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Z31镁合金板在PBS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和拉伸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祁玉红 付巳超 +2 位作者 高红 陈刚 陈旭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19,23,共5页
将AZ31镁合金板浸泡于磷酸盐缓冲液(PBS)模拟体液中,对其腐蚀行为和拉伸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板的弹性模量和断后伸长率与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呈指数规律下降;浸泡28d后,弹... 将AZ31镁合金板浸泡于磷酸盐缓冲液(PBS)模拟体液中,对其腐蚀行为和拉伸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板的弹性模量和断后伸长率与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呈指数规律下降;浸泡28d后,弹性模量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下降了约10%和20%,抗拉强度的下降不足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板 生物可降解植入材料 腐蚀行为 拉伸性能 磷酸盐缓冲液(p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Ps-LaCoO_(3)/Al_(2)O_(3)的制备及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臭氧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开金 冯中营 +2 位作者 韩强 谭俊华 吴佳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45,151,共7页
为有效降解高浓度造纸废水有机物,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分别在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和纯水中制得CeO_(2)-Ps-LaCoO_(3)/Al_(2)O_(3)和CeO_(2)-LaCoO_(3)/Al_(2)O_(3)。通过对CeO_(2)-Ps-LaCoO_(3)/Al_(2)O_(3)、CeO_(2)-LaCoO_(3)/Al_(2)O_(3... 为有效降解高浓度造纸废水有机物,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分别在磷酸盐中性缓冲溶液和纯水中制得CeO_(2)-Ps-LaCoO_(3)/Al_(2)O_(3)和CeO_(2)-LaCoO_(3)/Al_(2)O_(3)。通过对CeO_(2)-Ps-LaCoO_(3)/Al_(2)O_(3)、CeO_(2)-LaCoO_(3)/Al_(2)O_(3)以及LaCoO_(3)/Al_(2)O_(3)进行XRD、SEM、析氧过电位和电阻抗等物性表征发现,CeO_(2)-Ps-LaCoO_(3)/Al_(2)O_(3)具有更强催化氧化性及稳定性。对高浓度造纸废水臭氧催化氧化降解3 h后,CeO_(2)-Ps-LaCoO_(3)/Al_(2)O_(3)对废水COD的降解率为76.5%,而相同条件下CeO_(2)-LaCoO_(3)/Al_(2)O_(3)和LaCoO_(3)/Al2O_(3)的化学需氧量(COD)降解率分别为68.5%和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Ps-LaCoO_(3)/Al_(2)O_(3) CeO_(2)辅助催化 磷酸盐缓冲溶液 电化学制取 臭氧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磷酸盐缓冲液中多巴胺电化学氧化过程的在线质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嘉美 王昊天 +4 位作者 李慧 余振东 宋丽丽 朱玉玲 徐加泉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I0003,共9页
研究高浓度缓冲盐体系中物质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对于准确理解电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研制了一款体积小、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流动电解池,将其与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构建了一种可在线分析高浓度缓冲盐溶... 研究高浓度缓冲盐体系中物质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对于准确理解电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研制了一款体积小、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流动电解池,将其与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构建了一种可在线分析高浓度缓冲盐溶液中电化学过程的电化学-质谱分析装置,用于在线、实时研究缓冲盐溶液中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过程。结果表明,通过热沉积方式可高效地在线去除缓冲溶液中的无机盐组分,有机组分可经大气压化学电离方式进行离子化,随后进入质谱检测。多巴胺电化学氧化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在0 V氧化电位下,多巴胺不发生氧化,主要获得多巴胺的质子化信号m/z 154[M+H]^(+);当氧化电位为+0.3 V时,除多巴胺的质子化信号外,还可获得多巴胺失去4个e-的氧化产物多巴色素(dopachrome)质子化峰m/z 150[M+H]^(+),以及多巴色素与多巴胺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加合物信号m/z 303[M+H]^(+);当氧化电位升高至+0.6 V时,氧化产物m/z 150和303的丰度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缓冲盐 电化学反应机理 多巴胺 电化学-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Ce-Ps-LaCoO_(3)/Al_(2)O_(3)及臭氧催化降解焦化废水尾水的研究
4
作者 段淑茹 朱开金 +4 位作者 孙心 冯中营 赵彦亮 谭俊华 任晓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152,158,共6页
采用电沉积法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得稳定且性能优异的催化剂CeO_(x)-Ce(PO_4)_(x)-LaCoO_(3)/Al_(2)O_(3)(记为Ce-Ps-LaCoO_(3)/Al_(2)O_(3))。对Ce-Ps-LaCoO_(3)/Al_(2)O_(3)及在纯水中电化学沉积制得的CeO_(x)-LaCoO_(3)/Al_(2)O_(3... 采用电沉积法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得稳定且性能优异的催化剂CeO_(x)-Ce(PO_4)_(x)-LaCoO_(3)/Al_(2)O_(3)(记为Ce-Ps-LaCoO_(3)/Al_(2)O_(3))。对Ce-Ps-LaCoO_(3)/Al_(2)O_(3)及在纯水中电化学沉积制得的CeO_(x)-LaCoO_(3)/Al_(2)O_(3)的形貌、晶型和比表面积等进行表征,结合电化学中电极析氧和电阻抗测试以及三维荧光光谱图进行催化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备得到的催化剂Ce-Ps-LaCoO_(3)/Al_(2)O_(3)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和稳定性。在同等条件下,对比加入Ce-Ps-LaCoO_(3)/Al_(2)O_(3)与CeO_(x)-LaCoO_(3)/Al_(2)O_(3)进行臭氧催化降解焦化尾水实验,结果表明,Ce-Ps-LaCoO_(3)/Al_(2)O_(3)对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1%,比CeO_(x)-LaCoO_(3)/Al_(2)O_(3)提高了11%,且最佳投药量为1.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磷酸盐缓冲溶液 Ce-Ps-LaCoO_(3)/Al_(2)O_(3) CeO_(x) 焦化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条件对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提取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 韦玉春 +2 位作者 王国祥 杨飞 程春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共5页
基于野外采集的太湖水样和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对比了典型实验条件对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太湖水样的藻蓝蛋白提取中,磷酸盐缓冲液浓度的影响微弱,0.01~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均适宜浸提太湖水样中的... 基于野外采集的太湖水样和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对比了典型实验条件对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太湖水样的藻蓝蛋白提取中,磷酸盐缓冲液浓度的影响微弱,0.01~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均适宜浸提太湖水样中的藻蓝蛋白。冻融前加入缓冲液提取的藻蓝蛋白效果较好。-50℃冷冻温度的提取效率高于-20℃。(2)铜绿微囊藻和太湖水样在磷酸盐缓冲液加入顺序和冷冻温度上存在差异。对于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磷酸盐缓冲液可在冻融前加入,也可于冻融后加入。冷冻温度以-20℃为宜。(3)稀释测量结果显示,随着稀释比例的降低,最大吸收峰值线性减小,对应的波长位置发生了偏移。稀释比例和藻蓝蛋白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提取 太湖 铜绿微囊藻 磷酸盐缓冲液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缓冲介质促进胰岛素透口腔黏膜渗透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卫群 罗勇 +2 位作者 高秋华 黄开勋 徐辉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 研究磷酸盐缓冲介质 (PBS)对胰岛素 (Ins)透口腔黏膜渗透扩散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猪口腔黏膜固定在Valia ChienChambers双室扩散池中进行体外渗透试验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成像研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形貌。结果  50mmol·... 目的 研究磷酸盐缓冲介质 (PBS)对胰岛素 (Ins)透口腔黏膜渗透扩散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猪口腔黏膜固定在Valia ChienChambers双室扩散池中进行体外渗透试验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成像研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形貌。结果  50mmol·L- 1PBS对 1g·L- 1Ins的透口腔黏膜渗透扩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猪口腔黏膜表面凹槽平均孔径为2 5± 0 3nm。结论 PBS通过磷酸根离子对含锌胰岛素的脱锌作用加速了胰岛素由六聚体转化为单体或二聚体的解聚平衡移动过程 ,从而增加了Ins的跨口腔黏膜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缓冲介质 促进 胰岛素 透口腔粘膜 渗透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乳品中叶酸的微生物测定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商迎辉 刘馨君 +1 位作者 黄汉昌 劳凤学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7-731,共5页
按照GB 5413.16-2010、GB/T 5009.211-2008及Biostest叶酸检测试剂盒等不同方法,对同一乳制品样品叶酸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依据GB 5413.16-2010,在制备标准测试管时,使用两种浓度的含抗坏血酸的磷酸缓冲液稀... 按照GB 5413.16-2010、GB/T 5009.211-2008及Biostest叶酸检测试剂盒等不同方法,对同一乳制品样品叶酸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依据GB 5413.16-2010,在制备标准测试管时,使用两种浓度的含抗坏血酸的磷酸缓冲液稀释获得的叶酸标准工作液,同时样品测试液也由抗坏血酸的磷酸缓冲液稀释获得,测得叶酸质量分数为40.45μg/hg,回收率为71%。而参照GB/T 5009.211-2008,只使用一种浓度的用水稀释获得的叶酸标准工作液,同时样品测试液也由水稀释获得,测得同一样品的叶酸质量分数为70.5μg/hg,回收率为92.6%。使用Biostest叶酸检测试剂盒测得同一样品的叶酸质量分数为73.71μg/hg,回收率为99%。不采用含抗坏血酸的磷酸缓冲液而是用水稀释获得标准工作液和样品测试液,测试婴幼儿乳制品叶酸含量,加标回收率较高,测试结果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标准工作液 抗坏血酸 磷酸缓冲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用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的体外降解行为研究(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艳梅 奚廷斐 +2 位作者 郑裕东 郑玉峰 万怡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32,共9页
将细菌纤维素浸泡在模拟体液中沉积而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nano-HA/BC),被认为是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理想的支架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分析nano-HA/BC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降解行为及其相应的机制:材... 将细菌纤维素浸泡在模拟体液中沉积而形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nano-HA/BC),被认为是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理想的支架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分析nano-HA/BC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降解行为及其相应的机制:材料的降解程度、nano-HA颗粒的稳定性和BC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nano-HA/BC在PBS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nano-HA颗粒会逐渐溶解或脱落,水分子直接与BC纤维丝相互作用。在水分子和离子的作用下,BC的结晶度降低,BC分子链中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结合力降低,甚至部分非结晶区内C—O—C键断裂。而C—O—C键的断裂是nHA/BC在PBS溶液中BC大分子降解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研究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nHA/BC的体内降解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 降解 磷酸盐缓冲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DS溶液高效提取土壤残留Bt蛋白的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志翔 孟军 +1 位作者 贺昭和 刘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7,共4页
通过对SDS浓度、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3种提取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SDS溶液的提取土壤中残留Bt蛋白的方法(简称SDS法)。在ρ(SDS)为2 g.L-1、孵育温度为50℃、孵育时间≥4 h条件下,采用SDS法可有效地从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提取残留Bt... 通过对SDS浓度、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3种提取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SDS溶液的提取土壤中残留Bt蛋白的方法(简称SDS法)。在ρ(SDS)为2 g.L-1、孵育温度为50℃、孵育时间≥4 h条件下,采用SDS法可有效地从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提取残留Bt蛋白,提取效果明显好于碳酸盐法、人造蠕虫肠道蛋白提取液法和PBST(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with Tween-20)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溶液 BT蛋白 提取 土壤 碳酸盐法 人造蠕虫肠道蛋白提取液法 pbs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冲液添加大豆蛋白冷冻奶牛精子试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红喜 张洪涛 +5 位作者 韩欢胜 闫德光 卫喜明 宋伟红 张金友 甘文平 《中国奶牛》 2017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为解决奶牛冻精稀释液添加卵黄易污染、易将异源动物体内微生物传染给输精母畜等弊端,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试验研究:(1)选择含蛋白量高的大豆粉溶液添加Tris缓冲液制成蛋白Tris稀释液,添加磷酸盐缓冲液制成蛋白PBS稀释液,及传统使用的... 本文为解决奶牛冻精稀释液添加卵黄易污染、易将异源动物体内微生物传染给输精母畜等弊端,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试验研究:(1)选择含蛋白量高的大豆粉溶液添加Tris缓冲液制成蛋白Tris稀释液,添加磷酸盐缓冲液制成蛋白PBS稀释液,及传统使用的卵黄Tris稀释液,分别冷冻奶牛鲜精,观察解冻后活力;(2)观察蛋白Tris稀释液、蛋白PBS稀释液与卵黄Tris稀释液超低温冷冻奶牛精子解冻后在4℃环境中存活时间。结果表明,蛋白Tris稀释液、蛋白PBS稀释液与卵黄Tris稀释液超低温冷冻的奶牛,细管冻精质量都能符合国家标准,但冷冻效果最佳的是蛋白Tris稀释液。在冷藏4℃下,蛋白Tris稀释液、卵黄Tris稀释液第5天精子活力仍能达到国家标准,蛋白Tris稀释液显微镜下的观察视野要比卵黄Tris稀释液清晰,不易滋长细菌。因此,添加大豆粉溶液制成的蛋白Tris稀释液冷冻奶牛精子的效果最佳,试验证明,植物源稀释液可以替代动物源稀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精子活力 Tris缓冲液 磷酸盐缓冲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锑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王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741,共4页
使用中性磷酸盐缓冲体系作为电解质,研究了锑化氢的电解生成情况。结果发现,Sb(Ⅲ)的原子荧光光谱(AFS)响应信号强度比在酸性介质中提高了1倍,而Sb(Ⅴ)几乎没有响应信号,因此可以在此缓冲体系中进行价态分析,可消除酸性介质对电极的腐蚀... 使用中性磷酸盐缓冲体系作为电解质,研究了锑化氢的电解生成情况。结果发现,Sb(Ⅲ)的原子荧光光谱(AFS)响应信号强度比在酸性介质中提高了1倍,而Sb(Ⅴ)几乎没有响应信号,因此可以在此缓冲体系中进行价态分析,可消除酸性介质对电极的腐蚀,延长了电解池及电极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将传统的平板式电解池的螺丝密封改进为螺纹密封,使电解池安装时间从原来的20 min缩短为1 min,提高了电解池的密封性能。Sb(Ⅲ)的检出限为0.038μg/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3.9%(n=11)。分析了多种环境样品中的锑,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 电解质 中性磷酸盐缓冲体系 Sb(Ⅲ) Sb(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洗脱液再生IMAC-Cu蛋白质芯片
12
作者 蔡羽 杜涛 +1 位作者 赵胜利 高春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23,共5页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考察了磷酸盐洗脱液pH值和竞争洗脱剂对IMAC-Cu蛋白质芯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酸盐洗脱液pH值降低,芯片所吸附的蛋白质越容易被去除,但对芯片表面化学结构的破坏也随之加剧。在洗...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考察了磷酸盐洗脱液pH值和竞争洗脱剂对IMAC-Cu蛋白质芯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酸盐洗脱液pH值降低,芯片所吸附的蛋白质越容易被去除,但对芯片表面化学结构的破坏也随之加剧。在洗脱液中加入竞争洗脱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甘氨酸(G ly)可有效改善蛋白质的洗脱效果。当磷酸盐洗脱液pH=6.5、竞争洗脱剂为0.02 mol/L EDTA、洗脱时间72 h时,芯片的再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磷酸盐洗脱液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分散二氧化锰纳米纤维的水热合成和对双氧水电流检测(英文)
13
作者 何赛男 胡彩园 +1 位作者 肖鸽 郑华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0-634,共5页
采用水热还原氧化法合成了高度分散的具有纳米纤维结构的钾矿型二氧化锰,并将其用来制作检测双氧水浓度的传感器.运用X射线衍射(XRD)仪、电子扫描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积(BET)及孔隙度分析仪观察和表征二氧化锰纳... 采用水热还原氧化法合成了高度分散的具有纳米纤维结构的钾矿型二氧化锰,并将其用来制作检测双氧水浓度的传感器.运用X射线衍射(XRD)仪、电子扫描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积(BET)及孔隙度分析仪观察和表征二氧化锰纳米纤维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用电化学工作站(EW)检测其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开路电压为0.2V的条件下对0.1%(w,质量分数)的二氧化锰纳米纤维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随着双氧水的浓度每增加0.1mmo·lL-1,响应电流的峰值就增加约1.3μA,在双氧水的浓度在0.1-1.5mmo·lL-1范围内得到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这种电极的高灵敏度和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可能归因于钾矿型二氧化锰纳米纤维的特殊纳米结构.这种传感器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很好的重现性.综上说明这种廉价并且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的材料为设计新型电极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更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钾矿型二氧化锰 玻碳电极 磷酸缓冲溶液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合金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亚稳态点蚀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少杰 熊金平 +2 位作者 唐聿明 赵旭辉 左禹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1-855,共5页
研究了近等原子比的镍钛合金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亚稳态点蚀的电化学行为特征。极化试验表明,镍钛合金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具有良好的钝化性和耐蚀性;恒、动电位极化时,亚稳孔的形核数目和峰值电流均随着电位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 研究了近等原子比的镍钛合金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亚稳态点蚀的电化学行为特征。极化试验表明,镍钛合金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具有良好的钝化性和耐蚀性;恒、动电位极化时,亚稳孔的形核数目和峰值电流均随着电位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镍钛合金的自腐蚀电位Ecorr、亚稳态点蚀电位Em、稳态点蚀电位Eb均线性降低,形成亚稳孔的数目也呈现减少的趋势。阻抗测试表明,当外加恒电位不超过镍钛合金点蚀电位时,镍钛合金的电化学阻抗谱为一容抗弧;当电位超过合金的点蚀电位时,出现Warburg阻抗,电极过程由电化学控制转变为扩散控制;腐蚀前后钝化膜阻抗变化明显。SEM表面形貌可以看到镍钛合金表面沿着磨痕沟槽产生的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亚稳态点蚀 电流波动 电化学阻抗谱 磷酸盐缓冲液(p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缓冲液快速洗涤纳米羟基磷灰石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金会 李玉宝 +1 位作者 左奕 李吉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08-3511,共4页
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大多数都是在p H>10的碱性条件下合成的,这就导致了在合成后期需要花大量时间、消耗大量水清洗羟基磷灰石以除去其碱性,影响后续实验研究和生产进程。本文基于中性磷酸缓冲液(PBS)建... 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大多数都是在p H>10的碱性条件下合成的,这就导致了在合成后期需要花大量时间、消耗大量水清洗羟基磷灰石以除去其碱性,影响后续实验研究和生产进程。本文基于中性磷酸缓冲液(PBS)建立了一种快速洗涤羟基磷灰石的方法。采用沉淀法以硝酸钙和磷酸三钠为原料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用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配制了p H=7的PBS,采用所配制的PBS快速洗涤羟基磷灰石至中性,同时通过传统洗涤流程清洗另一批次羟基磷灰石至中性。通过TEM、XRD、IR、TG分析了两种洗涤方法生成产物的晶粒形貌、晶体尺寸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PBS快速洗涤法得到的产物与传统方法洗涤的羟基磷灰石的成分、晶体结构、尺寸及产物纯度无明显区别,但PBS洗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HA晶体的结晶完整性和热稳定性。本文提出的PBS快速洗涤法节约清洗HA的去离子水达80%以上,大幅缩短洗涤周期,有望在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中提高纳米羟基磷灰石的产出速率和压缩产出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磷酸缓冲液 快速洗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循环加载条件下镁合金AZ21腐蚀疲劳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龙飞 程维姝 +1 位作者 陈刚 崔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35-1641,共7页
镁合金作为结构件承受多轴复杂载荷,其失效形式多为多轴疲劳失效。为澄清复杂载荷下镁合金的腐蚀疲劳行为,本文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中对镁合金AZ21的多轴循环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镁合金应力应变... 镁合金作为结构件承受多轴复杂载荷,其失效形式多为多轴疲劳失效。为澄清复杂载荷下镁合金的腐蚀疲劳行为,本文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中对镁合金AZ21的多轴循环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镁合金应力应变滞环及峰值应变的演化规律,揭示了不同加载路径和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材料的变形主导机制。腐蚀环境中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等效应力幅下,非比例加载路径下镁合金AZ21在PBS腐蚀环境中的寿命较单轴拉伸、纯扭路径显著降低。采用Basquin公式预测了镁合金AZ21在复杂载荷和PBS腐蚀环境耦合作用下的疲劳寿命。通过将路径非比例度的概念引入对Basquin公式进行修正,可合理预测相同加载幅值下圆形路径和菱形路径作用时镁合金AZ21在PBS腐蚀环境中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多轴疲劳失效 腐蚀疲劳 多轴棘轮 非比例加载 寿命预测 复杂载荷 磷酸盐缓冲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316LVM表面形貌及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段海栋 孙桓五 +3 位作者 纪刚强 张东光 孙金言 杨冬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96-403,共8页
目的研究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对316LVM植入物不锈钢表面形貌及其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的影响,解决复杂形状植入物表面抛光难题。方法原材料经线切割及表面预处理,制成20 mm×15 mm×3 mm的试验样件。对试样分别进行机... 目的研究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对316LVM植入物不锈钢表面形貌及其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的影响,解决复杂形状植入物表面抛光难题。方法原材料经线切割及表面预处理,制成20 mm×15 mm×3 mm的试验样件。对试样分别进行机械抛光及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机械抛光在砂带抛光机上进行,使用600、800、1200、2000、5000目的砂带逐级磨抛。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中,电压为300 V,电解液为3%(质量分数)(NH4)2SO4水溶液,温度为85~90℃,抛光时间为15 min。通过粗糙度仪、扫描电镜,对试样表面粗糙度、微观形貌进行测试表征。通过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表面元素含量、物相组成进行测试表征。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试样,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后,试样表面粗糙度由初始的0.5μm降至0.089μm,试样表面机械加工痕迹被去除,平整光亮。机械抛光后,试样表面化学元素未发生明显变化,而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后,试样表面的Fe、Cr含量升高。机械抛光表面的X射线衍射峰位置和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后,在衍射角为43.5°处,衍射峰强度明显降低,在74.5°处,衍射峰强度明显升高,同时各峰的半高宽明显减小。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机械抛光试样的自腐蚀电位由-0.252 V升高至-0.232 V,腐蚀电流密度由1.611μA/cm^(2)降低至0.5867μA/cm^(2),极化电阻由28.876 kΩ升高至64.682 kΩ。电解质等离子抛光试样的自腐蚀电位由-0.252 V升高至-0.214 V,腐蚀电流密度由1.611μA/cm^(2)降低至0.1582μA/cm^(2),极化电阻由28.876 kΩ升高到251.262 kΩ。结论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可有效降低316LVM表面的粗糙度,提高表面平整度。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后,表面Fe、Cr元素的含量升高,晶粒尺寸增大,呈(220)晶面择优取向。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可提高316LVM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VM 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 表面形貌 磷酸缓冲盐溶液 晶粒尺寸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钨材电化学抛光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冬亮 孙桓五 +2 位作者 段海栋 纪刚强 孙金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为改善微创钨针表面组织粘附并提高其在体液环境中的耐腐蚀性,采用电化学抛光方法对钨进行加工试验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电化学抛光对其表面形貌及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耐腐蚀性的影响。在自行搭建的电化学抛光平台上,采用单因素... 为改善微创钨针表面组织粘附并提高其在体液环境中的耐腐蚀性,采用电化学抛光方法对钨进行加工试验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电化学抛光对其表面形貌及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耐腐蚀性的影响。在自行搭建的电化学抛光平台上,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电极间距、抛光电压、电解液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多个因素对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得到各工艺参数对粗糙度Ra的影响排序依次为:加工时间>电压>电解液浓度>温度;最佳抛光条件为:电极间距18 mm,电压18 V,NaOH浓度3 wt%,温度55℃,抛光时间10 min。抛光后粗糙度Ra由0.15μm降至0.032μm;自腐蚀电位从-0.113 V升至-0.051 V,自腐蚀电流从6.918×10^(-5) A/cm 2降至6.761×10^(-6) A/cm 2。电化学抛光可以有效改善钨的表面形貌、降低表面粗糙度Ra并提高其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抛光 参数优化 表面粗糙度 磷酸缓冲盐溶液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表面有机膦酸锆多层膜在不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的稳定性(英文)
19
作者 陈煜 郭礼荣 +3 位作者 康希 刘训高 郑丽敏 夏兴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65-2070,共6页
Zirconium 1,4-butylenediphosphonate[Zr(BDPA)] multilayers on a 3-mercaptopropylphosphonate-coated gold electrode were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l layer-by-layer method.The stability of the Zr(BDPA) multilayers in dif... Zirconium 1,4-butylenediphosphonate[Zr(BDPA)] multilayers on a 3-mercaptopropylphosphonate-coated gold electrode were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l layer-by-layer method.The stability of the Zr(BDPA) multilayers in different supporting electrolyte solutions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measure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Zr(BDPA) multilayers are very stable in 0.2 mol·L-1 KCl,0.2 mol·L-1 KNO3 and low concentratio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 with low pH values(c≤0.05 mol·L-1,pH≤ 6.8).While in high concentration 0.2 mol·L-1 PBS(pH=5.2~7.4),the Zr(BDPA) multilayers will be partially desorbed within two days,possib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more stable zirconium phosph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膦酸锆 多层膜 稳定性 磷酸盐缓冲溶液 金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阴极BES降解对硝基苯酚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欣宇 赵鑫 +2 位作者 梅晓雪 邢德峰 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研究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biocathod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ioc-BES)对硝基芳香烃降解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外加电压、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PBS)、外电阻对对硝基苯酚(PN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电阻为10Ω时,随... 为研究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biocathod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ioc-BES)对硝基芳香烃降解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外加电压、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PBS)、外电阻对对硝基苯酚(PN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电阻为10Ω时,随着外加电压由0. 2 V增加到0. 6 V,PNP去除速率常数由(0. 024±0. 005) h^(-1)增加到(0. 098±0. 001) h^(-1),0. 5 V是PNP去除最佳外加电压.当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由10 mmol/L增加到200 mmol/L,PNP去除速率常数由(0. 039±0. 004) h^(-1)增加到(0. 071±0. 011) h^(-1),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最适PNP去除浓度.外电阻由1Ω增加到100Ω对PNP的去除没有显著影响.表明生物阴极BES降解PNP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力,生物阴极BES为PNP生物降解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阴极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对硝基苯酚去除 外加电压 缓冲液浓度 外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