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瘤胃微生物资源创制新型饲用酶制剂
1
作者 王佳堃 李奎 +2 位作者 李慧贤 王谦 陈天镕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共8页
秸秆饲料化是秸秆资源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缓解我国饲料资源不足,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途径。瘤胃微生物赋予牛羊消化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能力,是饲用酶开发的基因宝库。基于瘤胃微生物的木质纤维素酶基因资源,通过合成生物学驱动的酶... 秸秆饲料化是秸秆资源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缓解我国饲料资源不足,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途径。瘤胃微生物赋予牛羊消化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能力,是饲用酶开发的基因宝库。基于瘤胃微生物的木质纤维素酶基因资源,通过合成生物学驱动的酶工程和菌群设计,创制高性能木质纤维素解聚酶细胞工厂,实现秸秆生物质蛋白饲料的生产是秸秆饲料转化增值的重要路径之一。为此,文章就元基因组学、元转录组学、元蛋白组学及微生物组单细胞组学在挖掘瘤胃微生物酶基因资源中的作用,瘤胃源碳水化合物活性酶表征率和高性能木质纤维素解聚酶细胞工厂创制策略展开综述,以期为基于瘤胃微生物资源创制新型饲用酶制剂,提升秸秆饲料转化增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资源 木质纤维素解聚 饲料转化增值 酶制剂 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基长链分子太阳能热燃料的光致储能与放热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崇华 徐兴堂 +2 位作者 荆洁颖 冯杰 李文英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91,共13页
蒽作为煤焦油中一种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煤焦油中蒽为原料,基于蒽的光致二聚/解聚反应,通过化学反应成功制备了两种不同烷基链长度的蒽基分子太阳能热(MOST)燃料(ANT-1、ANT-2),研究了其光致储能和放热性能,以... 蒽作为煤焦油中一种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煤焦油中蒽为原料,基于蒽的光致二聚/解聚反应,通过化学反应成功制备了两种不同烷基链长度的蒽基分子太阳能热(MOST)燃料(ANT-1、ANT-2),研究了其光致储能和放热性能,以实现其高值化和多元化利用。采用FT-IR、^(1)H NMR和HRMS对蒽基长链MOST燃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蒽基长链MOST燃料的光致二聚/解聚性能、储能密度以及放热性能。结果表明,与蒽及其衍生物的储能密度(20~30 kJ/mol)相比,ANT-2二聚体的储能密度可提升至89.6 kJ/mol,存储半衰期也可延长至60.96 d,并且其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此外,ANT-2二聚体薄膜在紫外光触发下释放的热量可使自身温度升高5.4℃,在智能温控领域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太阳能热燃料 光致二聚/解聚 分子储能 可控放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条件下木质素的液相解聚研究进展
3
作者 董庆奥 傅英娟 +4 位作者 徐清华 梁文伟 邹志勇 刘立峰 陈晓倩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6,共11页
近年来,将木质素解聚成高活性的小分子片段已成为木质素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传统的木质素解聚过程通常依赖于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和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因此,开发温和的反应体系和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对于实现木质素大分子的高效转化和... 近年来,将木质素解聚成高活性的小分子片段已成为木质素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传统的木质素解聚过程通常依赖于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和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因此,开发温和的反应体系和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对于实现木质素大分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温和条件下木质素解聚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溶剂特性和催化剂类型对木质素解聚的影响,并展望了木质素高值化利用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生物质 解聚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解聚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唐瑞欣 朱子琪 +2 位作者 王玲 杨培 周晓燕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4-254,共11页
作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天然芳香族化合物,木质素用于生产精细化学品和可再生燃料是绿色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木质素高效解聚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近年来,光催化解聚木质素作为一种温和绿色的可持续解聚策略备受关注。该策... 作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天然芳香族化合物,木质素用于生产精细化学品和可再生燃料是绿色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木质素高效解聚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近年来,光催化解聚木质素作为一种温和绿色的可持续解聚策略备受关注。该策略能够选择性地断裂C-O和C-C连接键,并将木质素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芳香族单体。对此,本文概述了用于光催化解聚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的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进一步阐释了C-O和C-C连接键裂解的反应途径和催化机理,深入探讨了光催化剂结构对催化效率、木质素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对比评估了不同的反应装置在光催化解聚木质素体系中的适用性,最后就木质素光催化解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模型化合物 光催化剂 解聚机理 反应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协同亚硫酸解聚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及抗氧化研究
5
作者 蓝静 任香芸 +2 位作者 苏昊 庞杰 李维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157,共9页
[目的]解决高聚原花青素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以从紫秋山葡萄籽中提取、分离及纯化得到的高聚原花青素(PPC)为原料,平均聚合度为评价指标,儿茶素(C)结合亚硫酸为解聚剂,考察料物比(m_(C)∶m_(PPC))、亚硫酸添加量、反应时间、反... [目的]解决高聚原花青素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以从紫秋山葡萄籽中提取、分离及纯化得到的高聚原花青素(PPC)为原料,平均聚合度为评价指标,儿茶素(C)结合亚硫酸为解聚剂,考察料物比(m_(C)∶m_(PPC))、亚硫酸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平均聚合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解聚高聚原花青素的工艺参数,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儿茶素协同亚硫酸能较好地解聚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其最优工艺为料物比0.45∶1、亚硫酸添加量6%、反应时间31 min、反应温度40℃,在该条件下解聚后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为1.83,与解聚前比降低了4.09个单位。解聚后的原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DPPH·、ABTS^(+)·及·OH的清除能力分别是解聚前的3.31倍、1.28倍和1.21倍,铁氰化钾还原力显著高于解聚前的。[结论]儿茶素协同亚硫酸对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有较好的解聚作用,节约成本,并能提升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籽 高聚原花青素 解聚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的废弃PET酶法解聚和碱性水解过程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6
作者 成韵 周小力 +3 位作者 曹志强 周杰 董维亮 姜岷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88-2797,共10页
废塑料的大量产生和不当处置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备受关注。近年来废弃PET的酶法解聚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初具规模化工业应用的潜力。与其他回收方式相比,酶法解聚是否环境友好,... 废塑料的大量产生和不当处置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备受关注。近年来废弃PET的酶法解聚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初具规模化工业应用的潜力。与其他回收方式相比,酶法解聚是否环境友好,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量化分析了PET的酶法解聚和碱性水解的环境影响及各过程阶段的贡献,并对PET酶法解聚过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PET酶法解聚的各类环境影响均高于碱性水解,其中8项环境指标高出30%以上。主要是原料预处理、酶生产和解聚过程NaOH的使用在PET酶法解聚过程中造成了环境影响;碱性水解的高影响因素主要是解聚过程中电力和NaOH的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酶负载率、酶产量和电力结构显著影响酶法解聚的环境效益,而固体负载率的影响较小。在酶负载率、酶产量和电力结构同时改善的场景下,PET酶法解聚的各类环境影响指标均低于或者接近碱性水解,说明PET的酶法解聚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酶法解聚 碱性水解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精炼工艺中木质素残渣的乙醇液相催化解聚研究
7
作者 石靖康 骆仲泱 +2 位作者 孙浩然 钱潜 魏琪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78,共8页
针对玉米秸秆水热制备航油过程和杨木发酵制备乙醇过程中产生的木质素残渣,采用超临界乙醇催化解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单酚类化合物.反应温度为280℃、反应时长12 h时,木质素的液化率可达到86.3%,单体酚类的产率最高分别达到2.43%和1.89%... 针对玉米秸秆水热制备航油过程和杨木发酵制备乙醇过程中产生的木质素残渣,采用超临界乙醇催化解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单酚类化合物.反应温度为280℃、反应时长12 h时,木质素的液化率可达到86.3%,单体酚类的产率最高分别达到2.43%和1.89%.进一步的GPC和2D HSQC NMR检测结果表明,木质素解聚油中存在大量以α-O-4、5-5’、5-O-5’和二苯乙烯结构连接的二聚体和三聚体,针对此类顽固的化学键开发高效催化剂是提高木质素单酚产率,挖掘木质素高值化利用潜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木质素 超临界乙醇 液相解聚 二维核磁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府海棠微丝结合蛋白MmADF1和MmADF11抵御病菌侵染机制
8
作者 连懿 杜婷婷 +6 位作者 薛婧怡 李娜 田慧婕 王天翼 曹红燕 孟冬 杨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2,共13页
【目的】鉴定西府海棠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家族基因对病菌胁迫应答的功能,为西府海棠抗病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筛选出4个响应病菌胁迫的候选基因MmADF1、MmADF3、MmADF8和MmADF11,对其表达模式和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构... 【目的】鉴定西府海棠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家族基因对病菌胁迫应答的功能,为西府海棠抗病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筛选出4个响应病菌胁迫的候选基因MmADF1、MmADF3、MmADF8和MmADF11,对其表达模式和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构建MmADF1和MmADF11过表达载体。利用真空渗透转化法将这些载体导入西府海棠和海棠近缘植物嘎啦叶片,在叶片和花瓣上接种致病的链格孢属真菌R1。通过统计侵染效率、侵染面积以及细胞死亡的百分比,明确这些基因在抵抗病菌侵染中的作用。【结果】结果显示,在侵染后的植物组织中,MmADF1和MmADF1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MmADF1和MmADF11过表达能够显著降低西府海棠叶片气孔开度,从而增强西府海棠抵御病菌的能力。此外,MmADF1和MmADF11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病作用,说明ADF在不同植物组织中作用保守。【结论】本研究通过不同植物揭示了MmADF1和MmADF11在西府海棠抵御真菌侵染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利用分子技术调控ADF基因、培育抗病西府海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府海棠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 链格孢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共熔溶剂的聚酯类材料化学解聚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慧敏 朱晓旭 +1 位作者 刘福胜 宋修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0,共7页
聚酯类材料为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塑料垃圾,依靠自然环境降解不仅周期长,废弃物堆放或填埋也会占用空间、污染环境。另外,降解主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无法直接循环再利用,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寻找价格低廉且... 聚酯类材料为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塑料垃圾,依靠自然环境降解不仅周期长,废弃物堆放或填埋也会占用空间、污染环境。另外,降解主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无法直接循环再利用,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寻找价格低廉且绿色环保的催化剂对废聚酯类材料进行解聚,回收单体或化工产品具有重要意义。低共熔溶剂(DESs)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反应介质,具有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废聚酯材料解聚反应。文中综述了DESs用于聚酯类材料降解回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对DESs作为催化剂解聚聚酯类材料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聚碳酸酯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改性多酸催化木质素降解研究进展
10
作者 何晴 吴嘉琪 +3 位作者 李壮壮 付钰燕 许萌 李斯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6-91,共6页
系统综述了离子液体改性多金属氧酸盐(POM-IL)在催化木质素氧化降解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木质素作为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化学结构特性,以及C—O与C—C键解聚的化学机理及挑战。分析表明,多酸(POMs)虽具备可调酸性和优异氧化还原活性,但... 系统综述了离子液体改性多金属氧酸盐(POM-IL)在催化木质素氧化降解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木质素作为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化学结构特性,以及C—O与C—C键解聚的化学机理及挑战。分析表明,多酸(POMs)虽具备可调酸性和优异氧化还原活性,但存在易溶于极性溶剂、难回收的缺陷;离子液体(IL)凭借高溶解性、稳定性及可回收性,与POMs结合后可构建兼具高效催化与易回收特性的POM-IL复合体系,显著提升木质素降解效率与产物选择性。POM-IL通过协同作用实现了木质素定向解聚,生成各种高附加值产物,但其工业化仍受限,未来需通过分子设计优化催化剂性能,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验手段阐明反应动力学机制,并开发绿色可持续工艺,以推动木质素资源的高效转化与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多金属氧酸盐 离子液 催化 氧化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BT乙二醇低温解聚再生技术研究
11
作者 贾晓彤 俞建勇 +1 位作者 袁如超 王学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PBT)化学法再生过程中产率低、1,4-丁二醇易高温环化等难题,开发了乙二醇低温解聚再生技术。该技术通过乙二醇低温解聚、解聚物酯交换、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熔融聚合等步... 针对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PBT)化学法再生过程中产率低、1,4-丁二醇易高温环化等难题,开发了乙二醇低温解聚再生技术。该技术通过乙二醇低温解聚、解聚物酯交换、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熔融聚合等步骤,实现了PET/PBT的高品质再生利用。探究乙二醇与PET/PBT质量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解聚物及再生DMT产率和纯度的影响,对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0.2 MPa、乙二醇与PET/PBT质量比为2.5∶1、反应温度为200℃、催化剂无水醋酸锌用量为0.5%、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解聚率可达100%,再生DMT产率可达91.4%以上,且再生PBT的热力学性能达到原生纺丝级PBT的指标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废旧PET/PBT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PBT 低温解聚 再生DMT 再生P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油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倩 仝坤 +3 位作者 谢加才 邵志国 聂凡 李成涛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58-4168,共11页
含聚油泥是石油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含有大量原油、聚合物、固体颗粒等的混合体系,黏度大、油水含量高、性质稳定。随着油田聚驱规模的不断扩大,含聚油泥产量逐年增多,其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之一... 含聚油泥是石油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含有大量原油、聚合物、固体颗粒等的混合体系,黏度大、油水含量高、性质稳定。随着油田聚驱规模的不断扩大,含聚油泥产量逐年增多,其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之一。常规的焚烧、热解、热洗等方法对含聚油泥的处理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使聚合物的影响达到最小化,“除聚降黏”是实现含聚油泥有效处理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含聚油泥的来源、性质、特点和对环境的危害,探讨了含聚油泥的处理难点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总结了含聚油泥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油泥 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 除聚降黏 高效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煤矸石直接法构筑梯级孔催化剂及其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13
作者 林伟 宋烨 +2 位作者 宋海涛 杨雪 周继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5,共8页
提出了一种绿色高效的自燃解聚方法,将煤矸石活化为高活性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物种,并通过直接法构筑具有梯度孔结构的催化裂化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梯级孔催化剂及其前躯体进行表征,阐明煤矸石基分子... 提出了一种绿色高效的自燃解聚方法,将煤矸石活化为高活性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物种,并通过直接法构筑具有梯度孔结构的催化裂化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梯级孔催化剂及其前躯体进行表征,阐明煤矸石基分子筛晶体的生长规律及其与煤矸石中活性硅铝物种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煤矸石的自燃特性有利于促进硅铝物种结晶转化为分子筛组元。制备的催化剂富含孔径4~100 nm的大孔-介孔-微孔的梯级孔结构。催化裂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催化裂化催化剂相比,梯级孔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优异,在转化率提高的情况下,(汽油+液化气)收率增加,焦炭产率显著降低。这归因于在特定的“自燃解聚-碱溶-晶化”过程中微球表面形成了丰富的大孔,使微球具有了较理想的孔径分布;分子筛均匀生长在微球的内外表面上,在提高分子筛利用率的同时提供了多方位的扩散路径,使得梯级孔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中心可接近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重油裂化活性并抑制生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自燃解聚 梯级孔催化剂 催化裂化 原位晶化 高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氧化解聚衍生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磊 黄煜琪 +4 位作者 胡军 王召霞 戴全胜 李冬娜 马晓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0,共9页
木质素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资源,由于具有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顽固的抗性,难以高值化利用。全球约有90%的工业木质素被直接用于燃烧发电,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木质素氧化解聚转化为芳香族化合物是对其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手... 木质素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资源,由于具有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顽固的抗性,难以高值化利用。全球约有90%的工业木质素被直接用于燃烧发电,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木质素氧化解聚转化为芳香族化合物是对其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介绍木质素结构和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木质素氧化解聚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化学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生物催化氧化解聚木质素的方法和氧化解聚产物4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了各种氧化解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及不同氧化解聚方法对木质素衍生产物的选择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氧化解聚 芳香族化合物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木质素结构表征及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麻馨月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5,共7页
以不同的工业木质素为原料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碱性硝基苯氧化和还原催化降解方法,探究不同木质素降解制备酚类单体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木质素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有机酸木质素A样品中木质素含量最高(96.5 wt%),而有机酸木质素B... 以不同的工业木质素为原料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碱性硝基苯氧化和还原催化降解方法,探究不同木质素降解制备酚类单体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木质素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有机酸木质素A样品中木质素含量最高(96.5 wt%),而有机酸木质素B样品中木质素含量最低(48.7 wt%);2)木质素结构破坏程度不一致,主要体现在碱木质素和有机酸木质素A样品中可清晰地检测到β-O-4 (A)结构的信号峰,而在木质素磺酸钠和有机酸木质素B样品中观测不到相关信号峰;3)木质素分子量相差不大,基本分布在1 997~2 301 g/mol;4)木质素还原催化降解制备酚类单体产率分别为47.5 mg/g(木质素磺酸钠)、27.3 mg/g(碱木质素)、49.3 mg/g(有机酸木质素A)和26.9 mg/g(有机酸木质素B),均优于碱性硝基苯氧化的结果。由此可知,来源不同的木质素,其纯度(木质素含量)和结构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其催化降解制备酚类单体的产率低于天然木质素。研究结果可为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木质素 结构表征 碱性硝基苯氧化 还原催化降解 酚类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木质素解聚的半导体光催化研究
16
作者 陆佳 苏小红 +2 位作者 王欣 尤宏梅 刘伟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9-477,共9页
在温和条件下光催化木质素解聚可获得芳香族化合物,基于木质素的结构,综述国内外半导体光催化木质素中C—O、C—C键断裂机制,以及掺杂、贵金属沉积、构建复合材料等提升光催化剂稳定性及解聚木质素效率的改性方法;总结光催化在处理天然... 在温和条件下光催化木质素解聚可获得芳香族化合物,基于木质素的结构,综述国内外半导体光催化木质素中C—O、C—C键断裂机制,以及掺杂、贵金属沉积、构建复合材料等提升光催化剂稳定性及解聚木质素效率的改性方法;总结光催化在处理天然木质纤维素原料中的应用,外加场耦合强化光催化降解木质素策略,最后对半导体光催化木质素解聚方面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光催化木质素解聚技术创新与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光催化 半导体 解聚机理 改性 外加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聚物与凸起结构柔性振动筛板碰撞解聚特性
17
作者 牛雪梅 唐建 +1 位作者 张志宏 熊晓燕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0-537,620,621,共10页
为了促进潮湿细粒煤团聚物的解聚,提出将凸起结构筛板用于物料的筛分。首先,采用挤压壁面法构建了潮湿细粒团聚物模型,仿真分析了团聚物在不同筛板上的碰撞解聚过程及解聚程度;其次,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凸起结构参数对团聚... 为了促进潮湿细粒煤团聚物的解聚,提出将凸起结构筛板用于物料的筛分。首先,采用挤压壁面法构建了潮湿细粒团聚物模型,仿真分析了团聚物在不同筛板上的碰撞解聚过程及解聚程度;其次,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凸起结构参数对团聚物碰撞解聚程度的影响性能,对凸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筛分试验对比了物料在普通筛板和凸起结构筛板的解聚性能。结果表明:凸起结构能提高潮湿细粒团聚物的解聚程度,其参数对团聚物的解聚性能有显著影响;平均垂直应力σyy、液桥断裂百分比DR、平均偏心距离Ad和膨胀速度Ue随凸起结构下底a、上底b的增加呈非单调变化,与高h的变化呈正比;响应面分析得到凸起结构各参数对解聚程度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h>b/a>a;通过对凸起结构参数优化,团聚物的解聚程度最高可提升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细粒团聚物 碰撞解聚 凸起结构筛板 离散元仿真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聚酯碱性水—甲醇溶液高效解聚回收对苯二甲酸 被引量:1
18
作者 旋湘桃 张辉 +4 位作者 张鹏飞 王毅 樊争科 侯琳 付维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8,共9页
为了高效解聚废旧聚酯回收对苯二甲酸,本文采用水—溶剂热技术,以碱性水—甲醇溶液高温高压处理废聚酯粒料,再用硫酸析出对苯二甲酸,并优化了碱性水—甲醇溶液解聚聚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浴比为1︰20时,质量浓度50 g/L的氢氧化钠与10... 为了高效解聚废旧聚酯回收对苯二甲酸,本文采用水—溶剂热技术,以碱性水—甲醇溶液高温高压处理废聚酯粒料,再用硫酸析出对苯二甲酸,并优化了碱性水—甲醇溶液解聚聚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浴比为1︰20时,质量浓度50 g/L的氢氧化钠与100 mL/L的甲醇混合溶液,160℃条件下处理聚酯粒料2.5 h,对苯二甲酸产回收率为94.9%;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所得分离产物的化学性质与对苯二甲酸标准品高度吻合,其纯度为90.53%。标准化视觉和数字色彩评定仪分析表明,所得对苯二甲酸与商业品存在较大色差(16.02),含有少量淡黄色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酯 解聚 对苯二甲酸 碱性水—甲醇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的高选择性催化解聚和再聚合回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秀竹 汤栋霖 张水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0-646,共7页
由ε-CL单体催化开环聚合的聚己内酯(PCL)力学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广泛用于医疗领域。与生物降解处理方法相对比,对废弃的PCL塑料进行催化解聚回收ε-CL单体和对其进行开环再聚合的策略,可减少碳排放量,并充分利用这种高值的生物降解塑料... 由ε-CL单体催化开环聚合的聚己内酯(PCL)力学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广泛用于医疗领域。与生物降解处理方法相对比,对废弃的PCL塑料进行催化解聚回收ε-CL单体和对其进行开环再聚合的策略,可减少碳排放量,并充分利用这种高值的生物降解塑料。本论文考察了五种不同催化剂对PCL化学解聚效率和产物的影响规律,发现以异辛酸亚锡能高效催化PCL化学解聚。继而深入考察异辛酸亚锡含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对PCL热解聚行为的调控机理,采用液相色谱、MS和NMR等方法分析解聚产物的组成,通过热重分析表征其解聚活化能影响因素,阐述高选择性催化解聚PCL为ε-CL单体机理,并获得ε-CL单体回收率超过91%的实验参数。对解聚回收的ε-CL单体进行开环聚合制备PCL,采用^(1)H NMR,GPC,DMA、DSC、XRD和拉伸实验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发现回收再聚合的PCL分子量、拉伸强度和断裂延展率分别超过50 Kda,20 MPa和800%,与PCL原料相当,具有再次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异辛酸亚锡 催化解聚 高选择性 闭环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渣木质素定向解聚制备高密度航油合成原料
20
作者 简雅婷 王帆 +3 位作者 陈小燕 张宇 余强 袁振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8,共6页
以三叉苦药渣木质素为原料,在低共熔溶剂(ChCl-MeOH-AlCl_(3)·6H_(2)O)与催化剂(Cu(OAc)_(2)/邻菲罗啉)耦合作用下解聚生成高密度航油合成原料,考察不同反应温度、时间、固液比、催化剂添加量与氧气含量对木质素催化氧化解聚效果... 以三叉苦药渣木质素为原料,在低共熔溶剂(ChCl-MeOH-AlCl_(3)·6H_(2)O)与催化剂(Cu(OAc)_(2)/邻菲罗啉)耦合作用下解聚生成高密度航油合成原料,考察不同反应温度、时间、固液比、催化剂添加量与氧气含量对木质素催化氧化解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比1∶30 g/mL,木质素、Cu(OAc)_(2)、邻菲罗啉的质量比1∶1∶1,3 MPa氧压,60℃条件下反应3 h后,木质素选择性解聚生了芳香醛酮类高密度航油合成原料,木质素转化率达到80.84%,香草乙酮与香草醛收率分别为16.69%和3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木质素 氧化解聚 低共熔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