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病毒蛋白液-液相分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婷 王驰 +2 位作者 安媛媛 苏兰怡 韩艳红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组装成无膜细胞器,确保各种生命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序发生。植物病毒蛋白的LLPS对植物病毒的复制和长距离运输有着重要作用。对驱动LLPS的大分子多价相互作用种类、LLPS对促进植物病毒复制与侵染... 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组装成无膜细胞器,确保各种生命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序发生。植物病毒蛋白的LLPS对植物病毒的复制和长距离运输有着重要作用。对驱动LLPS的大分子多价相互作用种类、LLPS对促进植物病毒复制与侵染及干扰寄主防御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究病毒如何增强自身复制能力和干扰寄主免疫功能等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蛋白 液-液相分离 分子凝聚体 病毒复制 寄主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白粉病菌效应蛋白CSEP00565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2
作者 刘丽娟 刘玉涵 +4 位作者 方雨萧 单佳馨 左明浩 缪卫国 李潇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389-399,共11页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中国热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白粉病菌(Erysiphe quercicola)侵染引起的白粉病是危害橡胶树最严重的病害。大多数植物病原菌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并干扰植物免疫系统,以促进侵染和定殖。但目前效应蛋白在橡胶...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中国热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白粉病菌(Erysiphe quercicola)侵染引起的白粉病是危害橡胶树最严重的病害。大多数植物病原菌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并干扰植物免疫系统,以促进侵染和定殖。但目前效应蛋白在橡胶树白粉菌致病过程中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较少,限制了抗病育种及相关防控工作的开展。橡胶树白粉菌基因编码24个较高保守性的候选效应蛋白,在其他多个白粉菌中有同源,可能这类蛋白是白粉菌致病所需的。为了从中鉴定到致病关键的毒性因子,选取了2个保守蛋白进行功能分析,通过在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上的异源表达发现仅有候选效应蛋白CSEP00565抑制疫霉INF1诱导的植物过敏性坏死,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表达CSEP00565能够抑制真菌几丁质和细菌flg22诱导的胼胝质积累,结果表明CSEP00565具有抑制植物免疫的功能。进一步对编码CSEP00565基因沉默后,白粉菌对橡胶树叶片的侵染能力显著下降。CSEP00565基因表达水平在病菌侵染的吸器形成阶段(接种后24 h)显著升高,且该蛋白编码基因的信号肽具有引导蛋白分泌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效应蛋白CSEP00565是促进白粉病菌在橡胶树上侵染的关键毒性因子。研究结果有利于对该病菌和橡胶树互作机理的进一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白粉菌 效应蛋白 植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类植物免疫诱抗剂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雪秋 张华茜 杜春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9-1492,共14页
蛋白质类植物免疫诱抗剂是一类能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的特殊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病原微生物、生防微生物、寄主植物以及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过程。蛋白质类激发子通过引发植物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和效应器触发免疫反应来提高植物的... 蛋白质类植物免疫诱抗剂是一类能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的特殊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病原微生物、生防微生物、寄主植物以及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过程。蛋白质类激发子通过引发植物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和效应器触发免疫反应来提高植物的抗性,涉及活性氧、Ca^(2+)、水杨酸、茉莉酸、赤霉素和乙烯等级联信号通路。能增强植物对细菌性、真菌性和病毒性病害以及环境胁迫的应力。未来应关注对蛋白质类免疫诱抗剂迟效性和稳定性的改良,多种激发子联用或与其他药剂联用,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本文在总结了蛋白质类激发子的来源、作用机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利用蛋白质类激发子开发绿色生物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类激发子 植物免疫 诱导抗性 超敏蛋白 隐地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葡萄孢菌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水溶肥的制备及其在小麦和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张雄鹏 林梅根 +3 位作者 张英财 冯志辉 李凤明 邱德文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4-58,81,共6页
研究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小麦和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可为该肥料在大田主要农作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活化灰葡萄孢菌,进行平板培养、摇瓶放大培养,对发酵细胞破碎、离... 研究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小麦和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可为该肥料在大田主要农作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活化灰葡萄孢菌,进行平板培养、摇瓶放大培养,对发酵细胞破碎、离心纯化、浓缩,提取纯化获得植物免疫诱抗蛋白组合物,制备新型高效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水溶肥;并以常规水溶肥(CK)为对照,研究了灰葡萄孢菌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水溶肥在小麦和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灰葡萄孢菌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水溶肥处理的小麦苗期根长、根鲜重、株高和叶片数分别增加14.8%、15.8%、6.2%和25.0%,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1.2%、7.2%和1.0%,产量增加9.6%,其中根长、叶片数和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玉米茎粗和叶宽分别增加19.4%和21.4%,单位面积穗数增加3.8%,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14.0%、12.9%、0.8%和12.8%,穗秃尖长度缩短33.3%,产量增加13.8%,其中茎粗、叶宽、秃尖长和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葡萄孢菌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水溶肥可显著促进小麦和玉米健壮生长,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是一款效果较好的新型水溶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植物免疫诱抗蛋白 水溶肥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植物蛋白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牛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费水英 李玉 +2 位作者 李军田 范鑫 龚月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1,共5页
将20头7日龄左右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5头,A、B、C组分别饲喂60%、70%、80%三种不同植物蛋白含量的代乳粉,D组饲喂牛奶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植物蛋白含量的代乳粉对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犊牛7、14、30、60日龄... 将20头7日龄左右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5头,A、B、C组分别饲喂60%、70%、80%三种不同植物蛋白含量的代乳粉,D组饲喂牛奶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植物蛋白含量的代乳粉对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犊牛7、14、30、60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结果表明,30日龄前,犊牛血清IgG、TAOC水平A和B组与D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C组显著低于D组(P〈0.05),30日龄后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4~60日龄犊牛血清NO浓度A组和B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显著高于D组(P〈0.05)。血清AKP浓度在14-60日龄B和C组显著高于D组(P〈0.05),A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日龄犊牛血清LZM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各指标考虑,代乳粉植物蛋白含量为70%左右时,有利于犊牛免疫机能的发挥,犊牛30日龄以后对70%及以下的植物蛋白含量的代乳粉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植物蛋白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用混合植物蛋白并添加氨基酸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加润 林黑着 +5 位作者 黄忠 牛津 周发林 陈旭 王芸 夏冬梅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0,共7页
以不同比例大豆浓缩蛋白和花生麸为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不同水平鱼粉,并添加包膜赖氨酸和蛋氨酸,饲喂斑节对虾(Penaeus morlodoll)[(1.27±0.02)g]56d,研究不同鱼粉含量饲料对斑节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不同比例大豆浓缩蛋白和花生麸为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不同水平鱼粉,并添加包膜赖氨酸和蛋氨酸,饲喂斑节对虾(Penaeus morlodoll)[(1.27±0.02)g]56d,研究不同鱼粉含量饲料对斑节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斑节对虾增重率(245.02%)、特定生长率(2.58%·d^-1)均在对照组获得最大值,显著高于除F1和F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当对虾摄食F1组饲料时饲料系数最小,显著小于F3~F5组(P〈0.05)。成活率在F4组最低,显著低于F0~F2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混合植物蛋白替代不同水平鱼粉的饲料对虾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3)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F2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S01)活性在F5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F1组最高,显著高于F2~F4组(P〈0.05),溶菌酶(LSZ)活性在F4和F5组最高,显著高于F1D~F3组(P〈0.05)。根据斑节对虾的增电率和特定生长率得出用混合植物蛋白并添加包膜氨基酸可替代饲料中20%的鱼粉,且随着饲料中植物蛋向含量的增加,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植物蛋白 鱼粉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免疫蛋白对茶叶产量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葛智文 张征 +6 位作者 罗军武 廖寅平 安丰轩 翁春英 陈志平 杨雪梅 杨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植物免疫蛋白对茶叶产量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为茶叶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广西鹿寨、融水县茶园设喷施800、1000和12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调查统计翌年春茶产量、百芽长、百芽重及... 【目的】探讨植物免疫蛋白对茶叶产量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为茶叶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广西鹿寨、融水县茶园设喷施800、1000和12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调查统计翌年春茶产量、百芽长、百芽重及发芽密度,并测定分析其主要品质成分。【结果】喷施植物免疫蛋白能有效增加茶树的百芽长、百芽重和发芽密度,从而提高春茶产量,平均提高30.9%,以1000倍液处理的产量最高,较CK提高了39.8%。1000倍液处理的茶叶水浸出物含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但各处理茶叶中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植物免疫蛋白能提高茶叶产量及水浸出物、茶多酚和EGCG含量,且以1000倍液喷施效果较佳,可在广西茶叶种植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植物免疫蛋白 产量 品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免疫蛋白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钱玲 童江云 +5 位作者 任建青 罗志伟 陈杉艳 包涛 许春城 李长亮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植物免疫蛋白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草莓高效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章姬’草莓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施用1 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田间栽培肥效对比试验。... 【目的】探讨植物免疫蛋白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草莓高效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章姬’草莓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施用1 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田间栽培肥效对比试验。【结果】增施植物免疫蛋白可增加整个生育期草莓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提高草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P<0.05),改善草莓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使草莓在营养生长期、开花坐果期、盛果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增加1.06%、3.71%、2.40%,并且在开花坐果期达到显著差异(P<0.05);草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分别提高15.56%和24.45%。草莓果实的横径、纵径分别增加5.62%和3.40%,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11.7%、5.49%、3.89%,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植物免疫蛋白能有效促进草莓生长,改善草莓品质和提高产量,可在草莓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蛋白 草莓 光合特性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免疫应答过程中Ca^(2+)及CaM/CML的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超 赵芊 +1 位作者 张哲 宋水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69-72,共4页
钙离子是一个多功能的第二信使,在植物响应各种生理刺激时,Ca2+参与调节植物的多种生长发育和胁迫适应过程。在这些过程中,Ca2+信号带有特异性标签,通过Ca2+结合蛋白及其下游靶蛋白感知不同刺激并翻译成响应的细胞反应。钙调素(CaM)和... 钙离子是一个多功能的第二信使,在植物响应各种生理刺激时,Ca2+参与调节植物的多种生长发育和胁迫适应过程。在这些过程中,Ca2+信号带有特异性标签,通过Ca2+结合蛋白及其下游靶蛋白感知不同刺激并翻译成响应的细胞反应。钙调素(CaM)和钙调素类蛋白(CML)是Ca2+主要的感受器,通过调节不同靶蛋白的活性调控多种细胞功能。最近在植物对抗病原菌的防卫反应中有关Ca2+/CaM信号转导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重点关注植物免疫应答过程中受CaM/CML调控的信号组分的研究,包括参与Ca2+信号产生和Ca2+依赖的表达基因组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CAM CML 植物免疫 信号转导 钙调素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丽丽 古燕翔 +2 位作者 谷培云 曾昭海 胡跃高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4-47,共4页
以番茄品种仙客8号为试材,采用苗期和定植后施用普绿通免疫蛋白的方法,探究了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对早春日光温室有机栽培条件下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的对照相比,所有施用普绿通植... 以番茄品种仙客8号为试材,采用苗期和定植后施用普绿通免疫蛋白的方法,探究了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对早春日光温室有机栽培条件下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的对照相比,所有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的处理在植株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病性方面均有提高;当番茄定植后,在植物免疫蛋白施用方式相同的条件下,苗期时施用植物免疫蛋白处理的试验效果优于苗期未施用的处理,且以苗期施用+定植后叶面喷施与灌根的处理(T3)效果最佳。T3处理比对照增产74.08%,VC含量增加61.9mg·kg-1,糖酸比增加3.94,落果率、畸形果率分别降低8.66、19.16个百分点,未出现死株及感染病毒病、青枯病的情况。有机番茄栽培生产中推荐自苗期开始整个生长期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尤其以T3的施用方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蛋白 番茄 生长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58
11
作者 邱德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4,共5页
植物免疫诱导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十分快速的新领域,本文从具有植物免疫诱导作用的蛋白质、壳寡糖和微生物诱导菌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植物免疫诱导剂的作用机理及诱导和提高植物免疫抗病的作用,分析了植物... 植物免疫诱导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十分快速的新领域,本文从具有植物免疫诱导作用的蛋白质、壳寡糖和微生物诱导菌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植物免疫诱导剂的作用机理及诱导和提高植物免疫抗病的作用,分析了植物免疫诱导剂蛋白质生物农药、壳寡糖生物农药及微生物诱抗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导剂 蛋白质生物农药 壳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奇慧 谭北平 +3 位作者 王凤美 董晓慧 迟淑艳 刘泓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共5页
研究旨在考察酶解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0.33±0.02)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苗720尾,平均分成6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0尾,分别饲喂含不同酶解植物蛋白水平的实用饲... 研究旨在考察酶解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0.33±0.02)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苗720尾,平均分成6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0尾,分别饲喂含不同酶解植物蛋白水平的实用饲料,试验期56d。结果表明:酶解植物蛋白等量替代4%的进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酶解植物蛋白添加水平的进一步升高,生长性能呈现下降趋势(P〈0.05)饲料中添加2%~6%酶解植物蛋白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体蛋白含量,而对其它体成分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性添加酶解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总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6%酶解植物蛋白可显著提高对虾血清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可见,酶解植物蛋白可增强对虾体内蛋白质的周转代谢,促进体蛋白质沉积,增强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产性能为标识,酶解植物蛋白可等量替代对虾饲料中4%的进口鱼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酶解植物蛋白 生长 生化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物免疫诱抗蛋白阿泰灵对青稞和燕麦草增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卓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4期122-122,131,共2页
在西藏开展了新型植物免疫诱抗蛋白质剂阿泰灵对青稞和燕麦草增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阿泰灵处理,青稞比对照增产23.09%;燕麦草比对照增产17.80%。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抗蛋白 青稞 燕麦草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植物蛋白复配替代豆粕对青鱼生长、免疫、抗氧化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倪慧 杨霞 +4 位作者 孙珊珊 雷西汀 邵仙萍 吴成龙 叶金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78-2489,共12页
本试验研究发酵植物蛋白复配替代豆粕对青鱼生长、免疫、抗氧化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不同比例(1∶1和2∶1)发酵棉籽粕和发酵菜籽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对照组)、50%、75%的豆粕,配制5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6.04±0.... 本试验研究发酵植物蛋白复配替代豆粕对青鱼生长、免疫、抗氧化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不同比例(1∶1和2∶1)发酵棉籽粕和发酵菜籽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对照组)、50%、75%的豆粕,配制5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6.04±0.18)g的青鱼,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各组之间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体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血清补体3、丙二醛、白蛋白含量以及溶菌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50%替代组的血清补体4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75%替代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总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肠道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棉籽粕和发酵菜籽粕以1∶1比例替代75%豆粕组的肠道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青鱼肠道微生物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在属水平上,青鱼肠道微生物优势菌属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青枯菌属(Ralstonia)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各组之间肠道主要菌群的相对丰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高比例(75%)发酵植物蛋白替代豆粕没有造成青鱼肝胰腺的损伤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甚至提高了血清部分免疫指标活性及肠道胃蛋白酶活性,且发酵棉籽粕和发酵菜籽粕的复配比例也不会对青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体组成、肝胰腺抗氧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 发酵植物蛋白 豆粕 免疫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CFEM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秀霞 李志宇 +1 位作者 吴羽佳 李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6-1632,共7页
病原真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往往分泌效应因子增加致病性或被寄主抗病基因识别激发寄主强烈抗性,因此效应因子在植物-病原物的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CFEM(Common in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真菌中特有的一类位于细胞外膜的... 病原真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往往分泌效应因子增加致病性或被寄主抗病基因识别激发寄主强烈抗性,因此效应因子在植物-病原物的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CFEM(Common in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真菌中特有的一类位于细胞外膜的蛋白,往往起效应因子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病原真菌CFEM蛋白家族的结构特点,在不同物种中的表达和定位,CFEM蛋白对真菌胞内铁吸收和生长发育方面的调控作用,抑制寄主免疫反应和促进真菌寄生的作用机制以及CFEM蛋白起源和进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目前CFEM蛋白研究有待阐明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病原真菌互作分子机理以及CFEM蛋白的致病机理,为培育作物抗病品种和制定植物真菌病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CFEM蛋白 植物免疫 铁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HbLFG2蛋白对植物免疫防卫的调控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雪纯 李思鹏 +2 位作者 刘玉涵 缪卫国 李潇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380-388,共9页
为探究HbLFG2基因对免疫反应的功能,增强感病蛋白对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 quercicola)抗性影响的认识,以进一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LFG(LIFEGUARD)蛋白调控的植物免疫机制,将含有HbLFG2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 为探究HbLFG2基因对免疫反应的功能,增强感病蛋白对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 quercicola)抗性影响的认识,以进一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LFG(LIFEGUARD)蛋白调控的植物免疫机制,将含有HbLFG2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菌分别在烟草和拟南芥中进行瞬时转染和永久转染。结果表明,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上组成型表达HbLFG2抑制了细菌flg22(flagellin domain of a synthetic 22-amino-acid peptide)诱导的活性氧迸发和胼胝质积累等免疫反应,作用类似HbLFG1基因。但与HbLFG1不同的是,HbLFG2不能抑制疫霉激发子INF1和药物DTT(dithiothreitol)激发的过敏性反应,却能抑制细胞坏死诱导蛋白(Bax)激发的过敏性反应。综上,基因HbLFG1和HbLFG2都具有负调控植物免疫防卫反应的功能,但两者作用的机理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白粉菌 植物免疫 LF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介导的植物抗病毒防卫反应及病毒的反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宗迪 王亚琴 +1 位作者 吴建祥 周雪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17,269,共8页
植物拥有复杂且精密的免疫系统以识别并应对各种病原物的侵染,保护自身免受侵害。叶绿体作为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为细胞提供碳源和能量,还是植物细胞内活性氧、钙离子信号、水杨酸和茉莉酸等免疫分子产生的重要场... 植物拥有复杂且精密的免疫系统以识别并应对各种病原物的侵染,保护自身免受侵害。叶绿体作为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为细胞提供碳源和能量,还是植物细胞内活性氧、钙离子信号、水杨酸和茉莉酸等免疫分子产生的重要场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绿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抵抗植物病毒侵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叶绿体免疫反应在抵抗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及病毒如何通过与叶绿体互作来抑制叶绿体免疫反应,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免疫 植物病毒 病毒蛋白 叶绿体寄主因子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在玉米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阎世江 房雅丽 张治家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865-868,共4页
为研究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选择山西省晋中市东阳基地作为试验地点,设置8个处理,包含常规种子包衣、常规种子包衣+VDAL原粉1 g喷施、常规种子包衣+VDAL原粉3.33 g喷施、常规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50 g... 为研究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选择山西省晋中市东阳基地作为试验地点,设置8个处理,包含常规种子包衣、常规种子包衣+VDAL原粉1 g喷施、常规种子包衣+VDAL原粉3.33 g喷施、常规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50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种子包衣+VDAL原粉1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原粉3.33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50 g喷施。结果表明,在常规包衣的基础上施用VDAL原粉及VDAL水溶肥后产量有所提高;采用VDAL包衣的产量较常规包衣的处理产量增高;应用VDAL包衣后,采用VDAL原粉及VDAL水溶肥后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VDAL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处理每公顷产量达13482 kg。总之,施用VDAL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促进和提高作用,可为今后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激活蛋白 玉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关联显微镜技术及其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武欣媛 王广超 +1 位作者 林金星 荆艳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光电关联显微镜技术(correlativ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CLEM)将光学显微镜的高灵敏度和大视场与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相结合,弥补了各自成像的局限,可在原位获得更全面、更精细的定位及结构信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 光电关联显微镜技术(correlativ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CLEM)将光学显微镜的高灵敏度和大视场与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相结合,弥补了各自成像的局限,可在原位获得更全面、更精细的定位及结构信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亚细胞结构与特定结构的观察、蛋白质的精确定位、囊泡运输及植物免疫等多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总结了CLEM的概念和原理,对标记探针进行了总结分类,着重就该技术在植物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与应用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联用探针 结构观察 蛋白定位 囊泡运输 植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溶浆粉在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晓艳 马季 +7 位作者 王际英 李宝山 黄炳山 郝甜甜 王成强 宋志东 李培玉 孙永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3,共13页
为研究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鱼溶浆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幼鱼的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以(23.72±0.09)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 为研究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鱼溶浆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幼鱼的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以(23.72±0.09)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添加60%白鱼粉为对照组(DF),用30%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饲料中30%的白鱼粉,并添加0、2.5%、5%、7.5%和10%的鱼溶浆粉(分别命名为D0、D2.5、D5、D7.5和D10),配制了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表明:添加5%以上鱼溶浆粉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脏体比与DF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鱼溶浆粉组的全鱼粗蛋白均显著高于DF组及D0组(P<0.05),其它体成分及背肌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鱼溶浆粉对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添加鱼溶浆粉可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添加5%以上鱼溶浆粉,肠道皱襞数目与DF组无显著差异(P>0.05),D0组皱襞高度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肌层厚度受不同饲料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5%以上的鱼溶浆粉能达到与30%的鱼粉相同的饲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鱼溶浆粉 高植物蛋白饲料 生长性能 体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 肠道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