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1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权重法 中心组合-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法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基因组DNA快速提取及ISSR-PCR扩增体系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施维属 潘腾飞 +5 位作者 钟凤林 潘东明 李开拓 王江波 郭志雄 刘天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对CTAB-mini法进行改良,得到一种效率较高的柑橘DNA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高质量DNA适合柑橘ISSR分析。同时,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柑橘ISSR-PCR因子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中采用5ng模板DNA、0.35mmol/LdNTPs、0.15... 对CTAB-mini法进行改良,得到一种效率较高的柑橘DNA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高质量DNA适合柑橘ISSR分析。同时,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柑橘ISSR-PCR因子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中采用5ng模板DNA、0.35mmol/LdNTPs、0.15μmol/LPrimer、1UTaq酶和3μl10×Buffer(含Mg2+)为柑橘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CTAB-mini DNA提取 ISSR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药桑花青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松 周蓓蓓 +3 位作者 程江华 邬德轩 丁之恩 闫晓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38,共6页
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药桑花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用DPS7.05软件分析得出4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范围52.46%... 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药桑花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用DPS7.05软件分析得出4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范围52.46%~55.93%、提取液料比范围39.51:1~42.43:1(mL/g)、提取时间范围27.77~32.23min、提取温度范围50.18~52.4℃,在此工艺条件下花青素提取效率均能达到6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花青素 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麸皮阿拉伯木聚糖碱提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晓娜 王世平 +1 位作者 周素梅 符秀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4,104,共6页
为提高小麦麸皮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得率,本研究在考察了温度、时间、碱液与H2O2浓度和振荡速度等单因素对阿拉伯木聚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阿拉伯木聚糖的碱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为提高小麦麸皮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得率,本研究在考察了温度、时间、碱液与H2O2浓度和振荡速度等单因素对阿拉伯木聚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阿拉伯木聚糖的碱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88℃、时间200min、NaOH浓度0.16mol/L、H2O2浓度1.5%的条件下,阿拉伯木聚糖的得率达到最大值21.23%,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木聚糖 碱提工艺 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侧耳素溶剂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翔 黄宇琪 +1 位作者 邹祥 胡昌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155,共5页
采用溶剂法提取截短侧耳素产生菌Pleurotus mutilis烘焙菌体中的截短侧耳素。筛选适宜的提取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过程中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确定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1(mL:g)的醋酸丁酯为提取溶剂... 采用溶剂法提取截短侧耳素产生菌Pleurotus mutilis烘焙菌体中的截短侧耳素。筛选适宜的提取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过程中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确定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1(mL:g)的醋酸丁酯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10 min,振摇转速为140 r/min,提取次数为3次,截短侧耳素的提取率为94.56%。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侧耳素 提取 优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高质量DNA提取及ISSR-PCR多重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8
6
作者 权俊萍 贾晓鹰 +4 位作者 戴丽娜 肖俊辉 田琴 牛攀新 吕国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157,共7页
以伊犁薰衣草‘701’新鲜叶片为材料,对4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通过单因子梯度比较试验结合L9(34)正交优化设计,对ISSR-PCR扩增体系中退火温度、DNA、Mg2+、dNTP和引物浓度进行最佳条件及配比筛选。结果表明,改良3×CTAB... 以伊犁薰衣草‘701’新鲜叶片为材料,对4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通过单因子梯度比较试验结合L9(34)正交优化设计,对ISSR-PCR扩增体系中退火温度、DNA、Mg2+、dNTP和引物浓度进行最佳条件及配比筛选。结果表明,改良3×CTAB法是薰衣草高质量DNA少量提取的最佳方法 ;建立薰衣草ISSR-PCR扩增优化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包括模板DNA 50 ng,Mg2+3 mmol/L,dNTP 0.3 mmol/L,引物0.3 mmol/L,Taq酶1 U;扩增程序退火温度为56℃。运用本试验建立的ISSR-PCR优化体系,对5份薰衣草种质进行了初步验证,获得了良好的多样性扩增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DNA提取 ISSR-PCR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燕麦多酚化合物提取工艺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巨秀 胡新中 +1 位作者 寇玉 王虎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97-201,共5页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燕麦粉中多酚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提取温度(X1)、提取时间(X2)、乙醇体积分数(X3)、料液比(X4)4个因素与总多酚得...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燕麦粉中多酚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提取温度(X1)、提取时间(X2)、乙醇体积分数(X3)、料液比(X4)4个因素与总多酚得率之间的回归模型:Y=5.2119+0.6358X1+0.1947X2-0.4213X3+0.452X4-0.1016X12-0.2786X22-0.1963X32-0.1526X42,得出各因素对燕麦总多酚得率影响的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从模型可知,在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5.2min、乙醇体积分数50.6%、料液比1:20(g/ml)条件下,燕麦总多酚得率量最高可达6.6717mg/g。验证值为6.3989mg/g,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多酚 提取工艺 优化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头赤眼蜂DNA提取方法比较及其PCR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柳晓利 董辉 +2 位作者 丛斌 张柱亭 冮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为了探明有效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和PCR反应体系,从而得到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的基因组DNA模板的数量和质量,以单头松毛虫赤眼蜂为材料,应用CTAB法、SDS法和Chelex法进行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并将核酸助沉剂用于赤眼蜂DNA的提取... 为了探明有效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和PCR反应体系,从而得到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的基因组DNA模板的数量和质量,以单头松毛虫赤眼蜂为材料,应用CTAB法、SDS法和Chelex法进行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并将核酸助沉剂用于赤眼蜂DNA的提取中,然后将提取的基因组DNA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赤眼蜂基因组DNA 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Taq聚合酶)4水平进行筛选。结果表明:CTAB法优于SDS法和Chelex法,且核酸助沉剂的加入明显增强了模板DNA提取效果。同时确立的ITS2的PCR优化反应体系为:总体积为25mL,Mg2+浓度为1.50mM,dNTPs浓度为0.25mM,引物浓度为0.30μM,DNA模板取2.00μL,Taq聚合酶量为2.00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DNA提取 核酸助沉剂 正交设计 PCR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丝织品的植物染料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吕海霞 徐雪萍 +2 位作者 徐方圆 贺冰 施超欧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一种低酸度充氮气密封加压并且适当加热的方法进行植物染料染色丝织品的剥色提取,利用LC-MS鉴定了植物染料的主要有效成分,并借助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剥色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立了黄檗、槐米染色丝织品的最佳剥色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一种低酸度充氮气密封加压并且适当加热的方法进行植物染料染色丝织品的剥色提取,利用LC-MS鉴定了植物染料的主要有效成分,并借助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剥色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立了黄檗、槐米染色丝织品的最佳剥色条件。结果表明:黄檗的最佳剥色条件为盐酸质量分数0.19%的CH_3OH提取液,80℃恒温提取60 min;槐米在65℃,不添加盐酸,V_(CH3OH)︰V_(H2O)为65︰35的提取液中提取90 min效率最高。方法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通过对比传统方法与实验中所用的剥色提取方法,发现该方法剥色效率最高可达传统方法的9倍多,明显提高了剥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天然植物染料 优化染色 剥色提取 正交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黄芩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英 何雯娟 韩鲁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04-107,共4页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黄芩多糖提取率为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黄芩多糖 提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果肉黄酮乙醇法提取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爱萍 郑少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35-539,共5页
采用乙醇法通过单因素渐进试验,即不同的乙醇浓度梯度、不同的水浴温度梯度、不同的水浴时间梯度、不同的料液比梯度、不同的提取次数提取龙眼果肉黄酮,探明各因素范围,之后采用4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试验设计,确立龙眼果肉黄酮提取的... 采用乙醇法通过单因素渐进试验,即不同的乙醇浓度梯度、不同的水浴温度梯度、不同的水浴时间梯度、不同的料液比梯度、不同的提取次数提取龙眼果肉黄酮,探明各因素范围,之后采用4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试验设计,确立龙眼果肉黄酮提取的优化工艺:乙醇浓度85%、温度70℃、水浴时间2.5 h、料液比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乙醇法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优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红景天中有效成分的微波辅助提取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明辉 许时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3-356,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从高山红景天中提取功能性成分红景天苷,研究固液比、微波辐照时间、预浸时间和乙醇浓度四因素对红景天苷提取率的影响。根据回归方程,采用降维方法讨论乙醇浓度对红景天苷提取率的单因子效应,并讨论了乙醇浓度...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从高山红景天中提取功能性成分红景天苷,研究固液比、微波辐照时间、预浸时间和乙醇浓度四因素对红景天苷提取率的影响。根据回归方程,采用降维方法讨论乙醇浓度对红景天苷提取率的单因子效应,并讨论了乙醇浓度和预浸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130 W,20%(v/v)乙醇作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29(g/mL),微波辐照时间60 s时,红景天苷的一次提取率达到80%。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法相比,微波1 min提取两次和采用传统乙醇加热回流120 min提取四次的结果相差不大,但传统回流的乙醇消耗量为微波提取的2倍,热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微波辅助提取 旋转组合设计 优化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氨基酸提取工艺影响条件的优化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史修周 陈昌生 +5 位作者 谢潮添 纪德华 徐燕 赵玲敏 张元 周巍巍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7,共6页
以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为实验材料,采用盐酸水解法和浸提法,以日立L-8900型高速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为测定仪器,分别研究了坛紫菜总氨基酸(TAA)和游离氨基酸(FAA)在提取过程中各条件的不同水平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 以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为实验材料,采用盐酸水解法和浸提法,以日立L-8900型高速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为测定仪器,分别研究了坛紫菜总氨基酸(TAA)和游离氨基酸(FAA)在提取过程中各条件的不同水平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利用正交设计L9(34)对影响TAA提取的4个条件(藻体质量、稀释倍数、干燥温度、空白值)在3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实验,藻体质量、稀释倍数对测定结果影响显著,干燥温度影响不显著;通过实验筛选出各条件的最佳水平为:藻体质量为0.050 0g,稀释3倍,干燥温度为60℃.(2)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影响FAA测定的5个条件(藻体质量、提取液、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空白值)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藻体质量、提取液、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的不同水平对测定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藻体质量对结果的影响最大;通过实验筛选出各条件的最佳水平为:藻体质量为0.010 0 g,提取液为去离子水,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坛紫菜 总氨基酸(TAA) 游离氨基酸(FAA) 正交设计 提取 优化与分析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渣中酒石酸的提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熙敏 吕爱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930-2933,共4页
以葡萄酒厂的废弃物葡萄渣为原料,用溶剂提取法,对葡萄渣中酒石酸的浸提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m∶V,g∶m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4h,pH值3。该工艺为开发新的酒石酸资源提供了依据,且提取成本低、投资少... 以葡萄酒厂的废弃物葡萄渣为原料,用溶剂提取法,对葡萄渣中酒石酸的浸提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m∶V,g∶m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4h,pH值3。该工艺为开发新的酒石酸资源提供了依据,且提取成本低、投资少、提取效率高、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对葡萄的综合利用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渣 酒石酸 提取 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在大红菇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艳 周强 杨青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05-1709,共5页
【目的】探究大红菇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云南野生红菇类食用菌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野生大红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大红菇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 【目的】探究大红菇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云南野生红菇类食用菌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野生大红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大红菇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大红菇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因素排序为: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丙酮∶95%乙醇∶石油醚(6∶3∶1)混合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5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在0.225 mg/g以上。【结论】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大红菇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菇 类胡萝卜素 正交试验设计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万嘉洋 丁志山 +2 位作者 张宇燕 虞立 黄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6-2328,共3页
目的: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等优化甘草中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开展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甘草中甘... 目的: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等优化甘草中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开展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甘草中甘草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 h。结论:优化的甘草黄酮提取工艺可为含甘草等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黄酮 提取工艺 优化 单因素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破壁灵芝孢子粉三萜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温艳艳 张静 +3 位作者 朱雅琴 周俊 方玲 彭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182-185,188,共5页
[目的]优化CO2超临界萃取孢子油后的破壁灵芝孢子粉残渣和破壁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成分提取工艺以及CO2超临界萃取孢子油前后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提取率,根据... [目的]优化CO2超临界萃取孢子油后的破壁灵芝孢子粉残渣和破壁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成分提取工艺以及CO2超临界萃取孢子油前后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提取率,根据正交数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方案以及含量差异。[结果]对于CO2超临界萃取灵芝孢子油后的破壁灵芝孢子粉来说,最佳提取工艺为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70℃,提取次数为4次时提取率最高;对于破壁灵芝孢子粉来说,最佳提取工艺为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为50℃,提取次数2次时提取率最高;且二者三萜类成分含量存在于有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破壁灵芝孢子粉在CO2超临界萃取孢子油前后三萜类成分含量差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灵芝孢子粉 提取工艺优化 含量测定 方法学考察 正交试验设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果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温春燕 王彩霞 +4 位作者 张俊豪 王辰宇 郭大龙 连海婷 曹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4-810,共7页
为充分开发利用仙人掌果色素,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溶剂浸提法提取海南野生仙人掌果色素,并研究了p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仙人掌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7.5的水溶... 为充分开发利用仙人掌果色素,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溶剂浸提法提取海南野生仙人掌果色素,并研究了p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仙人掌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7.5的水溶液,料液比1∶20(g/m L),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仙人掌果色素得率可达7.75%;仙人掌果色素在p H 4~10,温度低于30℃,避光下较稳定;金属离子Na^+、K^+、Ca^2+、Mg^2+对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Cu^2+、Fe^2+、Fe^3+、Al^3+均会降低色素的稳定性,其中Cu^2+、Fe^3+对色素稳定性的破坏最大;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维生素C均降低色素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果色素 溶剂浸提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