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pipeline detection AUV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G Chun-meng WAN Lei SUN Yu-sh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37-646,共10页
A great number of pipelines in China are in unsatisfactory condition and faced with problems of corrosion and cracking,but there are very few approaches for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on.Pipeline detection autonomous ... A great number of pipelines in China are in unsatisfactory condition and faced with problems of corrosion and cracking,but there are very few approaches for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on.Pipeline detectio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PDAUV) is hereby design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hen working with advanced optical,acoustical and electrical sensors for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on.PDAUV is a test bed that not only examines the logical rationality of the program,effectiveness of the hardware architecture,accuracy of the software interface protocol as well as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but also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ystem in tank experiments and sea trials.The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PDAUV,including bo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s,is introduced in this work.The software module and information flow of the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PDAUV and a novel neural network-based control(NNC) are also covered.Besides,a real-tim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realize system identification.The tank experiments and sea trial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capability of PDAUV control system to complete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on ta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 detectio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PDAUV) novel neural network-based control motion controlsystem embedded system architecture system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ing acoustic technique to detect leakage in city gas pipelines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志刚 连香姣 赫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373-2379,共7页
For solving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leakage detection in city gas pipelines, a method using acoustic technique based on instantaneous energy (IE)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proposed. Firstly, the basic... For solving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leakage detection in city gas pipelines, a method using acoustic technique based on instantaneous energy (IE)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proposed. Firstly, the basic theory of leakage detection and location was introduced. Then the phys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antaneous energy and structural state variation of a system wa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With 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 (HHT), the instantaneous energy distribution feature of an unstable acoustic signal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method of the instantaneous energy, the noise in signal was eliminated effectively.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judge the leakage,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stantaneous energy of signal in the input and output end was discussed using correlative analysis.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classify the leakage from normal operation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kages are successfully detected and the average recognition rate reaches 93.3% among three group samples. It is shown that the method using acoustic technique with IED and correlative analysis is effective and it may be referred in other pip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 gas pipeline leakage detection acoustic technique instantaneous energy distribution correlativ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用于点目标检测与跟踪的闭环pipeline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海英 张田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7-385,共9页
提出了一种由滤波管道、检测管道构成的闭环管道算法用于检测与跟踪复杂云天背景下的点目标.引入了基于单帧局部对比度门限的预处理算法进行杂波抑制,设计了基于三帧图像相关性分析的连续滤波器进行噪声剔除.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不仅能... 提出了一种由滤波管道、检测管道构成的闭环管道算法用于检测与跟踪复杂云天背景下的点目标.引入了基于单帧局部对比度门限的预处理算法进行杂波抑制,设计了基于三帧图像相关性分析的连续滤波器进行噪声剔除.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检测出作任意轨迹运动的点目标,而且能够有效地预测跟踪窗.它在搜索空间的缩小、计算复杂性的降低以及杂波剔除方面优于传统的管道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零点 局部对比度 高阶相关 闭环管道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arallel pipeline connected-component labeling method for on-orbit space target monitoring
4
作者 LI Zongling ZHANG Qingjun +1 位作者 LONG Teng ZHAO Baoj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1095-1107,共13页
The paper designs a peripheral maximum gray differ-ence(PMGD)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a connected-compo-nent labeling(CCL)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run length(DRL),and a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streaming processor ... The paper designs a peripheral maximum gray differ-ence(PMGD)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a connected-compo-nent labeling(CCL)algorithm based on dynamic run length(DRL),and a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streaming processor for DRL-CCL.And it verifies the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pace target monitoring scene by the carrying experiment of Tianzhou-3 cargo spacecraft(TZ-3).The PMGD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 can segment the image into highly discrete and simple point tar-gets quickly,which reduces the generation of equivalences greatly and improves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for DRL-CCL.Through parallel pipeline design,the storage of the streaming processor is optimized by 55%with no need for external me-mory,the logic is optimized by 60%,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is 12 times than that of th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62 times than that of the digital signal proccessing,and 147 times than that of personal computers.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8756 images completed on-orbit,the speed is up to 5.88 FPS and the target detection rate is 100%.Our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ightweight,high real-time,strong robustness,full-time,and stable operation in space irradia-tion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zhou-3 cargo spacecraft(TZ-3) connected-component labeling(CCL)algorithms parallel pipeline processing on-orbit space target detection streaming proces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注意网络模型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宏丽 孙桐 +2 位作者 王闯 杨帆 商柔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
准确的泄漏检测对维护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天然气管道数据具有复杂的时间动态特性,进而导致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泄漏类型方面难以取得优异的性能。此外,检测模... 准确的泄漏检测对维护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已成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天然气管道数据具有复杂的时间动态特性,进而导致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泄漏类型方面难以取得优异的性能。此外,检测模型的初始超参数选择通常是随机的,这也可能会导致识别性能不稳定。为了提升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门控注意网络模型(Sparrow Search Algorithm-based Gate Attention Network, SGAN)。首先,为了提取有效且具有鲁棒性的数据特征,采用带交叉熵函数的麻雀搜索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的初始超参数进行全局搜索;然后,设计了一种异常注意力机制,通过对数据特征进行加权来放大正常和泄漏数据之间的区分差异;最后,将所提算法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 SGAN模型能够实现模型超参数的自适应优化,并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使模型性能更加稳定;(2) SGAN模型通过对正常与泄漏特征进行加权处理,显著提升了数据特征的区分效果;(3) SGAN模型的学习表示能力和泛化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以此提高了对数据的分类性能;(4) SGAN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可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并且其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分类算法。结论认为,SGAN模型通过自适应优化和异常注意力机制结合,能精准识别泄漏特征,并快速响应天然气管道中的泄漏情况,有效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显著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为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解决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泄漏检测 麻雀搜索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异常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优化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油气管道沉积物检测应用研究
6
作者 亢春 曹兴滨 +4 位作者 朱丽丽 王一帆 马孝亮 刘宗胜 邓帮辉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对管道输送效率和设备安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检测诊断和合理管控清除可以确保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分析探讨了几种管道内部沉积物检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对管道输送效率和设备安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检测诊断和合理管控清除可以确保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分析探讨了几种管道内部沉积物检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两段在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实际应用情况,其中一段曾出现过卡堵事故。检测结果显示,针对前期出现卡堵事故的输气管道,压力脉冲检测技术给出的管道内部沉积物位置与前期清管器卡堵位置基本一致,沉积物体积估算结果与后期除盐溶解液中的盐结晶体积相差仅2m^(3),另一段管道内部较为洁净,沉积物较少。综上所述,压力脉冲检测技术对于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检测评价效果良好,能够准确获取沉积物的体积、厚度和位置分布等关键信息,可为油气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有效清除及安全运行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冲 检测技术 油气管道 沉积物检测 现场应用 检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道路结构地下管线探测与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芮勇勤 袁健玮 +1 位作者 金生吉 许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与既有运行管线产生交互。地下管线具备给水、雨污水处理、化石能源运输、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电能输送等功能,担负着水、电、信息和能量的供给与传... 【目的】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与既有运行管线产生交互。地下管线具备给水、雨污水处理、化石能源运输、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电能输送等功能,担负着水、电、信息和能量的供给与传输,被称为城市的“神经”和“血管”,更是稳定城市运行的“生命线”。管线的渗漏、破裂甚至引发路面塌陷,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还为城市排水系统埋下重大安全隐患。每年各地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地下管线的探测与维护。【方法】针对市政道路中地下管线分布、损伤及渗漏的普遍问题,基于探地雷达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管线探测方案。通过探测不同种类管线的数据,结合原理分析、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研究管线渗漏引发路面沉陷的机理。【结果】该方案基于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通过图谱特征识别方法获取地下管线的分布、埋深、管径、材质、管线内部介质以及空洞等参数。结合伪彩色电平图、灰色电平图及波形堆积图等信号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管线渗漏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研究揭示了渗漏发展的趋势及其对道路结构的损伤机理。【结论】研究表明,道路损伤受多因素影响,包括路面车辆荷载、管道内部压力、管道埋深和直径等。通过探地雷达反射图像的逆向分析,结合路面的病害动力固结数值模拟,可评估管线运行状况及受力特征,从而优化管线布置点位和材质,强化管线上部结构设计,加强路基的防沉陷保护,避免工后路面沉降开裂。研究建议通过调整受力点位置、扩大受力面积和避免应力集中,预防路基结构与管线的破损。本文基于探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不同种类管线的变形特性,总结管线渗漏的作用规律,为后续地下工程的定向开挖和城市道路灾害的排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结构 地下管线 地质雷达 探测 道路损伤 渗漏机理 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
8
作者 张燕 史汝川 曹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184,共4页
针对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点单一导致采集效率差、数据严重冗余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磁场发生装置对管道进行磁化处理,多个无线传感器构成阵列同时采集管道不同位置的漏磁检测信号,提升舰... 针对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点单一导致采集效率差、数据严重冗余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磁场发生装置对管道进行磁化处理,多个无线传感器构成阵列同时采集管道不同位置的漏磁检测信号,提升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效率,采用动态调整数据采集时间间隔降低数据采集的冗余性问题,采集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实现管道缺陷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磁场发生装置激励频率为10 Hz时的数据采集灵敏度最高;具有舰船载流管道漏磁检测数据采集准确性高、动态范围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管道缺陷 漏磁检测 数据采集 传感器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机器人磁轮机构的设计与优化
9
作者 徐向前 张波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173,共9页
针对磁轮吸附式管道机器人在铁碳管道中吸附力稳定性差、磁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磁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及Halbach阵列的理论提出4种不同充磁方式的磁轮,进行管道机器人磁轮机构设计与优化。采用Halbach阵列磁轮设计了一种永磁吸附式管道... 针对磁轮吸附式管道机器人在铁碳管道中吸附力稳定性差、磁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磁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及Halbach阵列的理论提出4种不同充磁方式的磁轮,进行管道机器人磁轮机构设计与优化。采用Halbach阵列磁轮设计了一种永磁吸附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对机器人在管道中两种危险工况下进行静力学分析。采用COMSOL软件对4种不同充磁方式磁轮的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了磁轮结构参数对磁轮吸附效率的影响,确定了磁轮的最优结构参数。优化后,单个磁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最小吸附力达32.6 N,磁利用率提高了9.2%。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可安全地在直径为350 mm管道内工作,验证了静力学分析和磁轮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Halbach阵列 磁轮 管道检测机器人 吸附力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边缘门控与多尺度空间注意的排水管道缺陷分割模型
10
作者 陈登峰 赵航辉 +2 位作者 刘世鹏 孟屯良 王泽鹏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02,共6页
城镇地下排水管道老化问题导致管道破损、堵塞等现象频发。人工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检测需求,现有智能化检测技术在应对形状不规则、细节丰富的缺陷边界时,其交并比仍存在提升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提升缺陷边界识别性能的排水管... 城镇地下排水管道老化问题导致管道破损、堵塞等现象频发。人工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检测需求,现有智能化检测技术在应对形状不规则、细节丰富的缺陷边界时,其交并比仍存在提升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提升缺陷边界识别性能的排水管道语义分割模型PGGNet,模型中的GEA通过拉普拉斯边缘检测算法整合边缘特征,提高了对缺陷边界的捕捉能力;MGSA-SSM则结合状态空间模型和MGSA的多尺度机制,引导模型从不同尺度捕捉缺陷的全局轮廓与局部细节,从而提升复杂边界的识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PGGNet在与主流算法对比中表现出色,mPA达94.32%,mIoU达93.08%,可满足排水管道自动化缺陷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地下排水管道 缺陷检测 PGGNet 门控机制 多尺度引导空间注意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管道氢致损伤及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1
作者 刘志坦 吴溢凡 +4 位作者 李玉刚 王纯 曹炼博 成先明 杨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9-196,共8页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目标的背景下,掺氢天然气输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技术通过将氢气与天然气混合使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进行输送,不仅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还能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然而,氢气的引入也...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目标的背景下,掺氢天然气输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技术通过将氢气与天然气混合使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进行输送,不仅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还能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然而,氢气的引入也给天然气输送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氢致损伤的主要机理,综述了影响掺氢天然气管道氢致损伤的因素。此外,对当前用于探测和评估掺氢天然气管道损伤的技术进行阐述,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开发新的检测方法以应对掺氢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的特殊挑战。本文旨在为掺氢天然气输送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推动氢能及天然气的安全、高效输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致损伤 天然气管道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Unet网络的汽油管道泄漏高光谱图像检测
12
作者 王克明 公维佳 +5 位作者 王海明 蔡永军 刘嘉星 孙磊 宋丽梅 李金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6-1484,共9页
针对当前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效率低、无法精准分割泄露区域边缘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与深度学习结合的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首先进行两种型号汽油在土壤、水背景下的特征光谱波段提取;利用连续投影算法实现汽油高光谱图像数... 针对当前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效率低、无法精准分割泄露区域边缘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与深度学习结合的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首先进行两种型号汽油在土壤、水背景下的特征光谱波段提取;利用连续投影算法实现汽油高光谱图像数据降维;将汽油反射率作为输入,均方根误差为回归参数获得汽油反射峰附近的18个特征波段;采用图像旋转角度、横向或纵向翻转、在图像中注入随机噪声等方式实现数据集样本扩充。其次对Unet高光谱图像语义分割模型进行改进,将Unet网络编码器部分替换成密集连接模块加强各层级间的信息交流,减轻计算量提高模型检测速度;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使模型对汽油图像空间和光谱层面两特征信息同时关注,提高模型检测精度;引入失活层的概念,通过暂时关闭网络中的一部分神经元降低网络的复杂性,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设置适当的时间点实施早停策略从而防止过拟合。最后进行了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消融实验结果验证了密集连接模块和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对提高网络分割精度和召回率的有效性;在自建数据集上的定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滴落汽油的分割精度为90.34%,平均每张图片检测时间为0.23 s,与Unet、PSE-Unet和HLCA-Unet模型相比,平均准确率分别增加了14.39%、8.01%和2.73%,召回率分别增加了8.95%、8.02%和6.55%,测试时间与Unet、PSE-Unet模型相比分别减少了10.83%和16.97%,检测优越性定性体现在泄露油滴与背景交会的轮廓更符合原图,本模型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汽油特征信息,为汽油管道泄漏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此外,在公开的Pavia University遥感数据集上与当前Unet、PSE-Unet、HLCA-Unet模型检测进行对比,模型仍表现出更好的分割效果,体现出较强的普适性和泛化能力,可用于多种类型的高光谱图像语义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管道泄露 高光谱图像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Unet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管道数据的改进信赖域缺陷尺寸预估方法
13
作者 高鹏飞 杨理践 +1 位作者 耿浩 郑福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9,126,共9页
为了根据磁传感器检测到的管道漏磁数据,对缺陷的尺寸进行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信赖域的缺陷尺寸预估方法。首先根据缺陷信号的特征,确定初始预估尺寸;然后通过建立基于非均匀磁荷的前向模型,对初始的预估尺寸进行正向求解;其次比较基... 为了根据磁传感器检测到的管道漏磁数据,对缺陷的尺寸进行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信赖域的缺陷尺寸预估方法。首先根据缺陷信号的特征,确定初始预估尺寸;然后通过建立基于非均匀磁荷的前向模型,对初始的预估尺寸进行正向求解;其次比较基于初始尺寸下计算得到的预测漏磁信号与真实测量漏磁信号的差异,根据误差大小动态调整迭代的信赖域半径,不断迭代初始预估尺寸并计算对应的漏磁信号;最后得到当预测漏磁信号最接近测量漏磁数据时,对应的缺陷预估尺寸参数。与实际检测缺陷进行对比后发现,对于1219管径的管体缺陷,通过该方法预测的缺陷尺寸长度平均误差为5.83%、宽度平均误差为10.12%、深度平均误差为5.7%,改进后的算法在缺陷尺寸预估精度提升最大超过10%,可以实现对缺陷尺寸的预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反演 管道漏磁内检测 缺陷量化 信赖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矫正磁化和机器学习的管道应力检测技术研究
14
作者 党赫 张来斌 +3 位作者 樊建春 高富民 李睿 陈闻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3,共7页
为解决管道因初始磁化状态差异而导致的磁法定量应力检测难题,使用自研应力检测装置,对有无施加矫正磁化场条件下的受拉X80钢试样表面正交向多维磁信号进行采集并分析,基于提取的磁特征参数,采用冠豪猪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CPO-SVR)... 为解决管道因初始磁化状态差异而导致的磁法定量应力检测难题,使用自研应力检测装置,对有无施加矫正磁化场条件下的受拉X80钢试样表面正交向多维磁信号进行采集并分析,基于提取的磁特征参数,采用冠豪猪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CPO-SVR)建立应力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带有直流偏置的正弦交变矫正磁化场能够有效削弱试样初始磁化状态差异,重复试验的最大偏差仅为未施加矫正磁化场条件下的24.0%;磁探头的差分测量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信号测量精度,还能够消除因试样边缘效应带来的信号干扰;所建立的应力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精度,最小绝对误差为3.907 3 MPa。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管道磁法应力检测技术发展提供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安全 应力检测 力磁耦合 激励磁场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伯努利粒子滤波器的FPGA实现
15
作者 连红飞 李东升 +3 位作者 蒋彦雯 范红旗 肖怀铁 王国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5,共8页
针对伯努利粒子滤波器在嵌入式应用环境中的高速、高效计算问题,以雷达微弱目标联合检测估计伯努利粒子滤波器为例,提出一种功能模块化、粒子规模可扩展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架构,并通过粒子状... 针对伯努利粒子滤波器在嵌入式应用环境中的高速、高效计算问题,以雷达微弱目标联合检测估计伯努利粒子滤波器为例,提出一种功能模块化、粒子规模可扩展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架构,并通过粒子状态流水计算、分层累加求和、并行化重采样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滤波计算速度。Xilinx ZC706评估板板载测试实验证明了所提架构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优异的加速比,当粒子数量为1 024时,相较于Intel Corei3-4130 CPU计算环境下的加速比约为10~4量级,该结果对伯努利粒子滤波技术在雷达、机器人、导航制导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努利粒子滤波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实时信号处理 流水并行化 重采样 联合检测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管线保护及地层加固方案分析与评价
16
作者 周东波 梅源 张钰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共9页
为了确定大直径盾构隧道地层改良和管线加固最优方案,采用数字地震仪微动检测技术对加固区地层分布和密实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引入单位掘进能耗技术指标对各加固方案的施工效率进行评价,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加固方案下,盾构掘进... 为了确定大直径盾构隧道地层改良和管线加固最优方案,采用数字地震仪微动检测技术对加固区地层分布和密实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引入单位掘进能耗技术指标对各加固方案的施工效率进行评价,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加固方案下,盾构掘进时地层孔隙应力的扰动情况和不同加固方法对控制渗流扰动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法桩加固由于未加固浅层土体,对管线沉降的控制效果最差,袖阀管次之,组合注浆加固则能显著提升对管线沉降的控制效果;通过微动探测可知,袖阀管注浆对浅层黏土地层填充效果较好,MJS工法桩则能有效弥补袖阀管注浆加固的不足,对碎石夹黏性土层与下部粉砂岩层的适应性较好,能有效加强地层密实度,减少渗透系数;分析加固前后的盾构施工效率变化可知,袖阀管加固段的地层均匀性较差,单位能耗、地层实际损失值波动较大,MJS注浆加固后的地层密实度较高、均匀性较好,该加固区工作面也较为稳定,有利于控制地表沉降与隧道轴线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加固效果比选 数值模拟 管线加固 物理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转的超声导波阵列燃气管道缺陷检测数值模拟
17
作者 吴锦豪 王强 +3 位作者 叶宇峰 周海婷 唐志峰 陈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72,共5页
使用L(0,2)纵向模态导波对燃气管道上不同周向角度的非通透裂纹缺陷进行检测,采用基于时间反转的导波检测方法,使导波信号能量在缺陷处聚焦,提高缺陷回波能量;并研究时反前后信号反射系数随裂纹周向角扩张的变化规律,绘制导波位移圆周... 使用L(0,2)纵向模态导波对燃气管道上不同周向角度的非通透裂纹缺陷进行检测,采用基于时间反转的导波检测方法,使导波信号能量在缺陷处聚焦,提高缺陷回波能量;并研究时反前后信号反射系数随裂纹周向角扩张的变化规律,绘制导波位移圆周分布图,进行裂纹缺陷轴向、周向定位,探究时间反转导波能量分布与非通透裂纹周向尺寸之间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时间反转方法对小尺寸裂纹的缺陷信号放大效果更好。随着裂纹周向角度增加,信号放大系数逐渐减小,并趋向于1,缺陷处时反导波能量沿圆周方向逐渐扩散,可通过时间反转法实现裂纹有效识别和周向、轴向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时间反转 数值模拟 裂纹检测 燃气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腐蚀与防护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钟婷婷 李冬皓 李凤祥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9,共9页
针对油气管道日益严重的腐蚀问题,对管道腐蚀的类型、管道内外部腐蚀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概述;并针对管道的内外部腐蚀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利用已有的技术加强对油气管道的检测,最大程度地避免腐蚀现象的发生;最后以现有的防护... 针对油气管道日益严重的腐蚀问题,对管道腐蚀的类型、管道内外部腐蚀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概述;并针对管道的内外部腐蚀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利用已有的技术加强对油气管道的检测,最大程度地避免腐蚀现象的发生;最后以现有的防护措施为基础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酸性环境 腐蚀防护 绿色缓蚀剂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漂流胶囊机器人图像的管道缺陷检测
19
作者 朱松 陈安泰 +3 位作者 华远盛 姜文宇 元鹏鹏 朱家松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38,共5页
城市地下给排水系统的安全运维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管道漂流胶囊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检测工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然而,管道内流水扰动、设备自热等因素会导致胶囊机器人采集的图像... 城市地下给排水系统的安全运维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管道漂流胶囊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检测工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然而,管道内流水扰动、设备自热等因素会导致胶囊机器人采集的图像存在水雾干扰,严重影响病害识别精度。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支特征融合去水雾的轻量级缺陷检测网络,以提高低质量胶囊机器人的图像质量和缺陷识别的准确性。其中,双支去水雾模块自适应提取并融合图像空间结构和光谱特征,增强图像水雾消除性能;轻量级检测模块以YOLOv5为主干,对去水雾后的图像中管道缺陷类型及损坏区域进行识别和定位。在SFCRI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去水雾模块使图像的SSIM和PSNR分别提升了0.271和24.04,缺陷识别全类平均精度提高了近12%,识别速度达120.3帧/s。本文提出的基于双支去水雾模块的轻量级缺陷检测网络可以有效实现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高效率和低成本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缺陷检测 漂流胶囊机器人 双支特征融合水雾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管汇交流漏磁内检测方法与系统
20
作者 高一鸣 樊俊伟 +2 位作者 康宜华 罗恩扬 王俊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1,共8页
压裂管汇是油气开采和运输中的关键部件,需对在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安全运行。由于磁化器结构复杂,传统的漏磁检测方法难以适用于管内检测。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线圈的交流漏磁检测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了最佳激励频... 压裂管汇是油气开采和运输中的关键部件,需对在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安全运行。由于磁化器结构复杂,传统的漏磁检测方法难以适用于管内检测。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线圈的交流漏磁检测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了最佳激励频率和均匀磁化区的尺寸。为实现管道内自动化检测,设计了一种“2+1”构型的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配备交流漏磁检测探头模块、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并采用“一步一扫”运动模式。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压裂管汇内壁的轴向裂纹和周向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交流漏磁检测 管道内检测 压裂管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