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martRock传感技术的道砟静力循环平板载荷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家全 张涛艺 +1 位作者 黄世斌 唐毅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0,共8页
基床道砟在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的位移变形机制尚不清晰,为了研究道砟在静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规律和道砟颗粒的位移旋转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静力循环平板试验模型装置,对道砟填料开展不同幅值下的静力循环平板载荷试验,结合SmartRoc... 基床道砟在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的位移变形机制尚不清晰,为了研究道砟在静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规律和道砟颗粒的位移旋转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静力循环平板试验模型装置,对道砟填料开展不同幅值下的静力循环平板载荷试验,结合SmartRock无线传感器技术分析道砟层不同位置颗粒接触变形特性,揭示循环加卸载过程中道砟沉降及旋转特性。结果表明:低、中、高3种幅值下的累积塑性变形分别为2.92、3.91、12.37 mm,且低幅值和中幅值工况的累积塑性变形量为高幅值工况的22.94%、30.71%,表现为道砟承载塑性变形对基底高压力敏感性高;建立峰值沉降量与循环次数和荷载幅值之间数学模型,可较好预测经过多次循环后道砟的峰值沉降量;在静力循环加卸载过程中,低幅值和中幅值工况的x、y轴转角的最大值分别为高幅值工况的22.19%、34.90%和32.45%、39.55%,颗粒绕x、y轴转动的概率远大于z轴,在一个方向的转动响应弱,必然会在另一个方向的转动响应强,且循环荷载作用是道砟填料磨损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循环 平板载荷试验 道砟 SmartRock传感器 沉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缘削弱改进型节点的抗连续倒塌分析
2
作者 乔惠云 林誉 +2 位作者 韦建刚 罗霞 魏建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9-1242,共14页
为提高梁翼缘削弱截面(RBS)节点在极端荷载下的冗余度,增强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提出一种在RBS节点布置加强板的改进方案。先对加强板改进RBS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系统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竖向变形及抗力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为提高梁翼缘削弱截面(RBS)节点在极端荷载下的冗余度,增强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提出一种在RBS节点布置加强板的改进方案。先对加强板改进RBS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系统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竖向变形及抗力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加强板在小变形阶段作用有限,但随着变形增大,加强板逐渐拉直作为替代路径,协助钢梁承受荷载,使试件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分别提高了21.7%和21.8%。进一步引入悬链线贡献系数和弯曲贡献系数对总抗力的影响,加强板与钢梁的协同作用提高悬链线效应,且悬链线贡献系数为基础试件的1.84倍。随后基于验证后的数值模型,研究加强板和翼缘削弱等对节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翼缘削弱深度和加强板弯曲高度影响试件的破坏模式,根据钢梁的破坏位置分为Mode Ⅰ和Mode Ⅱ2种类型:Mode Ⅰ的裂缝始于翼缘削弱处,Mode Ⅱ的裂缝始于梁柱焊缝附近。削弱深度取规范建议上限值时,破坏模式为Mode Ⅰ,峰值荷载随加强板弯曲高度降低而增加,采用规范建议的下限值时,承载能力随加强板弯曲高度先升高后降低。同时,试件峰值荷载随着削弱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初始开裂发生在翼缘削弱处时,逐渐拉直的加强板能够与剩余截面协同受力,显著提升节点的二次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翼缘削弱节点 V型加强板 静力试验 抗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复合地基平板载荷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何永彬 蔡少敏 +2 位作者 陈松 阳亮 李宏涛 《工程质量》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刚性—亚刚性桩复合地基(CM复合地基)作为一种较新颖的地基形式,相较于单一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在能大幅提升地基承载力同时,还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地基变形,目前国内鲜少此类地基形式的检测案例。论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针对CM复合地基采... 刚性—亚刚性桩复合地基(CM复合地基)作为一种较新颖的地基形式,相较于单一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在能大幅提升地基承载力同时,还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地基变形,目前国内鲜少此类地基形式的检测案例。论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针对CM复合地基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根据试验工序总结出五大检测要点。试验前设计验算了褥垫层厚度、承压板面积、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置,试验中对4个基准桩位移进行监测,试验结果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本研究为多桩型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全过程提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复合地基 多桩型复合地基压板静载试验 承压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砂岩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k2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忠伟 龚维明 +2 位作者 胡尧 刘军 柳鸿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04,共9页
为探究弱胶结砂岩深度修正合理性及修正系数取值,依托南京龙潭长江大桥北锚碇大型块体基础,对25 m埋深的弱胶结砂岩持力层分别开展基岩深层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持力层深度修正前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研究深度修正规律,研究结论:修... 为探究弱胶结砂岩深度修正合理性及修正系数取值,依托南京龙潭长江大桥北锚碇大型块体基础,对25 m埋深的弱胶结砂岩持力层分别开展基岩深层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持力层深度修正前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研究深度修正规律,研究结论:修正浅层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k2t取3.3、修正规范法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k2c取8.0,保守考虑时可不区分未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获得途径,k2统一取3.3;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有较大提升,说明本工程中对弱胶结砂岩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是很有必要的;对比现有规范中土质地基k2的取值规律,弱胶结砂岩的k_(2t)和k_(2c)取值较为保守,该值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岩 承载力特征值 深度修正 平板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锚垫板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与拉压杆模型分析
5
作者 王赞芝 杨春旭 +2 位作者 钟洋 李先一 江倩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3,共9页
铸造锚垫板作为铁路桥梁后张预应力锚固体系中重要传力构件,存在易发生脆性破坏、生产过程能耗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锚固体系结构性能,避免铸造锚垫板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环保焊接锚垫板。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制... 铸造锚垫板作为铁路桥梁后张预应力锚固体系中重要传力构件,存在易发生脆性破坏、生产过程能耗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锚固体系结构性能,避免铸造锚垫板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环保焊接锚垫板。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制作了11个应用该新型锚垫板的钢筋混凝土试件,开展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通过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等方面探究新型锚垫板的力学性能。其次,构建反映混凝土锚固区力流传递的拉压杆模型,并依据新型锚垫板锚固区有限元分析及力流线分析对拉压杆模型的构形进行优化。最后,利用拉压杆模型推导出锚固区极限承载力公式。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新型锚垫板试件的传力性能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极限承载力的试验值比规范理论计算值高4%~18%,且试件破坏时新型锚垫板仅产生局部翘曲,未发生脆性破坏;随着新型锚垫板锚固区压应力扩散角的减小,锚固区承载力增大,且压应力扩散角均值为39.7°;新型锚垫板锚固区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平均误差为2.73%,为焊接锚垫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焊接锚垫板 传力性能试验 拉压杆模型 应力扩散角 极限承载力 锚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问题
6
作者 杨光华 《地基处理》 2024年第4期421-424,共4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验收的条文是: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在实际工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验收的条文是: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在实际工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合格,单桩静载荷试验不合格,复合地基承载力真的不合格吗?(2)复合地基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都合格,复合地基承载力就一定合格吗?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与地质条件有关,规范方法主要是针对单一均匀地基的情况,对于多层土地基,规范方法有局限性,由于试验压板尺寸小,压板试验还不能反映深层土的影响。对于大尺寸的基础,还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应对实际尺寸的基础沉降进行计算分析,才能判断和保证工程的安全,仅靠小尺寸的压板载荷试验是不够完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平板载荷试验 地基承载力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检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规范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建议
7
作者 杨光华 《地基处理》 2024年第6期633-636,共4页
我国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中,对压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采用沉降与压板宽度之比这一沉降比来确定,用沉降比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不能保证实际... 我国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中,对压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采用沉降与压板宽度之比这一沉降比来确定,用沉降比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不能保证实际基础在小于这一特征值作用下的沉降安全。另一方面按沉降比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也可能偏小而保守,限制了对地基承载力的利用。文中提出改进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认为可以把地基承载力分为强度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承载力特征值,强度承载力特征值保证地基的稳定安全,可以取载荷试验的极限荷载或最大试验荷载的50%,变形承载力特征值则依据地基基础的沉降控制要求确定,实际的允许地基承载力或修正承载力特征值则取两者的小值,这样既保证了地基的强度和变形安全,也能优化地基承载力的利用,使工程设计更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变形控制 压板载荷试验 地基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2100 MPa高强度钢绞线斜拉索及锚具研制
8
作者 张强 李冰 +1 位作者 郝玉柱 周琦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副汊航道桥为(58+168+392+168+58)m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斜拉索设计采用抗拉强度2100 MPa、抗疲劳应力幅280 MPa的∅15.2 mm低松弛PE镀锌钢绞线拉索。为保证高强度钢绞线斜拉索的力学及锚固性能,根据其技... 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副汊航道桥为(58+168+392+168+58)m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斜拉索设计采用抗拉强度2100 MPa、抗疲劳应力幅280 MPa的∅15.2 mm低松弛PE镀锌钢绞线拉索。为保证高强度钢绞线斜拉索的力学及锚固性能,根据其技术指标要求,在1860 MPa钢绞线基础上,研制2100 MPa钢绞线及配套锚具。通过提高钢绞线原材料盘条中C、Si、Mn元素含量及改进钢丝拉拔工艺,选择直径14.0 mm的PQS92Si-HT盘条为2100 MPa钢绞线原材料。为提高钢绞线的锚固性能,夹片选择20CrMnTi钢,夹片长度52 mm、牙高0.45 mm、锥角6°10′、表面粗糙度R a3.2以上且表面硬度不低于56 HRC。根据2100 MPa钢绞线锚具的载荷变化和现行锚具锚板的材料性能,锚板选择40Cr钢,并进行调质处理。对研制的2100 MPa钢绞线及配套锚具进行单孔锚及斜拉索锚具组件疲劳试验及疲劳后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2100 MPa钢绞线及其锚具组件均满足规范要求,可应用于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副汊航道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斜拉索 钢绞线 锚具 夹片 疲劳试验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等效的直立锁边屋面板动态抗风揭试验方法
9
作者 孙瑛 武涛 曹正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围护结构在台风等极端风下的抗风性能需要依靠动态试验测定,试验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模拟研究受限。基于直立锁边屋面板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疲劳分析研究荷载幅值对材料损伤影响,提出简化荷载序列组合。借助雨流计数法统计测点风压... 围护结构在台风等极端风下的抗风性能需要依靠动态试验测定,试验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模拟研究受限。基于直立锁边屋面板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疲劳分析研究荷载幅值对材料损伤影响,提出简化荷载序列组合。借助雨流计数法统计测点风压时程得到基于损伤等效的简化荷载循环,提出动态抗风揭试验方法。参照不同试验方法开展抗风揭试验,通过对比发现,试验方法对屋面板风揭破坏过程影响不明显。除永久塑性变形外,该文试验方法与现有试验方法下屋面板损坏现象基本一致,屋面板均为撕裂破坏。不同试验方法下屋面板承载力差异在10%~20%间。该文试验方法加载周期小于1h,现有试验方法加载周期则大于20h。在屋面板风揭破坏过程、承载力等抗风揭性能差异不大情况下,该文试验方法可大幅降低试验周期,为开展模拟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锁边屋面板 雨流计数法 损伤等效 简化荷载循环 动态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载荷试验数值分析及承载力判定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23-730,共8页
对于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推荐的载荷板尺寸、现场检测惯用尺寸和基础实际尺寸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地基承载力判定存在分歧。基于现场试验成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分析了不... 对于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推荐的载荷板尺寸、现场检测惯用尺寸和基础实际尺寸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地基承载力判定存在分歧。基于现场试验成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分析了不同载荷板宽下均质土地基和双层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尺寸效应以及现场试验用反力支墩的影响。针对按相对变形判定地基承载力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载荷板宽度限值对承载力判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载荷板宽下,均质土地基的承载力变化缓慢而沉降变化明显;上软下硬双层土地基的承载力随载荷板宽增加而提高,沉降量减小;支墩影响会使判定的承载力增大。现行检测规范按相对变形标准判定承载力时,限定板宽会使尺寸效应显著增加,板宽上限由2.0 m调整为3.0 m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载荷试验 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地基承载力 宽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槽钢组合梁中开孔钢板连接件力学性能
11
作者 周凌宇 范进凯 +5 位作者 方蛟鹏 李分规 戴超虎 曾波 徐增武 刘晓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为研究新型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梁中开孔钢板剪力连接件(PSP剪力连接件)的力学性能,设计7组标准试件并开展推出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参数PSP剪力连接件的受剪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利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PSP剪力连接件的破坏模... 为研究新型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梁中开孔钢板剪力连接件(PSP剪力连接件)的力学性能,设计7组标准试件并开展推出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参数PSP剪力连接件的受剪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利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PSP剪力连接件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机制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开孔钢板厚度、开孔直径、混凝土强度、穿孔钢筋及连接件间距对PSP剪力连接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0 mm厚度的PSP剪力连接件外,所有4 mm与6 mm厚度的PSP剪力连接件均发生明显弯曲变形,试件破坏时连接件周围混凝土均出现斜向裂缝;开孔直径和穿孔钢筋对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影响较小,而增加开孔钢板厚度、混凝土强度能提高剪力连接件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对于双排PSP剪力连接件,增大连接件间距能够显著提高单排PSP剪力连接件平均承载力,当间距为250 mm时,单排平均承载力达到单个PSP剪力连接件的91.2%。根据试验及有限元荷载滑移曲线提出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梁中单个PSP连接件荷载滑移曲线计算公式,为装配式双拼槽钢混组合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梁 开孔钢板剪力连接件 受剪承载力 推出试验 有限元 荷载-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壳结构在声振联合试验下的振动响应耦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学成 阎金贞 +5 位作者 张保刚 秦旭峰 孙晓凤 吴君辉 张国军 刘陆广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91-96,共6页
目的研究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板壳组合结构在声振联合作用下的响应预测方法。方法在噪声试验、振动试验和声振联合试验响应曲线的基础上,分析板壳组合结构在噪声和振动同时激励下的响应耦合规律,并根据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的响应极值包络... 目的研究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板壳组合结构在声振联合作用下的响应预测方法。方法在噪声试验、振动试验和声振联合试验响应曲线的基础上,分析板壳组合结构在噪声和振动同时激励下的响应耦合规律,并根据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的响应极值包络法,来预测在声振联合试验作用下板壳结构的响应分布。结果声振联合试验响应曲线近似于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的最大值包络线,噪声的面激励和随机振动的基础激励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对结构响应起着主要影响。试验件的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响应曲线在给定的频率点出现相交,小于交越频率的声振联合试验响应与振动试验高度吻合,高于交越频率的响应则以噪声试验为主。结论在工程实际中,可以直接利用振动试验和噪声试验的响应数据对声振联合试验的响应进行预测。由于交越频率难以事先获得,因此响应叠加法在实践中更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联合试验 板壳结构 环境载荷 交越频率 响应预测 极值包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潭长江大桥北锚碇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川开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3期86-88,共3页
以龙潭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北锚碇构造设计、结构分析与施工方案等;针对锚碇基底持力层为弱胶结含砾砂岩(半成岩),开展了现场原位深层载荷板试验及锚碇基础选型与变位研究专题,解决了半成岩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问题。成果直接应用... 以龙潭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北锚碇构造设计、结构分析与施工方案等;针对锚碇基底持力层为弱胶结含砾砂岩(半成岩),开展了现场原位深层载荷板试验及锚碇基础选型与变位研究专题,解决了半成岩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问题。成果直接应用于施工图设计,显著减小了基础规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 半成岩 地下连续墙 载荷板试验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土地基水平向载荷板试验分析
14
作者 袁文 龚维明 +2 位作者 陶齐宇 李超 黄红亚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通过开展平洞内部水平向载荷板试验探究碎石土地基的宏观力学特性,确定碎石土地基水平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0.95 MPa,水平变形模量E h为149.8~696.4 MPa,水平基准基床系数k h为556.4~2887.4 MN/m 3。试验结果表明:碎石土的水平变形参数... 通过开展平洞内部水平向载荷板试验探究碎石土地基的宏观力学特性,确定碎石土地基水平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0.95 MPa,水平变形模量E h为149.8~696.4 MPa,水平基准基床系数k h为556.4~2887.4 MN/m 3。试验结果表明:碎石土的水平变形参数受岩体破碎程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即岩体破碎越严重,水平变形模量或水平基准基床系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向载荷板试验 水平变形模量 原位试验 碎石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交汇吹填土港池内新建道路地基处理的工艺对比
15
作者 李飞飞 《建筑施工》 2024年第4期543-545,共3页
为解决填海围堰造出来的陆地各项指标不具备施工条件,而必须经过地基处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的问题,结合项目应用实例,对海陆交汇吹填土地基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振动... 为解决填海围堰造出来的陆地各项指标不具备施工条件,而必须经过地基处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的问题,结合项目应用实例,对海陆交汇吹填土地基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振动水冲法、固化法等5种吹填土地基加固方案进行比选后,决定采用轻型井点+强夯的处理方式,并通过检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适应性,总结的经验可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路基工程 吹填土 降水强夯 平板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黏性土地基中平板载荷试验卸荷时间的探索与分析
16
作者 宋鉴学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2期31-33,共3页
为探究平板载荷试验卸荷过程中地基沉降量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以及是否能够通过缩短卸荷时间来提升检测效率,对广州市白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020—2022年的检测数据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卸荷未至零时,黏性土地基中15~... 为探究平板载荷试验卸荷过程中地基沉降量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以及是否能够通过缩短卸荷时间来提升检测效率,对广州市白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020—2022年的检测数据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卸荷未至零时,黏性土地基中15~30min的回弹量较大,不可忽略;当卸荷至零后,90min后的回弹量在黏性土地基中较小,可考虑缩短其卸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载荷试验 试验效率 卸荷时间 回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静载试验实测值极差较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17
作者 李红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8期66-69,共4页
我国建筑工程的日益繁杂,对建筑基础的稳定性也越来越高。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基础埋深越来越深,设计将厚度大、承载力高、分布均匀的天然地基直接作为持力层,用平板静载试验来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但有时对天然地层局部软... 我国建筑工程的日益繁杂,对建筑基础的稳定性也越来越高。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基础埋深越来越深,设计将厚度大、承载力高、分布均匀的天然地基直接作为持力层,用平板静载试验来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但有时对天然地层局部软弱夹层未能及时发现,因此在平板静载试验时出现个别试验点不合格,需二次开挖处理。该文结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某工程实例,分析平板静载试验点不合格原因(如检测设备出现故障,现场存在软弱下卧层),提出局部不均匀地基处理措施(如地基土换填,挤密桩加强),总结勘察、钎探、平板静载试验过程判断软弱下卧层的方法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静载 试验 软弱夹层 持力层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T型截面屋面板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郭呼胜 闫斌斌 +1 位作者 姚建廷 王志刚 《工程质量》 2024年第12期48-51,共4页
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双T型截面屋面板在受弯作用下的结构性能,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表明,受弯双T板跨中产生最大变形,在结构表面发生初次开裂前,由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受拉力,当发生开裂后逐渐转变为由钢筋... 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双T型截面屋面板在受弯作用下的结构性能,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表明,受弯双T板跨中产生最大变形,在结构表面发生初次开裂前,由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受拉力,当发生开裂后逐渐转变为由钢筋承受主要拉力,结构变形速率增大,构件性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模拟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反映出有限元模拟方法较为可靠,可作为结构性能验证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双T板 静载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钢管混凝土T形件单边螺栓节点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玉芬 卜鸿凡 高嘉岐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0-351,共12页
T形件单边螺栓连接节点应用到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可充分利用双层钢管的截面特点,传力性能好且抗震性能高。对5个节点试件进行柱端水平往复加载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试验中T形件因加肋方式不同出现了3种变形特征,而节点整体的破... T形件单边螺栓连接节点应用到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可充分利用双层钢管的截面特点,传力性能好且抗震性能高。对5个节点试件进行柱端水平往复加载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试验中T形件因加肋方式不同出现了3种变形特征,而节点整体的破坏形态均为T形件屈服后钢梁塑性变形,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试验和有限元结果分析了节点传力构件的受力机理,提出T形件受拉模型,分别计算T形件翼缘和加劲肋提供的抗弯承载力,从而得到节点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与数值模拟结果也十分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形件受拉模型计算的节点承载力公式适用于T形件与单边螺栓强度相匹配的情况,T形件加肋形式对节点极限承载力影响最大,其次为T形件翼缘厚度,T形件腹板厚度影响很小;此外随着T形件翼缘厚度的增加节点承载力提高越来越小,故得出了单边螺栓直径与T形件翼缘厚度的最大临界值和最佳匹配值,为该节点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钢管混凝土 T形件 单边螺栓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平板载荷试验反力装置设计与应用
20
作者 陈松 温小凡 林祺常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针对市政管廊工程基槽开挖较狭窄,无法采用常规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进行平板载荷试验的问题,基于锚桩法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平板载荷试验反力装置,该反力装置由侧部立式组件(钢板桩)、型钢反力架(H型)、抗剪钢肋及其连接、位移监测装置组... 针对市政管廊工程基槽开挖较狭窄,无法采用常规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进行平板载荷试验的问题,基于锚桩法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平板载荷试验反力装置,该反力装置由侧部立式组件(钢板桩)、型钢反力架(H型)、抗剪钢肋及其连接、位移监测装置组成。试验前对反力装置的侧部立式组件抗拔力、工字钢梁抗弯强度和焊缝抗剪强度进行设计验算,试验过程中对立式组件进行抗拔位移监测,评价装置的可靠性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在某市政管廊狭窄沟槽底平板载荷试验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装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装置具有安装便捷、占地小、适用性强、降低成本和试验数据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反力装置 平板载荷试验 结构设计 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