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激发矿渣固化重氯盐渍土强度与固化机理研究
1
作者 屈磊 沈君 +3 位作者 宋心彤 赵志阳 邹东博 程寅 《市政技术》 2025年第3期215-223,共9页
采用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矿渣)固化重氯盐渍土,以水泥(PC)固化重氯盐渍土为对照组,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测试,研究了不同养护方式对固化重氯盐渍土强度发展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固化重氯盐渍土的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揭示了矿渣固化重氯... 采用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矿渣)固化重氯盐渍土,以水泥(PC)固化重氯盐渍土为对照组,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测试,研究了不同养护方式对固化重氯盐渍土强度发展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固化重氯盐渍土的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揭示了矿渣固化重氯盐渍土的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固化重氯盐渍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均最高。与水泥固化重氯盐渍土相比,矿渣固化重氯盐渍土受养护方式影响较大,其在CM3养护方式下养护比在CM2养护方式下的180 d抗压强度损失降低了21.2%,其在低温养护下7、28 d抗压强度仅为同龄期标准养护试样的27.0%和44.7%。现场测试结果显示,矿渣固化重氯盐渍土在气温回升后抗压强度大幅度增长,其长期性能优于水泥固化重氯盐渍土。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矿渣固化重氯盐渍土中出现了更多的水滑石类化合物,且形成了比较致密的板块状结构,因此其抵御氯盐侵蚀能力更强,土中C-S-H也越稳定,长期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氯盐渍土 碱激发矿渣 养护方式 抗压强度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剂模数对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拉压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阚黎黎 李明轩 +2 位作者 王飞 赵易馨 王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68,601,共8页
为探究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在不同激发剂模数下拉压性能的变化,对模数为0.5~1.6的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进行了单轴抗压和拉伸试验,同时利用烧失量法测定其水化程度,并通过三点抗弯和单裂缝拉伸等细观试验进行高延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究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在不同激发剂模数下拉压性能的变化,对模数为0.5~1.6的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进行了单轴抗压和拉伸试验,同时利用烧失量法测定其水化程度,并通过三点抗弯和单裂缝拉伸等细观试验进行高延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激发剂模数增加,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的抗压与拉伸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拉伸应变则呈现先增后减,于0.8~1.1范围达到最佳;与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化学结合水量随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基体断裂韧度和基体断裂能同强度变化趋势相符,纤维最大桥接应力和纤维桥接余能同应变变化规律相似,应变硬化性能指标能够合理反映拉伸应变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剂模数 碱矿渣复合材料 拉压性能 水化程度 高延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和硅灰取代率对碱矿渣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冬桃 吴晨 +5 位作者 崔凯 吴方红 李彪 王煜 喻诗汀 李耀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3-1122,共10页
为研究粉煤灰和硅灰取代率对碱矿渣混凝土(AASC)性能的影响,通过凝结时间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探究AASC凝结时间、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立方体劈裂抗拉... 为研究粉煤灰和硅灰取代率对碱矿渣混凝土(AASC)性能的影响,通过凝结时间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探究AASC凝结时间、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转换关系方程,并结合AASC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揭示粉煤灰和硅灰对AASC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硅灰的取代可延长AASC的凝结时间;AASC力学性能指标随粉煤灰和硅灰取代率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粉煤灰和硅灰最优取代率分别为20%和10%;提出的AASC立方体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的经验公式拟合精度高;粉煤灰(取代率≤20%)和硅灰(取代率≤10%)的取代促进了AASC的水化反应,使微观形貌更为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矿渣混凝土 粉煤灰 硅灰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叶雁飞 申振伟 +5 位作者 李明阳 任晓健 彭健文 高天赐 马伟克 张浩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7-312,共6页
为实现降碳增效目标,提高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率,以钢渣微粉、S95矿粉、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为原材料制备一种新型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探究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的适宜配方,依据《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 486—2015)、《水泥... 为实现降碳增效目标,提高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率,以钢渣微粉、S95矿粉、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为原材料制备一种新型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探究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的适宜配方,依据《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 486—201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2021)测试胶砂试件的力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表征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胶砂试件的组成及结构,揭示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胶砂试件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与钢渣基掺合料5∶5配比下,试件的力学性能均低于水泥与钢渣基掺合料7∶3配比下;在水泥与钢渣基掺合料7∶3配比下,胶砂试件活性指数均高于《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 486—2015)中一级的力学性能;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最佳配比为水泥与600目钢渣基掺合料7∶3配比下,其胶砂试件养护28 d的抗压强度为47.47 MPa,活性指数为100.8%;胶砂试件早期由针棒状AFt提供骨架强度,后期AFt持续生成,并进一步增长增粗,填充于C—S—H中,彼此包裹,相互支撑,进而提高了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胶砂试件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微粉 水泥胶砂 胶凝活性 力学性能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碱激发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银飞 邓凯 +4 位作者 邬争光 吕伟冬 宋帅 杨晶 牛玺荣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7期60-64,共5页
以不同细度粉煤灰为原料,加入适量矿渣和水泥熟料,并以钠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在常温下制备出了碱激发粉煤灰基胶凝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原状粉煤灰与磨细粉煤灰质量比、碱激发剂中NaOH含量、矿渣用量和碱激发剂掺量对碱激发粉... 以不同细度粉煤灰为原料,加入适量矿渣和水泥熟料,并以钠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在常温下制备出了碱激发粉煤灰基胶凝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原状粉煤灰与磨细粉煤灰质量比、碱激发剂中NaOH含量、矿渣用量和碱激发剂掺量对碱激发粉煤灰基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XRD和SEM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原状粉煤灰和磨细粉煤灰质量比为1∶3、碱激发剂中NaOH含量为15%、矿渣用量为固废的20%、碱激发剂掺量为液体总量的13%时,胶凝材料3、28、60d抗压强度分别为19.6、29.0、35.5MPa。粉煤灰与矿渣中的Al—O键和Si—O键断裂,发生重组生成硅铝酸盐C-A-S-H凝胶和C-S-H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矿渣 碱激发 胶凝材料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解离活化的气化细渣炭灰分离浮选过程强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华峰 牛福生 +1 位作者 周营 邢耀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99,共7页
气化细渣作为煤化工行业典型的固体废弃物,其较高的未燃炭含量制约了资源化利用。浮选是气化细渣炭灰分离的有效方法,但未燃炭颗粒孔隙发达、炭灰组分相互粘连混合,致使传统浮选药剂消耗量大、效率低。为减小孔隙对气化细渣浮选的不利影... 气化细渣作为煤化工行业典型的固体废弃物,其较高的未燃炭含量制约了资源化利用。浮选是气化细渣炭灰分离的有效方法,但未燃炭颗粒孔隙发达、炭灰组分相互粘连混合,致使传统浮选药剂消耗量大、效率低。为减小孔隙对气化细渣浮选的不利影响,采用棒磨和搅拌磨两种机械解离活化方式对陕西某气化细渣进行研磨处理,并通过扫描电镜、BET、压汞仪、总有机碳分析仪探究机械活化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捕收剂煤油用量11 kg/t、起泡剂MIBC用量6 kg/t时,直接浮选可获得尾煤灰分64.82%、可燃体回收率59.92%的浮选指标,炭灰分离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使用棒磨机进行机械解离活化,浮选试验可使最佳尾煤灰分提高约15个百分点,达到80.09%,可燃体回收率达到79.95%,浮选指标优化显著;使用搅拌磨进行机械解离活化,浮选试验可获得尾煤灰分87.48%、可燃体回收率90.93%的优良指标,二者相比,使用搅拌磨进行机械解离活化,浮选试验不仅炭灰分离效果优于棒磨机,且其在减小粒径、破坏孔隙、减少药剂吸附效果等方面也优于棒磨机。因此,机械活化可显著提升气化细渣浮选的可燃体回收率及尾煤灰分,且搅拌磨的活化效果优于棒磨机,经10 min研磨可获得90%以上的可燃体回收率;机械活化一方面实现了炭质组分与灰质组分的有效解离,另一方面破坏了1000 nm以上的较大孔隙结构,避免了浮选药剂在颗粒孔隙内的无效吸附渗透,增加了未燃炭表面疏水性的同时减少药剂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细渣 浮选 炭灰分离 机械活化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剂对锂渣-矿粉-水泥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国强 何燕 郜志海 《非金属矿》 2024年第6期90-93,共4页
为改善锂渣基胶凝体系水化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以锂渣、矿粉和水泥熟料制备三元复合胶凝材料,并优化了水化硅酸钙/聚羧酸减水剂(C-S-H-PCE)、Na_(2)SiO_(3)、三异丙醇胺(TIPA)3种激发剂的正交配合比。结果表明,C-S-H-PCE明显增加浆体流... 为改善锂渣基胶凝体系水化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以锂渣、矿粉和水泥熟料制备三元复合胶凝材料,并优化了水化硅酸钙/聚羧酸减水剂(C-S-H-PCE)、Na_(2)SiO_(3)、三异丙醇胺(TIPA)3种激发剂的正交配合比。结果表明,C-S-H-PCE明显增加浆体流动度,Na_(2)SiO_(3)显著提升抗压强度和水化性能。相较不掺激发剂的基准组,复配3%C-S-H-PCE、1%Na_(2)SiO_(3)和0.05%TIPA体系的胶凝材料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5.2%,且72 h放热量最高。Na_(2)SiO_(3)可以促进C-S-H凝胶生成,C-S-H-PCE能够显著降低水泥颗粒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提供更多成核位点促进锂渣后期火山灰反应。TIPA通过加速水化产物形成并优化结构,降低孔隙率。Na_(2)SiO_(3)虽可促进C-S-H生成,但高量Na_(2)SiO_(3)会生成阻碍水化的不溶性硅酸盐。合理配比3种激发剂可显著改善锂渣基胶凝体系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锂渣 矿粉 激发剂 力学强度 水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与气化渣协同作为水泥掺合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8
作者 武玉军 刘志成 +1 位作者 李伟 历新燕 《煤质技术》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煤矸石和气化渣是煤炭工业利用过程的副产品,堆存和填埋处置对环境已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为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基于对煤矸石碱溶液离子快速溶出评价、气化粗渣活性分析等样品分析,采用净浆流动性、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与抗折... 煤矸石和气化渣是煤炭工业利用过程的副产品,堆存和填埋处置对环境已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为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基于对煤矸石碱溶液离子快速溶出评价、气化粗渣活性分析等样品分析,采用净浆流动性、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SEM图形分析等多种活性评价方法以确定煤矸石最佳活化温度,即采取胶砂强度试验对煤矸石及气化渣协同作为水泥掺合料对胶砂试件的性能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的最佳活化温度为750℃,将活化后煤矸石与机械活化后的气化粗渣进行互配,以30%掺量替代P.O 42.5水泥,得出相较于活化煤矸石单一掺入水泥,煤矸石及气化粗渣协同作为水泥掺和料不但能提高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且对节能减排放起到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气化渣 水泥掺和料 水化反应 胶砂强度 活化温度 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渣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9
作者 李学亮 迟仁政 +5 位作者 朱雷 孙志健 赵庆朝 李伟光 李勇 唐培垚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5期140-148,共9页
目的:针对锂渣活性差、堆积量大、利用率低的难题,提出以锂渣为主要原料、矿粉为硅铝矫正料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技术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探究各影响因素对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得到最佳原料配比;通过机械活化和热活化得到锂渣最... 目的:针对锂渣活性差、堆积量大、利用率低的难题,提出以锂渣为主要原料、矿粉为硅铝矫正料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技术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探究各影响因素对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得到最佳原料配比;通过机械活化和热活化得到锂渣最佳活化条件,采用XRD、SEM对锂渣基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结果表明:当机械活化60 min、650℃热活化1 h的锂渣掺量60%、水玻璃模数1、水玻璃掺量12%、液固比0.4、养护温度20℃、搅拌时间10 min,胶凝材料28 d强度可达45.52 MPa;胶凝材料主要水化产物为钠沸石、C-S-H凝胶、白榴石等,凝胶填充孔隙,增加致密性,提升胶凝材料性能。意义:为锂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碱激发胶凝材料 抗压强度 热活化 正交试验 机械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活化锂云母渣的硬化与盐析机理
10
作者 黄明夫 施麟芸 陈忠发 《非金属矿》 2024年第4期85-89,共5页
本试验以水泥基活化锂云母渣硬化过程发生盐析为出发点,采用机械活化、化学激发及不同湿度养护,研究试块的盐析物相、产物类型和微观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分析方法探究锂渣在水硬固... 本试验以水泥基活化锂云母渣硬化过程发生盐析为出发点,采用机械活化、化学激发及不同湿度养护,研究试块的盐析物相、产物类型和微观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分析方法探究锂渣在水硬固化过程中的反应和盐析行为。结果表明,Ca(OH)_(2)、Na_(2)SiO_(3)碱激发锂渣可分别提高锂渣1和锂渣2硬化力学性能,机械活化效果优于化学活化,活化锂渣与10%水泥胶结硬化7 d、28 d,湿养强度可达到12.3 MPa和16.4 MPa。然而,碱激发会导致锂渣中的硫铝酸盐矿物分解,可溶盐的浓度增加,发生盐析现象。湿养护促进了碱激发锂渣的离子迁移和扩散,是锂渣中石膏相纤维化长毛和发生盐析的必要条件。机械活化优化了锂渣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可有效预防锂渣的盐析并增加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云母渣 盐析 碱激发 机械活化 水化作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渣的活性激发技术与机理研究进展
11
作者 熊志鹏 胡凯建 +2 位作者 柯愈贤 闫新怡 李京宜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8期208-213,共6页
锂渣是冶炼锂产品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锂渣长期堆积不仅会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近年来锂渣的活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对锂渣的理化性质、活性来源、活性激发技术及机理进行... 锂渣是冶炼锂产品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锂渣长期堆积不仅会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近年来锂渣的活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对锂渣的理化性质、活性来源、活性激发技术及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为今后锂渣的活化研究和大规模利用提供了参考。锂渣中部分SiO_(2)和Al_(2)O_(3)以无定形的形式存在,故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尽管不同的活化技术都能激发其潜在活性,但采用单一技术激发锂渣活性时存在活化程度低、激活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未来锂渣活性激发技术应朝着多种激发手段并用的复合活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理化性质 活性来源 激发技术 激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机械活化浸出电石渣制备高纯钙溶液
12
作者 邓超群 邹小平 +2 位作者 王海北 李诗丽 覃智星 《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电石渣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碱性危废,利用于CO_(2)固化,将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在碱性环境中,用氯化铵浸出剂可选择性浸出Ca,使电石渣中的Ca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从而制备高纯度含钙溶液,之后将所得富钙液与CO_(2)反... 电石渣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碱性危废,利用于CO_(2)固化,将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在碱性环境中,用氯化铵浸出剂可选择性浸出Ca,使电石渣中的Ca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从而制备高纯度含钙溶液,之后将所得富钙液与CO_(2)反应制备高纯碳酸钙,从而实现固废资源化。以氯化铵为浸出剂,球磨机为浸出反应设备,采用密闭机械活化手段进行处理,探究了浸出剂用量、机械搅拌转速、反应时间和液固比等工艺参数对电石渣中Ca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铵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球磨机转速500 r/min、反应时间10 min和液固比4∶1最佳反应条件下,Ca浸出率可达到89.76%,滤液Ca浓度高达79.4 g/L。相较于常规浸出,采用密闭机械活化手段可提高Ca浸出率3个百分点,且可大幅度降低氨气挥发,保证良好操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氯化铵 密闭机械活化 浸出 高浓度钙溶液 碳捕集与碳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激发炉渣基水泥净浆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赵灿濠 李犇 +2 位作者 徐虎 张雨 厉凯航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841-848,共8页
炉渣是煤炭燃烧后产生的残留物,大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炉渣富含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等活性物质,常被用作矿物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然而,炉渣基胶凝材料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激发机制、力学性能影... 炉渣是煤炭燃烧后产生的残留物,大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炉渣富含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等活性物质,常被用作矿物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然而,炉渣基胶凝材料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激发机制、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及微观结构演变规律等方向研究相对缺少。重点分析了机械-化学耦合激发作用下炉渣基水泥净浆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演变规律。首先,研究了研磨参数对炉渣粒径分布的影响;然后,探讨了耦合激发参数及养护龄期等因素对炉渣基水泥净浆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及其力学活性的影响;最后,通过SEM、XRD、FTIR等微观表征手段分析了炉渣基水泥净浆的水化产物、官能团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以期揭示耦合激发途径对炉渣基水泥净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耦合激发条件下,炉渣基水泥净浆在标准养护28 d后,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比水泥净浆(基准组)提升了19.8%和29.1%,Ⅰ型和Ⅱ型C-S-H凝胶物相含量分别比基准组增加了71.4%和58.3%。最佳激发条件为球料比18:1、球磨时间20 min、碱激发剂总掺量1.5%、Ca(OH)_(2)与Na_(2)(SO)_(4)的摩尔比2:3。耦合激发后的炉渣促进了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反应,生成了更多的C-S-H凝胶并形成致密的微观组织结构,有效提升了炉渣的力学活性和再生利用率。本研究为制备低碳环保的可持续胶凝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水泥净浆 机械研磨 耦合激发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粒径分布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活性激发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雄 鲁辉 +1 位作者 张永娟 赵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粒化高炉矿渣具有潜在的水硬性,作为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代替熟料和水泥,不仅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CO2排放,还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主要论述了影响矿渣潜在水硬活性的因素,介绍了矿渣活性激发方式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各活性激发方式... 粒化高炉矿渣具有潜在的水硬性,作为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代替熟料和水泥,不仅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CO2排放,还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主要论述了影响矿渣潜在水硬活性的因素,介绍了矿渣活性激发方式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各活性激发方式的优缺点,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即寻找更为有效的化学激活剂、提高机械激活效率、探索有效且成本较低的养护制度以及三种活性激发方式的复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 化学激活 机械激活 热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化高炉矿渣胶凝性能活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5
作者 吴蓬 吕宪俊 +1 位作者 胡术刚 张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7-161,共5页
通过分析粒化高炉矿渣的成分和结构特点,阐述了粒化高炉矿渣具有潜在胶凝活性的原因;从机械活化、化学活化两方面介绍了粒化高炉矿渣活化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目前对粒化高炉矿渣水化机理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粒化高炉矿渣 胶凝材料 机械活化 化学活化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渣活性激发方法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陈明 孙振平 刘建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12-116,共5页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磷渣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磷渣活性激发的常见方法及激发机理。重点论述了常见的磷渣活性的物理激发方法、化学激发方法和复合激发方法。从已有研究可以发现由于磷渣的活性比较低,单一的激发方法往往...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磷渣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磷渣活性激发的常见方法及激发机理。重点论述了常见的磷渣活性的物理激发方法、化学激发方法和复合激发方法。从已有研究可以发现由于磷渣的活性比较低,单一的激发方法往往很难较好地激发出磷渣的活性。由于磷渣具有缓凝作用,在积极研究磷渣活性激发的同时,寻求不用激发磷渣活性就能较好应用磷渣的适用场合,也是磷渣综合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渣 潜在活性 激发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锂渣混凝土的孔径分布与活性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福飞 王欣 +2 位作者 陈亮亮 侍克斌 张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2,110,共5页
为研究大掺量下锂渣混凝土的性能,采用氯离子渗透、吸水动力学、活性评价等方法分析了碱锂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氯离子渗透性能、孔结构参数和活性因子。结果表明,锂渣掺量在40%以内时,掺碱混凝土的活性因子、抗压强度均较未掺碱时大;... 为研究大掺量下锂渣混凝土的性能,采用氯离子渗透、吸水动力学、活性评价等方法分析了碱锂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氯离子渗透性能、孔结构参数和活性因子。结果表明,锂渣掺量在40%以内时,掺碱混凝土的活性因子、抗压强度均较未掺碱时大;掺碱后混凝土的孔径均匀性较不掺碱时更大,平均孔径则更小;碱的使用激发了锂渣活性,有利于大掺量锂渣的利用,为利用碱锂渣制备混凝土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 锂渣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孔径分布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渣活性激发机理初探 被引量:18
18
作者 史才军 李荫余 唐修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41-145,共5页
本文研究了液相介质的初始pH值与粒化磷渣活性激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磷渣玻璃体的活性激发机理进行了探讨,文中所提的观点对粒化高炉矿渣也同样适用。 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1.1 磷渣采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的粒化电炉磷渣,其化学... 本文研究了液相介质的初始pH值与粒化磷渣活性激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磷渣玻璃体的活性激发机理进行了探讨,文中所提的观点对粒化高炉矿渣也同样适用。 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1.1 磷渣采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的粒化电炉磷渣,其化学组成如下: CaO SiO_2 Al_2O_3 Fe_2O_3 MgO K_2O Na_2O P_2O_5 TiO_2 48.95 38.23 3.86 0.40 1.60 0.76 0.74 1.56 0.15 将磷渣粉磨至比表面积为5380cm^2/g;其比重为2.89,850℃的烧失量为0.91%,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的结果表明,粒化磷渣主要成分为假硅灰石玻璃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渣 活性激发 高炉 矿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有磷渣的水泥基材料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道胜 周婷婷 +2 位作者 王爱国 邓敏 汤金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6-100,共5页
简介了磷渣的组成、结构与活性,分析了影响磷渣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磷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对水泥基材料凝结时间、水化热、结构变化、强度、干燥收缩和耐久性等的影响,分析了磷渣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 简介了磷渣的组成、结构与活性,分析了影响磷渣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磷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对水泥基材料凝结时间、水化热、结构变化、强度、干燥收缩和耐久性等的影响,分析了磷渣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和解决思路。加强磷渣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对提高磷渣在水基材料中的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渣 活性 水泥基材料 缓凝机理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矿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万小梅 张宇 +2 位作者 赵铁军 张淑文 程杨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91-2095,共5页
文章对碱激发矿渣混凝土(AASC)的强度发展、劈拉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应力应变关系开展了试验研究和讨论,并将其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OPCC)进行对比,分别提出了AASC的劈拉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模... 文章对碱激发矿渣混凝土(AASC)的强度发展、劈拉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应力应变关系开展了试验研究和讨论,并将其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OPCC)进行对比,分别提出了AASC的劈拉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相同抗压强度下,AASC的劈拉强度与OPCC基本接近,弯曲强度则高于OPCC;氢氧化钠激发矿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与OPCC基本一致,水玻璃激发矿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则低于同抗压强度OPCC的弹性模量。此外,从加载过程中泊松比的变化发现,即使应力水平达到0.6,AASC的泊松比仍然保持稳定,导致其泊松比突变的应力临界水平出现在0.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矿渣混凝土 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