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场和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协同参与的受端电网分阶段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克非 李国庆 +2 位作者 张儒峰 姜涛 辛业春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6,共9页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和直流接入导致的受端电网惯量水平低和一次调频能力弱的问题,提出风电场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与受端电网调频的协同控制策略。提出基于调频能力系数的风电场自适应虚拟惯量和下垂控制策略,实现风电场差异化调频;...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和直流接入导致的受端电网惯量水平低和一次调频能力弱的问题,提出风电场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与受端电网调频的协同控制策略。提出基于调频能力系数的风电场自适应虚拟惯量和下垂控制策略,实现风电场差异化调频;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实现受端换流站调频功率在其余各换流站之间的合理分配,减小功率支援对交流电网频率稳定的影响;设计多调频资源协同配合的分阶段调频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受端电网频率响应模型进一步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改善受端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对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影响,且避免了其他交流电网的频率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风电场 受端电网 频率支撑 分阶段调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谐振调频扩展移相控制的CLLC谐振变换器电流优化策略
2
作者 王翌琛 王丰 +1 位作者 卓放 于克凡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8,共11页
电容-电感-电感-电容(CLLC)谐振变换器是一种运行效率高、软开关特性好,适用于直流电力系统的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然而,谐振变换器采用的传统调频控制仅包含一个控制变量,难以同时维持变换器输出电压稳定并兼顾谐振电流优化。为了提... 电容-电感-电感-电容(CLLC)谐振变换器是一种运行效率高、软开关特性好,适用于直流电力系统的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然而,谐振变换器采用的传统调频控制仅包含一个控制变量,难以同时维持变换器输出电压稳定并兼顾谐振电流优化。为了提升CLLC谐振变换器的整体运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过谐振调频扩展移相控制方法。此控制方法在调频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2个移相型控制变量,增加了C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自由度。同时,基于精准时域模型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明确变换器采用过谐振调频扩展移相控制方法时的最优工作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变换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率。最后,通过一台2kW级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电流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力系统 谐振变换器 粒子群优化算法 过谐振调频扩展移相控制 谐振电流优化 时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潮流控制器对纵联保护影响分析
3
作者 范登博 郝治国 +2 位作者 高旭 张千玮 王晓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2,共9页
混合潮流控制器(hybrid power flow controller,HPFC)结合无源移相变压器(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PST)以及有源的级联H桥型换流器(cascaded H-bridge converter,CHB)的优势,实现对线路潮流的大范围柔性连续调节,可以有效解决电网... 混合潮流控制器(hybrid power flow controller,HPFC)结合无源移相变压器(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PST)以及有源的级联H桥型换流器(cascaded H-bridge converter,CHB)的优势,实现对线路潮流的大范围柔性连续调节,可以有效解决电网潮流分布不均以及新能源外送通道受阻等问题。为解决串入系统运行的HPFC影响原始线路配置的纵联保护的问题。从HPFC的拓扑出发,推导得到了其稳态及三序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HPFC的接入对纵联差动保护以及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的影响,并仿真分析了纵联保护在含HPFC线路的适应性。研究发现,HPFC接入对纵联差动保护影响较大,而对方向元件测量影响较小,在实际工程中宜使用线路侧互感器构造纵联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变压器 级联H桥 混合潮流控制器 纵联差动保护 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频重构S/SP拓扑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恒流恒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中启 张晨曦 +2 位作者 王建斌 王忠美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718-4732,共15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导致系统输出电流和电压剧烈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由交错叠放式线圈结构和变频重构控制策略组成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重构补偿拓扑,并切换工作频率,实现了系统的恒流恒压输出。首先,分析...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导致系统输出电流和电压剧烈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由交错叠放式线圈结构和变频重构控制策略组成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重构补偿拓扑,并切换工作频率,实现了系统的恒流恒压输出。首先,分析了拓扑重构前后系统的恒流、恒压输出特性和零相角特性,对比恒流恒压工作模式下补偿电容的大小,给出了系统参数调整方法。其次,剖析了交错叠放式线圈结构模型,提出基于耦合系数波动最小原则的线圈结构优化策略。所提出的系统补偿元件较少,两个工作频率点符合国际标准。最后,搭建一套500 W的实验样机,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交错叠放式线圈在X轴方向偏移发射线圈外径的55%(187mm)或Y轴方向偏移120mm时,耦合系数波动率小于5%。系统在恒流模式下电流波动率为3.58%,在恒压模式下电压波动率为4.83%,满足无线充电系统恒流恒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变频重构 恒流 恒压 零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反射计河流参数测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峰 郑琦 +3 位作者 杨东凯 李建强 李杰 刑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71-3779,共9页
针对如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计(GNSS-R)测量河流水文参数的问题,利用GNSS反射信号相关时间为相干性判决算子研究河流反射的GNSS的相干性,研究GNSS反射信号相对于直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率现象,验证GNSS-R测量河流边界、河流水位和河... 针对如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计(GNSS-R)测量河流水文参数的问题,利用GNSS反射信号相关时间为相干性判决算子研究河流反射的GNSS的相干性,研究GNSS反射信号相对于直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率现象,验证GNSS-R测量河流边界、河流水位和河流流速的测量方法,并开展相应的外场试验验证。在河流水位测量方面,提出多样本观测和两步拟合法分别解决码相位高度计存在通道偏差和载波相位存在野点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前向构型无明显的多普勒频移,而后向构型的GNSS反射信号存在多普勒现象,前向和后向构型分别以强相干和弱相干信号为主,前向构型的强相干信号可被用于河流边界和水位测量,而后向构型被用于测量流速,利用后向构型的多普勒频率测量河流流速。试验结果表明:河流表面较河岸表面有更强的反-直功率比,通过检测镜面反射点轨迹上反-直功率比的突变点可获得河流边界;采集的北斗B1I和B3I信号测量的河流流速分别为0.34 m/s和0.5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反射计 相关时间 反-直功率比 码/载波相位 多普勒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移相控制的DAB变换器双目标优化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春喜 徐金荣 +1 位作者 刘文强 孙华泽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190,共11页
为提高双有源桥变换器的传输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新扩展移相控制的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双目标权重优化策略。首先,根据原边侧输出电压高电平的角度和原副边输出电压之间的移相角关重新定义新移相比,简化传输功率数学模型,再由移相比之间的... 为提高双有源桥变换器的传输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新扩展移相控制的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双目标权重优化策略。首先,根据原边侧输出电压高电平的角度和原副边输出电压之间的移相角关重新定义新移相比,简化传输功率数学模型,再由移相比之间的关系划分出3种工作模式并求出对应的电流应力和传输功率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回流功率数学模型并进行特性分析;然后,优选出两种覆盖全功率的工作模式并建立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权重优化函数,根据极差正规化法求解出最优移相比组合并分析其软开关特性;最后结合所求软开关条件下的最优移相比组合设计出简洁快速的闭环控制策略。通过搭建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在电流应力、回流功率以及传输效率方面对优化策略与传统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双目标优化策略相较于传统扩展移相控制在低功率模式下系统效率提升了20%,在高功率模式下系统效率提升了11%,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扩展移相 电流应力 回流功率 权重优化 移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低频电流幅值比的VSC-HVDC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26
7
作者 宋国兵 冉孟兵 +3 位作者 褚旭 靳幸福 刘甜 马志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02-1407,共6页
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控制系统复杂,故障承受能力差,研究适用于VSC-HVDC系统的高性能保护十分必要。对VSC-HVDC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及边界特性的分析发现,输电线路两侧的大电容,因其对高频信号呈现低阻抗的特性,使得输... 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控制系统复杂,故障承受能力差,研究适用于VSC-HVDC系统的高性能保护十分必要。对VSC-HVDC直流输电系统结构及边界特性的分析发现,输电线路两侧的大电容,因其对高频信号呈现低阻抗的特性,使得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直流线路两端保护安装处感受到的电流信号频率成分存在差异。利用此特点,提出一种仅利用单端电流量的VSC-HVDC输电线路全线速动保护新原理,该原理采用高、低频电流的幅值比来区分直流线路的区内、外故障,该比值在区外故障时小,区内故障时大。本原理能够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判别,对采样频率要求不高,动作速度快,受过渡电阻影响小。利用PSCAD进行故障分析,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原理能可靠区分直流输电线路的区内、外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 单端电流 高频电流分 量低频电流分量 电流分量幅值比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智能电流保护策略 被引量:49
8
作者 林霞 陆于平 +1 位作者 王联合 刘玉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9,共8页
以含有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配电网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Agent)的新型分布式电流保护策略。该策略以简单的工频电流比较为基础,运用智能体的分布式处理优势,实现对故障的在线搜索和定位。阐述了利用工频... 以含有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配电网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Agent)的新型分布式电流保护策略。该策略以简单的工频电流比较为基础,运用智能体的分布式处理优势,实现对故障的在线搜索和定位。阐述了利用工频电流变化量幅值和相位比较法进行故障区域搜索、故障线路判定的原理:首先利用DG接入形成的T型节点判断故障搜索的正方向,确定一个较小范围的故障搜索区域;然后通过比较线路两端故障电流幅值或相位确定故障发生的最小区域,并最终完成故障隔离。文章在多智能体分布式处理与主动协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电流保护的基本框架和算法流程,并在含有2个DG的配电网模型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保护算法的正确性。该保护策略对分布式发电条件下配电网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的随机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工频电流突变量 智能电流保护 多智能体 故障搜索方向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索南加乐 何方明 +3 位作者 焦在滨 王志恩 侯卓 刘仁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59-65,共7页
对采取固定门槛的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保护范围随系统阻抗、负荷、可靠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并指出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与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在形式上是相似的,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判据中的短路电流置换为故... 对采取固定门槛的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保护范围随系统阻抗、负荷、可靠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并指出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与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在形式上是相似的,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判据中的短路电流置换为故障分量电流,就得到了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判据。在分析衰减直流分量对全周傅氏算法、半周傅氏算法及R-L模型算法影响的基础上,得出R-L模型算法受衰减直流分量影响最小的结论。EMTP实际仿真数据验证了该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工频变化量 距离保护 自适应电流保护 保护范围 衰减直流分量 固定门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网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健康 索南加乐 +3 位作者 何方明 粟小华 汪宁渤 马彦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3,共6页
分析了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换流站附近交流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控制系统的快速调节,直流侧对外表现为弱电源系统,具有弱馈的特点。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范围与系统等值阻抗和整定阻抗之比有关,该比值越... 分析了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换流站附近交流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控制系统的快速调节,直流侧对外表现为弱电源系统,具有弱馈的特点。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范围与系统等值阻抗和整定阻抗之比有关,该比值越大,保护动作范围就越小。因此,直流系统的存在会造成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动作范围大幅缩小甚至没有保护范围。最后,以实时数字仿真器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网 直流输电 工频变化量 距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频率变化时IPC及其两侧电网的动态行为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娟 刘修宽 +2 位作者 曲祖义 纪延超 柳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1-75,共5页
研究了负荷频率变化时,相间功率控制器(IPC)及两侧电网的动态行为,着重探究了带IPC联络线的两侧电网是否会轻易地在负荷频率变化时落入异步运行状态。建立了研究这一特殊问题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将计及两侧频率差异的动态潮流、IPC电压电... 研究了负荷频率变化时,相间功率控制器(IPC)及两侧电网的动态行为,着重探究了带IPC联络线的两侧电网是否会轻易地在负荷频率变化时落入异步运行状态。建立了研究这一特殊问题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将计及两侧频率差异的动态潮流、IPC电压电流基本方程与电网跟踪等值技术三者适当地结合,为突破技术难点铺平道路。以实际联网为背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IPC联络线两侧电网负荷常规变化的条件下,并不会因频率变化步调上的差异,由较明显的相位相对滑移,轻易地转入异步运行状态。文中指出,运行工作点处于P-d 曲线适应性区段时,带IPC联络线的功率变动能适应两侧电网负荷需求上的变化,同时两侧电网能以较小的频差平稳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负荷频率 相间功率控制器 IPC 动态行为 电力系统 潮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频法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装置研制 被引量:20
12
作者 严干贵 李果雪 +4 位作者 张正茂 肖龙章 曹军 穆钢 戴武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8,共5页
准确测量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是确定消弧补偿及其容量的重要依据,为此研制了基于扫频法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在消弧线圈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注入一方波变频电压,通过检测TV二次侧电流与所注入电压是否同相位来确定配电... 准确测量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是确定消弧补偿及其容量的重要依据,为此研制了基于扫频法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在消弧线圈电压互感器(TV)二次侧注入一方波变频电压,通过检测TV二次侧电流与所注入电压是否同相位来确定配电网对地电容与消弧线圈电感的并联谐振频率,进而求出对地电容电流。该装置由扫频信号发生源和控制器组成,其中扫频信号发生源是基于IGBT、直流侧电压为300 V的单相逆变器,用于向系统注入一方波变频电压;控制器采用混合信号片上系统(SoC)——C8051F 020单片机,用于产生递增变频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经光耦隔离、放大电路驱动,以控制IGBT通断。利用EMTDC/PSCAD仿真和物理试验,对装置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装置测量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扫频法 电容电流 单相逆变器 测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郓城—泰安紧凑型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限制及单重时间配合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郭志红 孙为民 +2 位作者 高波 姚金霞 朱振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79-83,共5页
针对500kV郓城—泰安紧凑型(部分同塔双回)输电工程的设计,研究了该线路的潜供电流限制及单重时间配合问题。通过仿真计算,讨论了该紧凑型(包括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不同高抗时,潜供电流、恢复电压、中性点工频过电压随高抗中性点小电... 针对500kV郓城—泰安紧凑型(部分同塔双回)输电工程的设计,研究了该线路的潜供电流限制及单重时间配合问题。通过仿真计算,讨论了该紧凑型(包括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不同高抗时,潜供电流、恢复电压、中性点工频过电压随高抗中性点小电抗值变化的趋势,得出高抗和中性点小电抗的选择要综合考虑限制潜供电流和各种工频过电压的幅值。并在工程投运时的系统调试过程中实测了潜供电流暂态波形和系统恢复电压暂态过程以验证工程前期的计算和潜供电流限制措施,讨论了断路器单重分合时间与潜供电流计算值如何配合的问题,说明单重整定时间取0.8s以上能保证该线路单相重合闸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紧凑型线路 暂态过电压 潜供电流 单相重合闸 过电压及其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由振荡频率识别的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 被引量:27
14
作者 梁振锋 索南加乐 +1 位作者 康小宁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30,10,共7页
针对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识别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自由振荡频率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线路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由于线路电容和并联电抗器的储能,并联电抗器会出现自由振荡电流。利... 针对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识别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自由振荡频率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线路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由于线路电容和并联电抗器的储能,并联电抗器会出现自由振荡电流。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获取并联电抗器电流的自由振荡频率。瞬时性故障时,线路零模网络与线模网络在电弧熄灭后停止能量交换,该自由振荡频率等于零模网络固有频率主频;永久性故障时,线路零模网络与线模网络通过故障端口进行能量交换,该自由振荡频率等于零模网络和线模网络固有频率主频的算术平均值。因此,通过计算自由振荡频率的数值即可实现永久性故障判别。EMTP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永久性故障,且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电流 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自由振荡频率 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侧单相短路时直流系统提供短路电流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铁柱 万磊 +1 位作者 张彦涛 卜广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70-1977,共8页
随着直流输电系统的迅速发展,能否忽略直流系统对短路电流的贡献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实际直流工程的详细电磁暂态模型,对交流侧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直流系统提供短路电流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故障后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 随着直流输电系统的迅速发展,能否忽略直流系统对短路电流的贡献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实际直流工程的详细电磁暂态模型,对交流侧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直流系统提供短路电流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故障后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特性,提出针对短路电流计算关键值,提取并分析直流系统提供短路电流的对应分量;通过对大量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明确了直流系统提供短路电流的特性及其对短路电流计算的影响,得出结论:直流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会使短路电流计算中的工频短路电流初始值、对称开断短路电流的幅值减小,而短路电流峰值增大,且工程应用中短路电流计算可以不考虑直流系统。通过基于实际电网的短路电流对比计算,验证了以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短路故障 直流系统 短路电流 故障发生时刻 短路比 直流输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耐受过渡电阻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雷霖 赖真良 +1 位作者 朱家龙 赵永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6-33,共8页
对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的判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到继电器经过渡电阻短路时各类故障的判据,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和相间直接短路判据存在差异,各种类型的三相对称故障和两相接地故障动作判据与相间直接短路判据一致。并指出:单相接地故障时过... 对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的判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到继电器经过渡电阻短路时各类故障的判据,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和相间直接短路判据存在差异,各种类型的三相对称故障和两相接地故障动作判据与相间直接短路判据一致。并指出:单相接地故障时过渡电阻对继电器性能影响最大,相间故障次之。定义了使继电器能正确动作的最大耐受过渡电阻为临界电阻,推导出临界电阻的计算式。给出了电流分布系数、整定因子和继电器临界电阻曲线的定义,指出:系统工况变化和故障距离将导致电流分布系数变化,从而导致临界电阻变化;负荷和两端电源幅值比对整定因子产生较大影响,减小整定因子,有利于增加继电器的临界电阻和保护范围。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变化量 距离继电器 过渡电阻 临界电阻 分配系数 整定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感应分流器导出工频小电流比例量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小兵 王乐仁 +2 位作者 金波 金谦 王维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2-107,共6页
机械行业标准JB/T 10665规定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13《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采用直接差值法测量误差,但目前我国工频电流比例标准量值只覆盖0.01A^60kA/1A、5A,还没有适用于微型电流互感器的国家标准量值。本... 机械行业标准JB/T 10665规定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13《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采用直接差值法测量误差,但目前我国工频电流比例标准量值只覆盖0.01A^60kA/1A、5A,还没有适用于微型电流互感器的国家标准量值。本文介绍了基于感应分流器导出工频小电流比例量值的原理和方法,可以覆盖5A/500mA^5A/1mA量程范围,建立0.01级微型电流互感器检定标准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流互感器 感应分流器 工频小电流 电流比例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流比值变化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梅 杨文荣 +1 位作者 吴淑梅 王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8-71,92,共5页
在小电流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接地残流过小,难以准确选线。分析现有小电流选线原理和方法,总结提出零序电流比值选线法。它根据消弧线圈容量变化前后,零序电流比值变化趋势不同,确定接地故障线路。对该方法... 在小电流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接地残流过小,难以准确选线。分析现有小电流选线原理和方法,总结提出零序电流比值选线法。它根据消弧线圈容量变化前后,零序电流比值变化趋势不同,确定接地故障线路。对该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零序电流比值关系式。并利用Matlab工具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符合理论推导。此方法不需要延缓切除阻尼电阻,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算法简单,实现容易,对配电网当前状态和长远发展有良好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 零序电流比值 单相接地故障 选线 消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预测的光伏微逆变器低频电流纹波抑制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阚加荣 潘晓明 +3 位作者 王锐 吴云亚 吴冬春 刘丹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27-133,183,共8页
随着单块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越来越高,以反激电路为基础的传统光伏微逆变器(PM)难以达到高效率,因此以桥式电路为基础的PM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提出一种较小容值的桥式PM及其基于功率预测的输入侧低频电流纹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取消了传统... 随着单块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越来越高,以反激电路为基础的传统光伏微逆变器(PM)难以达到高效率,因此以桥式电路为基础的PM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提出一种较小容值的桥式PM及其基于功率预测的输入侧低频电流纹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取消了传统的电流内环,而且保证变换器的输出功率能够在一个开关周期时间内实现快速跟踪。考虑到实际参数与检测值的误差,所提功率预测方法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鲁棒性。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设计了电压外环的调节器参数,使得电压环具有较大的带宽。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PM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微逆变器 低频电流纹波抑制 功率预测 电流断续模式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工频电流-电压比例变换器的设计及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波 贺艳平 +3 位作者 曹敏 叶小雪 胡万层 邹至刚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8,共5页
针对高精度、小量程的电流相关测量方法有限这一难题,根据有源阻抗的矢量电压合成消除互感器测量误差的方法设计一种精密工频电流-电压比例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3只感应式比例单元实现范围较大的电流比例变换;采用双级电流互感器解决励... 针对高精度、小量程的电流相关测量方法有限这一难题,根据有源阻抗的矢量电压合成消除互感器测量误差的方法设计一种精密工频电流-电压比例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3只感应式比例单元实现范围较大的电流比例变换;采用双级电流互感器解决励磁电流引起的误差,减小电流的测试误差;其校准方法采用基于双通道电压比较仪和有源阻抗变换技术的溯源提高测试精度。通过实验证明该变换器能够实现10-6量级的电流-电压比例变换,其校准方法误差优于2×10-6,可测量最小2 m A的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量程电流 电流-电压比例变换器 感应比例标准 校准方法 溯源 工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