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aging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ttitude jitter effect on topographic mapping for lunar orbiter stereo optical cameras
1
作者 CHEN Chen TONG Xiao-Hua +4 位作者 LIU Shi-Jie YE Zhen HUANG Chao-Wei WU Hao ZHANG Ha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2-730,共9页
The geometric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orbiter attitude jitte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stereo m... The geometric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orbiter attitude jitte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stereo mapping camera equipped on lunar orbiter before launching.In this work,an imaging simul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 attitude jitter is presented.The impact analysis of different attitude jitter on terrain undulation is conduct-ed by simulating jitter at three attitude angles,respectively.The proposed simulatio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rigor-ous sensor model,using the lunar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and orthoimage as reference data.The orbit and attitude of the lunar stereo mapping camera are simulated while considering the attitude jitter.Two-dimensional simulated stereo images are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and attitude of the orbiter in a given orbit.Experi-ment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by the DEM with the simulated stereo image.The simulation imag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nsure imaging efficiency without losing the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The effect of attitude jitter on the stereo mapping accuracy of the simulated images was analyzed through a DEM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graphic mapping lunar orbiter stereo camera attitude jitter imaging simula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11n模型的棉花田间复杂环境障碍物检测方法
2
作者 韩科立 王振坤 +3 位作者 余永峰 刘淑平 韩树杰 郝付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20,共10页
针对棉花田间复杂环境障碍物被遮挡致准确检测难、边缘设备算力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11n模型的田间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采用轻量级网络StarNet作为主要特征提取网络,并引入DBA模块(Dynamic position bias attention b... 针对棉花田间复杂环境障碍物被遮挡致准确检测难、边缘设备算力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11n模型的田间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采用轻量级网络StarNet作为主要特征提取网络,并引入DBA模块(Dynamic position bias attention block)重构C2PSA(Convolutional block with parallel spatial attention),以增强多尺度特征之间的交互能力;其次,使用KAGNConv(Kolmogorov-Arnold generalized network convolution)替换基线模型C3k2(Cross stage partial with kernel size 2)模块中的瓶颈结构,实现对精细特征提取的同时,给予模型更高灵活性和可解释性;最后,集成分离与增强注意力模块(Separated and enhancement attention module,SEAM)至检测头,增强模型在遮挡场景中的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YOLO 11n-SKS与基线模型相比精确率、召回率、mAP_(50)、mAP_(50-95)分别提升2.3、2.1、1.3、1.4个百分点,达到91.7%、88.3%、91.9%、62.3%,模型浮点数运算量仅为4.4×10^(9)FLOPs,模型参数量减少17.1%。本研究模型在性能和计算复杂度之间实现了较好的平衡,满足棉田收获作业场景中实时检测需求,降低了部署边缘设备算力要求,为采棉机自主安全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棉机 障碍物检测 深度相机 YOLO 11n模型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ntNet++网络的3D点云数据语义分割与无序抓取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向艳芳 龙罡 张家臣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2,184,共8页
针对复杂场景下分拣工件摆放随意、堆叠杂乱,导致机器人抓取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ointNet++网络的3D点云数据语义分割与无序抓取系统。首先,采用归一化算法对采集到的场云数据进行了预处理,解决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问题;然后,... 针对复杂场景下分拣工件摆放随意、堆叠杂乱,导致机器人抓取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ointNet++网络的3D点云数据语义分割与无序抓取系统。首先,采用归一化算法对采集到的场云数据进行了预处理,解决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问题;然后,调整了传统的PointNet++模型参数,优化了提取特征的深度与广度;设计了多尺度分割(MSG)模块,通过PointNet++特征提取和分割点云特征传递,对不同尺度下点云数据的上下文信息进行了整合,提升了PointNet++模型运行效率,增强了模型对工件的分割能力;最后,研究了不同算法在散堆工件数据集上的网络训练结果,设计了基于RGB-D深度相机的机器人分拣实验,对改进策略进行了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PointNet++网络对散堆工件进行检测,其准确率可达97.3%,运算的时间为2 s以内,定位的误差为3 mm以内。该分割方法在识别精度和分拣效率方面均表现优异,能够有效辅助机器人进行实时工件分拣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堆工件分拣 PointNet++ 特征提取 多尺度分割模块 深度相机 识别精度 分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机响应值预测的光谱重建方法研究
4
作者 梁金星 周文森 +4 位作者 胡鑫 李壹帆 王鼎康 李宁 彭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9-1819,共11页
光谱是颜色信息的指纹,也是表征物质物化属性的重要特征,对于颜色高保真复制和物质识别分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光谱重建的光谱成像技术利用成像系统拍摄物体表面数字图像,并通过光谱重建计算得到物体的光谱图像,能够克服传统RGB图... 光谱是颜色信息的指纹,也是表征物质物化属性的重要特征,对于颜色高保真复制和物质识别分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光谱重建的光谱成像技术利用成像系统拍摄物体表面数字图像,并通过光谱重建计算得到物体的光谱图像,能够克服传统RGB图像对成像条件的依赖性,更加精细地表征和识别物体。相对于价格昂贵的高光谱相机而言,该项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获取效率,降低设备成本。尽管该技术在实验室已经取得较好的进展,但其面向光源多变、光照不均、以及成像参数易变的开放环境应用时,仍面临许多挑战。光谱重建技术对成像条件变化敏感,以上因素导致成像条件的多变性,使得单一成像条件下构建的光谱重建模型难以成像多变的开放环境。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相机raw响应值预测的光谱重建方法。方法以数码相机适应模型为基础,通过预测训练样本集在任意成像条件下的raw响应值,对相机进行光谱特性化建模,然后对相同成像条件下的测试对象进行光谱重建,能够有效克服开放环境下光谱重建面临的成像条件多变难题。研究以Colorchecker SG140色卡为训练样本,以Colorchecker 24色卡为测试样本,分别在实验室和开放环境的不同成像条件下对方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室不同成像条件下,利用预测响应值对拍摄响应值的光谱重建的平均RMSE为4.02%,平均色差ΔE_(00)为5.3;在开放环境不同成像条件下,利用预测响应值对拍摄响应值的光谱重建的平均RMSE为3.2%,平均色差ΔE_(00)为4.5,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实验室和开放环境下的有效性,为开放场景下的光谱重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考方案。此外,研究发现所提方法对使用的光谱重建算法敏感,不同的光谱算法在光谱和色度方面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重建 开放环境 数码相机 成像模型 raw响应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鸟瞰图视角下相机/激光雷达融合感知算法
5
作者 夏若炎 徐晓苏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182,共13页
在自动驾驶感知任务中,通过将不同模态的信息投影到统一的空间表示,实现基于鸟瞰图的相机和激光雷达特征多模态融合已成为主流研究范式。虽然BEVFusion等代表性框架能够实现较高的三维目标检测精度,但其在二维图像特征向BEV空间的视角... 在自动驾驶感知任务中,通过将不同模态的信息投影到统一的空间表示,实现基于鸟瞰图的相机和激光雷达特征多模态融合已成为主流研究范式。虽然BEVFusion等代表性框架能够实现较高的三维目标检测精度,但其在二维图像特征向BEV空间的视角转换过程中依赖深度预测,该模块不仅模型复杂、参数冗余,还存在推理效率低、内存消耗高等问题,对硬件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限制了模型在边缘设备或资源受限场景中的部署与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在BEVFusion框架基础上,围绕视角转换过程的精度与效率瓶颈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相机与激光雷达信息的BEV视觉特征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激光雷达提供的深度信息替代图像深度预测,通过将其嵌入图像特征表达过程,实现对原有视角转换路径的结构性简化,并对BEV空间构建与池化模块进行了精简重构,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三维物体检测精度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后方案将关键模块推理时间缩短至原方案的16%,端到端推理速度提升83%,峰值显存占用降低27%,同时显著减轻了对输入图像分辨率的限制,增强了模型对算力资源的适应能力,提升了其在实际部署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相机 融合感知 鸟瞰图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桐庐县三种地栖性鸟类栖息地分析
6
作者 周晓 汪锦辉 朱振贤 《绿色科技》 2025年第6期7-11,26,共6页
浙江省桐庐县在2022-2023年调查过程中,共记录到4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一级4种和二级41种),红外相机监测发现地栖型鸟类种类繁多,活动区域存在重合,但是否存在矛盾还有待商榷。为珍稀濒危地栖性鸟类在桐庐县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 浙江省桐庐县在2022-2023年调查过程中,共记录到4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一级4种和二级41种),红外相机监测发现地栖型鸟类种类繁多,活动区域存在重合,但是否存在矛盾还有待商榷。为珍稀濒危地栖性鸟类在桐庐县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依据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分析这3种鸟类在研究区域内的生境变化情况,并预测接下来20年内,该区域内这3种鸟类的栖息地是否会发生冲突或矛盾。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白鹇、白颈长尾雉和勺鸡在现有的适宜栖息地上有显著重叠,种间竞争更为激烈。未来20年内,白颈长尾雉和白鹇的最适宜栖息地可能会发生重叠,出现更大竞争压力和生境冲突,应采取对应措施以减少在重叠区域可能会出现的物种生态位冲突;而勺鸡的适应生存栖息地会出现剧烈缩减,应针对其现有的适宜生存栖息地展开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白鹇 白颈长尾雉 勺鸡 MaxEnt模型 栖息地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体棋盘模型的广角相机快速标定法
7
作者 杨欣蕊 陈俊彪 +1 位作者 杜昭 高明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270,共8页
针对靶场试验设备光学参数获取时,二维标定法需多幅多角度图片而导致操作繁琐、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立体棋盘模型的广角相机快速标定法。设计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立体棋盘模型构建算法,采用单尺度模板获取亚像素角点,设置动... 针对靶场试验设备光学参数获取时,二维标定法需多幅多角度图片而导致操作繁琐、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立体棋盘模型的广角相机快速标定法。设计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立体棋盘模型构建算法,采用单尺度模板获取亚像素角点,设置动态种子库,通过角点预测和能量最小化算法,以种子点为中心扩展棋盘格,利用均值点距离之和最小排除干扰项;将立体棋盘模型拆分为3个二维棋盘格,结合张氏标定法求解相机参数,利用光束平差法和2σ阈值减少重投影误差。实验表明,所提算法与生长棋盘格算法相比,平均运行时间下降了92%,模型构建成功率提升了82.61%,所提方法与利用三维世界坐标的直接求解法相比,降低了标定板结构变化对畸变参数解算精度影响,重投影误差减少了62.7%,与二维标定法相比,在保持较高标定精度的同时,工作量降低近4倍,标定结果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棋盘模型 相机标定 区域生长 亚像素角点 光束平差法 畸变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Glue的相机和激光雷达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
8
作者 刘全超 何舒文 +2 位作者 张涛 王飞 郝强国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7,88,共8页
针对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因碰撞、颠簸导致相机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位姿发生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和相机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方法。将多帧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累积,SuperGlue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出雷达图像和相机图像特征匹配点,RANSAC... 针对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因碰撞、颠簸导致相机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位姿发生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和相机位姿变换的自动检测方法。将多帧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累积,SuperGlue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出雷达图像和相机图像特征匹配点,RANSAC和重投影误差最小化计算位姿变换矩阵,得到相机和激光雷达的位姿变换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旋转误差优于2°,平移误差不大于1 cm,可以有效检测出相机的位姿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标定 点云密集化 相机模型 SuperGlue神经匹配网络 位姿变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设计
9
作者 邬杰 张宁波 +1 位作者 殷培东 宋旭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为解决现有基于自然射线的煤矸识别方法无法直接计算放煤口混矸率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放煤口放出量,结合自然射线煤矸识别数据计算混矸率,辅助确定合理的放煤口关闭时机。系统采用栅... 为解决现有基于自然射线的煤矸识别方法无法直接计算放煤口混矸率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放煤口放出量,结合自然射线煤矸识别数据计算混矸率,辅助确定合理的放煤口关闭时机。系统采用栅线投影法,向放煤口附近刮板输送机的煤流表面投影栅格图像,利用双目相机扫描获取煤流轮廓的高精度点云数据;通过投影和微距格网划分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引入有限元体积计算方法切片处理,结合梯形法计算切片体积并求和,得到煤流总体积。同时设计伸缩支架结构,实现探测器的灵活调节与安全保护。实验室试验表明,系统在不同煤流堆积状态下测量误差均低于5%。其中,平铺状态误差约5%,堆体状态误差4.6%~4.9%,均方根误差0.2952,显示出高精确度与稳定性。该系统为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放煤提供了可靠的实时监测数据,支持混矸率精准计算,对提升煤矸自动识别技术的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放煤量监测 双目相机 点云模型 放顶煤 采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FAST算法和双像光束法平差的相机标定方法
10
作者 宋胜嘉 朱勇超 +1 位作者 苏杰 陆秋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3-838,共6页
非量测相机以价格低、体积小、使用灵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测量工作中,但相机标定结果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针对现有相机标定方法存在着精度不够或标定效率不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联合加速分割检测特征(features from accelerated... 非量测相机以价格低、体积小、使用灵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测量工作中,但相机标定结果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针对现有相机标定方法存在着精度不够或标定效率不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联合加速分割检测特征(features from accelerated segment test,FAST)算法和双像光束法平差的相机标定方法。首先利用FAST算法对像片标志点自动提取,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方法解得相机内、外参数初值;然后基于固定基线长度约束的双像光束法平差模型解算相机相关参数,并通过分类阈值方法提高模型收敛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普通双像光束法平差的精度有所提升,其标定后的中误差达到0.0064 mm,且实现了相机标定流程的半自动化,提高了作业效率,有望应用于实际场景的相机标定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标定 双像光束法 平差模型 FA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or planning method for visual tracking in 3D camera networks 被引量:1
11
作者 Anlong Ming Xin C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6期1107-1116,共10页
Most sensors or cameras discussed in the sensor network community are usually 3D homogeneous, even though their2 D coverage areas in the ground plane are heterogeneous. Meanwhile, observed objects of camera networks a... Most sensors or cameras discussed in the sensor network community are usually 3D homogeneous, even though their2 D coverage areas in the ground plane are heterogeneous. Meanwhile, observed objects of camera networks are usually simplified as 2D points in previous literature. However in actual application scenes, not only cameras are always heterogeneous with different height and action radiuses, but also the observed objects are with 3D features(i.e., height).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nsor planning formulation addressing the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visual tracking in 3D heterogeneous camera networks that track and detect people traversing a region. The problem of sensor planning consists of three issues:(i) how to model the 3D heterogeneous cameras;(ii) how to rank the visibility, which ensures that the object of interest is visible in a camera's field of view;(iii) how to reconfigure the 3D viewing orientations of the camera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ometric properties of 3D heterogeneous camera networks and addresses an evaluation formulation to rank the visibility of observed objects. Then a sensor plann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visual tracking. Finally,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improve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 model sensor planning camera network visual 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精确校正
12
作者 王强 刘阳 +3 位作者 刘思齐 胡迪 崔希民 范生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2,119,共6页
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 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影像牛顿迭代精确校正算法。首先利用十参数标定模型将像点理想值和实际值进行重组,构建以像点实际值为待求量的非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牛顿迭代法对影像中畸变部分进行局部线性逼近求解;最后采用间接重采样方法实现精确校正的目的。以移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相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牛顿迭代法校正可以得到高精度的优质去畸变影像,对避障相机的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本文算法适用于移动机器人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的畸变精确去除,为后续立体匹配环节生成优质的双目核线影像提供了可靠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校正 十参数标定模型 牛顿迭代法 导航避障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载相机采集图像的智能汽车测试场景关键性量化模型
13
作者 朱冰 黄殷梓 +2 位作者 赵健 张培兴 薛经纬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3,576,共8页
车载相机图像是构建智能汽车测试场景库的主要数据来源,但其中关键测试场景发生概率低,大部分场景的测试价值小,若将其直接应用于智能汽车测试会浪费大量测试资源。本文提出一种面向车载相机采集图像的智能汽车测试场景关键性量化模型... 车载相机图像是构建智能汽车测试场景库的主要数据来源,但其中关键测试场景发生概率低,大部分场景的测试价值小,若将其直接应用于智能汽车测试会浪费大量测试资源。本文提出一种面向车载相机采集图像的智能汽车测试场景关键性量化模型。首先,基于实车相机参数对实车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输出对行车安全具有影响的参数;其次,基于风险场理论将参数整合,输出测试场景关键性量化结果;最后,对实车采集的图像进行测试场景关键性量化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精确输出测试场景关键性的具体数值,进而对比不同场景的测试价值,证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筛选智能汽车关键测试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测试场景 关键性量化模型 车载相机图像 风险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噪声平板下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
14
作者 李东升 王国嫣 +2 位作者 刘锦新 范红旗 李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98-2907,共10页
光学复眼在无人系统的精确定位制导、避障导航等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学复眼的高精度标定是保障上述任务质量的前提。通常经典的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要求光学复眼的每个子眼都必须观测到完整的棋盘格,然而,由于光学复眼结... 光学复眼在无人系统的精确定位制导、避障导航等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学复眼的高精度标定是保障上述任务质量的前提。通常经典的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要求光学复眼的每个子眼都必须观测到完整的棋盘格,然而,由于光学复眼结构的复杂性,在实际标定过程中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为解决张氏标定法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噪声平板的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算法,该算法通过子眼拍摄随机噪声平板的局部信息,可简单快速地实现任意构型和子眼数量的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为了提高光学复眼标定的稳定性,设置多阈值匹配机制解决子眼视场特征点数量稀疏导致图像匹配失效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的误差模型,用来衡量所提出算法的精确度。在与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进行实验对比中,验证所提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在光学复眼实物系统中,验证了所提联合标定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复眼 随机噪声平板 内外参联合标定 平均重投影误差 广义相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视觉环视系统实验平台
15
作者 董延超 刘宇灏 +3 位作者 李劲松 张露露 曾超 邓海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为了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感知盲区和障碍物,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提出了一种车载视觉环视系统实验平台。利用安装在车辆前、后、左、右的多台鱼眼相机实时采集车辆周边视频数据,生成以车辆为参考中心的环视鸟瞰图,为驾驶员提供360... 为了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感知盲区和障碍物,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提出了一种车载视觉环视系统实验平台。利用安装在车辆前、后、左、右的多台鱼眼相机实时采集车辆周边视频数据,生成以车辆为参考中心的环视鸟瞰图,为驾驶员提供360°无死角的环境视觉信息。最后,通过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环视系统 鱼眼相机模型 投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三维视觉的燃料组件水下在位变形测量方法
16
作者 许小进 贺钰 +1 位作者 毛阳 王玉坤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7,共6页
为了解决燃料组件弯曲与扭曲变形水下在位测量难题,提出了基于线激光三维视觉的燃料组件水下在位变形测量方法。通过基于单层折射的水下相机标定、基于平面约束的光平面标定算法研究解决单个测量单元的标定问题;研究基于三维标定工装的1... 为了解决燃料组件弯曲与扭曲变形水下在位测量难题,提出了基于线激光三维视觉的燃料组件水下在位变形测量方法。通过基于单层折射的水下相机标定、基于平面约束的光平面标定算法研究解决单个测量单元的标定问题;研究基于三维标定工装的10组测量单元在位快速标定方法,解决测量系统全局坐标统一问题,并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标定工装的弯扭精度,进行测量精度对比试验验证。研究表明,研制的基于线激光三维视觉的燃料组件水下在位变形测量系统扭曲测量误差限为0.15°,弯曲测量误差限为0.3 mm,且整个测量时间约在1 s,测量效率和测量误差限优于现有的测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组件 水下相机标定 单层折射模型 变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六种偶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与空间利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一敏 肖梅 +7 位作者 何梦楠 李明富 侯蓉 吴鹏程 何芳 谌利民 胡杰 陈鹏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8-610,共13页
了解群落中具有相似生态位的同域分布物种的时空分布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于2021年1—12月在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应用红外相机技术进行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监测,共布设红外相机82台,总相机工作日为18710 d。... 了解群落中具有相似生态位的同域分布物种的时空分布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于2021年1—12月在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应用红外相机技术进行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监测,共布设红外相机82台,总相机工作日为18710 d。采用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占域模型(Occupancy model)分析冷季和暖季该保护区内6种偶蹄类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在冷季和暖季的日活动节律高度重叠(△≥0.80),中华扭角羚(Budorcas tibetan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和野猪(Sus scrofa)为中度重叠(△值为0.50~0.80);(2)毛冠鹿、小麂、中华扭角羚、中华斑羚和野猪的日活动模式均为双峰型,且都具有晨昏习性,中华鬣羚偏夜行性,日活动模式为多峰型;(3)在冷季,中华扭角羚的占域率最高(0.70),在暖季,中华斑羚的占域率最高(0.96),中华鬣羚在冷季和暖季的占域率均最低,分别是0.18和0.19;(4)海拔、坡度、坡向、距水源地距离及距道路距离是影响这6种偶蹄类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研究显示,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6种偶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与空间利用在冷季和暖季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不同季节偶蹄类动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该区域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偶蹄类动物 季节性 活动节律 空间利用 占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小麂的空间分布及活动节律的区域性差异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钲焱 李佳琦 +6 位作者 万雅琼 李言阔 单继红 王振宇 邵瑞清 张超 李笑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小麂(Muntiacus reevesi)是偶蹄目鹿科麂属动物,在我国种群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关于小麂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及活动节律的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为掌握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桃红... 小麂(Muntiacus reevesi)是偶蹄目鹿科麂属动物,在我国种群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关于小麂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及活动节律的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为掌握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麂进行了监测,每个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数量均为60台,相机工作日分别为9692、9659、14582 d,小麂的独立有效照片数分别为603、665、1032张,并运用单季节占域模型估算了各地区小麂的占域率和探测率,分析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以及距水源地距离等环境变量对小麂活动规律以及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桃红岭保护区和九岭山保护区的小麂偏好于海拔较低、坡度较小、植被指数较低、距水源地距离较近的区域;齐云山保护区的小麂偏好于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植被指数较高、距水源地距离较近的区域。小麂为明显的晨昏性动物,日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8:00和17:00—19:00。其日活动节律在齐云山存在显著季节差异,桃红岭保护区和九岭山保护区则无显著季节差异,各保护区之间的年活动节律不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小麂的活动节律模式及其季节性变化,进一步了解小麂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习性,为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占域模型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星光标定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其林 董明利 +2 位作者 孙鹏 燕必希 祝连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9,共12页
针对在轨摄影测量中近距离大尺寸测量需求,提出利用星光约束的大视场角摄影测量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标定方法。首先,构建了具备调节系数的星光几何投影分段函数模型。随后,针对分段星光投影模型开发多站位自标定光束平差算法。通过... 针对在轨摄影测量中近距离大尺寸测量需求,提出利用星光约束的大视场角摄影测量相机最优投影模型识别及标定方法。首先,构建了具备调节系数的星光几何投影分段函数模型。随后,针对分段星光投影模型开发多站位自标定光束平差算法。通过将光束平差算法与北方苍鹰寻优策略相结合,对投影模型调节系数、相机内方位参数、相机外方位参数及镜头畸变系数同步优化,直到星点像面重投影均方根误差达到全局最小,得到最优投影模型及其参数。实测实验表明,大视场角相机星光标定后,星点像面坐标的重投影均方根误差为1/9 pixel。在连续帧星光标定实验中,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相机参数随机误差进行了有效消除。该方法可在相机星光标定过程中识别最优投影模型并标定全部成像参数,具备连续帧标定及参数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摄影测量 大视场角相机 最优投影模型识别 星光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遥感相机强振动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朋朋 吴俊 +3 位作者 丁锴铖 辛璟焘 吕峥 孙世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174,共15页
为验证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强振动环境下对遥感相机进行多点分布式测量的可行性及精度,实现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在空间遥感器振动传感领域的应用。首先对光学遥感相机构建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振动响应分析。设计实施了系统级装... 为验证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强振动环境下对遥感相机进行多点分布式测量的可行性及精度,实现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在空间遥感器振动传感领域的应用。首先对光学遥感相机构建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振动响应分析。设计实施了系统级装机环境下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相机不同部位、形式、材料的连接工艺,提出一种使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遥感相机进行单光纤多点分布测量的试验方法,开展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试验。经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结果与标准压电式振动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对比,正弦振动加速度响应测量的最大误差为3.25%,随机振动均方根加速度响应测量的最大误差为3.14%,测量值吻合良好,拟合精度均达到0.99;仿真分析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拟合精度达到0.97,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见,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强振动环境下对相机进行多点分布式加速度测量的精度高、可行,满足系统监测要求,为光纤光栅传感在空间遥感器强振动响应的高精度测量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多点分布 强振动 遥感相机 仿真模型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