越 刘恒之 孟繁茂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0,56,共6页
通过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以及磷酸三乙酯的反应制备了一种复合催化剂,然后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使用该复合催化剂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聚己二酸丁二酯(PBAT)。研究了酯化率、缩聚时间对合... 通过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以及磷酸三乙酯的反应制备了一种复合催化剂,然后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使用该复合催化剂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聚己二酸丁二酯(PBAT)。研究了酯化率、缩聚时间对合成的PBAT特性黏度的影响,重点对比了制备的复合催化剂与传统聚酯催化剂的活性。采用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酯化率由80%增加至95%时,PBAT的特性黏度从0.95 dL/g增加到1.25 dL/g;随着缩聚反应时间的增加,PBAT的特性黏度先增加后减小,当缩聚时间为65 min时,PBAT的特性黏度达到最大,为1.25 dL/g。当制备的复合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025%时,PBAT的特性黏度可以达到1.1 dL/g以上,并且缩聚温度只需要240℃左右(传统的催化剂需要270℃以上),这大大降低了反应能耗。从熔融温度、结晶温度、拉伸断裂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测试结果来看,采用自制复合催化剂合成的PBAT的结晶温度为84.75℃,拉伸断裂强度为26.2 MPa,断裂伸长率为870%,性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聚己二酸丁二酯 直接酯化 复合催化剂 共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剂和抗水解剂共同作用对PBAT/PLA/PHA共混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兰兰 王骏瑞 +4 位作者 王慧霞 杜栩烨 岳振青 周靖恒 王新龙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PBAT/PLA/PHA)三元共混体系中加入扩链剂和抗水解剂,采用挤出吹膜的方法制备了4种薄膜样品,研究了同时加入2种助剂对该三元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熔体流动速率(MFR)、热力学性能... 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PBAT/PLA/PHA)三元共混体系中加入扩链剂和抗水解剂,采用挤出吹膜的方法制备了4种薄膜样品,研究了同时加入2种助剂对该三元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熔体流动速率(MFR)、热力学性能和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加入扩链剂和抗水解剂后,PBAT/PLA/PHA三元共混体系的MFR从24.5 g/10 min下降到7.0 g/10 min,有效地改善了PBAT/PLA/PHA三元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除此以外,在湿热老化实验中,当测试时间为0~48 h时,PBAT/PLA/PHA共混薄膜的横向拉伸强度由5.70 MPa下降到2.98 MPa;当扩链剂和抗水解剂的含量分别为0.3%、0.7%时,横向拉伸强度在0 h达到11.08 MPa,48 h后为8.25 MPa,力学性能和抗水解性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链剂 抗水解剂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 聚乳酸(PLA)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PPC/CaCO_(3)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月泉 史利娟 +2 位作者 裴丰 郑华明 易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5,共8页
为制备满足GB/T 38727—2020且成本更加低廉的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以聚碳酸亚丙酯(PPC)和碳酸钙(CaCO_(3))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吹膜的方法制备PBAT/PPC/CaCO_(3)复合材料薄膜。通... 为制备满足GB/T 38727—2020且成本更加低廉的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以聚碳酸亚丙酯(PPC)和碳酸钙(CaCO_(3))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吹膜的方法制备PBAT/PPC/CaCO_(3)复合材料薄膜。通过改变PBAT、PPC与CaCO_(3)的不同质量分数,合成了一系列复合材料薄膜,并探究了样品薄膜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微观形貌和气液阻隔性。研究表明,随着CaCO_(3)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与热稳定性下降,气液阻隔性提高。通过与GB/T 38727—2020对比,确定了满足性能标准的样品配方,样品PBAT/PPC/CaCO_(3)(60/30/10)(数值表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可用于制备自动包装卷装膜、快递封装用膜、塑料薄膜类包装袋用膜;PBAT/PPC/CaCO_(3)(40/30/30)可用于制备自粘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碳酸亚丙酯 碳酸钙 热稳定性 气液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铬鞣废革屑胶原提取物与PBAT共混成膜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侯振强 张辉 强西怀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利用稀酸法分别从沸石、TWS鞣废革屑中提取胶原,以提取率、特性粘数等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对纯化后的胶原水解物进行表征。随后选取TWS鞣废革屑提取的胶原水解物(C-TWS)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成膜,探究二者的成膜性能... 利用稀酸法分别从沸石、TWS鞣废革屑中提取胶原,以提取率、特性粘数等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对纯化后的胶原水解物进行表征。随后选取TWS鞣废革屑提取的胶原水解物(C-TWS)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成膜,探究二者的成膜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胶原水解物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元素组成以C、N、O为主,矿物盐含量低,是优质的生物可降解蛋白基材。PBAT/C-TWS共混过程为简单的物理共混,C-TWS组分含量的增大使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量提高43.05%~182.5%。C-TWS组分含量为30%时,薄膜的最大热降解温度由405.4℃降低至386.5℃,所有比例共混膜都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共混体系中C-TWS组分含量小于50%时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无铬鞣废弃物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能化PBAT的制备及对PBAT/TPS/PLA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广翔 杨可 +3 位作者 杨佳怡 刘阳 郑松祺 赵桂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61,共10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脂(PBAT)/热塑性淀粉(TPS)/聚乳酸(PLA)共混物.为改善共混物之间的相容性,通过自由基接枝方法制备了PBAT接枝马来酸酐(PBAT-MA)和PBAT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BAT-GMA)两种反应型相容剂...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脂(PBAT)/热塑性淀粉(TPS)/聚乳酸(PLA)共混物.为改善共混物之间的相容性,通过自由基接枝方法制备了PBAT接枝马来酸酐(PBAT-MA)和PBAT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BAT-GMA)两种反应型相容剂,通过流变测试、拉伸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手段探究了两种相容剂与TPS和PL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PBAT/TPS/PLA共混物性能的影响.DMA和SEM测试结果显示,两种相容剂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分散相的分散性.流变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两种相容剂的PBAT/TPS/PLA共混物比单独使用PBAT-MA相容剂的共混物具有更高的复合黏度和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当m(PBAT)∶m(TPS)∶m(PLA)=60∶20∶20时,共混物的屈服强度达到13.2 MPa,拉伸弹性模量达到150.3 MPa.本文工作为制备低成本高性能PBAT基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热塑性淀粉 相容剂 熔融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相组成对PBAT/PLA微纤复合材料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静 罗珊珊 +5 位作者 李剑 黄安荣 石敏 李娟 高成涛 段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54,共7页
通过在聚乳酸(PLA)中加入滑石粉及扩链剂(ADR-4468),然后利用双螺杆挤出制备了成纤相母粒,并采用自制的多级挤出拉伸装置制备了含有不同成纤相组成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PLA微纤复合材料。通过熔体流动速率(MFR)试验机、... 通过在聚乳酸(PLA)中加入滑石粉及扩链剂(ADR-4468),然后利用双螺杆挤出制备了成纤相母粒,并采用自制的多级挤出拉伸装置制备了含有不同成纤相组成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PLA微纤复合材料。通过熔体流动速率(MFR)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及旋转流变仪对成纤相母粒的MFR及微纤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滑石粉及ADR-4468含量的增加,成纤相母粒的MFR逐渐减小,当ADR-4468质量分数为0.7%时,M6-0.7母粒的MFR为1.9 g/10 min。随着ADR-4468含量的增加,形成的PLA微纤直径增大、长度明显减小,当ADR-4468含量为0.7%时,只有少量的PLA形成短状微纤。PLA微纤含量为10%时,PLA-10试样的拉伸强度最大,为53.8 MPa,是PBAT的1.49倍,但断裂伸长率大幅下降。随着PLA微纤含量增加,微纤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逐渐增大。所有含PLA微纤的试样,其储能模量(G')均随角频率(ω)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成纤相母粒中滑石粉含量的增加,试样的G'和复数黏度(η*)均减小,所有成纤相母粒中含有ADR-4468的微纤复合材料,其G'及η*均高于未含ADR-4468的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成纤相 微纤复合材料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对PBAT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波 毛双丹 +2 位作者 林福华 张咪 李向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62-1569,1604,共9页
用费托蜡(FTW)对凹凸棒土(AT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阻燃剂F-ATP,并对其形貌、结构及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阻燃剂F-ATP加入到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基体中制备了PBAT/F-AT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测定仪(LOI)、垂直燃... 用费托蜡(FTW)对凹凸棒土(AT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阻燃剂F-ATP,并对其形貌、结构及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阻燃剂F-ATP加入到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基体中制备了PBAT/F-AT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测定仪(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锥形量热仪(CCT)、TG-IR、拉曼光谱仪和SEM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ATP团聚现象消失且热稳定性明显提高。阻燃剂F-ATP质量分数为10%的PBAT/F-ATP复合材料(PBAT-3)阻燃效果最佳,其LOI值达到23.5%,UL-94等级达到V-1级,熔滴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与ATP质量分数为10%的PBAT/ATP复合材料相比,PBAT-3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分别降低了4.99%和26.11%。PBAT-3复合材料气态产物的释放量在整个燃烧过程中均降低,起到了很好的气相阻燃效果,这主要归因于阻燃剂F-ATP的加入使PBAT/F-ATP复合材料形成致密且连续性好的炭层结构,有效地隔绝了复合材料内部与外界的热量/质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凹凸棒土 费托蜡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基3D打印材料制备及其在上肢固定器中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阳范文 陈海莲 +7 位作者 宋佳奇 陈志琪 潘均安 梁宇熙 聂羽慧 冯泳婷 邓健能 何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30,共6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为基材,添加扩链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双二五)、碳酸钙和淀粉等,通过转矩流变仪熔融共混制备了改性PBAT材料,研究了双二五用量对材料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双二五... 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为基材,添加扩链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双二五)、碳酸钙和淀粉等,通过转矩流变仪熔融共混制备了改性PBAT材料,研究了双二五用量对材料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双二五质量分数不低于0.5%时,转矩随时间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双二五用量增加,材料在480 s时的扭矩明显增加。材料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PBAT 58.5%,碳酸钙20%,玉米淀粉20%,乙烯-乙酸乙烯酯蜡1%,双二五0.5%,其拉伸强度为9.5 MPa、断裂伸长率为336.4%、撕裂强度为45.8 N/mm。在最佳配方下,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PBAT基3D打印材料,然后采用单螺杆3D线材挤出机制备了3D打印线材,在打印温度为180℃、打印速度为5 mm/s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沉积3D打印,制备出椭圆孔洞完整、外观和内表面光滑的上肢固定器,在骨折固定和康复治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熔融共混 3D打印 上肢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及增容剂含量对PLA/PBAT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邬昊杰 赵佳旭 吴智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18,共6页
通过拉伸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研究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用量对聚乳酸(PLA)/PBAT共混物拉伸性能、微观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能显著改善PLA韧性,增韧效果与PBAT相尺寸及两相间相互作用... 通过拉伸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研究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用量对聚乳酸(PLA)/PBAT共混物拉伸性能、微观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能显著改善PLA韧性,增韧效果与PBAT相尺寸及两相间相互作用有关。当m(PLA)∶m(PBAT)=80∶20时,PLA/PBAT共混物的断裂拉伸应变提高约8倍。自制接枝共聚物增容剂能显著改善PLA与PBAT的相容性,提高两相间的相互作用。接枝共聚物增容剂最佳用量为6phr时,共混物断裂拉伸应变提高1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增容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工艺对PBAT泡沫结构和压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欧萱乐 陈壮鑫 +4 位作者 董智贤 殷泽峰 吴泳诗 梁烨琳 雷彩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32,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_(2)发泡技术制备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发泡珠粒,通过调整温度、饱和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泡孔形态进行调控,并测试了发泡制品的压缩性能。实验发现,在发泡温度95℃,发泡压力15 MPa的条件下得到泡孔尺寸大、泡孔均匀... 采用超临界CO_(2)发泡技术制备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发泡珠粒,通过调整温度、饱和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泡孔形态进行调控,并测试了发泡制品的压缩性能。实验发现,在发泡温度95℃,发泡压力15 MPa的条件下得到泡孔尺寸大、泡孔均匀稳定及柔性较好的发泡珠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超临界CO_(2) 发泡工艺 泡孔形貌 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PBAT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上海青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成涛 吴婉晴 +2 位作者 陈晨 张勇 张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64-1977,共14页
伴随着传统塑料制品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可生物降解塑料应运而生,同时引发了新的可生物降解微塑料污染,但有关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以及农作物生长的毒性效应尚未完全明确。该研究以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对苯二甲酸... 伴随着传统塑料制品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可生物降解塑料应运而生,同时引发了新的可生物降解微塑料污染,但有关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以及农作物生长的毒性效应尚未完全明确。该研究以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微塑料(PBAT-MPs)为研究对象,同时以不可降解聚丙烯微塑料(PP-MPs)为对照,通过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究了微塑料填埋前后的形态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MPs在土壤中发生了降解,而PP-MPs表面形态几乎未发生变化;PP-MPs的添加会导致土壤中TN含量的下降,TP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PBAT-MPs会增加土壤TN含量,TP含量先降低而后恢复;两种微塑料的添加整体会增加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影响团聚体粒径分布;MPs对上海青产生的影响会随着植物的自身调节作用减弱,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呈动态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BAT-MPs处理土壤总磷与植物发芽率、根系活力、根长和茎长呈现正相关,植物丙二醛含量与发芽率、根系活力和茎长呈现负相关。与不可降解微塑料相比,可生物降解微塑料PBAT未因其自身降解而对土壤、上海青产生显著的不良效应,有希望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传统不可降解农膜以减轻白色污染问题。本研究结果对评价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毒性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微塑料 土壤 生物降解 植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PVA复合涂布膜阻隔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晓辰 何伟 +1 位作者 张金玉 吴悦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4-30,共7页
目的为改善PBAT膜的阻隔性,通过以戊二酸为交联剂改性PVA制备涂膜液,利用涂布法制备了具有高阻隔性的PBAT/PVA复合薄膜。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接触角测试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等对改性PVA单膜、PBAT/PVA复合膜的结构和... 目的为改善PBAT膜的阻隔性,通过以戊二酸为交联剂改性PVA制备涂膜液,利用涂布法制备了具有高阻隔性的PBAT/PVA复合薄膜。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接触角测试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等对改性PVA单膜、PBAT/PVA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戊二酸与PVA之间有一定的酯化作用,消耗PVA中部分羟基,从而提高了PVA的耐水性。戊二酸改性提高了PVA膜的疏水性,其接触角从11.3°提高到60.6°。与PBAT纯膜相比,涂覆了戊二酸的PVA涂膜液改性3 h后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由647.95 g/(m^(2)·24 h)降低到132.07 g/(m^(2)·24 h)、氧气透过量由17730.3 cm^(3)/(m^(2)·d·MPa)降低到396.6 cm^(3)/(m^(2)·d·MPa),证明改性3 h的PVA涂膜液对增加PBAT阻隔性最有帮助。结论利用涂布法制备的PBAT/PVA复合薄膜具有较高阻隔性,为PBAT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乙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 涂布法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作为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的食品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东波 吴雄杰 +4 位作者 陶强 吴先锋 储雨 杨欣 谢爱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作为新型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材质的食品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谱联用仪和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采用标准检测方法,研究PBAT保鲜膜在不同的食品模拟物(水、4%乙酸... 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作为新型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材质的食品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谱联用仪和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采用标准检测方法,研究PBAT保鲜膜在不同的食品模拟物(水、4%乙酸、20%乙醇、95%乙醇)和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总迁移量、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总迁移量和邻苯二甲酸酯类迁移量受温度影响明显,随温度升高而增多;在20℃/10 d和100℃/2 h迁移条件下,总迁移量(95%乙醇)不符合标准要求。建议保鲜膜应尽量避免在冷冻、冷藏和高温环境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食品模拟物 保鲜膜 总迁移量 特定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增塑剂改性PBAT/淀粉薄膜的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光剑 陈永波 +5 位作者 杨朝建 赵玲 李双武 宋玉兴 张磊 黄瑞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54,共5页
以玉米淀粉、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主要原材料,甘油为主增塑剂,山梨醇、聚乙烯醇200(PEG200)、二甲基甲酰胺等为辅增塑剂,通过挤出机造粒再吹塑方法制成淀粉填充PBAT薄膜。研究对比了不同增塑剂在淀粉填充PBAT材料中的塑... 以玉米淀粉、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主要原材料,甘油为主增塑剂,山梨醇、聚乙烯醇200(PEG200)、二甲基甲酰胺等为辅增塑剂,通过挤出机造粒再吹塑方法制成淀粉填充PBAT薄膜。研究对比了不同增塑剂在淀粉填充PBAT材料中的塑化效果,同时探究了不同塑化剂对复合薄膜力学性能、表面粗糙度、吸水率、溶出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梨醇与甘油组成的复合增塑剂的塑化效果要优于PEG200和二甲基甲酰胺,淀粉在PBAT薄膜中的粒径最小、分散最均匀,且薄膜的拉伸强度、断裂生产率、摆锤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提高。PEG200和二甲基甲酰胺与甘油的复合增塑剂对淀粉的塑化未起到作用,但二甲基甲酰胺能与淀粉分子形成较为稳定的氢键,可以大幅度降低薄膜中淀粉的溶出率。薄膜的吸水性主要取决于淀粉的吸水性。熔体流动速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淀粉的塑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复合增塑剂 淀粉 山梨醇 塑化效果 溶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柔性PBAT/CNT的导电性能和发泡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仕成 刘伟 杨余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10,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和超临界 CO2 发泡技术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及其发泡材料,并对其流变性能、发泡行为和导电性能进行研究。流变性能研究表明,CNT 对 PBAT 的流变性能影响显著,导致 PBAT 的熔体弹性... 通过熔融共混法和超临界 CO2 发泡技术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及其发泡材料,并对其流变性能、发泡行为和导电性能进行研究。流变性能研究表明,CNT 对 PBAT 的流变性能影响显著,导致 PBAT 的熔体弹性下降。发泡行为研究表明,CNT 含量对泡孔形态影响显著,一方面,CNT 起到泡孔异相成核点作用能够增加泡孔成核密度,但是 CNT 含量过高产生团聚现象导致泡孔密度反而降低;另一方面,CNT 影响熔体弹性,使发泡倍率下降。电性能研究表明,随着 CNT 含量增加,PBAT/CNT 的电阻率最低降低至10 5 Ω·m 数量级,达到导体水平;发泡后 PBAT/CNT 的电阻率进一步降低至 10 ^4 Ω·m 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碳纳米管 导电 发泡 可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酚/辐照改性热塑性淀粉/PBAT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治国 黄乔洋 +7 位作者 墨红豆 王洪龙 王晓广 夏发明 李金汤 姜林旭 方可 苏小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4,共7页
为提高淀粉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共混性,采用4 kGy辐照淀粉为原料,以原淀粉为空白对照,以甘油、对苯二酚(HQ)为增塑剂,制作热塑性淀粉(TPS)。以改性聚酯(WPT)为增容剂,将TPS与WPT,PBAT均匀混合,并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 为提高淀粉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共混性,采用4 kGy辐照淀粉为原料,以原淀粉为空白对照,以甘油、对苯二酚(HQ)为增塑剂,制作热塑性淀粉(TPS)。以改性聚酯(WPT)为增容剂,将TPS与WPT,PBAT均匀混合,并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制备TPS/PBAT共混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样品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辐照TPS对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有所改善,当HQ的质量分数为5%时,TPS的拉伸强度由11.6 MPa提升至14.3 MPa,断裂伸长率由3.3%提升至5.5%;辐照TPS的拉伸强度由8.9 MPa提升至13.7 MPa,断裂伸长率由3.9%提升至6.6%。进一步引入增容剂WPT,复合材料性能改善明显。当PBAT与TPS质量比为1∶1时,增容效果最佳,原TPS/PBAT的拉伸强度为19.7 MPa,断裂伸长率为456.4%;辐照TPS/PBAT的拉伸强度为27.8 MPa,断裂伸长率为518.8%。HQ可以和淀粉产生物理交联,既可改变TPS亲水性,还可提升TPS力学性能;增容剂WPT可改善淀粉与PBAT的相容性,使TSP/PBA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改性 增容 对苯二酚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