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聂景孺《樱花馆日本诗话》考论 |
蔡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我国部分汉族人群MYH9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的关联研究 |
石理华
刘乾
刘沙
梁彦军
赵国平
李瑛
胡役兰
李辉
魏茂提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3
|
晚清宗宋诗派对韩愈及其诗歌的新阐释 |
朱易安
程彦霞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4
|
汉末思想嬗变对《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
徐一慧
张维波
黄涛
韩彬
王广军
王瑞红
|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东西方情诗的巧合 |
徐艳萍
杨跃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3
|
|
6
|
论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 |
任文京
|
《河北学刊》
|
2003 |
9
|
|
7
|
湖湘政治群体之崛起与湖湘区域文化之自觉--论王闿运对汉魏六朝诗派之建构 |
吴怀东
马玉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8
|
汉末魏晋诗人的时空慨叹 |
田彩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9
|
韩诗之变与苏诗的变中之变——论苏轼对韩愈诗歌的承传创变与宋代新诗格的确立 |
谷曙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0
|
翻译与生态思想——重读斯奈德译寒山诗 |
耿纪永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6
|
|
11
|
汉儒《诗》说之演变——从《孔子诗论》《周南·汉广》篇的本义说起 |
李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2
|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 |
胡淑芳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3
|
第六代导演作品的审美高度与哲理思辨——以王超的《日日夜夜》为例 |
袁庆丰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4
|
王梵志、寒山佛理劝善诗的异同 |
朱炯远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5
|
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 |
王莉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6
|
从《关雎》的阐释史看先秦两汉诗学 |
尚学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7
|
南北朝及隋代乐府官署演变考 |
刘怀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8
|
论韩愈诗歌创作的艺术渊源 |
王立增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9
|
论东汉末年传统才性观的危机 |
赵昆生
张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20
|
汉魏六朝诗文中的“陇首”意象及其文学意蕴 |
王晓玲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