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启卫 章永化 +2 位作者 陈守明 熊红兵 龚克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74-877,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 /四氢呋喃溶胶 ,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及少许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 )混合 ,经聚合、缩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备了有机 /无机两相间有— C—Si—O—键的杂化...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 /四氢呋喃溶胶 ,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及少许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 )混合 ,经聚合、缩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备了有机 /无机两相间有— C—Si—O—键的杂化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 (PMMA/Si O2 )。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分析了杂化材料的结构 ;用 TGA和 DSC测试了材料的热性能及体系中 Si O2 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备的 PMMA/Si O2 杂化材料中 ,有机 /无机两相间的相容性好 ,不产生相分离 ,材料透明 ,透光率可达 80 %左右 ,且杂化材料的热稳定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都比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制备 溶胶-凝胶 聚硅酸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杂化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性高吸水树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1
2
作者 柳明珠 曹丽歆 +1 位作者 马松梅 陈振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0-283,共4页
以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AMPS与丙烯酸摩尔比,AMPS水溶液浓度,丙烯酸和AMPS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 以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AMPS与丙烯酸摩尔比,AMPS水溶液浓度,丙烯酸和AMPS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吸水性树脂30min吸蒸馏水和0.9%NaCl水溶液分别为1350g/g和150g/g,且凝胶强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聚(丙烯酸盐-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基团功能化弹性体增韧聚乳酸的性能 被引量:21
3
作者 冯玉林 殷敬华 +1 位作者 姜伟 赵桂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0-403,共4页
以2种不同结构的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和乙烯-丙烯酯甲酯-甲基丙烯酯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增韧聚乳酸(PLA),研究了接枝型与嵌段型弹性体的结构对聚乳酸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型... 以2种不同结构的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和乙烯-丙烯酯甲酯-甲基丙烯酯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增韧聚乳酸(PLA),研究了接枝型与嵌段型弹性体的结构对聚乳酸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型聚合物POE-g-GMA与基体PLA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相互作用,当POE-g-GMA的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为72.4 kJ/m2,而E-MA-GMA的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为32.4 kJ/m2,结果表明,接枝型聚合物POE-g-GMA增韧效果明显优于嵌段型E-MA-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增韧 反应共混 弹性体 接枝型聚合物POE-g-GMA 嵌段型聚合物E-MA-G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交酯单体的制备及纯化 被引量:50
4
作者 张子勇 陈燕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6,共5页
聚乳酸类高分子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力学强度已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获得应用 ,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可望成为 2 1世纪的通用绿色高分子 ,其单体制备方法及聚合方法的改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乳酸直接缩聚... 聚乳酸类高分子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力学强度已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获得应用 ,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可望成为 2 1世纪的通用绿色高分子 ,其单体制备方法及聚合方法的改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乳酸直接缩聚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 ,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是通过丙交酯的开环聚合获得。文中就丙交酯类单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评述 ,为对此感兴趣的人们的起步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单体 制备 纯化 PLA 乙交酯 乙丙交酯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PS-co-BMA)水凝胶的电场敏感性及电刺激响应机理 被引量:8
5
作者 林松柏 袁丛辉 +1 位作者 张弦 黄铂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6-412,共7页
以离子型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及非离子型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聚离子浓度不同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 以离子型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及非离子型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聚离子浓度不同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co-甲基丙烯酸丁酯)电场敏感性水凝胶.研究了其在去离子水及NaCl溶液中的溶胀行为.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在去离子水中的平衡溶胀度在236.4~298.5之间,其溶胀速率随着AMPS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凝胶内部聚离子浓度的增加,凝胶在NaCl溶液中的消溶胀速率及消溶胀度逐渐减小.凝胶的电刺激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场存在下,凝胶在NaCl溶液中的溶胀行为与凝胶内部聚离子浓度和溶液中NaCl浓度的相对大小有关,当凝胶内部聚离子浓度大于溶液中NaCl浓度时,凝胶溶胀,反之则凝胶消溶胀;而且,凝胶在电场作用下的偏转行为同样与凝胶内部聚离子浓度和溶液中NaCl浓度的相对大小有关,当凝胶内部聚离子浓度大于溶液中NaCl浓度时,偏向阴极,反之则凝胶偏向阳极.另外,在电场存在下,凝胶在NaCl溶液中的电偏转速度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电场敏感 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co-甲基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光敏抗菌型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权 李深 +1 位作者 王清清 魏取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全球范围内细菌感染疾病加重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抗菌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单体比例不同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MMA-co-MAA)),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并利用表面的羧酸基团吸附阳离子光敏药... 针对全球范围内细菌感染疾病加重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抗菌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单体比例不同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MMA-co-MAA)),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并利用表面的羧酸基团吸附阳离子光敏药物制备出一种光敏抗菌型静电纺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P(MAA-co-MAA)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及热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抗菌行为。结果表明:纤维直径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系数增大,纤维直径均匀性呈下降趋势;随着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增多,纳米纤维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光敏剂的吸附量、抗菌效果都有所提高。所制备的光敏抗菌纳米纤维膜对S.aureus和E.coli抗菌效果可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单体比例 乳液聚合 静电纺丝 光动力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硫酸腐蚀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奎 杨瑞成 +1 位作者 张天云 杨静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5-207,共3页
对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PMMA/MMT)复合材料在硫酸介质中的腐蚀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蒙脱土含量、硫酸浓度以及腐蚀时间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浓度较低且腐蚀时间较短时,含有2%~3%蒙脱土的... 对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PMMA/MMT)复合材料在硫酸介质中的腐蚀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蒙脱土含量、硫酸浓度以及腐蚀时间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浓度较低且腐蚀时间较短时,含有2%~3%蒙脱土的复合材料的腐蚀速率比PMMA明显降低;PMMA及其复合材料的腐蚀速率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硫酸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硫酸浓度越高或腐蚀时间越长,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的片层阻隔作用越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腐蚀速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蒙脱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PSLi/P(MMA-VAc)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5
8
作者 牛丽丹 傅相锴 +1 位作者 刘素娟 杜秋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1-396,共6页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FTIR,TG,XRD,DMA,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FTIR,TG,XRD,DMA,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MPSLi与P(MMA-VAc)共混后结晶状态发生变化,交联网络变得密实,提高了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聚合物电解质膜含有较多微孔结构,孔径为5~10μm;在20℃时,当n(MMA)∶n(VAc)=2∶8,m(PAMPSLi)∶m[P(MMA-VAc)]=5∶95,m(LiClO4)∶m(copolymer)=15∶85时,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可达到1.68×10-3S/cm,且电导率未出现随LiClO4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的现象.将此电解质用于全固态电致变色显示器件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对加入PAMPSLi后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和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 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离子电导率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为聚乙二醇单甲醚的高接枝率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崭 王蔚茹 +1 位作者 高彦芳 谢续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0-985,共6页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和AA小单体的共聚活性较高;梳状接枝共聚物PAA-g-mPEG的接枝率较高,即使侧链为链段较长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mPEG(mPEG5 000),共聚物中mPEG5 000的质量分数仍可高达55.7%。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梳状接枝共聚物在100℃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 聚乙二醇单甲醚 梳状接枝共聚物 接枝率 共聚合 丙烯酸单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复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欣欣 陈立班 余爱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9,共3页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稀溶液性质,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两种高分子可以生成氢键复合物。其氢键强度、复合物的稳定性受溶剂类型、体系pH值、温度、聚合物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共聚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高吸水树脂的反相悬浮聚合及其吸收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建军 梁吉福 罗迎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0-1255,共6页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通过均匀实验设计,制备了聚(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PAAMPS)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摩尔分数及其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摩尔分数(相对于单体总量)对蒸馏水、质量分数0.9%NaCl水溶液中吸液性...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通过均匀实验设计,制备了聚(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PAAMPS)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摩尔分数及其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摩尔分数(相对于单体总量)对蒸馏水、质量分数0.9%NaCl水溶液中吸液性能的影响,并经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二次回归方程,比较了优化配方、单因素实验的模拟值和实验值,结果表明,模拟值与优化值基本接近,其优化工艺参数为:AMPS占单体的摩尔分数8%,中和度为75%,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与单体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35%和0.17%,单体总质量浓度为30%,分散剂用量为单体质量分数的0.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5 h。此条件下合成的PAAMPS在蒸馏水、0.9%NaCl水溶液中的吸液倍率分别为1 600和13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 反相悬浮聚合 吸液性能 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木质素对PLA/PPC复合包装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楠 赵曼 +1 位作者 张正健 陈蕴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4-161,共8页
采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DMSCl)对碱木质素(AL)进行甲基硅烷化改性,并将改性木质素(SAL)与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材料熔融共混吹塑成膜,探讨了不同含量的SAL对复合包装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隔等性能的影... 采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DMSCl)对碱木质素(AL)进行甲基硅烷化改性,并将改性木质素(SAL)与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材料熔融共混吹塑成膜,探讨了不同含量的SAL对复合包装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隔等性能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SAL与PLA/PPC之间的相容性明显改善。热性能测试表明SAL的加入提高了PLA的结晶能力。力学和阻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LA/PPC复合包装膜相比,当SAL用量为1.5%时,PLA/PPC/SAL复合包装膜的力学强度和氧气阻隔性能达到最佳,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6.9%,氧气阻隔性能提高了33.7%;复合包装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在SAL添加量为1%时达到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碳酸亚丙酯 碱木质素 甲基硅烷化 复合包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敏抗菌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婷婷 刘梁 +1 位作者 曹秀明 王清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抗生素类药物在耐药性菌株处理中应用的局限性,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纺丝液中添加光敏剂竹红菌素,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光动力广谱抗菌功能的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静态接触角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针对抗生素类药物在耐药性菌株处理中应用的局限性,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纺丝液中添加光敏剂竹红菌素,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光动力广谱抗菌功能的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静态接触角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等分析添加竹红菌素前后纳米纤维的形貌、润湿性能、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并研究了添加竹红菌素的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添加竹红菌素后纳米纤维直径变粗,静态接触角增加约20°,润湿性能下降,热稳定性略有降低;纤维膜在可见光下具有良好的光动力氧化性能,在光照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99. 97%和54. 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光动力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PLA-PMMA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珺 仲玉 +4 位作者 魏荣卿 刘迎 刘晓宁 江伟 薛奇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5,共4页
以双溴端聚乳酸(Br-PLA-Br)为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LA-PMMA)三嵌段共聚物。考察不同单体与引发剂比例对共聚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产物相对分子... 以双溴端聚乳酸(Br-PLA-Br)为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LA-PMMA)三嵌段共聚物。考察不同单体与引发剂比例对共聚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及随时间延长而递增,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恒定,符合ATRP活性、可控聚合的特点。热分析结果表明:该共聚产物的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之聚乳酸均有明显的提高,说明该嵌段共聚物提高了聚乳酸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新型固载催化体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钢 陆春华 许仲梓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合成了新型配体油酸咪唑啉(OLC),并通过化学方法将OLC固载在硅胶表面得到SiO2-OLC,SiO2-OLC再与CuBr或CuCl2形成硅胶固载催化剂(CuBr/SiO2-OLC或CuCl2/SiO2-OLC),并将该催化剂用于以2-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基丙... 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合成了新型配体油酸咪唑啉(OLC),并通过化学方法将OLC固载在硅胶表面得到SiO2-OLC,SiO2-OLC再与CuBr或CuCl2形成硅胶固载催化剂(CuBr/SiO2-OLC或CuCl2/SiO2-OLC),并将该催化剂用于以2-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用元素分析和FTIR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GPC手段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uBr/SiO2-OLC和CuCl2/SiO2-OLC催化剂时,ATRP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为活性/可控聚合反应;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前者为1.25,后者为1.33);用CuCl2/SiO2-OLC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溶液清澈透明,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活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二乙烯三胺 油酸咪唑啉 固载化催化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P(MMA-ITA)核壳胶乳粒子的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喜军 田瑞霞 李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0,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MMA-ITA)]核壳乳胶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非水酸碱滴定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MMA-ITA)]核壳乳胶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非水酸碱滴定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nm,其中,PBA核平均粒径为290nm;通过接枝共聚物P(MMA-ITA)实现了核壳间的化学键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 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胶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氨基-6-羟基-2-苯并噁唑基)苯甲酸的合成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宁人 胡晓锋 +2 位作者 肖庆军 何彪 赵德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6-319,333,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AB型新单体:4-(5-氨基-6-羟基-2-苯并噁唑基)苯甲酸(ABA)的合成方法以及产品析出时pH值条件对其分子形态及红外吸收的影响。以4-(5-氨基-6-羟基-2-苯并噁唑基)苯甲酸甲酯(MAB)为原料,60~100℃于碳酸钾水溶液中水解反应至... 系统地研究了AB型新单体:4-(5-氨基-6-羟基-2-苯并噁唑基)苯甲酸(ABA)的合成方法以及产品析出时pH值条件对其分子形态及红外吸收的影响。以4-(5-氨基-6-羟基-2-苯并噁唑基)苯甲酸甲酯(MAB)为原料,60~100℃于碳酸钾水溶液中水解反应至溶液澄清,用还原性弱酸性盐的水液在pH值6.0析出结晶、制得纯度99.5%以上高质量的新单体、经FT-IR归属剖析确认为游离的酸式单体ABA,收率达85%;具有过程工艺简便,单体稳定性优异、且无残留DMF阻聚杂质以及聚合操作安全等特点,在制备聚合级AB型PBO单体中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氨基-6-羟基-2-苯并[口][恶]唑基)苯甲酸ABA AB型PBO新单体 4-(5-氨基-6-羟基-2-苯并[口][恶]唑基)苯甲酸甲酯 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口][恶]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废胶粉体系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莉 谢宇 邱贤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70,74,共5页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为180~250μm、渗透时间为30 min时,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永久变形率和硬度最佳,显著优于无公共网络的聚氨酯/废胶粉混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废胶粉 互穿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鞣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华龙 徐建平 陈宏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0年第1期1-4,16,共5页
考察了自制聚 (甲基 )丙烯酸树脂 ,在不同 pH条件下对浸酸猪皮作用后的Ts变化 ,分析了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两种树脂的鞣性差异。
关键词 鞣制 聚丙烯酸树脂 收缩温度 鞣性实验 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对增塑PVC热稳定性及增塑剂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芹 吴唯 +2 位作者 唐艳芳 卞俭俭 朱送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β-环糊精,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或辐照处理过程均会导致增塑PVC的起始降解温度(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为25kGy时,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从25kGy...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β-环糊精,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或辐照处理过程均会导致增塑PVC的起始降解温度(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为25kGy时,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从25kGy增加至50kGy及100kGy时,tonset继续升高。当迁移介质为PVC树脂时,加入10.0份β-环糊精能够明显抑制高辐照剂量下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迁移;迁移介质为空气时,加入1.0份β-环糊精能够有效抑制辐照后增塑PVC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环氧脂肪酸甲酯 Β-环糊精 迁移性 热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