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1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皮石斛phytocyanin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争 李潞滨 +1 位作者 梁立雄 王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6,共9页
[目的]探讨Phytocyanins(PCs)在铁皮石斛发育过程和逆境胁迫环境下的潜在功能。[方法]利用拟南芥和水稻phytocyanin基因家族蛋白序列(At PCs和Os PCs),采用本地化软件BLASTP对铁皮石斛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搜索,并采用SMART和pfam数据库... [目的]探讨Phytocyanins(PCs)在铁皮石斛发育过程和逆境胁迫环境下的潜在功能。[方法]利用拟南芥和水稻phytocyanin基因家族蛋白序列(At PCs和Os PCs),采用本地化软件BLASTP对铁皮石斛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搜索,并采用SMART和pfam数据库验证质体蓝素样结构域,获得铁皮石斛phytocyanin基因家族编码序列(Do PCs);利用Signal P4.1、Big-PI Plant Predictor、Net NGlyc1.0 Server等在线软件对Do PC家族序列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软件Clustal W和MEGA对Do PC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绘制heatmap图对Do PCs基因在与美孢胶膜菌共生萌发的种子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全基因组中共预测到包含PCLD结构域的38个Do PCs,可分属4个亚家族,2个Cys残基在Do PCs家族中高度保守;19条Do PCs蛋白序列含有4个完整的保守铜结合配体(His、Cys、His、Gln/Met),有32条Do PCs骨架中含有N-端信号肽,22条Do PCs含有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位点,有27条Do PCs含N-糖基化位点;16个Do PCs基因在与美孢胶膜菌共生萌发的种子中检测到表达,其中,Do UCL2,4和Do ENODL14基因表达量最高,7个基因在共生萌发的种子中明显上调表达,只有Do ENODL6基因明显下调表达。[结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铁皮石斛Do PC家族蛋白结构特点,可以为探究兰科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的相互作用及进一步研究兰科菌根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phytocyanin基因家族 基因组分析 共生萌发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FAR1/FHY3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晓飞 薛永国 +6 位作者 曹旦 孙建强 刘琦 朱梓菲 栾晓燕 王秀君 刘鑫磊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2,共13页
FAR1/FHY3转录因子家族是光敏色素A(phyA)介导的远红光信号传导的重要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光信号转导、植物激素反应和抗逆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大豆FAR1/FHY3基因家族的进化和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中的FAR1/FHY... FAR1/FHY3转录因子家族是光敏色素A(phyA)介导的远红光信号传导的重要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光信号转导、植物激素反应和抗逆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大豆FAR1/FHY3基因家族的进化和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中的FAR1/FHY3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对该基因家族的编码蛋白特征、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染色体位置、启动子顺式元件以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中共鉴定出72个FAR1/FHY3成员,分布在19条染色体上。系统发育分析将其与拟南芥和玉米的FRS蛋白分为5个亚组,保守蛋白质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说明蛋白质之间存在进化关系。共线性分析鉴定表明,共有24对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对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大豆FAR1/FHY3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谱的分析表明,FAR1/FHY3可能在逆境胁迫反应中具有潜在作用。对低温胁迫下表达量差异显著的6个家族成员(A.Glyma.09G012900;B.Glyma.11g088700;C.Glyma.12g052000;D.Glyma.13g211200;E.Glyma.15g125400;F.Glyma.20G156100)进行qRT-PCR分析表明,其表达情况与转录组分析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大豆FAR1/FHY3在大豆生长发育及胁迫应答中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FAR1/FHY3 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芹4CL基因家族鉴定及高温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文娟 花立群 +4 位作者 付丹萍 章亮 薛静晗 白龙飞 甘德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6,共14页
【目的】了解水芹Oja4CLs基因家族成员的特性以及在高温、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水芹Oja4CLs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拟南芥4CL保守序列搜索溧阳白芹基因组数据库,并对水芹4CL家族成员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家... 【目的】了解水芹Oja4CLs基因家族成员的特性以及在高温、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水芹Oja4CLs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拟南芥4CL保守序列搜索溧阳白芹基因组数据库,并对水芹4CL家族成员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家族成员结构域和保守基序进行分析;同时研究高温、干旱胁迫对水芹Oja4CL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在溧阳白芹基因组数据库中共鉴定得到77个水芹4CL家族成员,命名为Oja4CL01~Oja4CL77,其氨基酸残基数在249~2318,分子质量为27.61~257.47 kD;等电点在5.17~8.82,二级结构α-螺旋占比26.54%~46.78%,β转角占比4.40%~10.61%,延伸链占比15.16%~25.33%,无规则卷曲占比29.53%~46.72%。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25个Oja4CLs蛋白定位于细胞质,19个Oja4CLs蛋白定位于叶绿体,15个Oja4CLs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12个Oja4CLs蛋白定位于原生质体,3个Oja4CLs蛋白定位于胞外,2个Oja4CLs蛋白定位于内质网,1个Oja4CLs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水芹Oja4CLs基因对高温、干旱呈现不同的响应,定植后7 d(幼苗期),Oja4CL01、Oja4CL15、Oja4CL39、Oja4CL59在高温、干旱胁迫下大量表达;定植后28 d(成株期),Oja4CL59和Oja4CL70在高温、干旱胁迫下大量表达;定植后56 d(开花期),Oja4CL15和Oja4CL59在高温、干旱胁迫下大量表达。【结论】77个水芹4CL基因家族成员分为6个亚家族,大部分Oja4CLs都呈现较高表达,幼苗期水芹对高温、干旱比较敏感,高表达4CL基因以响应高温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Oenanthe javanica) 4CL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温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WRKY基因家族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4
作者 张雅玲 邓朝军 +3 位作者 苏文炳 陈秀萍 蒋际谋 郑少泉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7-499,共13页
【目的】系统分析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WRKY基因家族成员(EjWRKY),为解析其在果皮着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枇杷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枇杷EjWRKY基因家族,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和结构特征等... 【目的】系统分析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WRKY基因家族成员(EjWRKY),为解析其在果皮着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枇杷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枇杷EjWRKY基因家族,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和结构特征等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分析‘解放钟’和‘山牌3号’枇杷果皮着色过程中EjWRKY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进行试验验证。【结果】鉴定出100个具有典型结构域的WRKY,命名为EjWRKY1~EjWRKY100。WRKY长度150~732 aa,分子量介于17189.36~79765.13 Da,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介于4.92~10.25。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其中97个WRKY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7条染色体上。根据WRKY结构域和锌指基序可将枇杷EjWRKY分为3个大类。多数EjWRKY基因在解放钟和山牌3号枇杷果皮中均有表达。EjWRKY基因的qRT-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结论】鉴定出100个枇杷EjWRKY家族基因,并发现其中部分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枇杷果皮着色过程显著相关,为进一步研究EjWRKY基因调控枇杷果皮色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WRKY 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果皮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ICE基因家族鉴定及CsICE43克隆和低温表达分析
5
作者 朱倩 邵陈禹 +3 位作者 周彪 刘硕谦 刘仲华 田娜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60,共18页
近年来全球极端低温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茶树的产量和品质。ICE(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基因家族主要参与植物的低温胁迫响应,但在茶树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全面。本研究从茶树基因组中鉴定出51个茶树CsICEs基因,对其理化性质、... 近年来全球极端低温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茶树的产量和品质。ICE(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基因家族主要参与植物的低温胁迫响应,但在茶树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全面。本研究从茶树基因组中鉴定出51个茶树CsICEs基因,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展开生物信息学分析。茶树CsICE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富含光响应、植物激素、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其可能参与多种逆境胁迫响应。转录组分析和RT-qPCR验证结果发现,低温下CsICE43基因的表达量上升了4.24倍,其可能与茶树低温响应相关。以茶树品种‘保靖黄金茶1号’的cDNA为模板,克隆获得了CsICE43基因,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在顶芽和嫩叶中特异性高表达。蛋白氨基酸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sICE43基因包含与ICE家族其他成员一致的S-rich、bHLH、ACT等保守结构域,且与毛花猕猴桃(Actinidiaeriantha)的亲缘关系较近。在STRING在线网站中以拟南芥AtICEs为模型,推测茶树CsICE43蛋白与HOS1、MYB15、DREB1/2存在潜在的互作关系。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CsICE43定位于细胞核,与跨膜结构分析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CsICE43基因可能与茶树低温响应关联,为深入挖掘其基因功能与抗寒分子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ICE基因家族 抗寒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SWEET和SUT家族基因鉴定与表达分析
6
作者 张均 张博 +7 位作者 胡碧博 刘京亮 张晓宇 李春阳 熊盛婷 郭彬彬 王秀存 马超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5-1839,共15页
糖外排转运蛋白(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SWEET)和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是植物的2种糖转运蛋白。为分析TaSWEET和TaSUT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的进化特征、功能及其对外源糖的响应,本研究对小麦Ta... 糖外排转运蛋白(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SWEET)和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是植物的2种糖转运蛋白。为分析TaSWEET和TaSUT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的进化特征、功能及其对外源糖的响应,本研究对小麦TaSWEET和TaSUT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中包含101个TaSWEET基因和16个TaSUT基因,二者均分为4个亚家族。基因结构显示,TaSWEET和TaSUT家族成员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量存在差异,数量为4~18个。保守基序分析显示,TaSWEET家族和TaSUT家族成员中存在20个基序,各亚家族内的基序结构相似。染色体分布模式和同源性分析表明,TaSWEET家族和TaSUT家族成员在3个亚基因组上数量分布均匀,全基因组片段重复和串联重复促进了小麦TaSWEET扩增。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多数TaSWEET家族成员和全部TaSUT家族成员定位于质膜上,TaSWEET家族成员含4~7个跨膜螺旋结构,TaSUT家族成员含8~12个跨膜螺旋结构。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TaSWEET和TaSUT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区富含大量生长发育类、激素响应类和非生物胁迫类顺式作用元件。小麦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大部分TaSWEET和TaSUT家族成员在小麦叶片中表达量较低,在叶、芽、根、穗和籽粒中分别有28、25、33、39、21个成员高表达。通过qRT-PCR检测发现,经外源糖处理后,TaSWEET和TaSUT家族基因在根中表达量全部下调,在叶中有3个基因在果糖处理下表达量上调,1个基因在3种外源糖处理表达量均上调。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TaSWEET和TaSUT基因在调控小麦生长发育与在外源糖处理下的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SWEET家族 TaSUT家族 糖转运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楠PbHSP70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谢始群 黄磊 +1 位作者 欧雪婷 金云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6-1270,1348,共16页
【目的】系统鉴定闽楠热激蛋白70(HSP70)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结构特性及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闽楠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PbHSP70基因,分析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 【目的】系统鉴定闽楠热激蛋白70(HSP70)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结构特性及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闽楠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PbHSP70基因,分析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分布、共线性及启动子顺式元件;结合RNA-seq与RT-qPCR技术分析组织特异性与高温胁迫表达特征。【结果】共鉴定56个PbHSP70基因家族成员,编码蛋白多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分为DnaK和HSP110/SSE2个亚家族。基因结构保守但内含子数目差异大,成员在8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共线性分析发现10对片段重复基因,家族扩张可能主要源于片段复制,Ka/Ks均小于1,表明受到纯化选择。启动子区域富含激素、光响应及非生物胁迫相关元件。表达模式显示该家族具有组织特异性,高温胁迫下12个代表基因均显著诱导表达,其中PbHSP70-40基因响应最为显著。【结论】PbHSP70基因家族在闽楠中进化保守、序列多样,可能积极参与高温胁迫响应过程,PbHSP70-40为关键候选基因,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闽楠耐热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HSP70基因家族 高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CNGC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胁迫响应分析
8
作者 凤舞剑 陶佩琳 +2 位作者 王婷婷 白耀博 赵虎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14-2124,共11页
环核苷酸门控通道蛋白(CNGC)作为钙离子通道,对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鉴定谷子CNGC家族,初步探究谷子CNGC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谷子CNGC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基因定... 环核苷酸门控通道蛋白(CNGC)作为钙离子通道,对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鉴定谷子CNGC家族,初步探究谷子CNGC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谷子CNGC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基因定位、家族亚类、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蛋白质通道结构和钙离子结合残基等进行分析,共筛选出23个家族成员,分为5个亚类,鉴定到15个保守基序(motif)。通过转录组数据筛选到Seita.2G305500、Seita.3G188100和Seita.7G259800,3个成员均在叶部和穗部响应谷子白发病菌侵染中被诱导。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发现,在36和48 h时,Seita.3G188100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6和8.6倍。结构预测和Ca^(2+)结合特征预测发现筛选到的3个基因均可以形成Ca^(2+)通道,分别通过残基Ser361、Thr397和Gln427与Ca^(2+)结合,且3个基因在烟草细胞中均定位于质膜。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明谷子CNGC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为谷子抗病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核苷酸门控通道蛋白 谷子 基因家族 钙通道 谷子白发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家族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岩 林天宝 吕志强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7-1824,共8页
棉子糖家族寡糖(RFOs)是植物重要碳水化合物贮运成分,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olS)作为RFOs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参与影响碳储存、韧皮部运输、渗透调节及逆境信号传导,在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 棉子糖家族寡糖(RFOs)是植物重要碳水化合物贮运成分,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olS)作为RFOs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参与影响碳储存、韧皮部运输、渗透调节及逆境信号传导,在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关于植物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家族特性、生物学功能等研究近况,阐述GolS家族基因在影响植物同化物运输、种子发育、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分析未来可进一步探究Gol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挖掘其在作物品种改良和抗逆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子糖家族寡糖(RFOs) GolS基因 胁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响应低氮低磷胁迫的表达分析
10
作者 腊贵晓 赵玉龙 +5 位作者 代丹丹 余永亮 郭红霞 史贵霞 贾慧 杨铁钢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0-233,共14页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在低氮低磷胁迫下的响应。【结果】在红花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s(命名为CtPMA1-CtPMA10),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为785-958 aa,相对分子质量为85.23-105.52 kD,等电点为5.26-7.91,亚细胞位点预测显示全部位于细胞膜;都含有Cation_ATPase_N结构域、E1_E2 ATPase结构域和HAD-superfamily hydrolase subfamilyⅢA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CtPMA基因家族内广泛存在与生长发育、激素和胁迫相关的调控元件;基因共线性显示全基因组复制和片段复制在Ct PMA基因家族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T-qPCR结果表明,在根中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表达量显著受到低氮低磷胁迫的诱导,说明CtPMA1和CtPMA7可能与红花根部吸收氮磷的功能密切相关。【结论】红花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基因,其进化相对保守,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当红花遭受低氮低磷胁迫时在根部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转录水平显著被诱导,暗示其通过诱导自身转录水平以提高对氮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用来抵御营养等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低氮胁迫 低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樱花PEBP基因家族鉴定及FT基因功能预测
11
作者 余燕华 傅成杰 +1 位作者 陈剑勇 周显臻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4-672,共9页
为探明蔷薇科植物早花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开花调控机制,以东亚特有的早花观赏树种福建山樱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比对、系统发育分析、保守基序与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其PEBP基因家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为探明蔷薇科植物早花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开花调控机制,以东亚特有的早花观赏树种福建山樱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比对、系统发育分析、保守基序与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其PEBP基因家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山樱花PEBP基因家族在成员组成和基序结构上与近缘物种高度保守,且枝-位点模型未检测到正选择信号,推测其家族成员未发生明显功能分化。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camFT基因在花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其启动子区域富含G-box光响应元件,缺失AE-box和GT1等负调控元件,提示该基因易受光周期调控。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出33个表达模块,其中模块25与花组织高度相关,PcamFT基因正属于该模块,并与AP1、SEP3、AGL1等关键开花调控因子共表达。蛋白互作网络预测进一步显示,PcamFT基因可能通过与这些MADS-box因子形成转录复合体,参与花分生组织的身份确立及花器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山樱花 PEBP基因家族 FT基因 早花性状 花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PA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12
作者 刘晨 樊鸿瑞 +1 位作者 周明兵 周小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5-735,共11页
【目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作为酚类物质合成代谢的起始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定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PAL(CcPALs)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家族成员在愈伤组织增殖褐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挖掘能够抑制... 【目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作为酚类物质合成代谢的起始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定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PAL(CcPALs)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家族成员在愈伤组织增殖褐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挖掘能够抑制褐化、促进再生的PAL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核桃全基因组数据为基础,通过比对筛选出包含PAL保守基序的PAL家族成员。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山核桃PAL蛋白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等特征进行预测分析,并与多个物种的PALs序列共同构建发育进化树。同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继代后愈伤组织中CcPALs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制作表达热图。【结果】山核桃共有6条PAL蛋白序列,长度为657~760个氨基酸。这些蛋白均属于酸性、稳定且亲水的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内质网上,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为主。进化关系分析表明:CcPAL1~CcPAL4聚类在双子叶植物分支,而CcPAL5和CcPAL6则聚类在裸子植物分支。表达分析显示:CcPALs基因在愈伤组织继代后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结论】CcPALs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但CcPAL5和CcPAL6在进化关系上与裸子植物PAL更为接近,可能与CcPAL1~CcPAL4在次生代谢物合成过程中的功能存在较大差异。在愈伤组织增殖褐化过程中,进化树上不同分支的CcPALs表达模式各异,可能控制着酚类物质的代谢流,进而影响山核桃的再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愈伤 基因鉴定 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类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郭蓉 吕品 +7 位作者 张庆滢 张园 陈璇 许艳萍 郭孟璧 字雪靖 杨若菡 杨明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明大麻类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like,Csl)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为调控大麻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麻Csl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 【目的】探明大麻类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like,Csl)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为调控大麻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麻Csl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结果】从大麻中共鉴定得到24个Csl家族成员,除7号染色体外其余9条染色体上均有成员分布,各成员外显子数目为3~9个。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4个家族成员被分为CslA、CslB、CslC、CslD、CslE、CslG共6个亚族,其中CslC和CslD成员最多,均有6个。保守基序分析发现,Motif2和Motif3在6个亚族蛋白中均有分布,而Motif6、Motif8和Motif9仅在CslA和CslC亚族蛋白中分布,Motif1、Motif4、Motif7和Motif10仅在CslB、CslD、CslE和CslG亚族蛋白中分布。CsCsls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光响应、激素诱导元件、逆境响应元件和MYB结合位点。经公共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除CsCslB2在叶中特异表达外,大部分成员在根和茎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叶片。不同亚族成员在茎秆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及下胚轴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推测Csl家族基因除介导大麻纤维中半纤维素合成外,还参与大麻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等其他生物学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半纤维素 类纤维素合酶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逆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的芍药WOX基因家族鉴定及PlWOX5在盐胁迫下的功能分析
14
作者 彭波 马梦梅 赵苹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共9页
为了明晰芍药WOX基因家族的功能、进化关系及其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芍药WOX(PlWOX)家族成员,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结构、进化关系、基因表达模式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芍药转录组数据共鉴定出5个Pl... 为了明晰芍药WOX基因家族的功能、进化关系及其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芍药WOX(PlWOX)家族成员,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结构、进化关系、基因表达模式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芍药转录组数据共鉴定出5个PlWOX基因,其编码的氨基酸以疏水不稳定的碱性核蛋白为主。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lWOX基因分布在WUS/现代支系和古老支系上,中间支系无PlWOX基因分布。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lWOX基因上Motif的分布和数量均存在差异,并且其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中PlWOX2和PlWOX5主要在芍药叶中高表达。qRT-PCR检测结果表明,PlWOX基因对盐胁迫均具有响应,但PlWOX5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更高。过表达PlWOX5基因可以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含量促进活性氧(ROS)清除,进而增强拟南芥的耐盐性。综上,PlWOX5基因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提高芍药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X基因家族 芍药 盐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SiNF-YA亚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抗旱基因挖掘
15
作者 王春芳 张霈涵 +3 位作者 史慎奎 杨佳怡 王玉芳 祁东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为探究谷子(Setaria italica)SiNF-YA亚家族基因的功能,首先,利用多个在线网站对谷子10个SiNF-YA亚家族基因进行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次,利用Ubuntu系统和RStudio软件对谷子SiNF-YA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最后,通过对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为探究谷子(Setaria italica)SiNF-YA亚家族基因的功能,首先,利用多个在线网站对谷子10个SiNF-YA亚家族基因进行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次,利用Ubuntu系统和RStudio软件对谷子SiNF-YA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最后,通过对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探究谷子SiNF-YA5亚家族基因在干旱敏感品种、耐旱品种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谷子SiNF-YA亚家族基因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胞外分泌中,其启动子区含有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同时该基因亚家族成员与抗旱性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谷子SiNF-YA5亚家族基因在PEG处理前后,叶片和根部的表达量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谷子抗旱品种的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SiNF-YA亚家族基因 抗旱 生物信息学分析 单倍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EIN3/EI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LjEIL3在干旱胁迫下的功能分析
16
作者 徐容 李金龙 +1 位作者 陈双成 赵丹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1-90,共10页
基于金银花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对金银花EIN3/EI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基因表达模式、逆境胁迫响应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金银花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5个LjEIL家族成员,编码592~682个氨基酸,... 基于金银花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对金银花EIN3/EI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基因表达模式、逆境胁迫响应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金银花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5个LjEIL家族成员,编码592~682个氨基酸,均为酸性亲水核蛋白。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LjEIL基因分布于4条染色体,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划分为ClassⅠ和ClassⅢ2个亚族。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LjEIL基因均含有典型的EIN3结构域,且外显子-内含子组成较为简单。LjEIL基因启动子区域预测出61个顺式作用元件,以光响应元件为主,并富含茉莉酸甲酯、赤霉素、厌氧诱导、低温响应等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LjEIL基因具有典型的组织与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模式,其中LjEIL3在成熟叶、茎尖及幼芽期表达量最高。qRT-PCR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均能诱导LjEIL基因表达,其中LjEIL3上调幅度最大,且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表达量持续升高。此外,转LjEIL3基因拟南芥在20%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处理10 d后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进一步证实了LjEIL3基因在干旱胁迫中发挥正向调控的作用。综上,LjEIL3基因具有调控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功能,可为金银花抗逆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EIN3/EIL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SHMT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冰 秦家范 +4 位作者 李娜 宋梦瑶 王黎明 李君霞 马小倩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97,共12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作物中广泛存在,参与作物碳代谢、光呼吸等途径,在作物生长发育及抗逆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谷子SHMT基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谷子SHMT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分析了SiSHMTs的基因...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作物中广泛存在,参与作物碳代谢、光呼吸等途径,在作物生长发育及抗逆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谷子SHMT基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谷子SHMT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分析了SiSHMTs的基因结构、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物种间共线性、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优势单倍型等。结果表明,谷子中共有5个SiSHMTs,分子量在51.70~64.37 kD之间,空间结构相近,进化关系将其分为3组,每组成员散落在各条染色体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在启动子中包含多个光反应响应元件、厌氧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等作用元件。物种间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SiSHMT3和SiSHMT4与单子叶作物水稻、小麦、高粱、玉米存在共线性,SiSHMT3与水稻、小麦、玉米存在多个共线对。SiSHMT成员在谷子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SiSHMT4表达量较高,在穗发育过程持续高表达,并受到干旱、盐和ABA的显著诱导。SiSHMT4单倍型分析显示,Hap1为优势单倍型,在穗长、穗宽、穗重各表型中都显著优于其他单倍型。研究结果为挖掘谷子抗旱、耐盐新功能基因提供基因源,为今后选择培育高产抗逆谷子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SHMTs 基因家族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YABBY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万年 牛海龙 +3 位作者 王伟 刘红欣 李伟堂 李玉发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5,共10页
YABBY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在植物形态建成、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植物对激素信号的反应、光周期反应等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对花生YABBY基因家族进行挖掘和鉴定,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系统进化树和组织... YABBY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在植物形态建成、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植物对激素信号的反应、光周期反应等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对花生YABBY基因家族进行挖掘和鉴定,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系统进化树和组织表达模式。研究发现花生的17个YABBY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10条花生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其大部分基因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花生YABBY基因家族成员与拟南芥、大豆相同,分为5个亚族,且每个亚族均包含与拟南芥、大豆的同源基因。花生YABBY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YABBY家族参与花生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发育,表明了每个YABBY基因普遍参与组织发育。通过对花生YABBY基因家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花生YABBY基因家族启动子中含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表明花生YABBY基因家族参与花生的生长发育和多种逆境响应过程。以上结果为花生YABBY基因的后续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YABBY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bHLH基因家族鉴定与响应干旱胁迫的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荟清 苏文娟 +5 位作者 赵娜红 程钦华 朱鸿洋 樊昊琦 胡冬南 刘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80,共13页
【目的】探究油茶bHLH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应对干旱胁迫的表达调控模式。【方法】基于油茶全基因组数据,鉴定CobHLHs基因成员,分析其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研究其在油茶染色体上的分布、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家族成员间共线性分析,探究CobHLHs基... 【目的】探究油茶bHLH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应对干旱胁迫的表达调控模式。【方法】基于油茶全基因组数据,鉴定CobHLHs基因成员,分析其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研究其在油茶染色体上的分布、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家族成员间共线性分析,探究CobHLH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其在干旱胁迫、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共鉴定出127个CobHLHs。根据其系统发育关系,将其分为17个亚族。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全基因组范围内共发生了22次片段复制事件。干旱胁迫下叶组织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06个CobHLHs参与油茶干旱胁迫响应过程。组织特异表达分析发现,参与干旱胁迫的CobHLHs主要在叶中高表达,在根中表达相对较低。PEG模拟干旱胁迫和同源基因功能预测证实,9个CobHLHs的表达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干旱胁迫诱导,不同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存在差异,CobHLH071在干旱胁迫下为低表达,表现为12、48 h分别为对照的0.07和0.24倍;CobHLH006、CobHLH082在干旱胁迫下高表达,CobHLH006在12、48 h为对照的8.2、54.1倍,而CobHLH082在48 h才出现显著高表达。进一步进行ABA处理研究其可能的表达调控模式发现,CobHLH071可能通过ABA依赖负调控干旱胁迫应答。CobHLH006、CobHLH082可能通过影响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正调控油茶干旱胁迫应答,但两者的响应时间存在差异,前者可能同时存在非ABA依赖调控模式。【结论】大部分CobHLHs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参与响应,其中CobHLH071、CobHLH082在干旱胁迫下和ABA处理下均出现响应,且两者响应方式不同,研究进一步表明CobHLH可能通过不同方式参与ABA信号途径响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bHLH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 WRKY 基因家族注释及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湘玮 朱鹏锦 +7 位作者 杜英俊 宋奇琦 叶维雁 唐秀观 何江 钟云婕 欧景莉 庞新华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3-915,共13页
WRKY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菠萝蜜全基因组,共注释出61个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WRKY基因家族成员,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WRKY基因家族... WRKY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菠萝蜜全基因组,共注释出61个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WRKY基因家族成员,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WRKY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品种菠萝蜜低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进化树分析表明,菠萝蜜、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WRKY基因家族成员被分为4个亚族。(2)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61个菠萝蜜WRKY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23条染色体上。(3)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表明,位于同一亚族的菠萝蜜WRKY基因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4)进化分析显示,菠萝蜜WRKY基因家族成员在物种内存在124对片段复制基因对;物种间分析表明,菠萝蜜与拟南芥之间的同源基因对较多,而与水稻和无花果(Ficus carica)之间的同源基因对较少且有8个基因在3个物种中形成同源基因对。(5)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菠萝蜜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菠萝蜜WRKY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qRT-PCR分析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说明WRKY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品种菠萝蜜响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为了解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进化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为菠萝蜜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WRKY 基因家族 低温胁迫 表达模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