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透明生物基聚酯酰胺
1
作者 丁飒飒 赵鹏飞 +1 位作者 马中森 张亚杰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9,共7页
针对嵌段型聚酯酰胺链段序列不可控导致其性能不可控的问题,本文开发了非嵌段聚酯酰胺。使用2,2′-[(对苯二甲酰基)-双氨基]二丙酸(TDCA)与生物基1,4-丁二醇(BDO)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均聚生物基聚酯酰胺——聚2,2′-[(对苯二甲酰基)... 针对嵌段型聚酯酰胺链段序列不可控导致其性能不可控的问题,本文开发了非嵌段聚酯酰胺。使用2,2′-[(对苯二甲酰基)-双氨基]二丙酸(TDCA)与生物基1,4-丁二醇(BDO)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均聚生物基聚酯酰胺——聚2,2′-[(对苯二甲酰基)-双氨基]二丙酸丁二醇酯(PTAB),并初步研究了其热学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PTAB为均聚聚酯酰胺,具有良好的热学和拉伸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达到106℃,样品分解5%时对应的温度(T_(d,5%))为294℃;PTAB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5.3 MPa、2.43 GPa和3.4%。此外,X射线衍射(XRD)显示PTAB具有无定形结构,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在550 nm下的透光率达到88.4%。本研究获得一种新型生物基聚酯酰胺PTAB,其具有高T_(g)和高透明性的特点,拉伸强度与常规尼龙6和尼龙66产品相似,耐温性优于半芳香尼龙(MXD6),透明度与MXD6相近,初步具备耐高温、透明尼龙的特点,在高透明包装薄膜、光学膜及工程塑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酰胺 高玻璃化转变温度 高透明 生物基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氟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
2
作者 杨成强 李光照 +7 位作者 张帅 王秋宏 陆乾 陈红林 曹家璇 周晟戎 刘根 韩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39,共6页
由于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PAI)的溶解性较低,限制了其在溶液加工方法中的应用。为了提高PAI的溶液加工性、降低溶剂使用成本并提高热性能,研究了三苯环结构和氟取代对PAI的性能影响,以苯甲醛和对三氟甲基苯甲醛与2,6-二甲基苯胺为原料,... 由于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PAI)的溶解性较低,限制了其在溶液加工方法中的应用。为了提高PAI的溶液加工性、降低溶剂使用成本并提高热性能,研究了三苯环结构和氟取代对PAI的性能影响,以苯甲醛和对三氟甲基苯甲醛与2,6-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新的二胺化合物4-[(4-氨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胺(ADPD)、4-[(4-氨基-3,5-二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胺(ADFPD),再与偏苯三酸酐酰氯合成了含新结构的PAI。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表征,通过分析证明成功合成新型PAI;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水接触角、溶解性能测试对PAI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溶解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300℃,在氮气的环境下5%热失重温度在430℃及以上,最大热失重温度在600℃以上;在类似化学结构上,对比未引入—CF_(3)的PAI-1和引入—CF_(3)的PAI-2的测试结果,发现PAI-2在溶解性和热性能上均优于PAI-1,并且能够明显降低聚合物的表面能,表明—CF_(3)能够有效提高PAI的部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酰亚胺 含氟基团 热性能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CL@EBS超细纤维贴肤材料的熔喷制备工艺及其柔软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子轩 张恒 +4 位作者 甘益 李晗 翟倩 杨自强 甄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3,38,共9页
为开发新型聚乳酸(PLA)基可降解贴肤用超细纤维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对PLA/聚己内酯(PCL)体系进行共混改性。通过熔喷工艺制备出PLA/PCL@EBS超细纤维材料,并对共混聚合物的热力学特性、样品形貌和柔软性等进... 为开发新型聚乳酸(PLA)基可降解贴肤用超细纤维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对PLA/聚己内酯(PCL)体系进行共混改性。通过熔喷工艺制备出PLA/PCL@EBS超细纤维材料,并对共混聚合物的热力学特性、样品形貌和柔软性等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PCL和EBS能够削弱PLA大分子间作用力,提高分子链运动能力,提升材料柔韧性能。此外,当模头温度为216℃时,材料纵向最大拉伸强度为64.42 N,较204℃时增加216%,断裂伸长率提高67%,力学性能大大提高。接收距离(DCD)增大,则提升了材料透气性能,当DCD最大为32 cm时,材料孔隙率与透气率分别为92.4%和327.4 mm/s。最后,模头温度和DCD对柔软度得分的影响规律进行响应面分析,为提高PLA/PCL@EBS熔喷非织造材料在贴肤领域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共混 熔喷 超细纤维 柔软性 贴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聚脲酰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潘伯超 林晨熹 汤栋霖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一锅两步法熔融缩聚合成了高强高韧的生物基聚脲酰胺(PUA)材料。在无催化剂及无溶剂的条件下,先将尿素与1,10-癸二胺反应合成新型生物基单体二(氨基十亚甲基)脲(DADU),并进一步与1,10-癸二酸(DA10)、1,12-十二碳二酸(DA12)或二聚酸(... 采用一锅两步法熔融缩聚合成了高强高韧的生物基聚脲酰胺(PUA)材料。在无催化剂及无溶剂的条件下,先将尿素与1,10-癸二胺反应合成新型生物基单体二(氨基十亚甲基)脲(DADU),并进一步与1,10-癸二酸(DA10)、1,12-十二碳二酸(DA12)或二聚酸(DmA)熔融缩聚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PUA。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了PUA的链结构,由体积排阻色谱得出PUA的分子量为12~13 kg/mol。PUA可热压成型,并展现了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5~45 MPa和400%~700%。其中PUA-DA10的拉伸强度达到聚酰胺1010(PA1010)的水平,但断裂伸长率是PA1010的2倍以上,可见其韧性远超于PA1010。PUA-DmA的断裂伸长率不亚于PA-DmA,但是其拉伸强度高于PA-DmA,体现出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本研究证实将脲基引入聚酰胺(PA)得到的PUA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方法十分适合生物基聚酰胺的性能改进和多样化设计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酰胺 生物基高分子 热塑性高分子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聚氯乙烯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宝辉 巴信武 +2 位作者 侯文龙 王素娟 韩颖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与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研究表明 ,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熔融表观粘度 ,且在 10 0 g PVC中加入 3g超支化聚合物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与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研究表明 ,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熔融表观粘度 ,且在 10 0 g PVC中加入 3g超支化聚合物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大值。随着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加入量的增多 ,共混体系的流动行为逐渐向牛顿型流体转变 ,文中还利用氢键形成机理对其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聚氯乙烯 共混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超支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3-甲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结构聚醚酰胺的合成、表征与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秀玲 蹇锡高 +2 位作者 卢冶 王瑞玲 张元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5-358,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芳香二胺双 -( 4 -氨基苯基 ) -4 -( 3-甲基 -4 -苯氧基 ) -2 ,3-二氮杂萘 -1 -酮 ( 1 ) [2 -( 4 -aminophenyl) -4 -( 3-methyl-4 -phenoxy) -2 ,3-phthalazinone-1 ,DAMPP].采用 Yamazaki体系 ,二胺 ( 1 )能与多种芳香... 合成了一种新型芳香二胺双 -( 4 -氨基苯基 ) -4 -( 3-甲基 -4 -苯氧基 ) -2 ,3-二氮杂萘 -1 -酮 ( 1 ) [2 -( 4 -aminophenyl) -4 -( 3-methyl-4 -phenoxy) -2 ,3-phthalazinone-1 ,DAMPP].采用 Yamazaki体系 ,二胺 ( 1 )能与多种芳香二酸进行溶液亲核缩聚反应 ,制得一类新型聚芳醚酰胺 ,其特性粘度为 0 .4 0~ 0 .6 0 d L/g;以 MS,FTIR和 1 H NM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新型二胺单体及其聚合物的结构 ;利用 DSC和 TGA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 ,结果表明 ,新型聚芳酰胺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5 98~ 6 2 0 K,N2 气气氛中 1 0 %热质量损失温度在 6 73K以上 .聚合物 2 a~ 2 c的表面电阻系数为 3.75× 1 0 1 4 ~ 9.87× 1 0 1 5Ω,体积电阻系数为1 .39× 1 0 1 6~ 4 .0 9× 1 0 1 6Ω·cm.聚合物在二甲基甲酰胺、 1 -甲基吡咯烷酮和间甲酚等极性有机溶剂中可溶解 ,并经浇注得到透明、韧性薄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苯基-2 3-二氮杂萘-1-酮 聚醚酰胺 合成 表征 性能 聚芳酰胺 杂环聚合物 溶解性 工程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季戊四醇为“核分子”超支化聚酯-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寇玉霞 童身毅 +2 位作者 刘新泰 曾光明 温晋嵩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5-309,共5页
以二异丙醇胺(DIPA)与六氢苯酐(HHP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端基带有一个羧基、两个羟基的AB2型单体。用季戊四醇(PETL)作为“核分子”,按一定的摩尔配比与AB2型单体反应,分别得到两种不同的超支化聚酯酰胺(1GHP、2GHP)。并采用红外光谱(IR)... 以二异丙醇胺(DIPA)与六氢苯酐(HHP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端基带有一个羧基、两个羟基的AB2型单体。用季戊四醇(PETL)作为“核分子”,按一定的摩尔配比与AB2型单体反应,分别得到两种不同的超支化聚酯酰胺(1GHP、2GHP)。并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粘度法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GHP、2GHP的多分散性指数分别为1.47和2.17,呈现很窄的分子量分布。两种分子的粘度与浓度的关系服从Einstein粘度方程,具有紧凑的球形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 超支化聚酯-酰胺 合成方法 结构表征 摩尔配比 AB2型单体反应 粘度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苯环长碳链半芳香尼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裴晓辉 赵清香 +3 位作者 刘民英 王玉东 王文志 曹少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18,共4页
利用本体聚合方法 ,通过 4,4’ -二羧基联苯醚和 4,4’ -二羧基联苯砜分别与十二碳二胺的缩聚反应 ,制备了两种新型的半芳香尼龙 :聚联苯砜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PA12 S)和聚联苯醚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PA12 O)。研究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利用本体聚合方法 ,通过 4,4’ -二羧基联苯醚和 4,4’ -二羧基联苯砜分别与十二碳二胺的缩聚反应 ,制备了两种新型的半芳香尼龙 :聚联苯砜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PA12 S)和聚联苯醚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PA12 O)。研究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影响 ,并以IR、1HNMR表征了两种聚合物的结构 ;利用DSC、TG研究了聚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升高反应温度和增加反应时间会提高产物的摩尔质量 ,两种半芳香尼龙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热分解温度比脂肪族尼龙高约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尼龙 聚联苯砜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聚联苯醚二甲酰十二碳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醚酰胺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及其紫外光固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魏焕郁 施文芳 +1 位作者 聂康明 章于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05-1609,共5页
合成了树枝状 (甲基 )丙烯酸化醚酰胺低聚物 ,采用拉曼光谱、光 -差热分析和动态力学热分析方法对其紫外光固化动力学和固化膜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种树枝状低聚物在紫外光照下双键转化率可达 80 %以上 ,且其最大反应速率。
关键词 树枝状聚合物 醚酰胺低聚物 紫外光固化 动力学 热力学性能 丙烯酸酯低聚物 光固化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祚万 伍齐贤 +1 位作者 陈永荣 侯灿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29,共4页
用4-氯苯甲酰4′-氯苯胺和硫化钠为原料在常压下合成了聚苯硫醚酰胺,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结晶性聚合物,并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聚苯硫醚酰胺 结晶性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族聚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降解 被引量:8
11
作者 钱志勇 李赛 +1 位作者 李曹 刘孝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3-125,129,共4页
通过ε-己内酯和 1 1 -氨基十一酸的本体熔融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脂肪族聚酯 -酰胺共聚物 ,采用红外光谱 (FT- IR)、核磁共振 (1 H- NMR)、差热分析 (DSC)和热重分析 (TG)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热性能 。
关键词 脂肪族聚酯-酰胺共聚物 合成 表征 水解降解 本体熔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增韧尼龙6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敏 刘长维 +2 位作者 李小宁 杨中开 宋丽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1,111,共4页
采用阴离子淤浆聚合方法进行了己内酰胺与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共聚合成,产物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表明:共聚物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同时具有较好的热性能和拉伸性能,材料的结晶结构易于通过加工条件和热处理进行调控。
关键词 聚醚酰胺 增韧 阴离子聚合 结晶 尼龙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春子 王素娟 +1 位作者 姜春燕 巴信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MA)与二乙醇胺(DEA)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利用熔融缩聚制得每一个重复单元上均带有碳碳不饱和双键的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HBP),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黏度法等对结构进行表征.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酰胺)对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的加工流动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齐东超 唐黎明 +3 位作者 方宇 付志伟 郭宝华 钱震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7,共2页
采用超支化聚合物 (HBP)改善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 (UHMWPE)的加工流动性。在摩尔质量为 2 0 0万级的UHMWPE中加入 3 %的HBP ,可使其熔融扭矩值下降约 85 % ;对混合熔体的形态分析证明 ,HBP分子更易于在混合熔体的表面富集 ;初步认为HBP... 采用超支化聚合物 (HBP)改善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 (UHMWPE)的加工流动性。在摩尔质量为 2 0 0万级的UHMWPE中加入 3 %的HBP ,可使其熔融扭矩值下降约 85 % ;对混合熔体的形态分析证明 ,HBP分子更易于在混合熔体的表面富集 ;初步认为HBP通过降低混合熔体的表观粘度来改善UHMWPE的加工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 超支化聚(酯-酰胺) 加工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小艳 张敏 +2 位作者 张恺 高传东 邱建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各种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对其合成方法、降解原理、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旨在为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发展作铺垫。
关键词 生物降解 聚酯 聚酰胺酯 聚醚酯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丁酯酯化反应体系组分在PEBA膜中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邹昀 杨超 +2 位作者 刘琨 童张法 冯献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实验和模型计算两种方法研究了醋酸丁酯酯化反应体系组分在涂布法制备的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的PEBA膜材料中的吸附行为。分别用Flory-Huggins和UNIQUAC模型预测了全浓度范围内的水/有机物二元混合液在PEBA膜中的吸附量。用溶解度参数... 采用实验和模型计算两种方法研究了醋酸丁酯酯化反应体系组分在涂布法制备的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的PEBA膜材料中的吸附行为。分别用Flory-Huggins和UNIQUAC模型预测了全浓度范围内的水/有机物二元混合液在PEBA膜中的吸附量。用溶解度参数法得到Flory-Huggins模型中的相互作用参数;用纯溶剂与膜的平衡吸附数据拟合得到UNIQUAC模型中溶剂与膜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而溶剂之间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可用文献中汽液平衡数据关联拟合。结果表明PEBA膜材料的亲有机物性能良好,对于四种组分的选择吸附性顺序为:醋酸正丁酯>正丁醇>醋酸>水,并且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PEBA膜 Flory—Huggins UNIQU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酰胺)对聚碳酸酯的流变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齐东超 唐黎明 +2 位作者 方宇 冯吉 邱义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5-207,共3页
以丙醇胺、1,2,4-偏苯三酸酐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假AB2型单体,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得到了一种超支化聚(酯-酰胺)(简称PQ2)。将PQ2分级后得到了高分子量部分PQ2(H)和次高分子量部分PQ2(L)。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PQ2(H)和PQ2(L),可将聚... 以丙醇胺、1,2,4-偏苯三酸酐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假AB2型单体,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得到了一种超支化聚(酯-酰胺)(简称PQ2)。将PQ2分级后得到了高分子量部分PQ2(H)和次高分子量部分PQ2(L)。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PQ2(H)和PQ2(L),可将聚碳酸酯(PC)的熔融指数分别提高3.7和4.1倍。相比纯PC,PC/PQ2共混组分的拉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断裂伸长率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酰胺) 分级 聚碳酸酯 流变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DDS/TPC/3,3′-DDS三元缩合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勇 黄超伯 +3 位作者 丁秋平 赖垂林 陈水亮 陈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DDS),3,3′-二氨基二苯基砜(3,3-′DDS),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芳砜酰胺三元共聚物。用IR、1H-NM R、DSC、TG、电子万能实验机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实...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DDS),3,3′-二氨基二苯基砜(3,3-′DDS),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芳砜酰胺三元共聚物。用IR、1H-NM R、DSC、TG、电子万能实验机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保持在-15℃,溶液质量浓度为6%时,所得共聚物的特性黏度最高。共聚物的性能随分子结构中4,4-′DDS单元和3,3-′DDS单元的比率变化而变化,高比率的3,3-′DDS对应着良好的溶解性能;高比率的4,4-′DDS则对应着较高的玻璃化温度(Tg)、热分解温度(Td)、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砜酰胺 低温缩聚 三元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A/MCM-41杂化膜的制备及其对苯酚/水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敏敏 张新儒 +4 位作者 李馨然 郝晓刚 李春成 丁川 王倩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47,共8页
将介孔MCM-41分子筛填充到聚醚共聚乙酰胺(PEBA2533)中,制备PEBA/MCM-41杂化膜,用于分离稀水溶液中的苯酚.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膜的形貌、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考察MCM-41填充量对膜的吸附、扩... 将介孔MCM-41分子筛填充到聚醚共聚乙酰胺(PEBA2533)中,制备PEBA/MCM-41杂化膜,用于分离稀水溶液中的苯酚.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膜的形貌、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考察MCM-41填充量对膜的吸附、扩散及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MCM-41使膜溶胀性能及扩散分离因子增大,溶胀度提高43%;随MCM-41填充量的增加,渗透通量增大,分离因子基本不变;当填充质量分数达到4%时,膜的分离效果最佳,苯酚通量提高21%.苯酚、水的扩散系数结果证实,填充MCM-41使分子在膜中的扩散速率增大.当原料液浓度增大时,通量增大,分离因子降低;通量、分离因子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聚醚共聚乙酰胺(PEBA2533) 苯酚/水 渗透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可溶性含氟不对称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金刚 赵晓娟 +1 位作者 杨海霞 杨士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358,共6页
采用不对称联苯二酐单体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a-BPDA)与3-氨基-2,4,5-三氟苯甲酸(3FAB)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不对称二酸化合物2,3,3′,4′-联苯四甲酸-N,N′-双(3-羧基-2,5,6-三氟苯基)二酰亚胺(a-BPFDI)。以此两种酸为原料、N-甲... 采用不对称联苯二酐单体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a-BPDA)与3-氨基-2,4,5-三氟苯甲酸(3FAB)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不对称二酸化合物2,3,3′,4′-联苯四甲酸-N,N′-双(3-羧基-2,5,6-三氟苯基)二酰亚胺(a-BPFDI)。以此两种酸为原料、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亚磷酸三苯酯(TPP)与吡啶为缩合剂、氯化钙为催化剂,通过Yamazaki-Higashi反应,直接与3种芳香族二胺单体反应制得一系列聚酰胺酰亚胺(PAI)。研究表明:PAI材料在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其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250℃,氮气中起始热分解温度超过410℃。此外,PAI薄膜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介电性能。厚度为10μm左右的PAI薄膜在可见光区(400~700 nm)的透光率达到或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酰亚胺 不对称 溶解性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