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体微分静电纺PLA/PAAS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王静东 靳耀 +1 位作者 李好义 安瑛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7,32,共6页
为解决传统矿用防尘面罩的纤维滤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水汽凝结,及使用后不可降解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熔体微分静电纺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的稳态过滤性能且能吸湿的绿色滤膜。通过分析不同含量的PAAS对熔体微分静电纺PLA/PAAS纤维滤膜纤... 为解决传统矿用防尘面罩的纤维滤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水汽凝结,及使用后不可降解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熔体微分静电纺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的稳态过滤性能且能吸湿的绿色滤膜。通过分析不同含量的PAAS对熔体微分静电纺PLA/PAAS纤维滤膜纤维形貌、稳态过滤性能、吸湿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AS能够有效地提升复合纤维滤膜的综合性能,当PAAS的含量为2%时,纤维直径分布均匀且达到最小,其平均直径为1.5μm;孔隙率达到87.58%,与纯PLA滤膜相比,提升了约1.12倍,过滤效率达到98.78%,品质因子达到最高,其值为0.0302 Pa-1,约提升了1.43倍;透湿量为3385.64 g/(m^(2)·24 h),与未加入PAAS时相比,降低了35%;在10 d后,纤维滤膜的降解率能达到1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聚丙烯酸钠 过滤性能 高效低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型PAA-ANIx粘结剂的制备及其在硅基负极中的应用
2
作者 姜媛媛 屠芳芳 +2 位作者 肖辉 相佳媛 夏新辉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277,共6页
高性能粘结剂的开发是改善硅基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化学接枝法将苯胺(ANI)小分子引入到聚丙烯酸(PAA)结构中,合成一系列不同ANI含量的PAA-ANIx复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多种... 高性能粘结剂的开发是改善硅基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化学接枝法将苯胺(ANI)小分子引入到聚丙烯酸(PAA)结构中,合成一系列不同ANI含量的PAA-ANIx复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多种表征方法,分析并揭示了复合物的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然后将其作为粘结剂用于石墨掺混预锂氧化亚硅负极体系,组装成扣式半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AA相比,以PAA-ANI7.5为粘结剂的硅基负极首效和循环300周容量保持率分别可提高2.01%和35.86%,而且倍率性能更加优异。这有助于推进高容量硅负极的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粘结剂 硅基负极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溶液法制备PAA/SU-8双层电介质OFET及其性能
3
作者 江紫玲 朱睿 张婕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9-458,共10页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因其低成本和优异的可兼容特性,是柔性电子领域的重要器件。通过构建聚丙烯酸(PAA)/SU-8双层介电结构,结合全溶液法制备了基于6,13-双(三异丙基硅烷基乙炔基)(TIPS)-并五苯半导体层的OFET。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因其低成本和优异的可兼容特性,是柔性电子领域的重要器件。通过构建聚丙烯酸(PAA)/SU-8双层介电结构,结合全溶液法制备了基于6,13-双(三异丙基硅烷基乙炔基)(TIPS)-并五苯半导体层的OFET。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分析表面特性,PAA/SU-8双层薄膜的均方根(RMS)粗糙度(0.284 nm)较PAA单层薄膜(2.77 nm)显著降低,表面接触角(83°)接近SU-8单层薄膜(85°)且明显高于PAA单层薄膜(60°)。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LCR测试仪分析不同介电层的界面极性和介电性能,揭示了双介电层通过高电容与低极性界面的协同作用,有效改善了器件的电荷传输效率与稳定性。对PAA/SU-8双层结构OFET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AA/SU-8双层器件表现出低阈值电压(1.0 V)、高电流开关比(>10^(4))、高迁移率(0.244 cm^(2)·V^(-1)·s^(-1))和良好的亚阈值摆幅(2.5 V/dec),显著优于SU-8单层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 双层介电结构 聚丙烯酸(paa)聚电解质 SU-8光刻胶 溶液法 6 13-双(三异丙基硅烷基乙炔基)(TIPS)-并五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姜黄素/紫草素混合色素的PVA-PAA薄膜的应用
4
作者 董嘉蕾 夏碧华 +6 位作者 张玉菲 包敏贤 方永康 段艺倩 李家豪 胡安 李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12-319,331,共9页
每年有数十亿吨的食物被浪费,其中20%的食物属于过期而浪费,因此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包装材料可实时跟踪食品新鲜度,由于姜黄素/紫草素混合色素对p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将其作为交联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膜的酸碱指示剂,... 每年有数十亿吨的食物被浪费,其中20%的食物属于过期而浪费,因此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包装材料可实时跟踪食品新鲜度,由于姜黄素/紫草素混合色素对p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将其作为交联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膜的酸碱指示剂,从而获得了具有卓越气敏性和显色能力的薄膜。还比较分析了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气敏性。结果表明:半互穿网络的成功构建,使交联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膜热稳定性提高、溶胀性能提升、拉伸强度增加而断裂伸长率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色素的加入使膜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将负载姜黄素和紫草素的指示膜用于猪肉和虾的新鲜度检测,结果表明,在25℃环境下,随着时间延长猪肉和虾的pH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不断上升,18h后均超过可接受限值,表明猪肉和虾开始腐败,指示膜呈现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多种食品的新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紫草素 交联聚乙烯醇-聚丙烯酸 新鲜度指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P、PAA与PBTCA阻垢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覃海华 李彩亭 +4 位作者 刘海 张巍 曾光明 高宏亮 李焕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66-1472,共7页
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聚丙烯酸(PAA)和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对碳酸钙和硫酸钙的阻垢性能,并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3种阻垢剂作用下湿法石灰脱硫浆液系统的结垢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阻垢剂浓度的增加,3种阻垢... 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聚丙烯酸(PAA)和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对碳酸钙和硫酸钙的阻垢性能,并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3种阻垢剂作用下湿法石灰脱硫浆液系统的结垢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阻垢剂浓度的增加,3种阻垢剂都表现出溶限效应;相同实验条件下,3种阻垢剂对碳酸钙的静态阻垢性能表现为PBTCA>PAA>PASP;对中性和碱性环境,pH对阻垢剂阻硫酸钙垢的性能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3种阻垢剂阻硫酸钙的阻垢率先增大后减小;对湿法石灰脱硫浆液系统,3种阻垢剂作用下,单位面积挂片上的结垢量均是随着阻垢剂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浓度达到30mg/L时,挂片上的结垢量都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PASP) 聚丙烯酸(paa) 2-膦酸基丁烷-1 2 4-三羧酸(PBTCA) 阻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α-Al_2O_3-H_2O-PAA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登好 朱晓文 郭露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研究了温度对-αAl2O3-H2O-聚丙烯酸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粉体充分分散时所需的PAA添加量增大。浆料体系中分散剂添加量低于给定温度下的最佳添加量时,温度升高,浆料粘度增加,稳定性下降。但在适量聚丙烯酸(polya... 研究了温度对-αAl2O3-H2O-聚丙烯酸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粉体充分分散时所需的PAA添加量增大。浆料体系中分散剂添加量低于给定温度下的最佳添加量时,温度升高,浆料粘度增加,稳定性下降。但在适量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分散剂存在的前提下,提高温度,可以显著降低高固含量浆料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聚丙烯酸 浆料 温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体系构建与优化
7
作者 杨艳楠 肖新才 赵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7,共8页
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卓越的光学特性而备受关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的猝灭影响了监控效果.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碳量子点并用氨水使其表面氨基化,制备得到氨基化碳量子点(NH_(2)-CQDs),组建了NH_... 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卓越的光学特性而备受关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的猝灭影响了监控效果.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碳量子点并用氨水使其表面氨基化,制备得到氨基化碳量子点(NH_(2)-CQDs),组建了NH_(2)-CQDs与聚丙烯酸(PAA)的荧光猝灭体系,用氢氧化钠(NaOH)定量探索体系的荧光恢复情况.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FL)分别进行NH_(2)-CQDs尺寸、成分和荧光强度的表征.重点考察了NaOH与PAA物质的量的关系和孵育时间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NH_(2)-CQDs的平均粒径为4.8nm,表面含有羟基和含氮官能团等亲水性基团,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NH_(2)-CQDs在332nm处有一明显吸收峰;当激发波长为378nm,发射波长为451nm处的荧光强度最大且该碳量子点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荧光发射峰的位置随激发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在PAA存在下可以有效地猝灭NH_(2)-CQDs荧光;而当有NaOH存在时荧光恢复.在含4.17×10^(-5)molPAA的猝灭体系中加入5.00×10^(-5)molNaOH荧光恢复程度最好(接近mPAA∶mNaOH=1∶1),且该体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逆性,在最佳用量下观察聚合物整体轮廓清晰.该研究为碳量子点在线标记聚合物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猝灭-恢复 氨基化碳量子点 聚丙烯酸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HB去除白钨矿选矿废水COD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何玉凤 王华 +3 位作者 张侠 晏得珍 李慧茹 王荣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63,共3页
采用酸碱联用水处理工艺对选矿废水中的水玻璃进行混凝反应,消除了废水中悬浮物和重金属对选硫和选钨指标的影响。其次,利用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PAA/HB)复合物对混凝后选矿废水中的COD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酸碱联用混凝沉... 采用酸碱联用水处理工艺对选矿废水中的水玻璃进行混凝反应,消除了废水中悬浮物和重金属对选硫和选钨指标的影响。其次,利用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PAA/HB)复合物对混凝后选矿废水中的COD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酸碱联用混凝沉淀后的澄清选矿废水1 L,在20℃下,吸附剂用量为1.0 g,pH=5.0,100 r/min振荡2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最高达78.9%。处理后的废水可全部回用到磨矿、选硫及重选作业,真正实现了"零排放",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废水 循环利用 酸碱联用 paa/HB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PAA-AM共混高吸水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吸液能力* 被引量:7
9
作者 邓新华 孙元 +1 位作者 边栋才 张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聚乙烯醇(PVA)溶液中共聚,由聚合物溶液纺丝制备高吸水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纤维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高吸水纤维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纤维表面形貌和横截面形状随纤维组成变化。从吸水溶胀... 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聚乙烯醇(PVA)溶液中共聚,由聚合物溶液纺丝制备高吸水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纤维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高吸水纤维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纤维表面形貌和横截面形状随纤维组成变化。从吸水溶胀后经液氮冷阱干燥的纤维干凝胶的SEM照片,可以观察到纤维内部存在原纤间交联网络和大量各向异性分布的长形孔洞,证实纤维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并且吸收过大量的水。随AM加入量的增加,纤维的吸液能力先上升后下降, w〔AM/(AA+AM+PVA)〕=3%时,纤维吸蒸馏水倍率为 243,吸ρ(NaCl) =9g/L的盐水溶液倍率为 58。研究表明,较多的AM会导致共混结构不相容性增加,吸水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纤维 微观形貌 聚乙烯醇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 吸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PAA/Fe3+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维贵 毛云云 +3 位作者 薛莹莹 杨雪松 梅淑贞 孙宝山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提高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并扩展其应用,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为基质材料,以氢键和配位键为物理交联点,制备具有高力学性能的PVA/PAA/Fe^3+水凝胶;通过调节溶液中盐酸浓度、Fe^3+浓度和水凝胶浸泡时间研究其... 为提高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并扩展其应用,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为基质材料,以氢键和配位键为物理交联点,制备具有高力学性能的PVA/PAA/Fe^3+水凝胶;通过调节溶液中盐酸浓度、Fe^3+浓度和水凝胶浸泡时间研究其对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溶液的pH值探讨水凝胶的稳定性,通过循环加载-卸载实验评估水凝胶的自恢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表征水凝胶网络结构氢键及配位键已形成;当溶液盐酸浓度为0.2 mol/L、Fe^3+浓度为0.09 mol/L、浸泡时间为20 h时,水凝胶力学强度最优,其拉伸强度为12.69 MPa,韧性为41.64 MJ/m3;将水凝胶做一次循环加载-卸载实验之后,静置240min,其应力、应变恢复率分别达到90%、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PVA) 聚丙烯酸(paa) 超分子水凝胶 金属配位键 氢键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PVA/PAA/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玮 焦体峰 +3 位作者 侯彩丽 赵欣娜 赵瑞祥 周靖欣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7-321,356,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聚乙烯醇( PVA)/聚丙烯酸( PAA)/氧化石墨烯( 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 FT-IR)等技术对复合纤维材料的形貌及组分进行了表征. 同时详细研究了制备过...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聚乙烯醇( PVA)/聚丙烯酸( PAA)/氧化石墨烯( 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 FT-IR)等技术对复合纤维材料的形貌及组分进行了表征. 同时详细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组分浓度、针头尺寸与加入量的最优条件. 结果表明,PVA的浓度在8%~9%范围内能够单独纺丝形成均匀的纤维结构,加入PAA/GO混合溶液后,控制适当粘度即可电纺成丝且热处理后形成的纤维由水溶性转变为非水溶. 本研究工作为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材料 聚乙烯醇 聚丙烯酸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体系中吸附酚类阻聚剂的新型MOF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甘立霖 罗文正 +6 位作者 罗恩明 罗先津 程倩 孙锐 冯天翰 周德文 李硕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7-1856,共10页
本论文制备了一种基于MOF-808-S6材料的新型纯化方法,可用于丙烯酸单体溶液中吸附酚类阻聚剂。将MOF-808-S6通过聚酰胺材料负载于金属网上形成新型Fe-PAA@MOFs负载型吸附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BET和SEM对目标... 本论文制备了一种基于MOF-808-S6材料的新型纯化方法,可用于丙烯酸单体溶液中吸附酚类阻聚剂。将MOF-808-S6通过聚酰胺材料负载于金属网上形成新型Fe-PAA@MOFs负载型吸附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BET和SEM对目标材料进行表征。MOF-808-S6可有效吸附三种常规阻聚剂,吸附能力顺序为:4-甲氧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以及对苯二酚。在正己烷/丙烯酸混合体系中,Fe-PAA@MOFs对4-甲氧基苯酚的吸附量为153.3 mg·g^(-1),大于MOF-808-S6粉体对其的吸附量86.1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阻聚剂 MOF-808-S6 Fe-paa@MO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g-PAA/LDPE复合薄膜的光氧化-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霜霜 罗凯源 +2 位作者 梁文耀 董先明 罗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3,共5页
以聚丙烯酸(PAA)接枝改性的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助氧化剂,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制备了一种可光氧化-生物降解的TiO2-g-PAA/LDPE复合薄膜。通过失重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高温凝胶渗透色谱等分析研究了该复合薄膜在空气中紫外光照... 以聚丙烯酸(PAA)接枝改性的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助氧化剂,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制备了一种可光氧化-生物降解的TiO2-g-PAA/LDPE复合薄膜。通过失重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高温凝胶渗透色谱等分析研究了该复合薄膜在空气中紫外光照下的光氧化性能,并对预氧化降解后的薄膜进行了微生物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PAA接枝改性可以提高TiO2在薄膜内部的亲水性及分散性,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有利于促进LDPE薄膜的光氧化-生物降解;扫描电镜结果显示,TiO2-g-PAA/LDPE复合薄膜光催化反应不但发生在薄膜的表面,而且能够发生在薄膜内部,使其结构整体降解,其降解效果要优于TiO2/LDPE薄膜。紫外光照415 h后,TiO2-g-PAA/LDPE复合薄膜的失重率达到39.13%,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96.36%;而相同条件下纯LDPE薄膜的失重率只有0.15%,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46.32%。预氧化后的薄膜碎片具有明显的生物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聚丙烯酸 接枝改性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薄膜 光氧化-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响应性和自修复PAA/PU膜的制备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晓梅 闫子英 +1 位作者 郝芹芹 加新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PAA),丙酮法制备了水性聚氨酯(PU),涂覆法制备了PAA/PU复合膜。研究了自修复温度、时间、溶剂、p H值、膜的层数、PAA的相对分子质量及裂纹形状等对PAA/PU复合膜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PAA),丙酮法制备了水性聚氨酯(PU),涂覆法制备了PAA/PU复合膜。研究了自修复温度、时间、溶剂、p H值、膜的层数、PAA的相对分子质量及裂纹形状等对PAA/PU复合膜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了PAA/PU复合膜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及自修复效果等。结果表明:当自修复温度为45℃,自修复时间为24 h,乙醇为溶剂,p H值为4,膜层数为1时,PAA/PU复合膜的自修复效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聚丙烯酸 聚氨酯 涂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暗影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黏剂的制备
15
作者 罗丹 王志政 +1 位作者 张耘瑞 李昌诚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3,共9页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将其进行后处理制备成乳液压敏胶黏剂。采用FTIR、TEM、TG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对其粒径、黏度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引发剂(...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为反应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将其进行后处理制备成乳液压敏胶黏剂。采用FTIR、TEM、TG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对其粒径、黏度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以反应单体总质量计,下同)、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和乳液压敏胶黏剂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外加交联剂种类和用量(以聚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计,下同)、真空处理时间对乳液压敏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0.4%、搅拌转速700~800 r/min、反应温度85℃、保温时间2 h条件下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PSA-1乳液)及乳液压敏胶黏剂PSA-1的各项性能较好;以氮丙啶为外加交联剂,其用量为1.0%和1.5%时,乳液压敏胶黏剂的耐暗影性能较优异;真空处理PSA-1乳液60 min时制备的乳液压敏胶黏剂PSA-1-60同时具有较优异的黏结性能及耐暗影性能,其初黏力为25#,180°剥离强度为1.85 N/cm,测试镜面板表面无可见暗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乳液 压敏胶黏剂 表面保护膜 耐暗影 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聚丙烯酸分散剂对CuO和CaCO_(3)分散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杨顺龙 但体纯 +3 位作者 刘佳露 侯涛 陈银强 池利生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8-93,共6页
使用分光光度计、ICP-OES、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丙烯酸(PAA)对CuO和CaCO_(3)分散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CuO/PAA质量比为100 mg/kg时,PAA对CuO悬浮液的分散效果较好,当CaCO_(3)/PAA质量比为1 mg/kg时,PAA对CaCO_(3)... 使用分光光度计、ICP-OES、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丙烯酸(PAA)对CuO和CaCO_(3)分散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CuO/PAA质量比为100 mg/kg时,PAA对CuO悬浮液的分散效果较好,当CaCO_(3)/PAA质量比为1 mg/kg时,PAA对CaCO_(3)悬浮液的分散效果更好。当溶液pH为3时,PAA以单齿模式吸附在CuO表面;当溶液pH为8时,PAA以倾斜双齿桥联方式吸附在CuO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聚丙烯酸 氧化铜 碳酸钙 分散 吸附 蒸汽发生器 腐蚀产物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0TT合金管材在含聚丙烯酸分散剂高温高压环境中的缝隙腐蚀行为
17
作者 黄成 操容 +6 位作者 王骏 但体纯 杨顺龙 刘佳露 吴申奥 李序东 陈银强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聚丙烯酸(PAA)可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水化学处理以减少腐蚀产物沉积,但PAA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小分子有机酸,使SG部件存在加速缝隙腐蚀的风险。采用片状缝隙腐蚀试样及管状缝隙腐蚀试样,在模拟SG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开展了PAA对... 聚丙烯酸(PAA)可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水化学处理以减少腐蚀产物沉积,但PAA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小分子有机酸,使SG部件存在加速缝隙腐蚀的风险。采用片状缝隙腐蚀试样及管状缝隙腐蚀试样,在模拟SG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开展了PAA对690TT合金管材缝隙腐蚀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0 mg/L PAA后,两种缝隙腐蚀试样的腐蚀速率分别下降38%和22%,PAA的添加不会加速690TT合金的缝隙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腐蚀 690TT合金 聚丙烯酸(p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EA和PAA为分散剂的水基流延SDC
18
作者 李喜宝 王海燕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6-268,共3页
分别以三乙醇胺(TEA)和聚丙烯酸(PAA)为分散剂,用水基流延法制备Sm2O3掺杂的CeO2(Ce0.8Sm0.2O1.9,SDC)陶瓷,研究了pH值对SDCζ电位的影响,分析了SDC生坯的物理性能。TEA和PAA分散的SDC,最大ζ电位绝对值分别为62 mV和49 mV,TEA分散的生... 分别以三乙醇胺(TEA)和聚丙烯酸(PAA)为分散剂,用水基流延法制备Sm2O3掺杂的CeO2(Ce0.8Sm0.2O1.9,SDC)陶瓷,研究了pH值对SDCζ电位的影响,分析了SDC生坯的物理性能。TEA和PAA分散的SDC,最大ζ电位绝对值分别为62 mV和49 mV,TEA分散的生坯在基板上铺展得更好,外观更均一,显微结构更均匀、致密,TEA和PAA分散的生坯,相对密度分别为51.7%和46.2%,极限抗拉强度分别为1.25 MPa和1.06 MPa。TEA是SDC陶瓷较好的水基流延分散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O3掺杂的CeO2(SDC) 水基流延 三乙醇胺(TEA) 聚丙烯酸(paa)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缩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工程应用
19
作者 窦仁国 黄山 +6 位作者 李崇智 郭振东 王琴 韩湘澧 龚超 崔刚 李星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1,共5页
为解决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道床板易开裂问题,使用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5000)、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1200-MAA)、丙烯酸及甲基丙烯磺酸钠等材料合成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SR-PCE),其再与纳米硅酸钙中和混合液复配,得到减缩早... 为解决无砟轨道现浇混凝土道床板易开裂问题,使用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5000)、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1200-MAA)、丙烯酸及甲基丙烯磺酸钠等材料合成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SR-PCE),其再与纳米硅酸钙中和混合液复配,得到减缩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ASR-PCE)。经凝胶色谱仪(GPC)分析,合成的SR-PCE分子量分布较窄,酯类大单体的转化率高;ASR-PCE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6.6 mN/m,较聚羧酸减水剂(PCE)的表面张力54.8 mN/m降低33.2%,28 d水泥胶砂试件的干燥收缩率较PCE下降31.4%。混凝土应用表明:ASR-PCE在常用掺量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1 h基本无损失,1 d早期强度较复合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PCE+RS)强度提高101%,7 d强度提高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混凝土 聚羧酸减水剂 减缩剂 早强 混凝土道床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负极黏结剂改性聚丙烯酸的制备
20
作者 胡荣博 侯亚楠 翟志方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1,共6页
硅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容量,但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会导致电极脱落,需选择高性能黏结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二甲基羟基硅油(HSO)改性聚丙烯酸(PAA)黏结剂,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HSO与PAA通过Si-O-C键合,生成... 硅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容量,但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会导致电极脱落,需选择高性能黏结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二甲基羟基硅油(HSO)改性聚丙烯酸(PAA)黏结剂,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HSO与PAA通过Si-O-C键合,生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HSO-PAA,黏结力和力学性能得到提升。以HSO-PAA为黏结剂制备的硅负极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743 mAh/g,以0.3 C在0.01~1.50 V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76.1%。倍率性能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发现,电池具备良好的倍率可逆性和电化学稳定性。SEM分析表明,HSO-PAA中存在的三维网状多孔结构,能使硅颗粒提供更多接触点位,可解决循环时电极材料的膨胀和脱落现象,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黏结剂 改性 二甲基羟基硅油(HSO) 聚丙烯酸酯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