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可降解静电纺PBST超细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正 李方全 +2 位作者 祝桂香 郭敏 王颖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利用溶液静电纺丝法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聚合物在单一溶剂体系二氯甲烷(DCM)和双组分溶剂体系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可纺性,探讨了聚合物溶液浓度、供液速度、溶剂比例等纺丝参数对PBST纳米纤... 利用溶液静电纺丝法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聚合物在单一溶剂体系二氯甲烷(DCM)和双组分溶剂体系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可纺性,探讨了聚合物溶液浓度、供液速度、溶剂比例等纺丝参数对PBST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通过加入四正丁基氯化铵(TBAC)有机盐,实现了PBST纳米纤维的进一步细化,并研究了不同比例TBAC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助剂作用。结果表明,TBAC的加入可以大幅增加聚合物纺丝溶液的导电性,提升PBST的可纺性,并显著降低PBST纳米纤维直径。同时,对所制备的溶液静电纺PBST纳米纤维材料的空气过滤性能也进行了初步探究。在PBST质量浓度为5%,溶剂体系为DCM/DMF(质量比7/3),PBST和TBAC质量比为4/1时,PBST纤维最细,平均直径可达到65 nm;在PBST质量浓度为8%,溶剂体系为DCM/DMF(质量比7/3), PBST和TBAC质量比为16/1时,PBST纳米纤维材料滤效达到99.98%,滤阻236.9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材料 溶液静电纺丝工艺 超细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PBS改善PBAT发泡材料的收缩性分析
2
作者 蒋晓怡 苏振乾 +3 位作者 吴锐 赵笑微 何亚东 信春玲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3,31,共7页
利用环氧扩链剂(KL-E4370B)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充分反应,再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获得基体弹性模量更高的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扩链共混改性PBAT的结晶、流变... 利用环氧扩链剂(KL-E4370B)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充分反应,再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获得基体弹性模量更高的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扩链共混改性PBAT的结晶、流变、发泡性能表征,研究了PBS含量对发泡样品的收缩行为和恢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BS能提高共混物的结晶能力,结晶度由9.87%提高至35.89%。PBS能提高基体的弹性模量至6.15×10^(7) Pa,与未添加PBS的样品相比,提高了2.24倍。PBS能大幅缓解PBAT发泡样品的收缩问题,收缩率降至17.18%,缩短恢复时间,稳定时间降低至336 h,提高恢复能力,恢复率能提高至100%。当PBS添加量为30份时,能制备开孔率为85.01%、收缩后可完全恢复的、发泡倍率为33倍的发泡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扩链共混 发泡性能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恢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T/PBSeT共混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
3
作者 王珅 刘宣伯 +3 位作者 张艳芳 任敏巧 高钰淇 张春波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4-841,共8页
将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和聚对苯二甲酸-共-癸二酸丁二醇酯(PBSeT)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组成的混物,利用GPC,SEM,DSC,DMA,WXRD等方法表征了共混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BST/PBSeT共混物的分子量随PBSe... 将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和聚对苯二甲酸-共-癸二酸丁二醇酯(PBSeT)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组成的混物,利用GPC,SEM,DSC,DMA,WXRD等方法表征了共混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BST/PBSeT共混物的分子量随PBSeT含量的增加升高,共混物的分子量和熔体流动速率符合线性加和规律,但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共混物的相结构与组成有关,PBSeT含量为40%~70%(w)时,共混物出现相分离,呈海-岛结构。PBST的结晶度和晶体完善程度高于PBSeT,弹性模量更高。随PBSeT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弹性模量降低,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提高,尤其在出现分相结构后提高幅度更明显。通过共混可得到刚性和断裂伸长率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co-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co-癸二酸丁二醇酯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T/PHA/木质素三元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林锦辉 司君栋 张琰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7-355,共9页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木质素三元复合材料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木...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木质素三元复合材料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木质素质量分数为20%时,该复合材料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能达到9.2 MPa和848.0%;其熔体流动速率和水蒸气透过量分别能够达到15.6 g/10min和31.6 g/(m^(2)·d),具有优异的熔体加工性能及水阻隔性能;此外该薄膜还具有优异的紫外阻隔性能(紫外吸收率大于99%)。土壤降解实验则表明木质素的引入能够加速薄膜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羟基脂肪酸酯 木质素 薄膜 熔融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的凝聚态结构与性能
5
作者 黄伟宽 陈咏 +5 位作者 王亚宁 徐杰林 高晰悦 刘津 乌婧 王华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F0003,共11页
以熔融纺丝制备、经不同倍数热牵伸与热定型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为研究对象,探究热定型工艺对PBS纤维凝聚态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采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D)和小角X射线散射(2D-SAXS)技术系统分析纤维的晶体取向、片层... 以熔融纺丝制备、经不同倍数热牵伸与热定型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为研究对象,探究热定型工艺对PBS纤维凝聚态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采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D)和小角X射线散射(2D-SAXS)技术系统分析纤维的晶体取向、片层结晶等凝聚态结构,确定最优热定型温度区间,揭示热定型工艺形成的取向与片晶结构对纤维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应力松弛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BS纤维热定型的张力作用可在热牵伸基础上进一步诱导PBS分子链沿纤维轴向取向,促进PBS牵伸纤维的二次诱导结晶并细化其晶粒尺寸。张力诱导过程主要通过(020)和(110)晶面中分子链的二次取向与结晶实现;张力的诱导作用通过增大片晶和非晶层的厚度,实现纤维长周期的增加并增大片层晶体直径,提高纤维结晶度和晶体完善程度。热定型后PBS纤维的结晶度提高7.7%,断裂强度提高14.1%。此外,热定型抑制了应力松弛现象,同一伸长率下PBS纤维的应力松弛率是PET纤维的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凝聚态结构 熔融纺丝 取向与结晶 热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CaCO_(3)对PBS复合材料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卢翠红 黎胤宏 +3 位作者 杨小平 李天然 张宇 张跃飞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22,共6页
高聚合度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较好的加工温度,能满足更多应用场景。但是,高聚合度导致PBS结晶度高、韧性较差。为了能降低PBS生产成本,提高PBS综合性能,分析了纯CaCO_(3)和硬脂酸修饰的活性CaCO_(3)对PBS结晶行... 高聚合度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较好的加工温度,能满足更多应用场景。但是,高聚合度导致PBS结晶度高、韧性较差。为了能降低PBS生产成本,提高PBS综合性能,分析了纯CaCO_(3)和硬脂酸修饰的活性CaCO_(3)对PBS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对PBS增塑后,不同改性CaCO_(3)对PBS增塑基质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S未增塑时,所有类型CaCO_(3)对PBS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改善均较小。当PBS受到ATBC增塑作用后,韧性明显提高,刚性降低较大,当PBS塑化基质加入活性CaCO_(3),复合材料结晶率进一步降低,同时在PBS基质中更易形成微孔洞,并使颗粒间连结处发生塑性变形,实现表面张力的降低以及颗粒-基质粘附的降低。当添加20%活性CaCO_(3)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高,冲击强度为11.07 J/m、断裂伸长率为106.86%、弯曲模量为759.50 MPa,在实现提高韧性的同时,能保持较好的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活性碳酸钙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力学性能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HNTs/PBST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晰蒙 李方全 +3 位作者 汪滨 张秀芹 祝桂香 郭子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4-699,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原料,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s)为驻极体,制备了HNTs/PBST复合纳米纤维膜,探讨了HNTs对PBST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及空气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原料,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s)为驻极体,制备了HNTs/PBST复合纳米纤维膜,探讨了HNTs对PBST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及空气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HNTs添加量为10%(w)即可使PBST纳米纤维直径细化,协同增强了纳米纤维膜的物理筛分效应及静电吸引能力,显著提升了材料的综合过滤性能,HNTs/PBST复合纳米纤维膜对PM0.3的过滤效率高达96.67%,且过滤阻力仅为90.5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埃洛石纳米管 静电纺丝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肼类成核剂己二酸二苯基二酰肼对P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雅轩 任亮 +4 位作者 马辉 张月莉 沈韵达 王耀彬 王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1,共6页
聚丁二酸丁二酯(PBS)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类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环境友好材料之一。然而PBS冲击强度较低,结晶性能较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针对以上不足,采用酰肼类成核剂... 聚丁二酸丁二酯(PBS)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类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环境友好材料之一。然而PBS冲击强度较低,结晶性能较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针对以上不足,采用酰肼类成核剂己二酸二苯基二酰肼(TMC-306)对PBS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酰肼类成核剂的添加量对P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加工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MC-306的引入明显改善了PBS/TMC-30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当TMC-306添加量为15份时,PBS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从41 J/m提高至102 J/m,提升了149%,结晶度从48.40%提高至62.01%,提升了28.12%。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成核剂TMC-306使复合材料晶面的衍射峰面积略微增大,与纯PBS晶型基本一致。流变测试结果发现,随着成核剂添加量的增加,PBS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均逐步增大,熔体强度得到了提高,这说明成核剂同时也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随着TMC-306的增加,PBS复合材料的断面由平整光滑变为“阶梯”式结构,且在添加量为15份时最为明显,这与力学测试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酯 酰肼类成核剂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BST/EBS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解小玲 张佳宁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70,74,共5页
聚乳酸(PLA)是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但其韧性较差,因而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善PLA的力学性能,选用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高柔韧性的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与其进行共混。同时,通过添加乙撑双硬脂酰胺(EBS)作为相容剂,以... 聚乳酸(PLA)是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但其韧性较差,因而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善PLA的力学性能,选用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高柔韧性的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与其进行共混。同时,通过添加乙撑双硬脂酰胺(EBS)作为相容剂,以优化PLA与PBST之间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EBS,PLA和PBST在复合膜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为接近;复合膜中海岛相结构的分散相尺寸减小,表明PLA与PBST的相容性得到改善。此外,增容改性后PLA/PBST/EBS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67%和21.29%,水蒸气透过率下降了12.92%,复合膜的疏水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乙撑双硬脂酰胺 增容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PBS复合生物膜的屏障功能及其对兔胫骨骨缺损模型的促成骨作用
10
作者 田野 石晓璐 +4 位作者 翟少博 刘洋 杨征 吴毓川 储顺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6-1025,共10页
目的:探讨聚碳酸1,2-丙二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生物膜在兔胫骨骨缺损模型中的空间支撑能力及其对成骨效果的影响,阐明其屏障功能的可靠性和体内促成骨作用。方法:制备PPC/PBS和PPC/PBS/Ⅰ型胶原(Col-Ⅰ)(PPC/PBS/Co)复合... 目的:探讨聚碳酸1,2-丙二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生物膜在兔胫骨骨缺损模型中的空间支撑能力及其对成骨效果的影响,阐明其屏障功能的可靠性和体内促成骨作用。方法:制备PPC/PBS和PPC/PBS/Ⅰ型胶原(Col-Ⅰ)(PPC/PBS/Co)复合生物膜。选用18只日本大耳白兔,于兔每侧胫骨制备2处骨缺损,随机选择6只兔于骨缺损处放置PPC/PBS复合生物膜,术后4、8和12周各处死2只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兔骨缺损区PPC/PBS复合生物膜表面微观结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PPC/PBS复合生物膜组、BME-10X胶原膜组和PPC/PBS/Co复合生物膜组,分别行手术将上述生物膜放置于兔相应骨缺损处,空白对照组兔不放置复合生物膜,于术后2、4、8和12周时分别处死3只兔,采用软X线检测各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灰度值,荧光标记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荧光强度,采用HE染色和改良Gomori三色染色法观察各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骨桥蛋白(O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体观察,PPC/PBS复合生物膜紧密覆盖于骨缺损区,未见移位及塌陷。SEM观察,PPC/PBS复合生物膜多孔面随时间延长表面出现微孔结构并数量增多,而光滑面基本未形成微孔样结构。软X线检测,各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灰度值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12周时PPC/PBS/Co复合生物膜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灰度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共聚焦显微镜观察,4、8和12周时PPC/PBS/Co复合生物膜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荧光强度与空白对照组相近;与PPC/PBS复合生物膜组和BME-10X胶原膜组比较,4周时PPC/PBS/Co复合生物膜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荧光强度升高(P<0.05),8和12周时PPC/PBS/Co复合生物膜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荧光强度降低(P<0.05)。HE染色和改良Gomori染色,与PPC/PBS复合生物膜组和BME-10X胶原膜组比较,2和4周时PPC/PBS/Co复合生物膜组和空白对照组兔骨缺损区形成新骨的速度较快,在12周时骨缺损区形成的层板状骨矿化程度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和4周时,与空白对照组、PPC/PBS复合生物膜组和BME-10X胶原膜组比较,PPC/PBS/Co复合生物膜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中BMP-2和OP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PPC/PBS复合生物膜组比较,BME-10X胶原膜组兔骨缺损区再生骨组织中BMP-2和OPN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PPC/PBS复合生物膜具有较好的空间支撑能力,物理屏障功能可靠,且PPC/PBS/Co复合生物膜具有良好的体内促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复合生物膜 聚碳酸1 2-丙二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塑料PBAT的化学回收与生命周期评价:现状、挑战与前景
11
作者 冯硕 林小淇 +3 位作者 朱艳丽 高维常 翁云宣 张彩丽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111,共10页
综述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化学回收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水解、醇解、热化学回收和生物催化回收等技术,PBAT废弃物能够转化为基础化学成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对PBAT化学回... 综述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化学回收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水解、醇解、热化学回收和生物催化回收等技术,PBAT废弃物能够转化为基础化学成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对PBAT化学回收的生命周期评估(LCA)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回收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此外,讨论了政策与法规在促进PBAT化学回收中的作用,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展望了PBAT化学回收技术的发展潜力,强调了技术创新、市场推动和政策支持对于推动PBAT化学回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化学回收 生物降解塑料 环境影响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共聚物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的序列结构及结晶性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郭宝华 丁慧鸽 +2 位作者 徐晓琳 徐军 孙元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12-2316,共5页
制备了高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并通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无规共聚调节其生物可降解性及力学性能 ,得到了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不同生物降解速度的一系列共聚物 ,并对共聚物序列结构、热力学性能、结晶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 制备了高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并通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无规共聚调节其生物可降解性及力学性能 ,得到了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不同生物降解速度的一系列共聚物 ,并对共聚物序列结构、热力学性能、结晶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 ,PBS和 PBT分别结晶 .共聚物的结晶熔点符合无规共聚物的 Flory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共聚物 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序列结构 结晶性 缩合聚合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维 季君晖 +4 位作者 赵剑 王小威 许颖 杨冰 王萍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共5页
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通过生物资源发酵得到琥珀酸来生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以替代现在石油基产品为原料的PBS,是PBS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丁二酸发酵的商业化促进了生物质基PBS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对PBS进行各种改性以及加工成型,制... 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通过生物资源发酵得到琥珀酸来生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以替代现在石油基产品为原料的PBS,是PBS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丁二酸发酵的商业化促进了生物质基PBS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对PBS进行各种改性以及加工成型,制得各类制品,使PBS产品能够应用于不同领域,生物质基PBS作为一种绿色塑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生物质基pbs 丁二酸发酵 pbs改性 pbs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g-MAH及MAH对PBS/淀粉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酒永斌 姚维尚 +2 位作者 王晓青 杨光 季君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通过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淀粉合金中加入PBS-g-MAH,改善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一步法”挤出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PBS-g-MAH和MAH的加入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影响;通过SEM及DSC观察了合金中两相相容性的改善情况和材... 通过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淀粉合金中加入PBS-g-MAH,改善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一步法”挤出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PBS-g-MAH和MAH的加入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影响;通过SEM及DSC观察了合金中两相相容性的改善情况和材料熔融热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改善了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当体系中含有5%接枝物时,合金的拉伸强度相对于不加助剂提高68%,冲击强度提高70%;当MAH加入量为PBS的1%时,其拉伸强度提高约94%,冲击强度提高143%;体系的相容性也得提高,合金的熔点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淀粉 马来酸酐(MAH)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对可生物降解聚酯PBS的共聚改性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敏 来水利 +1 位作者 宋洁 邱建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3-1246,共4页
在可生物降解聚酯PBS的分子主链中引入具有立体构型的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对PBS进行了共聚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在2h内能够得到数均分子量100000以上的P(BS-co-CHDM)共聚物,随着1,4-CHDM添加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结晶度降低,玻... 在可生物降解聚酯PBS的分子主链中引入具有立体构型的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对PBS进行了共聚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在2h内能够得到数均分子量100000以上的P(BS-co-CHDM)共聚物,随着1,4-CHDM添加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结晶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呈上升趋势,当添加量增大时,共聚物tanδ随之增大,内耗峰宽逐渐变窄,当1,4-CHDM添加量为30%时,断裂伸长率达到1232%.所有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均在300℃以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酯 立体构型 1 4-环己烷二甲醇 共聚物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纤维/PB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9
16
作者 丁芳芳 张敏 +3 位作者 王景平 李成涛 葛正浩 梁金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采用玉米秸秆纤维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改性,利用热压工艺得到了玉米纤维/PBS复合材料。研究了在相同浓度的碱液中,水煮、微波及超声波三种处理工艺对纤维得率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三种方法对纤维均有一定的活化作用,扫描电... 采用玉米秸秆纤维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改性,利用热压工艺得到了玉米纤维/PBS复合材料。研究了在相同浓度的碱液中,水煮、微波及超声波三种处理工艺对纤维得率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三种方法对纤维均有一定的活化作用,扫描电镜(SEM)观测到微波和超声波处理的纤维表面较纯净,纤维束较疏松,得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优。同时利用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不同处理方式的纤维表面元素含量可知,微波和超声波处理的纤维表面氧含量较高,有利于秸秆表面和PBS形成更多的氢键,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纤维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微波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塑料PBS与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军 季君晖 +2 位作者 张维 王小威 赵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共3页
介绍了当前可生物降解塑料PBS与各种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的方法和加工工艺,以及改性后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降解性能的变化。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共混 淀粉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及其共聚酯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8
作者 张昌辉 寇莹 翟文举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综述了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脂肪族共聚酯,PBS基芳香族共聚酯的结构和生物降解性能,并分别总结了它们的结构和生物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分为线型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和枝状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分别对它们进行了... 综述了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脂肪族共聚酯,PBS基芳香族共聚酯的结构和生物降解性能,并分别总结了它们的结构和生物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分为线型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和枝状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分别对它们进行了介绍。得出了PBS及其共聚酯的结构、分子量、聚酯形态、熔点、结晶度等与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基脂肪族共聚酯 pbs基芳香族共聚酯 生物降解性能 结构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凡 杨焕 +5 位作者 郭子琦 王战勇 王岩 刘东波 夏红梅 陈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通过土壤筛选和诱变,获得了一株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降解作用的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DS0503-a,探讨了该菌株及其产生的PBS降解酶的作用机制,同时进行了菌株混合培养降解PBS的实验,从菌株互生和酶协同作用的角度探索了混... 通过土壤筛选和诱变,获得了一株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降解作用的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DS0503-a,探讨了该菌株及其产生的PBS降解酶的作用机制,同时进行了菌株混合培养降解PBS的实验,从菌株互生和酶协同作用的角度探索了混菌降解PBS的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PBS粉末和薄膜都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产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5.5和28℃;分泌的解聚酶以外切形式从羧基端对PBS链进行剪切,特定菌株的混合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对PBS的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降解 作用机制 混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PTMO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勇 胡晶莹 +2 位作者 周涛 周庭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5,30,共5页
合成了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硬段,聚四氢呋喃醚(PTMO,分子量1000g/mol)为软段的可生物降解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镜(PO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嵌段共... 合成了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硬段,聚四氢呋喃醚(PTMO,分子量1000g/mol)为软段的可生物降解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镜(PO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耐热性能、结晶形态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目标产物为PBS/PTMO嵌段共聚物,随软段PTMO含量的增加,PBS硬段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降低,晶体尺寸变小;当PTMO质量分数低于50%,PTMO以非晶态形式存在时,PBS硬段晶体与PBS均聚物一样呈现环带球晶特征;当PTMO质量分数超过50%时,PBS晶体细小,无明显的环带球晶特征,且分散在非晶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四氢呋喃醚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