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地行星与大卫星地幔对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瑞瑞 李力刚 《天文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37,共24页
地幔对流是类地行星演化的重要内部过程。总结了太阳系类地行星和大卫星地幔对流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比较行星学的方法,对类地天体地幔对流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分别是:(1)类地行星内部是否存在地幔对流?(2)如果存在地幔对流,其对... 地幔对流是类地行星演化的重要内部过程。总结了太阳系类地行星和大卫星地幔对流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比较行星学的方法,对类地天体地幔对流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分别是:(1)类地行星内部是否存在地幔对流?(2)如果存在地幔对流,其对流模式和特征是怎样的?(3)类地行星发生地幔对流需要满足的条件。讨论了影响类地行星地幔对流的主要因素:几何尺度、物性参数、驱动源、流体黏滞性、热边界和运动边界条件、分异作用以及相变等,还讨论了一些大卫星内部岩石幔与冰幔的对流情况。厘清不同天体地幔对流的成因、机制及影响,对理解行星内部动力学过程和行星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对流 类地行星 大卫星 热演化 对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星联合被动微波成像的运动目标检测
2
作者 李睿 邓丽 段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4-601,共8页
利用卫星编队形成天基被动干涉成像系统可获得高空间分辨率,但探测基线稀疏会导致反演图像存在混叠,影响单像素点目标检测。考虑观测区域的缓变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序列的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多帧图像进行背景估计,对反演图像进行背景... 利用卫星编队形成天基被动干涉成像系统可获得高空间分辨率,但探测基线稀疏会导致反演图像存在混叠,影响单像素点目标检测。考虑观测区域的缓变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序列的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多帧图像进行背景估计,对反演图像进行背景消除;基于旁瓣特征聚集能量,估计目标区域噪声,筛选出候选目标;结合时序运动特征得到目标的运动轨迹,实现运动点目标的检测。以10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构成的编队系统为例,对50个舰船点目标探测,进行300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大视场范围内的点目标检测,平均虚警率为14.5%,平均漏警率为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编队 稀疏采样 综合孔径成像 运动目标检测 点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二号伽玛射线谱仪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涛 常进 +7 位作者 张南 蔡明生 宫一忠 唐和森 张仁健 王楠森 于敏 胡一鸣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299,共9页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2颗探月卫星,其上搭载的伽玛射线谱仪(Gamma-Ray Spectrometer,GRS)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月表O、Si、Fe、Ti、U、Th、K、Mg、Al、Ca等主量元素.相比嫦娥一号伽玛射线谱仪,嫦娥二号的能...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2颗探月卫星,其上搭载的伽玛射线谱仪(Gamma-Ray Spectrometer,GRS)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月表O、Si、Fe、Ti、U、Th、K、Mg、Al、Ca等主量元素.相比嫦娥一号伽玛射线谱仪,嫦娥二号的能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都大大提高.描述了嫦娥二号伽玛射线谱仪的设计和性能测试结果以及在轨飞行的初步探测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探测器 行星和卫星:组成 行星和卫星: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二号飞越图塔蒂斯成像策略及预期成像结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玉晖 王素 +1 位作者 胡寿村 季江徽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7-454,共8页
针对嫦娥二号小行星再拓展试验任务,根据嫦娥二号探测器以及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参数和太阳光线入射方向计算拍照时的光照条件,基于计算结果建议采用飞越后拍照的策略,并在J2000.0地球平赤道坐标系中给出相机光轴的指向为(118.02°,2... 针对嫦娥二号小行星再拓展试验任务,根据嫦娥二号探测器以及图塔蒂斯小行星轨道参数和太阳光线入射方向计算拍照时的光照条件,基于计算结果建议采用飞越后拍照的策略,并在J2000.0地球平赤道坐标系中给出相机光轴的指向为(118.02°,22.03°).基于国外雷达数据确定的图塔蒂斯形状模型,计算了交会时刻小行星在惯性空间中的指向.利用Oren-Nayar漫反射模型与太阳、小行星和探测器之间的相对位置,采用建议的相机指向,在星空背景下分别对飞越后探测器距离小行星300 km、500 km和1 000 km时刻的成像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为任务中获得的图塔蒂斯光学图像所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和卫星 探测 航天器 方法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国内VLBI网跟踪大椭圆轨道卫星 被引量:6
5
作者 舒逢春 郑为民 +2 位作者 蒋栋荣 张秀忠 洪晓瑜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47,共9页
2004年7月,昆明VLBI站经过改造,由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站组成的中国VLBI网(CVN)采用统一的MARK4格式编制器和CVN硬盘记录系统,对大椭圆轨道卫星“探测1号”的2圈轨道的共同可视弧段进行了跟踪观测.软件相关处理程序已成功地用于检测... 2004年7月,昆明VLBI站经过改造,由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站组成的中国VLBI网(CVN)采用统一的MARK4格式编制器和CVN硬盘记录系统,对大椭圆轨道卫星“探测1号”的2圈轨道的共同可视弧段进行了跟踪观测.软件相关处理程序已成功地用于检测卫星遥测信号的干涉条纹和数据相关处理.采用基于条纹幅度的加权最小二乘条纹拟合方法,获得了卫星VLBI观测量及其精度估计,完成了卫星VLBI观测量的3基线闭合误差检验.应用河外射电源校准方法和多频点相位校正信号提取方法,进行了台站钟差和仪器延迟等系统误差改正.经系统差改正后的卫星VLBI观测量序列已用于“探测1号”卫星的轨道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VLBI 行星和卫星 个别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电离层无线电掩星探测仿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雄 吴小成 +2 位作者 宫晓艳 王鑫 徐轻尘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对中俄联合火星星—星电离层掩星技术体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对电离层掩星事件的电波观测值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利用模拟的掩星观测数据进行了电子密度廓线反演,结果说明仿真算法可靠。利用仿真的方法,分别对掩星电波... 对中俄联合火星星—星电离层掩星技术体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对电离层掩星事件的电波观测值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利用模拟的掩星观测数据进行了电子密度廓线反演,结果说明仿真算法可靠。利用仿真的方法,分别对掩星电波相位观测误差和卫星轨道误差等带来的反演误差进行了个例计算和分析,结果得到:5%周的相位测量误差对白天电离层掩星探测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夜间电子密度测量的绝对误差小于4×10~8m^(-3);卫星轨道误差对掩星的主要影响是导致电离层高度抬升或下降。结果表明,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掩星探测技术体制先进,可望获得高精度的电子密度廓线;其技术体制也可以用于月球电离层环境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与卫星 技术 其它诸多方面 方法 其它诸多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星探测轨道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杨 宝音贺西 李俊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研究了与木星探测相关的轨道设计问题.重点关注木星探测轨道与火星、金星等类地行星探测轨道的不同及由此带来的轨道设计难点.首先分析了绕木星探测任务轨道的选择.建立近似模型讨论了向木星飞行需要借助多颗行星的多次引力辅助,对地木... 研究了与木星探测相关的轨道设计问题.重点关注木星探测轨道与火星、金星等类地行星探测轨道的不同及由此带来的轨道设计难点.首先分析了绕木星探测任务轨道的选择.建立近似模型讨论了向木星飞行需要借助多颗行星的多次引力辅助,对地木转移的多种行星引力辅助序列,使用粒子群算法搜索了2020年至2025年之间的燃料最省飞行方案并对比得到了向木星飞行较好的引力辅助方式为金星-地球-地球引力辅助.结合多任务探测,研究了航天器在飞向木星途中穿越主小行星带飞越探测小行星的轨道设计.最后,给出2023年发射完整的结合引力辅助与小行星多次飞越的木星探测轨道设计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行星与卫星 普通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天王星卫星运动定量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凯先 乔荣川 刘建荣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56,共12页
1986年“旅行者2号”飞越天王星期间,由空间无线电和光学观测获得的卫星资料首次给出天王星5颗主要卫星质量的可靠估计,从而推动了现代天王星卫星运动定量理论的建立。Laskar于1986年建立了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天王星主要卫星的(半)分析理... 1986年“旅行者2号”飞越天王星期间,由空间无线电和光学观测获得的卫星资料首次给出天王星5颗主要卫星质量的可靠估计,从而推动了现代天王星卫星运动定量理论的建立。Laskar于1986年建立了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天王星主要卫星的(半)分析理论-GUST86,其高精度已被许多学者的实算证实。之后,对理论的改进作出贡献的学者有:Malhotra等人(1989)、Lazzaro等人(1987,1991)分析研究了天王星卫星系统中近共振项对长期摄动解的影响;Taylor(1998)采用数值积分拟合观测资料,以更精确地测定卫星质量;Christou和Murray(1997)则将一个2阶Laplace-Lagrange理论应用于天王星卫星系统。对这些学者的工作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天王星 卫星 运动定量理论 GUST86 半分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探测中转移轨道误差分析和中途修正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玉晖 侯锡云 刘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73,共13页
针对返回型月球探测器,基于月球探测中转移轨道的动力学特征和误差传递矩阵的性质,分别对地月转移轨道和月地转移轨道的误差传递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误差传递矩阵给出估算第1次中途轨道修正速度增量的线性公式.通过具体算例,给出在实... 针对返回型月球探测器,基于月球探测中转移轨道的动力学特征和误差传递矩阵的性质,分别对地月转移轨道和月地转移轨道的误差传递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误差传递矩阵给出估算第1次中途轨道修正速度增量的线性公式.通过具体算例,给出在实际力学模型下月球探测中转移轨道误差传递性质,讨论了目标点和目标轨道两种不同的轨道修正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形,并结合再入约束条件对月地转移轨道第2次中途修正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和卫星:探测 方法:分析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体积离散方法计算不规则小天体表面重力场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玉晖 胡寿村 +1 位作者 王素 季江徽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在小行星探测任务中,航天器轨道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小行星的非球形引力场的影响.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具有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特点,因此,在没有绕飞轨道数据的情况下,精确计算其引力场非常困难.利用不规则小行星的多面体模型,采... 在小行星探测任务中,航天器轨道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小行星的非球形引力场的影响.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具有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特点,因此,在没有绕飞轨道数据的情况下,精确计算其引力场非常困难.利用不规则小行星的多面体模型,采用体积离散方法通过直接积分计算小行星引力场球谐系数和表面重力场分布情况.将该方法与多面体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以(433)Eros为例,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与NEAR(Near-Earth Asteroid Rendezvous)探测器的轨道数据反演结果比较,C20项误差不超过2%,使用该方法对我国小行星探测任务拟探测的(1996)FG3小行星的重力场进行了计算.以嫦娥二号探测器飞越的(4179)Toutatis小行星为例,结合相应的雷达观测数据提供的小行星形状模型,计算其表面引力势情况,为通过飞越任务获取的光学图像分析其表壤的分布、流向等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该方法适用于密度不均匀天体,可为小行星探测任务轨道设计和着陆提供可靠的小行星引力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和卫星:探测 重力场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星异常自转的一种可能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凤收 聂清香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金星的缓慢逆向自转与众不同,其形成机制曾吸引许多研究者的注意.从太阳引力场中行星际物质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假设出发,推导并计算了行星际物质对类地行星自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星在形成初期可以具有典型的快速正向自转状态,在... 金星的缓慢逆向自转与众不同,其形成机制曾吸引许多研究者的注意.从太阳引力场中行星际物质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假设出发,推导并计算了行星际物质对类地行星自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星在形成初期可以具有典型的快速正向自转状态,在行星际物质作用下,自转连续变慢,在形成大约10^9yr后,自转反向并逐渐趋向稳定;对其它类地行星计算的结果也比较合理,水星的缓慢自转也得到自然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与卫星 个别 天体力学 自转 行星际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时历》五星推步的精度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3,共11页
着重考察了《授时历》的步五星术,考校、复原了其推步方法.(1)推步了1299年木星历,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对,从而确认恢复方法的正确性.(2)得出《授时历》在1280~1650年间推步五星黄经的精度,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误差的绝对值... 着重考察了《授时历》的步五星术,考校、复原了其推步方法.(1)推步了1299年木星历,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对,从而确认恢复方法的正确性.(2)得出《授时历》在1280~1650年间推步五星黄经的精度,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分别为0.49°、1.91°、0.70°、2.82°和5.01°,木星、土星的精度较高.(3)指出将现代天文方法获取的《授时历》五星参数(周率、历率、度率、合应及历应)精确值代入《授时历》推步模型,木星、土星的推步精度并未提高,误差分别为1.83°和1.21°,而水星、金星和火星的误差却大幅加大,结果分别为30.04°、54.86°和10.82°.说明某些重要参数的修正并不能改善推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史和哲学 历书 行星与卫星 个别 木星 火星 土星 金星 水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动分析法在小推力轨道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寿村 赵玉晖 +1 位作者 季江徽 侯锡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在对太阳系近地小行星的多目标多任务探测中,从大量小行星中快速筛选出可到达目标小行星是小推力轨道设计中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考虑了小推力作用下的探测器在行星际空间中的轨道运动,通过借鉴天体力学中摄动分析法的思想将小推力作... 在对太阳系近地小行星的多目标多任务探测中,从大量小行星中快速筛选出可到达目标小行星是小推力轨道设计中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考虑了小推力作用下的探测器在行星际空间中的轨道运动,通过借鉴天体力学中摄动分析法的思想将小推力作为摄动力来考虑,给出了1阶意义下给定时间内两条开普勒轨道在小推力作用下得以转移成功的必要条件.该条件形式上为几个始末轨道根数差的简单组合,计算量极小,可以用来迅速剔除掉许多无法在给定时间和小推力作用下直接到达的小行星,数值结果验证了近地小行星探测情况下该条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摄动理论 天体力学:人造卫星运动 行星与卫星:探测 小行星:普 方法: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环动力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济林 孙义燧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0-138,共9页
行星环动力学的研究对揭示太阳系、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旅行者2号的行星际探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行星环的认识,给行星环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活力。文中综述了在行星轴对称势、环自引力势、环粒子碰撞、卫星摄动等因素影... 行星环动力学的研究对揭示太阳系、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旅行者2号的行星际探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行星环的认识,给行星环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活力。文中综述了在行星轴对称势、环自引力势、环粒子碰撞、卫星摄动等因素影响下的行星环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环 动力学 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卫星支援下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奎义 杨根源 王子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0,共5页
为了赢得较长的防空反导预警时间,运用影响图理论方法建立了军事卫星支援下的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模型。该模型着重研究了红方军事卫星的不同系统参数对敌对双方损耗系数的影响程度,充分论证了军事卫星在舰艇编队防空作战中的预警支援与通... 为了赢得较长的防空反导预警时间,运用影响图理论方法建立了军事卫星支援下的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模型。该模型着重研究了红方军事卫星的不同系统参数对敌对双方损耗系数的影响程度,充分论证了军事卫星在舰艇编队防空作战中的预警支援与通信支援作用。所叙述的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卫星 舰艇编队 防空作战 影响图模型 预警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气动力辅助空间拦截和交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德隆 彭伟斌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2,18,共8页
航天器从高轨道向位于低地球圆轨道的靶目标实施拦截或进行交会 ,并用间接求解的直接伴随方法 ,即用D型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其优化问题。拦截条件是指在最终时刻两者的位置相同 ,而交会条件是指不仅位置相同且最终的速度矢量亦相等。文章... 航天器从高轨道向位于低地球圆轨道的靶目标实施拦截或进行交会 ,并用间接求解的直接伴随方法 ,即用D型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其优化问题。拦截条件是指在最终时刻两者的位置相同 ,而交会条件是指不仅位置相同且最终的速度矢量亦相等。文章讨论了最小时间与最小脱靶量 ,或最小时间与最小燃料消耗的复合性能指标 ,以及推力协同机动的优化解。推力协同下 ,对于特定情况 ,如在热流约束边界部分推力弧是奇异的 ,气动力控制是正常的。这种复杂性和奇异问题的求解在拦截和交会问题中都是值得慎重处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空间拦截 空间交会 最佳控制 变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星物理研究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中为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8,共10页
综述了流星体与行星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现象研究的某些进展,主要是有关参数、碎裂、光谱和光度以及Shoemaker-Levy9彗星撞击木星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流星体 彗星 小行星 木星 流星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代荧惑守列宿与四星聚、五星聚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健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9-307,共9页
利用授时历法和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对中国历代天文志记录的荧惑(火星)守列宿、四星聚、五星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5条荧惑守列宿,正误率分别为49%和51%.如果把荧惑留、留守、在某宿等运动形态也考虑为守的范围,共有95条,其正误率分别... 利用授时历法和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对中国历代天文志记录的荧惑(火星)守列宿、四星聚、五星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5条荧惑守列宿,正误率分别为49%和51%.如果把荧惑留、留守、在某宿等运动形态也考虑为守的范围,共有95条,其正误率分别为56%和44%.12条四星聚正误率各占一半,即50%.11条五星聚正误率分别为82%和18%(其中含五星并见).并对错误记录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天体测量 天文学史与哲学 行星与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金斯定则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崇伊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6-374,共9页
用物理学基本定律可导出金斯经验定则,它似应称为金斯定则.该定则的速度、高度或能量等表述完全等效,可随意选用.用能量观点更容易解释此定则.满足金斯定则只是给定的粒子成为具有稠密大气的行星或卫星的主要大气成分的必要条件.该定则... 用物理学基本定律可导出金斯经验定则,它似应称为金斯定则.该定则的速度、高度或能量等表述完全等效,可随意选用.用能量观点更容易解释此定则.满足金斯定则只是给定的粒子成为具有稠密大气的行星或卫星的主要大气成分的必要条件.该定则的适用范围可用方程或其图像表示,也能用诺模图确定;它适用于太阳系内的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体和像柯伊伯带天体与半人马族星这样的外太阳系天体.此定则现在仍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斯定则 卫星 柯伊伯带 小行量 行星大气 行星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伽玛射线谱仪本底估算方法
20
作者 马涛 常进 +2 位作者 张南 伍健 蔡明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2-369,共8页
嫦娥一号卫星伽玛射线谱仪(简称GRS)采用大面积碘化铯(CsI)探测器获取月球表面的特征伽玛射线,分析伽玛射线能谱可以反演月表的元素种类和相对含量.在嫦娥一号卫星环月探测期间,伽玛射线谱仪获取的流强除了来自月面的伽玛射线以外,主要... 嫦娥一号卫星伽玛射线谱仪(简称GRS)采用大面积碘化铯(CsI)探测器获取月球表面的特征伽玛射线,分析伽玛射线能谱可以反演月表的元素种类和相对含量.在嫦娥一号卫星环月探测期间,伽玛射线谱仪获取的流强除了来自月面的伽玛射线以外,主要部分来自于宇宙线持续轰击卫星材料产生的本底流强,而本底流强通常可以通过在奔月期间获取的巡航谱得到.遗憾的是嫦娥一号伽玛射线谱仪在奔月期间受到工程条件的制约并未获取到巡航谱,因而给数据处理带来了困难.针对0.55~2.75 MeV能段的伽玛射线能谱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估算本底的流强,并用嫦娥二号巡航谱的观测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给出了初步的误差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 探测器 行星和卫星 组成 行星和卫星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