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振光谱图像的融合去雾方法(特邀)
1
作者 张颖 王兴 +6 位作者 张思维 窦松然 刘鑫 金颂雨 李汝传 罗立一 徐希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7,共12页
在雾、霾天气下,近地遥感中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散射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雾霾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目标反射或散射的光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且其穿透雾霾粒子的能力与波长有关的特点,提出了一... 在雾、霾天气下,近地遥感中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散射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雾霾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目标反射或散射的光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且其穿透雾霾粒子的能力与波长有关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偏振光谱图像的去雾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大气光偏振模型估算无穷远处的大气光光强值(A_(∞))和大气光的偏振度(p);然后,利用偏振去雾算法得到去雾后的可见光图像;其次,采用所提出的自适应检测和透射率图的融合方法,将去雾后的可见光图像与近红外偏振光谱图像进行融合。最后得到细节丰富的去雾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去雾图像的细节恢复效果。此外,基于信息熵(IE)、结构相似指数(SSIM)、对比度(IC)、峰值信噪比(PSNR)等图像评价指标对去雾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总体来说,文中所提方法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优异,信息熵针对原始图像提升了约3.6%,对比度提升了约3.26倍,相比其他方法显示了较高的图像信息保留效果,证明了其在图像去雾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偏振光谱检测 可见光-近红外联合成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焦平面偏振光谱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郝婧蕾 张蓓 赵永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3,共12页
偏振光谱成像技术通过融合强度、偏振和光谱信息,为复杂场景的成像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分焦平面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凭借其高紧凑性和强实时性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首先综述了偏振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比较了... 偏振光谱成像技术通过融合强度、偏振和光谱信息,为复杂场景的成像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分焦平面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凭借其高紧凑性和强实时性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首先综述了偏振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比较了相关技术的优缺点;随后重点讨论了分焦平面偏振光谱成像系统的研究进展,对偏振光谱分光元件、偏振光谱去马赛克算法以及现有偏振光谱图像数据库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系统总结了该技术高紧凑、强实时、低功耗的核心优势;最后,总结了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在军事侦察、空间探测、医疗诊断和遥感探测等领域的应用。分析表明,该技术在目标检测、环境监测和医学诊疗等领域前景广阔,但目前仍面临空间分辨率低、偏振信息重构精度不足等挑战。基于此,未来研究应聚焦于优化偏振光谱分光元件的设计与制备,改进去马赛克算法以提升图像重建质量,并拓展其在动态场景和复杂环境中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谱视觉 分焦平面成像 偏振光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伪装目标识别的高光谱图像波段选择方法
3
作者 王贝贝 刘凯新 陈平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6-342,共7页
随着伪装技术的不断进步,伪装目标与背景的光谱相似度越来越高,给识别任务带来了挑战。现有的波段选择方法大多关注波段的信息量或图像整体可分性,难以选择出能够有效区分相似光谱的特征波段组合。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伪装目标识别的高... 随着伪装技术的不断进步,伪装目标与背景的光谱相似度越来越高,给识别任务带来了挑战。现有的波段选择方法大多关注波段的信息量或图像整体可分性,难以选择出能够有效区分相似光谱的特征波段组合。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伪装目标识别的高光谱图像波段选择方法,通过构建光谱差异度指数模型,定量描述各波段中伪装目标与相似背景的光谱差异度,进而指导特征波段选择。模型首先引入光谱梯度角来挖掘光谱的局部形态特征;然后通过Fréchet距离度量光谱之间的幅值差异,并对其进行归一化以消除尺度变化的影响;最后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强化光谱差异性和波段独立性。在伪装车辆数据集以及San Diego停机场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伪装目标识别任务中的效果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波段选择 光谱差异度指数模型 伪装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波段偏振成像的差异增强伪装目标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沈英 黄伟达 +2 位作者 周则兵 黄峰 王舒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88-3498,共11页
光谱偏振探测技术利用目标多维度信息,提高伪装目标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现有的光谱偏振成像系统产生的高维度数据难以实时解算,复杂场景下光谱偏振探测的性能不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波段偏振成像系统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针对目... 光谱偏振探测技术利用目标多维度信息,提高伪装目标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现有的光谱偏振成像系统产生的高维度数据难以实时解算,复杂场景下光谱偏振探测的性能不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波段偏振成像系统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针对目标场景筛选特征波段,定制751 nm窄带滤光片结合快照式偏振阵列相机,构建特征波段偏振图像采集系统,实时获取目标图像。提出差异增强和交织序列融合检测算法,设计偏振参数图像,增强特征波段偏振图像的目标对比度;融合差异增强和交织序列映射结果,对目标图像背景噪声进行抑制,进一步突出目标特征;通过阈值分割提取伪装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综合评价指标F均在0.90以上,检测速度达到20帧/s,实现了复杂场景下伪装目标的快速精准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光谱偏振图像 成像系统 特征波段 差异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物混杂背景的偏振光谱图像融合方法
5
作者 李英超 赵喆浩 +4 位作者 王祺 刘嘉楠 史浩东 付强 孙洪宇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8-1111,共14页
针对偏振光谱图像融合方法在地物混杂背景遥感探测中多尺度变换融合图像存在边缘轮廓细节模糊、对比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稀疏表示与引导滤波器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融合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首先,... 针对偏振光谱图像融合方法在地物混杂背景遥感探测中多尺度变换融合图像存在边缘轮廓细节模糊、对比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稀疏表示与引导滤波器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融合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首先,该方法通过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光谱图像和偏振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进而将图像分解成不同子带内的特征信息。其次,低频子带采用稀疏表示融合,从而降低融合图像中物体对比度损失。此外,采用引导滤波器融合高频子带,以增强图像轮廓细节信息。最后,对低频与高频融合系数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逆变换,最终得出融合图像。分析表明融合图像对比度相对于原始光谱图像与偏振度图像分别提升了54.5%和15.4%,更容易区分混杂背景下阴影中的物体。基于此方法对偏振光谱成像仪所采集的不同波长下的光谱与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并实现真彩还原。真彩还原图像证明此融合方法在保留混杂背景下的环境信息的同时实现了物体和背景的有效区分,有效提高了偏振光谱遥感探测成像的图像质量,有助于提升偏振光谱遥感探测成像中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扩大其在复杂环境遥感探测和图像识别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探测成像 偏振图像 光谱图像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的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结合残差神经网络鉴别黄精属物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燕 王元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9-1724,共16页
将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的概念首次应用于物种鉴别,建立了快速准确的黄精属鉴别方法。采集6种黄精属共计563批样品,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的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乘法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 将不同维度光谱图像的概念首次应用于物种鉴别,建立了快速准确的黄精属鉴别方法。采集6种黄精属共计563批样品,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的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乘法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Savitzky-Golay(SG)5种预处理方法,构建了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同时构建了深度学习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模型,绘制了不同维度的光谱图像,包括一维MIR,同步、异步和综合二维相关光谱、三维相关光谱、三维相关光谱投影图像的10个数据集,并将其与ResNet模型相结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结果的影响不同,MSC预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DT、RF和SVM 3种算法的准确率。基于同步二维相关光谱数据集的ResNet算法建模效果最好,准确率达到100%,损失值较小,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时间成本低,可以准确鉴别黄精属物种,为食品、中草药等其他领域的鉴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物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不同维度光谱图像 机器学习算法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光学的快速多维度成像制导光学系统设计
7
作者 史浩东 卢琦 +4 位作者 赵义武 王稼禹 赵晓 李英超 付强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8-1430,共13页
针对传统偏振光谱成像方法难以适用于弹载平台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光学的快速多维度成像制导光学方案。构建了通道分辨率与望远放大倍率的关联模型,实现了微透镜阵列、光谱滤光阵列和微纳偏振阵列探测器参数的精准匹配和高效... 针对传统偏振光谱成像方法难以适用于弹载平台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光学的快速多维度成像制导光学方案。构建了通道分辨率与望远放大倍率的关联模型,实现了微透镜阵列、光谱滤光阵列和微纳偏振阵列探测器参数的精准匹配和高效利用。基于常规导引头和工业偏振探测器,设计了包含球形整流罩的多维度成像制导光学系统。系统采用4×4光场分割布局,在可见光波段内形成16个光谱通道,光谱分辨率为16 nm,实现了单光路、单探测器条件下同时高效获取0°、45°、90°、135°4个偏振方向偏振光谱图像数据。系统整体焦距为150 mm,筒长为145 mm。仿真结果表明,系统16个通道下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处均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良好,满足弹载目标多维度探测与识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像素成像系统 微透镜阵列 偏振光谱成像 孔径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数据和融合像素差卷积的壁画线稿提取
8
作者 张换换 王慧琴 +3 位作者 王可 王展 甄刚 贺章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使用现有边缘检测方法提取古代壁画的线稿,存在噪声干扰大且丢失信息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像素差卷积的壁画最优波段线稿提取方法,利用最小噪声分离方法将壁画多光谱数据的有效信息和噪声分离,选择最优主成分波段进行线稿的提... 使用现有边缘检测方法提取古代壁画的线稿,存在噪声干扰大且丢失信息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像素差卷积的壁画最优波段线稿提取方法,利用最小噪声分离方法将壁画多光谱数据的有效信息和噪声分离,选择最优主成分波段进行线稿的提取。针对传统卷积提取图像梯度信息的问题,引入像素差卷积提高边缘检测的图像梯度信息。在侧输出网络加入尺度增强模块(SEM)丰富多尺度特征,同时针对像素级别不平衡引起的像素错误分类问题,设计了基于图像相似度的Dice损失函数策略,逐级最小化像素距离获得清晰图像边缘,并利用壁画数据集先验知识微调模型解决数据集不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在壁画褪色和噪声较多的场景下提取出较为清晰的线稿,线稿图像的SSIM和RMSE均优于其他算法,分别提高了2%~10%和2%~4%;在公开数据集BIPED上对模型进行验证,所提方法的ODS和OIS较PiDiNet分别提高0.005和0.007。该方法对褪色及具有病害的壁画可以提取出清晰完整的线稿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稿提取 光谱成像 像素差卷积 像素级平衡 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技术的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损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林娇娇 蒙庆华 +5 位作者 吴哲锋 常洪娟 倪淳宇 邱邹全 李华荣 黄玉清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目的】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NIR-HSI)在水果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方面具有快速、准确和无损的特点。旨在利用NIR-HSI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杧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探讨400~1000nm波段范围内的光谱差异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响应。【方法... 【目的】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NIR-HSI)在水果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方面具有快速、准确和无损的特点。旨在利用NIR-HSI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杧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探讨400~1000nm波段范围内的光谱差异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响应。【方法】选择贵妃杧果和台农1号杧果作为研究对象,使用NIR-HSI技术获取杧果样本的光谱数据。采用CARS-PLS模型分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各波段光谱反射率的相关系数。为了验证模型的性能,计算了建模R^(2)、斜率Slope、截距和RMSE等指标。【结果】得到CARS-PLS模型的性能指标:建模R^(2)为0.8806,斜率为0.8515,截距为12.208,RMSE为0.6366。这些指标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建模拟合度和预测精度。【结论】应用NIR-HSI技术对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检测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高精度模型奠定了基础。通过NIR-HSI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一种非破坏性且高效准确的方法,用于水果品质评估和检测。这对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近红外(NIR) 高光谱成像(HSI)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无损检测 光谱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红外波段的片上集成式偏振光谱成像器件
10
作者 周健宇 李全民 +1 位作者 王劲 黄胜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红外探测与遥感是气象观测的核心技术,红外辐射探测仪作为气象卫星的重要载荷,主要用于大气温度、湿度的定量化探测,其探测精度取决于光谱和偏振测量的通道数。常见的技术方案是通过组合滤光片与偏振片转轮实现光谱和偏振的探测,这造成... 红外探测与遥感是气象观测的核心技术,红外辐射探测仪作为气象卫星的重要载荷,主要用于大气温度、湿度的定量化探测,其探测精度取决于光谱和偏振测量的通道数。常见的技术方案是通过组合滤光片与偏振片转轮实现光谱和偏振的探测,这造成了系统体积大、功耗高、通道数少的问题。发展片上集成式偏振光谱成像器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已有研究主要采用薄膜谐振腔或共振微结构的阵列化方案,但二者都无法兼顾光谱和偏振选择的要求。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薄膜微结构耦合调控的设计新思路,以13μm附近的大气红外波段为例,实现了片上集成式的偏振光谱成像,6个通道的平均透过率和消光比分别达到了94%和30。该器件有望在将来被广泛应用于偏振光谱成像领域中,同时,由于该器件对基底折射率并不敏感,基底的选择也会更加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红外 片上集成 薄膜微结构 偏振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OS卫星图像阴影的天津市建筑物高度及分布信息提取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晓美 何国金 +2 位作者 王威 焦伟利 王钦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03-2006,共4页
光谱差异是提取建筑物阴影信息的一个重要依据。基于ALOS卫星图像阴影与建筑物高度关系的分析,文章阐述了依据阴影来估算建筑物高度的原理和方法,辅以数据融合的方法,利用多光谱影像中的光谱差异从ALOS全色图像中准确提取阴影信息,从而... 光谱差异是提取建筑物阴影信息的一个重要依据。基于ALOS卫星图像阴影与建筑物高度关系的分析,文章阐述了依据阴影来估算建筑物高度的原理和方法,辅以数据融合的方法,利用多光谱影像中的光谱差异从ALOS全色图像中准确提取阴影信息,从而建立一种基于图像阴影提取城市建筑物高度及分布信息的标准化流程。同时,在天津的城市建筑物高度获取试验中,建筑物高度提取精度的抽样验证率达到87.6%,初步显示出了ALOS卫星数据在城市建筑物高度测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 光谱差异 阴影 建筑物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TF偏振光谱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8
12
作者 姜庆辉 邱跃洪 +2 位作者 文延 汪欢 许维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8-222,共5页
偏振超光谱成像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技术领域,探索该技术在航天、民用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的重点研究课题,特别是基于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的光谱成像仪,与传统仪器相比,在工作机制和仪器设计上都有着众多的优点。通过研究AOT... 偏振超光谱成像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技术领域,探索该技术在航天、民用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的重点研究课题,特别是基于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的光谱成像仪,与传统仪器相比,在工作机制和仪器设计上都有着众多的优点。通过研究AOTF的工作原理,分析实验中AOTF偏振光谱成像仪的工作过程,制定了相应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并且详细论述了系统基于LabVIEW平台的设计流程,同时给出了各模块的LabVIEW程序设计框图。经过实测实验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能够高效可靠地完成对图像数据的采集与相应仪器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成像 数据采集 LABVIEW 偏振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热红外通道的多探元辐射定标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秀清 张里阳 +4 位作者 郑照军 张勇 孙凌 丁雷 黄小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72-1980,共9页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红外通道采取40探元跨轨并行扫描方式,针对其辐射定标要比传统单元探测器的辐射定标复杂的问题,研究了MERSI红外通道的多探元辐射定标方法。首先,基于星上黑体观测进行逐探元的辐射定标处理,消除探元辐...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红外通道采取40探元跨轨并行扫描方式,针对其辐射定标要比传统单元探测器的辐射定标复杂的问题,研究了MERSI红外通道的多探元辐射定标方法。首先,基于星上黑体观测进行逐探元的辐射定标处理,消除探元辐射响应差异条纹;然后,利用各探元与基准探元光谱响应对不同温度黑体光谱辐亮度建立比值关系,基于其随着辐亮度呈非线性变化的关系,对逐探元定标后图像进行探元光谱差异的辐亮度归一化补偿,从辐射机理上最大限度地消除图像条纹,实现了多探元观测目标辐射信号的光谱响应差异归一化。为了验证MERSI红外通道辐射定标精度,文中还利用同时过星下点观测(SNO)交叉定标方法,将MERSI定标结果与美国Terra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定标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相对于后者,MERSI的红外通道亮温高1K左右,认为这可能与两者的通道带宽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热红外通道 多元辐射定标 光谱差异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水下偏振特性用于目标图像探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海晏 杨廷梧 安毓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利用激光水下偏振特性获得偏振差分图像 (PDI) ,并运用PDI技术 ,从理论和实验上对水下目标探测进行了研究 .介绍了PDI基本概念和实验系统原理 ,然后比较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普通图像与PDI在辨别目标距离及其纹理上的差别和PDI中背景偏振光... 利用激光水下偏振特性获得偏振差分图像 (PDI) ,并运用PDI技术 ,从理论和实验上对水下目标探测进行了研究 .介绍了PDI基本概念和实验系统原理 ,然后比较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普通图像与PDI在辨别目标距离及其纹理上的差别和PDI中背景偏振光的影响 ,得出利用目标和背景偏振光的差异区分二者 ,从而提高探测距离的结论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处理有关PDI偏振参量来进一步辨别目标与背景的设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特性 目标图像探测 激光探测 偏振差分图像 扭曲向列相液晶 偏振光强度 PDI 水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光谱成像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于洵 杨烨 +2 位作者 姜旭 武继安 胡斐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7-541,共5页
为提高伪装目标识别的准确性,提出将光谱信息与偏振信息相融合的伪装目标识别方法。基于液晶可调谐滤光片(LCTF)搭建了偏振光谱成像系统,通过实验对绿色植物中隐藏的假植株进行偏振光谱探测实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各偏振方向的... 为提高伪装目标识别的准确性,提出将光谱信息与偏振信息相融合的伪装目标识别方法。基于液晶可调谐滤光片(LCTF)搭建了偏振光谱成像系统,通过实验对绿色植物中隐藏的假植株进行偏振光谱探测实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各偏振方向的目标光谱图像进行波段选择,获取对应的光谱融合图像后进行偏振度计算,最终得到被测目标的偏振光谱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偏振光谱融合图像与光谱融合图像相比,信息熵提高了72%,平均梯度提高了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谱成像系统 液晶可调谐滤波器(LCTF) 伪装目标 Stokes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探测成像通信一体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姜会林 付强 +1 位作者 张雅琳 江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多,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危害和探测意义,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探测难点,提出了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信息传输的新方...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多,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危害和探测意义,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探测难点,提出了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信息传输的新方案,将激光测距、光谱偏振成像、激光通信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并进行了关键技术分解和可行性分析,以期为空间碎片探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探测成像通信 一体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调制干涉光谱成像仪偏振度测试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燕 计忠瑛 +2 位作者 高静 白清兰 相里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5-1207,共3页
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极值搜索法,利用太阳模拟器(波长范围:250mm^2500mm),准直镜(焦距:120mm)和偏振片(消光比:1/500)对空间调制干涉光谱成像仪的偏振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偏振片的消光比以及准直镜自身的偏振度是影响空间调制干... 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极值搜索法,利用太阳模拟器(波长范围:250mm^2500mm),准直镜(焦距:120mm)和偏振片(消光比:1/500)对空间调制干涉光谱成像仪的偏振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偏振片的消光比以及准直镜自身的偏振度是影响空间调制干涉光谱成像仪偏振度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度 定标 极值搜索 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五号”卫星概况及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54
18
作者 孙允珠 蒋光伟 +8 位作者 李云端 杨勇 代海山 何军 叶擎昊 曹琼 董长哲 赵少华 王维和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3期1-13,共13页
"高分五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实现高光谱分辨率观测的卫星,运行于高度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装载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 "高分五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实现高光谱分辨率观测的卫星,运行于高度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装载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等6台有效载荷,具备高光谱与多光谱对地成像、大气掩星与天底观测、大气多角度偏振探测、海洋耀斑观测等多种观测手段,获取从紫外至长波红外(0.24~13.3μm)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载荷的光谱分辨率最高可达0.03cm^(–1),具备在轨定标功能,绝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光谱定标精度最高可达0.008cm^(–1)。卫星将在环境综合监测、国土资源调查和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对地成像 偏振探测 掩星观测 高光谱应用 遥感 “高分五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特征与融合算法的集值映射关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19
作者 牛涛 杨风暴 +2 位作者 王肖霞 安富 李大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3-1079,共7页
针对红外偏振和光强图像现有融合算法无法随着图像差异特征的变化而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图像差异特征和融合算法的集值映射关系的建立方法。通过图像差异特征的分析与提取构建了差异特征集,将典型融合算法构建为融合算法集,利用数据... 针对红外偏振和光强图像现有融合算法无法随着图像差异特征的变化而优化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图像差异特征和融合算法的集值映射关系的建立方法。通过图像差异特征的分析与提取构建了差异特征集,将典型融合算法构建为融合算法集,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每个差异特征对各融合算法的融合有效度并构造融合有效度分布,通过对多组图像的融合有效度分布合成,建立差异特征与融合算法的集值映射关系。实验证明,所建立的集值映射关系可以优化选择融合算法,将互补性强的差异特征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 光强图像 差异特征 融合算法 集值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AOTF的新型成像光谱偏振探测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瑞 陈友华 +4 位作者 李世伟 王志斌 温廷敦 王耀利 李克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49-1553,共5页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具有体积小、波长稳定性好、扫描范围宽、调制速度快等优点,在光谱成像中被广泛应用,但单独采用AOTF的成像光谱偏振探测还较少。为此提出只采用两个AOTF的成像光谱偏振探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束镜将入射光...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具有体积小、波长稳定性好、扫描范围宽、调制速度快等优点,在光谱成像中被广泛应用,但单独采用AOTF的成像光谱偏振探测还较少。为此提出只采用两个AOTF的成像光谱偏振探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束镜将入射光分成两束,两束光分别通过两个AOTF,而两个AOTF的正一级衍射光的偏振方向互成45°,由于AOTF的正一级衍射光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此两个AOTF的正负一级分别可得到0°,45°,90°和135°的光强,在测量中需保持两个AOTF的滤光所对应的波长完全相等。最后通过对两个AOTF的正负一级衍射成像,最终得到Stokes偏振信息中S0(0°和90°光强和)、S_1(0°和90°光强差)和S_2(45°和135°光强差),结合相应的理论公式对被测目标的线偏振度(DoLP)和线偏振角(AoLP)实现成像。再通过对AOTF的射频驱动进行扫频,实现对被测目标不同波长偏振成像,最终实现成像光谱偏振探测。并通过对500,550和600nm偏振成像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无运动部件、无需转动、一次测量同时获得成像光谱偏振信息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偏振 双AOTF Stokes参量 衍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