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姜绍飞 郑臻弘 +2 位作者 宋华霖 王威 臧荣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3,共10页
为探究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开展干湿循环(0 d、60 d和120 d)不同沟槽形状(矩形、正梯形和倒梯形)的单搭接拉伸剪切试验,研究失效模式和断裂能的变化及影响最大剪应力的因素,结合试验结果推导了考虑干湿... 为探究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开展干湿循环(0 d、60 d和120 d)不同沟槽形状(矩形、正梯形和倒梯形)的单搭接拉伸剪切试验,研究失效模式和断裂能的变化及影响最大剪应力的因素,结合试验结果推导了考虑干湿循环的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方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随干湿循环进行,表面开槽法失效模式由CFRP断裂破坏转变为剥离破坏;120 d界面断裂能下降量较未开槽法减少60.04%~69.42%;正梯形组120 d最大剪应力相比其他表面开槽形状提升7.18%~9.48%。表面开槽法在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剪性能,建立的界面本构劣化方程适用于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分析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碳纤维布 表面开槽法 界面抗剪性能 氯盐干湿循环 单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滞对CFRP板-钢梁加固界面应力的影响
2
作者 朱佩云 李晓章 +1 位作者 余明明 谢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0-1028,共9页
为了分析工字钢梁弯曲变形产生的剪力滞效应对黏结层法向应力和切应力的影响,基于虚功原理的能量变分法建立考虑剪力滞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梁黏结应力计算理论方程.通过与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方程的... 为了分析工字钢梁弯曲变形产生的剪力滞效应对黏结层法向应力和切应力的影响,基于虚功原理的能量变分法建立考虑剪力滞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梁黏结应力计算理论方程.通过与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方程的正确性.开展不同弯矩作用下的工字型钢梁黏结层界面切应力和法向应力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剪力滞引起的翼缘板纵向位移沿横向3次抛物线分布的假定是合理的.剪力滞效应对CFRP加固工字钢梁弯曲变形下的端部界面应力影响不可忽略,影响程度随着截面弯矩和翼缘板宽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工字型钢梁加固 剪力滞 能量变分法 界面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慧 吴志平 王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16-421,共6页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中出现剥离破坏也进行了分析,提供了最大剥离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材料 混凝土梁 抗弯设计 结构加固 二次受力 弯矩承载力 最大剥离正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面粘结剪应力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慎伟 王有志 张其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19-622,共4页
分析了粘贴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纤维与混凝土间剥离破坏的机理和导致这种破坏的主要原因,并且通过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静载试验结果,拟合出了纤维应变的分布曲线,找出了芳纶纤维布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界面粘结剪应力... 分析了粘贴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纤维与混凝土间剥离破坏的机理和导致这种破坏的主要原因,并且通过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静载试验结果,拟合出了纤维应变的分布曲线,找出了芳纶纤维布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界面粘结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影响界面粘结剪应力大小的因素,提出了避免剥离破坏的有效措施,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布 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界面粘结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更换墙脚部件剪力墙设计方法及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其舟 蒋欢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4,共8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更换墙脚部件的剪力墙.介绍了该可更换墙脚部件剪力墙的设计方法,并对可更换墙脚部件剪力墙与传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可更换墙脚部件剪力墙不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而且... 提出一种新型的可更换墙脚部件的剪力墙.介绍了该可更换墙脚部件剪力墙的设计方法,并对可更换墙脚部件剪力墙与传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可更换墙脚部件剪力墙不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而且能够将破坏集中在可更换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可恢复功能结构 可更换部件 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抗剪承载力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帅帅 高波 +2 位作者 周佳媚 闻毓民 赵怀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37,共3页
通过实际算例详细介绍了我国和欧洲规范关于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设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和欧洲规范设计理论不同,应用我国规范设计方法进行管片抗剪承载力设计,主要是考虑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并没有考虑纵向钢筋对斜裂缝... 通过实际算例详细介绍了我国和欧洲规范关于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设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和欧洲规范设计理论不同,应用我国规范设计方法进行管片抗剪承载力设计,主要是考虑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并没有考虑纵向钢筋对斜裂缝的控制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我国结算结果保守;考虑钢纤维影响,当截面内力较小时,按我国规范计算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斜截面增加的抗剪承载力比欧洲规范计算结果至少40%左右。因此,建议针对应用我国规范进行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抗剪承载力设计的相关内容应作相应调整。本研究可为优化我国钢纤维预制盾构管片的抗剪承载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抗剪 设计方法 大偏心受压 盾构管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轻质人行天桥上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熊慧中 单炜 +4 位作者 王平 张大勇 郭颖 宋国伟 邹瑾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8,共5页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具有轻质、高强、减震、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特殊环境中的桥梁工程。本文以FRP拉挤型材为主材料设计了一座跨度为10+10m的人行天桥,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校核其受基本载荷、自由振动、地震冲击载荷...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具有轻质、高强、减震、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特殊环境中的桥梁工程。本文以FRP拉挤型材为主材料设计了一座跨度为10+10m的人行天桥,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校核其受基本载荷、自由振动、地震冲击载荷时的力学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梁重量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裕度和较自振频率,可有效缩短现场的施工周期。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FRP桥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人行天桥 有限元法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管品武 邹银生 刘立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0年第2期52-56,共5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作为高层房屋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在历次地震中因框架脆性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严重损坏甚至倒塌的现象十分常见。本文通过分析有关试验资料,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剪切强度的计算公式及有关构造措施,以保证...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作为高层房屋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在历次地震中因框架脆性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严重损坏甚至倒塌的现象十分常见。本文通过分析有关试验资料,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剪切强度的计算公式及有关构造措施,以保证框架柱在一定延性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实现“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原则,使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延性,以配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的修订工作。本文的主要结论已被规范(GBJ10-2000)修订所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柱 抗震设计 抗剪强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廓形至关重要的织物弧度塑形性的研究——评价方法与设计要领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立环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定量考核织物的弧度塑形性,设计了贴近织物实际使用情况的直接评价方法.采用自制的塑形模型使织物产生弧度造型,并用弧度塑形高度H表征织物弧度塑形性的强弱.试验结果显示,用于不同服装廓形的面料的弧度塑形高度有很大差异.为探索方... 为定量考核织物的弧度塑形性,设计了贴近织物实际使用情况的直接评价方法.采用自制的塑形模型使织物产生弧度造型,并用弧度塑形高度H表征织物弧度塑形性的强弱.试验结果显示,用于不同服装廓形的面料的弧度塑形高度有很大差异.为探索方便易行的弧度塑形性的间接评价方法,定义了两个新指标:残余弯曲曲率和残余剪切变形.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可以用经向剪切滞后量评价织物经向及45°方向的弧度塑形性,而纬向弧度塑形性则可以用纬向残余弯曲曲率考核.分析总结了弧度造型面料的设计要领:以无捻或弱捻的低线密度聚酯长丝为原料,配以紧密组织结构织造,后整理工序不用减量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弧度塑形性 服装廓形 评价方法 弯曲变形 剪切变形 设计要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支剪力墙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冬 冯仲齐 梅占馨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建立了框支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旋转自由度的高精度平面单元分析钢筋混凝土墙体在地震力作用下混凝土开裂、屈服和钢筋屈服的破损过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的抗震设计提供较精确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框支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 弹塑性 地震力 旋转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筋配置对单排配筋低矮墙抗震性能影响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建伟 李琬荻 +2 位作者 曹万林 蔡翀 吴蒙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4,共7页
在低配筋量的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中配置斜向钢筋,可限制基底施工缝处水平剪切滑移和墙体斜裂缝开展,提高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耗能能力.为探求带斜筋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优化配筋设计方法,进行了5个不同配筋设计的剪力... 在低配筋量的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中配置斜向钢筋,可限制基底施工缝处水平剪切滑移和墙体斜裂缝开展,提高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耗能能力.为探求带斜筋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优化配筋设计方法,进行了5个不同配筋设计的剪力墙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各模型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承载与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规律、耗能能力及钢筋应变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斜筋可有效控制其剪切变形,使其抗震性能优于不带斜筋的剪力墙;合理配置斜筋,可明显提高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耗能能力,获得性价比较高的抗震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排配筋 斜筋 低矮剪力墙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弯曲受力性能试验及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聂鑫 刘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5,共12页
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举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着眼于现场施工的工艺简化和品质提升。针对一种预制板端取消胡子筋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楼盖体系,开展了两组界面抗剪构造不同的预制混凝土梁-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 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举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着眼于现场施工的工艺简化和品质提升。针对一种预制板端取消胡子筋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楼盖体系,开展了两组界面抗剪构造不同的预制混凝土梁-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及整浇对比梁的正截面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结构形式和界面构造对破坏模式、承载能力及界面剪切滑移等结构表现的影响。建立了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界面精细化数值模型,借助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界面配筋率和界面粘结对正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的界面抗剪塑性设计方法,使倒U型附加钢筋沿梁跨分段均匀布置,便于结构体系的设计和施工。试验及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抗剪措施配置充分时,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具有与整浇梁等同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与延性水平,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 正截面抗弯性能 界面剪切滑移 精细化数值模型 界面抗剪塑性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凝无机胶植筋锚固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尚守平 黄新中 杨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共9页
基于目前有机胶普遍存在的弹性模量低、易老化、耐热性能差等问题,研制出一种高强快凝的新型无机胶。对该无机胶在水平面及竖直面混凝土基材上的植筋进行了拉拔试验,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结果,探究了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锚固深... 基于目前有机胶普遍存在的弹性模量低、易老化、耐热性能差等问题,研制出一种高强快凝的新型无机胶。对该无机胶在水平面及竖直面混凝土基材上的植筋进行了拉拔试验,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结果,探究了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锚固深度以及植筋角度等因素对植筋锚固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现象归纳了几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并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了2种典型破坏模式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植筋锚固的受力机理;从结构安全性和工程经济性角度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锚固深度的近似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植筋设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试验,并将得出的试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根据均匀剪切模型,28d植筋试件的平均黏结强度可达19.65MPa,甚至更高,超过《混凝土结构化学植筋技术规程》中A级胶所要求的黏结强度(11MPa);所提出的植筋设计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工况,其锚固深度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今后的植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加固 无机植筋胶 拉拔试验 锚固性能 均匀剪切模型 植筋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纤维模型的RC剪力墙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立猛 周德源 张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为了使纤维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剪切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塑性理论和虚拟单元法的改进纤维模型RC剪力墙全过程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推导出等效单轴应力和等效单轴应变的计算公式,在纤维层面建立考虑剪切效应的应力和应变关系,将纤维由多轴受... 为了使纤维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剪切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塑性理论和虚拟单元法的改进纤维模型RC剪力墙全过程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推导出等效单轴应力和等效单轴应变的计算公式,在纤维层面建立考虑剪切效应的应力和应变关系,将纤维由多轴受力状态等效为单轴受力状态,引入虚拟单元法来解决有限元数值计算过程中遇到的负刚度问题.利用自编程序及ABAQUS软件对一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编程序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及ABAQUS软件计算曲线吻合较好,能够反映出剪切效应的影响.改进的分析方法简便有效,便于编程,可用于分析剪切效应明显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模型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塑性理论 虚拟单元法 剪切效应 等效单轴应力 等效单轴应变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芯法检测砖砌体加固前后基本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再现 钟炜彭 +1 位作者 李欢欢 栾文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6-184,共9页
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砖砌体结构,提出了采用钻芯法检测其加固前后基本力学性能的方法,以提供用于评定采用各种砂浆面层加固砖砌体效果的方法。设计了可同时用于加固前后芯样抗压强度、界面剪切强度的试验加载附属装置,完成了315个芯样以... 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砖砌体结构,提出了采用钻芯法检测其加固前后基本力学性能的方法,以提供用于评定采用各种砂浆面层加固砖砌体效果的方法。设计了可同时用于加固前后芯样抗压强度、界面剪切强度的试验加载附属装置,完成了315个芯样以及54个砖砌体标准件强度试验,同时进行了4种不同表面处理工况下界面剪切强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前后芯样的抗压强度均与相对应的砌体标准件抗压强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加固前相关系数建议取值为MU7.5取2.13,MU10和MU15均取2.25;加固后相关系数建议取3.26。界面剪切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加固面层与砖砌体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受砂浆、块体强度等级影响较小,主要受基层砖砌体表面的不同处理手段影响较大。加固前后芯样抗压强度值与相应标准件的强度相关性以及芯样界面剪切强度呈现的规律性基本说明采用本文的钻芯法检测砖砌体结构加固前后基本力学性能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芯法 砖砌体结构 砌体加固 抗压强度 界面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开槽碳纤维布-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绍飞 臧荣彬 +1 位作者 宋华霖 崔二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60,共9页
为探究表面开槽法对碳纤维布(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开展了表面开槽法CFRP-混凝土单剪试验,研究槽宽深比(0.5、1.0和1.5)和沟槽形状(矩形、正梯形和倒梯形)对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为探究表面开槽法对碳纤维布(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开展了表面开槽法CFRP-混凝土单剪试验,研究槽宽深比(0.5、1.0和1.5)和沟槽形状(矩形、正梯形和倒梯形)对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重点探究失效模式、断裂能、平均剪应力等指标,并提出表面开槽黏结界面抗剪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较未开槽粘贴法,表面开槽法失效模式由Ⅱ类剥离破坏转变为Ⅵ类断裂破坏,界面断裂能最大提高136.4%,充分发挥CFRP布的抗拉强度和利用率;槽宽深比与平均剪应力成正相关,且存在最优值;正梯形沟槽的平均剪应力分别较倒梯形和矩形沟槽提高10.1%和11.8%。表面开槽法具有较好的抗剪性能,提出的设计方法可用于指导其黏结界面抗剪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碳纤维布 表面开槽法 单剪试验 界面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钉连接件、锚固及降温方式对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剪力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宗平 戴上秦 +1 位作者 王成 周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2-371,共10页
为研究降温方式、锚固长度、栓钉连接件(焊接栓钉)及其位置对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剪力传递的影响,设计了12个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和2个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试验过程中观察了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的... 为研究降温方式、锚固长度、栓钉连接件(焊接栓钉)及其位置对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剪力传递的影响,设计了12个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和2个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试验过程中观察了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推出过程及破坏形态,获取了各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其特征点参数,分析了变化参数对其特征点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喷水后带栓钉型钢再生混凝土破坏后会在栓钉所在处产生横向裂缝,其加载端与自由端荷载滑移曲线的差异也很大;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和弹性黏结抗剪刚度均随历经最高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历经最高温度为400℃时,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和弹性黏结抗剪刚度低于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la=250 mm的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黏结强度和弹性黏结抗剪刚度也低于la=400 mm的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历经最高温度为600℃时则反之;栓钉连接件对高温喷水后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剪力传递性能的提高显著,特别是将其设置在型钢腹板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喷水 型钢再生混凝土 栓钉连接件 锚固长度 降温方式 界面剪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板抗冲切配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朝阳 何任远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6,27,共5页
配置抗冲切钢筋通常是提高平板结构抗冲切能力的最合适措施 .几十年来 ,国内外对抗冲切配筋问题开展了相当规模的研究 .本文总结性地按其作用方式及设计方法 ,将迄今所有的抗冲切配筋型式平行地分为基本的两类 :型钢抗剪头 (架 )和线钢... 配置抗冲切钢筋通常是提高平板结构抗冲切能力的最合适措施 .几十年来 ,国内外对抗冲切配筋问题开展了相当规模的研究 .本文总结性地按其作用方式及设计方法 ,将迄今所有的抗冲切配筋型式平行地分为基本的两类 :型钢抗剪头 (架 )和线钢抗剪肢 (栓 ) .还提出了抗冲切配筋选型的 3E标准 ,并扼要介绍了据此研制的三种新型配筋的特点 .最后 ,指出了国际上现行研究方法所存在的概念缺陷以及笔者所提出的解决办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板 抗冲切配筋 平板结构 板柱连接 配筋型式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带材无毛刺精密分切加工材料变形过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阎秋生 石现景 路家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3,共6页
针对金属板材的圆盘剪分切加工,提出采用塑性剪切压迫分离工艺得到平整无毛刺的分切断面,基于精密分切加工实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DEFORM-2D进行仿真,通过金属流变组织和材料静水应力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镀锌板的变形过程和断面形貌的形... 针对金属板材的圆盘剪分切加工,提出采用塑性剪切压迫分离工艺得到平整无毛刺的分切断面,基于精密分切加工实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DEFORM-2D进行仿真,通过金属流变组织和材料静水应力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镀锌板的变形过程和断面形貌的形成,仿真得到的分切断面特征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研究了圆盘剪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对无毛刺精密分切工艺的影响,发现当轴向间隙一定时,径向间隙为板材厚度的20%时分切断面质量最好;轴向间隙小于板材厚度的2.5%才能实现塑性剪切压迫分离工艺,在合理的轴向间隙范围内其值变化对分切断面形貌特征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剪切压迫分离 塑性变形 有限元 形貌 静水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中节点设计方法研究
20
作者 邢国华 吴涛 刘伯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共9页
在以往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中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点,指出按常规节点设计的变梁中节点不能满足刚性节点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称《规范》)中该类非规则节点的设计方法存在安全... 在以往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中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点,指出按常规节点设计的变梁中节点不能满足刚性节点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称《规范》)中该类非规则节点的设计方法存在安全隐患。进一步从节点核心区剪力计算、防斜压破坏控制条件、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三方面,分析了现行设计方法应用于变梁中节点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比《规范》控制水准较严的变梁节点抗震设计方法及构造措施,并以某综合楼为例,采用建议设计方法对典型变梁中节点进行了核心区抗震验算。结果表明:建议的剪力计算公式可合理反映输入节点区的荷载效应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建议的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可确保节点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节点 设计方法 剪力 抗剪强度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