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相变存储器及其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1
作者
杜玲玲
周细应
李晓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98-2405,共8页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起以及人们对数据存储和计算的强烈需求,迫切需要存储器的改进和类似于人脑的高效存储运算效率。所以,相变存储器及其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的研究是极具价值的。相变存储材料(PCMs)受到激发时所产生的电阻值变化可...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起以及人们对数据存储和计算的强烈需求,迫切需要存储器的改进和类似于人脑的高效存储运算效率。所以,相变存储器及其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的研究是极具价值的。相变存储材料(PCMs)受到激发时所产生的电阻值变化可以用来建立尖峰神经网络从而实现模拟神经形态计算系统。本文介绍了相变存储器物理机制,其中包括相变材料的相变原理及主要性能特征,重点叙述了相变存储器在优化存储与计算方向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而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存储器
相变材料
神经形态计算系统
相变突触/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电人工突触研究进展
2
作者
杜剑宇
葛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8-386,共9页
传统的人工视觉系统基于冯•诺依曼架构,其视觉采集单元、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分离,因而冗余数据在各个单元之间传递会造成高延迟和能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一代神经形态视觉系统应用而生,其具有感知、存储、计算一体化的架构,既可以减...
传统的人工视觉系统基于冯•诺依曼架构,其视觉采集单元、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分离,因而冗余数据在各个单元之间传递会造成高延迟和能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一代神经形态视觉系统应用而生,其具有感知、存储、计算一体化的架构,既可以减少数据传递,又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作为神经形态视觉系统的硬件实现基础,光电人工突触器件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光电人工突触器件将光敏元件与突触器件的功能相结合,为实现低延迟、高能效和高可靠性的神经形态视觉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虽然光电人工突触材料千差万别,但其工作机理主要包括氧空位的电离和解离、光生载流子的捕获和释放、光致相变以及光与铁电复杂相互作用等。本文从工作机理的角度,介绍了光电人工突触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不同工作机理的优点及其面临的挑战。最后,概述了未来光电人工突触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人工突触
氧空位
光生载流子
光致相变
光致铁电极化反转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变存储器及其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1
作者
杜玲玲
周细应
李晓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98-2405,共8页
文摘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起以及人们对数据存储和计算的强烈需求,迫切需要存储器的改进和类似于人脑的高效存储运算效率。所以,相变存储器及其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的研究是极具价值的。相变存储材料(PCMs)受到激发时所产生的电阻值变化可以用来建立尖峰神经网络从而实现模拟神经形态计算系统。本文介绍了相变存储器物理机制,其中包括相变材料的相变原理及主要性能特征,重点叙述了相变存储器在优化存储与计算方向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而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相变存储器
相变材料
神经形态计算系统
相变突触/神经元
Keywords
phase
change
memory
phase
change
material
neuromorphic computing system
phase change synapse/neuron
分类号
TP33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电人工突触研究进展
2
作者
杜剑宇
葛琛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8-38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22414,12074416)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008)。
文摘
传统的人工视觉系统基于冯•诺依曼架构,其视觉采集单元、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分离,因而冗余数据在各个单元之间传递会造成高延迟和能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一代神经形态视觉系统应用而生,其具有感知、存储、计算一体化的架构,既可以减少数据传递,又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作为神经形态视觉系统的硬件实现基础,光电人工突触器件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光电人工突触器件将光敏元件与突触器件的功能相结合,为实现低延迟、高能效和高可靠性的神经形态视觉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虽然光电人工突触材料千差万别,但其工作机理主要包括氧空位的电离和解离、光生载流子的捕获和释放、光致相变以及光与铁电复杂相互作用等。本文从工作机理的角度,介绍了光电人工突触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不同工作机理的优点及其面临的挑战。最后,概述了未来光电人工突触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光电人工突触
氧空位
光生载流子
光致相变
光致铁电极化反转
综述
Keywords
optoelectronic artificial
synapse
oxygen vacancy
photo-generated carrier
light-induced
phase
change
light-induced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reversal
review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相变存储器及其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的研究综述
杜玲玲
周细应
李晓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电人工突触研究进展
杜剑宇
葛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