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适应性 |
袁野
张蕴琨
陶新
赵奇
沈鹤军
浦民欣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39
|
|
|
2
|
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启示 |
张金桥
王健
王涛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7
|
|
|
3
|
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 |
沈建华
肖焕禹
龚文浩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22
|
|
|
4
|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
陈德敏
向勇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
5
|
高等体育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赵諓华
傅砚农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
6
|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
张吾龙
张艳芬
郝志风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6 |
40
|
|
|
7
|
面向“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 |
舒宗礼
王华倬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7
|
|
|
8
|
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社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假说——行政班体育课走向走班制体育课:“班文化”走向“队文化” |
毛振明
邱丽玲
李海燕
陈帅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
9
|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 |
胡启良
兰自力
王云玲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0 |
57
|
|
|
10
|
以e-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的物理解释及应用实例 |
李铀
白世伟
李锶
Matthew Mauldon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
11
|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 |
曾永忠
董伦红
赵苏喆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64
|
|
|
12
|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施评价 |
甄志平
赵志刚
邢文华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5 |
11
|
|
|
13
|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 |
高治
王兵
陈兴胜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2
|
|
|
14
|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协调好五大关系 |
张学忠
杨旭东
王俊
党玮玺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
15
|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
刘晓莉
肖焕禹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
16
|
新课程标准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
袁金宝
张云龙
温搏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2008 |
12
|
|
|
17
|
浅谈构建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实施和谐课堂的方法 |
范清惠
杨洪志
刘波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2006 |
6
|
|
|
18
|
西北五省学生体质下降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
郭卫
刘仁憨
雷少华
王亚琪
周天跃
芮飞龙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9
|
素质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网络课程改革 |
叶清华
王爱华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1 |
35
|
|
|
20
|
运动教育在高校公体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杨慈洲
代浩然
高嵘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