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Method of Sys ML Model for Complex Business Scenarios 被引量:1
1
作者 Yu Bing An Baoran Zhao Shicao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97-2812,共16页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mplex equipment involves multi-stage business processes,multi-level product architecture,and multi-disciplinary physical process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system model and various di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mplex equipment involves multi-stage business processes,multi-level product architecture,and multi-disciplinary physical process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system model and various disciplinary models is extremely complicated.In the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process,extensive customized development is needed to realize model integra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in different business scenarios.Meanwhile,the differences in modeling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modeling tools make it difficult to support the consistent representation of models in complex scenarios.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ystem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in complex business scenarios,a system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method was proposed.This method took the Sys ML language kernel as the core and system model function integration as the main line.Through the technical means of model view separation,abstract operation interface,and model view configuration,the model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user,multi-model,multi-view,and different business logic in complex business scenarios wer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ML 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 SERVICE graphical modeling V-busi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聚类特征的改进MRF轨面缺陷分割方法
2
作者 闵永智 刘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3-1872,共10页
针对轨面缺陷样本数量少、种类多的特点,以及在真实场景下存在迁移学习效果不稳定、阈值分割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零样本的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轨面缺陷分割方法。对采集的数据使用Gabor函数进行处理,突出缺陷特征,降低数据维... 针对轨面缺陷样本数量少、种类多的特点,以及在真实场景下存在迁移学习效果不稳定、阈值分割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零样本的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轨面缺陷分割方法。对采集的数据使用Gabor函数进行处理,突出缺陷特征,降低数据维度,得到降维特征图;对处理后的特征图进行Kmeans聚类,缩减数据分布,降低反光和阴影的影响,并将聚类结果作为预分类矩阵;通过降维特征图和预分类矩阵构建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MRF)双层图模型,并进行推理;根据模型推理出的预分类矩阵特征值来分析缺陷部分的局部几何结构;标记出缺陷区域,并完成缺陷分割。使用自采样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自采样数据集上的像素准确率、平均像素准确率、加权交并比、均交并比分别达到93.6%、80.7%、89.4%、68.2%,超过对比检测方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轨面缺陷 马尔可夫随机场 概率图模型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边协同跨域攻击建模
3
作者 陈平 刘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4-157,共4页
随着工业互联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国家战略推进,工业智能控制器逐步向云边协同开放架构演进,云边协同场景下设备扁平互联、安全边界模糊,因此产生的跨域攻击能够突破云边端各层级异构平台及其边界,并通过不稳定的物理连通性... 随着工业互联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国家战略推进,工业智能控制器逐步向云边协同开放架构演进,云边协同场景下设备扁平互联、安全边界模糊,因此产生的跨域攻击能够突破云边端各层级异构平台及其边界,并通过不稳定的物理连通性跨异构环境实施攻击。针对上述跨域攻击的复杂交互特性与可行性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日志数据的加权有向图的建模方法,并提出了通过边权重的路径攻击模式和行为特征来量化攻击概率的方法。利用加权有向图构建攻击模型,揭示了跨域攻击的核心机制。此外,基于建模设计了最优攻击路径算法,可成功高效识别攻击概率最大的路径,为后续的重点防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边协同 跨域攻击 网络物理安全 概率图模型 路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输线理论的液压系统图形化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霄 孟德远 +2 位作者 陈飞 李艾民 李昊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线建模法的液压系统建模语言,阐述了利用该建模语言进行程序实现的方法,并开发出一套面向系统的图形化建模与仿真工具。基于传输线法的组件模型可以通过时间延迟相互解耦,并采用分布式求解,仿真环境适用于分布式仿真... 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线建模法的液压系统建模语言,阐述了利用该建模语言进行程序实现的方法,并开发出一套面向系统的图形化建模与仿真工具。基于传输线法的组件模型可以通过时间延迟相互解耦,并采用分布式求解,仿真环境适用于分布式仿真。仿真时不会引入数值误差,结合高效的仿真算法显著提升设计与分析效率。最后通过液压位移伺服系统的仿真过程,验证了该建模描述语言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传输线建模法的图形化建模语言可准确高效地实现液压系统的仿真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仿真 传输线 图形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引擎的桥梁BIM正向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驷翔 柏华军 +2 位作者 夏文俊 黄亚飞 罗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针对传统BIM正向设计中建模效率低、数据管理难、产品平台受限等问题,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提供的GDMP图形引擎,自主研发了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为桥梁BIM正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针对传统BIM正向设计中建模效率低、数据管理难、产品平台受限等问题,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提供的GDMP图形引擎,自主研发了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为桥梁BIM正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使用C++编程语言对引擎接口进行自主研发及封装,提出“模型+数据”的桥梁BIM正向设计建模技术,实现了构件模板参数化生成及修改、构件实例数据管理及维护更新、方案自适应生成及更新迭代的全业务流程技术支持等功能。依托宜涪高速铁路项目,采用研发的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实现项目示范段范围桥梁的参数化建模、数据集成和可视化渲染,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及工程适用性。本文探索了国产引擎在桥梁BIM正向设计及应用中的可能性,为我国桥梁工程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正向设计 桥梁工程 图形引擎 全桥设计系统软件 自主研发 参数化建模 集成与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气胸风险的预测模型
6
作者 韩蕃颉 王海滨 +2 位作者 李淋淋 郭冉 刘长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12-2417,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PCNB)后气胸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医院接受CT-PCNB检查的246例患者,按照随机抽样分为训练集(n=144)、验证集(n=102)。在训练集中对CT-PCNB术后... 目的构建并验证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PCNB)后气胸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医院接受CT-PCNB检查的246例患者,按照随机抽样分为训练集(n=144)、验证集(n=102)。在训练集中对CT-PCNB术后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CT-PCNB术后发生气胸的危险因素后构建列线图模型,验证集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伴肺基础疾病、病灶直径<2 cm、病灶至胸膜距离≥10 mm、穿刺过叶间胸膜、穿刺胸膜次数≥2次是训练集中CT-PCNB术后发生气胸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训练集中6项影响CT-PCNB术后发生气胸的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ROC曲线结果显示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2、84.50%、67.50%。采用验证集患者数据对训练集中CT-PCNB术后气胸发生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结果显示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20.845、83.00%、69.50%,且训练集、验证集列线图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3、1.225,P>0.05),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基于CT-PCNB术后发生气胸的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CT-PCNB术后发生气胸的效能较高,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穿刺活检 体层摄影术 术后气胸 风险预测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汶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7
作者 刘笑语 武玮 杨程珺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2,共14页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并识别主要驱动因素,对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nVEST模型从生境质量、产水量、碳储量和土壤保持等4方面对2000—2020年大汶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利用Pearson系数和地理探测...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并识别主要驱动因素,对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nVEST模型从生境质量、产水量、碳储量和土壤保持等4方面对2000—2020年大汶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利用Pearson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探究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大汶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草地呈减少趋势;(2)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较小,空间异质性明显,高值主要分布在北部泰山、中部徂徕山以及东部新泰新甫山;(3)生境质量呈变差趋势,产水量呈增加趋势,碳储量基本保持稳定,土壤保持则先减少后增加,产水量与碳储量呈权衡关系,其余生态系统服务间呈协同关系;(4)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受年平均温度、高程和年降水量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受人口密度和GDP等经济社会因素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变化 InVEST模型 地理探测器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8
作者 张称心 孙家盛 段阳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针对目前机床夹具设计领域中存在的知识挖掘深度不足、利用率不高且过度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顶向下方式的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将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分为原理规则类和功能描述类,利用本体建模语言(OWL... 针对目前机床夹具设计领域中存在的知识挖掘深度不足、利用率不高且过度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顶向下方式的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将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分为原理规则类和功能描述类,利用本体建模语言(OWL)对这两类知识进行了本体建模,构建了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其次,在模式层的指导下,以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规则文档和设计实例为数据源,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算法(BiLSTM-CRF)对其进行了知识抽取,得到了结构化的机床夹具设计知识;然后,运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结构化的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得到了知识图谱的数据层;最后,以轴承套筒法兰的夹具设计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考虑到企业对同一夹具结构的不同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数据科学算法(GDS)的相似元件替代法,对夹具知识图谱中47个定位元件节点进行了相似度计算,得到了1081条相似度数据样本,并构建了综合评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相似度阈值设置为0.76时,将定位元件进行替换的精确率达到了84%。通过建立知识图谱,完成了机床夹具设计的两类知识的有效关联,为构建数据驱动的机床夹具智能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智能设计 知识图谱 知识抽取 知识融合 本体建模语言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算法 图形数据科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lidation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based degradation model 被引量:1
9
作者 Yunxia Chen Zhiguo Zeng Rui K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4期553-559,共7页
Distribution-based degradation models (or graphical approach in some literature) occur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However, few of existing methods have taken the validation of the built model into consideratio... Distribution-based degradation models (or graphical approach in some literature) occur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However, few of existing methods have taken the validation of the built model into consideration. A validation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based model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ince the model can be expressed as consisting of assumptions of model structures and embedded model parameter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arries out the validation from these two aspects. By using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he rationality of degradation distributions, suitability of fitted models and validity of degradation models are validated respectively. A new statistical technique based on control limits is also proposed, which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validation of degradation models' validity. The case study on degradation modeling of an actual accelerometer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validation problem of distribution-based de qradation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radation model distribution-based degradationmodel graphical method model validation control lim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GERT network parameter estimation model for mission effectiveness of joint operation system 被引量:6
10
作者 FANG Zhigeng WU Shuang +1 位作者 ZHANG Xiaoli SUN Yunk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394-1406,共13页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joint oper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mon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eapon equipment.With the consideration that existing models of syste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e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joint oper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mon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eapon equipment.With the consideration that existing models of syste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eldom describe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among equipment clearly as well as reflect the dynamic,th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ADC-GERT)network parameter estimation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DC model and the joint operation system structure.Firstly,analysis of the joint operation system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process is conducted to build the GERT network,where equipment subsystems are nodes and activities are directed arches.Then the mission effectiveness of equipment subsystems is calculated by the ADC model.The probability transfer parameters are modified by the mission effectiveness of equipment subsystems based on the Bayesian theorem,with the ADC-GERT network parameter estimation model constructed.Finally,a case study is used to validate the efficiency and dynamic of the ADC-GERT network parameter estima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operation system system mission effectivenes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model 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GERT) parameter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ining process model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11
作者 王太勇 汪文津 +2 位作者 汪文颖 范胜波 罗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5年第S2期34-40,共7页
Virtual manufacturing is fast becoming an affordable technology with wide-ranging applications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Its advantages over existing technology are primarily that users can visualize, feel involvement ... Virtual manufacturing is fast becoming an affordable technology with wide-ranging applications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Its advantages over existing technology are primarily that users can visualize, feel involvement and interact with virtual representations of real world activities in real time. In this paper, a virtual cutting system is built which can simulate turning process, estimate tool wear and cutting force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etc. Using the simulated machining environment in virtual reality (VR), the user can practise and preview the operations for possible problems that might occur during implementation. This approach enables designers to evaluate and design feasible machining processes in a consistent manner as early as possibl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NC graphics verific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ol wear estimation model cutting force predic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矿山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关联的剖面图更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应显 李佳莹 +1 位作者 杨红霞 叶永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29,164,共8页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不断变化,需要随之更新地质剖面图以真实反映当前矿山的地质构造与地层性质。针对目前剖面图更新方法存在剖面图内部图元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交互不畅导致剖面图更新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矿山...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不断变化,需要随之更新地质剖面图以真实反映当前矿山的地质构造与地层性质。针对目前剖面图更新方法存在剖面图内部图元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交互不畅导致剖面图更新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矿山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关联的剖面图更新方法。通过设计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与剖面图元关联关系的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实现模型图元与剖面图元对象名称的关联;通过在剖面图上设置水平和高程位置的定位坐标,将剖切所得对象关联至相应的剖面图位置,实现模型图元与剖面图元空间位置坐标的关联,以达到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与剖面图属性信息、空间信息等图元数据关联的目的;根据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中发生改变的图元确定需要更新的区域,提取区域内各剖面线并根据关联关系得到相应的剖面图,进一步通过遍历判断图元属性更新标志位和几何更新标志位的状态,自动更新各剖面图中属性或几何形状发生变化的剖面图元。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剖面图与矿山三维地质模型的关联,以及剖面图的自动更新;利用该方法自动更新后的剖面图中定位坐标数据与更新前一致,验证了剖面图更新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三维地质模型 剖面图自动更新 图元关联 剖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NSched:面向GPU的图神经网络推理任务调度框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庆骁 刘轶 +4 位作者 杨海龙 王一晴 贾婕 栾钟治 钱德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由于频繁的显存访问,图神经网络GNN在GPU上运行时往往资源利用率较低。现有的推理框架由于没有考虑GNN输入的不规则性,直接适用到GNN进行推理任务共置时可能会超出显存容量导致任务失败。对于GNN推理任务,需要根据其输入特点预先分析并... 由于频繁的显存访问,图神经网络GNN在GPU上运行时往往资源利用率较低。现有的推理框架由于没有考虑GNN输入的不规则性,直接适用到GNN进行推理任务共置时可能会超出显存容量导致任务失败。对于GNN推理任务,需要根据其输入特点预先分析并发任务的显存占用情况,以确保并发任务在GPU上的成功共置。此外,多租户场景提交的推理任务亟需灵活的调度策略,以满足并发推理任务的服务质量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GNNSched,其在GPU上高效管理GNN推理任务的共置运行。具体来说,GNNSched将并发推理任务组织为队列,并在算子粒度上根据成本函数估算每个任务的显存占用情况。GNNSched实现了多种调度策略来生成任务组,这些任务组被迭代地提交到GPU并发执行。实验结果表明,GNNSched能够满足并发GNN推理任务的服务质量并降低推理任务的响应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图形处理器 推理框架 任务调度 估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异构在线评论的开放式创新社区创意采纳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嘉宇 李贺 +2 位作者 沈旺 祝琳琳 李世钰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0,共13页
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以获得市场优势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企业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已有的以在线评论为数据源预测开放式创新社区中创意采纳的研究主要依靠单一的文本特征。基于启发式系统性说服理论,本文提出... 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以获得市场优势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企业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已有的以在线评论为数据源预测开放式创新社区中创意采纳的研究主要依靠单一的文本特征。基于启发式系统性说服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开放式创新社区创意采纳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基于信任转移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基础上,归纳了多源异构在线评论的定义,并从启发式评论者特征、启发式评论特征和系统性评论特征3个层次特征来描述创意。此外,还引入图注意力网络实现了3个层次创意特征的融合。本文从真实的开放式创新社区收集了数据集,验证了本文模型及其各个特征,该模型准确预测创意采纳的综合性能大约在97%,图模型特征融合后的分类预测结果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图模型在特征融合中的有效性,而且从融合评论特征和评论者特征的角度,为创意采纳预测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异构在线评论 数据融合 图模型 开放式创新社区 创意采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攻击的图数据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莹 郝晓燕 +2 位作者 于丹 马垚 陈永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83-2492,共10页
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是基于攻击者在进行攻击时所需的训练数据信息未知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类机器学习安全问题。针对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在图神经网络(GNN)领域的研究缺乏,提出分别用GNN可解释性方法GNNExplainer和图数据增强方法GAUG-M优... 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是基于攻击者在进行攻击时所需的训练数据信息未知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类机器学习安全问题。针对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在图神经网络(GNN)领域的研究缺乏,提出分别用GNN可解释性方法GNNExplainer和图数据增强方法GAUG-M优化图节点特征信息和边信息生成所需图数据,最终提取GNN模型的方法。首先,利用GNNExplainer方法对目标模型的响应结果进行可解释性分析得到重要的图节点特征信息;其次,通过对重要的图节点特征加权,对非重要图节点特征降权,实现图节点特征信息的整体优化;然后,使用图形自动编码器作为边信息预测模块,根据优化后的图节点特征得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概率;最后,根据概率增加或者删减相应边优化边信息。实验采用5个图数据集训练的3种GNN模型架构作为目标模型提取攻击,得到的替代模型达到了73%~87%的节点分类任务准确性和76%~89%的与目标模型性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 图数据生成 图神经网络 图神经网络可解释性 图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RSNet的残缺油桃外形点云补全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珂 徐焕良 +2 位作者 任守纲 单美轩 王浩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91,共9页
[目的]利用深度相机采集到的油桃数据在进行三维重建时,存在摄像头视野限制,导致油桃点云出现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油桃表型分析的准确度。为了提高油桃分级分类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重建的油桃片外形参数估测方法。[方法... [目的]利用深度相机采集到的油桃数据在进行三维重建时,存在摄像头视野限制,导致油桃点云出现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油桃表型分析的准确度。为了提高油桃分级分类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重建的油桃片外形参数估测方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结构的粗粒度点云生成网络(coarse-grained realistic structure with point cloud generation network,CGRSNet)。该网络首先通过编码、解码机制构建点云补全网络,通过新的采样算法对原始点云提取不同维度下的特征信息,提升油桃表型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自解码器自上而下进行多维度点云补全,最终得到完整的油桃形状,最后用模型的参数预估模块预估油桃体积。利用多组参数构建的油桃几何模型离散成点云数据输入CGRSNet网络,得到油桃几何模型外形补全的预训练模型,再利用真实油桃点云数据对预训练模型CGRSNet做模型迁移的参数微调。[结果]该补全网络对油桃数据集补全结果的倒角距离为0.196 cm。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体积估测的RMSE和R^(2)分数为2.47 cm^(3)和0.94,相较于PF-Net的RMSE和R^(2)分数提升约0.88 cm^(3)和0.01。[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CGRSNet的油桃外形参数估测算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形 点云补全 模型迁移 深度学习 油桃表型 体积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计算模型的斜盘式柱塞泵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志鹏 汤永 +2 位作者 孙云伟 杨广根 巴德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3,共12页
斜盘式柱塞泵广泛应用在直升机疲劳试验的液压系统中,其流动特性对液压系统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使用立体几何方法分析了斜盘式柱塞泵柱塞运动轨迹,基于图形解析法推导了过流面积公式,并编写相应Matlab程序实现吸排油过流面... 斜盘式柱塞泵广泛应用在直升机疲劳试验的液压系统中,其流动特性对液压系统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使用立体几何方法分析了斜盘式柱塞泵柱塞运动轨迹,基于图形解析法推导了过流面积公式,并编写相应Matlab程序实现吸排油过流面积自动化计算;构建了考虑流量倒灌及泄漏的单柱塞流动模型,结合AMESim软件实现柱塞泵三维计算模型向一维计算模型的转变;依据初始工况计算结果分析了柱塞泵的流动特性及其产生流量脉动的原因,并使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三维模型所获得的流量脉动计算结果验证了一维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包含运行温度、工作压力及柱塞泵调节参数)对出口流量脉动率的影响,从降低流量脉动率进而提高直升机疲劳试验精度的角度分析了试验中柱塞泵调节控制要点。文中提出的一维计算模型可显著提高柱塞泵仿真计算速率,便于后续柱塞泵的改进设计以及将其作为子系统添加到虚拟数字试验平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盘式柱塞泵 图形解析法 一维计算模型 计算速率 流量脉动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传递的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向龙 潘泉 +2 位作者 马恩淳 郝宇航 云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5-1245,共11页
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需要解决目标跟踪、数据关联与航迹管理3个子问题,然而这3个子问题相互耦合,采用开环序贯估计算法会导致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方法,该方法在联合优化框架下解决目标跟踪、数... 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需要解决目标跟踪、数据关联与航迹管理3个子问题,然而这3个子问题相互耦合,采用开环序贯估计算法会导致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方法,该方法在联合优化框架下解决目标跟踪、数据关联与航迹管理3个子问题.首先,建立机载雷达组网航迹融合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并将其转换为因子图.其次,将因子图分解为置信传播区域与平均场近似区域.目标运动状态的统计模型服从共轭指数模型,因此采用平均场近似以获得简单的消息传递更新公式.数据关联包含一对一约束,因此采用置信传播.目标存在状态同样采用置信传播,以获得更好的近似结果.最后,可以通过闭环迭代框架近似估计后验分布,从而有效处理目标跟踪、数据关联与航迹管理之间的耦合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多假设跟踪算法和联合概率密度关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融合 消息传递 概率图模型 平均场近似 置信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东北三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分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盖兆雪 王子彤 赵映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2-632,共11页
【目的】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分区研究,对于区域耕地低碳利用和用地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推进耕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方法】构建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目的】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分区研究,对于区域耕地低碳利用和用地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推进耕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方法】构建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借助超效率SBM模型(Super slacks-based measure)和ArcGIS软件揭示研究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两维图论聚类法进行耕地利用生态分区,提出各分区方向。【结果】①2010—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核密度波峰呈“双峰—单峰—双峰”的分布特征,主峰由“宽峰”转变为“尖峰”,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地区差异逐渐缓解;②低效率型波峰由“双峰”向“单峰”转变,生态效率极化现象趋于好转;中效率型波峰为“一主一小”的双峰形态,生态效率呈现两极分化的区域聚集现象;高效率型主峰高度降低,生态效率内部差异逐步减小;③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存在集聚效应,形成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热点区向南扩展,冷点区围绕西南部移动,呈“收缩—扩大—收缩”趋势。④将耕地利用划分为耕地利用生态先导区、均衡区、互补区和升级区4个区,制定区域差异化的耕地低碳利用措施。【结论】研究结果有利于东北三省耕地低碳利用和优化用地布局,以期为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推进耕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 分区 低碳 超效率SBM模型 两维图论聚类 东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人工蜂群算法的3RPUP_(c)-UPS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振振 张彦斌 +2 位作者 张双 宋黎明 李耀光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18,共8页
针对3RPUP_(c)-UPS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求解困难的问题,对新型3RPUPc-U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构建出位置正解求解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人工蜂群算法(P-ABC)的并联机构运动学求解方法。首先,根据机构的拓扑特性,计... 针对3RPUP_(c)-UPS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求解困难的问题,对新型3RPUPc-U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构建出位置正解求解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人工蜂群算法(P-ABC)的并联机构运动学求解方法。首先,根据机构的拓扑特性,计算得到了方位特征集、自由度和耦合度;然后,根据机构的几何特征,基于姿态变换矩阵和动平台投影方程,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逆解方程,并对比了MATLAB和SOLIDWORKDS的仿真结果,验证了逆解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将运动学逆解方程转化为最小化求解问题,构建出了适合优化算法的运动学正解模型,并利用MATLAB的软件交互界面(GUI)功能,开发出用于计算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的软件,分别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人工蜂群算法(ABC)和P-ABC算法,对该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P-ABC算法单次求解时间在0.5 s内,求解误差级别为10-20,相对于ABC算法,运行时间缩短了50.02%;而相对于POS算法,其求解精度提高了10个数量级。P-ABC算法能够用于求解该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可以为研究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学 并联机构 位置正解求解模型 方位特征集 粒子-人工蜂群算法 软件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