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复合保鲜贮藏方法对鲜参切片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鲁海玲 徐艳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2-289,共8页
目的:探究一种新型复合保鲜贮藏方法,预测鲜参切片的货架期。方法: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真空包装、低温等离子体杀菌等技术复合处理鲜参切片,然后分别在-2、4、25和36℃进行贮藏,每隔15 d测定鲜参切片的色泽、水分含量、人参皂苷Rg1... 目的:探究一种新型复合保鲜贮藏方法,预测鲜参切片的货架期。方法: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真空包装、低温等离子体杀菌等技术复合处理鲜参切片,然后分别在-2、4、25和36℃进行贮藏,每隔15 d测定鲜参切片的色泽、水分含量、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和菌落总数等指标,建立贮藏期间鲜参切片的菌落总数变化动力学模型。结果:确定鲜参切片的复合保鲜工艺为: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真空包装→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低温贮藏。在-2和4℃贮藏有效地抑制鲜参切片菌落总数的增长、水分含量的下降,延缓鲜参切片颜色的变化。贮保藏60 d后,鲜参切片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上升。通过基于菌落总数变化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鲜参切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论:建立了鲜参切片的最佳复合保鲜贮藏方式,这种复合保鲜贮藏方法可有效抑制鲜参切片的品质劣化,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参切片 酸性氧化电位水 低温等离子体 近冰温贮藏 货架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流T型中间包内控流装置优化的水模型实验 被引量:30
2
作者 谢健 郑淑国 +1 位作者 吴永来 朱苗勇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5-289,共5页
通过水力学模拟五流T型连铸中间包后发现 ,在现有的操作条件下 ,无控流中间包五个流的流动特性一致方面存在不足 ,尤其是近水口响应时间极短 ,从而影响夹杂物的上浮 ,甚至会造成铸坯中产生大型夹杂及温度的均匀性 .设置合适形状抑湍器和... 通过水力学模拟五流T型连铸中间包后发现 ,在现有的操作条件下 ,无控流中间包五个流的流动特性一致方面存在不足 ,尤其是近水口响应时间极短 ,从而影响夹杂物的上浮 ,甚至会造成铸坯中产生大型夹杂及温度的均匀性 .设置合适形状抑湍器和“V”型挡墙会大大改善上述不足 ,如果两者合理搭配则效果更加显著 .通过实验研究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流T型中间包 水模型实验 连铸 控流装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坯连铸中间包结构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治明 陈敏 +2 位作者 董建宏 王楠 王雷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1,101,共4页
结合某公司双冲击点板坯中间包生产现状,利用水模实验对中间包内钢水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中间包结构存在明显的短路流,钢水停留时间偏短,死区体积分率偏高,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同时,由于在高度较大的两湍流控制器间钢水不... 结合某公司双冲击点板坯中间包生产现状,利用水模实验对中间包内钢水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中间包结构存在明显的短路流,钢水停留时间偏短,死区体积分率偏高,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同时,由于在高度较大的两湍流控制器间钢水不能流出,影响金属收得率.这种具有双冲击点的中间包,应按照对称的两个单流板坯中间包进行结构优化.采用小高度湍流控制器加上下挡墙的控流方式时,由于钢水流经路径增长和全混流体积分率增加,响应时间增长,死区体积分率显著减小至15%以下,有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同时,将小高度湍流控制器和门式开孔导流坝相结合,残钢量显著减小,有利于提高金属收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中间包 结构优化 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中间包底吹气过程水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詹树华 欧俭平 萧泽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0-964,共5页
以宝钢集团梅山钢厂1台连铸中间包为原型,采用自行设计的吹气装置于底部吹气,用水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吹气对中间包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底部吹气显著地改变了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特征;当不吹气时,通过上挡板下部的液流以层流形式贴近... 以宝钢集团梅山钢厂1台连铸中间包为原型,采用自行设计的吹气装置于底部吹气,用水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吹气对中间包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底部吹气显著地改变了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特征;当不吹气时,通过上挡板下部的液流以层流形式贴近中间包的底部流动,然后从出口直接流出,在中间包的停留时间较短,死区体积较大,不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吹气以后,上升的气流起到了气幕挡墙的作用,通过上挡板下部的液流,被上升的气流抬起,贴近液面流动;吹气有利于增加平均停留时间,缩小中间包的死区体积,此外,上升的气流对中间包的液流具有一定的清洗作用,有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吹气用于中间包去夹杂过程,不需要较大气体流量。在气体流量相同时,在水模型实验装置中3个位置吹气对中间包的平均停留时间、中间包的死区体积分数、最短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大致相同,但总体上,中间位置的吹气效果要好于其他2个位置的吹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模型 中间包 连铸 夹杂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包长水口吹气方式对夹杂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祝明妹 周旺 胡胜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45-147,152,共4页
利用大包注流带入的强湍流钢液将长水口吹入的气体打碎成小气泡去除中间包钢液中小夹杂物的方法是一种有研究价值的精炼方法。在建立一套钢包-长水口-中间包的水力学模拟实验装置的基础上,研究了长水口开孔直径、开孔排数以及每排开孔... 利用大包注流带入的强湍流钢液将长水口吹入的气体打碎成小气泡去除中间包钢液中小夹杂物的方法是一种有研究价值的精炼方法。在建立一套钢包-长水口-中间包的水力学模拟实验装置的基础上,研究了长水口开孔直径、开孔排数以及每排开孔数目对中间包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规律,以及开孔直径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模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长水口开孔直径为3mm,开孔排数为2排,每排开孔数目为6孔时,中间包内钢液平均停留时间较长,流体流动模式较为合理,中间包内夹杂物上浮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小气泡 夹杂物 水模型 流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包水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 被引量:4
6
作者 韩丽辉 于春梅 冯根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89,116,共7页
结合中间包冶金工艺特点,配置高级仪表、控制阀及PLC模块,编写PLC控制程序及操作界面程序,研发出中间包水模型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实验误差,节约了水资源,已成功应用于本科教学及科研工作中。该系统的建立充分体... 结合中间包冶金工艺特点,配置高级仪表、控制阀及PLC模块,编写PLC控制程序及操作界面程序,研发出中间包水模型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实验误差,节约了水资源,已成功应用于本科教学及科研工作中。该系统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冶金实验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完美结合,是实验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中间包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水模型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气砖对底吹中间包钢液流动特性影响的水力学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美杰 汪厚植 +2 位作者 黄奥 孟庆新 顾华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33-435,448,共4页
采用不同性能参数的多孔透气砖进行中间包底部吹气水模实验,研究透气砖的气孔率、透气度、平均孔径对所形成的气泡大小和能形成有效气幕所需条件的影响,并分析使用不同透气砖时的RTD曲线,对使用不同透气砖时的吹气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 采用不同性能参数的多孔透气砖进行中间包底部吹气水模实验,研究透气砖的气孔率、透气度、平均孔径对所形成的气泡大小和能形成有效气幕所需条件的影响,并分析使用不同透气砖时的RTD曲线,对使用不同透气砖时的吹气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透气砖的气孔率、透气度越小,形成的气泡越小,能形成有效气幕所要求的吹气量越大。采用中间包底部吹气技术,当控制的吹气参数合理时,可以有效地延长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降低死区体积;在中间包底部同一位置吹气时,气体通过的透气砖不同,要求的吹气参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吹气 透气砖 水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氩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的水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乃良 冷祥贵 +1 位作者 杨智伟 朱苗勇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58-262,共5页
建立了模拟连铸中间包底吹氩流动过程的水模型.通过测定分析水模型的RTD(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研究了吹气流量、吹气位置及控流元件对中间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此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条形透气梁安放位置对中间包内的流动特性影响最... 建立了模拟连铸中间包底吹氩流动过程的水模型.通过测定分析水模型的RTD(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研究了吹气流量、吹气位置及控流元件对中间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此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条形透气梁安放位置对中间包内的流动特性影响最为显著,均匀开孔的多孔挡墙和条形透气梁喷吹氩气二者的配合使用能获得理想的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中间包 吹氩 流动 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流板坯连铸中间包结构优化水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鹏 陈远清 +1 位作者 张慧 周俐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82-84,87,共4页
通过两流板坯中间包水模实验,研究了抑湍器以及不同控流装置的组合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使用抑湍器能延长开始响应时间,提高平均停留时间和活塞流体积.抑湍器和垱坝组合控流效果良好,且结构简单.由抑湍器、垱坝和挡渣... 通过两流板坯中间包水模实验,研究了抑湍器以及不同控流装置的组合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使用抑湍器能延长开始响应时间,提高平均停留时间和活塞流体积.抑湍器和垱坝组合控流效果良好,且结构简单.由抑湍器、垱坝和挡渣堰组成的控流装置使中间包流场更加合理,优化后的中间包平均停留时间由原先的188 s提高到218 s,活塞流体积分数由3.50%提高到15.41%,死区体积分数由41.57%降低到3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中间包 控流装置 水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包RTD曲线的数值模拟与水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丽辉 于春梅 《冶金能源》 2021年第2期17-22,共6页
中间包是炼钢连铸生产流程中的中间环节,不仅有储存和分流钢水的作用,还有十分重要的冶金效果。中间包RTD曲线是优化中间包内部控流装置的重要指标。数值模拟和水模型是冶金工程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Fluent软件进... 中间包是炼钢连铸生产流程中的中间环节,不仅有储存和分流钢水的作用,还有十分重要的冶金效果。中间包RTD曲线是优化中间包内部控流装置的重要指标。数值模拟和水模型是冶金工程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Fluent软件进行RTD曲线的数值模拟,以及如何通过水模型实验得到中间包RTD曲线,并通过实例说明了两种方法得到的中间包RTD曲线以及其他中间包评价指标基本一致,二种方法彼此验证、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RTD 曲线 数值模拟 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加热中间包流体温度分布水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沙骏 钱洪俊 朱苗勇 《黄金学报》 2000年第4期263-265,共3页
采用水模在线加热研究等离子加热中间包流体温度的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 ,实行等离子加热 ,中间包内流体温度分布不均 ,上表面温度高 。
关键词 中间包 等离子加热 连铸 水模实验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板坯连铸机中间包内型结构优化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少慧 许茂清 +4 位作者 郑力宁 王志福 夏翁伟 李裕华 王政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中间包水模试验,对沙钢(江苏省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板坯连铸中间包内型及湍流控制器的结构进行优化.查清了沙钢板坯连铸中间包流场存在的问题,确定出最佳中间包内型和湍流控制器结构,采用中间包内型优化结构水模试验时,响应时间、平... 通过中间包水模试验,对沙钢(江苏省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板坯连铸中间包内型及湍流控制器的结构进行优化.查清了沙钢板坯连铸中间包流场存在的问题,确定出最佳中间包内型和湍流控制器结构,采用中间包内型优化结构水模试验时,响应时间、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增加,死区体积分数减小,混合流体积分数增加,这有利于原型钢水中夹杂物上浮分离.经生产检验,采用中间包内型优化方案(优化挡墙+湍流控制器),提高铸坯内在质量效果显著,为生产优质钢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模 湍流控制器 板坯连铸中间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流L型连铸中间包流场优化的水模分析
13
作者 马国军 程普红 +1 位作者 王晨辉 程常桂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2,共6页
采用水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某钢厂十机十流连铸机中间包中的一个完全不对称结构的五流L型中间包进行流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控流最优方案为湍流抑制器T+副导流墙D2+上2孔倾角为25°下靠近后墙单孔倾角30°的3孔主导流墙D1a。采... 采用水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某钢厂十机十流连铸机中间包中的一个完全不对称结构的五流L型中间包进行流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控流最优方案为湍流抑制器T+副导流墙D2+上2孔倾角为25°下靠近后墙单孔倾角30°的3孔主导流墙D1a。采用该方案可使染色剂到达各出口的时间增加,各流响应时间差减小,RTD峰值浓度减小以及高浓度存在的时间延长,各流之间的死区比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物理模拟 水模型 染色剂 R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流非对称中间包内控流装置优化的水模型研究
14
作者 赵岩 雷洪 +4 位作者 周骏 陈海耿 赫冀成 孙中强 邢国成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两流非对称中间包采用不同控流装置时流体流动的特性.结果表明:圆形湍流控制器与单挡墙组成的控流装置中间包两出口流体流动差异较大;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多孔挡墙组成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两流之间... 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两流非对称中间包采用不同控流装置时流体流动的特性.结果表明:圆形湍流控制器与单挡墙组成的控流装置中间包两出口流体流动差异较大;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多孔挡墙组成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差异是圆形湍流控制器和单挡墙组成控流装置中间包的2/3,且近长水口侧出口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中间包 非对称湍流控制器 水模型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包底吹氩工艺优化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海彪 程常桂 +2 位作者 张丰 李阳 金焱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建立模拟中间包底吹氩过程的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控流装置的布置方式、吹氩量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行为和钢液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并利用水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与相同条件下的物理模拟结果对比可知,利用所建数... 建立模拟中间包底吹氩过程的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控流装置的布置方式、吹氩量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行为和钢液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并利用水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与相同条件下的物理模拟结果对比可知,利用所建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行为是可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中间包内设置挡墙、挡坝和透气砖时,最佳的透气砖位置是距塞棒570 mm,氩气流量为31.26L/min,此时钢液平均停留时间为8.74min;利用透气砖代替挡坝和挡墙均延长了中间包内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且随着吹氩量的增大,钢液平均停留时间大致呈减少趋势;对比透气砖和挡坝组合,采用透气砖和挡墙组合更利于提高钢液的纯净度,此时较优的吹氩量为20.84L/min,相应的中间包内钢液平均停留时间为8.77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吹氩 钢液流动 平均停留时间 控流装置 透气砖 水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推进剂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司宇 刘向阳 +3 位作者 杨磊 武志文 成跃 王宁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80-1686,共7页
为揭示水推进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WP-PPT)特有的烧蚀机理,解决WP-PPT工程化应用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了WP-PPT的工作过程。建立了适用于WP-PPT的烧蚀模型,对WP-PPT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将仿真结果与东京大学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为揭示水推进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WP-PPT)特有的烧蚀机理,解决WP-PPT工程化应用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了WP-PPT的工作过程。建立了适用于WP-PPT的烧蚀模型,对WP-PPT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将仿真结果与东京大学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部分推进剂气化或残留在通道内,仿真性能与实验结果不符;在样机的工作参数条件下,当参与放电的推进剂占总推进剂质量的20%时,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相符;仿真结果中的元冲量、比冲以及能量转化效率分别为74μN.s、1 114s以及15.2%。分析实际实验过程,估算出约32%的推进剂参与放电,与仿真结果相近。研制快响应、高喷注均匀性的喷注器可提高WP-PPT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水推进剂 烧蚀模型 烧蚀质量 元冲量 喷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流连铸中间包结构优化的水模型实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波 佟志芳 +1 位作者 谢森林 陈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国内某钢厂五流连铸中间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1∶3的中间包水模拟系统,考察不同内部结构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型中间包内部结构不合理,各流水口之间的流体流动特性差异很大,存在较大死区.通过内部... 以国内某钢厂五流连铸中间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1∶3的中间包水模拟系统,考察不同内部结构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型中间包内部结构不合理,各流水口之间的流体流动特性差异很大,存在较大死区.通过内部结构优化设计,使中间包流场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方案Ⅵ效果最佳,平均停留时间离散度最小,活塞区体积达23.84%,死区体积为10%,比原型下降了7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中间包 水模型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流中间包钢液流动行为水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云周 艾新港 +2 位作者 沈明钢 胡晓东 李胜利 《冶金能源》 2011年第1期12-15,42,共5页
课题源于中间包流场的改进,目的是净化中间包钢水以及改善钢水的温度分布。通过水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表明影响六流中间包流场的导流孔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导流孔孔径>导流孔倾角>导流孔高度。导流孔高度150mm、倾角30°、孔... 课题源于中间包流场的改进,目的是净化中间包钢水以及改善钢水的温度分布。通过水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表明影响六流中间包流场的导流孔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导流孔孔径>导流孔倾角>导流孔高度。导流孔高度150mm、倾角30°、孔径25mm时流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水模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脉冲电压放电形成等离子体通道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杨 冯音琦 +1 位作者 黄民双 宋晓鹏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9-1129,共11页
为获得水中纳秒脉冲电压下放电形成等离子体通道的发展过程,建立水中放电流体模型的数学方程,利用COMSOL软件的有限元方法求解二维轴对称情况,模拟出针-板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电子密度、氢离子密度以及氢氧根离子密度等随时间和空间的... 为获得水中纳秒脉冲电压下放电形成等离子体通道的发展过程,建立水中放电流体模型的数学方程,利用COMSOL软件的有限元方法求解二维轴对称情况,模拟出针-板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电子密度、氢离子密度以及氢氧根离子密度等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并研究脉冲电压幅值、电极间距、电导率对这些物理量以及流注形貌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针电极尖端的高场强使高纯水产生最初的电离,之后产生的空间电荷进一步加强了流注头部场强,使流注头部向前推进,形成等离子体通道;当针-板电极间距较小和所加脉冲电压幅值相对较低时,电极间只形成单流注通道,且通道内的电场强度与电子密度随着电压幅值的略微升高而增大,呈线性变化;当所加脉冲电压的幅值高到一定程度时,单流注通道出现"分叉",通道内的电子密度随电压幅值的变化不再是线性的。当针-板电极间距较大时,反应腔内则形成类似于"树枝"状的等离子体通道。当用电导率较高的自来水替代高纯水作为反应介质时,流注头部场强与等离子体通道内的电子密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纳秒放电 二维流体模型 等离子体通道 流注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控制器形状对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文希 张卫军 《冶金能源》 2015年第6期15-18,共4页
通过水模实验,以平均停留时间、活塞区体积特征时间为衡量标准,研究不同形状的湍流控制器在不同挡墙与导流孔的组合下对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的影响,得出无挡墙、直挡墙、U挡墙和弧挡墙下湍流控制器与挡墙导流孔的优化组合,优化中间包内流... 通过水模实验,以平均停留时间、活塞区体积特征时间为衡量标准,研究不同形状的湍流控制器在不同挡墙与导流孔的组合下对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的影响,得出无挡墙、直挡墙、U挡墙和弧挡墙下湍流控制器与挡墙导流孔的优化组合,优化中间包内流体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湍流控制器 优化方案 水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