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乳化降黏开采用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被引量:27
1
作者 尉小明 刘喜林 +1 位作者 张建英 刘春和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2,共3页
介绍了稠油乳化降黏及筛选适合特定油品的理想稠油乳化降黏剂 (目标活性剂 )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综述了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常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类型。依据目标活性剂的两大必要性能特征参数 (HLB值和PIT) ,... 介绍了稠油乳化降黏及筛选适合特定油品的理想稠油乳化降黏剂 (目标活性剂 )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综述了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常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类型。依据目标活性剂的两大必要性能特征参数 (HLB值和PIT) ,概述了用HLB值法及PIT法筛选目标活性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降黏开采 表面活性剂 筛选 HLB值 相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原油热敏性降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非 尉小明 +2 位作者 李文静 梅江华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6-429,433,共5页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不但可以改变乳状液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相转变温度,测定了原油的HLB及PIT等参数,确定了适宜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研制出易乳化、脱水的新型乳化降粘剂,很...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不但可以改变乳状液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相转变温度,测定了原油的HLB及PIT等参数,确定了适宜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研制出易乳化、脱水的新型乳化降粘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稠油降粘中普遍存在的脱水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降粘剂 稠油开采 化学降粘剂 乳化降粘 相转变温度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静止卫星热红外遥感亮温资料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元生 郭晓 +1 位作者 张小美 李明永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双通道多时相反演方法在提取地表温度场时可把地表温度与地表发射率分离计算,是利用静止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研究地表温度场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易于实现海量资料处理,基本满足红外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要求。
关键词 热红外遥感 双通道多时相 反演 地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SiMn钢奥氏体逆相变亚温淬火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安铭 李小飞 陈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63-1066,共4页
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次淬火温度对27SiMn钢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分析了该钢奥氏体逆相变亚温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实验表明,27SiMn钢经810—850℃奥氏体逆相变淬火,得到极细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淬火温度较低时,马... 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次淬火温度对27SiMn钢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分析了该钢奥氏体逆相变亚温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实验表明,27SiMn钢经810—850℃奥氏体逆相变淬火,得到极细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淬火温度较低时,马氏体板条之间分布着条状的铁素体;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随淬火温度升高,其强硬性升高,850℃淬火时,该钢的强硬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逆相变 亚温淬火 硬度 抗拉强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液晶结构固体脂质微粒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婉萍 陈雪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6-439,468,共5页
以烷基糖苷乳化体系,采用相转变温度法(PIT转相法)制备了含液晶结构的固体脂质微粒。分别研究了乳化工艺及配方组成对固体脂质微粒中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IT转相乳化法更有利于固体脂质微粒中液晶结构的形成;C22烷基... 以烷基糖苷乳化体系,采用相转变温度法(PIT转相法)制备了含液晶结构的固体脂质微粒。分别研究了乳化工艺及配方组成对固体脂质微粒中液晶结构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IT转相乳化法更有利于固体脂质微粒中液晶结构的形成;C22烷基糖苷与C16~18醇配伍可以形成液晶结构规整的固体脂质微粒;异丙醇的加入有利于形成粒径较小且分布均一的含液晶结构的固体脂质微粒。同时通过研究C22烷基糖苷/C16~18醇/水+异丙醇体系拟三元相图,初步确定了形成含液晶结构固体脂质微粒的原料配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微粒 液晶结构 烷基糖苷 相转变温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乳状液及其应用发展现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飞 王彦玲 +4 位作者 金家锋 任金恒 梁瀚 王坤 张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124,共12页
可逆乳状液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在水包油型乳状液和油包水型乳状液之间实现逆转,所以在钻井液中应用时,利用可逆乳状液能集中不同液体形式的优点发挥更好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可逆乳状液的研究进展,包括p H控制的可逆乳状液、温... 可逆乳状液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在水包油型乳状液和油包水型乳状液之间实现逆转,所以在钻井液中应用时,利用可逆乳状液能集中不同液体形式的优点发挥更好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可逆乳状液的研究进展,包括p H控制的可逆乳状液、温度控制的可逆乳状液、盐度控制的可逆乳状液、光控制的可逆乳状液、p H和温度双重控制的可逆乳状液、复合乳化剂控制的可逆乳状液等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转相 可逆乳状液 PH值控制 温度控制 盐度控制 光控制 pH和温度双重控制 复合乳化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水纳米乳液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婉萍 朱海洋 费一弘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以聚二甲基硅油为油相物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采用相转变温度(PIT)法制备了硅油/水纳米乳液。通过研究硅油/乳化剂/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乳液的原料配比,并对优化配方体系制得的硅油/水纳米乳液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聚二甲基硅油为油相物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采用相转变温度(PIT)法制备了硅油/水纳米乳液。通过研究硅油/乳化剂/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乳液的原料配比,并对优化配方体系制得的硅油/水纳米乳液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配方组成(w/%)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5,聚二甲基硅油5,余量为水的条件下,制备的纳米乳液的乳化粒子粒径在165 nm左右,其Zeta电位为-0.95 mV,乳化粒子呈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水纳米乳液 相转变温度法 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松香基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的合成及其性能
8
作者 童碧海 张曼 +3 位作者 李剑飞 马鹏 王恒山 张千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123,共7页
用12-溴-13,14-双硝基脱氢松香酸甲酯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1,4a-二甲基-6-溴-1,2,3,4,4a,17,18,18a-八氢萘基[2,1-h]二吡啶并[3,2-a:2,3-c]吩嗪甲酸甲酯(DBNPM),通过1H NMR,13C NMR,MS和IR等表征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 用12-溴-13,14-双硝基脱氢松香酸甲酯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1,4a-二甲基-6-溴-1,2,3,4,4a,17,18,18a-八氢萘基[2,1-h]二吡啶并[3,2-a:2,3-c]吩嗪甲酸甲酯(DBNPM),通过1H NMR,13C NMR,MS和IR等表征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为了考察此小分子凝胶因子的自组装行为,研究了该分子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成胶性能和形貌。研究发现,在甲醇中临界成胶浓度(CGC)最低,为0.5 g/L;但是在二氧六环中凝胶性质最为稳定。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从甲醇溶剂中得到的干胶呈片状结构,从二氧六环溶剂中得到的干胶呈网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XRD测试研究证实,该化合物分子间的氢键是凝胶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松香酸甲酯 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 临界成胶浓度 凝胶-溶胶相转变温度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复配规律的研究——温度组成相图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聂秋林 戎宗明 胡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共5页
用温度组成相图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特性,同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效应和盐效应。对非离子与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假设。实验研究表明:混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均聚氧乙烯链长的变化相当于温度的变化;非离... 用温度组成相图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特性,同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效应和盐效应。对非离子与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假设。实验研究表明:混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均聚氧乙烯链长的变化相当于温度的变化;非离子与少量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可以大幅度提高温度稳定性和增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相转变温度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相反转与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新波 王得宁 袁荞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3-456,共4页
A series of cationic water-borne polyurethane(CWPU) was synthesized from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IPDI), polyneopentanediol adipate (P756) and hydrophilic N-methyl dihydroxyethyl amine (N-MDEA) by using the one-step p... A series of cationic water-borne polyurethane(CWPU) was synthesized from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IPDI), polyneopentanediol adipate (P756) and hydrophilic N-methyl dihydroxyethyl amine (N-MDEA) by using the one-step process. Phase inversion of the cationic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as established by tracing the change of conductivity and speed of stirrer during the dispersion process.The conductivity of CWPU increased to a maximum, and then decreased to a stabe value.Thi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nrichment of partial anion and the gemination of ion occurred successive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phase inversion.Conductivity kept stable after the Stern layer of the CWPU colloid particles were formed. The effects of dispersion temperature and the amount of N-MDEA on the particle size of CWPU were discussed. The particle size and polydispersity of CWPU were decreased with higher dispersion temperature and increasing amount of hydrophilic chain-extender. There existed optimal dispersion temperature and amount of chain-extender of the cationic polyurethane during the dispersion process. The DSC and DMA data of the cast film of CWPU showed that water could enter the partially disrupted ordered structure of the CWPU hard segment when phase inversion occurred at an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and the stable, smaller particle size and polydisperse of the CWPU could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阳离子聚氨酯 亲水扩链剂 分散温度 相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表面活性剂双水相及其倒置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佳雷 张山山 +2 位作者 王艳玉 雷群芳 方文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54-659,共6页
以实验室合成的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C12HDAB)和N-十二烷基-N,N-二(2-羟乙基)-N-甲基溴化铵(C12DHAB)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溴化钠复配,构筑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系统双水相.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过量的双水相(... 以实验室合成的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C12HDAB)和N-十二烷基-N,N-二(2-羟乙基)-N-甲基溴化铵(C12DHAB)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溴化钠复配,构筑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系统双水相.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过量的双水相(ATPS-C)为例,着重研究温度对ATPS-C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可在一定的温度区域内形成;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双水相区的组成宽度有所增大,相区位置略微移向阳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例增大的方向;改变温度会使双水相发生相倒置现象,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相倒置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双水相 相倒置 温度效应 紫外一可见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类弹性蛋白多肽的克隆表达及相变特性分析
12
作者 王珊珊 刘阳 +3 位作者 高琪 王令 路宏朝 张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共6页
类弹性蛋白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s,ELPs)作为新型温敏生物材料,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和蛋白质分离纯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精确控制快速生物合成具有特定相变特性的ELPs至关重要。利用质粒重建递归定向连接技术,成功构建... 类弹性蛋白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s,ELPs)作为新型温敏生物材料,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和蛋白质分离纯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精确控制快速生物合成具有特定相变特性的ELPs至关重要。利用质粒重建递归定向连接技术,成功构建以缬氨酸为客座氨基酸的重组质粒pET28-ELP 25、pET28-ELP 50和pET28-ELP 100,分别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经自诱导培养基的培养,SDS-PAGE结果表明,ELPs在大肠杆菌体系中实现了胞内可溶过量表达,表达量约占胞内全细胞蛋白的30%以上。利用可逆相变循环法(inverse transition cycling,ITC)进行分离纯化,仅需3轮ITC获得电泳纯ELP 25、ELP 50和ELP 100。热比浊法测定相变温度,分析显示ELPs的相变温度与多肽浓度、离子强度和多肽分子量均呈负相关,为进一步重组克隆表达特定相变特性的温敏多肽生物材料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弹性蛋白多肽 质粒重建递归定向连接 可逆相变循环 相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子室温硫化硅橡胶涂层热波模型及其涂覆质量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晨鋆 刘立帅 +2 位作者 涂彦昕 梅红伟 王黎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53-2760,共8页
绝缘子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涂层的涂覆质量是评价其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涂覆施工过程中引入破损、杂质、脱粘、厚度不均匀或不达标等,各种形式缺陷,将严重影响绝缘子外绝缘性能,给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隐患。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光热辐射... 绝缘子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涂层的涂覆质量是评价其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涂覆施工过程中引入破损、杂质、脱粘、厚度不均匀或不达标等,各种形式缺陷,将严重影响绝缘子外绝缘性能,给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隐患。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光热辐射热波检测的RTV涂层涂覆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该方法通过分析试件在可控光热激励下的表面瞬态温度场得到其内部结构信息。首先建立绝缘子RTV涂层热波模型并进行求解;对RTV涂层典型缺陷进行了检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增强缺陷信号;最后从热波响应相位谱中提取最小相频二次方根倒数特征用于定量表征RTV涂层厚度。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绝缘子RTV涂层涂覆质量的快速、准确、非接触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硅橡胶 光热辐射热波检测 热波模型 最小相频二次方根倒数 厚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堆坑混凝土劣化行为研究
14
作者 陈森 李浩 +4 位作者 王振 张昆桥 张文斌 罗华清 张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57,共5页
为有效评估高温条件下核电基础设施的服役安全性,研究了不同温度(25~400℃)及持续时间(0.5~30 d)对堆坑混凝土水化产物、孔结构、质量损失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温度与持续时间的增加会促进堆坑混凝土中钙矾石(AFt)和C-S-H等... 为有效评估高温条件下核电基础设施的服役安全性,研究了不同温度(25~400℃)及持续时间(0.5~30 d)对堆坑混凝土水化产物、孔结构、质量损失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温度与持续时间的增加会促进堆坑混凝土中钙矾石(AFt)和C-S-H等特征水化产物分解,提升有害孔含量;堆坑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随试验温度和龄期增加而增加;当热老化温度不高于80℃时,随试验温度和龄期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小幅提升的趋势;当温度为300℃、40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呈反比,降低趋势明显;水化产物分解以及孔结构特征变化与混凝土力学性能降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最后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温度和持续时间耦合作用的堆坑混凝土本构模型,可为高温条件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预测评估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境 堆坑混凝土 物相组成 抗压强度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