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 IN PERIDOTITE FROM THE DAGZHUKA OPHIOLITE IN TIBET:IMPLICATIONS FOR MANTLE METASOMATISM
1
作者 Xia Bing 1,2 ,Yu Hengxiang 1,Mei Houjun 1,Qi Lang 2 (1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99-100,共2页
Information on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 in peridotite from ophiolite is relevant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upper mantle. The ophiolite suite outcropping along th... Information on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 in peridotite from ophiolite is relevant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upper mantle. The ophiolite suite outcropping along the famous suture zone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Tibet,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of geologist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Dagzhuka ophiolite of in the suture zone is thought to display a complete ophiolitic sequence. The peridotite from the Dazhuka ophiolite is composed of fairly fresh or unaltered lherzolite, harzburgite and minor dunite which are the upper mantle residuum formed by 15%~35% partial melting. In this paper we have mainly studied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GE in the harzburgites and lherzolites. The harzburgites and lherzolites preserve total PGE contents of 28 37×10 -9 ~50 67×10 -9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Primitive mantle or the peridotite from some typical ophiolites and Alpine. They all have fractionated chondrite\|normalized PGE patterns with positive slopes from Ir to Pd (Fig.1), and Pd/Ir=1 13~2 40>1, Pd/Rh=2 23~7 49>1, and Pd/Pt=0 26~1 16 (average 0 67) higher than Primitive mantle (1 11, 2 35, 0 57) or CI\|chondrite (1 01, 2 73, 0 53). Consequently, the Dagzhuka peridotite are PGE\|enriched, but otherwise possess residual characteristics arising from a minimum of 15% partial melt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mantle residuum by partial melting have low total PGE contents, fractionated chondrite\|normalized PGE patterns with negative or slightly flat slopes from Ir to Pd, and Pd/Ir<1. But, the total PGE contents, chondrite\|normalized PGE patterns and Pt/Ir, Pd/Rh and Pd/Pt values of the Dagzhuka peridotite are completely inconsistent with a residual origin. Partial melting would have partitioned all sulfide in the source into the melt. In fact, no sulfide or silicate melt remained in the Dagzhuka peridotite. Therefore, PGE in Dagzhuka peridotite are not present in sulfides. The PGE\|enrichment and fractionation of the Dagzhuka peridotites seem to arise from mantle metasomatism of melts/fluid enrich incompatible elements include Pt and Pt, but not from residual or percolation of sulfides. The enrichment of Cs, Rb, Ba, Th, U and LREE in Dagzhuka peridotite also give a hint of the mantle metasomatism.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GE in the peridotite from the Dagzhuka ophiolite show th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Dagzhuka upper mantle are distin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inum\|group elements(PGE) PERIDOTITES Dazhuka ophioli te TIB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岩系统中低熔点亲铜元素与稀贵金属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以藏东南普朗超大型斑岩Cu-Au矿床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大钊 梁丰 +3 位作者 王艳军 李凯旋 刘家军 冷成彪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1-641,共21页
斑岩铜矿床常伴生大量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包括Te、Se、Bi、Sb、As等)和稀贵金属(NM,包括Au、Ag、PGE),但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富集分异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清楚。普朗斑岩Cu-Au矿床是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中的超大型矿床,... 斑岩铜矿床常伴生大量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包括Te、Se、Bi、Sb、As等)和稀贵金属(NM,包括Au、Ag、PGE),但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富集分异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清楚。普朗斑岩Cu-Au矿床是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中的超大型矿床,矿床中富集伴生元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成为探讨这些问题的理想研究对象。本文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硫化物LA-ICP-MS等原位分析技术对普朗矿床中伴生元素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形成过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LMCE和NM主要以微粒包体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并形成富硒方铅矿、辉碲铋矿、辉铋矿、辉硒铋矿、硫银铋矿、银金矿/金银矿、硒银矿、碲银矿、碲钯矿、碲铂矿、砷碲钯矿和富钯辉钴矿等矿物。普朗矿床中的铂族元素矿物(PGM)至少存在早期高温、晚期低温两个阶段的结晶,其中自形粒状的碲钯矿和碲铂矿结晶温度高、结晶空间开阔,可能是高温下直接由LMCE-Pt-Pd熔体固结形成,PGM形成后继续在流体中迁移并被后期结晶的硫化物捕获;而碲银矿±砷锑钯矿±辉碲铋矿±辉铋矿矿物组合具有固溶体分解和二面角等典型的熔体固结结构,推测为低温下NM-LMCE熔体充填在已结晶的硫化物裂隙和孔洞中形成。斑岩铜矿床从岩浆形成到热液出溶再到矿质沉淀的全过程均伴随着LMCE和NM的分异和富集,其中LMCE熔体对NM的高效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低熔点亲铜元素 铂族元素 富集分异机制 普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柯单山蛇绿岩地幔橄榄岩铂族元素(PGEs)的分布特征及分异机制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晖 刘庆 +3 位作者 侯泉林 徐辉煌 朱貌贤 曾桂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59-1769,共11页
采用Carius管结合MC-ICPMS法分析了内蒙古柯单山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Ir、Ru、Pt和Pd的含量,与典型的地幔橄榄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柯单山地幔橄榄岩中Ir和Ru明显亏损,Pt和Pd强烈富集,具有极高的Pd/Ir值,PGEs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具有较陡的... 采用Carius管结合MC-ICPMS法分析了内蒙古柯单山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Ir、Ru、Pt和Pd的含量,与典型的地幔橄榄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柯单山地幔橄榄岩中Ir和Ru明显亏损,Pt和Pd强烈富集,具有极高的Pd/Ir值,PGEs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具有较陡的正斜率,明显不同于通常观测到的代表部分熔融残留相中铂族元素配分模式(负斜率或平坦型)。柯单山地幔橄榄岩的Ir和Ru与MgO呈正相关关系,表明Ir和Ru的亏损可能与部分熔融过程中硫化物的消耗程度有关,而与PGEs在硫化物/硅酸盐间的能斯特分配系数没有直接关系;Pt、Pd的富集表明本区的地幔橄榄岩不仅仅是经历过部分熔融的残余,而与来自深海的橄榄岩和大陆岩石圈地幔(SCLM)中的方辉橄榄岩相似,因此推测,本区地幔橄榄岩在部分熔融后又经历了富Pd的熔/流体交代,而熔/流体的来源可能是在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熔离"出来的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柯单山蛇绿岩 地幔橄榄岩 部分熔融 熔/流体交代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类型道路灰尘铂族元素(PGEs)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玉燕 刘敏 王玉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14-2418,共5页
车辆行驶特征对PGEs排放影响很大,而不同类型道路,其车辆行驶特征会有很大差别。基于此,对上海市5条不同类型的道路进行灰尘PGEs空间分布规律的探讨。灰尘样品用王水消解制样,ICP-MS测定。结果表明:道路灰尘Rh、Pd、Pt的平均含量在主... 车辆行驶特征对PGEs排放影响很大,而不同类型道路,其车辆行驶特征会有很大差别。基于此,对上海市5条不同类型的道路进行灰尘PGEs空间分布规律的探讨。灰尘样品用王水消解制样,ICP-MS测定。结果表明:道路灰尘Rh、Pd、Pt的平均含量在主干道为24.50、96.40、29.04 ng·g-1,次干道为23.18、76.92、37.21 ng·g-1,快速路为41.73、188.05、57.21 ng·g-1,郊区高速公路为13.35、63.34、18.01 ng·g-1,郊区公路为7.49、22.76、0.97 ng·g-1,除次干道Pt含量高于主干道外,5种类型道路的PGEs含量均表现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郊区高速公路﹥郊区公路,郊区高速公路及郊区公路虽然车流量大,但PGEs含量并不高,车流中许多车辆因未安装VECs而不排放PGEs是主要原因。如以1.5-1.6 km道路(两端为路口)为长度单位,主干道、次干道及快速路灰尘PGEs的分布呈波浪型;郊区公路灰尘PGEs的分布呈半圆弧型;郊区高速公路(仅有一端为收费口)灰尘PGEs分布呈先高后低再趋于平稳的折线型,车辆行驶特征的差异是造成不同类型道路灰尘PGEs分布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郊区高速公路及郊区公路的路口(或收费口),PGEs含量往往很高;而主干道、次干道及快速路的路口,PGEs含量不一定很高,频繁的怠速和加减速使得上述三种道路远离路口的地方也常出现怠速是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类型 道路灰尘 pges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s)的特征及其意义
5
作者 邱忠荣 马维林 杨克红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117,共9页
为了研究多金属结核的成矿机理,对中国大洋第45航次在东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所获得的20枚多金属结核进行了主量、微量及铂族元素分析测试,并与其他区域不同类型的多金属结核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多金属结核基本... 为了研究多金属结核的成矿机理,对中国大洋第45航次在东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所获得的20枚多金属结核进行了主量、微量及铂族元素分析测试,并与其他区域不同类型的多金属结核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多金属结核基本为混合型结核,其PGEs总质量分数(w(ΣPGE))为77.2×10^-9~197×10^-9,平均值为136×10^-9,明显低于库克(Cook)岛海域典型的水成型结核的值(w(ΣPGE)=306×10^-9);研究区结核球粒陨石标准化PGEs配分模式与水成型结核及富钴结壳非常相似,均呈现明显的Pt正异常及从Os到Pt逐渐富集、从Pt到Pd逐渐亏损的特征,结合海水的PGEs配分特征及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结核中PGEs应该直接来源于海水;研究区多金属结核w(ΣPGE)与w(Fe2O3)表现为正相关,与w(MnO)表现为负相关,而Cook岛海域水成型结核w(ΣPGEs)则与w(MnO)表现为正相关,与w(Fe2O3)表现为负相关,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的多金属结核PGEs的赋存载体有所不同,水成型结核中PGEs主要赋存在锰矿物相中,而混合-成岩型结核则主要赋存在铁矿物相中,且成岩作用越强,结核富集PGEs的能力越低。研究成果对于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成矿机理及其赋存载体研究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CC区 多金属结核 铂族元素 赋存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略阳南部何家垭镍钴含矿岩体铂族元素特征——对硫化物熔离过程的约束
6
作者 舒子辉 夏明哲 +2 位作者 张小明 夏昭德 张海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6-1416,共11页
陕西何家垭镍钴含矿岩体位于南秦岭碧口地块,是近年来秦岭造山带中镍、钴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的重要新发现之一。该岩体由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少量辉石岩、角闪石岩组成,矿(化)体主要赋存在蚀变辉长岩中。基于对不同结构类型矿石铂族元... 陕西何家垭镍钴含矿岩体位于南秦岭碧口地块,是近年来秦岭造山带中镍、钴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的重要新发现之一。该岩体由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少量辉石岩、角闪石岩组成,矿(化)体主要赋存在蚀变辉长岩中。基于对不同结构类型矿石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和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探讨了岩浆性质和硫化物熔离过程。结果表明,各类矿石铂族元素(PGE)丰度均较低(3.93×10^(-9)~87.85×10^(-9),平均为27.88×10^(-9))。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体母岩浆为高镁玄武质岩浆,受后期热液作用影响较弱。铂族元素和原位硫同位素特征显示,镁铁质矿物分离结晶是引起矿床中硫演化至饱和并发生深部硫化物熔离的重要因素。矿石中Pt元素的显著亏损可能是含Pt矿物结晶导致。南秦岭略阳何家垭岩体具有较好的镍钴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有望在秦岭造山带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评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铂族元素 铜镍矿 何家垭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老王寨金矿区蛇纹岩的地球化学与铂族元素组成特征:对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启示
7
作者 吴雪璐 谢志鹏 +2 位作者 薛传东 王维 徐琴如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5-855,共11页
滇西老王寨金矿床位于哀牢山构造带的北段,区内大规模出露主要由蛇纹岩化超镁铁质岩组成的早石炭世蛇绿混杂岩。由于对蛇绿混杂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认识不清,限制了对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理解。本文通过系统野外调查观测... 滇西老王寨金矿床位于哀牢山构造带的北段,区内大规模出露主要由蛇纹岩化超镁铁质岩组成的早石炭世蛇绿混杂岩。由于对蛇绿混杂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认识不清,限制了对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理解。本文通过系统野外调查观测和蛇纹岩新鲜样品采集,开展了岩石学、全岩化学组成与铂族元素组成分析,综合探讨了蛇纹岩的原岩与成因。蛇纹岩主要由等细粒蛇纹石组成,含有少量的水镁石、磁铁矿等。全岩具高的MgO、Ni、Cr及Mg^(#)值(96.6~97.8),低w(Al_(2)O_(3))(1.60%~2.30%)。微量元素原始地幔值标准化图解显示,蛇纹岩具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i)的特点;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整体呈平坦型分布,无明显的Eu异常。蛇纹岩高的Ir族PGE(IPGE:Ir值范围为0.78×10^(–9)~2.9×10^(–9),Os值范围为2.40×10^(–9)~6.50×10^(–9),Ru值范围为1.10×10^(–9)~4.00×10^(–9))和高IPGE/PPGE值(1.8~2.2),具残留地幔岩特征,而非火成熔体堆晶成因。老王寨金矿区蛇纹岩与邻区早石炭世双沟方辉橄榄岩具相似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均为经历了一定程度熔体抽离后的地幔岩,代表了古特提斯洋岩石圈地幔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岩 地球化学 铂族元素 地幔岩 古特提斯洋 老王寨金矿区 哀牢山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锍试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铜精矿中6种铂族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毋喆 胡家桢 +3 位作者 高志军 李志伟 郭家凡 孙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5-730,共6页
针对目前火试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铜精矿中元素时存在扣渣分离操作复杂、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优化了试金配料,进行了题示研究。取样品5 g及30 g硼砂、15 g碳酸钠、1 g升华硫、10 g二氧化硅、3 g硝酸钠、10 g氟化... 针对目前火试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铜精矿中元素时存在扣渣分离操作复杂、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优化了试金配料,进行了题示研究。取样品5 g及30 g硼砂、15 g碳酸钠、1 g升华硫、10 g二氧化硅、3 g硝酸钠、10 g氟化钙、4 g羰基铁粉、1.5 g羰基镍粉,混匀,置于黏土坩埚中,加入质量比3∶1的轻质氧化镁-碳化硅混合物至物料被完全覆盖,于1050℃保温15 min。冷却后取出锍扣,放入100 mL磨口三角瓶中,加入30 mL水,待锍扣分散后加入30 mL盐酸,于160℃溶解至溶液清澈且无气泡冒出。冷却后用0.45μm混合纤维素滤膜过滤,用1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洗涤。将沉淀物转移到磨口三角瓶中,加入5 mL王水(体积比3∶1的盐酸-硝酸混合液),于120℃溶解至溶液清澈,用水定容至25 mL,采用ICP-MS碰撞池模式测定钌、铑、钯、锇、铱、铂等6种铂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试金配料中硝酸钠降低了样品中过剩的还原力,避免贱金属进入锍扣,以便获得质量合适的锍扣;氟化钙改善了熔渣流动性,使锍扣更易沉降;质量比3∶1的轻质氧化镁-碳化硅混合物作为覆盖剂能更有效地减少熔融过程中锇、钌的损失。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均在100.0μg·L^(-1)以内与所对应的响应强度和内标(镥)响应强度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17~0.139μg·kg^(-1);方法用于国家标准物质的分析,其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均小于8.0%;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0%~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锍试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铜精矿 铂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被引量:24
9
作者 许成 黄智龙 +3 位作者 刘丛强 翟世奎 李文博 管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20-528,共9页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PGE在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地幔中PGE的存在形式目前尚不清楚,在许多方面还有争议。文中通过大量的实例综述了近年来PGE的分异机制和其在上地幔分布不均一性方面取得...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PGE在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地幔中PGE的存在形式目前尚不清楚,在许多方面还有争议。文中通过大量的实例综述了近年来PGE的分异机制和其在上地幔分布不均一性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除Au外,蚀变作用并不影响PGE的分异;PGE主要以硫化物或合金的形式赋存于地幔岩石中,其分布不均匀,单一地依靠PGE与MgO,Cr,Ni的相关性来探讨部分熔融、分离结晶过程中橄榄石、尖晶石、铬铁矿对PGE分异的影响是不全面的,必须考虑硫化物的作用;地幔岩石具有包裹体和粒间两种不同PGE分配模式的硫化物。地幔源区或板内携带PGE流体交代以粒间硫化物为主的地幔岩石。使其PGE发生分异;不管是核幔分离后外核物质的返回,还是单一硫化物的作用都不能完全否定陨石撞击的地球增生假说。在大的区域,上地幔PGE的分布是均一的,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其PGE的分布显示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PGE) 地球化学 分异机制 PGE分布不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地球动力学中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63
10
作者 储雪蕾 孙敏 周美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对球粒陨石和地幔样品来讲 ,Ru、Rh、Pd、Os、Ir和 Pt等贵金属元素的含量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 ,但是在地幔样品中它们的含量实际上比球粒陨石低大约 2个数量级 ,因此提出了核幔分离之后地球增生过程的“后增薄层”假说。数百公里... 对球粒陨石和地幔样品来讲 ,Ru、Rh、Pd、Os、Ir和 Pt等贵金属元素的含量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 ,但是在地幔样品中它们的含量实际上比球粒陨石低大约 2个数量级 ,因此提出了核幔分离之后地球增生过程的“后增薄层”假说。数百公里尺度地幔橄榄岩的 PGE分布的不均一性除被认为由于增生阶段的不均一造成外 ,更可能是由于地幔形成之后的地幔过程、核 -幔及壳 -幔相互作用造成。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分异 (特别是硫化物、金属相析离 )、流体 (包括岩浆 ) /岩石相互作用等造成了大型俯冲带、造山带中地幔橄榄岩、蛇绿岩和杂岩体的 PGE分异 ,也是形成铬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分布 地球动力学背景 地球化学 PGE模式 地幔 球粒陨石 贵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金矿带墨江金镍矿床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18
11
作者 孙晓明 熊德信 +2 位作者 王生伟 石贵勇 翟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8-446,共9页
文章系统地测定了墨江金镍矿床中的金镍矿和镍矿矿石中的PGE含量,结果均较低,∑PGE为(2.58~109.66)×10-9,与超基性岩的∑PGE〔(14.58~50.48)×10-9〕相差不大,且矿石与超基性围岩PGE+Au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基本一致,均为Pt... 文章系统地测定了墨江金镍矿床中的金镍矿和镍矿矿石中的PGE含量,结果均较低,∑PGE为(2.58~109.66)×10-9,与超基性岩的∑PGE〔(14.58~50.48)×10-9〕相差不大,且矿石与超基性围岩PGE+Au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基本一致,均为Pt和Ir相对亏损和Ru及Rh相对富集的M型,显示墨江金镍矿PGE来源较为一致,主要来自超基性岩体;墨江金镍矿Pd/Ir比值为0.18~10.0,远低于典型热液型镍矿的Pd/Ir值(>100),而与岩浆型镍矿相近,说明其中的镍主要为岩浆成因,后期热液改造并不是Ni成矿的主导因素,因此墨江应为早期岩浆型Ni矿和晚期热液型Au(Ni)矿叠加形成的复合矿床。墨江金镍矿的超基性围岩直接来自地幔,是由经历了基性岩浆抽提和交代作用形成的亏损地幔发生程度不同的部分熔融形成的,其原始岩浆中硫已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铂族元素 金镍矿床 超基性岩 蛇绿混杂岩 墨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全球主要铂族金属矿床类型 被引量:22
12
作者 苏尚国 沈存利 +2 位作者 邓晋福 汤中立 耿科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1-370,共10页
全球铂族金属矿床主要有6种类型,分别为:(1)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铂族金属矿床;(2)镁铁质—超镁铁质Cu-N i硫化物矿床伴生的铂族金属矿床;(3)Urals杂岩体型铂族金属矿床;(4)蛇绿岩型铂族金属矿床;(5)与热液相关的铂族金属矿床;(6)... 全球铂族金属矿床主要有6种类型,分别为:(1)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铂族金属矿床;(2)镁铁质—超镁铁质Cu-N i硫化物矿床伴生的铂族金属矿床;(3)Urals杂岩体型铂族金属矿床;(4)蛇绿岩型铂族金属矿床;(5)与热液相关的铂族金属矿床;(6)外生型铂族金属矿床。除第4类型外其他类型的铂族矿床都具有经济意义。铂族金属矿床的形成主要与幔源岩浆性质及岩浆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大规模的幔源岩浆活动及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具有产生硫饱和的条件是形成铂族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同时岩浆期后的热液作用能使铂族元素迁移并在特定条件下富集,对铂族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利。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形成铂族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是岩浆分异作用强,并且具有能产生高R因子的环境;镁铁质—超镁铁质Cu-Ni硫化物矿床中形成铂族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是硫化物熔体的结晶分异作用;Urals型杂岩体中,由于岩浆在早期演化过程中硫的不饱和,形成的主要铂族矿物为Pt-Fe、Pt-Ir合金,且主要与铬铁矿共生,在岩浆演化硫饱和阶段可形成富Pd的铂族矿物,且与Cu-Fe-V-Ti-P金属共生;蛇绿岩型杂岩体中,主要形成的铂族矿物为含Ir-、Os-、Pt-的合金或少量硫化物矿物,且主要赋存于铬铁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地球化学行为 铂族金属矿床类型 Urals杂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的差异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生伟 孙晓明 +2 位作者 石贵勇 熊德信 翟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108,共16页
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均主要赋存在峨眉山大火山岩省中,但其矿化特征存在许多不同。本文着重对比了金宝山铂钯矿床和白马寨铜镍矿床的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前者表现为高ΣPGE及低的(Cu+Ni)、Pd/Ir(3.84~26.49)、Cu/Pd... 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均主要赋存在峨眉山大火山岩省中,但其矿化特征存在许多不同。本文着重对比了金宝山铂钯矿床和白马寨铜镍矿床的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前者表现为高ΣPGE及低的(Cu+Ni)、Pd/Ir(3.84~26.49)、Cu/Pd(46.91~1309.58)值和Au/Pd值,相反,后者表现为低ΣPGE、高(Cu+Ni)、Pd/Ir(4.72~297.2)、Cu/Pd(10875.13~974788.55)值和较高的Au/Pd值。金宝山和白马寨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均主要表现为左倾型,但二者表现为镜像关系。金宝山较白马寨的PGE间相关性好,可能说明白马寨母岩浆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地质过程,其铂族元素体系因此受到较大的扰动。结合前人有关杨柳坪铜镍铂族元素矿床的铂族元素数据,认为峨眉地幔柱形成铜镍铂族元素矿床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1金宝山阶段:即为S的低度饱和阶段,为峨嵋地幔柱上升初期,吸收少量壳源物质,由于PGE在硫化物中很高的分配系数,导致少量硫化物熔体从硅酸盐中萃取大量PGE和少量Cu-Ni熔离出来,与铬铁矿、橄榄石和辉石等,于高温下结晶分异堆积而成金宝山岩体,形成独立铂钯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铂族元素矿床 金宝山 白马寨 杨柳坪 峨眉山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周庵铂族-铜镍矿床的稀土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热液成矿的证据 被引量:20
14
作者 糜梅 陈衍景 +2 位作者 孙亚莉 王焰 江合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69-2775,共7页
河南周庵超基性岩体蕴含大型Ni-Cu-(PGE)硫化物矿床,矿化带位于超基性岩体边缘与围岩的接触带。周庵超基性岩体轻稀土富集,其La/Sm_N比值为1.3~4.7,Sm/Yb_N比值为1.9~4.4,显示一定程度的LREE/HREE分异。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配分... 河南周庵超基性岩体蕴含大型Ni-Cu-(PGE)硫化物矿床,矿化带位于超基性岩体边缘与围岩的接触带。周庵超基性岩体轻稀土富集,其La/Sm_N比值为1.3~4.7,Sm/Yb_N比值为1.9~4.4,显示一定程度的LREE/HREE分异。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配分型显示弱的负Nb异常。岩体的Ni含量为70×10^(-6)~2120×10^(-6),Cu含量为15×10^(-6)~1056×10^(-6);矿石的Ni含量为2592×10^(-6)~6549×10^(-6),Cu含量为1147×10^(-6)~3239×10^(-6)。矿石的Ni/Cu比值(2.0~2.3)低于岩石样品(5-83)。强蚀变矿化样品的PGE元素含量高于弱蚀变样品约一个数量级,所有样品的Pd/Ir和Pt/Ir比值高,Pd/Ir=1.4~21,Pt/Ir=2.4~22,表明PPGE相对IPGE富集。上述特征显示周庵岩体是构造侵位的地幔岩,岩体与围岩发生了较强烈的物质交换,含水流体交代作用导致了岩体-围岩物质交换和岩体边缘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庵铂族-铜镍矿床 地幔橄榄岩 稀土元素 铂族元素 流体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铂族元素(PGE)和Os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7
15
作者 孙晓明 薛婷 +4 位作者 何高文 张美 石贵勇 王生伟 陆红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14-3026,共13页
本文分析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及其各主要层圈(外层、疏松层、亮煤层)和玄武岩基岩的铂族元素(PGE)和Au 含量以及 Os 同位素组成,发现富钴结壳中 PGE 和 Au 含量均较高,且变化很大,∑PGE 为(70.09~629.26)×10^(-9),平均289.48... 本文分析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及其各主要层圈(外层、疏松层、亮煤层)和玄武岩基岩的铂族元素(PGE)和Au 含量以及 Os 同位素组成,发现富钴结壳中 PGE 和 Au 含量均较高,且变化很大,∑PGE 为(70.09~629.26)×10^(-9),平均289.48×10^(-9),Au 为(0.60~26900)×10^(-9).具三层结构的富钴结壳中,疏松层(∑PGE=(339.37~545.82)×10^(-9))和亮煤层(∑PGE=(280.09~629.26)×10^(-9))的∑PGE 明显高于外层((70.09~133.27)×10^(-9).单层结壳的∑PGE 为(83.94~479.75)×10^(-9),Au 含量普遍高于具三层结构者.结壳的∑PGE 和 Au 含量远高于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分别为(101.57~155.83)×10^(-9)和(1~4)×10^(-9)。沉积深度和海水氧逸度的不同是导致结壳和结核中 PGE 含量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富钴结壳∑PGE 和 Pt 与 Mn(%)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 Fe(%)具负相关性,与多金属结核正好相反,显示结壳中的 PGE主要赋存在水羟锰矿(δ-MnO_2)等锰矿物相中,与针铁矿(FeOOH·nH_2O)等铁矿物相关系不大,而结核中的 PGE 主要赋存在铁矿物相中。PGE 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和各项参数显示富钴结壳的 PGE 和 Au 主要来自海底玄武岩的蚀变释放,部分来自铁陨石微粒等地外物质,而与海底热水活动无关。计算显示西太平洋结壳距今42.5Ma 左右开始生长,生长过程中分别在8.0Ma 和21.8Ma 处出现间断,相应形成外层、疏松层和亮煤层,其各自沉积速率为2.64mm/Ma,1.45mm/Ma 和1.06mm/Ma,相应海水的^(187)Os/^(188)Os 分别为0.948~0.953,0.599~0.673和0.425~0.536,显示外层含有较多的大陆风化尘,而疏松层和亮煤层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海底洋壳蚀变和陨石碎屑或宇宙尘等地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 Os同位素 富钴结壳 多金属结核 中西太平洋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黄山东铜镍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2
16
作者 钱壮志 孙涛 +4 位作者 汤中立 姜常义 何克 夏明哲 王建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3-884,共12页
黄山东岩体位于东天山北部的土墩-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段,受康古尔塔格-黄山深大断裂控制,是由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苏长岩和辉长闪长岩组成的复式岩体。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质岩石和矿石中的铂族... 黄山东岩体位于东天山北部的土墩-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段,受康古尔塔格-黄山深大断裂控制,是由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苏长岩和辉长闪长岩组成的复式岩体。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质岩石和矿石中的铂族元素(PGE)含量很低,其中IPGE(Os,Ir,Ru,Rh)与PPGE(Pt,Pd)含量相近,PPGE略高于IPGE。岩石平均2×10^-8,矿石平均86×10^-9在矿石中,PGE含量与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岩石和矿石具有相似的分配模式,PPGE和IPGE之间分异很弱。Ni/CuPd/Ir关系图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形成黄山东岩体的原始岩浆为MgO含量较高的PGE不亏损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过早期硫化物深部熔离,带走了岩浆中大部分的PGE,可能是造成黄山东矿床母岩浆中PGE明显亏损的主要原因。矿石低的Pd/Ir比值(为4.22~17.24,平均值为8.49)及高的Ir含量(为2.04×10^-9~21.45×10^-9,平均值为8.79×10^-9)显示黄山东矿床成矿过程中后期热液作用不明显。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了地壳物质的混染以及橄榄石、辉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是引起该矿床硫饱和并发生硫化物熔离作用而成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黄山东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通古斯大爆炸地区沉积物中超痕量铂族元素 被引量:16
17
作者 谢烈文 侯泉林 +2 位作者 阎欣 王秀丽 Kolesnikov E M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建立了一个用酸 (HF、HCl、HNO3、HClO4)溶解通古斯地区沉积物样品 ,以Re为内标元素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MS)测定其中铂族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 .0 0 1~ 0 .0 6μg/L ,回收率大于 85%。用该方法分析了 9个取自通... 建立了一个用酸 (HF、HCl、HNO3、HClO4)溶解通古斯地区沉积物样品 ,以Re为内标元素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MS)测定其中铂族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 .0 0 1~ 0 .0 6μg/L ,回收率大于 85%。用该方法分析了 9个取自通古斯地区的沉积物样品 ,发现了Ru、Rh、Pd、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通古斯大爆炸 沉积物 检出限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锍镍试金富集-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西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的铂族元素 被引量:22
18
作者 石贵勇 孙晓明 +4 位作者 屈文俊 薛婷 张美 熊德信 王生伟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根据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板状结壳样品的成分特征,对常规的锍镍试金配方作了改进;酌情减少捕集剂羰基镍的加入量,可显著降低铂族元素的空白值。富集后的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铂族元素(PGE)。其中,Ru、Rh、Pd、Ir和Pt用... 根据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板状结壳样品的成分特征,对常规的锍镍试金配方作了改进;酌情减少捕集剂羰基镍的加入量,可显著降低铂族元素的空白值。富集后的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铂族元素(PGE)。其中,Ru、Rh、Pd、Ir和Pt用常规外标法测定, ^(175)Lu作内标;Os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290和GBW 07291作监控分析质量的参考样,结果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铂族元素 锍镍试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富铜矿石铂族元素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1
19
作者 焦建刚 汤中立 +3 位作者 闫海卿 徐刚 何克 段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42-253,共12页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单个矿体最大的镍矿床,镍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矿床以海绵陨铁状矿石为主,富Cu矿石在矿床中呈"鸡窝状"产出。基于富Cu矿石的空间分布、矿石结构、硫化物组合、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了富Cu矿...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单个矿体最大的镍矿床,镍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矿床以海绵陨铁状矿石为主,富Cu矿石在矿床中呈"鸡窝状"产出。基于富Cu矿石的空间分布、矿石结构、硫化物组合、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出了富Cu矿石的成因:硫化物发生单硫化物固溶体结晶,在重力分异或构造扰动下,富Cu、Pt、Pd的残余硫化物在局部聚集成矿。根据大量铂族数据的统计与模拟计算,获得了金川矿床母岩浆的PGE组成:Os=0.355×10-9,Ir=0.265×10-9,Ru=0.277×10-9,Rh=0.144×10-9,Pt=4.91×10-9,Pd=2.32×10-9,Ni=338×10-6,Cu=174×10-6。通过R因子与硫化物分异结晶过程模拟,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R因子为300~1000,平均为567,R因子值在1号与24号矿体中明显大于2号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富铜矿石 铂族元素 成矿过程 金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铂族金属资源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光弟 毛景文 熊群尧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国对铂族金属资源量的需求、保证程度 ,并对比分析了各种类型铂族金属矿床的资源发展趋势 ;重点对我国攀西—滇中地区诺里尔斯克苦橄质火山 侵入岩型铜镍铂矿床、上扬子湘黔地区黑色页岩型钼镍铂矿床和四川会理构造蚀... 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国对铂族金属资源量的需求、保证程度 ,并对比分析了各种类型铂族金属矿床的资源发展趋势 ;重点对我国攀西—滇中地区诺里尔斯克苦橄质火山 侵入岩型铜镍铂矿床、上扬子湘黔地区黑色页岩型钼镍铂矿床和四川会理构造蚀变岩型铂族元素矿床进行了资源前景分析 ,并认为极有可能在这几种类型中取得找矿突破。其中黑色页岩和构造蚀变岩型铂族金属矿床是近期发现的新类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金属资源 诺里尔斯克铜镍铂矿床 黑色页岩钼镍铂矿床 构造蚀变岩型铂族元素矿床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