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y-DMDAAC在彩喷纸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尤鹏 陈克复 +3 位作者 赵传山 杨仁党 吕新莲 杨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2,共4页
探讨了实验室自制阳离子固着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olyDMDAAC)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涂料黏度(剪切黏度)、Zeta电位的影响,以及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油墨吸收性、打印光密度、耐水性能的影响,并与其他阳离子固着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探讨了实验室自制阳离子固着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olyDMDAAC)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涂料黏度(剪切黏度)、Zeta电位的影响,以及对彩色喷墨打印纸油墨吸收性、打印光密度、耐水性能的影响,并与其他阳离子固着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阳离子固着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涂层表面与油墨粒子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喷墨打印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阳离子固着剂 彩色喷墨打印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PDMDAAC有机-无机杂化絮凝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蒋绍阶 冯欣蕊 +1 位作者 李晓恩 向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用过硫酸铵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聚合氯化铝(P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杂化絮凝剂。电导率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AC-PDMDAAC之间以共价键性质键合。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杂化絮凝剂结构疏松,更易发挥吸附架桥... 用过硫酸铵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聚合氯化铝(P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杂化絮凝剂。电导率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AC-PDMDAAC之间以共价键性质键合。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杂化絮凝剂结构疏松,更易发挥吸附架桥作用。实验得到合成杂化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单体用量为m(单体)/m(PAC)=30/10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7%,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3h。絮凝实验结果表明,杂化型高分子絮凝剂在投药量为8 mg/L时,絮凝效果明显优于复配型或PAC单独使用时的絮凝效果,浊度去除率达9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DMDAAC的合成及其在喷墨打印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尤鹏 赵传山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5-149,共5页
应用实验室最佳实验方案,利用二步法合成了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然后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聚合生成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将合成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作为阳离子添加剂应用于彩色喷墨打印纸涂层中并测定成纸的各项性能。
关键词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应用 合成 自由基溶液聚合法 彩色喷墨打印纸 阳离子添加剂 实验方案 实验室 二步法 成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DAAC助凝PAC处理高浊度丙烯酸乳液废水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杰 齐建 +1 位作者 杨期勇 王慧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助凝剂主要用于低浊度天然水体的除浊,而很少用于高浓度的生产废水处理,为此,采用PDMDAAC助凝聚合氯化铝(PAC)处理高浓度丙烯酸乳液废水,考察了PAC投加量、m(PDMDAAC)∶m(PAC)、初始pH、沉淀时间对PAC...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助凝剂主要用于低浊度天然水体的除浊,而很少用于高浓度的生产废水处理,为此,采用PDMDAAC助凝聚合氯化铝(PAC)处理高浓度丙烯酸乳液废水,考察了PAC投加量、m(PDMDAAC)∶m(PAC)、初始pH、沉淀时间对PAC混凝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PDMDAAC的助凝机理。结果表明,PDMDAAC助凝剂对高浓度丙烯酸乳液废水混凝的处理效果明显,可以高效地去除COD和浊度。其最优混凝条件:PAC投加量为350 mg/L,m(PDMDAAC)∶m(PAC)为2%、初始pH=7.0,沉降时间为20 min。在最优混凝条件下进行中试混凝实验,废水COD由11 396 mg/L降为417 mg/L,COD去除率达到96.3%,浊度由11 220 NTU降为39 NTU,浊度去除率达到99.6%。由激光粒度和SEM分析可知,PDMDAAC助凝PAC的絮体粒径为12.4μm,PDMDAAC助凝PAC的絮凝机理更趋向于吸附电中和作用,而吸附架桥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聚合氯化铝 丙烯酸乳液废水 助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
5
作者 从金月 黄超群 +3 位作者 贾伟娜 刘冰 王璇 于良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7-263,共7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CPNMA),并对其吸附废水中甲基橙(MO)的性能进行探究。利用SEM、FT-IR、TG及XPS对CPNMA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发现,在25℃下CPNMA对MO的吸附行为更符合...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CPNMA),并对其吸附废水中甲基橙(MO)的性能进行探究。利用SEM、FT-IR、TG及XPS对CPNMA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发现,在25℃下CPNMA对MO的吸附行为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平衡时间为960 min,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71.6 mg/g。分析了吸附温度和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35℃及溶液pH=6时CPNMA可以呈现出最佳的吸附效果。综合分析,CPNMA的吸附机理包括氢键、静电作用、范德华力、n-π相互作用、表面吸附和孔隙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羟甲基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水凝胶 甲基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对钨和SiO_(2)去除速率选择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丁杰 周建伟 +4 位作者 罗翀 王辰伟 孙纪元 杨云点 冯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08,共7页
为了提高钨(W)和SiO_(2)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的去除速率选择比,提出将绿色环保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作为SiO_(2)去除速率的抑制剂;以普通硅溶胶为磨料,研究酸性抛光液中不同PDADMAC添加量对W和SiO_(2)去除速率以及... 为了提高钨(W)和SiO_(2)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的去除速率选择比,提出将绿色环保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作为SiO_(2)去除速率的抑制剂;以普通硅溶胶为磨料,研究酸性抛光液中不同PDADMAC添加量对W和SiO_(2)去除速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探究PDADMAC在CMP过程中对W和SiO_(2)的不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PDADMAC添加量的增加,W的去除速率小幅度下降,SiO_(2)的去除速率大幅度下降,从而提高了W和SiO_(2)之间的去除速率选择比;PDADMAC会在W表面发生静电吸引作用和在SiO_(2)表面发生吸附作用,这些作用会明显增加W和SiO_(2)的去除速率选择比和改善W和SiO_(2)镀膜片的表面质量;以PDADMAC为抑制剂,使用普通硅溶胶为磨料即可实现较高的W去除速率和较高的W和SiO_(2)去除速率选择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去除速率选择性 表面粗糙度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BA·2HCl-NaHSO_3引发下DMDAAC-AM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1 位作者 陈建国 李绵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98-2003,共6页
采用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AIBA·2HCl)和NaHSO3(RH)组成的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溶液的pH值、引发剂复配和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合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nAM∶nDMDAAC=... 采用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AIBA·2HCl)和NaHSO3(RH)组成的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溶液的pH值、引发剂复配和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合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nAM∶nDMDAAC=4∶1、ω(monomer)=30%和引发剂AIBA·2HCl-RH的浓度为1·0×10-4mol·L-1的条件下,pH=7·0时,DMDAAC-AM共聚物的特性黏数达11·56dl·g-1;pH=10·0时,特性黏数最高达13·60dl·g-1.采取连续加料方式,可获得阳离子度38·8%,特性黏数达11·61dl·g-1的共聚物.进一步测得该引发体系30℃下,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3·25kJ·mol-1,单体的竞聚率为γAM=6·800,γDMDAAC=0·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共聚 AIBA·2HCl-RH引发剂 竞聚率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DMDAAC-AM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范宏 陈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5,共4页
以淀粉 (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丙烯酰胺 (AM)为原料 ,采用 Fe2 + - H2 O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合成了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 ,得到了 Fe2 + ... 以淀粉 (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丙烯酰胺 (AM)为原料 ,采用 Fe2 + - H2 O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合成了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 ,得到了 Fe2 + - H2 O2 -抗坏血酸引发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DMDAAC-AM 接枝共聚物 合成 表征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碳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乔宇 郭睿 李彩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560,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疏水单体、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阳离子单体,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了氟碳型共聚物P(AM-DMDAAC-HFMA)。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疏水单体、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阳离子单体,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了氟碳型共聚物P(AM-DMDAAC-HFMA)。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引发剂用量、疏水单体加入量等因素对P(AM-DMDAAC-HFMA)产率及其阳离子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P(AM-DMDAAC-HFMA)的絮凝性能和对含油废水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55℃、聚合体系pH=7、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m(AM)∶m(DMDAAC)∶m(HFMA)=68∶22∶10、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8%的条件下,三元共聚物P(AM-DMDAAC-HFMA)的产率及其阳离子度最高,其对硅藻土悬浮液有较好的絮凝性能;在温度20℃、硅藻土悬浮液pH=7、P(AM-DMDAAC-HFMA)投加量10mg/L条件下,硅藻土悬浮液上清液透光率和絮凝时间分别为99.5%和10s。与聚丙烯酰胺(PAM)、实验室合成P(AM-DMDAAC)相比,P(AM-DMDAAC-HFMA)对含油废水具有优越的除油效果;当共聚物加入量为30mg/L、温度40℃、pH=10时,除油率达到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疏水缔合 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AMPS/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性能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谢建宇 王旭 +2 位作者 张滨 周乐群 王亚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34-436,443,共4页
对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在钻井液中的降粘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并利用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借助热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可以显... 对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在钻井液中的降粘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并利用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借助热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可以显著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加入0.5%降粘剂的淡水基浆,高温降粘率可以达到92.1%,并且具有较好的抑制性和抗盐、抗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 降粘剂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制备季铵盐聚合物/纳米ZnO复合抗菌剂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党鸽 陈琛 +1 位作者 吕斌 马建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5,共8页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甲基丙烯酸(MAA)、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纳米ZnO为原料,通过原位法制备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纳米ZnO(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ZnO用量对复...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甲基丙烯酸(MAA)、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纳米ZnO为原料,通过原位法制备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纳米ZnO(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ZnO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XRD和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整理中。结果表明:当纳米ZnO为0.8%时,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最佳;复合材料中存在环氧基团以及纳米氧化锌的特征吸收峰,纳米ZnO在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将其整理织物后,与原布相比,经10次标准洗涤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高达80%以上,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可达75%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洗牢度;经过整理后的织物断裂强力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纳米ZNO 羧基 抗菌 耐洗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F-DMDAAC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含铊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友泽 成应向 +2 位作者 付广义 赵媛媛 陈才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将自制聚硅酸铝铁(PSA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复配,制备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SAF-DMDAAC,并将其用于含铊废水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PSAF与DMDAAC先利用氢键形成聚合体后脱水,然后DMDAAC链上的烯基双键与PSAF中的聚铁、聚铝基... 将自制聚硅酸铝铁(PSA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复配,制备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SAF-DMDAAC,并将其用于含铊废水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PSAF与DMDAAC先利用氢键形成聚合体后脱水,然后DMDAAC链上的烯基双键与PSAF中的聚铁、聚铝基团发生桥联反应,以配位键形式将基团引入DMDAAC链,形成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Al+Fe)与Si的摩尔比2∶1、Al与Fe的摩尔比1∶2、60%(w)DMDAAC溶液加入量0.8%(w);废水处理的最优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0.8 g/L、废水pH 9.5、沉降时间10 min;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废水的色度、浊度、铊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96.4%,95.6%,处理后废水的色度、浊度、铊质量浓度分别为10度、6 NTU、13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铝铁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复合絮凝剂 含铊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盐两性高分子聚合物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岩峰 石永安 +1 位作者 张玉苍 赵德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9-475,共7页
以木质素磺酸盐、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得木质素磺酸盐两性絮凝剂(LDA),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共聚时间6h,固含量20%,引发剂质量分数0.1%,单体与木质素磺酸盐质量比4∶1,AM... 以木质素磺酸盐、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得木质素磺酸盐两性絮凝剂(LDA),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0℃,共聚时间6h,固含量20%,引发剂质量分数0.1%,单体与木质素磺酸盐质量比4∶1,AM与DMDAAC质量比2∶1.产品LDA的特性黏度为635.2mL/g,接枝效率为99.2%,阳离子度为26.8%.利用红外、氢核磁共振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4种污水进行絮凝处理,COD均达到排放标准,同时产品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絮凝剂 木质素磺酸盐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二烯丙基油酰胺/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苟绍华 马永涛 +3 位作者 何杨 夏鸿 张勤 周艳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二烯丙基油酰胺(DNDA)、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酰胺共聚物(PMADD)。利用FTIR、流变等方法分析了PMADD的结构,研究了PMADD的性能,并利用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PMADD对...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二烯丙基油酰胺(DNDA)、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酰胺共聚物(PMADD)。利用FTIR、流变等方法分析了PMADD的结构,研究了PMADD的性能,并利用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PMADD对模拟原油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合成PMADD适宜的条件为:m(AM)∶m(AA)∶m(DMDAAC)∶m(DNDA)=5∶5∶0.3∶0.04、聚合温度45℃、Na HSO3-(NH4)S2O8引发剂用量0.3%(w)(基于反应体系质量)、反应体系p H=7。PMADD具有良好的增黏、抗剪切、耐温、抗盐和耐老化性能。当PMADD的质量浓度为2 000mg/L时,其溶液的表观黏度为590.3 m Pa·s;在剪切速率为1 000 s-1时,其黏度保留率为7.0%;当Na Cl质量浓度为12 000 mg/L时,PMADD溶液的黏度保留率为23.7%。当模拟地层水的总矿化度为5 200 mg/L时,2 000 mg/L的PMADD溶液可提高模拟原油采收率1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剂 原油采收率 N N-二烯丙基油酰胺 N 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淀粉/DMDAAC-AM接枝共聚物复鞣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吕生华 马建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61-563,共3页
酶降解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在引发剂(NH4)2S2O8(APS)作用下进行了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得阳离子型淀粉复鞣剂。第一步酶降解条件为m(蒸馏水)∶m(淀粉)∶m(α 淀粉酶)=180∶20∶0 2,在60℃降解1h。第二步接枝... 酶降解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在引发剂(NH4)2S2O8(APS)作用下进行了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得阳离子型淀粉复鞣剂。第一步酶降解条件为m(蒸馏水)∶m(淀粉)∶m(α 淀粉酶)=180∶20∶0 2,在60℃降解1h。第二步接枝聚合反应条件为m(DMDAAC)∶m(AM)∶m(APS)=40∶20∶1 5,在75℃保温反应2h。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及接枝效率分别为150%和78%,单体转化率及阳离子度分别为98 5%和37%,复鞣革对于染料及加脂剂的吸收率分别为97 3%和96 2%,用红外光谱(FTIR)对复鞣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降解淀粉 接枝共聚物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党鸽 陈琛 马建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7,共6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PDMDAAC-AGE-MAA),进而与纳米ZnO复合,制备了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与透射电镜分别对聚合物和复合材料... 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PDMDAAC-AGE-MAA),进而与纳米ZnO复合,制备了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与透射电镜分别对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复合材料应用于织物整理中,考察了整理后织物的抗菌性和紫外吸收等性能。核磁共振氢谱表明PDMDAAC-AGE-MAA共聚物成功制备;核磁共振氢谱表明PDMDAAC-AGE-MAA/纳米ZnO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经复合材料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吸收紫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纳米ZNO 复合材料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共聚合制备高分子絮凝剂工艺及产物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姗 李夏倩 +1 位作者 缪阳 俞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16-1821,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结构单元含量的共聚物絮凝剂(PDA),比较了不同种类引发剂和分散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优化了聚合体系。考察了单体配比、...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结构单元含量的共聚物絮凝剂(PDA),比较了不同种类引发剂和分散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优化了聚合体系。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和乳化剂含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所得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黏度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进行了共聚合反应并得到了高分子产物,且产物中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组分含量远高于相应条件下水溶液聚合产物。当[DMDAAC]/[AM]=1∶4、引发剂浓度为30mmol/L、乳化剂含量为18%时,产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2.2×105,阳离子单元含量达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合成 黏度 核磁共振 反相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靳晓霞 孙继 王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3,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度为50%,相对分子质量100000—200000的低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研究了单体配比、投加浓度、聚合温度、引发体系等对反应的...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度为50%,相对分子质量100000—200000的低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研究了单体配比、投加浓度、聚合温度、引发体系等对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加入质量分数0.5%的抗交联剂CPL和螫合剂EDTA·2Na,采用三元复合引发体系可以将聚合反应不饱和单体的转化率提高到96%以上.并且通过控制分子质量调节剂SF的用量可以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的阳离子聚合物。该产品对高含水原油采出液有独特的预脱水性能,可提高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设备的效率和油水分离效果,与反相破乳剂、净水剂等配合使用还可以提高其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合物 预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田污水除油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祖超 李谦定 +3 位作者 李善建 刘瑶 闫帅 李成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36,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Fe_3O_4/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材料,然后通过静电作用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修饰在Fe_3O_4/GO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除油剂PDDA/Fe3O4/GO,并考察了Fe3O4与GO配比、p H、温度、反应时间和除油剂投加量等因素...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Fe_3O_4/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复合材料,然后通过静电作用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修饰在Fe_3O_4/GO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除油剂PDDA/Fe3O4/GO,并考察了Fe3O4与GO配比、p H、温度、反应时间和除油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除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DA/Fe_3O_4/GO不仅除油性能良好,而且除油速度快;在室温20℃、反应时间10 min、投加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条件下,可将油田污水中的油降至50 mg/L以下。该除油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除油速度快、易于操作、可重复利用等特点,为油田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四氧化三铁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油田污水 除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化二烯丙基铵)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的合成及其对Cu(Ⅱ)的去除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立华 曹菁 +3 位作者 李艳红 刘星 李波 唐安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71-1778,共8页
以二烯丙基胺(DAA)、盐酸、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CS2和NaOH为原料,合成了聚(氯化二烯丙基铵)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PDACDTC).探讨了单体、引发剂AIBA和助剂EDTA的浓度对氯化二烯丙基铵(DAAC)聚合的影响,以及n(DAAC):n(NaOH):n(CS2)... 以二烯丙基胺(DAA)、盐酸、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CS2和NaOH为原料,合成了聚(氯化二烯丙基铵)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PDACDTC).探讨了单体、引发剂AIBA和助剂EDTA的浓度对氯化二烯丙基铵(DAAC)聚合的影响,以及n(DAAC):n(NaOH):n(CS2)对PDACDTC中S含量的影响.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对模拟含Cu2+废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体浓度≥4.8 mol·L-1,AIBA浓度为0.02 mol·L-1、EDTA浓度为0.5 mmol·L-1时,聚(氯化二烯丙基铵)的特性粘数可达128.5 mL·g-1;当n(DAAC)∶n(NaOH)∶n(CS2)=1∶1.2∶1时,PDACDTC的S含量为32%.对50 mg·L-1和100 mg·L-1的含Cu2+废水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5 mg·L-1和415 mg·L-1,PDACDTC中~CSS-与Cu2+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95∶1和1.97∶1,去除率分别为99.51%和99.84%,残余Cu2+浓度均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化二烯丙基铵)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含铜废水 螯合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