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解度和纺丝液含量对聚乙烯醇静电纺纳米纤维隔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毕谷帅 张锦中 +1 位作者 唐晓峰 查刘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5,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成纤聚合物,以水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纤维隔膜,研究了PVA醇解度和纺丝液含量对隔膜孔隙率、吸液率、热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液含量相同的条件下,PVA的... 以聚乙烯醇(PVA)为成纤聚合物,以水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纤维隔膜,研究了PVA醇解度和纺丝液含量对隔膜孔隙率、吸液率、热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液含量相同的条件下,PVA的醇解度越高,隔膜的孔隙率、吸液率、抗拉强度、热尺寸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PVA醇解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纺丝液含量的增加,隔膜的孔隙率和离子电导率逐渐升高,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PVA的醇解度和纺丝液含量对隔膜的电化学稳定性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纳米纤维隔膜 聚乙烯醇 静电纺丝 醇解度 纺丝液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导电水凝胶电解质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2
作者 朱召渲 王丽新 +3 位作者 唐晓宁 李龙 石雁 邵姣婧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3-902,共10页
通过加入聚苯胺(PANI)提高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电解质的导电性,并引入纳米SiO_(2),使其与PVA中的羟基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改善电解质的力学性能、离子传输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所制备的PVA/PANI/SiO_(2)导电水凝胶电解质表现出高的拉伸... 通过加入聚苯胺(PANI)提高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电解质的导电性,并引入纳米SiO_(2),使其与PVA中的羟基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改善电解质的力学性能、离子传输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所制备的PVA/PANI/SiO_(2)导电水凝胶电解质表现出高的拉伸应力(15.45 MPa)、应变(516.09%)、离子迁移数(0.56)和离子电导率(0.992 mS·cm^(-1)),以及宽的电化学窗口(2.56 V)。使用该电解质的对称电池可实现超过1200 h的稳定循环且锌沉积均匀。改性后的电解质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电化学和力学性能,同时增强了其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电池 聚乙烯醇水凝胶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聚苯胺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拉伸聚乙烯醇阻隔包装薄膜的研究
3
作者 曾书龙 赵崇滔 李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7-45,共9页
目的利用双向拉伸力场调控环境友好聚乙烯醇(PVA)的微观结构,制备高阻隔双向拉伸PVA(BOPVA)包装薄膜,研究BOPVA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力学、光学、阻隔和耐水性能,探讨其应用可行性。方法结合分子复合改性技术实现PVA的热塑加工,利用双向拉... 目的利用双向拉伸力场调控环境友好聚乙烯醇(PVA)的微观结构,制备高阻隔双向拉伸PVA(BOPVA)包装薄膜,研究BOPVA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力学、光学、阻隔和耐水性能,探讨其应用可行性。方法结合分子复合改性技术实现PVA的热塑加工,利用双向拉伸设备提供合适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制备不同拉伸倍率的BOPVA薄膜,表征其结晶结构与取向行为,测试其拉伸、撕裂和穿刺强度以及透明度、氧气渗透系数(P_(O2))和水溶性。结果双向拉伸力场可诱导PVA结晶,随拉伸倍率增加,BOPVA内部晶体与分子链沿面内方向取向,熔点和结晶度提高,晶体尺寸增大;双向拉伸极大提高了PVA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抗穿刺性能,拉伸3×3倍后,拉伸强度和穿刺强度分别达146.4 MPa和357.9 N/mm;BOPVA薄膜透明性和耐水性均优于未拉伸样品,600 nm波长处的透光率达88.3%,在水中浸泡1 h质量损失率低至4.4%;双向拉伸后,PVA自由体积下降,氧气阻隔性提升,薄膜的P_(O2)低至4.48×10^(-15)m^(3)·cm·m^(-2)·s^(-1)·Pa^(-1)。以市售EVOH/PA/PE五层共挤出复合膜作为参比,阻隔改善因子(BIF)达34.1。结论双向拉伸可有效提高PVA的阻隔性和耐水性,促进环境友好PVA薄膜在阻隔包装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双向拉伸 氧气阻隔 包装薄膜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纤维素与PVA混溶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
作者 冯彦洪 陈帅杰 孙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首次提出了将氧化还原改性纤维素(Oxidation-reduction modified cellulose,ORC)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共混进行制备复合材料,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ORC与PVA的混溶性.对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能和氢键数量分析发现,随着... 首次提出了将氧化还原改性纤维素(Oxidation-reduction modified cellulose,ORC)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共混进行制备复合材料,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ORC与PVA的混溶性.对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能和氢键数量分析发现,随着改性程度增加,ORC与PVA会产生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促进了组分间的混溶.当ORC的改性程度达到40%后,ORC与PVA的溶解度参数差值为2.02(J/cm^(3))^(1/2),达到混溶条件.根据Flory-Huggins理论确定了醇解度为88%和99%的PVA与ORC的混溶性,结果表明PVA(88%)与ORC的混溶性更好.对共混体系中形成氢键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分析发现,醋酸乙烯酯重复单元上的羰基更倾向与ORC形成分子链间氢键,而乙烯醇重复单元上的羟基更倾向形成分子链内氢键,这促使PVA(88%)/ORC共混体系中形成更多的分子链间氢键,从而混溶性更好.研究结果可为ORC/PVA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溶性 氧化还原改性纤维素 分子动力学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解度对聚乙烯醇薄膜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孟祥莹 蒋红光 +7 位作者 王道亮 伍岳 苏璐璐 汪钰萍 刘亚琳 黄梦奇 柳明秀 高建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6,共6页
醇解度对聚乙烯醇(PVA)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合成制备不同醇解度(78%~93%)的PVA树脂并流延成膜,研究了醇解度对PVA薄膜各项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结果表明,PVA薄膜的熔点和结晶度随醇解度的增加而增加。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 醇解度对聚乙烯醇(PVA)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合成制备不同醇解度(78%~93%)的PVA树脂并流延成膜,研究了醇解度对PVA薄膜各项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结果表明,PVA薄膜的熔点和结晶度随醇解度的增加而增加。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醇解度越高,PVA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溶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醇解度的增加,PVA薄膜的水溶时间呈现先缩短后延长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醇解度 拉伸性能 溶解性能 熔点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应变传感器的自愈合抗冻离子水凝胶
6
作者 杜海燕 朱凯 +4 位作者 游峰 王金凤 赵一帆 张楠 李英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09-2722,共14页
近年来,导电水凝胶在电子驱动器、医疗监测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然而,多数凝胶机械强度低、寿命短、抗冻性能差,从而导致低温下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该问题,以聚乙烯醇、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植酸... 近年来,导电水凝胶在电子驱动器、医疗监测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然而,多数凝胶机械强度低、寿命短、抗冻性能差,从而导致低温下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该问题,以聚乙烯醇、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植酸为原料,在水与二甲基亚砜(DMSO)二元溶液中借助多重氢键及离子基团间的静电作用实现了超分子自组装,制备出一种可用于应变传感的自愈合、耐低温多功能离子水凝胶。研究发现在凝胶中引入DMSO,凝胶表现出优异的抗冻能力;同时,调节DMSO的含量可优化凝胶的强度和韧性,当DMSO体积分数为40%时,最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4.43 MPa和869.1%。该离子水凝胶在低温应变传感器、智能可穿戴响应元件等领域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凝胶 聚合物 聚乙烯醇 自愈合 抗冻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物理交联提升聚乙烯醇耐湿耐热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康骁 马文中 +1 位作者 张佑 杨海存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50,共10页
利用玉米淀粉(CS)和桃胶(PG)协同改性聚乙烯醇(PVA)法,制备了PVA/CS/PG复合膜,考察了PVA分子量、不同CS添加量以及PG添加量(在相同CS添加量条件下)对PVA/CS/PG复合膜耐湿、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与PG的羟基与PVA发生了氢键相互作... 利用玉米淀粉(CS)和桃胶(PG)协同改性聚乙烯醇(PVA)法,制备了PVA/CS/PG复合膜,考察了PVA分子量、不同CS添加量以及PG添加量(在相同CS添加量条件下)对PVA/CS/PG复合膜耐湿、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与PG的羟基与PVA发生了氢键相互作用,PVA/CS/PG复合膜的晶粒尺寸减小,交联密度增加。同时,随着CS和PG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网格尺寸逐渐减小,热稳定性能提升。水蒸气透过测试表明,当w(CS)=2%和w(PG)=2%时,PG/CS/PVA复合膜含水率较未处理原膜提升了11.5%,水蒸气透过率下降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玉米淀粉 桃胶 网络结构 水蒸气透过率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乙烯醇/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程海龙 韩康辉 +5 位作者 孙娇娇 郑锐 李奥 栾立伟 管丹丹 陶璐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通过溶液共混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磺化聚乙烯醇(SPVA)含量不同的SPVA/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Cr-SSPxx)。交联网络结构有效增强了交联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扫描电镜显示,交联复合膜呈现了更好的相容... 通过溶液共混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磺化聚乙烯醇(SPVA)含量不同的SPVA/侧链磺化聚芳醚酮交联复合膜(Cr-SSPxx)。交联网络结构有效增强了交联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扫描电镜显示,交联复合膜呈现了更好的相容性和均一性。随交联度增加,交联复合膜的溶胀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5℃和80℃时,Cr-SSP30膜的溶胀率分别仅有3.7%和7.6%。由于SPVA对醇有阻碍作用,以及交联网络结构增加了膜的致密性,故该系列Cr-SSPxx膜展现出非常优秀的阻醇性能,交联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率明显低于纯S-SPAEK膜和磺化聚乙烯醇/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复合膜,Cr-SSP30膜的甲醇渗透率仅为9.4×10^(-8) cm^(2)/s。虽然与磺化聚乙烯醇/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复合膜相比,交联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有所降低,但由于独特的侧链磺化结构能够促进质子传导,质子传导率最低的Cr-SSP30膜的传导率在25℃和80℃时也都分别达到了0.034 S/cm和0.065 S/cm,同时表现出了更高的质子选择性,能够满足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使用要求,有望在DMFC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 磺化聚乙烯醇 交联复合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原位复合PVA/HA水凝胶的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郑裕东 王迎军 +2 位作者 陈晓峰 刘青 吴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35-173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复合水凝胶,探讨了HA含量对复合水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DSC、扫描电镜等方法对HA在PVA水凝胶体系中的晶态结构及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并与... 采用溶胶-凝胶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复合水凝胶,探讨了HA含量对复合水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DSC、扫描电镜等方法对HA在PVA水凝胶体系中的晶态结构及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并与物理共混复合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采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复合可在PVA水凝胶中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HA结晶结构,且分散良好,分布均匀.HA粉体作为异相成核剂,促进了PVA水凝胶基体的结晶,提高了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聚乙烯醇 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吴李国 章悦庭 胡绍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4-118,共5页
综述了PVA水凝胶的制备进展 ,详细介绍了PVA水凝胶的最新应用研究。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制备 应用研究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3
11
作者 白露 张力平 +3 位作者 曲萍 高源 秦竹 孙素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4-989,共6页
将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PVA/NCC)复合膜应用于乙醇-水混合溶液的渗透汽化脱水过程,探讨了纳米纤维素对膜的溶胀性能、机械性能和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测了纳米纤维素的形貌特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将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PVA/NCC)复合膜应用于乙醇-水混合溶液的渗透汽化脱水过程,探讨了纳米纤维素对膜的溶胀性能、机械性能和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测了纳米纤维素的形貌特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膜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棒状的纳米纤维素与PVA基体间形成了强烈的氢键作用且均匀分散在PVA基质中;纳米纤维素的加入提高了膜的熔融温度,增加了膜的热稳定性,有效地抑制了膜的溶胀,并提高了膜的机械性能;在PVA中添加纳米纤维素可以提高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用纳米纤维素含量为2%的复合膜在80℃时分离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水溶液,膜的分离因子达到347,比未加入纳米纤维素时提高24%;而渗透通量为288 g/(m2.h),比未加入纳米纤维素时下降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渗透汽化 纳米纤维素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电场响应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瑞欣 张西正 +2 位作者 赵家森 武继民 郭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0-163,共4页
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水溶液通过凝固浴凝固,再通过反复冷冻-解冻的方法制备出交联的水凝胶。该水凝胶在NaCl水溶液中加直流电场后表现出溶胀、收缩、弯曲行为。该凝胶的弯曲速度和最大弯曲度随电压及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水溶液通过凝固浴凝固,再通过反复冷冻-解冻的方法制备出交联的水凝胶。该水凝胶在NaCl水溶液中加直流电场后表现出溶胀、收缩、弯曲行为。该凝胶的弯曲速度和最大弯曲度随电压及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形变量随凝胶中的海藻酸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 复合水凝胶 制备 电场响应性能 智能材料 形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9
13
作者 潘育松 熊党生 陈晓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8-231,共4页
利用冷冻-解冻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PVA水凝胶力学性能和溶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水凝胶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在一定应变区内,材料的拉伸模量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大;拉伸强度和平均拉伸模量随PVA水溶液的浓... 利用冷冻-解冻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PVA水凝胶力学性能和溶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水凝胶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在一定应变区内,材料的拉伸模量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大;拉伸强度和平均拉伸模量随PVA水溶液的浓度和冷冻-解冻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凝胶的最大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为2.27 MPa和0.95 MPa。溶胀特性研究显示,PVA水凝胶在生理盐水中的平衡溶胀比小于其在蒸馏水中的平衡溶胀比;凝胶的平衡溶胀比随浓度和冷冻-解冻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其下降趋势满足幂函数的变化规律;水凝胶的溶胀过程符合溶胀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水凝胶 力学性能 溶胀特性 冷冻-解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二氧化硅共混膜的制备及耐温、耐溶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邓国宏 余立新 +2 位作者 郝继华 陈翠仙 李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以聚乙烯醇 (PVA)和正硅酸乙酯 (TEOS)为原料 ,通过溶胶 -凝胶 (Sol- Gel)方法 ,制备出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乙烯醇 /二氧化硅 (PVA/Si O2 )共混均质膜。通过热重分析 (TGA)、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和动态力学分析 (DMA)研究了共混膜的... 以聚乙烯醇 (PVA)和正硅酸乙酯 (TEOS)为原料 ,通过溶胶 -凝胶 (Sol- Gel)方法 ,制备出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乙烯醇 /二氧化硅 (PVA/Si O2 )共混均质膜。通过热重分析 (TGA)、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和动态力学分析 (DMA)研究了共混膜的热性能。结果表明 ,与 PVA膜相比 ,PVA/Si O2 共混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随 Si O2 含量的增大 ,共混膜的分解温度升高 ,玻璃化温度也略有提高。以水为溶剂 ,测定了共混膜的耐溶剂性能。与 PVA膜相比 ,PVA/Si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二氧化硅 共混膜 溶胶-凝胶 耐热性 耐溶剂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复合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梅 左奕 +2 位作者 邹琴 张利 李玉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和冷冻解冻工艺制备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二元复合水凝胶,通过红外、XRD、DSC、含水率与溶胀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VP能与PVA通过化学键合形... 用溶液共混法和冷冻解冻工艺制备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二元复合水凝胶,通过红外、XRD、DSC、含水率与溶胀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VP能与PVA通过化学键合形成分子级混合的PVA/PVP复合水凝胶。PVP含量可以影响PVA水凝胶的结构、结晶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吸水率以及力学性能。该复合水凝胶具有高的吸水率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而且具有类似天然软骨的可渗透性。PVP/PVA复合水凝胶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人工软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水凝胶 人工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聚乙烯醇共混复合膜的相容性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喜平 刘捷 +1 位作者 汤克勇 张玉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113,共4页
以明胶(Gel)和聚乙烯醇(PVA)为基体,通过溶液共混、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明胶/聚乙烯醇共混复合膜。采用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初步表征了复合膜的结构,研究了两组分间的相容... 以明胶(Gel)和聚乙烯醇(PVA)为基体,通过溶液共混、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明胶/聚乙烯醇共混复合膜。采用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初步表征了复合膜的结构,研究了两组分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在Gel和PVA质量比为1∶5时,Gel/PVA复合膜的透光性最好;SEM结果显示,复合膜中明胶与聚乙烯醇之间没有发生相分离;DSC测试显示,复合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不明显;TG测试结果显示,在失重20%、40%、50%时,Gel/PVA复合膜比纯PVA膜的热失重温度提高了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聚乙烯醇 共混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镁增塑改性聚乙烯醇 被引量:17
17
作者 江献财 夏超 +3 位作者 叶德展 刘磊 代华 张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72-1876,共5页
以氯化镁为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增塑改性聚乙烯醇(PVA).研究了氯化镁与PVA的相互作用以及氯化镁增塑改性PVA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镁能与PVA大分子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破坏PVA分子链内和链间的氢键,降... 以氯化镁为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增塑改性聚乙烯醇(PVA).研究了氯化镁与PVA的相互作用以及氯化镁增塑改性PVA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镁能与PVA大分子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破坏PVA分子链内和链间的氢键,降低PVA的结晶度.氯化镁对PVA的热性能影响显著,PVA在加入氯化镁后的热分解过程由纯PVA的两段失重过程转变成三段失重过程.氯化镁可有效增塑PVA,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上升,储能模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增塑 氯化镁 结晶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物-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15
18
作者 董永全 张林 +2 位作者 侯同刚 陈欢林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2-2426,共5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蒙脱土(PAM/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蒙脱土在聚丙烯酰胺基体中的形貌和分布.结果表明,蒙脱土以片层结构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用超声波分散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共混铸膜液制得共混膜,用...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蒙脱土(PAM/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蒙脱土在聚丙烯酰胺基体中的形貌和分布.结果表明,蒙脱土以片层结构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用超声波分散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共混铸膜液制得共混膜,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形貌.考察了共混膜在异丙醇-水混合溶液中的溶胀吸附性能及共混比和蒙脱土含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聚乙烯醇膜中添加适量的蒙脱土纳米粒子可以大大改善膜的分离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 聚乙烯醇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碱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傅婧 林瑞 +3 位作者 吕洪 王晓蕾 马建新 乔锦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53-2658,共6页
通过在不同浓度KOH溶液中进行掺杂,制备出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详尽考察了膜的组成、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和甲醇吸收率.结果表明,PVA与PVP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m(PVA)∶m(PVP)=1∶0.5时... 通过在不同浓度KOH溶液中进行掺杂,制备出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详尽考察了膜的组成、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和甲醇吸收率.结果表明,PVA与PVP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m(PVA)∶m(PVP)=1∶0.5时,膜断面致密、均匀,未发生大尺度相分离.PVP的混入可以极大提高复合膜的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当m(PVA)∶m(PVP)=1∶1时,复合膜的电导率可达2.01×10-3 S.cm-1.PVA/PVP/KOH膜的甲醇吸收率随温度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100℃时其甲醇吸收率仅为同条件下Nafion 115膜的1/4.这表明该复合膜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固体电解质膜且可提高膜的使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固体电解质膜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离子电导率 甲醇吸收率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改性及吹膜技术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项爱民 刘万蝉 +1 位作者 赵启辉 康智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2,共3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 (PVA)改性及吹膜技术。经改性剂改性前后的IR分析结果表明 ,改性剂与PVA分子间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 ,并形成了较强的分子复合键。改性PVA塑化温度的研究表明 ,醇解度为 88%的PVA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塑化温度升高。... 研究了聚乙烯醇 (PVA)改性及吹膜技术。经改性剂改性前后的IR分析结果表明 ,改性剂与PVA分子间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 ,并形成了较强的分子复合键。改性PVA塑化温度的研究表明 ,醇解度为 88%的PVA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塑化温度升高。醇解度升高时 ,PVA塑化性能下降 ;改性剂用量增加 ,塑化温度下降。吹膜工艺研究表明 ,成膜助剂的加入能明显改善改性PVA的加工流动性 ,PVA膜对冷却效果要求较高 ,吹膜后的热定型处理能降低其吸湿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改性 吹膜技术 研究 吹塑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