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地协同下地块尺度柑橘黄龙病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国雪 黄启厅 +3 位作者 杨绍锷 梁永检 覃泽林 苏秋群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为实现大区域地块尺度柑橘黄龙病高效监测,该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为例,按季度地面采集健康、黄化、黄龙病柑橘叶片样本,完成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ce chain reaction,PCR)、叶绿素、高光谱检测,分析不同状态柑橘特征变化规律,提取... 为实现大区域地块尺度柑橘黄龙病高效监测,该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为例,按季度地面采集健康、黄化、黄龙病柑橘叶片样本,完成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ce chain reaction,PCR)、叶绿素、高光谱检测,分析不同状态柑橘特征变化规律,提取监测黄龙病有效波段和影像特征;构建健康柑橘监测模型缩减待判别对象,形成柑橘生长异常地块,基于多时序Sentinel-2影像有效特征,集成多分类器算法提取柑橘黄龙病受灾地块。研究结果发现:①检测结果显示黄龙病与黄化叶片样本的叶绿素值十分相近,3月、12月黄龙病柑橘叶绿素值高于黄化柑橘,6月、9月相反;②高光谱曲线表明12月是识别黄龙病、黄化的重要时期,其中波长530~650,740~1050 nm是诊断黄龙病、黄化有效范围;③Sentinel-2影像12月时相特征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表水分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gree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ve index,GNDVI)和倒红边叶绿素指数(inverted red-edge chlorophyll index,IRECI)能够有效分离柑橘生长健康和生长异常地块;④10—12月及翌年1—2月时序Sentinel-2影像特征指数NDV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GNDVI、IRECI、叶绿素吸收指数(modified chlorophyll absorption ratio index 2,MCARI2)、归一化红边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ndex,NDI45)、特征色素(pigment specific simple,PSSRa)监测黄龙病具有优势;⑤蒙山县黄龙病地块识别准确率为86.6%、漏检率为7.8%、错误率为10.4%,2021年柑橘黄龙病地块964个,面积220.13 hm 2,大面积黄龙病发病率为2.02%,主要集中在新圩镇、文圩镇、蒙山镇、夏宜瑶族乡等。卫星遥感与地面实测结合能够实现大区域柑橘黄龙病地块监测,文章研究技术可为柑橘黄龙病大范围监测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地面实测 地块尺度 柑橘黄龙病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块尺度的南方山区耕地非粮化遥感制图方法
2
作者 史聪敏 姜春 +1 位作者 江帅 谢臻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89-298,共10页
对耕地非粮化进行科学有效地精准识别与测度对于耕地保护和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该研究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的强大表达能力和海量遥感数据的高频地物观测优势,探索自动化地块边界提取与耕地非粮化类型的遥感制图方法。以... 对耕地非粮化进行科学有效地精准识别与测度对于耕地保护和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该研究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的强大表达能力和海量遥感数据的高频地物观测优势,探索自动化地块边界提取与耕地非粮化类型的遥感制图方法。以福建省建阳区为典型案例,首先使用三调数据裁剪出耕地的影像图,随后采用边缘检测模型—richer convolutional features(RCF)深度学习网络提取耕地地块边缘,获取现势耕地范围;然后采取先提取葡萄大棚后识别其他非粮化类型的策略,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获取Sentinel-2号卫星的月度影像集,以地块单元作为空间约束,计算地块的纹理特征、多时相光谱特征,同时采用Savitzky-Golay(S-G)滤波重建物候特征;最后,经过特征优选,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作物分类,并叠加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获取地块尺度非粮化类型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共提取耕地地块约28.3万个,交并比IoU值达到0.69,模型推理结果与实际地块形态较为吻合;2)S-G滤波能够有效捕捉作物所蕴含的季相节律特征及季节变化趋势,处理后的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ree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GNDVI)时序曲线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作物的生长状态;3)分类特征重要性分析显示,Sentinel-2影像的红边特征主要是红边位置指数和红边拐点指数、冬春季节的光谱特征及生长季峰值对分类贡献显著;4)作物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1.60%,Kappa系数为0.73,提取的主要耕地非粮化类型主要为莲藕、葡萄大棚、柑橘园、茶园和耕地撂荒5种类型,分别占非粮化总面积的27.20%、24.28%、20.00%、11.56%、6.17%。该研究成果可为地块尺度的耕地非粮化遥感监测提供参考,也为南方山区作物识别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遥感 地块尺度 深度学习 南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管控下非粮化耕地恢复适宜性评价与时序识别
3
作者 刘灵伟 程超 +1 位作者 闫少凯 代涵宇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4-262,共9页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导向,科学识别非粮化耕地恢复潜力和时序,对于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天津市蓟州区为研究区域,构建规划管控约束下的非粮化耕地恢复潜力评价模型,并用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法对适宜恢复地块进行时序...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导向,科学识别非粮化耕地恢复潜力和时序,对于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天津市蓟州区为研究区域,构建规划管控约束下的非粮化耕地恢复潜力评价模型,并用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法对适宜恢复地块进行时序划分。结果表明:1)蓟州区非粮化耕地恢复适宜性较高,适宜恢复规模占非粮化耕地面积的85.37%;2)规划管控因素对非粮化耕地恢复的数量潜力影响较强;3)蓟州区优先恢复、适度恢复和远期恢复分别占46.16%、43.58%、10.26%,在优先恢复地块基础上,统筹考虑蓟州区补充耕地需求,识别10处重点恢复区域。该研究可定量识别地块尺度的非粮化耕地恢复优先序,可以为“大占补”背景下非粮化耕地恢复工作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非粮化 恢复适宜性评价 恢复时序 规划管控 地块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因子对热带森林物种多度影响的分析——以巴拿马样地为例
4
作者 黄皇雄 郑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6,共9页
在生态位理论中,生态位分化被认为是影响物种共存的重要机制,生态位分化预期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对环境因子有不同的响应方式。该文利用巴拿马的BCI 50 hm^(2)大样地的数据,分析80 m×80 m尺度上5个影响重要的地形因子和样地中多度最大... 在生态位理论中,生态位分化被认为是影响物种共存的重要机制,生态位分化预期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对环境因子有不同的响应方式。该文利用巴拿马的BCI 50 hm^(2)大样地的数据,分析80 m×80 m尺度上5个影响重要的地形因子和样地中多度最大的4组不同类型的物种组多度之间的关系。为了提高数据分析的可靠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样方划分过程中校正边缘效应的方法,通过考虑边缘个体面积在相邻样方中的面积比例,将个体按面积比例分配到相邻样方中。结果表明,5个地形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种在群落中的多度,不同类型的物种对这5个地形因子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与生态位理论的预测结果相吻合。对比传统的样方划分方法和校正边缘效应后的结果,认为校正边缘效应后模型拟合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样地 谱系距离 生境异质性 生态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gformer网络的地块尺度作物种植结构精细化识别与分类 被引量:1
5
作者 顾余庆 李晓文 +3 位作者 曹伟 王亚华 周鑫鑫 赵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石。为实现地块破碎化地区作物类型及种植结构精细化识别和分类,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兴市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多尺度融合特征显著的Segformer语义分割模型,实现地块尺度的... 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石。为实现地块破碎化地区作物类型及种植结构精细化识别和分类,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兴市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多尺度融合特征显著的Segformer语义分割模型,实现地块尺度的耕地信息精细化提取;同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主要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曲线及植被生长关键时间节点的光谱反射特征,开展地块尺度的作物种植结构分类。结果表明:基于Segformer模型的分割方法可有效识别耕地,F1系数达92.4%;基于主要植被类型多时相NDVI时序特征及植被生长关键时间节点光谱反射特征的作物种植结构分类方法能够实现地块尺度的种植结构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82.38%。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实现地块尺度耕地信息的精细化提取及种植结构识别和分类,为耕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制度 地块尺度 精细化识别和分类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支持下的柑橘黄龙病受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国雪 黄启厅 +5 位作者 覃泽林 兰宗宝 梁永检 温国泉 杨绍锷 宁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9,共9页
柑橘黄龙病受灾风险预判是控制病情蔓延的有效措施,为实现大区域黄龙病精准监测防控,综合多指标开展地块尺度黄龙病风险评估,以广西蒙山县新圩镇柑橘地块为对象,基于多时相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水分指数(LSWI)、MERIS陆地叶绿素指... 柑橘黄龙病受灾风险预判是控制病情蔓延的有效措施,为实现大区域黄龙病精准监测防控,综合多指标开展地块尺度黄龙病风险评估,以广西蒙山县新圩镇柑橘地块为对象,基于多时相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水分指数(LSWI)、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TCI)遥感指标,建立柑橘黄龙病监测模型,获取黄龙病受灾现状地块;综合迁飞距离、坡度、柑橘长势、高程和均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构建柑橘黄龙病受灾风险评估综合模型,评估柑橘地块感染黄龙病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监测模型准确率为80.31%、漏分率为10.53%,有效减少柑橘黄龙病外业调查;迁飞距离、坡度、柑橘长势、高程和均温评估指标权重分别为0.404、0.289、0.186、0.120、0.086,木虱迁飞扩散能力是病情蔓延主导因素。新圩镇感染黄龙病的高风险区475.93 hm^(2)、中风险区552.00 hm^(2)、低风险区1188.87 hm^(2),分别占柑橘面积的21.47%、24.90%、53.63%,黄龙病进一步扩散感染风险性较高,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高风险区的防控力度,防止病情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遥感技术 地块尺度 风险评估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块规模与化肥投入:减施逻辑及其证据
7
作者 吴刚 钟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8,共12页
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分析地块规模约束下的化肥减施逻辑,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7个省(自治区)的玉米种植户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wo-stage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2SLS)分析地块规模对化肥投入的影响。... 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分析地块规模约束下的化肥减施逻辑,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7个省(自治区)的玉米种植户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wo-stage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2SLS)分析地块规模对化肥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扩大地块规模可以降低化肥投入强度,提高化肥投入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小农户相比,规模农户扩大地块规模对化肥减施的影响更大;对于化肥投入强度越高、投入效率越低的农户,扩大地块规模对化肥投入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机械作业替代农业劳动,是扩大地块规模促进化肥减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规模 化肥投入 化肥投入强度 化肥投入效率 机械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与灌溉效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贵芳 逯梦岩 +1 位作者 马栋栋 赵翠萍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6,共12页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与灌溉效率研究是农业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但将二者纳入同一理论框架的成果并不多。通过梳理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和灌溉效率的最新研究,发现有关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研究较少涉及灌溉效率,而在灌溉效率的研究中常把农地经...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与灌溉效率研究是农业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但将二者纳入同一理论框架的成果并不多。通过梳理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和灌溉效率的最新研究,发现有关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研究较少涉及灌溉效率,而在灌溉效率的研究中常把农地经营规模作为关键影响变量之一,指出二者之间存在负向、正向或“倒U型”曲线关系,并揭示农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用水行为和农地细碎化是导致二者呈负向关系的主要原因;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经济和优化种植结构是导致二者呈正向关系的原因;节水设施的高成本和规模报酬递减规律是导致二者呈曲线关系的主要原因。在“小田并大田”和加快节水农业建设的背景下,改进传统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理论体系,明晰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和灌溉效率双目标优化作用机理,开展二者双目标优化的实证研究,构建双目标优化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框架和总结国内外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成功案例经验等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 灌溉效率 农地细碎化 规模经济 小田并大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图多尺度特征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9
作者 谢毓广 李金中 +1 位作者 邹文豪 毛磊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30-3641,共12页
锂离子电池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性能退化,这直接影响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本工作提出基于递归图多尺度特征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用于解决从一维状态信号中提取关键退化特征的局限性。鉴于递... 锂离子电池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性能退化,这直接影响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本工作提出基于递归图多尺度特征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用于解决从一维状态信号中提取关键退化特征的局限性。鉴于递归图像内蕴含丰富的时空退化特征,首先,构建深度学习多尺度特征提取架构,通过可变大小的感受野,识别同一电压区域在多个周期内的时间维度变化以及相邻电压区域之间空间维度的递归图像时空演变,进而提取深层多尺度特征,用于实现从多尺度特征到RUL的映射建模。再次,通过开展综合评估实验,对所提出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系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有限数量的充电过程递归图作为输入,能实现模型快速收敛和准确预测。此外,在跨倍率预测场景中,相较于浅层指标,可实现在2C倍率下将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的指标性能提升约7倍和5.7倍。最后,通过开展与一维序列输入的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基于递归图多尺度特征进行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的有效性,实现了各评价指标约50%和43%的性能提升,同时成像所需时序电压采样点数据量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剩余寿命预测 递归图 多尺度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标文 王海平 +1 位作者 杨军 郑百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7-1323,共7页
耕地生态效率是评价耕地利用经济与环境绩效的有效测度。基于福建丘陵山区146块耕地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Bootstrap-DEA模型计算耕地生态效率和投入变量的生态效率,并通过Double Bootstrap Truncated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生态效率影响因素。... 耕地生态效率是评价耕地利用经济与环境绩效的有效测度。基于福建丘陵山区146块耕地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Bootstrap-DEA模型计算耕地生态效率和投入变量的生态效率,并通过Double Bootstrap Truncated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发现:Bootstrap纠偏后的福建省丘陵山区耕地生态效率为0.610 7,化肥、农药及能源等投入变量的生态效率分别为0.679 9、0.575 5、0.481 9;Truncated回归结果显示耕地规模、教育程度、产品认证及复种指数对生态效率有显著影响,环境补贴对生态效率改善还未起作用。表明福建省丘陵山区耕地生态效率整体较为低下,应进一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及加大绿色生态农业补贴力度,以提高耕地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Bootstrap-DEA DOUBLE BOOTSTRAP Truncated回归模型 地块尺度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HJ-1 A/B卫星数据的冬小麦成熟期预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健熙 牛文豪 +2 位作者 马鸿元 黄然 朱德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8-284,共7页
准确、及时地掌握大区域尺度的冬小麦成熟期信息能够为农业机械调度、优化农作物收割顺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华北平原中部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2013年研究区冬小麦生育期内HJ-1 A/B CCD时间序列影像,通过线性插值构建像元尺度... 准确、及时地掌握大区域尺度的冬小麦成熟期信息能够为农业机械调度、优化农作物收割顺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华北平原中部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2013年研究区冬小麦生育期内HJ-1 A/B CCD时间序列影像,通过线性插值构建像元尺度上逐日的时间序列NDVI,随后采用上包络线S-G滤波方法重构时间序列NDVI,通过动态阈值法逐像元提取冬小麦抽穗期;然后以抽穗至成熟期的有效积温模型为判别依据,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日平均气温预报数据,实现未来10 d冬小麦成熟期的动态预测;最后采用农业气象站点的成熟期观测值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重点对比分析了从不同成熟期预报起始时间点获得的冬小麦成熟期精度,以确定最优的预报起始时间点。结果表明:当预报时效小于等于10 d时,成熟期预测精度趋于稳定,因此,综合考虑确定提前10天对预测冬小麦成熟期在时效和精度上最优,平均误差为3 d。该方法为地块尺度的区域农作物成熟期预测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穗期 成熟期 预报数据 地块尺度 HJ-1 A/B CCD 气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启林 任静华 +5 位作者 许伟伟 李文博 范健 金洋 崔晓丹 汪媛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0-1400,共11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田块尺度上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相关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当土壤Cd>1.0 mg.kg^-1时,其田块中土壤Cd分布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在一块面积不足0.13 hm^2的田块内土壤Cd含量最大可相差几十倍,... 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田块尺度上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相关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当土壤Cd>1.0 mg.kg^-1时,其田块中土壤Cd分布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在一块面积不足0.13 hm^2的田块内土壤Cd含量最大可相差几十倍,且同时存在轻度、中度、重度污染。长条状田块土壤中Cd污染分布有近似的指数衰减趋势,距离源头最近地段土壤Cd污染最严重。旱地较水田土壤中Cd污染分布更不均匀。Cd污染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在田块的水平方向上,在田块土壤垂直方向上Cd污染主要聚集在表层20 cm以上土层。与Cd相反,Cu、Pb、Zn、As、Cr等重金属在田块土壤中则以相对均匀分布为主。微地貌的差异、人工干扰不均衡等是导致田块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CD污染 分布不均匀性 田块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田块尺度的丹江上游坡改梯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萍萍 李占斌 +2 位作者 徐国策 张铁钢 刘晓君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通过对丹江上游流域的梯田和坡耕地样地进行网格法分层(0~10和10—20cm)取样,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田块尺度上坡改梯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梯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异系数整体小于坡耕地;全... 通过对丹江上游流域的梯田和坡耕地样地进行网格法分层(0~10和10—20cm)取样,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田块尺度上坡改梯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梯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异系数整体小于坡耕地;全氮、全磷在梯田土壤中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程度微弱,且主要受结构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相关性在梯田和坡耕地中均较强,更多受到成土过程影响。Kriging插值绘制的养分含量空间分布图显示出,梯田全氮、有机碳养分受梯田坎梗影响而呈阶梯状分布。梯田全磷养分分布较为连续,显示出相对较好的空间同质性特征。坡耕地田块的养分分布多呈层状和块状分布,养分含量不连续、不稳定,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块尺度 坡改梯 地统计学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测算与提升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兆娟 丁声源 +1 位作者 魏朝富 张仕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共8页
在构思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测算方法及测算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生态价值的基础上,解析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特征,识别耕地生态价值影响机理,构建促进耕地生态价值提升的综合措施体系。结果表明:耕地地块的复种指数、生物产量越高,其提... 在构思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测算方法及测算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生态价值的基础上,解析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特征,识别耕地生态价值影响机理,构建促进耕地生态价值提升的综合措施体系。结果表明:耕地地块的复种指数、生物产量越高,其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越强;3个村水田、旱地地块生态价值均受到耕地质量指数和复种指数两个因子的显著正影响作用,具有价值提升空间。耕地生态价值提升应从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合理调整农户的耕作制度行为和物质投入行为、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和大力推行生态农业4个方面综合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价值 价值提升 地块尺度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兆娟 高立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71-1976,共6页
本文基于地块尺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丘陵山区耕地地块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均低于0.8,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复种指数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高,基... 本文基于地块尺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丘陵山区耕地地块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均低于0.8,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复种指数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块其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耕地地块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低决定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纯技术效率;劳动力、资本、耕地投入方面存在冗余,需加快调整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农业投入结构和土地资源配置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数据包络分析(DEA) 利用效率 地块尺度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测算与提升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兆娟 丁声源 +1 位作者 魏朝富 高立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5-252,共8页
在构思地块尺度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测算方法,测算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的基础上,识别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影响机理,构建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提升综合措施体系。结果表明:耕地质量总体较高的水田地块的社会稳定功能价... 在构思地块尺度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测算方法,测算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的基础上,识别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影响机理,构建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提升综合措施体系。结果表明:耕地质量总体较高的水田地块的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普遍高于旱地地块,耕地质量越高,越利于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作用的发挥;大多数调查耕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内部构成特征均表现为固定资产量所占比重>培肥投入折现值所占比重>收益损失折现值所占比重,要促进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提高决定耕地地块固定资产凝结量的耕地质量水平;3个村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均受到耕地地块自然质量条件、水利设施条件、耕作便利性的影响制约,具有价值提升空间;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提升应从增加耕地资源数量和提高耕地资源产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社会稳定功能价值 价值提升 地块尺度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的数据采集图形绘制与缩放的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成慧 孟建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600-4602,4613,共4页
Visual Basic作为可视化编程软件,不仅提供多种数据类型,完成复杂的数据运算,而且支持跨平台开发,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振动时效配套装置的监控软件开发系统采用了VB开发,介绍了振动时效监控软件中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并存储数据库的全... Visual Basic作为可视化编程软件,不仅提供多种数据类型,完成复杂的数据运算,而且支持跨平台开发,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振动时效配套装置的监控软件开发系统采用了VB开发,介绍了振动时效监控软件中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并存储数据库的全过程。数据采集后的处理与分析对于数据采集的后期分析非常重要,当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后,进一步阐述了振动时效分析的图形绘制分析方法并实现,并进行图形绘制后放大缩小查看图形的功能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编程 振动时效 数据采集 图形绘制 缩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喻泓 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1,共6页
选择无地表火发生、当年发生地表火和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天然樟子松林分,利用多尺度、面积1 000 m2改进的Whittaker样方,研究了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v.)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 选择无地表火发生、当年发生地表火和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天然樟子松林分,利用多尺度、面积1 000 m2改进的Whittaker样方,研究了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v.)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所有林木的平均胸径(DBH)差异极显著(P<0.01)。在1 m2样方尺度上,3种林分的林下植被盖度有极显著差异(P<0.000 1),其中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林分林下植被盖度最低(32.0%)。在面积1和10 m2样方尺度上,各林分林下植被的α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0.05),且以当年发生地表火的林分林下植被丰富度最高;不同功能群植物(包括木本植物、禾本科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的α多样性也仅在小尺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林下植被的β多样性随火后持续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无地表火发生的林分β多样性最高。间接梯度分析(DCA)结果表明,当年发生地表火的林分中植物种类较多,林下植物均表现出从偏旱生到偏湿生、沿水分梯度分布的趋势。因此,樟子松林下植被多样性仅在小尺度上对地表火干扰产生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多样性趋于一致,表明天然樟子松林的林下植被具有抵御地表火干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地表火 多样性 改进的Whittaker样方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块面积的土地整理耕作效率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罗丹 徐艳 +1 位作者 王跃朋 张凤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8,共6页
研究目的: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地块归并、扩大耕作面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通过探讨土地面积与耕作效率的关系、量化研究土地整理后评价方法,为区域土地整理规划及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田间实验法对不同面积梯度... 研究目的: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地块归并、扩大耕作面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通过探讨土地面积与耕作效率的关系、量化研究土地整理后评价方法,为区域土地整理规划及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田间实验法对不同面积梯度的地块进行耕作效率测算,并用数学模型法构建耕作效率与地块面积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耕作效率随着地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大,两者近似呈现指数函数关系,并稳定在1.017 s/m2;同时时间利用率也随着地块面积增加而提高,表明地块面积大,耕地所花费的总时间中纯作业时间占的比重大,用于机械掉头等无效时间少,时间利用效率高。研究结论:试验结果表明面积在3600 m2以上的地块,是中小型机械化耕作的适宜地块面积范围。将地块尺度的耕作效率进行修正后,可以对土地整理区域的耕作效率进行核算,以量化整理规模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规模效益 地块面积 耕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小尺度范围非点源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泉 朱波 +2 位作者 杨小林 黄文军 任三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地块-小流域尺度农业非点源氮素随径流流失的特征,采用野外径流观测法,对2011年川中某紫色土丘陵区12次典型降雨产流事件进行了监测,测定径流量及径流中氮素浓度与负荷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旱地流失负荷值远...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地块-小流域尺度农业非点源氮素随径流流失的特征,采用野外径流观测法,对2011年川中某紫色土丘陵区12次典型降雨产流事件进行了监测,测定径流量及径流中氮素浓度与负荷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旱地流失负荷值远大于林地流失负荷值,且旱地氮素流失主要集中在施肥后的初期降水事件中,占流失总量的76.1%;壤中流氮素平均浓度为0.98~54.1mg/L;旱地氮素迁移有显著月变化特征,明显受到当地施肥习惯和汛期降雨量影响。陈家湾农林复合小流域氮素迁移特点分析表明,该小流域受到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影响,径流氮素浓度波动范围不大;但在大雨降雨事件中,浓度在降雨后期有所升高,体现了"末期冲刷效应"。研究结果可为调控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氮素流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氮 径流 流失负荷 地块-小流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