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使命、践行困境及纾困之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健 卓贞梅 +1 位作者 何毅 黄爱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肩负健康教育使命的基本逻辑、践行健康教育使命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使命的优化路径。认为,体育教师承担和肩负健康教育使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基础教育...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肩负健康教育使命的基本逻辑、践行健康教育使命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使命的优化路径。认为,体育教师承担和肩负健康教育使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体育教师践行健康教育使命的困境主要有:健康教育乏力,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素养相对偏低;资格认证缺位,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性、合法性存疑;角色认同危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保障机制缺失,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合理利益诉求难以落实;权责范围模糊,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等。提出:优化职前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在职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以“课程本位”的资格认证为突破点,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资格认证制度;强化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角色认同,搭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学习与发展平台;重视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统一规范的健康教育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明确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岗位职责,积极探索长效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体育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艳红 慕加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蕴含着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历史逻辑,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框架的理论逻辑,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动力的现实逻辑。数字化通过拓宽教育时空、提升教学能效、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专业能力延展、专业情意深化。基于此,建议培育技术自觉观念,驱动体育教师数字意识升级;构建数字资源生态,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革新;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助力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深化人机协同理念,筑牢体育教师职业价值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赋能 学校体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量表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本连 刘倩倩 张海燕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教师教育相关理论以及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研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量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绩效评价和质量提升提供相应的测量工具。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 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教师教育相关理论以及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研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量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绩效评价和质量提升提供相应的测量工具。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的概念以及相关维度,并建立条目池;随后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完成量表条目初筛;最后运用初始量表进行测试,并分析项目鉴别度、区辨力、信度、效度等对量表进行科学性检验和修订。研制出的量表包括培训制度、培训资源、培训过程、培训服务和培训效果5个维度,共35个条目。分量表和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80~0.919之间(P<0.01),Cronbach’sα系数在0.754~0.904之间(P<0.01);各条目因子载荷在0.415~0.876之间,符合量表研制的测量学指标要求。该量表研制程序规范,信效度理想,可作为相关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教师 在职培训 满意度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共同体的理论要义、现实需求与模式构建
4
作者 刘光同 贾俊杰 刘献国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3,共7页
加强教师教学研究,引领教学实践革新,是建设高质量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核心要义与现实需求,以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点,提出“纵向共建贯通、横向共享协同、... 加强教师教学研究,引领教学实践革新,是建设高质量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核心要义与现实需求,以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点,提出“纵向共建贯通、横向共享协同、生态共生赋能”三位一体教研共同体模式。纵向维度:通过主体协作、目标衔接与效能评估,建立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整合与常态化教研联动机制,促进高校理论引领与中小学体育实践创新的互嵌共生。横向维度:依托核心驱动、动态联盟与技术赋能,构建跨区域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生态维度:以问题驱动、研学一体与反馈迭代为核心,形成“实践—评价—改进—研究—再实践”的闭环系统,推动体育教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教研共同体 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 共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干扰式智能监测的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特征
5
作者 郭强 陈志强 杨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1,56,共10页
目的通过非干扰式智能监测设备探索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性别、年级、项目特征,考察课堂运动负荷达标率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A市某中学初中生(男生89人、女生67人,4720人次)及其118节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对... 目的通过非干扰式智能监测设备探索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性别、年级、项目特征,考察课堂运动负荷达标率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A市某中学初中生(男生89人、女生67人,4720人次)及其118节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课运动负荷达标率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①运动负荷达标率均为大体育课>篮球课>田径课;②不同性别(t=1.682,P<0.05)、不同年级(t=−3.335,P<0.01)的运动负荷达标率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在80%(OR80%=3.02,P<0.05)和85%运动负荷达标率界值点(OR85%=4.33,P<0.05),男生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高于女生;在75%运动负荷达标率界值点时,八年级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高于七年级(OR75%=6.91,P<0.05)。结论①运动负荷达标率存在显著的项目、年级和性别差异;②不同体测等级和体重等级下的运动负荷达标率不存在差异性;③运动负荷达标率达到80%及以上水平时,男生达标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运动负荷 智能穿戴 中学体育 非干扰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洪亮 许文鑫 +2 位作者 郭永波 于永晖 姚蕾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基于新课改背景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量化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厘定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提出其核心要素,并据此采用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初始量表... 基于新课改背景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量化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厘定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提出其核心要素,并据此采用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初始量表;选取78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1)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833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2)的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信效度以及恒等性检验;间隔4周后,对来自样本2的12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3)的问卷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信度重测。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素养量表由评价知识、评价技能、评价态度、评价习惯、评价品格5个分量表构成,共22个题项。二阶五因子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达到统计学意义;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系数、内容效度系数、收敛效度系数均介于标准值区间;量表具有跨性别、跨学段、跨地区的测量等值性。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测量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体育教师 评价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强国战略的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益铭 高鹏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5,共9页
实现“教会,勤练,常赛”目标,亟需“精专项,会教学”的高水平专项型体育教师。立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愿景,对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时代价值、潜在可能、实现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专项型体育师资对于实现新时代学校体... 实现“教会,勤练,常赛”目标,亟需“精专项,会教学”的高水平专项型体育教师。立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愿景,对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时代价值、潜在可能、实现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专项型体育师资对于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建设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以及继承创新中华体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双减”政策的出台和体教融合的持续走深、高等体育院校的深厚底蕴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实训资源为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好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要加速“四个转变”,即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强化“一专多能”培养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培养机制,打造“本-研”贯通的师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教育 专项型体育师资 教育强国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及纾解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健 何浩 +1 位作者 张铁民 王惠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7,共9页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城市中心主义引发的人才选择机制差异,导致城乡教育失衡;传统观念扎根以及“离农”“为农”矛盾相互交织,进一步扩大了乡村体育教师的缺口;重智轻体的痼疾长期存在,促使传统体育文化和乡土知识内容逐渐消弭;教师“易下难留”与生源“城挤村空”的局面并存,加剧了教育内卷化。为解决乡村体育教师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基于政府、教师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底层逻辑,提出了以下纾解路径:借鉴“定期流动制”填补乡村体育教师缺口,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扭转“离农为农”矛盾,通过均衡配置编制资源与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为乡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提供坚实支撑;培育共生共荣关系,激活教师的多元角色赋能,共同促进课程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塑造乡村教育思维新格局,缓解教育内卷化问题,形成教育多元协同发展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体育教师 城乡体育一体化 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授者”到“架构师”: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玺超 范尧 +1 位作者 白敬 王戬勋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7,共7页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政策驱动、目标转型、专业塑造和价值引领阐明中小学体育教师从运动技能“传授者”向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政策驱动、目标转型、专业塑造和价值引领阐明中小学体育教师从运动技能“传授者”向全面发展“架构师”转型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型存在机制滞后、理念桎梏、能力约束和价值弱化四重结构性矛盾。据此提出实践路径:推动“评价体系”与“协同网络”的联合共建,促进“技能传授”与“综合育人”的范式重构,深化“学科整合”与“数字赋能”的联动发展,加快“学校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内外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小学 体育教师 角色转型 全面发展“架构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基于35部教材的分析研究
10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张凯 潘建芬 范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有近90年历史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材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是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看,《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均... 有近90年历史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材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是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看,《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均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为了指出问题及其原因,收集了迄今出版的以“体育教材教法”为名称的教材共35部,在与相关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和《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等术科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解构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存在着由于课程目标和内容定位不清晰而导致的与其他教材内容重复、教材内容结构不稳定、教材篇幅差别大并趋向臃肿、教材内容偏离教学实际需要、教法分类不科学等缺陷和不足。基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提出应将《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定位于“体育教材与教法的中观理论体系”的思路,并同时对“体育教材的中观理论体系”与“体育教法的中观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 学校体育发展 体育教材 体育教法 中观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验到证据: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经展 王琪 成功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运用循证探究等研究方法,探讨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在多样化、科学化“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多元参与主体为达成预设体育教师教育目标,而对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进行循环... 运用循证探究等研究方法,探讨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在多样化、科学化“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多元参与主体为达成预设体育教师教育目标,而对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进行循环修订的专业化培养活动,注重体育教师教育者、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寻找和应用“最佳证据”协同培养体育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循证能力。这摈弃以往以经验为主导的体育教师培养形式和理念,使一线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实践者、研究者成为可能,并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教育者及教育对象的素养,促进从经验型实践转向基于证据的循证型实践,科学化推动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模块化呈现体育教师教育知识生产内容。据此,归纳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运行机制:锚定预设问题,探索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查多重证据,选择指导实践方案的科学证据;综合评价证据,分析验证新获取证据的有效性;整合专业智慧,融入跨学科知识参与方案执行;依效评估反思,将验证方案转为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教育 循证教育 教师教育实践 体育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地理学视域下体育教师“第三种劳动”的审视与调适
12
作者 刘艳妮 赵犇 熊文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5,共8页
情绪劳动是体育教师的第三种职业属性,以情绪地理学为理论透视镜,运用访谈、文献资料、思辨分析等方法剖析我国体育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结构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调适策略。研究认为:(1)体育教师为了迎合专业目标和职业角色期待而对自... 情绪劳动是体育教师的第三种职业属性,以情绪地理学为理论透视镜,运用访谈、文献资料、思辨分析等方法剖析我国体育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结构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调适策略。研究认为:(1)体育教师为了迎合专业目标和职业角色期待而对自身情绪进行管理的实践过程称为情绪劳动。(2)情绪地理学是理解体育教师情绪劳动的重要框架,以此建构出由社会文化、道德、专业、政治与物理地理组成的体育教师情绪劳动图景。(3)体育教师面临着5种情绪劳动的地理困境,包括社会文化对体育教师身份的“污名化”损伤;舆论关于教师“圣贤”道德形象与体育教师的世俗需求间的矛盾;体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关怀伦理不足,使师生间情绪疏离;体育课程改革中基层教师的情绪表达空间受挤压;体育的“家校合作”中互动边界不清晰,触发教师的情绪隔阂。(4)针对体育教师的情绪劳动困境,从社会、组织与个人层面提出“共创尊师重体风气”“巩固情感联络纽带”与“提高情绪整饰能力”三大突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情绪劳动 情绪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卓越体育教师的角色内涵与培养路径
13
作者 黄蓝紫 黄依柱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卓越体育教师的角色内涵与培养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基于道德情操、教育教学、时代特征、国家特色4个维度,新时代我国卓越体育教师是躬耕学校体育事业的示范者,是教学技能精湛...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卓越体育教师的角色内涵与培养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基于道德情操、教育教学、时代特征、国家特色4个维度,新时代我国卓越体育教师是躬耕学校体育事业的示范者,是教学技能精湛的体育教育传道者,是求是创新的体育教师领航者,是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者。培养新时代我国卓越体育教师需要在宏观层面坚定价值信念,塑造卓越品质;中观层面健全培养模式,打造职前-职后全链条培养范式;微观层面加强数智赋能,以数字化教学促教师培养;加强全面保障,完善评价机制,构建“主体—过程—反馈”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卓越体育教师 教师教育 教育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
14
作者 张丽军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2,共12页
推进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高水平发展、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胜任力的持续成长、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精准解决和服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价值意蕴。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参与主体包括奖赏... 推进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高水平发展、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胜任力的持续成长、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精准解决和服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价值意蕴。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参与主体包括奖赏权力主导者(体育教研员)、强制权力支配者(中小学校长)、参照权力持有者(校外体育学科专家)和相关利益关联者(中小学体育教师同伴、学生),其影响因素包括约束性因素(制度规制)、能动性因素(价值取向)和中介性因素(情境作用)。体育教师的教研意愿及条件保障不足、体育教师的教研职责及任务目标不清、体育教研管理运行的行政化倾向明显和体育教研评价制度存在过度功利化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现实困境。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行动的破解之策:健全体育教研制度体系,完善体育教研工作方式;加强体育教研队伍建设,明确体育教研员准入标准;重塑体育教研价值理念,优化体育教研保障机制;确立体育教师教研地位,破解体育教研思维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研工作 中小学体育教师 教研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维度表征、主要问题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志华 刘皓晖 +2 位作者 万雪 郭振 刘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96,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这为教师铸魂育人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在落实学校体育目标过程中又发挥着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这为教师铸魂育人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在落实学校体育目标过程中又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新时代推进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以德立身——体育教师应先正己;以德施教——体育教师应注重“以体育德”;以德立学——体育教师应严谨治学;以德育德——体育教师应积极化人。当前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存在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失范行为红线有待廓清、落实载体虚化、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未来推进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做好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顶层设计;开发体育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研修课程;坚持师德师风建设的底线思维与高标引领;以“课程思政”为重要载体落实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健全科学的体育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学校体育 师德师风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尊师重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结构体系及编写特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丽平 姚建欣 苏明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在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编写组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梳理、总结团队物理教育研究成果和物理教材编写经验,以及近十几年来一线教学的实践成果,对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努力打造“培根铸魂、... 在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编写组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梳理、总结团队物理教育研究成果和物理教材编写经验,以及近十几年来一线教学的实践成果,对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努力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新教材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力争实现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新教材注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物理学科探究、综合和实践特点,突出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全面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并将其融入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新教材 物理教育 教材建设 物理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课教师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逻辑、制度困境及实现策略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先茂 高红云 +2 位作者 邓伟 杨影 郭冬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文化课教师是发展青少年体育的责任主体之一,其赋有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天然使命和资源禀赋。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的整体推动、整体健康观念引领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借鉴国外有... 文化课教师是发展青少年体育的责任主体之一,其赋有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天然使命和资源禀赋。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的整体推动、整体健康观念引领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借鉴国外有益实践的积极行动,这些都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体育发展对文化课教师的强烈需求。然而,正式制度建设与更新滞后,难以保障文化课教师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切实权益;非正式制度建设效力低微,不足以催发文化课教师的内在动力。据此,研究提出文化课教师助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策略:推行“借体发挥”的跨学科教学,以学科文化涵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共育校园体育文化,形成非正式学习空间内师生共在的课外体育制度;优化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建立多元主体共同育人长效机制;祛除功利主义教育观念及行为,躬行体育化、生活化的教书育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文化课教师 学校体育制度 跨学科教学 健康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补齐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基于深化体教融合典型实践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柳鸣毅 王瑞 +4 位作者 孔年欣 尹子康 蔡静洁 龚海培 敬艳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9,100,共16页
基于5个典型案例,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聚焦体育教师资源、组织结构关系和效能提升3个主题及其相互内在关联因素,归纳出市场运行机制、校际合作机制、政社合作机制、政策支持机制和行动补给机制5种补齐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适配机... 基于5个典型案例,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聚焦体育教师资源、组织结构关系和效能提升3个主题及其相互内在关联因素,归纳出市场运行机制、校际合作机制、政社合作机制、政策支持机制和行动补给机制5种补齐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适配机制。体育、教育等行政组织及普通中小学、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形成恰适性治理逻辑、网络化治理格局和互补型治理方式的组织结构关系,实现对国家深化体教融合等顶层设计的政策创新、满足参与行动组织资源诉求和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再生的目标。以此为导向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补齐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理论模型,以及多种机制共存的学校体育资源供给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师 青少年体育 体教融合 资源依赖理论 组织结构 效能提升 体育教育资源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伯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9,共6页
为了更好发挥物理教材的育人功能,教材修订组在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完成202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202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具有如下特点:素养为先,落实物理教材育人功能;加强实验,凸显物理实验育人价值;综合育... 为了更好发挥物理教材的育人功能,教材修订组在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完成202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202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具有如下特点:素养为先,落实物理教材育人功能;加强实验,凸显物理实验育人价值;综合育人,体现物理学跨学科特点;评价导向,发挥不同类别习题功能。建议一线教师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物理学科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新教材 教材育人 物理实验 跨学科实践 习题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厘定、问题溯源与培养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游 李笋南 张少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7,158,共10页
卓越体育教师培养对于我国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促进功能和引领价值。但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是什么,对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目前仍然不够清晰,进而无法廓清卓越体育教师的基本面貌,影响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成... 卓越体育教师培养对于我国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促进功能和引领价值。但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是什么,对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目前仍然不够清晰,进而无法廓清卓越体育教师的基本面貌,影响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成效。而且,在教师队伍建设、卓越教师培养与学校体育工作等相关政策的保障下,卓越体育教师培养却未同频共振。故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对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厘定,溯源体育教师卓越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促进卓越体育教师培养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认为:在不同语境和视角的对比整合下,卓越体育教师具有静态和动态兼备的丰富内涵。针对体育教师当下面临的污名背景下的卓越之困、政策更迭下的卓越之艰、标准缺失下的卓越之难等问题,提出营造卓越教育文化,巩固社会认同的基础;健全配套制度保障,增强卓越培养的信心;加快卓越标准研制,树立卓越培养的参照等策略促进卓越体育教师培养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