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增韧聚乳酸
1
作者 韩闯 丁宁 +3 位作者 徐鹏武 杨伟军 钮德宇 马丕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乳酸(PLA)的增韧效率,以聚乳酸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预聚和扩链两步法合成了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PCLA),并将其作为改性剂,提升聚乳酸的韧性同时使其保持较高的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乳酸(PLA)的增韧效率,以聚乳酸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预聚和扩链两步法合成了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PCLA),并将其作为改性剂,提升聚乳酸的韧性同时使其保持较高的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等表征手段确认了PCLA的成功合成,并评估了其对PLA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2%(质量分数)的PCLA,可以使PLA的断裂伸长率由6.0%提高至150.4%,同时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76.7 MPa),这是由于PCLA与PLA基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CLA能均匀分散在PLA基体中,相尺寸仅为0.28μm;当PCLA质量分数提高至5%时,断裂伸长率提高至267.3%,而拉伸强度几乎不变,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透光率和较低的雾度。最后通过流变分析了共混物黏弹性的变化,PLA/PCLA共混物主要以黏性形变为主,其低黏度使得共混物容易发生剪切屈服和内部空化,促使共混物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大形变。这种增韧剂与增容剂一体的设计方案使得聚乳酸的增韧效率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 聚乳酸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热塑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宁 于九皋 马骁飞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广泛的合成类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聚羟烷基酯、聚ε-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和淀粉类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探讨了... 生物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广泛的合成类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聚羟烷基酯、聚ε-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聚乙烯醇及其共聚物)和淀粉类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生物降解 降解塑料 聚乳酸 聚羟烷基酯 聚Ε-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纤维支架与兔脂肪源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亮 彭鄂军 +3 位作者 吴柏霖 曾晓勇 庄乾元 叶章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利用兔脂肪源干细胞评价静电纺丝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纤维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脂肪源干细胞取自新西兰白兔皮下脂肪组织,经分离、培养后接种到待检支架上,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形态;MTT法比较支... 目的利用兔脂肪源干细胞评价静电纺丝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纤维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脂肪源干细胞取自新西兰白兔皮下脂肪组织,经分离、培养后接种到待检支架上,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形态;MTT法比较支架上培养和常规培养条件下的脂肪源干细胞生长曲线与倍增时间。结果脂肪源干细胞在纤维支架上生长良好,生长曲线与常规培养时基本一致,两组间细胞倍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源干细胞能够在静电纺丝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纤维支架材料上正常生长增殖,该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生物相容性 脂肪源干细胞 静电纺丝 聚乳酸 聚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崔永生 王训遒 宁卓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共6页
简介了热塑性淀粉(TPS)的性质,分别总结了TPS/聚乳酸(PLA)共混物、TPS/聚己内酯(PCL)共混物、TPS/醇酸共聚酯共混物、TPS/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TPS/聚乙烯醇(PVA)共混物等热塑性淀粉与合成聚合物共混体系研究现状,以及TPS与天然大... 简介了热塑性淀粉(TPS)的性质,分别总结了TPS/聚乳酸(PLA)共混物、TPS/聚己内酯(PCL)共混物、TPS/醇酸共聚酯共混物、TPS/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TPS/聚乙烯醇(PVA)共混物等热塑性淀粉与合成聚合物共混体系研究现状,以及TPS与天然大分子的共混体系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淀粉 生物降解 共混物 制备 聚乳酸 聚己丙酯 聚碳酸亚丙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PCL增韧PLA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兵 郑金辉 孙建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1,共5页
采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ε-己内酯)(PCL)(粘均分子量60 000和3 000)与聚乳酸(PLA)在175℃下共混10 min制备PLA/PCL共混物。通过动态流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等研究了PLA/PCL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动态流变显示,在PCL低含量... 采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ε-己内酯)(PCL)(粘均分子量60 000和3 000)与聚乳酸(PLA)在175℃下共混10 min制备PLA/PCL共混物。通过动态流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等研究了PLA/PCL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动态流变显示,在PCL低含量(质量分数小于15%)时,PCL与PLA是相容的,质量分数为15%时PCL与PLA表现出明显的相分离行为。SEM显示,随着PCL含量的增加,PCL相的尺寸变大;低分子量PCL(L-PCL)的相尺寸明显大于高分子量PCL(H-PCL),而且相形态不是规则的球状。随着PCL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增加。当H-PCL质量分数为8.3%时,PLA/H-PCL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为137.32%。当H-PCL质量分数为15%时,其断裂伸长率高达232.76%。在添加相同含量PCL时,PLA/H-PCL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高于PLA/L-PCL;而PCL质量分数<8%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相差不多,当PCL质量分数大于8%时,PLA/H-PCL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明显比PLA/L-PCL共混物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ε-己内酯) 动态流变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己内酯均聚物及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炼 魏志勇 +2 位作者 张瑶 杨璠 齐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30,共5页
分别以D,L-乳酸和L-乳酸为原料制得D,L-丙交酯(D,L-LA)和L-丙交酯(L-LA);以辛酸亚锡为内酯开环聚合引发剂,用ε-己内酯(ε-CL)开环均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考察了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和温度等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由ε-CL与D,L-LA... 分别以D,L-乳酸和L-乳酸为原料制得D,L-丙交酯(D,L-LA)和L-丙交酯(L-LA);以辛酸亚锡为内酯开环聚合引发剂,用ε-己内酯(ε-CL)开环均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考察了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和温度等对聚合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由ε-CL与D,L-LA和L-LA共聚合制得聚(ε-己内酯-D,L-丙交酯)和聚(ε-己内酯-L-丙交酯),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ε-己内酯-L-丙交酯)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较高的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 聚(ε-己内酯-D L-丙交酯) 聚(ε-己内酯-L-丙交酯) 丙交酯 辛酸亚锡 聚丙交酯 合成 结构表征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乳酸)的直接熔融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赵耀明 周玲 汪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1,共5页
以乳酸(LA)、ε-己内酯(CL)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乳酸)[P(CL-co-LA)].文中探讨了预聚时间、催化剂种类、熔融共聚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亚锡(用量为0.5%(质量分数))为催化剂... 以乳酸(LA)、ε-己内酯(CL)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乳酸)[P(CL-co-LA)].文中探讨了预聚时间、催化剂种类、熔融共聚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亚锡(用量为0.5%(质量分数))为催化剂,外消旋乳酸(dl-LA)和CL以3∶7(摩尔比)投料,将dl-LA和CL在180℃、70Pa下直接熔融共聚12 h,可获得特性粘数为0.473 3 dL/g的聚(己内酯-乳酸)[P(CL-co-dl-LA)];将左旋乳酸(l-LA)和CL在同样条件下直接熔融共聚16 h,可获得特性粘数为0.412 1 dL/g的聚(己内酯-乳酸)[P(CL-col--LA)].与丙交酯开环聚合二步法相比,LA与CL直接熔融共聚的合成工艺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乳酸) 直接熔融聚合 合成 结构表征 可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LA-PCL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阳范文 聂凤明 +3 位作者 朱锐钿 田秀梅 陈晓明 周安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以聚乳酸(PDLLA)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DLLA-PCL共混物。采用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毛细管流变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以聚乳酸(PDLLA)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DLLA-PCL共混物。采用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毛细管流变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研究表明:随着PCL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柔韧性提高,拉伸强度逐渐降低,熔融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熔融热焓和结晶热焓增加,表观黏度增大;PDLLA-PCL共混物制备的薄膜表面平整度优于PDLLA薄膜,当w(PCL)=30%时达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共混物 表面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和聚己内酯共混物多孔支架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蒋静智 马莉营 +2 位作者 崔海亭 彭培英 耿士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88-11193,11199,共7页
以二氯甲烷作为聚合物溶剂,利用超临界CO_2诱导相分离-循环干燥过程制备了质量比为1∶1的聚乳酸和聚己内酯混合物组织工程用多孔支架,同时考察了过程操作压力和温度、溶液浓度、CO_2流量及循环干燥时间等操作参数对孔径大小和形态的影... 以二氯甲烷作为聚合物溶剂,利用超临界CO_2诱导相分离-循环干燥过程制备了质量比为1∶1的聚乳酸和聚己内酯混合物组织工程用多孔支架,同时考察了过程操作压力和温度、溶液浓度、CO_2流量及循环干燥时间等操作参数对孔径大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浓度、操作压力和温度及CO_2流量对孔结构的影响较大。溶液浓度增大、操作温度升高均会引起混合物支架孔径的减小。操作压力升高,混合物多孔支架孔径逐渐增大,孔径分布越来越不均匀。随CO_2流量升高,混合物支架的孔径不断减小。循环干燥时间虽然对混合物支架的孔结构影响不大,但对超临界CO_2诱导相分离-循环干燥过程的可实现性有重要的影响。实验范围内,当混合物溶液浓度为25%(质量分数),循环干燥用CO_2流量为31kg/h,操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12 MPa和45℃的操作条件下,制备的混合物多孔支架更有利于组织工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聚乳酸和聚己内酯 组织工程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增韧PLA材料的流变行为及其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中波 甄卫军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8,共7页
针对聚乳酸(PLA)的自身结晶速率慢而导致其韧性和耐热性差等缺陷,采用聚己内酯(PCL)与PLA熔融共混制备了PLA/PCL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流变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L的添加量为5%时,PLA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达18.47%... 针对聚乳酸(PLA)的自身结晶速率慢而导致其韧性和耐热性差等缺陷,采用聚己内酯(PCL)与PLA熔融共混制备了PLA/PCL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流变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L的添加量为5%时,PLA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达18.47%,冲击强度可达12.98 kJ/m^2;断面扫描显示,PCL增韧PLA复合材料出现了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出现了更多的剪切区域和拉丝现象;DSC表明,PLA的冷结晶峰受到抑制,结晶速率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比纯聚乳酸提高了73.4%,聚乳酸的韧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通过热降解动力学分析,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其热稳定性能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熔融共混 增韧 流变 热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P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同贺 陈思浩 +1 位作者 楼建中 王继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1-55,共5页
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中加入聚ε-己内酯(PCL)、柠檬酸三丁酯(TBC),通过溶液共混制备了PLGA/PCL共混聚合物,通过静电纺膜及涂膜法制备了不同比表面积的降解膜,并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和膜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三丁酯... 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中加入聚ε-己内酯(PCL)、柠檬酸三丁酯(TBC),通过溶液共混制备了PLGA/PCL共混聚合物,通过静电纺膜及涂膜法制备了不同比表面积的降解膜,并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和膜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三丁酯作为增容剂对整个共混聚合物的韧性和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当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ε-己内酯的质量比为80/20、增容剂柠檬酸三丁酯的用量为6%时,所得共混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达到130%、冲击强度达到9.55kJ·m-2。相同条件下加入聚ε-己内酯(PCL)的膜的降解性能优于单一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膜,静电纺丝膜降解性能优于流延法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 聚ε-己内酯(PCL) 静电纺丝 生物可降解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性高分子材料在兔眼部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吉超 张绍丹 +5 位作者 戴婉薇 卓彦伶 郭宝华 曾心苗 张纯 王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77-281,I0010,I0011,共7页
目的评价聚羟基脂肪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聚乳酸(polylacetic acid,PLA)和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三种膜性高分子材料在兔眼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PHA、PLA、PCL为实验组,材料植... 目的评价聚羟基脂肪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聚乳酸(polylacetic acid,PLA)和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三种膜性高分子材料在兔眼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PHA、PLA、PCL为实验组,材料植入兔右眼结膜下。假手术组结膜下钝性分离,但不植入任何高分子材料。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植入后不同时间手术眼的反应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材料的吸收时间。术后4周和16周取眼球,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别定性观察组织结构和炎症细胞、胶原纤维和胶原纤维的亚型与排列方向。结果术眼刺激性评分等级各组均不高于"轻度刺激性"。结膜下吸收时间PHA、PLA和PCL组分别是16周,12周和大于16周。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PHA、PLA和PCL组均形成材料包裹囊腔,囊壁以纤维组织为主,伴有毛细血管形成和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胶原纤维染色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以Ⅰ型和Ⅲ型为主,大致呈平行排列。术后16周PHA和PLA组材料已不可查及,包裹囊腔结构不规则,而PCL材料整体可查及,包裹囊腔规则。各组未见毛细血管,偶见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以Ⅰ型和Ⅲ型为主,仍大致呈平行排列。结论 PHA、PLA和PCL三种膜性高分子材料在兔眼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膜下吸收时间分别是16周,12周和大于16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 聚乳酸 聚己内酯 生物相容性 结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增容制备可生物降解PLA/PCL复合材料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和智 陈鸣 +2 位作者 湛志明 王国振 熊承添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1,共5页
基于原位反应增容原理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共混材料。探究了PLA/PCL不同配比及相容剂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BA-GMA)(8份)对增韧效果的影响,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增韧效果最佳的PLA/PCL/EBA-... 基于原位反应增容原理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共混材料。探究了PLA/PCL不同配比及相容剂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BA-GMA)(8份)对增韧效果的影响,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增韧效果最佳的PLA/PCL/EBA-GMA可降解材料。并采用平板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反应机理、微观形貌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加相容剂时,PLA/PCL(80/20)能取得最好的增韧效果;加入8份相容剂后,PLA/PCL(85/15)的缺口冲击强度达75.4 kJ/m^2,增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9,共7页
聚乳酸(PLA)与聚己内酯多元醇(HO—PCL—OH)的聚氯酯预聚体在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熔体扩链,制备了聚乳酸共聚物,研究了熔体扩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形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双螺杆反直挤出制备聚乳酸共聚物是可行的,效果... 聚乳酸(PLA)与聚己内酯多元醇(HO—PCL—OH)的聚氯酯预聚体在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熔体扩链,制备了聚乳酸共聚物,研究了熔体扩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形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双螺杆反直挤出制备聚乳酸共聚物是可行的,效果比釜式反应好,熔体扩链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预聚体比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当 PLA 预聚体与 PCL 预聚体的质量比为60/40时达到最大值166800,进一步增大 PCL 预聚体含量,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很大关系,在反应温度为160、170、180℃时,反应完成时间分别为5、4.5、3 min;共聚物呈现典型的球晶形态,表现出很好的黑十字消光现象,共聚物在120℃时所得球晶半径最大;共聚物的结晶度低于PLA 预聚体的结晶度;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随 PCL 预聚体含量增加共聚物的韧性增加,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多元醇 相对分子质量 双螺杆反应挤出 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在水杨酸/聚ε-己内酯缓释体制备中的应用
15
作者 许群 后振中 +2 位作者 张世杰 彭琦 任现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51-753,共3页
Salicylic acid as a drug carrying agent was intercalated into microporous poly(ε-caprolactone)(PCL) and PCL resin particles using supercritical CO 2 as solvent. The drug releasing currves in 95% ethanol solution for ... Salicylic acid as a drug carrying agent was intercalated into microporous poly(ε-caprolactone)(PCL) and PCL resin particles using supercritical CO 2 as solvent. The drug releasing currves in 95% ethanol solution for open-hole PCL and close-hole PCL particle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the releasing half-life(t 1/2) for both systems were calculated to be 35 h and 57 h, respectively. The latter appears more prefe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水杨酸 聚Ε-己内酯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氨基酸基团的聚(ε-己内酯)合成与表征
16
作者 冯亚凯 韩颖 曹宏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采用氨基酸钠游离的氨基引发ε-己内酯单体开环得到酯肽齐聚物,并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将这些齐聚物扩链合成4种聚酯酰胺.将4种天然氨基酸(L-丙氨酸、L-亮氨酸、L-谷氨酸、L-赖氨酸)引入到聚(ε-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 采用氨基酸钠游离的氨基引发ε-己内酯单体开环得到酯肽齐聚物,并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将这些齐聚物扩链合成4种聚酯酰胺.将4种天然氨基酸(L-丙氨酸、L-亮氨酸、L-谷氨酸、L-赖氨酸)引入到聚(ε-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中,合成和表征了4种含有氨基酸残基的聚合物.通过1H-NMR、FT-IR、水接触角、水吸收率和降解实验对该聚酯酰胺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氨基酸改性PCL的亲水性和降解性得到了改善,其中含有L-赖氨酸残基的聚酯酰胺因亲水性最高,降解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肽 氨基酸 聚(ε-己内酯) 聚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涂法制备聚乳酸基聚酯复合膜的生物学评价
17
作者 袁华 李浩淼 +1 位作者 吴国良 任天斌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4-297,309,共5页
以旋涂法制备的聚乳酸(PLA)、聚丙交酯己内酯(PLCL)、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聚丙交酯己内酯-羟基磷灰石(PLCL-HA)膜为功能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引导组织再生膜,用小鼠颅骨前成骨细胞系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进行了平面细胞培养,... 以旋涂法制备的聚乳酸(PLA)、聚丙交酯己内酯(PLCL)、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聚丙交酯己内酯-羟基磷灰石(PLCL-HA)膜为功能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引导组织再生膜,用小鼠颅骨前成骨细胞系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进行了平面细胞培养,通过四唑类化合物(MTS)比色法细胞活性定量检测、二乙酸荧光素(FDA)膜染色等研究了基材对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以及矿化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了细胞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HA对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有积极的作用,旋涂膜上的细胞进入增殖晚期和矿化期后性质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涂法 聚乳酸 聚丙交酯己内酯 羟基磷灰石 生物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己内酯/丙交酯共聚物的合成和结晶行为
18
作者 陈蕾 齐正旺 +3 位作者 刘晓荣 汝玲 邹铁梅 黄毅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1-185,共5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HA)的-OH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再接枝不同量的丙交酯(D,LLA),制备了HA-PCL-PLA复合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红外测试结...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HA)的-OH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再接枝不同量的丙交酯(D,LLA),制备了HA-PCL-PLA复合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红外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结晶度大致相同,且结晶度都不高;而DSC的测试结果表明,HA-PCL-PLA体系中的PCL比纯PCL呈现低的结晶度,PCL的结晶受到了限制,D,LLA的加入阻碍了ε-CL的结晶。PLM测试显示同等温度下PCL球晶大小随着D,LLA质量的增加而增大,D,LLA的接枝可以显著改变PCL的结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D L-丙交酯) 复合材料 结晶行为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对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辜婷 朱大勇 +2 位作者 郑强 于杰 鲁圣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7,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聚ε-己内酯含量的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ε-己内酯(PLA/PBS/PCL)共混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流变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PLA/PBS/PCL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聚ε-己内酯含量的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ε-己内酯(PLA/PBS/PCL)共混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流变仪和万能试验机等对PLA/PBS/PCL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L的加入未改变共混物的结晶结构;加入PCL后,共混物的起始分解温度(Ti)和分解终止温度(Tf)显著提高,当PCL用量为3 phr时,共混物的Ti和Tf分别提高了27.14℃和23.31℃;当PCL用量不超过2 phr时,PCL对共混体系主要起增容作用,PLA与PBS之间的相容性得到改善;随着PCL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CL用量为2 phr时,达到最大值69.3 MPa,冲击强度呈增加的趋势,PCL用量为3 phr时,达到最大值5.59 k J/m2,较PLA/PBS共混物分别增加了35.4%和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Ε-己内酯 流变行为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co-L-丙交酯)/聚L-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艾 陈龙 +2 位作者 熊左春 熊成东 陈栋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合成了两种不同摩尔质量的聚(ε-己内酯-co-L-丙交酯)(PCLA)大分子增韧剂。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PCLA含量的大分子增韧剂与聚L-乳酸(PLLA)的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摩尔质量和不同含量PCLA大分子增韧剂对PLLA的热力学性能和增韧... 合成了两种不同摩尔质量的聚(ε-己内酯-co-L-丙交酯)(PCLA)大分子增韧剂。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PCLA含量的大分子增韧剂与聚L-乳酸(PLLA)的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摩尔质量和不同含量PCLA大分子增韧剂对PLLA的热力学性能和增韧效果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的相形态。结果表明,PCLA的引入降低了PLLA的结晶温度、熔点和结晶度;随着PCLA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断裂伸长率较PLLA有明显提高;当PCLA-2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23.41%,拉伸强度仍有37.72 MPa;PCLA相与PLLA相未出现明显的相分离,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中高摩尔质量的PCLA-1与PLLA的相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co-丙交酯) 聚乳酸 共混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