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跨电容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飞跨电容电压移相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米慧瑶 宋磊 +1 位作者 刘潇奎 段善旭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5,共10页
飞跨电容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具有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减小滤波电感体积等优势。变换器工作时,飞跨电容电压需要稳定在高压侧电压的一半,常采用调节占空比的控制策略,但该方法存在飞跨电容电压与输出电压控制耦合的问题,在飞跨电容电... 飞跨电容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具有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减小滤波电感体积等优势。变换器工作时,飞跨电容电压需要稳定在高压侧电压的一半,常采用调节占空比的控制策略,但该方法存在飞跨电容电压与输出电压控制耦合的问题,在飞跨电容电压调节过程中电感电流波动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移相控制策略实现飞跨电容电压与输出电压控制解耦的优势,并深入分析其控制特性。通过建立飞跨电容电压的谐波模型,分析了飞跨电容电压与移相角的关系。建立飞跨电容电压受开关管占空比D和移相角度?φ之间的低次谐波函数关系,并结合时域模型划定出移相控制的有效占空比区间,以及使得移相控制性能最优的占空比。建立仿真模型并搭建了1台3.6 kW的实验样机,将移相调节与占空比调节的飞跨电容电压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了移相控制的解耦优势以及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跨电容 移相控制 解耦控制 有效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边端效应的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等效电路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镜红 周长朵 +2 位作者 王涵铭 严思念 严冬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2-1805,共14页
直线式移相变压器是一种新型移相变压器,具有绕组结构简单、易于模块化和可任意角度移相的优点。其直线型结构导致变压器存在边端效应,进而导致气隙磁场产生畸变。为了计算出边端效应产生的影响,该文从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磁场进行深入分... 直线式移相变压器是一种新型移相变压器,具有绕组结构简单、易于模块化和可任意角度移相的优点。其直线型结构导致变压器存在边端效应,进而导致气隙磁场产生畸变。为了计算出边端效应产生的影响,该文从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磁场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计及边端效应的等效电路模型。首先,基于一维场理论对直线式移相变压器进行数学分析,根据场路复功率相等的原则,推导出等效电路二次侧参数,并计算出边端效应修正系数;然后,根据边端效应的分析结果和直线感应电机的等效电路拓扑建立计及边端效应的等效电路模型;最后,通过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和小功率样机的实验,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等效电路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式移相变压器 边端效应 等效电路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三移相调制及其死区效应分析和补偿 被引量:9
3
作者 康薇 肖飞 +2 位作者 任强 王瑞田 张新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7-1922,共16页
针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宽电压范围应用,该文研究一种全工况连续、表达形式统一、计算量小的三移相(TPS)调制策略,并分析其功率传输特性及软开关性能。结合工程应用中的非理想因素,对TPS调制不同开关模式下的死区效应及其边界进行研究... 针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宽电压范围应用,该文研究一种全工况连续、表达形式统一、计算量小的三移相(TPS)调制策略,并分析其功率传输特性及软开关性能。结合工程应用中的非理想因素,对TPS调制不同开关模式下的死区效应及其边界进行研究,给出DAB宽电压范围运行时避免电压跌落和极性反转的约束条件。针对死区引入的移相比损失、软开关范围减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脉冲调整的死区补偿策略以补偿移相比损失,重新获取全工况软开关范围,降低死区引入的附加电流应力及损耗、提升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宽电压范围运行 三移相(TPS)调制 死区效应 死区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度延拓Hilbert移相的配网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曾秀娟 刘彤 +3 位作者 谢慧勤 王大江 肖继红 张传计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168,共8页
配网低压电流互感器计量准确性直接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需实时掌握其运行状态。针对采用数字比较法的在线校验方法中,模数转换过程标准通道模数转换器存在固定延时难以完全补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序加权关联度延拓结合4项3... 配网低压电流互感器计量准确性直接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需实时掌握其运行状态。针对采用数字比较法的在线校验方法中,模数转换过程标准通道模数转换器存在固定延时难以完全补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序加权关联度延拓结合4项3阶Nuttall窗的Hilbert精准移相算法,有效抑制了“端点效应”,实现了对模数转换器固定延时的精准移相。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频率偏移、谐波及噪声干扰下,移相偏差小于10^(-10),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在线校验装置,该装置与离线校验装置比值误差偏差小于0.006%,能够满足0.2S级配网低压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低压电流互感器 在线校验 高精度移相 时序加权关联度延拓 端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载波比调制下的MMC-UPFC电容电压减频效应
5
作者 陈志军 王骏 +3 位作者 郁超 张珂 赵云龙 王楚扬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04,共12页
低载波比(载波频率与基波频率之比)的载波移相调制策略可有效降低MMC-UPFC的开关损耗,但会导致“减频效应”造成电容电压谐波频率明显降低,严重削弱电容电压均衡策略的控制效果。根据电容电压谐波频率随载波比降低的规律,定量分析了低... 低载波比(载波频率与基波频率之比)的载波移相调制策略可有效降低MMC-UPFC的开关损耗,但会导致“减频效应”造成电容电压谐波频率明显降低,严重削弱电容电压均衡策略的控制效果。根据电容电压谐波频率随载波比降低的规律,定量分析了低载波比调制下MMC-UPFC电容电压的减频效应,明确了低载波比与电容电压低频波动、子模块电容不稳定充放电状态和子模块间电容电压不均衡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减频效应抑制策略,通过检测电容电压的谐波分量进行最优载波比选择和电容电压控制。最后以苏州南部500kV UPFC示范工程为参考进行仿真,证明了MMC-UPFC电容电压的减频效应的存在性以及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统一潮流控制器 减频效应 载波移相调制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窗口热效应和应力双折射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杜少军 陆启生 舒柏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581,共7页
 分析了平板窗口在激光加热和内外压强差作用下对光束带来的附加相移,详细讨论了应力双折射部分的相移,计算了CaF2窗口的温升、应力、附加相移、远场Strehl比和退偏度等的分布。结果表明:窗口变形和折射率随温度变化是产生附加相移的...  分析了平板窗口在激光加热和内外压强差作用下对光束带来的附加相移,详细讨论了应力双折射部分的相移,计算了CaF2窗口的温升、应力、附加相移、远场Strehl比和退偏度等的分布。结果表明:窗口变形和折射率随温度变化是产生附加相移的主要原因,窗口的非均匀温升将导致光束质量下降,应力双折射部分的相移与窗口表面Miller指数有关,对入射光产生一定的退偏效应,从而影响光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窗口 附加相移 应力双折射 退偏 Mille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固定相移测量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的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龚国良 鲁华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3-877,共5页
传统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将信号整形成方波,异或后将方波脉冲的宽度转换为相位差。然而,信号在过零点处的"振铃效应",以及传统方法中引入迟滞比较器去噪带入的延时误差严重影响了测量的准确度。介绍了了几种测量相位差的方法,分... 传统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将信号整形成方波,异或后将方波脉冲的宽度转换为相位差。然而,信号在过零点处的"振铃效应",以及传统方法中引入迟滞比较器去噪带入的延时误差严重影响了测量的准确度。介绍了了几种测量相位差的方法,分析了各自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利用固定相移测量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的方法。此方法避免了"振铃现象"的影响,避免了引入迟滞比较器去噪带入的延时误差,同时又保留了迟滞比较器去噪的优点,不受信号幅度的影响,不受幅度递减的奇次谐波的影响,对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的相位差实现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差 相移 振铃现象 迟滞比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式移相变压器边端效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熊欣 赵镜红 +2 位作者 丁洪兵 孙盼 彭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115,共6页
为削弱边端效应对直线式移相变压器效率及谐波抑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气隙大小和边齿宽度达到削弱边端效应影响的方法。对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边端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边端效应产生的原因,对气隙磁通做了近似处理,推导出由... 为削弱边端效应对直线式移相变压器效率及谐波抑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气隙大小和边齿宽度达到削弱边端效应影响的方法。对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边端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边端效应产生的原因,对气隙磁通做了近似处理,推导出由边端效应所产生的电动势、电流、消耗功率以及考虑边端效应时的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等值电路。通过分析和对比推导结果,得到影响边端效应的两个主要参数:边齿宽度及气隙大小。根据这两个参数提出优化方案,减弱或消除边端效应对直线式移相变压器正常工作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小输出电势的谐波含量。通过仿真来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本文使用的仿真模型中,将气隙控制在0.3mm的同时把边齿宽度控制在5mm,可以削弱边端效应的影响,使直线式移相变压器工作在最佳状态。该分析结果有利于将直线式移相变压器更好地应用于多脉波整流及多重叠加逆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式 移相变压器 边端效应 气隙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差模耦合装置的注入替代宽频电磁辐照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卢新福 魏光辉 潘晓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4-240,共7页
为解决目前可模拟的辐射场强和空间有限的问题,提高电流注入法的应用频带范围,提出了注入替代宽频电磁辐照方法。设计了基于定向耦合器原理的宽频带电流注入耦合装置,并以天线和射频前端为受试对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研究了对称... 为解决目前可模拟的辐射场强和空间有限的问题,提高电流注入法的应用频带范围,提出了注入替代宽频电磁辐照方法。设计了基于定向耦合器原理的宽频带电流注入耦合装置,并以天线和射频前端为受试对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研究了对称定向耦合器耦合端和直通端的相位差对监测波形的影响,分析了注入装置监测端波形与等效源波形的关系。结果说明:在互联系统的辅助设备为线性的条件下,即使受试设备是非线性的,辐照场强与注入电压的关系同样是线性的,该注入方法的应用频带范围可达数个GHz水平;对称定向耦合器耦合端和直通端的相位差会导致监测波形畸变;在系统端口匹配的情况下,注入装置监测电压与等效源电压为线性关系;若仅关心设备端口响应,通过注入等效替代天线和线缆为主要耦合通道的辐照实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注入装置 辐照法 定向耦合器 相位突变 电磁环境效应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GO晶体的反射型法拉第光纤电流传感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美蓉 周王民 +2 位作者 赵建林 卫沛锋 张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6-1190,共5页
采用Bi4Ge3O12(BGO)晶体作为传感元件,设计了一种闭合磁环型光纤电流传感器,并对其传感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将BGO晶体加工成一带斜面的长方体,并在端面镀金属膜,通过光在晶体中多次临界反射来增大光程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实验... 采用Bi4Ge3O12(BGO)晶体作为传感元件,设计了一种闭合磁环型光纤电流传感器,并对其传感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将BGO晶体加工成一带斜面的长方体,并在端面镀金属膜,通过光在晶体中多次临界反射来增大光程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实验测量得到的法拉第转角与采用倍频法测量的结果符合较好,但与实际结果存在一较大比例系数.对产生该系统误差的主要因素——传感头端面金属膜反射引起的相移及入射角偏离临界角时产生的相移进行了详细地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金属膜反射和偏离临界角引起的相移对测量结果均有较大影响,但输出与作用在传感头上的磁感应强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将传感器的测量值乘上一个补偿系数来消除反射相移所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传感器 Bi4Ge3O12(BGO)晶体 法拉第效应 反射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回射束干涉相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延倬 何金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67-668,共2页
激光回射束干涉相移效应的研究邓延倬,何金兰(武汉大学分析测试科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激光,折射指数,干涉相移效应,毛细管电泳基于激光回射束干涉相移效应,曾首次用于光热测量[1]和微体积样品检测[2].本文讨... 激光回射束干涉相移效应的研究邓延倬,何金兰(武汉大学分析测试科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激光,折射指数,干涉相移效应,毛细管电泳基于激光回射束干涉相移效应,曾首次用于光热测量[1]和微体积样品检测[2].本文讨论这种效应的基本原理及其用于分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相移效应 分析化学 激光回射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质骨中两种纵波的传播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他得安 王威琪 余建国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16,共5页
基于松质骨的层状模型 ,利用Schoenberg理论分析了松质骨中两种纵波 (快纵波和慢纵波 )的传播特性 ;并在理论和实验上详细分析了骨小梁方向与传播方向间的夹角对松质骨中快纵波和慢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当超声波平行于骨... 基于松质骨的层状模型 ,利用Schoenberg理论分析了松质骨中两种纵波 (快纵波和慢纵波 )的传播特性 ;并在理论和实验上详细分析了骨小梁方向与传播方向间的夹角对松质骨中快纵波和慢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当超声波平行于骨小梁入射时 ,松质骨中两种纵波都传播 ,入射角度在 6 0度附近时 ,松质骨中两种纵波的相速度曲线有一个转折点 ,入射角度在 6 0度以上 ,角度越大时 ,骨髓和骨小梁耦合得越紧 ,因此阻止了慢纵波的传播 ,而只有快纵波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 层状模型 纵波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高频链逆变器的解结耦单极性移相调制及其死区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闫朝阳 张喆 +2 位作者 李建霞 徐术超 杨丽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7-1346,共10页
单相高频链逆变拓扑由高频变压器、一次侧高频逆变器、二次侧矩阵/周波变换器和输出滤波器构成,既有隔离型功率变换及能量双向流动的优点,也有双向开关换流控制难度高的缺点。针对此拓扑提出一种解结耦单极性移相调制策略,能够无需借助... 单相高频链逆变拓扑由高频变压器、一次侧高频逆变器、二次侧矩阵/周波变换器和输出滤波器构成,既有隔离型功率变换及能量双向流动的优点,也有双向开关换流控制难度高的缺点。针对此拓扑提出一种解结耦单极性移相调制策略,能够无需借助辅助电路与功率管的重叠换流技术,即可实现周波变换器中所有功率管的零电压开关(ZVS)自然换流及滤波电感无过电压冲击自然续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优化死区设置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单极性移相调制策略存在的输出电压过零点邻域畸变问题,弥补了死区效应所导致的输入电压利用率低以及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大的缺点。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解结耦单极性移相调制策略及优化死区设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逆变器 解结耦 单极性移相调制 死区效应 ZV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光束通过非线性介质后的远场衍射图样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何坤娜 邓罗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利用菲涅尔 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对发散和会聚高斯光束通过薄非线性介质时形成的远场衍射图样进行了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发散高斯光束通过自散焦介质或会聚高斯光束通过自聚焦介质时,远场均会出现中央较暗、向外围逐渐增强、...  利用菲涅尔 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对发散和会聚高斯光束通过薄非线性介质时形成的远场衍射图样进行了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发散高斯光束通过自散焦介质或会聚高斯光束通过自聚焦介质时,远场均会出现中央较暗、向外围逐渐增强、分布尺度较大的粗衍射环;当发散高斯光束通过自聚焦介质或会聚高斯光束通过自散焦介质时,远场均会出现中心强度最大、向外围逐渐减弱、分布尺度较小的细衍射环。不同远场衍射图样归根结底是入射高斯光束因介质折射率变化造成的空间自相位调制及其波前曲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光束 附加相移 空间自相位调制 衍射图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式移相变压器两类纵向边端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镜红 许浩 +2 位作者 孙盼 马远征 王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4-995,共12页
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磁路开断导致边端效应,引起气隙磁场畸变。该文首先阐述了直线式移相变压器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两类纵向边端效应,推导出第一类纵向边端效应影响下磁动势分布情况,求出第二类纵向边端效应影响下气隙磁场解析表达式,得到... 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磁路开断导致边端效应,引起气隙磁场畸变。该文首先阐述了直线式移相变压器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两类纵向边端效应,推导出第一类纵向边端效应影响下磁动势分布情况,求出第二类纵向边端效应影响下气隙磁场解析表达式,得到影响气隙磁场畸变程度的参数。通过仿真验证了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磁动势和气隙磁场分布,量化分析移相变压器相关参数对边端效应的影响;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样机实验分析不同负载下基于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多重叠加逆变系统的输出性能,进一步证明通过合理选取变压器设计参数可以有效削弱两类纵向边端效应对气隙磁场和工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式移相变压器 纵向边端效应 气隙磁场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布喇格反射镜的穿透深度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振芳 马凤英 +2 位作者 苏建坡 陈明 池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67-1970,共4页
采用特征矩阵法分别计算奇、偶数层布喇格反射镜的反射相移,利用反射时延与反射相移的关系给出了其穿透深度的表达式.采用电子束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HL]2H的布喇格反射镜,并制作了有机微腔器件,测量和计算了其透射光谱、反射相移... 采用特征矩阵法分别计算奇、偶数层布喇格反射镜的反射相移,利用反射时延与反射相移的关系给出了其穿透深度的表达式.采用电子束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HL]2H的布喇格反射镜,并制作了有机微腔器件,测量和计算了其透射光谱、反射相移和穿透深度,得到了微腔的有效腔长,测量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穿透深度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微腔 有效腔长 反射相移 反射时延 穿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载波抑制归零码光调制格式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现彬 李宁 +2 位作者 卢智嘉 杨洁 曹鹤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94-3698,共5页
首先分析了基于载波抑制归零码的光载波抑制归零-开关键控(CSRZ-OOK)、载波抑制归零-差分相移键控(CSRZ-DPSK)和载波抑制归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CSRZ-DQPSK)三种光调制格式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并数字仿真了其在40 Gbit/s单信道光纤系统中... 首先分析了基于载波抑制归零码的光载波抑制归零-开关键控(CSRZ-OOK)、载波抑制归零-差分相移键控(CSRZ-DPSK)和载波抑制归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CSRZ-DQPSK)三种光调制格式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并数字仿真了其在40 Gbit/s单信道光纤系统中的传输性能。以Q值、眼图和误码率(BER)作为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这三种调制格式对色散(CD)、偏振模色散(PMD)和非线性效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SRZ-DQPSK相对于CSRZ-OOK、CSRZ-DPSK对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有非常好的容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格式 差分正交相移键控 色散 非线性效应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级数建模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电流有效值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红 马志鹏 +1 位作者 王聪 沙广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0,共7页
采用傅里叶级数求和的方法建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在移相控制下统一的数学模型,针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直流侧电压不匹配时在传统单移相控制方式下电感电流有效值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电感电流有效值的双重移相控制方式。对工作在升... 采用傅里叶级数求和的方法建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在移相控制下统一的数学模型,针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直流侧电压不匹配时在传统单移相控制方式下电感电流有效值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电感电流有效值的双重移相控制方式。对工作在升压、降压、电压平衡状态下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在传统单移相、双重移相控制方式下电感电流有效值随传输有功功率变化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变换器工作在升压、降压状态,提出对应的双重移相控制方式,以达到优化电感电流有效值的目的,使工作在该状态下的变换器具有更小的通态损耗,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实验验证了该双重移相控制方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傅里叶级数 移相控制 升、降压特性 电流有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的数字冲击滤波器自动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静 吴乐南 靳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4-228,共5页
为了提高数字冲击滤波器设计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QPSO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EBPSK通信系统中数字冲击滤波器的特殊滤波机理,在考虑有限字长效应的情况下对数字冲击滤波器进行建模,然后设计出合理的优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为了提高数字冲击滤波器设计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QPSO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EBPSK通信系统中数字冲击滤波器的特殊滤波机理,在考虑有限字长效应的情况下对数字冲击滤波器进行建模,然后设计出合理的优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利用Q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惩罚函数法的约束处理机制设计数字冲击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种群适应度值能够逐步达到收敛,从而保证了寻优结果的最优性;设计得到的滤波器幅频响应在中心频率处呈现出极窄的陷波-选频特性,并可将EBPSK调制信号的微弱相位跳变转化为明显的幅度冲击,有利于解调.与已有的手调滤波器相比,该设计方法快速可靠,可节约0.3~0.5 dB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冲击滤波器 QPSO算法 EBPSK信号 有限字长效应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长相移效应滤波器的快速调试方法
20
作者 张永亮 苏涛 +1 位作者 吴边 闫嘉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渐进空间映射算法(ASM)与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I/O端口不等长相移效应的滤波器快速调试方法。渐进空间映射算法能够准确预测精细模型的调试方向与幅度,遗传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得到I/O端口的相移效应,并且通过柯西法提取粗糙... 提出一种基于渐进空间映射算法(ASM)与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I/O端口不等长相移效应的滤波器快速调试方法。渐进空间映射算法能够准确预测精细模型的调试方向与幅度,遗传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得到I/O端口的相移效应,并且通过柯西法提取粗糙模型。基于有限元的全波电磁仿真软件HFSS,建立精细模型,粗糙模型参数即等效电路参数,则由去除I/O端口处相移效应后的S参数获得。利用该方法对六阶交叉耦合滤波器进行调试,经过几步迭代即可使滤波器满足所要求的响应指标,验证了该调试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空间映射算法 遗传算法 相移效应 微波滤波器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