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交联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四氢呋喃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勇 周涛 +2 位作者 刘俊红 周庭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共4页
以丁二酸、丁二醇、聚四氢呋喃醚(PTM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微交联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四氢呋喃醚(c-PBS/PTMO)嵌段共聚物,其中PTMO质量分数为50%。采用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乌... 以丁二酸、丁二醇、聚四氢呋喃醚(PTM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微交联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四氢呋喃醚(c-PBS/PTMO)嵌段共聚物,其中PTMO质量分数为50%。采用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乌氏黏度计和流变性能测试仪对其结晶熔融性能和流变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加入的柠檬酸质量为PBS质量的1%时,聚合物凝胶含量为20.3%,特性黏数增加38%;使PBS硬段结晶熔融温度降低8.4℃,熔融焓、结晶焓和结晶度分别降低3.1 J/g、6.4 J/g和5.7%,但对PTMO软段影响较小;使嵌段共聚物的剪切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提高,而损耗角tanδ降低。表明少量的柠檬酸的引入,有利于提高c-PBS/PTMO嵌段共聚物的熔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四氢呋喃醚 嵌段共聚物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乙烷-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玉东 张孝彦 +3 位作者 刘晓琼 付鹏 刘民英 赵清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
以自制一缩二乙二醇单甲醚钾为引发剂,利用阴离子聚合原理,进行了环氧乙烷的开环聚合,得到了分子量为2 000,分子量分布为1.07和一端是甲氧基一端是羟基的窄分布聚环氧乙烷(mPEO),然后利用得到的mPEO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在Sn(Oct)2催化作用... 以自制一缩二乙二醇单甲醚钾为引发剂,利用阴离子聚合原理,进行了环氧乙烷的开环聚合,得到了分子量为2 000,分子量分布为1.07和一端是甲氧基一端是羟基的窄分布聚环氧乙烷(mPEO),然后利用得到的mPEO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在Sn(Oct)2催化作用下,引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两亲性mPEO-b-PL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量分别为5 250,14 070,23 360和44 300,分子量分布分别为1.45,1.47,1.53和1.59.对目标产物和中间产物进行了表征,分子量与设计结果吻合,聚合是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聚丙交酯 嵌段共聚物 活性阴离子聚合 配位-插入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PTMO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勇 刘俊红 张爱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丁二酸、丁二醇以及聚四氢呋喃醚(PTMO)为原料制备了w(PTMO)为50%的可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酯(PBS)-PTMO嵌段共聚物(记作PBSPTMO50)。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BS硬段和软段的... 以丁二酸、丁二醇以及聚四氢呋喃醚(PTMO)为原料制备了w(PTMO)为50%的可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酯(PBS)-PTMO嵌段共聚物(记作PBSPTMO50)。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BS硬段和软段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BSPTMO50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分别为53 083,152 40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2.87;PBSPTMO50有两个结晶峰;Ozawa方程能拟合PBS硬段的非等温结晶过程,但不适合PTMO软段;而莫志深方程能拟合PBS硬段和PTMO软段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酯 聚四氢呋喃醚 嵌段共聚物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Ozawa方程 莫志深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共聚酰胺多层复合气体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任晓灵 任吉中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5,共6页
采用浸渍涂覆法,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1074嵌段高分子为选择层膜材料制备具有超薄分离层的PEI/PDMS/PEBA1074/PDMS多层复合气体分离膜,探讨了操作条件对H2、N2、CH4和CO2等在多层复合膜中的渗透性能的影响.多层复合膜对极性气体具有较高... 采用浸渍涂覆法,以聚醚共聚酰胺PEBA1074嵌段高分子为选择层膜材料制备具有超薄分离层的PEI/PDMS/PEBA1074/PDMS多层复合气体分离膜,探讨了操作条件对H2、N2、CH4和CO2等在多层复合膜中的渗透性能的影响.多层复合膜对极性气体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并且对极性/非极性气体分离体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CO2对多层复合膜存在增塑作用,其渗透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H2、N2、CH4和CO2在复合膜中的渗透通量显著增大,而CO2/非极性气体(H2、N2和CH4)的分离系数减小.气体渗透通量与温度的关系在PEO链段熔点的上下分别满足不同的Arrhenius方程.当操作温度大于PEO链段熔点温度时,气体的渗透活化能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离 多层复合膜 聚醚共聚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嵌段共聚聚苯醚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鹏 房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2-305,共4页
在氧化偶联聚合反应基础上,以氯苯为溶剂,在铜催化剂作用下,以2,6-二甲基苯酚(DMP)和2,6-二苯基苯酚(DPP)为单体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嵌段共聚物.对共聚物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嵌段共聚物比DMP的均聚物(PDMPE)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保... 在氧化偶联聚合反应基础上,以氯苯为溶剂,在铜催化剂作用下,以2,6-二甲基苯酚(DMP)和2,6-二苯基苯酚(DPP)为单体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嵌段共聚物.对共聚物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嵌段共聚物比DMP的均聚物(PDMPE)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保持了良好的溶解性及成膜性能;虽然嵌段聚合物和PDMPE一样为无定形结构,但通过引入结晶性的聚二苯基苯醚(PDPPE)链段,嵌段共聚物薄膜内可以形成通道式相分离;可能是由于PDPPE和PDMPE这两个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较接近的缘故,嵌段共聚物只有一个Tg,且随着PDPPE含量增加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偶联聚合 聚苯醚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对含聚氧化乙烯链段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形貌的调控作用
6
作者 丁永红 张微微 +2 位作者 朱梦冰 蒋姗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62,共5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两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PEO-b-PS)和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PEO-b-PS-b-PBA),再将聚丙烯酸(PAA)分别与PEO-b-PS和PEO-b-PS-b-PBA进行溶液共混和旋涂成膜,通...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两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PEO-b-PS)和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PEO-b-PS-b-PBA),再将聚丙烯酸(PAA)分别与PEO-b-PS和PEO-b-PS-b-PBA进行溶液共混和旋涂成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AA对2种嵌段共聚物薄膜微相分离形貌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PEO-b-PS/PAA共混薄膜呈现PEO/PAA为分散相以柱状形态垂直分布在PS连续相中的微相分离形貌,柱状微区尺寸随着PAA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当PAA质量分数达到30%后,PEO/PAA分散相向层状形态转变。PEO-b-PS-b-PBA与PAA共混后,PEO/PAA相区从原先平行于薄膜表面排列的层状形态向随机取向的柱状形态转变,PS微相区在薄膜表面形成细小的锥状突起,随着PAA质量分数增加,PEO/PAA柱状微区向薄膜表面垂直排列取向得到增强,PS微相区的突起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氧化乙烯链段嵌段共聚物 聚丙烯酸 共混薄膜 微相分离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增韧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杨胜林 李欣 李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7,共7页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乙二醇(EG)和聚氧丁撑(PTMO)为原料进行共聚合,得到无规嵌段共聚物PET/PTMO。核磁共振(^1H—NMR)分析表明PTMO按投料比以化学连接的方式接到了聚合物大分子链上;DSC的结果表明PET/PTMO的熔点随PTM...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乙二醇(EG)和聚氧丁撑(PTMO)为原料进行共聚合,得到无规嵌段共聚物PET/PTMO。核磁共振(^1H—NMR)分析表明PTMO按投料比以化学连接的方式接到了聚合物大分子链上;DSC的结果表明PET/PTMO的熔点随PTM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自熔体冷却时的结晶温度Tc在PTMO含量小于8%(摩尔比)时向高温移动,而在PTMO含量为12%(摩尔比)时则小于PET的Tc;通过POM观察到,PET/PTMO所形成的球晶尺寸明显减小。将试样注塑成样条,进行抗冲击性能的测试后,发现PET/PTMO的冲击强度远大于PET,选择添加4%~8%摩尔分数的PTMO,即能显著改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聚氧丁撑 嵌段共聚物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b-PMMA/PEO共混薄膜的微相分离形貌
8
作者 朱梦冰 杨菁菁 +3 位作者 丁永红 刘晶如 徐之光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5,共4页
通过聚氧化乙烯(PEO)与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PCL-b-PMMA)的共混来调节聚己内酯(PCL)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嵌段的微相分离行为。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EO的质量分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对PCL-b-PMMA/PEO共混薄膜微相分... 通过聚氧化乙烯(PEO)与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PCL-b-PMMA)的共混来调节聚己内酯(PCL)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嵌段的微相分离行为。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EO的质量分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对PCL-b-PMMA/PEO共混薄膜微相分离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薄膜形成了以PMMA/PEO为连续相,PCL呈柱状微区垂直于薄膜表面的微相分离形貌,PMMA/PEO链段无法在PCL柱状微区上方形成完全覆盖,导致薄膜表面形成许多孔洞。随着PEO含量增加,PCL链段聚集趋势增强,柱状微区尺寸不断增大;随着PEO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PMMA/PEO在PCL微区上方形成的有效覆盖减少,薄膜表面的孔洞数量和尺寸增大;当PEO与不同嵌段比PCL-b-PMMA共混后,随嵌段共聚物中PCL链段体积分数增加,柱状微区向层状形态转变,薄膜表面孔洞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 聚氧化乙烯 共混薄膜 微相分离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离子传输单元的聚对苯亚乙烯聚氧化乙烯多嵌段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
9
作者 朱路 马晓梅 +1 位作者 郑震 唐小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55-1159,共5页
通过经典的Wittig反应,成功合成了聚对苯亚乙烯和2种分子量聚氧化乙烯的多嵌段共聚物(PPVEO200和PPVEO600)。PPVEO600较PPVEO200显示出了更好的热性能和电致发光性能,其聚集态为一种通过物理交联点而形成的网状结构,热分析表明,该聚合... 通过经典的Wittig反应,成功合成了聚对苯亚乙烯和2种分子量聚氧化乙烯的多嵌段共聚物(PPVEO200和PPVEO600)。PPVEO600较PPVEO200显示出了更好的热性能和电致发光性能,其聚集态为一种通过物理交联点而形成的网状结构,热分析表明,该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为-463℃,其N2气环境下的热分解温度达350℃。电化学掺杂之后,基于共聚物PPVEO600的发光电池器件结构为ITO/PPVEO600+LiClO4/Au,起亮电压为26V,32V时最大电致发光效率为213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亚乙烯 聚氧化乙烯 嵌段共聚 电致发光 发光电化学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PEO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10
作者 张玉玲 张春庆 +1 位作者 张珣 李战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共5页
首先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n-BuLi),三异丁基铝为添加剂,通过单体活化顺序负离子聚合由丁二烯和环氧乙烷合成聚丁二烯-b-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然后采用对甲苯磺酰肼进行常压加氢反应,得到一系列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乙烯-b-聚环氧乙烷... 首先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n-BuLi),三异丁基铝为添加剂,通过单体活化顺序负离子聚合由丁二烯和环氧乙烷合成聚丁二烯-b-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然后采用对甲苯磺酰肼进行常压加氢反应,得到一系列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乙烯-b-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考察了三异丁基铝用量对环氧乙烷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表征了聚合产物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当n(Al):n(n-BuLi)较小时(6),环氧乙烷的动力学曲线中存在明显的诱导期;随着n(Al):n(n-BuLi)增大(10,14),诱导期缩短,聚合反应速率加快。所制聚合物具有预定的结构,且相对分子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b-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 负离子聚合 单体活化 顺序聚合 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EO为分散剂的苯乙烯悬浮聚合
11
作者 张鸿聖 赵忠夫 +2 位作者 杨景 马文花 张春庆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活性负离子聚合技术设计并合成了聚苯乙烯(PS)-聚环氧乙烷(PEO)嵌段共聚物(PS-bPEO),并以此为分散剂进行苯乙烯悬浮聚合。分析了PS-b-PEO中PS嵌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及PEO嵌段的质量分数,并考察了PS-b-PEO中PEO嵌段的质量分数、用量(PS-... 采用活性负离子聚合技术设计并合成了聚苯乙烯(PS)-聚环氧乙烷(PEO)嵌段共聚物(PS-bPEO),并以此为分散剂进行苯乙烯悬浮聚合。分析了PS-b-PEO中PS嵌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及PEO嵌段的质量分数,并考察了PS-b-PEO中PEO嵌段的质量分数、用量(PS-b-PEO中PEO嵌段占苯乙烯单体的质量分数)和搅拌速率对苯乙烯悬浮聚合颗粒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S嵌段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PEO嵌段质量分数为3.5%~27.3%的PS-b-PEO;PEO嵌段用量相同时,随着PEO嵌段质量分数的增加,苯乙烯悬浮聚合得到的PS颗粒粒径逐渐增大且分布变宽;以PEO嵌段质量分数为5.0%的PS-b-PEO为分散剂时,PEO嵌段用量由0.05%增加到1.20%,PS颗粒粒径逐渐减小且分布变窄;搅拌速率由220 r/min增加到570 r/min,悬浮聚合仍能稳定进行且PS颗粒粒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 分散剂 活性负离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