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韧PBT/PC共混物的研制 被引量:9
1
作者 陆波 徐晓强 +1 位作者 亢萍 刘丽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0,共3页
研究了3种增韧剂SWR-6B、AX8900和EXL-2691A对PBT/PC(80/20)共混物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BT/PC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增韧剂用量的增加,PBT/PC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不断提高,当3种增韧... 研究了3种增韧剂SWR-6B、AX8900和EXL-2691A对PBT/PC(80/20)共混物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BT/PC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增韧剂用量的增加,PBT/PC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不断提高,当3种增韧剂各自的用量增加到20份时,PBT/PC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600 J/m以上,约为未加入增韧剂时的10倍;当增韧剂的用量增加到30份时,PBT/PC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900 J/m以上,同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而维卡软化温度仍高于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碳酸酯 共混物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聚体对PBT/PC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佑习 黄政道 +1 位作者 张有勇 李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7-70,共4页
讨论了离聚体Surlyn9020对PBT\PC共混体系的结构及其缺口冲击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共混体系中加入适量离聚体,可使其缺口冲击强度有较大提高,PBT、PC间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DSC、WAXD测试表明,离聚... 讨论了离聚体Surlyn9020对PBT\PC共混体系的结构及其缺口冲击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共混体系中加入适量离聚体,可使其缺口冲击强度有较大提高,PBT、PC间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DSC、WAXD测试表明,离聚体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最大结晶速率有所增大,动力学结晶能力基本不变,体系保持了快速结晶的特性,且共混体系的结晶度略有提高。但是,当离聚体的含量较高(≥15phr)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都受到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聚体 聚碳酸酯 共混物 结晶 P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及增容剂对PET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唐琦琦 付强 +1 位作者 杨斌 周持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5,共4页
用热塑性弹性体(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进行增韧,并以增容剂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苯乙烯(PS-g-EGMA)对SEBS和PET进行增容。用哈克转矩流变仪进行反应表征。测试共混材料的结... 用热塑性弹性体(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进行增韧,并以增容剂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苯乙烯(PS-g-EGMA)对SEBS和PET进行增容。用哈克转矩流变仪进行反应表征。测试共混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并观察试样微观结构以考察SEBS和增容剂对PET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增容剂能够与PET的末端羧基发生反应,并与SEBS有很好的相容性。改性PET的结晶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增容剂使得SEBS以更小的颗粒分散于PET中并与PET界面粘结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增韧改性 SEBS 增容剂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对PBT/P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佑习 黄政道 +1 位作者 张有勇 杨智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9-121,125,共4页
研究发现,在PBT/PC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熔体指数(MI)较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可以改善该共混体系的加工成型性能、外观及力学性能。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BT/PC共混物的熔体指数增大;LDPE对共混体系... 研究发现,在PBT/PC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熔体指数(MI)较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可以改善该共混体系的加工成型性能、外观及力学性能。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BT/PC共混物的熔体指数增大;LDPE对共混体系还可起增韧作用,LDPE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另外,DSC研究发现,LDPE的引入对共混物中PBT组分的结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热失重(TG)分析表明,LDPE对共混体系的热降解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聚碳酸酯 共混物 性能 P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PC/E-MA-GMA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与亚微相态 被引量:7
5
作者 魏刚 彭娅 +1 位作者 龙盛如 黄锐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4,69,共5页
将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三元共聚物与聚碳酸酯(PC)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研究了其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和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当m(PBT)/m(PC)为50:50,三元共混体系在w(E-MA-GMA)为10%时,缺口冲击强... 将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三元共聚物与聚碳酸酯(PC)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研究了其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和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当m(PBT)/m(PC)为50:50,三元共混体系在w(E-MA-GMA)为10%时,缺口冲击强度达93 kJ/m2,同时拉伸强度达到54 MPa。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E- MA-GMA作为柔性界面层,起到反应性增容作用,使PC分散相的相畴尺寸变小。PC相特有的相形态以及柔性界面层的存在是三元共混体系强韧化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聚碳酸酯 亚微相态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C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宁 刘倩 +1 位作者 戚绍祺 张光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1-75,共5页
用偏光显微镜、X-ray衍射仪和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PET/PC)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PET/PC共混物中,当PC含量在50%以下时,PC的晶粒与PET的球晶分别分散在非晶区中;当PC含量在50%以上时,PET的... 用偏光显微镜、X-ray衍射仪和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PET/PC)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PET/PC共混物中,当PC含量在50%以下时,PC的晶粒与PET的球晶分别分散在非晶区中;当PC含量在50%以上时,PET的晶柱与PC的晶粒分别分散在非晶区中。随着PC含量的增加,PET晶体的完整性被破坏,晶粒变小,结晶度下降,熔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甲酸 乙二酯 聚碳酸酯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反应对PBT/PC共混体系相容性及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政道 张有勇 刘佑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89-494,共6页
研究了PBT、PC间的酯交换反应及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热行为。IR结果表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PBT、PC间发生了酯交换反应,磷酸三苯酯(TPP)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酯交换反应的进行,但是当温度过高或共混时间过长时,TPP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DSC... 研究了PBT、PC间的酯交换反应及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热行为。IR结果表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PBT、PC间发生了酯交换反应,磷酸三苯酯(TPP)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酯交换反应的进行,但是当温度过高或共混时间过长时,TPP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DSC研究发现PBT、PC在熔体状态下是部分相容的,一定程度的酯交换反应有助于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采用Fox方程计算了共混体系中各相的组成,说明二组分的相容性受动力学因素影响。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也受酯交换反应的影响,PBT、PC的降解过程是相互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PBT 共混物 酯交换反应 相容性 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抑制剂对PBT/P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勇 张师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4期61-64,共4页
通过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考察了不同种类的酯交换抑制剂对其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酯交换抑制剂磷酸二氢钠的质量分数[棕(NaH2PO4)]对共混体系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 通过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考察了不同种类的酯交换抑制剂对其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酯交换抑制剂磷酸二氢钠的质量分数[棕(NaH2PO4)]对共混体系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NaH2PO4,可以提高共混体系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热稳定性;当棕(NaH2PO4)为0.75%,共混体系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系 酯交换 PBT 缺口冲击强度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共混物 聚碳酸酯 NaH2PO4 热稳定性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增韧改性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耀先 赵玉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共混的方法,将聚碳酸酯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增韧改性,并以DSC、SEM、FT-IR和力学测试为手段,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MAA/PC是部分相容体系,存在着氢键的相互作用。... 采用共混的方法,将聚碳酸酯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增韧改性,并以DSC、SEM、FT-IR和力学测试为手段,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MAA/PC是部分相容体系,存在着氢键的相互作用。控制共混率在一定范围内,颗粒分散均匀且粒径小,冲击韧性有较大改善,增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共聚物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共混合金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继荣 宁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共混合金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相容剂时,随PET含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说明此体系部分相容。PET的加...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共混合金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相容剂时,随PET含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说明此体系部分相容。PET的加入可明显改善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性。PET含量为65%左右时改善效果最佳。相容剂的加入使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略有下降,但缺口冲击强度得到较大提高,在PC/PET(30/70)中添加3份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或7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即可使缺口冲击强度由5.5 kJ/m2提高到10 kJ/m2以上。含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基团的相容剂PTW对两相界面的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共混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晓强 曹长林 +2 位作者 陈昌禧 陈华泽 陈庆华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7,共6页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ABS-g-(GMA-co-St),AGS]为改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80/20)共混物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和流...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ABS-g-(GMA-co-St),AGS]为改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80/20)共混物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改性后共混物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中两相间的界面黏结增强;AGS对PBT/PC共混物具有强韧化的作用,与未添加AGS的PBT/PC共混物相比,当AGS含量为10份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9.8%和17.4%;AGS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界面强度和相容性;添加AGS能够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峰温度,起到促进晶粒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碳酸酯 共混物 增强 增韧 力学性能 流变行为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PBT/PC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革生 梁培亮 杨桂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1,共4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组成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 /聚碳酸酯 (PC)共混体系 ,研究了抗冲改性剂及酯交换抑制剂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 ,抗冲改性剂...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组成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 /聚碳酸酯 (PC)共混体系 ,研究了抗冲改性剂及酯交换抑制剂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 ,抗冲改性剂使共混体系冲击强度提高的同时 ,降低了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 ;酯交换抑制剂的加入 ,降低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适当的酯交换反应有利于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提高 ;在该体系中PBT与PC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增强 PBT PC 共混体系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碳酸酯 抗冲改性剂 酯交换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PET共混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立峰 张增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9年第4期3-7,共5页
采用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增粘以及加入增韧剂的方法,通过一步法熔融共混挤出得到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聚碳酸酯/回收PET(PC/RPET)合金。通过适当地增粘RPET以及合适地选择增韧剂,只需加入2.5%(质量)的增韧剂就可以得到力学性... 采用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增粘以及加入增韧剂的方法,通过一步法熔融共混挤出得到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聚碳酸酯/回收PET(PC/RPET)合金。通过适当地增粘RPET以及合适地选择增韧剂,只需加入2.5%(质量)的增韧剂就可以得到力学性能与纯PC工程塑料相当的PC/RPET共混合金,同时成本比纯PC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酯 乙二酯 共混合金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EPDM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14
作者 马荣堂 李明 +2 位作者 李姬英 寇喜春 汤心颐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89-94,共6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C/PET/EPDM共混物,用TBA,DSC,TEM及IR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计算了相互作用参数,讨论了EPDM对PC/PET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PET/EPDM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EPDM增大了PC/PET的相容性。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酸酯 EPDM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EPDM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
15
作者 李明 马荣堂 +1 位作者 寇喜春 汤心颐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85-88,共4页
用WAXS和SAXS研究了PC/PET/EPDM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C,EPDM导致PET的晶片厚度、非晶层厚度及长周期增加,但不影响晶胞尺寸及夹角。该共混体系为晶区与非晶区界面分明的两相体系。
关键词 聚对苯酸酯 EPDM 共混物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环氧化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学会 张会轩 +3 位作者 王新华 王志刚 蒋俊光 姜炳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657-1659,共3页
三元乙丙橡胶环氧化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研究王学会,张会轩,王新华,王志刚,蒋俊光,姜炳政(吉林工学院化工系,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环氧化,PBT,增韧作用,共混物... 三元乙丙橡胶环氧化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研究王学会,张会轩,王新华,王志刚,蒋俊光,姜炳政(吉林工学院化工系,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环氧化,PBT,增韧作用,共混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具有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丙橡胶 环氧化 PBT 增韧作用 共混 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G/PC/TPU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明东 丁雪佳 +3 位作者 何旺彤 李雅鹏 白玉兴 张宁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4,共4页
采用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聚碳酸酯(PC)、聚氨酯(TPU)挤出共混,制备了PETG/PC、PETG/PC/TPU两种共混物,研究了两种共混物的透明性能、力学性能、相容性及微观结构等。结果表明:PETG/PC共... 采用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聚碳酸酯(PC)、聚氨酯(TPU)挤出共混,制备了PETG/PC、PETG/PC/TPU两种共混物,研究了两种共混物的透明性能、力学性能、相容性及微观结构等。结果表明:PETG/PC共混物具有良好透明性能和相容性,共混物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PC的加入提高了PETG/PC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但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TPU的加入不影响PETG/PC体系的透明性,并能够提高体系的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 4-环己烷二甲醇酯 聚碳酸酯 聚氨酯 共混 透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粒子特性对其增韧PBT/P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晳娜 姜英 +1 位作者 毕野 孙树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4,共5页
调节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用量合成了以聚丁二烯(PB)为核,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为壳的核壳粒子ABS-g-GMA。接枝特性测试发现TDDM降低了核壳粒子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表明TDDM降低了PB相交联程度,... 调节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用量合成了以聚丁二烯(PB)为核,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为壳的核壳粒子ABS-g-GMA。接枝特性测试发现TDDM降低了核壳粒子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表明TDDM降低了PB相交联程度,提高了PB空洞化能力。随着TDDM用量增加,ABS-g-GMA屈服应变降低,断裂伸长率提高。透射电镜发现TDDM加入对ABS-g-GMA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聚碳酸酯(PC)共混物基体中的分散形态没有不利影响。力学测试表明ABS-g-GMA粒子对PBT/PC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增韧作用。TDDM对ABS-g-GMA增韧PBT/PC有积极作用,能使共混物冲击韧性和断裂强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核壳粒子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C合金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立权 温浩宇 +2 位作者 徐刚 刘欢 郑卓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5,共3页
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加入一定量的聚碳酸酯(PC)及相容剂,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共混造粒得到PET/PC合金,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相比PET,PET/PC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冷结晶温度都得到了提升,材料的... 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加入一定量的聚碳酸酯(PC)及相容剂,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共混造粒得到PET/PC合金,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相比PET,PET/PC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冷结晶温度都得到了提升,材料的热性能得到改善。通过添加相容剂,增进PET与PC间的相容性,使得合金的韧性及加工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碳酸酯 相容剂 共混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BAT/OMMT生物基材料的制备及快速成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智 孙玲 周健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1,共5页
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及有机蒙脱土(OMMT)材料进行共混,采用挤出成型制备PLA/PBAT/OMMT线材,再采用快速成型制备标准试样,通过对样件的力学性能、结晶行为、断面形貌和表观质量的测试和分析得出... 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及有机蒙脱土(OMMT)材料进行共混,采用挤出成型制备PLA/PBAT/OMMT线材,再采用快速成型制备标准试样,通过对样件的力学性能、结晶行为、断面形貌和表观质量的测试和分析得出:纯PLA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42MPa和1.8%,表现出硬而脆的特点;PLA/PBAT共混后,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以及冲击强度不断提高,当PBAT含量为60%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达到405%,材料的冲击强度为31.11kJ/m2,约为纯PLA的11倍;而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当PBAT含量约为30%时,拉伸强度最佳,为37.08MPa;加入2%含量的OMMT后,共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之前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拉伸强度以及冲击强度提升的较为明显;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和扫描电镜分析,PLA/PBAT共混体系为不相容体系,两相界面存在大量的孔洞,且结晶性能差,为半结晶聚合物,OMMT的加入使PLA/PBAT的两相界面变得模糊,极大地改善他们的相容性,而且还提高了共混物的结晶度;通过观察打印制件的表观质量,当PBAT的含量在30%左右,综合快速成型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生物基共混 快速成型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