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曲折的自我表达:李清照词对韩偓韵文的沿用与创新 | 刘学
                            叶烨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上博楚简《诗论》论诗方式新说 | 王杰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文化认同视域下海外华人学者对诗言志的现代阐释 | 曾旭彤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论谢灵运“顺从性情、会性通神”的诗赋思想与创作实践 | 王景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白居易诗歌分类的诗学传统与意义 | 叶跃武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宋代茶诗中的友情表达及其文化意蕴 | 满忠训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先秦“诗言志”说的绵延及其不同层面的含义 | 钱志熙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 8 |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与中国现代诗歌 | 王泽龙
                            倪贝贝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9 | 中国诗学观念与诗学研究范式 | 钟仕伦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10 | 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 蒋寅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 11 | “诗言志”与“文以载道”论辩的历史审度——周作人散文理论批评研究 | 庄萱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2 | 论唐寅诗的情志内容及其人格表现 | 孙植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8 |  | 
                
                    | 13 | 先秦“诗言志”观念的孕育与完型 | 周朔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14 | 在汉代诗学背景下看曹丕、曹植诗歌之比较 | 汪春泓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15 | “兴、观、群、怨”新解 | 王齐洲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 16 | 从“诗言志”到“赋诗言志”的文化逻辑和话语机制 | 过常宝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7 | 历史视阈中的“诗言志”文化意象 | 杨慧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8 | 论现代诗歌的幻想性与艺术书写的可能 | 董迎春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9 | 词的运思结构对新诗的影响 | 陈玉兰
                            骆寒超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20 | 论唐代宫怨诗与闺怨诗的幽怨美 | 刘洁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