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用多级ZnO-PMIA纳米纤维隔膜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武思敏 胡祖明 +2 位作者 于俊荣 王彦 李娜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21,共1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oly(m-phenylene isophthalamide),PMIA)纳米纤维膜,创新性地在耐高温PMIA纳米纤维膜上引入了亲锂材料ZnO纳米片,成功构筑了一种多级微纳结构的纳米纤维复合隔膜.ZnO纳米片能够原位形成Li...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oly(m-phenylene isophthalamide),PMIA)纳米纤维膜,创新性地在耐高温PMIA纳米纤维膜上引入了亲锂材料ZnO纳米片,成功构筑了一种多级微纳结构的纳米纤维复合隔膜.ZnO纳米片能够原位形成Li-Zn合金层,定向促进锂的均匀沉积,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借助这一设计,制备的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LIB)用ZnO-PMIA复合隔膜实现了高离子电导率(0.750 mS/cm)和低界面阻抗(244Ω).ZnO-PMIA-0.1M复合隔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在0.5 C下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电池比容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128.5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隔膜 静电纺丝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纳米纤维膜 ZnO纳米片 锂枝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处理对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宋文琦 李秉辉 +2 位作者 潘贵亮 徐建光 黄兆阁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聚苯硫醚(PPS)因其出色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存在韧性和耐摩擦性差等缺点,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来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本文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偶联剂改性玻璃纤维(GF)作为聚苯硫醚(PPS)/四氟乙... 聚苯硫醚(PPS)因其出色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存在韧性和耐摩擦性差等缺点,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来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本文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偶联剂改性玻璃纤维(GF)作为聚苯硫醚(PPS)/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THV)复合材料的增强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证实偶联剂成功引入和存在的基团反应。通过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探究了KH570用量对PPS/THV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材料磨损机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KH570用量的增加,纤维与基体界面间的惰性被削弱,纤维与基体间的浸润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致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KH570用量为2 phr时的改性效果最好,材料的无缺口冲击强度提升了52.2%,摩擦体积降低了50%,平均摩擦系数下降24%,改性后的纤维在基体中形成的骨架强度和完整性同步增强,纤维脱黏现象减少,材料磨损机制出现了从磨粒磨损到黏着磨损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玻璃纤维 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位芳纶表面结构预调控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孙壮壮 张文涛 +5 位作者 严鑫涛 王矿 卓炎 侯琳 刘建立 朱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7-242,共6页
为改善间位芳纶的染色性能,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对间位芳纶进行预调控,使用阳离子R-29染料进行染色,探究氢氧化钠预调控对间位芳纶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对间位芳纶的... 为改善间位芳纶的染色性能,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对间位芳纶进行预调控,使用阳离子R-29染料进行染色,探究氢氧化钠预调控对间位芳纶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对间位芳纶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同步热分析仪测试其热性能;同时,评估了染色间位芳纶的K/S值、上染率、耐干湿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0%~50%时,预调控间位芳纶的结晶度分别下降了2.4%、2.95%、4.31%、5.01%和8.37%;纤维表面发生刻蚀,表面酰胺键断裂并产生新的活性基团;经50%氢氧化钠预调控染色间位芳纶的热性能较其他样品有所降低。染色性能测试表明,40%氢氧化钠预调控的间位芳纶染色效果最优,K/S值和上染率分别提高了87.26%和95.51%,耐皂洗色牢度提高了三级,耐日晒色牢度提高了两级;样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氢氧化钠 表面结构预调控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分子结构及热变性中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碧涵 常明 +5 位作者 王倩 孟露 吴梦谣 张勇 于宏伟 徐元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的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结果表明:温度为303~573 K,随温度升高,PPTA分子酰胺Ⅰ、酰胺Ⅱ、酰胺Ⅲ特征吸收谱带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均明显改变;随温度升高,少量PPTA分子酰胺键断裂,影响其热稳定性。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三级中红外光谱 分子结构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表面改性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超杰 吴喜娜 +1 位作者 魏浩 王国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因其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热性好、阻燃性好以及优异的介电性能,现已在安全防护、建筑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PBO纤维表面光滑、化学惰性,导致其与基体树脂界面结合差,进一步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因其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热性好、阻燃性好以及优异的介电性能,现已在安全防护、建筑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PBO纤维表面光滑、化学惰性,导致其与基体树脂界面结合差,进一步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这大大限制了PBO纤维优异综合性能的发挥,所以对PBO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PBO纤维不同表面改性方法及对应复合材料性能改善程度的研究进展,从PBO纤维改性方法的分类入手,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这些处理方法的比较,阐述了国内PBO纤维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国内外在PBO纤维表面改性处理上的差距,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PBO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化学刻蚀法、等离子体处理、表面涂层法、化学接枝法、紫外刻蚀法、上浆剂处理等。各种改性技术各有利弊,在选择改性方法时,理应考虑达到工艺快捷有效、经济环保和无损纤维性能等指标。未来,在PBO纤维表面改性的处理方法领域,将逐步向绿色环保的上浆剂处理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 表面改性 界面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烟草提取物分离的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春波 徐瑞松 +11 位作者 蒋薇 李勇 司晓喜 杨继 朱瑞芝 张凤梅 唐石云 杨明权 张冉 侯蒙杰 李琳 王同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1,131,共8页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超滤膜为基膜,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在基膜的表面复合聚酰胺(PA)分离层,制备得到PA/PMIA复合纳滤膜,用于精细分离烟草提取物中致香组分.当哌嗪(PIP)质量分数为0.5%,均苯三甲酰氯(TMC)质量浓度为0.15 g/L,界面...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超滤膜为基膜,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在基膜的表面复合聚酰胺(PA)分离层,制备得到PA/PMIA复合纳滤膜,用于精细分离烟草提取物中致香组分.当哌嗪(PIP)质量分数为0.5%,均苯三甲酰氯(TMC)质量浓度为0.15 g/L,界面聚合反应时间控制在30 s时,所制备PA/PMIA复合纳滤膜的性能最佳,纯水渗透通量高达63.8 L/(m^(2)·h),对葡萄糖的截留率为91.52%,截留分子量为180.采用此PA/PMIA复合纳滤膜对烟草提取物进行过滤分离,过滤液中烟碱和生物碱的浓度大幅降低,实现了烟草致香组分的分离浓缩.采用超滤纳滤的二级过滤方式精细分离烟草提取物,得到致香组分的种类更多,生物碱和烟碱的浓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纳滤膜 界面聚合 膜分离 烟草致香组分分离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芳纶的结构与缺陷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路慧颖 唐凯 +7 位作者 雒瑞银 张建红 刘书杰 于宏广 林威宏 王忠伟 杜志林 滕翠青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以及阻燃性能,在航空航天、国防、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新型战略性材料。对4种不同规格的对位芳纶的力学性能、相对分子质量、聚集态结构以及纤维表面及...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以及阻燃性能,在航空航天、国防、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新型战略性材料。对4种不同规格的对位芳纶的力学性能、相对分子质量、聚集态结构以及纤维表面及内部缺陷进行研究,建立纤维结构、缺陷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具有相同化学分子结构的前提下,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纤维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增加。对位芳纶的拉伸强度主要与其结晶度、取向度、表面缺陷以及内部微孔缺陷有关,其中结晶度和微孔缺陷最为重要。纤维的模量主要与纤维的取向度有关,结晶度及纤维内外部缺陷对纤维模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 相对分子质量 聚集态结构 缺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高强度阻燃聚苯醚复合发泡材料
8
作者 吕正阳 邱健 +4 位作者 邢海平 姜治伟 刘杰 唐涛 李三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6,共6页
通过在聚苯醚(PPO)基材中引入间规聚苯乙烯(sPS)替代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并添加了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无卤阻燃剂,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制备了高强度、高阻燃聚苯醚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sPS引入对复... 通过在聚苯醚(PPO)基材中引入间规聚苯乙烯(sPS)替代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并添加了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无卤阻燃剂,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制备了高强度、高阻燃聚苯醚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sPS引入对复合材料体系力学性能、发泡行为以及发泡材料压缩强度、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和熔体黏弹性;增大的熔体黏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可发性;加入23%(质量分数,下同)sPS时,发泡倍率从5.9倍提高至36倍;复配无卤阻燃剂,能明显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PPO/HIPS/sPS复合发泡材料密度为0.14 g/cm^(3)时,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27.4%;在相同密度0.29 g/cm^(3)时,加入23%sPS的PPO/HIPS/sPS复合发泡材料的压缩强度从1.9 MPa提高至6.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泡沫材料 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对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俞大为 余婷 +4 位作者 朱金铭 杨家操 张守玉 王孝军 杨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8,共9页
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CF/PPS)因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关注,但实际应用中发现碳纤维与聚苯硫醚的界面结合并不理想,因此,改善CF/PPS界面结合强度来提升其宏观力学性能就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基于微球脱粘技术... 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CF/PPS)因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关注,但实际应用中发现碳纤维与聚苯硫醚的界面结合并不理想,因此,改善CF/PPS界面结合强度来提升其宏观力学性能就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基于微球脱粘技术,将具有优良黏附性的多巴胺水溶液作为界面改性剂,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微球脱粘实验和宏观拉伸等实验测试探究了不同多巴胺浓度对CF/PPS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多巴胺浓度为2 g/L时,聚多巴胺在碳纤维表面均匀黏附,形成较好的微纳结构,涂覆效果最佳,表观界面剪切强度最大为36.09 MPa,较未改性前增加13.50%;PDA-CF2/PPS拉伸试样的断面呈现凹凸不平的形态,拔出的碳纤维上残留树脂基体最多,具有良好的界面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多巴胺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气凝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10
作者 李杰 胡祖明 +2 位作者 于俊荣 王彦 诸静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3,共6页
气凝胶纤维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织物在可穿戴保温隔热领域受到了人们高度的关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品腐蚀等性能,是制备气凝胶纤维的理想材料。然而,目前利用PPTA纤维(对位芳纶)的纳米纤维分散液制... 气凝胶纤维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织物在可穿戴保温隔热领域受到了人们高度的关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品腐蚀等性能,是制备气凝胶纤维的理想材料。然而,目前利用PPTA纤维(对位芳纶)的纳米纤维分散液制备气凝胶纤维的过程复杂、耗时且成本高,因此本工作通过合成具有良好可加工性的PPTA溶液,利用湿法纺丝和冷冻干燥工艺制备PPTA气凝胶纤维,极大地简化了工艺流程。实验分析表明,通过改变PPTA溶液的浓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气凝胶纤维的孔结构及机械强度。当PPT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时,制得的气凝胶纤维的孔隙率高达94.5%,断裂强度可达7.8 MPa;除此之外,该气凝胶纤维还具有高的比表面积(291 m2/g)和低的热导率,其织物的热导率为29.65 mW/(m·K)。当PPT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时,气凝胶纤维的断裂强度高达20.5 MPa。本工作中所制备的气凝胶纤维具有极高的孔隙率、超低的密度和热导率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为新一代保温隔热纺织品的设计和制造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 湿法纺丝 气凝胶纤维 保温隔热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1
作者 刘春波 刘玮 +10 位作者 徐瑞松 唐石云 赵蔚 朱志扬 何沛 由博妍 冯欣 张冉 侯蒙杰 李琳 王同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7,共8页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膜材料,H_(2)O和CaCl_(2)为混合添加剂,采用L-S相转化法制备PMIA基超滤膜,并分别考察了H_(2)O和CaCl_(2)浓度对超滤膜的孔结构、孔隙率、水渗透通量以及对葡聚糖截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引入适量H_(...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膜材料,H_(2)O和CaCl_(2)为混合添加剂,采用L-S相转化法制备PMIA基超滤膜,并分别考察了H_(2)O和CaCl_(2)浓度对超滤膜的孔结构、孔隙率、水渗透通量以及对葡聚糖截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引入适量H_(2)O作为助溶剂,会提高CaCl_(2)在DMAc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溶剂与非溶剂的交换速率,延迟相分离使得膜形成更发达的海绵状孔和直通型指状孔结构,因而具有较高的孔隙率、纯水渗透率以及葡聚糖截留率;同样,向铸膜液体系中加入适量的CaCl_(2),离子-偶极作用会破坏PMIA分子间的氢键,因增加了铸膜液的热力学稳定性而延迟相分离.当H_(2)O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0%,CaCl_(2)为4%时,所制备PMIA超滤膜的孔隙率高达73.7%,纯水渗透率为16970 L/(m^(2)·h·MPa),同时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葡聚糖的截留率为90.5%,BSA截留率为98.9%,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芳香族聚酰胺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添加剂 孔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共聚物增容玻纤增强PA10T/PPE复合材料
12
作者 夏厚胜 姜振 +4 位作者 汤娇 汤家祥 曹永均 盛仲夷 牛俊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
以熔融己内酰胺为溶剂,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PSG),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SG增容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聚苯醚(PPE)复合材料。考察了PSG增容剂的物化特性以及PSG... 以熔融己内酰胺为溶剂,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PSG),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SG增容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聚苯醚(PPE)复合材料。考察了PSG增容剂的物化特性以及PSG增容剂中GMA的含量对GF/PA10T/PPE复合材料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PSG增容剂5%热失重温度不低于374℃,满足GF/PA10T/PPE复合材料增容剂的使用要求。加入PSG显著改善了PA10T相与PPE相的相容性,有效细化了PPE分散相,增强了GF与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当PSG中的GMA物质的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展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30.4 MPa,弯曲强度为164.4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7.5 kJ/m^(2),同时该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水率降低至1.32%。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有望在汽车、电器和通信等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苯乙烯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聚苯醚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硫化钠法常压合成线型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谢美菊 严永刚 +3 位作者 余自力 伍齐贤 陈永荣 李继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0-172,共3页
以精制工业硫化钠和对二氯苯为原料,采用多组分催化剂,在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中进行常压溶液缩聚,合成了线型高分子量的聚苯硫醚(LHPPS)。研究了单体的配比、工业硫化钠的脱水和体系中含水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探索... 以精制工业硫化钠和对二氯苯为原料,采用多组分催化剂,在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中进行常压溶液缩聚,合成了线型高分子量的聚苯硫醚(LHPPS)。研究了单体的配比、工业硫化钠的脱水和体系中含水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探索了聚合反应过程中分子量的增长状况。测定了合成产品的熔融粘度和溶液粘度,应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产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用DSC和TGA测定了树脂的熔点Tm和初始热失重Td,通过熔融挤出考察了树脂的加工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树脂为线型高分子量PPS树脂,具有优良的热性能和加工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硫化钠 聚苯硫醚 高分子量 线型 聚缩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周祚万 楚珑晟 +1 位作者 唐明文 顾利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对ZnO晶须/NR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表明,表面改性后的ZnO晶须对NR具有显著的增强和抗老化作用,其增强效果沿橡胶混炼剪切方向与垂直剪切方向几乎相同。对ZnO晶须/PPS复合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ZnO晶须对PPS有显著的增强... 对ZnO晶须/NR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表明,表面改性后的ZnO晶须对NR具有显著的增强和抗老化作用,其增强效果沿橡胶混炼剪切方向与垂直剪切方向几乎相同。对ZnO晶须/PPS复合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ZnO晶须对PPS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研究发现,经典的预测复合材料强度的理论公式可以较好地预测ZnO晶须/NR体系,但对ZnO晶须/PPS复合材料的预测则与实测值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该晶须特殊的空间四针状结构能有效地传递受力,尖端作用避免了端口应力集中引起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晶须 树脂 氧化锌 天然橡胶 聚苯硫醚 各向异性 工程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港 芦艾 +2 位作者 陈晓媛 王建华 达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6,共3页
针对玻纤增强聚苯硫醚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对聚苯硫醚/玻璃纤维复合体系的增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玻纤、改性聚合物、有机超细粒子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体增韧(预增韧)与有机超细粒子增韧技术,在保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量的... 针对玻纤增强聚苯硫醚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对聚苯硫醚/玻璃纤维复合体系的增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玻纤、改性聚合物、有机超细粒子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体增韧(预增韧)与有机超细粒子增韧技术,在保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冲击强度,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聚苯硫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玻璃纤维 增强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祚万 伍齐贤 +1 位作者 陈永荣 侯灿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29,共4页
用4-氯苯甲酰4′-氯苯胺和硫化钠为原料在常压下合成了聚苯硫醚酰胺,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结晶性聚合物,并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聚苯硫醚酰胺 结晶性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砜酮共聚物的常压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双喜 杨杰 +1 位作者 龙盛如 陈永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0-253,共4页
采用4,4′-二氯二苯砜和4,4′-二氟二苯甲酮及精制工业硫化钠为反应单体,采用分批投料、逐步聚合的方式,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进行常压缩聚,合成了线型高分子量的聚苯硫醚砜酮共聚物(PPSS/K),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分子量的影响;并用红外... 采用4,4′-二氯二苯砜和4,4′-二氟二苯甲酮及精制工业硫化钠为反应单体,采用分批投料、逐步聚合的方式,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进行常压缩聚,合成了线型高分子量的聚苯硫醚砜酮共聚物(PPSS/K),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分子量的影响;并用红外、紫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G等手段对聚合物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该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随着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热稳定性随着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合成的树脂为线型高分子量的PPSS/K树脂,具有优良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砜 聚苯硫醚酮 共聚物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砜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华东 杨杰 +2 位作者 陈永荣 杜宗英 龙盛如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2,共4页
探索了聚苯硫醚砜树脂在常压下的合成方法 ,得到了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在原材料的量之比 0 98~1 0 2、反应温度 160~ 2 2 0℃、时间 2~ 8h的条件下制得的高摩尔质量聚合物 ,其粘数可达到 3 5mL/g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 探索了聚苯硫醚砜树脂在常压下的合成方法 ,得到了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在原材料的量之比 0 98~1 0 2、反应温度 160~ 2 2 0℃、时间 2~ 8h的条件下制得的高摩尔质量聚合物 ,其粘数可达到 3 5mL/g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 -衍射和热分析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证明合成的高聚物为线型非晶性聚苯硫醚砜树脂 ,是一种具有极高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的高性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砜 合成 表征 热稳定性 耐腐蚀性 4 4-二氯二苯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聚苯硫醚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晓媛 王港 +1 位作者 芦艾 余雪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行为,共混体系在不同状态下的相容性,以及相容性与力学性能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PPS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共混体系的流动性;该共混体系在熔融状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但在固态条件下呈... 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行为,共混体系在不同状态下的相容性,以及相容性与力学性能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PPS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共混体系的流动性;该共混体系在熔融状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但在固态条件下呈明显的相分离状态;共混体系的宏观力学性能受固态下的相分离控制,力学性能随PPS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其变化趋势与相分离呈负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聚苯硫醚 相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晓媛 芦艾 +1 位作者 刘际伟 王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21,45,共4页
研究了玻璃纤维 (GF)增强聚苯硫醚的双螺杆挤出及注塑成型工艺 ,探讨了螺杆剪切元件、注塑机料筒温度、试样热处理等加工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GF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挤出机螺杆剪切块的数目决定了GF... 研究了玻璃纤维 (GF)增强聚苯硫醚的双螺杆挤出及注塑成型工艺 ,探讨了螺杆剪切元件、注塑机料筒温度、试样热处理等加工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GF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挤出机螺杆剪切块的数目决定了GF在基体中的尺寸和分散程度 ,当剪切块组数为 5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制品外观 ;注塑温度为 3 1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更加优越 ;在实验条件下 ,成型后热处理反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随GF用量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双螺杆挤出 注塑成型 剪切元件 双螺杆配混挤出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