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转向视域中的伦理学知识重建
1
作者 付长珍 王九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沉思传统的解构引发了西方学界对伦理学知识合法性的质疑。沉思传统以思辨逻辑建立起关于终极真相的世界观,强调理论的至上地位,承认真正有德性的生活在于理性地沉思。从理论的演进来看,沉思传统遭遇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使古典哲学时期... 沉思传统的解构引发了西方学界对伦理学知识合法性的质疑。沉思传统以思辨逻辑建立起关于终极真相的世界观,强调理论的至上地位,承认真正有德性的生活在于理性地沉思。从理论的演进来看,沉思传统遭遇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使古典哲学时期建构的伦理学知识丧失了其存在论的根基。因此,重建伦理学知识必须构建一种新的世界图景和价值秩序。后形而上学的实践转向,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封闭体系,将伦理学知识的重建置于多元文明传统对话之中。海外汉学的研究为重建伦理学知识提供了多元文明的借鉴,但这仍是以西方的核心议题观照中国伦理传统,因而有必要唤醒中国伦理传统中的标识性概念,为回应全球化时代的伦理挑战、推动伦理学知识的转型创新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 伦理学知识 实践转向 沉思传统 “事”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认识论的基本视域 被引量:2
2
作者 陆建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2-49,93,共9页
中国哲学史载述着中华民族特质的认识论。儒家的认识论思想主体地支持了中国哲学大系。儒家的认识思想着落在人的主体性的发见和培养上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是其哲学认识论的早期使命预设。后来的思想发展 ... 中国哲学史载述着中华民族特质的认识论。儒家的认识论思想主体地支持了中国哲学大系。儒家的认识思想着落在人的主体性的发见和培养上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是其哲学认识论的早期使命预设。后来的思想发展 ,其倾重点投注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认知与践行上。这就建立起了人文特性的认识论。这一民族哲学特色 ,与古希腊哲学以自然宇宙为认知对象、宗教哲学以上帝、神、佛为认知对象的特征相参较 ,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天人之辨”的理性精神、知识与道德并进的价值意识、心性与义理同臻的主体资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哲学思想 认识论 人文特性 中国 天人合一 知识 道德 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