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孔板波纹填料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近 王黎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
采用液相化学法对聚丙烯孔板波纹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填料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丙烯填料表面粗糙度增大并引入含氧极性基团,其表面水接触角从88°降低至45°,临界表面张力由28×-3N/m... 采用液相化学法对聚丙烯孔板波纹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填料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丙烯填料表面粗糙度增大并引入含氧极性基团,其表面水接触角从88°降低至45°,临界表面张力由28×-3N/m提高到55×10-3N/m,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平均增加24%,传质性能大为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填料 表面改性 填料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塔填料表面改性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0-22,54,共4页
塑料塔填料表面能低,润湿性差,不利于传质.增大表面粗糙度以提高表面能与改变表面分子结构而增加表面极性是改善塑料塔填料分离性能的两个主要途径.本文着重介绍了表面糙化、表面极化、表面接枝及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表面改性技术.
关键词 塑料塔填料 表面改性 分离性能 表面糙化 表面极化 表面接枝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塔填料液相化学法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1-403,共3页
采用液相化学法对塑料塔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填料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填料表面粗糙度增大并引入了含氧极性基团,表面水接触角从88°降低至45°,临界表面张力由28×10-3N/m提高到55&... 采用液相化学法对塑料塔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填料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填料表面粗糙度增大并引入了含氧极性基团,表面水接触角从88°降低至45°,临界表面张力由28×10-3N/m提高到55×10-3N/m,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平均增加24%,传质性能大为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塔 填料 表面改性 液相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塔填料表面改性技术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近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9年第2期51-55,共5页
分析和讨论了塑料塔填料表面性能及其润湿条件 ,指出改变表面分子结构以增加极性与加大表面粗糙度而提高表面张力是改善塑料塔填料表面润湿性能的主要途径 ,并介绍了表面糙化、表面极化。
关键词 塔填料 塑料 填料 表面改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塑料填料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佳特 胡剑光 戴干策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29,共5页
采用新的塑料波纹填料改性方法,有效改善填料成膜性,与同等条件下商业填料进行对比。采用氧解析实验,在直径190 mm的有机玻璃塔内,液相喷淋密度10—36 m3/(m2·h),F因子0.2—3(m/s)·(kg/m3)0.5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改性填料及商... 采用新的塑料波纹填料改性方法,有效改善填料成膜性,与同等条件下商业填料进行对比。采用氧解析实验,在直径190 mm的有机玻璃塔内,液相喷淋密度10—36 m3/(m2·h),F因子0.2—3(m/s)·(kg/m3)0.5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改性填料及商用填料的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液体喷淋密度为10,24,36 m3/(m2·h)时,在相同的F因子下,改性填料的液相传质单元高度Ho L较商用填料分别降低了29.50%,23.00%以及23.95%,同时改性后压降也相应为商用填料的85.37%,89.71%和88.35%。表明该改性方法在低喷淋密度下对塑料填料性能提升显著。此外,对实验填料的Ho L、压降进行了关联,采用狭通道液膜波动理论对填料塔内部液泛进行了探讨,为塑料填料的工业应用提供了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塑料填料 流体力学 传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