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nanoparticles from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block copolymers as novel drug carriers
1
作者 姜维 王运东 +5 位作者 张建铮 甘泉 张汉威 贝建中 赵秀文 费维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1-464,共4页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 block copolymers (PEG-PLA) were prepared through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The oil in water suspens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The critica...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 block copolymers (PEG-PLA) were prepared through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The oil in water suspens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s 0.0056 mg·ml -1 .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inner core region of micelles was characterized with 1HNMR. The size of indomethacin (IMC) loaded micelles measur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showed narrow monodispers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s were less than 50 nm. In addition, the nanoparticles with relatively high drug loading content (DLC)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载体 聚乙醇-聚丙交酯 载药颗粒 制备 表征 胶囊 共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聚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辅助环氧乙烷水合反应
2
作者 洪扬 李丹丹 +2 位作者 张景顺 章子旺 高国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8,共9页
以刚性离子液体和有机碱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结构的多孔聚离子液体.采用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对聚离子液体的结构、形貌... 以刚性离子液体和有机碱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结构的多孔聚离子液体.采用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对聚离子液体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多孔聚离子液体的比表面积为100.9~374.7 m^(2)/g,孔容为0.41~0.86 cm^(3)/g,活性位点均匀分布在孔隙结构内.多孔聚离子液体同时具有离子液体与有机碱活性中心,能够协同催化CO_(2)辅助环氧乙烷水合反应,在低水合比(1.5∶1)条件下,乙二醇收率达到96.5%,选择性为96.5%,达到了与均相催化剂相当的催化性能;CO_(2)的助催化作用改变了水合反应的路径,极大地降低了反应的水合比,提高了乙二醇的选择性.该聚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及可回收性,并且在烟气气氛下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环氧乙烷 多孔聚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辅助水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低介电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孙浩 姜玲梅 +3 位作者 张广胜 宗立率 王锦艳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文中以不同质量的1-(哌啶-1-基)-2-丙烯-1-酮(PPEO)、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NDDA)、甲基丙烯酸三环癸-8-基酯(DPMA)、异氰脲酸酯三-2-羟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THEITMA)及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通过共混制得系列光敏树脂油墨。通过UV... 文中以不同质量的1-(哌啶-1-基)-2-丙烯-1-酮(PPEO)、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NDDA)、甲基丙烯酸三环癸-8-基酯(DPMA)、异氰脲酸酯三-2-羟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THEITMA)及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通过共混制得系列光敏树脂油墨。通过UV固化将油墨固化成膜。预聚物PEGDA加入量为10%时,固化后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可达到198℃,氮气中热失重温度可达到388℃;PEGDA质量分数为10%时,力学性能最优,达到53 MPa。当PEGDA质量分数为20%时,由于C—H键结构数量的增加,使得介电常数下降,在20 GHz频率环境下介电常数最低降至2.83。PEGDA的质量分数由5%增加20%时,油墨黏度由41 mPa·s降低至32 mPa·s,在0~200 s^(-1)剪切速率下树脂油墨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性质,适配喷墨3D打印工艺。这些结果表明,PEGDA系列光敏油墨综合性能优异,在微电子材料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低黏度 低介电常数 光敏油墨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固态电解质的共聚改性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思杨 戴鑫柯 +2 位作者 张馨文 吴天宇 叶海木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21-8027,共7页
聚酯具有较为出色的锂离子传输能力和较宽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基体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稳定性的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型SPE,通过共聚草酸二甲酯单体,使得聚酯结晶... 聚酯具有较为出色的锂离子传输能力和较宽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基体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稳定性的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型SPE,通过共聚草酸二甲酯单体,使得聚酯结晶度下降和分子链极性增加。所制备的聚酯SPE(PESOx5 SPE)具有5.1 V(vs.Li^(+)/Li)的宽电化学窗口,2.94×10^(-4)S/cm的离子电导率(90℃)和0.83的锂离子转移数。同时,该电解质与锂阳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稳定性,在高温下具有超过350 h的稳定锂沉积/剥离行为。所组装的Li||LiFePO 4固态电池在90℃和0.1 C下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32.8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协同改性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原位聚合制备与性能
5
作者 方淑蕾 殷宏军 +2 位作者 张旭辉 东为富 王世波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6,63,共8页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有着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但其较差的结晶性能使它难以大规模应用。本文将气相二氧化硅(SiO_(2))和滑石粉(Talc)添加到乙二醇和丁二酸酐单体中,在实现SiO_(2)和Talc良好分散的基础...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有着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但其较差的结晶性能使它难以大规模应用。本文将气相二氧化硅(SiO_(2))和滑石粉(Talc)添加到乙二醇和丁二酸酐单体中,在实现SiO_(2)和Talc良好分散的基础上,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PES复合材料,并优化所得到的PES性能。SiO_(2)和Talc的引入不仅显著改善了PES的结晶性能和水降解性能,还提高了其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POM)测试结果表明,在同时加入SiO_(2)和Talc后,PES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由39.95℃提升至61.85℃,60℃等温结晶的半结晶时间由6.7 min缩短至1.5 min,并且在3 min即可完成结晶,且形成的球晶尺寸相对较小。力学性能测试表明,SiO_(2)和Talc在PES基体中起到增强作用,将PES屈服强度从(16.73±0.74)MPa提升至(21.17±1.50)MPa。同时,热重分析(TG)和水降解测试表明,SiO_(2)和Talc的引入使PES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从355.4℃提高至362.5℃,在碱液中降解4 d的失重率从38.15%±1.47%提高至87.99%±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气相二氧化硅 滑石粉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永顺 杨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7-1465,共9页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H_(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青蒿琥酯注射液和青蒿琥酯纳米胶束(1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青蒿琥酯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36只H_(22)肝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20 mg/kg环磷酰胺)、青蒿琥酯注射液组(30 mg/kg)及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kg),末次给药3 d后记录体质量和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最佳处方为mPEG-PLA-PHis与青蒿琥酯比例10.18∶1,青蒿琥酯质量浓度0.48 mg/mL,水化时间0.96 h,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分别为(94.27±1.26)%、(8.26±0.18)%、(4.19±0.20)%、(65.14±4.96)nm、-(17.64±1.06)mV。纳米胶束在弱酸性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高于在弱碱性介质中,具有pH敏感性。与注射液比较,纳米胶束t_(1/2)、MRT延长(P<0.01),CL降低(P<0.01),AUC_(0~t)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不同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瘤重下降(P<0.05,P<0.01),以中剂量组更明显,抑瘤率达55.40%。结论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包封率较高,体内抗肿瘤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纳米胶束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抗肿瘤活性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 HPLC H_(22)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相变材料的结构与降温效果
7
作者 徐建 王暄博 +3 位作者 卢昕博 蒋健 郑映 潘鹏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2,共8页
针对加热卷烟中聚乳酸(PLA)材料降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高相变焓的聚乙二醇(PEG)对PLA进行共混改性。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不同PEG分子量与含量的PLA/PEG相变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材料的相变行为、力学性能、亲水性能、降温效果以及相变... 针对加热卷烟中聚乳酸(PLA)材料降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高相变焓的聚乙二醇(PEG)对PLA进行共混改性。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不同PEG分子量与含量的PLA/PEG相变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材料的相变行为、力学性能、亲水性能、降温效果以及相变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纯PLA材料相比,PEG的引入使材料在40~70℃处的相变潜热增大,相变温度范围变宽。PLA/PEG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受PEG质量分数的影响显著,但受PEG分子量影响不明显。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增加,PLA/PEG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杨氏模量显著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亲水性提高。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将PLA/PEG材料3D打印成降温滤嘴,并应用到加热卷烟中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这归因于PEG的熔融吸热和PLA在玻璃化转变区域的热焓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共混改性 降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阻燃玻纤增强环氧树脂层压板的研制
8
作者 夏宇轩 钱中华 +2 位作者 李玥翯 姜大伟 孙才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6-330,336,共6页
环氧玻纤层压板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但该层压板具有易燃性。为了提高其阻燃性能,使用了实验室自制的一种新型磷系阻燃剂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作为反应型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用阻燃剂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剂,双酚A型环氧树脂制备树脂... 环氧玻纤层压板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但该层压板具有易燃性。为了提高其阻燃性能,使用了实验室自制的一种新型磷系阻燃剂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作为反应型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用阻燃剂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剂,双酚A型环氧树脂制备树脂体系,对树脂基体黏度进行测试。然后将树脂基体浸胶到偶联剂KH550处理过的玻璃布上形成半固化片,并对半固化片性能进行了测试。多层半固化片热压为层压板,进行了层压板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弯曲性能测试、冲击强度和吸水率测试。结果表明: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对该层压板的阻燃性能有显著性提高,当阻燃剂添加量3.1%,层压板通过UL-94 V-0级别且LOI为29.2%。阻燃剂添加量在3.1%以内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弯曲强度基本稳定在500~520MPa之间,冲击强度基本稳定在145~165kJ/m^(2)之间,吸水率基本稳定在0.04%~0.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 磷系阻燃剂 层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氧钛催化酯化缩聚法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及其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振超 魏东 +4 位作者 苗庆 王明亮 魏忠 王自庆 宋晓玲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一种脂肪族聚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全生物降解特性,在降解塑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乙酸氧钛化合物,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丁二酸(SA)和乙二醇(EG)酯化缩聚合成高分子量PES。系...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一种脂肪族聚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全生物降解特性,在降解塑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乙酸氧钛化合物,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丁二酸(SA)和乙二醇(EG)酯化缩聚合成高分子量PES。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催化剂占反应物料的质量分数,下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ES分子量的影响,采用^(1)H-NMR和^(13)C-NMR对PE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0.6%,在230℃下聚合8 h时,合成的PES的特性黏度[η]为0.78,数均分子量(Mn)为47500,对应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2.66。合成的PES熔点为102.4℃,最大热分解温度为420.2℃,断裂伸长率为505%±5%,拉伸应力为(48.3±0.6)MPa,拉伸弹性模量高达358.8 MPa。以煤制乙二醇为单体合成PES不但可以实现全生物降解聚合物的低成本制备,而且对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氧钛 煤化工 全生物降解聚合物 乙二醇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纤维织物的固-固相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超博 霍强强 隋绪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具备灵活热响应的电磁干扰(EMI)屏蔽复合材料是电磁防护、建筑工程、电子兼容等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为制得该类EMI屏蔽复合材料,首先将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与聚乙二醇(PEG)反应,获得具有高活性硅醇基团可自交联的柔韧固-... 具备灵活热响应的电磁干扰(EMI)屏蔽复合材料是电磁防护、建筑工程、电子兼容等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为制得该类EMI屏蔽复合材料,首先将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与聚乙二醇(PEG)反应,获得具有高活性硅醇基团可自交联的柔韧固-固相变树脂(SPCR)基体,随后,通过SPCR封装被银纳米线(AgNWs)修饰的玻璃纤维织物(GFF)制备得到AgNWs/GFF/SPCR复合材料。测试了SPCR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了AgNWs/GFF层数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最后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响应性能。结果表明,SPCR在保留原始PEG相变特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形状稳定能力,从而避免被泄漏。4层AgNWs/GFF组成的复合材料在2.8 mm厚度下的EMI屏蔽效能(SE)约为73 dB。电磁波吸收效能(SEA)随着EMI SE的增加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电磁波反射效能(SER)在6~18 dB范围内波动。同时,反射系数(R)远大于吸收系数(A),AgNWs/GFF/SPCR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反射主导屏蔽机制。此外,AgNWs/GFF/SPCR复合材料在升温和降温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滞后现象。因此,AgNWs/GFF/SPCR复合材料在电磁辐射防护和设备热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固相变树脂 聚乙二醇 银纳米线 玻璃纤维织物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MA刷微图案诱导聚苯乙烯纳米颗粒阵列化
11
作者 高浩 魏中华 +2 位作者 邓佳 陈涛 赵海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0-276,共7页
基于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在疏水性引发剂表面制备亲水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以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为模板,借助亲疏水区域间表面能的差异使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在亲水区域精准组装制备纳... 基于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在疏水性引发剂表面制备亲水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以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为模板,借助亲疏水区域间表面能的差异使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在亲水区域精准组装制备纳米颗粒微阵列。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与拉曼光谱仪(Raman)对各阶段基体表面化学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多巴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2-溴-2-甲基丙酸酯(PDA/SiBr)复合涂层、PEGMA聚合物刷以及PS纳米颗粒微阵列被成功制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对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及PS纳米颗粒阵列化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S纳米颗粒在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区域选择性组装。研究了PS纳米颗粒微阵列表面BSA蛋白吸附行为,荧光图像结果表明PS纳米颗粒在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表面组装后可以有效促进BSA蛋白在该区域的黏附。相关研究工作拓展了图案化聚合物刷在纳米颗粒微阵列制备中的应用,为纳米颗粒在高质量生物微阵列、生物探针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刷微图案 亲疏水反差特性 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 微阵列 蛋白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4 位作者 郑裕东 朱百家 姜宏伟 南开辉 吴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7-820,共4页
本研究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与具有亲水性链段的聚乙二醇共聚制得嵌段共聚物 ,用以改善疏水性材料聚乳酸的亲水性。研究发现通过共聚 ,显著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 ,使得材料的接触角由 4 6°降为 10~ 2 3... 本研究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与具有亲水性链段的聚乙二醇共聚制得嵌段共聚物 ,用以改善疏水性材料聚乳酸的亲水性。研究发现通过共聚 ,显著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亲水性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 ,使得材料的接触角由 4 6°降为 10~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 聚乳酸 亲水性 结构性能 PLA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增塑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盾 李会丽 +3 位作者 陆颖 周安 曹峥 刘春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69,177,共7页
文中探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对聚乳酸(PLA)增塑改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仪、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热重分析、旋转流变仪等测试表征方法对共混材料的增塑效果、力学性能、热行为、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实... 文中探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对聚乳酸(PLA)增塑改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仪、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热重分析、旋转流变仪等测试表征方法对共混材料的增塑效果、力学性能、热行为、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EG可有效增塑PLA,PEG相对分子质量越低增塑效果越好,可以使PLA的塑化时间从250 s降低到128 s;加入PEG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PEG相对分子质量越低,拉伸强度下降越明显;PEG的加入使PLA的T_g和T_(cc)降低20℃左右,而T_m有所提高,其中低相对分子质量PEG可以更好地促进PLA结晶,但是随着PEG的加入共混体系的热分解温度降低,相对分子质量越低,热分解温度降低越明显;流变实验表明共混体系的复数黏度(η*)、储能模量(G')及损耗模量(G'')的变化随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二醇 聚乳酸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水体系相图及丙烯酰胺单体在两相中的分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单国荣 曹志海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48-1351,M008,共5页
聚丙烯酰胺(PAAm)和聚乙二醇(PEG)两种水溶液混合时能形成双水相体系,其中上层为PEG富集相,下层为PAAm和PEG的混合相.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和浊度滴定法研究了PAAm-PEG-H2O双水相体系的相图,结果表明,随着PEG分子量的升高,体系的分相... 聚丙烯酰胺(PAAm)和聚乙二醇(PEG)两种水溶液混合时能形成双水相体系,其中上层为PEG富集相,下层为PAAm和PEG的混合相.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和浊度滴定法研究了PAAm-PEG-H2O双水相体系的相图,结果表明,随着PEG分子量的升高,体系的分相浓度下降.在PAAm-PEG20000-H2O体系中,随着体系温度升高,分相浓度先下降后升高,55℃时分相浓度最低.丙烯酰胺(AAm)单体能在两相中发生相分配,分配系数随着PAAm浓度和平衡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聚丙烯酰胺 聚乙二醇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20
15
作者 全大萍 高建文 +1 位作者 廖凯荣 卢泽俭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1-394,共4页
 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聚乙二醇大分子为共引发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聚乳酸(PLA) 聚乙二醇(PEG) 聚乳酸(PLA)三嵌段共聚物。从共聚物在生理盐水中降解时特性粘度[η]、质量和热行为的变化,考察了PEG分子量和丙交酯/PEG(摩尔...  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聚乙二醇大分子为共引发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聚乳酸(PLA) 聚乙二醇(PEG) 聚乳酸(PLA)三嵌段共聚物。从共聚物在生理盐水中降解时特性粘度[η]、质量和热行为的变化,考察了PEG分子量和丙交酯/PEG(摩尔比)对共聚物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嵌段对共聚物的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丙交酯/PEG一定时,PEG分子量越大,共聚物越容易降解;PEG嵌段长度一定时,丙交酯/PEG越大,共聚物降解速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嵌段共聚物 降解性能 聚乳酸 聚乙二醇 辛酸亚锡 丙交酯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修饰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与肝癌细胞的亲和性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微 王平 +6 位作者 王蔚 张玥 张闯年 田秦 王秀华 刘媛 袁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6-420,共5页
将肝靶向分子甘草次酸偶联至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上.以聚乙二醇维生素E(TPGS)为稳定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肝靶向纳米粒子,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激光光散射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共聚物及纳米粒子的理化性... 将肝靶向分子甘草次酸偶联至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上.以聚乙二醇维生素E(TPGS)为稳定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肝靶向纳米粒子,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激光光散射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共聚物及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安全性,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初步考察了纳米粒子与肝癌细胞的亲和能力.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粒径为128.2 nm,电势为-16.2 mV,在电解质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粒子无明显细胞毒性,且甘草次酸的引入能显著增加肝癌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取几率,显示出其作为肝靶向药物载体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 聚乙二醇维生素E 肝靶向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族聚酯及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方俊 黄发荣 +3 位作者 郭红梅 林明涛 董旭 王俊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以酯交换法或直接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聚酯,经二异氰酸酯(HDI)扩链得到含氨酯键的聚酯及共聚酯,用DSC、X射线衍射等分析表征了聚酯及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用土埋试验、CO_2释放试验和黑曲霉降解试验着重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生物降解... 以酯交换法或直接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聚酯,经二异氰酸酯(HDI)扩链得到含氨酯键的聚酯及共聚酯,用DSC、X射线衍射等分析表征了聚酯及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用土埋试验、CO_2释放试验和黑曲霉降解试验着重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详细讨论了聚酯结构、组成及聚酯分子量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族聚酯 共聚酯 生物降解性 酯交换法 直接缩聚法 改性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混物的结晶与降解行为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矿生 唐梅荣 +6 位作者 薛小佳 李楷 邵炎 周健 岳冲冲 李壮壮 潘鹏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1190,共10页
针对聚乳酸(PLLA)亲水性差、降解周期长的问题,利用与亲水性高分子聚乙二醇(PEG)共混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了不同组成的PLLA/PEG共混物颗粒,系统研究了PLLA/PEG共混物的结晶和熔融、亲水性和在酸碱介质中的降解行为... 针对聚乳酸(PLLA)亲水性差、降解周期长的问题,利用与亲水性高分子聚乙二醇(PEG)共混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了不同组成的PLLA/PEG共混物颗粒,系统研究了PLLA/PEG共混物的结晶和熔融、亲水性和在酸碱介质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PEG的加入增强了共混物中PLLA的结晶能力,提高了PLLA在降温过程中的熔融结晶温度。PLLA/PEG共混物在等温结晶中表现出比纯PLLA更快的结晶速度。通过改变PLLA/PEG共混物的组成,可调控材料的表面亲水性和降解速率。随着PEG含量的增多,PLLA/PEG共混物的表面接触角降低。PLLA与PLLA/PEG共混物均可在水溶液中降解,共混物的降解速率高于纯PLLA,随着PEG含量的升高和降解液中酸碱浓度的提高,PLLA/PEG共混物的降解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结晶 共混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伟 石峰晖 +2 位作者 王进锋 蒋志敏 季君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1,共4页
以丁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直接熔融聚合,制备了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用FT-IR,1H-NMR表征其结构;考察了不同聚酯反应催化剂对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的催化效果最佳。同时利用GPC,DSC,TG,X射线衍射,酶降... 以丁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直接熔融聚合,制备了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用FT-IR,1H-NMR表征其结构;考察了不同聚酯反应催化剂对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的催化效果最佳。同时利用GPC,DSC,TG,X射线衍射,酶降解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S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结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熔融聚合 热学性能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聚酯醇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席国喜 邢新艳 孙晨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0,共3页
研究了废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醇解条件对产物的羟值及平均分子量的影响,表明在196~198℃时,m(乙二醇) m(PET)=2,催化剂醋酸锌用量为PET质量的1%,醇解3~3 5h,聚酯PET降解很彻底,产物羟值(以KOH计)可达368mg g以上,平均分子量在... 研究了废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醇解条件对产物的羟值及平均分子量的影响,表明在196~198℃时,m(乙二醇) m(PET)=2,催化剂醋酸锌用量为PET质量的1%,醇解3~3 5h,聚酯PET降解很彻底,产物羟值(以KOH计)可达368mg g以上,平均分子量在305以下,主要成分是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BHET)单体及其低聚物。DSC和IR验证了产物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解 废聚酯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