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桩板结构的既有高铁站场路基上拱成因及变形控制研究
1
作者 王呈金 裴彦飞 +3 位作者 苏谦 周辰泠 张宗宇 范荣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为解决高速铁路路基上拱导致轨道平顺性差、路基结构受力不均而引起列车运营不安全的问题,依托某高速铁路站场上拱路段整治工程,分析了上拱病害成因并提出增设桩板结构加固的整治方法。采用路基膨胀等效理论,开展室内土样膨胀试验与数... 为解决高速铁路路基上拱导致轨道平顺性差、路基结构受力不均而引起列车运营不安全的问题,依托某高速铁路站场上拱路段整治工程,分析了上拱病害成因并提出增设桩板结构加固的整治方法。采用路基膨胀等效理论,开展室内土样膨胀试验与数值模拟,推导了路基在湿度场下膨胀关系式。结合路基膨胀关系,建立了路基上拱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通过增设桩板结构整治前后钢轨、路基结构形变、应力分布以及桩板结构服役状态。最后,对现场上拱路段整治前后轨道形位进行了静态轨检。研究结果表明:经检测,该上拱路基基床土样存在钙矾石和硅灰石膏等反应膨胀物质而其余膨胀性物质未超限,推断路基上拱成因为硫酸盐和基床内水泥发生反应,造成体积膨胀;基于路基膨胀等效理论,发现上拱路基土样含水率变化对数与等效温度膨胀系数呈线性关系,并拟合得到了其函数关系式;经数值分析,增设桩板结构整治前后路基上拱段钢轨竖向位移由14mm降低至4mm,横向位移由4.6mm降低至0.7mm,应力峰值降低57.7%。桩板结构加入后能有效地承担基床膨胀力,降低了上拱引起的基床位移与应力峰值。桩板结构应力峰值均在结构承载设计范围内,结构设计安全;经轨检,增设桩板结构前后轨检上拱数据与模拟设计计算结果一致,整治效果较为显著,达到了轨道精调至相关验收规范以内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路基上拱病害整治和保障高铁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 上拱 成因 整治 桩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差异桩组合桩网结构路基承载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友生 李文杰 +3 位作者 张克钦 李龙 姚志刚 肇慧玲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刚度差异桩组合桩网结构路基因具有工后沉降小、经济效益好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铁道工程。与传统桩承结构路基相比,该结构桩土协同工作规律更为复杂,为研究其承载特性和土体沉降变化规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刚度差异桩组... 刚度差异桩组合桩网结构路基因具有工后沉降小、经济效益好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铁道工程。与传统桩承结构路基相比,该结构桩土协同工作规律更为复杂,为研究其承载特性和土体沉降变化规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刚度差异桩组合桩网结构路基在静力荷载下的桩身应力、桩土应力比、格栅应力、桩侧摩阻力和土体沉降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刚、柔性桩的承载力主要由侧摩阻力提供;刚性桩的桩土应力比随上部荷载增加呈先增长后稳定趋势,荷载在路基中沿中心桩体向边缘桩体传递,并沿路堤行车方向朝路堤横断面方向扩散;土工格栅和碎石加筋垫层共同工作,协调荷载进行再分配,均衡路基应力分布;路基中心排桩沿横断面方向的土体沉降近似呈盆状分布,刚性桩控制路基土体变形和沉降的性状明显优于柔性桩;选择性布置刚度较大长桩可减小路基沉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刚度差异桩 桩网结构 承载特性 模型试验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式桩承箱式路基结构长期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3
作者 余雷 王呈金 王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桩承箱式路基结构长期动力响应特性,设计一种摩擦式桩承箱式路基相似试验模型,进行低周频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列车双线长期加载工况下,箱式路基结构累积沉降、动位移、振动加速度、动应力沿路基深度和路基横向以及桩间土压力... 为了研究桩承箱式路基结构长期动力响应特性,设计一种摩擦式桩承箱式路基相似试验模型,进行低周频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列车双线长期加载工况下,箱式路基结构累积沉降、动位移、振动加速度、动应力沿路基深度和路基横向以及桩间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发现:箱式路基各项动力响应指标前期随着加载次数增加而增大,加载次数在大约10万次以后基本稳定;箱式路基顶面跨中累积沉降稳定在4.32 mm,边侧累积沉降稳定在3.72 mm;箱式路基竖向动位移在箱式路基腹板中空区域衰减较快,且在路基顶板横向上由中间向两侧递减,最大动位移为1.63 mm,但在底板上分布均匀,说明箱式路基整体性较好;箱式路基结构对振动加速度衰减效果显著,跨中加速度从顶板到底板衰减率达到37.8%,加速度在路基顶板横向上腹板交接位置“锐减”,最大加速度为0.38 m/s^(2),而在底板上分布起伏不大。箱式路基动应力沿深度和横向的分布表现为在腹板与顶板交接处存在一定的应力集中现象,应力峰值为142.78 kPa,在设计和施工时应给予重视。箱式路基地基桩间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桩中部土压力稳定在5 kPa左右,桩底部土压力稳定在25 kPa左右,在同一高度截面上,桩间土压力相差不大,分布较为均衡,说明摩擦桩传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长期动力特性 模型试验 箱式路基结构 摩擦式桩承 动力响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发育岩溶区桩板路基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4
作者 张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16,共6页
强发育岩溶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施工中,岩溶地层稳定性与路基沉降控制是保障列车运营安全的关键。桩端嵌岩的桩板路基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岩溶强发育区的路基设计方案,既可解决岩溶顶板附加荷载问题,又能有效消除覆盖土层的压缩沉降。... 强发育岩溶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施工中,岩溶地层稳定性与路基沉降控制是保障列车运营安全的关键。桩端嵌岩的桩板路基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岩溶强发育区的路基设计方案,既可解决岩溶顶板附加荷载问题,又能有效消除覆盖土层的压缩沉降。为研究强发育岩溶区无砟轨道桩板路基结构的力学性能,依托高速铁路车站路基开展现场试验,综合分析列车动荷载在路基本体中的传播衰减规律以及桩板结构动静力学承载特征。结果表明:300~350 km/h运行条件下,列车动荷载总体沿45°方向向下传递,主要影响路基面以下5.0 m范围,且在路基基床2.7 m范围内作用效应相对较大;路基本体内列车动荷载实测值小于常规土柱静荷载等效方法计算结果,TB 10001-201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方法偏于安全;实测桩板路基板下地基存在一定的地基反力,对承载板受力较为有利;岩溶塌陷风险较小的桩板路基结构设计中,可适当考虑板下地基反力作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桩板路基结构 现场试验 强发育岩溶区 无砟轨道 列车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人工填土区域桩板结构路基优化设计研究
5
作者 王凯 陈勇 +1 位作者 孙东泽 崔俊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3,30,共7页
为分析深厚人工填土区域桩板结构路基设计参数对其力学与经济指标的影响敏感性并提出优化方案,依托梅龙高速铁路人工填土路基加固处理项目开展桩板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结合Python语言研发的桩板结构路基的前后处理程序,考虑多因素多指标,... 为分析深厚人工填土区域桩板结构路基设计参数对其力学与经济指标的影响敏感性并提出优化方案,依托梅龙高速铁路人工填土路基加固处理项目开展桩板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结合Python语言研发的桩板结构路基的前后处理程序,考虑多因素多指标,提出基于正交试验的桩板结构路基优化设计方法,分别采用单指标极差分析法与多指标综合分析法研究各主要参数的影响敏感性,明确了适用于深厚人工填土桩板结构路基设计的最优组合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提出的正交试验法进行桩板结构路基优化设计时,建议综合考虑力学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并选取桩纵向间距、承载板厚度、桩直径、桩长为优化因素;(2)桩纵向间距是影响跨中弯矩和桩顶弯矩的最显著因素,桩径是影响路基沉降和钢筋应力的最显著因素,混凝土用量和桩板结构总造价与承载板厚度和桩直径有较大的相关性;(3)桩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案参数为桩纵向间距6 m,承载板厚度0.8 m,桩径1 m,桩长20 m,相较原设计方案地基处理造价降低21.33%,且路基沉降量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路基 人工填土 桩板结构 正交试验 单指标极差分析 多指标综合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桩网复合结构路基长期运营沉降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吕玺琳 马泉 方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40-144,共5页
高铁路基沉降控制是保证列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随着高铁运营时间增长,软土地区高铁路基长期沉降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某试验段,开展了桩网复合结构路基长期循环动态加载物理模型试验,获得了路基沉降、... 高铁路基沉降控制是保证列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随着高铁运营时间增长,软土地区高铁路基长期沉降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某试验段,开展了桩网复合结构路基长期循环动态加载物理模型试验,获得了路基沉降、桩土应力分担及桩身轴力分布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1000次加载时,路基沉降随加载次数增加明显,之后达到稳定;桩上部位置土体变形大于桩身变形,桩侧呈现负摩阻力,中性点位于距桩顶约2/3桩长位置;桩身轴力随加载次数增加而增大,说明桩分担荷载增加,当达到4万次加载后,轴力随加载次数增加不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桩网结构 长期沉降 模型试验 软土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广线高边坡陡坡地段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理论探讨 被引量:24
7
作者 詹永祥 蒋关鲁 +1 位作者 牛国辉 郭建湖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4-96,101,共4页
研究目的:桩板结构路基是土质路基上无砟轨道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本文结合武广线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初步探讨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方法,希望能够为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桩板结构路基是高边坡陡坡地段地基加固的... 研究目的:桩板结构路基是土质路基上无砟轨道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本文结合武广线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初步探讨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方法,希望能够为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桩板结构路基是高边坡陡坡地段地基加固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计算,承载板挠度、桩基础承载力及其变形均满足了无砟轨道的控制指标要求,是桩板结构路基应用范围的一个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桩板结构路基 高边坡陡坡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网复合结构软基加固技术及其实际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昌宁 王炳龙 周顺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研究目的:探讨有关CFG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上海某高速铁路试验段深厚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对该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研究目的:探讨有关CFG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上海某高速铁路试验段深厚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对该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加固软基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两种不同桩长的加固效果、在路堤荷载下的沉降变形规律、土工格栅的应力应变等进行了相关试验和现场测试研究。研究结果:桩长为27 m穿透软土层的CFG桩-网复合结构,填筑施工完成8个月后能满足高速铁路(有碴轨道)对软土路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5 cm的要求,为应用CFG桩加固技术进行深厚软基处理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检验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参考依据,为我国在软土地区修建客运专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网复合结构 软基 加固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坡椅式桩板结构受力模式及计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裕春 李安洪 苏谦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76,共6页
研究目的:陡坡路基椅式桩板结构兼有承重、阻滑及支挡功能,是控制陡坡地段高等级道路特别是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差异变形的有效措施,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式支挡结构,研究分析其结构受力模式及计算方法,对该结构的工程实践及推广应用具有重... 研究目的:陡坡路基椅式桩板结构兼有承重、阻滑及支挡功能,是控制陡坡地段高等级道路特别是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差异变形的有效措施,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式支挡结构,研究分析其结构受力模式及计算方法,对该结构的工程实践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论:(1)挡土板刚度小或搭接在翼缘桩上时,考虑土拱效应,土压力采用三角形分布形式,挡土板刚度较大时,土压力采用矩形分布形式;(2)承载板刚度较大时,土压力采用矩形分布形式,刚度较小时土压力为抛物线形分布;(3)岩石边坡上椅式桩的岩石压力计算可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土质边坡上椅式桩外侧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可采用经典土压力理论或弹性抗力法,内侧主动土压力计算可采用经典土压力理论或土拱理论;(4)挡土板与承载板采用简支梁模型,依据微元受力建立平衡方程,结合边界条件求解其变形和内力;(5)椅式桩结构计算可采用弹性地基梁法或结构力学位移法;(6)该研究成果可在变形要求严格的高速铁路陡坡路基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路基 椅式桩板结构 受力模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结构加固路桥过渡段深厚淤泥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岳健 冷伍明 +1 位作者 聂如松 杨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5,共7页
针对采用"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板"的桩筏结构加固处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深厚淤泥地基,选择两处过渡段开展现场试验,基于实测结果分析桥台地基土的侧向位移和孔隙水压力、桩筏结构的沉降、桥台基桩的弯矩和侧向位移的变... 针对采用"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板"的桩筏结构加固处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深厚淤泥地基,选择两处过渡段开展现场试验,基于实测结果分析桥台地基土的侧向位移和孔隙水压力、桩筏结构的沉降、桥台基桩的弯矩和侧向位移的变化特点及其产生原因,研究过渡段打入管桩对邻近桥台地基的影响、靠近过渡段的路基填土对桩筏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台后路基填土对桥台基桩的侧向影响。结果表明:过渡段打入管桩会挤压邻近的桥台地基,若不采取其他措施,宜等管桩全部打完5个月后再开始钻进靠近管桩的桥台冲孔灌注桩孔;靠近过渡段的路基填土使桩筏结构先上浮然后不均匀下沉;采用桩筏结构对过渡段的淤泥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后,台后路基填土仍会使下卧淤泥侧向移动而挤压桥台基桩,使桥台基桩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桥过渡段 深厚淤泥地基 桩筏结构 挤土效应 路基填土 桥台基桩 侧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网结构路基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良 罗强 +1 位作者 陈亚美 裴富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93-3800,共8页
为了考察路堤荷载作用下桩网结构路基桩土间的荷载分担与传递、垫层筋带拉力的组成与分布,选择某新建铁路桩网结构路基试验工点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了地基变形、路堤基底压力、孔隙水压力、桩身轴力和格栅拉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①... 为了考察路堤荷载作用下桩网结构路基桩土间的荷载分担与传递、垫层筋带拉力的组成与分布,选择某新建铁路桩网结构路基试验工点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了地基变形、路堤基底压力、孔隙水压力、桩身轴力和格栅拉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①地基沉降以压密下沉为主,路基结构稳定,软土较厚一侧地基变形较大;②当桩、土间沉降差与桩间净距的比值为5.93%时,土拱效应完全发挥,之后增加的路堤荷载完全由桩承担;③桩间土竖向附加应力在加固区内沿深度呈K型分布;④筋带拉力沿路基横向呈M型分布,软土较厚一侧拉力较大;⑤筋带拉力由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桩间筋带张力与路堤横向滑移引起的筋带拉力两部分组成,设计筋带时二者均需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网结构路基 现场试验 荷载分担与传递 筋带拉力 土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下桩网路基加筋垫层土工格栅受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平 魏静 +1 位作者 肖宏 张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3,共7页
基于桩网路基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桩间距、路基高度、桩端土体模量、垫层模量对列车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路纵向方向上土工格栅的拉力随桩间距增加而增加,桩间距大于2m对桩间土处格栅拉力影响较小,而对桩顶... 基于桩网路基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桩间距、路基高度、桩端土体模量、垫层模量对列车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路纵向方向上土工格栅的拉力随桩间距增加而增加,桩间距大于2m对桩间土处格栅拉力影响较小,而对桩顶和边缘的格栅拉力影响较大;路基高度与土工格栅拉力基本呈正比关系;随桩端土体模量增大,土工格栅拉力减小,当桩端土体模量达到100 MPa时,格栅拉力基本不受影响,垫层模量变化对格栅拉力基本没有影响;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格栅拉力增量随路基高度增加而增加,随桩端土体模量增大而减小;沿路基横断面路基中心到坡脚的土工格栅拉力受桩间距、路基高度、桩端土体模量和垫层模量变化的影响与上述结论类似,但从路基中心到路肩再到坡脚,以上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荷载 桩网结构 路基 土工格栅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桩帽网结构路基桩端持力层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良 罗强 +1 位作者 裴富营 杨尧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92-1199,共8页
为了考察桩端持力层强度对桩帽网结构路基(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设计了4组不同桩端持力层状态的离心模型试验,测试了地基变形、加筋垫层拉力和路堤基底压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①桩端持力层强度降低,地基由稳定向出现桩底明显刺入再... 为了考察桩端持力层强度对桩帽网结构路基(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设计了4组不同桩端持力层状态的离心模型试验,测试了地基变形、加筋垫层拉力和路堤基底压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①桩端持力层强度降低,地基由稳定向出现桩底明显刺入再到出现桩端持力层局部剪切破坏方面转化;②桩端持力层强度提高,地基变形减小,路基中心桩底刺入及地表沉降、坡脚地基水平变形均值与持力层承载力的关系曲线可用幂函数描述;③桩端持力层强度越高,桩体承载集中效应与桩间土承载减载效应越明显;④路基中心附近地表沉降与路基面覆盖范围筋带拉力均值间的关系曲线可用二次多项式描述,考虑了路堤横向滑移因素的筋带拉力计算值与实测较接近;⑤端承摩擦桩型的桩端持力层强度提高,筋带所受拉力减小;⑥布设袋装砂井,能加快地基的排水固结,提高桩端持力层承载力,增强地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帽网结构路基 桩端持力层效应 离心模型试验 地基承载特性 加筋垫层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桩板结构荷载扩散模式及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玉龙 曾长贤 +1 位作者 郭建湖 陈尚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25,共7页
桩板结构由于具有优越的刚性特征,在软土、岩溶、采空区、短路基、交叉工程等条件复杂地区加固地基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因其荷载复杂、结构多次超静定,往往需借助国外商业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结构设计优化。采用理论研究与数值计算方法,对... 桩板结构由于具有优越的刚性特征,在软土、岩溶、采空区、短路基、交叉工程等条件复杂地区加固地基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因其荷载复杂、结构多次超静定,往往需借助国外商业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结构设计优化。采用理论研究与数值计算方法,对路基桩板结构计算模型、荷载扩散模式、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桩板结构可借助温克尔弹性地基梁理论简化为二维梁-杆框架结构;路基基床结构与桩板结构组成的“上软下硬”双层地基结构体系下,路基各类荷载扩散至桩板结构上的扩散角范围为0°~30°;通过构建有限元理论框架下梁、杆单元刚度矩阵与温度等效荷载,自主编制了桩板结构V1.0结构计算软件,对比商业有限元软件与自编软件的内力与位移计算结果,显示两者高度吻合,可服务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桩板结构 结构设计 荷载扩散 有限元计算 双层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反力法的水平荷载单桩半解析解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磊 龚晓南 俞建霖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深入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桩响应和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引入了三参数法水平荷载桩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基于已有的地基反力系数为常数时桩的变形和内力的解析解,以及桩的响应的连续性,提出了半解析解。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并... 为深入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桩响应和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引入了三参数法水平荷载桩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基于已有的地基反力系数为常数时桩的变形和内力的解析解,以及桩的响应的连续性,提出了半解析解。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并通过特例情况下的解与已有解进行对比来验证所得解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桩长较大时,桩底的边界条件对桩的响应影响较小;地基反力系数中的指数以及反映地表处土抵抗侧向变形能力的参数对桩的响应影响较大,不容忽略;该解不仅有效,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 半解析解 地基反力法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复合结构加固高速铁路深厚软基长期性状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贵海 魏丽敏 +1 位作者 邓宗伟 蒋建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95-2202,共8页
结合杭甬高速铁路上虞北站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加固工程,开展典型路基断面桩筏复合结构长期工作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测试获得筏板变形、地基沉降、桩顶反力、筏板钢筋应力及筏板下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筏复合结构可以... 结合杭甬高速铁路上虞北站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加固工程,开展典型路基断面桩筏复合结构长期工作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测试获得筏板变形、地基沉降、桩顶反力、筏板钢筋应力及筏板下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筏复合结构可以满足深厚软基高铁无砟轨道工后沉降控制要求;筏板沉降沿路基横向呈现中心大、边缘小的分布形式,桩顶反力则沿筏板横向呈边缘大、中间小的马鞍形分布;铺轨6月后,筏板的累计工后沉降仅为0.48 mm,边缘处桩顶反力约为平均桩顶荷载的1.41倍、中心处桩顶反力约为平均桩顶荷载的0.75倍;筏板与其下的地基之间存在接触压力,且沿筏板横向呈抛物线型分布,大约承担30%上部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桩筏复合结构 软土地基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排桩基-承台-挡墙组合支挡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俊杰 赵迪 杨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8,共6页
桩基-承台-档墙是一种新型组合支挡结构,已在实际工程中有所应用,但其设计计算方法仍很不成熟。传统计算中将桩基、承台连接视为铰接,承台弯矩计算中忽略地基反力,此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基于此,针对单排桩基-承台-挡墙组支挡结构,提... 桩基-承台-档墙是一种新型组合支挡结构,已在实际工程中有所应用,但其设计计算方法仍很不成熟。传统计算中将桩基、承台连接视为铰接,承台弯矩计算中忽略地基反力,此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基于此,针对单排桩基-承台-挡墙组支挡结构,提出了同时考虑地基抗力和桩-承台协调作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计算承台弯矩、桩基弯矩和剪力时,均应同时考虑地基抗力和桩基-承台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组合支挡结构 设计计算 地基抗力 桩-承台协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性质对桩板结构无缝道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宏 郭丽娜 刘玮玮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9-52,109,共5页
研究目的:桩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轨下基础结构型式,由于其能有效控制路基沉降的优点,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随着桩板结构在高速铁路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无缝道岔设置在桩板结构上的情形,为考察桩板结构... 研究目的:桩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轨下基础结构型式,由于其能有效控制路基沉降的优点,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随着桩板结构在高速铁路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无缝道岔设置在桩板结构上的情形,为考察桩板结构与无缝道岔相互作用力学特性,本文主要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桩板结构无缝道岔模型,进行了不同桩间距、不同板下土体性质以及不同位置桩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过大的桩间距对上部无缝道岔的受力非常不利;(2)在不考虑板下土体的支承作用时,下部桩板结构也能为上部无缝道岔结构提供足够的竖向支承刚度;(3)桩的沉降会影响相邻两跨桩板结构上无缝道岔的基本轨挠曲力,但对隔跨上的基本轨挠曲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板结构 无缝道岔 桩间距 桩基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桩板结构路桥过渡段无砟轨道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栋 苏谦 +2 位作者 刘亭 谢康 郭源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6-60,共5页
桩板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其对路基与桥梁间不均匀沉降控制具有显著效果,但针对桩板结构路桥过渡段上无砟轨道的结构动力特性却鲜有研究。以杭长高铁桩板结构路桥过渡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车测试,分析... 桩板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区地基处理,其对路基与桥梁间不均匀沉降控制具有显著效果,但针对桩板结构路桥过渡段上无砟轨道的结构动力特性却鲜有研究。以杭长高铁桩板结构路桥过渡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车测试,分析不同行车速度下过渡段和相邻桥梁上无砟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行车速度增加,钢轨和轨道板加速度呈指数增长,轨道板动位移呈线性增长;同一行车速度下,过渡段和桥梁上轨道结构振动无突变现象,差异性小;由行车测试数据拟合结果预测行车速度达到350 km/h时,过渡段上钢轨加速度约为2 324 m/s^2,轨道板动位移约为0.49 mm,轨道板加速度约为17.89 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桩板结构 路桥过渡段 无砟轨道 动力特性 实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式桩板结构桥隧过渡段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魏丽敏 李双龙 +1 位作者 何群 何重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8,共8页
结合上海—昆明高速铁路某深埋式桩板结构桥隧过渡段动力响应现场试验,建立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振动数值模型,研究深埋式桩板结构路基动力特性,评价其用作桥隧过渡段的过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6种测试车型引起过渡区测点振动加速度最大值... 结合上海—昆明高速铁路某深埋式桩板结构桥隧过渡段动力响应现场试验,建立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振动数值模型,研究深埋式桩板结构路基动力特性,评价其用作桥隧过渡段的过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6种测试车型引起过渡区测点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3.77 m/s2,测点最大振动加速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大,最大振动位移与车速没有明显相关性;隧道与桥台测试断面的功率谱密度平均值比过渡段路基的更大,过渡段路基动力响应振动水平比桥台与隧道的更弱;过渡区最大钢轨挠度变化率约为0.149 mm/m,小于控制值0.300 mm/m,表明过渡区轨道结构动力性能良好;行车荷载作用下,桩长越长,桩顶动位移越小,桩板结构的变桩长设计有利于过渡区刚度的平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隧过渡段 桩板结构 动力响应 现场试验 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