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褶积形式计算零偏移距VSP合成记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彦春 段云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平面波源的情况下,通过把模型离散为旅行时相等的小薄层,可以把薄层间的波场递推关系式写成 z 变换的形式。当介质不含吸收时,可将以 z 变换形式表达的波场递推关系式改写为褶积关系式,从而可以在时间域采用褶积形... 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平面波源的情况下,通过把模型离散为旅行时相等的小薄层,可以把薄层间的波场递推关系式写成 z 变换的形式。当介质不含吸收时,可将以 z 变换形式表达的波场递推关系式改写为褶积关系式,从而可以在时间域采用褶积形式计算合成记录。与在频率域计算相比,本文的方法更加简便,运算速度快,所用计算机内存更少。该算法亦适用于计算地面一维合成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记录 垂直地震剖面 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P的地震层位综合标定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海英 齐聪伟 +1 位作者 陈沅忠 李建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4-92,7-8,共11页
针对VSP资料层位标定过程中存在的多解性和局限性的问题,提出基于VSP资料的地震层位综合标定方法,具体思路为:1采集VSP资料,包括VSP同步伽马测井资料;2VSP资料处理和质控,确保深度域的VSP走廊叠加剖面与合成记录波组一致;3利用VSP时深... 针对VSP资料层位标定过程中存在的多解性和局限性的问题,提出基于VSP资料的地震层位综合标定方法,具体思路为:1采集VSP资料,包括VSP同步伽马测井资料;2VSP资料处理和质控,确保深度域的VSP走廊叠加剖面与合成记录波组一致;3利用VSP时深关系校正声波时深关系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声波合成记录;4极性确定,绝对振幅显示标定和求取互相关系数,确定标定位置和极性;5VSP走廊叠加和校正后合成记录同时镶嵌于过井地震剖面完成层位标定。该方法用于苏里格南气田,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合成记录 层位标定 伽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三分量资料合成的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基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8-375,共8页
利用VSP三分量资料向其偏掘方向投影,提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此法有三个步骤构成:(1)用模型计算每一道、每一个采样点所对应的反射角;(2)用三分量中两个水平分量的直达波振幅比先求取下行P渡的偏振角,然后经过时不变角度旋转求... 利用VSP三分量资料向其偏掘方向投影,提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此法有三个步骤构成:(1)用模型计算每一道、每一个采样点所对应的反射角;(2)用三分量中两个水平分量的直达波振幅比先求取下行P渡的偏振角,然后经过时不变角度旋转求取合成后的水平分量;(3)用三分量资料的直达P波垂直分量和合成后的水平分量振幅比先求出直达P波的入射角,然后把三分量资料向直达P波偏损方向投影求得最佳下行波能量的WD记录,向上行P波偏振方向投影求得最佳上行P波能量的记录WU。以该方法编制的模块已在CYBER系统和PE3284的GOS系统上运行。经对三口井的实际VSP资料试处理,计算利表和处理结果均是正确的,使非零井源距资料的处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偏振角 振幅比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孙振涛 孟宪军 +3 位作者 慎国强 钮学民 季玉新 王玉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0-643,共4页
制作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是精细储层描述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合成地震记录原理的基础上 ,从地震剖面的极性判断、平均速度的选取、反射系数的准确提取、子波的精确估算等方面对制作合成记录的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提高以上四方面的精度 ... 制作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是精细储层描述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合成地震记录原理的基础上 ,从地震剖面的极性判断、平均速度的选取、反射系数的准确提取、子波的精确估算等方面对制作合成记录的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提高以上四方面的精度 ,提高了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合成地震记录 制作技术 研究 子波 反射系数 极性 平均速度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解释中的极性判别技术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金铎 路慎强 +3 位作者 于建国 王进文 王江红 高飞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2期77-83,共7页
在对地震剖面作出明确规定基础上 ,通过声波合成地震记录、提取子波、剖面波组分析、反求平均速度、模型实验、VSP等方法确定地震剖面的极性 ,以便准确标定。
关键词 极性判别技术 合成地震记录 vsp 地震资料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58
6
作者 靳玲 苏桂芝 +3 位作者 刘桂兰 朱丕跃 李磊 胡艳萍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人工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储层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5个方面论述了合成记录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①褶积模型建立;②子波参数选择;③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匹配;④层位标定与地震记录的极性;⑤反射系数的精确提取等... 人工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储层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5个方面论述了合成记录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①褶积模型建立;②子波参数选择;③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匹配;④层位标定与地震记录的极性;⑤反射系数的精确提取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合成记录的制作精度,而精确的合成记录又是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重要前提。提出了用相关系数、声波曲线对比和求剩余记录等方法来检查合成记录制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地震记录 制作方法 子被 褶积模型 储层精细评价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层位标定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栋 韩文功 杨玉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3-539,共7页
郭栋 ,韩文功 ,杨玉龙 .车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层位标定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5 ) :5 33~ 5 39  精细层位标定是高分辨率资料解释的关键 ,其流程为 :1通过输出低频剖面 ,对比、分析平均速度 ,确定高分辨率剖面的极... 郭栋 ,韩文功 ,杨玉龙 .车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层位标定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5 ) :5 33~ 5 39  精细层位标定是高分辨率资料解释的关键 ,其流程为 :1通过输出低频剖面 ,对比、分析平均速度 ,确定高分辨率剖面的极性 ;2利用测井资料、岩心实验室测试进行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明确储层相位特性 ;3通过 VSP平均速度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反求平均速度进行速度拟合 ,得到速度模型 ,进而作层位标定和时—深转换 ;4通过声波与密度测井曲线来提高反射系数序列的精度 ,用准确的时—深转换来提高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相关性 ,用时变提取子波、分频滤波宽频合成记录来提高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吻合程度。用上述方法对某工区的两口井进行了层位标定 ,分别识别出 16 .9m和 5 m的砂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精细层位标定 极性鉴定 速度分析 合成记录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震资料应用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广军 张善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地震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地震资料的应用过程中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经常会有相左的观点 ,不同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对一些地震技术概念和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 ,比如地震分辨率与构造成图精度、综合... 地震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地震资料的应用过程中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经常会有相左的观点 ,不同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对一些地震技术概念和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 ,比如地震分辨率与构造成图精度、综合速度与速度的横向非均质性、波峰 (波谷 )与砂层的关系以及合成记录的制作和标定等问题 ,都影响了地震研究的深度和水平。本文力图用通俗的语言 ,站在应用的角度 ,从理论上对一些概念和技术进行探讨和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地震技术 成图精度 地震研究 地震分辨率 合成记录 横向 石油科技 观点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S波对地壳裂隙各向异性的响应--理论地震图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姚陈 郝重涛 张广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98-2509,共12页
穿透含裂隙、裂缝地壳8s视周期的SV波的理论地震图研究表明,当地壳平均裂隙密度高于0.01即横波各向异性高于1%时,非对称面内不同方位的SKS波均发生分裂;地震图中直接的记录显示是切向T分量上出现SKS波的振动,其振幅随地壳平均裂隙密度... 穿透含裂隙、裂缝地壳8s视周期的SV波的理论地震图研究表明,当地壳平均裂隙密度高于0.01即横波各向异性高于1%时,非对称面内不同方位的SKS波均发生分裂;地震图中直接的记录显示是切向T分量上出现SKS波的振动,其振幅随地壳平均裂隙密度的增大而增强,甚至能与径向R分量上的振幅相当.局限于上地壳的强裂缝各向异性同样能引起SKS分裂.长周期SKS波分裂对地壳内裂隙、裂缝的分布缺乏分辨率.直立平行排列裂隙、裂缝使得SKS分裂T分量记录特征具有方位对称性,这来自于HTI介质中快、慢波偏振和到时差随方位变化的对称性;而倾斜裂隙、裂缝使得该方位对称性丧失.对实际观测SKS分裂的偏振解释需要考虑地壳裂隙各向异性,特别是断裂附近的强裂缝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地震图 SKS波分裂 裂隙密度 偏振和时差 地壳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地震记录中的漂移校正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建华 王绪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6-212,共7页
本文介绍了用声波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及方法,并对漂移校正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了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
关键词 合成地震记录 漂移校正 地震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相关分析技术在精细层位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绍辉 张延章 +1 位作者 王秀萍 岳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6-18,共3页
将相关函数最优化分析技术引入到地震精细层位标定中 ,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地震波形特征的相关分析成果 ,实现层位标定高精度的自动优化识别。实践证明 ,应用此法可获得明显的钻探效果。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对实际经验依赖... 将相关函数最优化分析技术引入到地震精细层位标定中 ,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地震波形特征的相关分析成果 ,实现层位标定高精度的自动优化识别。实践证明 ,应用此法可获得明显的钻探效果。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对实际经验依赖性差的特点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分析 精细层位标定 波形自动识别 合成地震记录 vsp速度分析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油田沙三段砂岩储层的地震横向预测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文功 陈宏铭 刘金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96-812,共17页
在渤南油田,油气主要储层为沙三段浊积砂岩,储层埋藏深(大于3000m),空间岩性和物性变化大,属岩性断块油藏。以往的常规地震资料难以用于储层研究。为此,在该区采用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VSP测井。通过对该区精细平均速度、合成地震记录及... 在渤南油田,油气主要储层为沙三段浊积砂岩,储层埋藏深(大于3000m),空间岩性和物性变化大,属岩性断块油藏。以往的常规地震资料难以用于储层研究。为此,在该区采用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VSP测井。通过对该区精细平均速度、合成地震记录及VSP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首先在联井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确定油气储层的地震反射响应,进而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然后,作出储层的构造图和厚度图,结合油气动、静态资料,对储层进行评价,提供有利钻探井位。利用上述方法,在该区已解释了17个砂体,展开面积38km^2;提供勘探开发井位25口,已完钻8口,层位预测深度与钻探结果吻合,其中有7口井获工业油流,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储集层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记录在层位标定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海长 周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7,共6页
在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过程中,子波、极性、时深关系是三个十分重要同时又常被解释人员简单化的问题。常用的子波包括Ricker子波、统计性子波和确定性子波,通常先用统计性子波确定子波主频,再用该主频的Ricker子波做初始标定,最后在初... 在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过程中,子波、极性、时深关系是三个十分重要同时又常被解释人员简单化的问题。常用的子波包括Ricker子波、统计性子波和确定性子波,通常先用统计性子波确定子波主频,再用该主频的Ricker子波做初始标定,最后在初始标定的基础上提取确定性子波并用之进行精细标定。对于长井段和大位移斜井还需分段用时变子波标定。准确识别地震剖面极性对层位标定和地震解释意义重大,合成记录法、地震反射特征法、地震子波法常被用来判断剖面极性。VSP时深数据和声波曲线积分得到的时深数据是标定中常用的时深关系,使用过程中要注意AVO效应、测井环境影响以及色散现象带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积模型 合成地震记录 子波 地震极性 时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