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非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海龙 杨伟平 +1 位作者 黄毅萍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50,共5页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Mn=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二醇(1,4-BD)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非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TMPEG,Mn=1200)作为非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将重复的(—CH2CH2O—)引入聚氨...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Mn=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二醇(1,4-BD)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非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TMPEG,Mn=1200)作为非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将重复的(—CH2CH2O—)引入聚氨酯大分子中,作为侧链。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表征了非离子聚氨酯的结构。使用电子拉力试验机研究了氰羟比R值[n(—NCO)/n(—OH)]、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和后扩链剂乙二胺(EDA)的用量对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和吸水溶胀比的影响。透射电镜(TEM)图片和乳液粒径测试证实了非离子聚氨酯能够很好地分散在水中,并且粒径随TMPEG用量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表明,R值的增大和TMP、EDA用量的提高都使得胶膜拉伸强度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和吸水溶胀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聚氨酯 乳液 粒径 力学性能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微球体系水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秀贞 李明远 +4 位作者 林梅钦 郑晓宇 郭继香 董朝霞 吴肇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LS)、微孔滤膜过滤法和岩心封堵实验法研究了交联聚合物微球体系水化后的粒径变化、封堵性能和压缩变形性能。所研究的交联聚合物微球是一种预交联聚合物颗粒,由丙烯酰胺、丙烯酸及交联单体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制成,...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LS)、微孔滤膜过滤法和岩心封堵实验法研究了交联聚合物微球体系水化后的粒径变化、封堵性能和压缩变形性能。所研究的交联聚合物微球是一种预交联聚合物颗粒,由丙烯酰胺、丙烯酸及交联单体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制成,经过破乳、沉淀分离及萃取精制提纯。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为200 mg/kg、氯化钠浓度为5000 mg/kg的交联聚合物微球体系,40℃下的水化时间由3天增至15天时,微球的水化动力学直径(Dh)由244.3 nm增至278.4 nm,15天时粒径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水化时间的继续延长,微球Dh逐渐变小;聚合物浓度为200 mg/kg、NaCl浓度由0 mg/kg增至10000 mg/kg时,交联聚合物微球Dh由2090 nm减至229.6nm,但随着NaCl浓度的继续增加,Dh却逐渐增大。微孔滤膜实验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体系可对0.4μm的核孔膜形成有效封堵,但是长时间水化后的交联聚合物微球封堵性能降低。岩心封堵实验进一步说明水化后的微球具有很好的变形性和注入性。图3表1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微球 预交联聚合物颗粒 水化性能 粒径 水分散液 过滤性 注入性 岩心封堵能力 调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环氧树脂水分散液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凤婷 丁莉 +1 位作者 王贵友 胡春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61-564,共4页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P(St-co-MAA)]作为分散剂和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在120℃下 混合,制备了环氧树脂水分散液。测定了环氧树脂与P(St-co-MAA)混合前后的环氧值,证明共聚物中的部 分羧基和环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了接枝共聚物,P(...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P(St-co-MAA)]作为分散剂和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在120℃下 混合,制备了环氧树脂水分散液。测定了环氧树脂与P(St-co-MAA)混合前后的环氧值,证明共聚物中的部 分羧基和环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了接枝共聚物,P(St-co-MAA)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良好,从而制得 稳定性良好而且粒径较小的水分散液。同时考察了共聚物组成和环氧树脂分子量对水分散液以及成膜后性 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水分散液 接枝共聚物 环氧值 混合 环氧基团 甲基丙烯酸 证明 分子量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油墨中颜料的分散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曹瑞春 魏先福 +1 位作者 王琪 张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颜料在水性油墨中的分散性及对油墨印刷适性的影响。方法对影响分散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分散性的途径。结果颜料的分散性对油墨的多项印刷适性,如着色力、透明度及流变性等均有较大影响。结论在油墨生产中必须选用粒径合... 目的研究颜料在水性油墨中的分散性及对油墨印刷适性的影响。方法对影响分散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分散性的途径。结果颜料的分散性对油墨的多项印刷适性,如着色力、透明度及流变性等均有较大影响。结论在油墨生产中必须选用粒径合适且分布较窄的颜料,同时合理控制油墨体系的粘度;使用表面活性剂,尤其是超分散剂可以有效地提升颜料在水墨中的分散性能;随着纳米技术的日渐成熟,在纳米尺度上对颜料表面进行一些粗糙加工也是实现良好分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稳定性 粒径 表面结构 着色力 流变性 颜料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糖醇对锶铁氧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海恋 王忆 +2 位作者 温东强 吕兆民 杨冲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在锶铁氧体预烧料中加入山梨糖醇作为分散剂,研究山梨糖醇对锶铁氧体的粒度分布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剂的增加,粒度分布逐渐变窄。XRD图显示,山梨糖醇的添加没有改变锶铁氧体的物相结构。SEM图表明,添加山梨糖醇能够有效... 在锶铁氧体预烧料中加入山梨糖醇作为分散剂,研究山梨糖醇对锶铁氧体的粒度分布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剂的增加,粒度分布逐渐变窄。XRD图显示,山梨糖醇的添加没有改变锶铁氧体的物相结构。SEM图表明,添加山梨糖醇能够有效地改善锶铁氧体的晶体结构。最后指出了山梨糖醇的分散机理是空间位阻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糖醇 粒度分布 磁性能 分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吴胜华 姚伯龙 陈明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5,20,共4页
以异丙醇为溶剂,通过先溶液聚合再水分散的方法,得到粒径小、性能优的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在实验中考察了反应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配方中丙烯酸含量对生成的分散体多元醇粒径以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配方中丙烯酸羟丙酯... 以异丙醇为溶剂,通过先溶液聚合再水分散的方法,得到粒径小、性能优的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在实验中考察了反应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配方中丙烯酸含量对生成的分散体多元醇粒径以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配方中丙烯酸羟丙酯含量对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粒径和流变性能的影响;最后讨论了不同羟基含量的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的稀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单体用量的提高,得到的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粒径不断减小,贮存稳定性不断提高;当引发剂用量为1%时,得到的分散体多元醇粒径较小,贮存稳定性较好;随着羟基含量的增加,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的黏度呈现"奇异"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 粒径 贮存稳定性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对雾化贮氢合金粉末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
7
作者 侯万良 王建强 +3 位作者 常新春 郝云彦 胡壮麒 杜文新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采用气体雾化工艺制备了RE(NiAlCu) 5-x(x =0 .1,0 .5 )两种微晶贮氢合金粉末 ,研究了粒度对合金粉末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合金粉末粒度的减小 ,RE(NiAlCu) 4.9合金的电化学容量降低 ,活化次数增加 ;而RE(N... 采用气体雾化工艺制备了RE(NiAlCu) 5-x(x =0 .1,0 .5 )两种微晶贮氢合金粉末 ,研究了粒度对合金粉末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合金粉末粒度的减小 ,RE(NiAlCu) 4.9合金的电化学容量降低 ,活化次数增加 ;而RE(NiAlCu) 4.5合金的电化学容量及活化次数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粉末 粒度 电化学性能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级配和分散剂对ZrO2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欣 李泉 +3 位作者 张宏浩 王刚 刘国齐 付建莹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为了制备高固含量、低黏度的ZrO2悬浮料浆,采用平均粒径分别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为原料,研究了平均粒径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的配比(质量比分别为8 1 1、7 1 2、6 2 2、5 2 3、4 2 4、3 3 4)、分散剂(六偏... 为了制备高固含量、低黏度的ZrO2悬浮料浆,采用平均粒径分别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为原料,研究了平均粒径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的配比(质量比分别为8 1 1、7 1 2、6 2 2、5 2 3、4 2 4、3 3 4)、分散剂(六偏磷酸钠(SHMP)、聚乙二醇600(PEG600)、聚丙烯酰胺(PAM))和固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70%、75%、80%、85%、90%、95%)对ZrO2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平均粒径分别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的质量比为5 2 3时,其混合粉料的堆积接近Lisa理论模型,料浆黏度最低;与六偏磷酸钠(SHMP)和聚乙二醇600(PEG600)相比,阴离子型聚电解质的聚丙烯酰胺的分散效果最佳;随着固含量的增加,料浆的黏度逐渐增大,最佳固含量为9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 颗粒级配 分散剂 固含量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微粉的特性和分散剂对浆料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石颖恒 王超 员文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5,29,共6页
研究了三种活性氧化铝微粉的粒度特性、饱和浸出液的p H、悬浊液Zeta电位随pH的变化、固含量50%(φ)的浆料的流变特性,并通过对切应力-切变速率曲线进行Herschel-Bulkley拟合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讨了浆料流变特性与微粉特性参数的关联... 研究了三种活性氧化铝微粉的粒度特性、饱和浸出液的p H、悬浊液Zeta电位随pH的变化、固含量50%(φ)的浆料的流变特性,并通过对切应力-切变速率曲线进行Herschel-Bulkley拟合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讨了浆料流变特性与微粉特性参数的关联性。还研究了三种聚羧酸盐型分散剂对固含量50%(φ)的浆料的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低切变速率下,由d50最大、粒度分布范围最宽的微粉制得的浆料的切应力和表观黏度均最小。2)灰色关联度计算得出,参考浆料的屈服应力、黏度系数和表观黏度与微粉的p H和d10的关联度较大,但都没有达到0.9,表明浆料的流变特性受多因素共同影响;在1~100 s-1范围内,切变速率增大,氧化铝微粉特性参数对浆料流变特性的影响程度降低。3)三种分散剂中,无载体和以氧化铝为载体的聚羧酸盐型分散剂对活性氧化铝微粉浆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以水泥为载体的聚丙烯酸盐型分散剂的分散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化铝微粉 分散剂 聚羧酸盐 粒度分布 pH值 ZETA电位 流变特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的准格尔煤水煤浆性能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国庆 李云妹 +2 位作者 黄涌波 刘海军 黄中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7,共8页
准格尔煤燃烧后灰渣中氧化铝含量高,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准格尔煤水煤浆可进一步提高灰渣中氧化铝的提取效率和氧化铝活性,具有极高的技术潜力。采用三因素六水平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粗粒级和超细粒级煤粉质量比、细粒级煤粉质量分数及分散... 准格尔煤燃烧后灰渣中氧化铝含量高,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准格尔煤水煤浆可进一步提高灰渣中氧化铝的提取效率和氧化铝活性,具有极高的技术潜力。采用三因素六水平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粗粒级和超细粒级煤粉质量比、细粒级煤粉质量分数及分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添加量对准格尔煤水煤浆定浓黏度(浆体浓度60%)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制浆方案下浆体的最大成浆浓度(浆体表观黏度为1200 mPa·s)、流动性、稳定性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影响准格尔煤水煤浆定浓黏度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粗粒级和超细粒级煤粉质量比、分散剂NNO添加量、细粒级煤粉质量分数;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粗粒级和超细粒级煤粉质量比4∶1、细粒级煤粉质量分数40%、NNO添加量0.35%,此时浆体的定浓黏度为479 mPa·s,最大成浆浓度为63.5%,流动性为12.3 cm,稳定性为15 d;三峰级配方式下,准格尔煤水煤浆可获得更好的浆体性能,其最大成浆浓度相较于双峰级配方式提升超过了2%,是更适用于制备准格尔煤水煤浆的级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格尔煤 正交实验 粒度级配 分散剂 稳定性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类型对聚苯胺粒径分布和电化学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文军 黄惠 +1 位作者 郭忠诚 李纪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9-433,共5页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不同分散剂体系中合成聚苯胺,考察分散剂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四探针电阻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研究聚苯胺的结构、导电性、粒径分布及...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不同分散剂体系中合成聚苯胺,考察分散剂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四探针电阻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研究聚苯胺的结构、导电性、粒径分布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分散剂能降低聚苯胺的粒径分布,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当分散剂聚乙二醇占苯胺单体质量的20%时,聚苯胺的平均粒径为3.85μm,导电率为4.68S/cm,极化电位为0.73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分散剂 粒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3O4应用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立生 李慧 +1 位作者 张汉鑫 梁精龙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纳米Fe3O4是一种具有优异特性的磁性纳米材料。本文介绍了纳米Fe3O4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综述了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纳米Fe3O4制备工艺的原理、研究现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并指出将多种工艺相结合可制备出更优异的纳... 纳米Fe3O4是一种具有优异特性的磁性纳米材料。本文介绍了纳米Fe3O4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综述了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纳米Fe3O4制备工艺的原理、研究现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并指出将多种工艺相结合可制备出更优异的纳米Fe3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磁性 制备工艺 粒径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颗粒分布模型的建立及其优化的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本祎 林浩晋 +1 位作者 许体文 黄锐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5,共9页
文中首次引入炭黑颗粒分布细度模数(MX_(炭黑))的概念,建立炭黑颗粒理想模型,得出炭黑颗粒的理想表面积系数(S),并结合实际生产及应用经验,计算出能够同时满足炭黑一级分散与二级分散的理论最佳颗粒分布。同时选取软质炭黑N550和硬质炭... 文中首次引入炭黑颗粒分布细度模数(MX_(炭黑))的概念,建立炭黑颗粒理想模型,得出炭黑颗粒的理想表面积系数(S),并结合实际生产及应用经验,计算出能够同时满足炭黑一级分散与二级分散的理论最佳颗粒分布。同时选取软质炭黑N550和硬质炭黑N234进行颗粒分布调整实验,研究其填充天然橡胶的分散性、物理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调整成理论最佳颗粒分布的N550和N234相较于其他颗粒分布样品,具有更优的炭黑分散性,胶料的加工、分散、力学及耐磨等性能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粒炭黑 颗粒分布 天然橡胶 分散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尺寸和充电时间对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北平 王利民 +1 位作者 侯春平 邵亮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0-484,共5页
文章研究了颗粒尺寸和充电时间对La0.8Mg0.2Ni3.4Al0.1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颗粒尺寸为100~300目时对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影响不大。对于电极的循环性能来说,颗粒尺寸越大,合金电极的循环性能越好。尺寸为10... 文章研究了颗粒尺寸和充电时间对La0.8Mg0.2Ni3.4Al0.1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颗粒尺寸为100~300目时对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影响不大。对于电极的循环性能来说,颗粒尺寸越大,合金电极的循环性能越好。尺寸为100目的合金循环寿命最好,200次循环后达到75.1%。充电时间对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影响不大,但对活化性能却有着明显的影响。充电时间越长,合金越容易活化,充电5 h时,合金在4个循环内即可活化。对于电化学循环性能来说,充电时间越短,则循环性能越好。在充电时间为1.2~1.5 h时,合金的循环寿命在充电1.2 h后,300次循环寿命达到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尺寸 充电时间 储氢合金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